基础生物化学心得

基础生物化学心得
基础生物化学心得

基础生物化学心得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科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本质的科学。也是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手段。生物化学不但可以在生物体内研究各种生命现象,还可以在体外研究生命现象的某个过程。

首先来说说生物化学的静态部分。基础生物化学从第一章开始到第六章完,我们学习了细胞中各种组分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小分子如何形成生物大分子,或进一步形成大分子聚集体。从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开始,我们学习了核酸、酶、维生素、辅酶、生物膜。核酸作为生命的遗传物质,有DNA和RNA两种类型,对生命的延续以及新物种的诞生都提供了理论依据。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然而我们都知道单成分的催化活性依赖于酶活性中心三维结构上靠得很近的少数氨基酸残基,而双成分酶必须与辅基或辅酶等蛋白质的辅助因子成分结合才能表现出酶的全部活性,于是维生素就成了不可少的一种物质,比如当体内缺乏维生素B2时人体就会引起口角炎、皮肤炎等病症,可见学习基础生物化学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

从第七章开始。我们就学习了基础生物化学的动态部分,当然这个部分与静态部分是离不开的,且是建立在静态部分上进行的。这部分讲得最多的就是代谢,代谢包括物质代谢与相传伴的能量代谢。在分解代谢过程中,营养物质蕴藏的化学能便释放出来,比如糖类代谢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机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不管是糖类、蛋白质、脂肪,还是核酸代谢对我们生命活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而且这些联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都是要通过必要的生物化学手段才能够去认识清楚,进而对解释、揭示生命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十三章到第十五章,就介绍了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这些物质合成所需要的原料、模板、酶以及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进行讲解。这对于我们去控制他们的合成,有了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当我们不需要他们合成时我们就可

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实现,比如我们可以用利福平、利福霉素去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对治疗结核等病症起了很大的作用。

基础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也有很多联系,我们大一是就已经学习了的有机化学在描绘生物大分子的性质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大二学习的微生物学对研究代谢途径和调控提供很多材料,比如说很多单细胞生物和一些病毒等。当然基础生物化学的形成于发展也推动了其他一些学科的发展,比如说DNA的三维结构推导出来后,综合遗传学与细胞学的研究成果,就诞生了分子生物学。

基础生物化学这门学科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也是我们学习今后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必备基础,因此学好基础生物化学就是在为今后更加专业的学习奠基石。

生物化学总结 蛋白质

蛋白质 一、概述 1.蛋白质:一切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由天然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其种类繁多,各具有一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复杂的分子结构和特定的生物功能;是表达生物遗传性状的一类主要物质。 2.元素组成:CONH。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为无分支的长链,该长链又称为多肽链)。一些蛋白质含有非氨基酸成分. 3.分类:按形状和溶解性:纤维状蛋白质(形状呈细棒或纤维状,多不溶于水);球状蛋白质(形状接近球形或椭球形,可溶于水);膜蛋白(与细胞的各种膜系统结合而存在。“溶于膜”)。 4.性质:生物大分子;胶体性质;带电性质;溶解性与沉淀;灼烧时可以产生特殊气味;颜色反应;可以被酸、碱或蛋白酶催化水解。 5.为什么加热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性? 二、氨基酸 1.α-氨基酸结构: 2.分类:必需/半必需/非必需~~ 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脂肪族/芳香族/杂环~~ 根据R基团的极性和带电性质: a.非极性氨基酸:Gly、Ala、Val、Leu、Ile、Phe、Met、Pro、Trp b.极性氨基酸: 不带电:Ser、Thr、Tyr、Asn、Gln、Cys; 带正电:His、Lys、Arg; 带负电:Asp、Glu *非极性氨基酸:R基团为一个氢原子/R基团为脂肪烃/R基团为芳香环。 *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R基团含有羟基/R基团含有巯基(SH)/R基团含有酰胺基。 *带负电荷的极性氨基酸,R基团带有负电。 *带正电荷的极性氨基酸,R基团带有正电。

3.酸碱化学: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或在晶体状态时都以不带电形式和兼性离子形式离子形式存在,在同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带有能放出质子的-NH3+正离子和能接受质子的-COO-负离子。 氨基酸完全质子化时,可以看成是多元酸,侧链不解离可看作二元酸(阳离子—兼性离子—阴离子)。氨基酸的解离常数K1/K2可用测定滴定曲线的实验方法求得,二元酸的滴定曲线可大致分解为2条一元酸的滴定曲线。 4.等电点:在某一pH值下,氨基酸所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此时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兼性离子形式存在。 当氨基酸所处环境pH值等于该氨基酸等电点时,氨基酸净电荷数等于零,在电场中不能移动;氨基酸在等电点可以解离,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数目和趋势相等。 pI值等于等电兼性离子两边的pK值的算术平均值,pI=(pKa1+pKa2)/2。 5.α-氨基、α-羧基参加的反应: 共同参加的反应:茚三酮显色反应。二者的聚合反应(成肽反应)。 侧链R基参加的反应:二硫键的形成和打开 6.氨基酸巨星: Pro—亚氨基酸;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蛋白质的折叠。 Phe,Trp,Tyr—侧链具有芳香环;有特殊的光谱性质,是生物物理学家的宠儿。 Cys—巯基是很活跃的化学基团;在蛋白质内部和蛋白质之间形成二硫键;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Asp,Glu,Arg,Lys—侧链带电荷、可解离;影响氨基酸与蛋白质的酸碱性质;参与许多酶的催化作用。His—侧链可解离;可带正电荷;解离常数接近生物体液pH;供出和接受质子的速率很大;在酶和其它蛋白的功能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肽 1.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键称为肽键。 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即称为肽,组成肽的氨基酸单元称为氨基酸残基。 2.肽键是一种酰胺键。由于酰胺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离域与羰基碳轨道重叠,因此在酰胺氮和羰基氧之间发生共振相互作用。 肽键共振产生几个重要结果: a.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b.限制绕肽键的自由旋转。 c.组成肽键的4个原子和2个相邻的C原子处于同一酰胺平面。 d.在肽平面内,两个C可以处于顺式构型或反式构型,反式构型比顺式构型稳定,肽链中的肽键绝大多数都是反式构型。 e.肽键具有永久偶极,肽基具有较低的化学反应性。 3.肽链具有方向性:N-端氨基酸残基为起点,C-端氨基酸残基为终点。 4.命名:12~20寡肽,后为多肽。 5.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小肽的理化性质与氨基酸类似。肽的酸碱性质与带电性质取决于肽的末端氨基、羧基和侧链上的基团。肽的等电点可以通过取等电兼性离子两边的pKa的平均值,算出其pI值。 6.双缩脲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都能与CuSO4碱性溶液发生双缩脲反应而生成紫红色或蓝紫色的复合物。可利用这个反应测定多肽与蛋白质的含量。 7.多肽的人工合成方法:多肽的人工合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不同氨基酸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控制合成,另一种是由一种或两种氨基酸聚合或共聚合。 四、一级结构 1.每一种天然蛋白质都有自己特有的三维空间结构,这种三维结构通常被称为蛋白质的构象。一个给定的蛋白质理论上可采取多种构象,但该蛋白质在生理条件下占优势的构象只有一种或很少几种,它们在热力学上是最稳定的,处于这种有生理功能的构象状态的蛋白质称为天然蛋白质 2.一级结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二级结构:多肽链借助氢键排列成的局部规则结构(如α螺旋)。 三级结构:多肽链借助多种非共价键折叠成的特定三维空间结构。 四级结构:指寡聚蛋白质中各亚基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结合方式。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核酸 一、简答题 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2、DNA双螺旋结构就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试述其结构模型。 3、DNA双螺旋结构有些什么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能解释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现象? 4、tRNA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功能? 5、DNA与RNA的结构有何异同? 6、简述核酸研究的进展,在生命科学中有何重大意义? 7、计算(1)分子量为3 105的双股DNA分子的长度;(2)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体积;(3)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螺旋圈数。(一个互补的脱氧核苷酸残基对的平均分子量为618) 二、名词解释 变性与复性 分子杂交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回文结构 Tm cAMP Chargaff定律 三、判断题 1 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苷3’位没有羟基。错 2、若双链DNA 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C,则另一条链为pGpApCpCpG。错 3 若属A 比属B 的Tm 值低,则属A 比属B 含有更多的A-T 碱基对。对 4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 与组蛋白的复合体。错 5 核酸的紫外吸收与pH 无关。错 6 生物体内存在的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对 7 用碱水解核苷酸可以得到2’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对 8 Z-型DNA 与B-型DNA 可以相互转变。对 9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 多为负超螺旋。对 11 mRNA 就是细胞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错 14 目前,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多存在于tRNA 中。对 15 对于提纯的DNA 样品,如果测得OD260/OD280<1、8,则说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对 16 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存在减色效应。错 18 在所有的病毒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即含有RNA 又含有DNA 的病毒。对 四、选择题 4 DNA 变性后(A) A 黏度下降 B 沉降系数下降C浮力密度下降 D 紫外吸收下降 6 下列复合物中,除哪个外,均就是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D) A 核糖体 B 病毒C端粒酶 D 核酶 9 RNA 经NaOH 水解的产物为(D) A 5’核苷酸B2’核苷酸C3’核苷酸 D 2’核苷酸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 10 反密码子UG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C) A、ACU B、ACT C、UCA D TCA 13 反密码子Gψ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D) A、CAU B、UGC C、CGU D UAC

基础生物化学知识重点

绪论(老师只要求了结部分已经自动过滤) 基本概念: 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简化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装换过程重点内容: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2.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能量装换和代谢调节3.生物体内的信息代谢 核酸 一、基本概念: 核苷酸:核苷酸即核苷的磷酸酯 碱基互补配对:A-T,G-C 三叶草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一般由四臂四环组成:氨基酸接受臂,二氢酸尿嘧啶环,反密码子环,额外环,假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糖核甘酸环(TΨC环) 增色效应:DNA变性后由于双螺旋分子内部的碱基暴露,260nm紫外吸收值升高。减色效应:核酸的光吸收值通常比其各个核算组成部分的光吸收值之和小30%~40%,是由于碱基密集堆积的缘故。 变性和复性:指的是在一定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核酸双螺旋结构在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的过程。复性恰好相反。 重点内容: 1.核酸的生物学功能(1.生物分子遗传变异基础, 2.遗传信息的载体, 3.具有催化作用, 4.对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基本组成部分(磷酸,含氮碱基,戊糖) 2.核苷酸的名称(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U:尿嘧啶)符号(后面统一描述) 3.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有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互相盘绕,2.亲水骨架在外,疏水碱基在内,一周十个碱基,螺距3.4nm,3.两条DNA链借助氢键结合在一起)和稳定因素(氢键,碱基堆积力,带负电的磷酸基团静电力,碱基分子内能): 4.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因为核酸中含有的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的特性所以对紫外光有吸收特性,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值,不同的核酸吸收峰值不同)、T m(熔解温度)(把热变性过程中的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一半(双螺旋解开一半)时的温度叫做熔解温度)值及变性和复性的关系:(G-C)%=(T m-69.3)*2.44 5.α-螺旋、β—折叠以及β-转角的结构特点:1.主要维持空间力为氢键,2.α螺旋是一段肽链中所有的Cα的扭角都是相等的,这段肽链则会围绕某个中心轴成规则螺旋构想,3.β折叠是由两条多肽链侧向聚集,通过相邻肽链主链上的N-H与C=O之间有规则的氢键形成,4.转角结构使得肽链不时扭曲走向成为β转角 蛋白质、氨基酸化学 一、基本概念 氨基酸:羧酸分子中α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所生成的衍生物,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寡肽:2~20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肽 多肽:由20个以上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脱水成肽时,羧基和氨基形成的酰胺键。具有类似双键的特性,

生物化学基础课后题总结 (总)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名词解释 肽单元、一、二、三、四级结构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有多少种?按侧链的结构和功能不 同,可分为几类?各包括哪些氨基酸?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有几种?各有何特征,由什么化学键维持? 4、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因素有哪些?变性本质是什么?变形后有 什么改变? 5、何为蛋白质的等电点?当pH>pI时,蛋白质带何种电荷?当pH

3、甘油磷酸酯类化合物在分子组成与结构上有何特点?在水 中能形成怎样的结构?为什么? 4、何谓生物膜?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5、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6、生物膜有何重要的生理功能? 第五章酶 名词解释 酶活性中心Km 酶原与酶原激活 酶的特异性同工酶全酶 酶的必需基团 1、酶与催化剂相比有何异同? 2、酶特异性的种类 3、Km的生理意义 4、酶的抑制作用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5、金属离子作为酶的辅助因子的作用有哪些? 6、什么是酶的别构调节?有何特点? 7、何谓酶的共价修饰?有何特点? 第六章维生素和辅酶 1、维生素的概念与分类 2、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3、了解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 第七章糖代谢 名词解释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作用、糖原的合成作用、糖原异生 问答题 1.掌握糖酵解过程的能量计算。 2.三羧酸酸循环能量计算及其生物学意义。 3. 淀粉是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一步一步降解为CO2和水,及其反应部位。 4.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5. 糖原的合成过程。 8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磷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1.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2.DNA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DNA半保留复制。 3.氧化磷酸化: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在ATP合成酶催化下,促使ADP磷酸化成ATP,这是氧与磷酸化相偶联的反应,称为氧化磷酸化。 4.同工受体tRNA:把携带同一种氨基酸而反密码子不同的一组tRNA称为同工受体tRNA。 5.氨基酸等电点:在一特定PH的溶液中,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净电荷为零,此时的PH 值叫做氨基酸等电点,以PI表示。 6.不对称转录:在RNA转录过程中只以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作为模板的转录方式称为不对称转录。 7.当DNA从双链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波长处紫外吸收便增强,这叫做增色效应。 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其组成结构不完全相同的一组酶。 8.碱基堆积力:各个碱基堆积在一起,产生碱基间范德华引力,对稳定双螺旋结构起一定的作用。 9.分子杂交:在退火的条件下,不同来源的两条核甘酸链遵循反向平行,碱基互补的原则,形成双链分子的过程。 10.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使蛋白质脱去水化层而聚集沉淀的现象。 11.底物水平磷酸化:指在代谢过程中,由于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而产生ATP的反应。 12.P/O:指在生物氧化中,当吸收一原子氧时,有几分子的无机磷变成了有机磷,或者说有几分子的ADP变成了ATP. 13.氨同化:有氮素固定或硝酸还原生成的氨,转变为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过称。 14.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的传递是从DNA传递到RNA又从RNA传递到蛋白质 15.启动子:被RNA酶识别,结合,并开始转录的DNA序列。 16.同义密码子: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密码子,编码同一氨基酸的一组密码子叫同义密码子。 17.鸟氨酸循环:又称尿素循环,是大多书陆生脊椎动物体将氨转变成为尿素的代谢途径。 18.UDPG 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ADPG 腺嘌呤核苷二磷酸葡萄糖。F-D-P 果糖-1,6-二磷酸。F-1-P 果糖-1-1磷酸。G-1-P葡萄糖-1-磷酸。G-6-P 6-磷酸葡萄糖1,3-DPG 甘油酸-1,3-二磷酸.。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MP糖酵解途径。PPP磷酸戊糖途径。TCA三羧酸循环。 19.GSH还原性谷胱甘肽。NADP+辅酶ⅡdTTP三磷酸脱氧胸苷Tm溶解温度L y s赖氨酸c 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CCP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TPP焦磷酸硫胺素ACPSH酰基载体蛋白C o Q辅酶Q C y t 细胞色素C ys 天冬氨酸 d GMP脱氧鸟嘌呤核苷酸Km米氏常数NADPH+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高中生物】基础生物化学新—名词解释

(生物科技行业)基础生物化学新—名词解释

第二章核酸 单核苷酸: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 磷酸二酯键:单核苷酸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不对称比率:不同生物的碱基组成由很大的差异,这可用不对称比率(A+T)/(G+C)表示。 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反密码子:在tRNA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 6顺反子(cistron):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染色体,它是一种多肽链的密码;一种结构基因。核酸的变性、复性: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 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DNA在260nm处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噬菌体(phage):一种病毒,它可破坏细菌,并在其中繁殖。也叫细菌的病毒。 发夹结构:RNA是单链线形分子,只有局部区域为双链结构。这些结构是由于RNA单链分子通过自身回折使得互补的碱基对相遇,形成氢键结合而成的,称为发夹结构。DNA的熔解温度(T m值):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 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 m)。 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 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环化核苷酸: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及5’-OH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称为环化核苷酸。 第三章酶与辅酶 米氏常数(K m值):用Km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Km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 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或mM)。米氏常数是 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 底物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通常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可分为三 种类型: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

生物化学总结

一生物化学概述 (一)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 静态生物化学:蛋白质,核酸,酶 2 动态生物化学:生物氧化,三大代谢 3 信息代谢:DNA的复制,RNA的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课本P2-3 二蛋白质化学 (一)蛋白质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1 肽键连接生物大分子(一定结构和功能) 2 意义:结构成分、催化、运输、储存、运动、免疫、调节、遗传、其他 (二)氨基酸 1 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COOH NH3+ C H R ●性质 a)两性解离: H+ H+ H2N—CH2—COO- H3N+—CH2—COO- H3N+—CH2—COOH OH- OH- 阴性离子(R-)兼性离子(R+-)阳性离子(R+)PH>PI PH=PI PH

成酰胺:氨基酸酯+氨——氨基酸酰胺 脱羧: 2 根据R基团极性对20种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及三字符缩写 非极性aa:Ala Phe Leu Ile Val Met Trp Pro -------------------------蛋白质疏水核心酸性aa(带负电):Asp Glu 极性aa:碱性aa(带正电):Lys Arg His 蛋白质表面 非解离aa(不带电):Gly Ser Thr Cys Tyr Asn Gln 酶的活性中心:His、Ser (三)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 肽的概念和理化性质 概念:氨基酸肽键连接 蛋白质:肽链较长,通常在50个AA以上. 如胰岛素51AA,目前发现的最大蛋白质是肌巨蛋白(titin),Mr约3000kDa,相当 于34350AA,但大多数蛋白质通常为300-500AA。 多肽:肽链长度在20-50AA之间. 如胰高血糖素(29A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39AA);但是界限也很难划分。 寡肽:肽链长度在20个AA以下. 如徐缓激肽(9AA),具有强的血管扩张作用;脑啡肽(5AA),除镇痛外,尚有调节体温、心血管、呼吸等功能;二肽和三肽已具有活性, 如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2AA)具甜味;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抗粘着的能力。 一些单个氨基酸也具有重要功能,如甘氨酸,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 ?每种肽有其晶体,熔点很高。 ?酸碱性质:游离末端α-NH2、游离末端α-COOH、侧链上可解离基团。 ?肽等电点计算方法:以及在溶液中所带电荷的判断方法与AA一致,但复杂。 ?肽的化学反应:茚三酮反应、Sanger反应、Edman反应;还可发生双缩脲反应。 双缩脲反应:双缩脲(NH2-CO-NH-CO-NH2)在(碱性)溶液中可与(铜)离子产生(紫红色)的络合物。多肽或蛋白质中有多个肽键,也能与铜离子发生双缩脲反应,游离氨基酸无此反应。 2 蛋白质的初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连中AA的排列顺序,包括二硫键的位置。主要由(肽键)维系。 (实验题)N端:Sanger法(2、4-二硝基氟苯反应)、DNS法(丹磺酰氯末端分析法)、苯异硫氰酸酯法(Edman reaction) 、氨肽酶法 C端:肼解法、还原法、羧肽酶法 3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即构象,不涉及侧链的位置。主要由(氢键)维系α-螺旋(与DNA比较) A.几乎都是(右手)螺旋。 B. 每圈(3.6)个氨基酸残基,高度(0.54)nm。 C. 每个残基绕轴旋转100°,沿轴上升(0.15)nm。 D. 氨基酸残基侧链R基向外。 E. 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链,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 F. 肽键上C=O与它前面(N端)(第三个)残基上的N-H间形成氢键。

基础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基础生物化学》习题 练习(一)蛋白质 一、填空 1.蛋白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 、 、 、 、 、 和 等。 2.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 ,这是蛋白质元素组成的重要特点。 3.某一食品的含氮量为1.97%,该食品的蛋白质含量为 %。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种,它们的结构通式为 ,结构上彼 此不同的部分是 。 5.当氨基酸处于等电点时,它以 离子形式存在,这时它的溶解 度 ,当pH>pI 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 6.丙氨酸的等电点为6.02,它在pH8的溶液中带 电荷,在电场中向 极移动。 7.赖氨酸的pk 1(-COOH)为2.18,pk 2(3H N +-)为8.95,pk R (εH N + -)为10.53,其 等电点应是 。 8.天冬氨酸的pk 1(-COOH)为2.09,pk 2(3H N +-)为9.82,pk R (β-COOH)为3.86, 其等电点应是 。 9.桑格反应(Sanger )所用的试剂是 ,艾德曼(Edman )反应 所用的试剂是 。 10.谷胱甘肽是由 个氨基酸组成的 肽,它含有 个肽键。 它的活性基团是 。 11.脯氨酸是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 色产物。 12.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 、 和 。 一般最大光吸收在 nm 波长处。 13.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含硫的氨基酸有 和 两种。 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 ,由于它含有 基团。 14.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蛋白质的含量应等于测得的氨素含量乘 以 。 二、是非 1.天氨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性的α-碳原子。( ) 2.蛋白质分子中因含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所以在260nm 处有最大吸 收峰。( ) 3.自然界中的氨基酸都能组成蛋白质。( ) 4.蛋白质在280nm 处有紫外吸收是因为其中含有—SH —的氨基酸所致。( )

2019年运动生物化学知识总结与学习感受

2019年运动生物化学知识总结与学习感受篇一:关于运动生物化学知识总结 体能,即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总称。即运动员在专项比赛中体力发挥的最大程度、也标志着运动员无氧训练和有氧训练的水平,反映了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水平。体能即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 体适能是PhysicalFitness的中文翻译,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健康体适能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预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重要意义。 ②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

③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 ④柔软素质: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它对于保持人体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 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这些要素是从事各种运动的基础,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健康和疾病有直接关系。[1] “体适能”可视为身体适应生活、运动与环境(例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体适能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从事体力性活动或运动皆有较佳的活力及适应能力,而不会轻易产生疲劳或力不从心的感觉。在科技进步的文明社会中,人类身体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营养摄取越来越高,工作与生活压力和休闲时间相对增加,每个人更加感受到良好体适能和规律运动的重要性。在测量上,体适能分为心肺适能、肌肉适能、与体重控制三个面向。 体质: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

基础生物化学心得

基础生物化学心得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科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本质的科学。也是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手段。生物化学不但可以在生物体内研究各种生命现象,还可以在体外研究生命现象的某个过程。 首先来说说生物化学的静态部分。基础生物化学从第一章开始到第六章完,我们学习了细胞中各种组分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小分子如何形成生物大分子,或进一步形成大分子聚集体。从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开始,我们学习了核酸、酶、维生素、辅酶、生物膜。核酸作为生命的遗传物质,有DNA和RNA两种类型,对生命的延续以及新物种的诞生都提供了理论依据。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然而我们都知道单成分的催化活性依赖于酶活性中心三维结构上靠得很近的少数氨基酸残基,而双成分酶必须与辅基或辅酶等蛋白质的辅助因子成分结合才能表现出酶的全部活性,于是维生素就成了不可少的一种物质,比如当体内缺乏维生素B2时人体就会引起口角炎、皮肤炎等病症,可见学习基础生物化学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 从第七章开始。我们就学习了基础生物化学的动态部分,当然这个部分与静态部分是离不开的,且是建立在静态部分上进行的。这部分讲得最多的就是代谢,代谢包括物质代谢与相传伴的能量代谢。在分解代谢过程中,营养物质蕴藏的化学能便释放出来,比如糖类代谢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机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不管是糖类、蛋白质、脂肪,还是核酸代谢对我们生命活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而且这些联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都是要通过必要的生物化学手段才能够去认识清楚,进而对解释、揭示生命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十三章到第十五章,就介绍了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这些物质合成所需要的原料、模板、酶以及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进行讲解。这对于我们去控制他们的合成,有了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当我们不需要他们合成时我们就可

生物化学总结

一、符号题 1、GSH:还原性谷胱甘肽,是某些酶的辅酶,在体内氧化还原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2、DNFB:2,4-二硝基氟苯,可以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稳定的2,4-二硝基苯氨酸,可用于肽的N端氨基酸测定。 3、PI:等电点,指两性电解质所带净电荷为零时外界溶液的PH值。 4、cAMP:3,5-环腺苷酸,第二信使,在激素调节中起作用。 5、Cgmp:3,5-环鸟苷酸,第二信使,在激素调节中起作用。 6、Ta:退火温度,使变性的DNA缓慢冷却使其复性时的温度,一般以低于变性温度Tm20-25为宜。 7、tRNA:转移核糖核酸,与氨基酸结合,携带氨基酸进入mRNA-核糖体复合物的特定位置用于蛋白质合成。 8、hnRNA:核内不均一RNA。mRNA的前体,加工后可转变为mRNA。 9、CoASH:辅酶A,乙酰基团载体。 10、NAD(P)+: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脱氢酶的辅酶,为脱氢反应转移H原子或者电子。 11、NADP: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还原力,为生物体合成反应提供[H]. 12、FMN: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的辅基。 13、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的辅基。 14、THF/FH4:四氢叶酸,一碳单位的载体。 15、TPP:焦磷酸硫胺素,脱羧酶的辅酶。 16、PLP:磷酸吡哆醛,转氨酶的辅酶。 17、Km:米氏常数,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8、UDO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合成蔗糖时葡萄糖的供体 19、ADPG:腺苷二磷酸葡萄糖,合成淀粉时葡萄糖的供体 20、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含高能磷酸键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糖酵解中生成 21、HMP: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细胞所需的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特殊物质nadph和5-磷酸核糖。 22、G-1-P:葡萄糖-1-磷酸,由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生成,不含高能键。 23、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细胞外DNA分子克隆或无细胞DNA分子克隆。 24、SSB:单链结合蛋白,DNA复制时与解链的单链DNA结合防止其复性。 25、Met:甲流氨酸,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 26、ACP:酰基载体蛋白,脂肪酸合成中起载体运输作用。 27、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核酸生物合成中作为戊糖的供体。 28、Imp:次黄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 29、Xmp:黄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与分解的中间产物。 二、名词解释 1、氨基酸等电点:在一定的PH下,氨基酸上的氨基和羧基的解离度相等,氨基酸所带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的PH称为氨基酸等电点。 2、蛋白质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分布和肽键走向;是以一级结构为基础的。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指分子中各个原子和基团在三维空间的排列和分布。 2.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蛋白质因受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的空间构象 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并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如果除去变性因素,在适当条件下蛋白质可恢复天然构象和生物学活性。 3.氨基酸的等电点:在一定的PH条件下,氨基酸分子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数相 同,即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4.肽平面:多肽链中从一个Ca到相邻Ca之间的结构。 5.DNA的变性与复性:DNA在一定外界条件(变性因素)作用下,氢键断裂,双螺 旋解开,形成单链的无规卷曲,这一现象称为变性;缓慢恢复原始条件,变性DNA重新配对恢复正常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6.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 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当核苷酸单链重新缔合形成双螺旋结构时,其A260降低,称减色效应。 7.熔解温度:核酸加热变性过程中,增色效应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核酸 的熔解温度(Tm)或熔点。 8.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等不同的一 组酶。 9.多酶体系:由几个功能相关的酶嵌合而成的复合物,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提 高酶的催化效率。 10.全酶:由蛋白质和非蛋白的小分子有机物或金属离子组成的有催化活性的酶。 11.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区域。 12.亲核催化:酶分子的亲核基团攻击底物的亲电基团而进行的催化作用。 13.诱导契合学说:酶的活性中心在结构上具柔性,底物接近活性中心时,可诱导酶

基础生物化学必过版讲解

一.名词解释 1.等电点(PI):使某氨基酸解离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净电荷为零时的溶液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主链原子在局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4.变构效应(别构效应):指一些蛋白质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其一级结构不变而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导致其生物功能的改变。 5.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致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6.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7.核酸变性: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核酸分子中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分开,形成无规则单链线团结构的过程。 8.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单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的过程称为复性。 9.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直接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 10.必需基团: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称为必需基团。 11.别构酶(变构酶):有些酶分子的变构中心可以与变构剂发生非共价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的改变,对酶起到激活或抑制的作用,这类酶通常称为变构酶。12.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3.生物氧化:在生物细胞内,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生成CO和H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生物氧化,又称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2214.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指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传递氢或电子的体系,可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传递给氧生成水。由于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因此称为呼吸链,也叫电子传递链。简称ETC。15.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氧化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中间代谢物,再通过酶促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直接偶联ATP的形成,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16.氧化磷酸化:由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逐步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这种氧化和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17.糖酵解:指葡萄糖或糖原在缺氧情况下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ATP的过程。 18.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TCA),指从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经过脱氢、脱羧等一系列反应,最终草酰乙酸得以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 19.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产 生大量能量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20.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21. 脂肪酸的β-氧化概念:脂肪酸在体内氧化时在羧基端的β-碳原子上进行 氧化。-β,该过程称作A和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CoA氧化,生成乙酰.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几点心得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几点心得 摘要针对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采用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整体框架、反复比较、巧做习题等方法,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词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品德教育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及本质的科学,是生物相关专业包括水产养殖学的学科基础课程。它对学生整合相关知识、构建完整的专业思维体系是极为重要的。但是,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内容多,信息量大,抽象难懂,而且内容前后交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较大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笔者介绍几种方法。 1 适时引入专业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多,学生一开始就有畏难情绪,特别是生物化学的静态生物化学部分,主要介绍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知识点多,内容枯燥,而且有些知识内容交错,学生不易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从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入手,以点带面,适时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使学生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蛋白质的性质时,用“点豆腐”来引入蛋白质的沉淀性质,用“点豆腐”的两种不同方式(加卤水或石膏、加葡萄糖酸内酯),形象地介绍要想获得活性蛋白质可以采取

盐析、调节ph值至等电点的方式。 为了使学生把所学知识整合起来,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在糖化学中介绍肽聚糖中的糖链是由nag和nam通过β -1,4糖苷键相连,学生印象不深。在学习各种酶时可以通过介绍溶菌酶的作用机制,再回顾肽聚糖的结构,并且告诉大家溶菌酶其实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眼泪、鼻腔以及鸡蛋白、各种鱼类的体表粘液中,要想制备溶菌酶也不困难。这样,学生的兴趣大增,纷纷查阅资料。在讲糖类分类时,引入“功能性低聚糖”概念,这些低聚糖中的糖苷键多为α-1,2、α-1,3、β-1,3、β-1,4或β-1,6糖苷键,仅含有少量的α-1,4糖苷键。而动物消化系统中消化糖类的酶如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主要水解α-1,4糖苷键,对其他类型的糖苷键的水解能力较弱甚至不分解,因而功能性低聚糖不能被动物消化酶消化。虽然低聚糖不能被动物直接利用,但由于它的结构和性质的特殊性,对动物消化道的改良方面却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这些例子,一方面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物质的结构决定功能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趣味性,不但把遥不可及的抽象知识变为具体的研究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专业自豪感。 2 抓住主线,构建知识框架 生物化学课程的信息量大,抽象而且难记,如果不能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很容易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中,一旦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学生就产生畏难情绪。这是一些学生成绩上不去的

基础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1.碱基互补原则: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 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2.核酸的变性: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 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 3.核酸的复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 4.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5.减色效应:DNA在260nm处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6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 7.DNA的熔解温度(Tm值):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m)。 8.环化核苷酸: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及5’-OH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称为环化核苷酸。 9.碱基堆积力:各个碱基堆积在一起,产生碱基间的范德华引力,对稳定双螺旋结构起一定的作用。 10.顺反子:遗传学将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 11.核小体:DNA双螺旋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上形成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12.两性离子: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又称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 13.氨基酸残基: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由于参加肽键的形成已不完整,每一个氨基酸单位叫氨基酸残基。 14.氨基酸的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值,用符号pI表示。 15.肽键: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缩合而形成的共价键. 16.肽单位:多肽链主骨架的重复单位Cα-CO-NH- Cα,包括肽键和两个α-碳原子。

生物化学学习心得和体会范文

生物化学学习心得和体会范文 生物化学学习心得和体会范文 我们在教学生学习生物和化学课程的时候,作为一名生化老师,在生化教学工作中,要学会自觉的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探索,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生物化学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化学学习心得体会篇1 什么是生物化学,相信这个问题对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一领域的人来说是很陌生的,那么我们首先要来先了解和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点吧。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科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本质的科学。也是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手段。生物化学不但可以在生物体内研究各种生命现象,还可以在体外研究生命现象的某个过程。 首先来说说生物化学的静态部分。基础生物化学从第一章开始到第六章完,我们学习了细胞中各种组分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小分子如何形成生物大分子,或进一步形成大分子聚集体。从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开始,我们学习了核酸、酶、维生素、辅酶、生物膜。核酸作为生命的遗传物质,有DNA和RNA两种类型,对生命的延续以及新物种的诞生都提供了理论依据。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

础。然而我们都知道单成分的催化活性依赖于酶活性中心三维结构上靠得很近的少数氨基酸残基,而双成分酶必须与辅基或辅酶等蛋白质的辅助因子成分结合才能表现出酶的全部活性,于是维生素就成了不可少的一种物质,比如当体内缺乏维生素B2时人体就会引起口角炎、皮肤炎等病症,可见学习基础生物化学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 从第一章开始。我们就学习了基础生物化学的动态部分,当然这个部分与静态部分是离不开的,且是建立在静态部分上进行的。这部分讲得最多的就是代谢,代谢包括物质代谢与相传伴的能量代谢。在分解代谢过程中,营养物质蕴藏的化学能便释放出来,比如糖类代谢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机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不管是糖类、蛋白质、脂肪,还是核酸代谢对我们生命活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而且这些联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都是要通过必要的生物化学手段才能够去认识清楚,进而对解释、揭示生命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二章到第十三章,就介绍了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这些物质合成所需要的原料、模板、酶以及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进行讲解。这对于我们去控制他们的合成,有了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当我们不需要他们合成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实现,比如我们可以用利福平、利福霉素去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对治疗结核等病症起了很大的作用。 基础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也有很多联系,我们大一是就已经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