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一、肉牛肉羊育肥业现状

近年来,XX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并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强旗产业进行专项推进。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肉牛肉羊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按照“禁牧不禁养”的总体要求,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已成为调整和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发展畜牧业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肉牛肉羊育肥业发展,我旗肉牛肉羊育肥业呈现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局面。2012年,全旗育肥基地达到29家,其中肉牛育肥基地20家、肉羊育肥基地9 家,培育了满达拉图、额里图、宝音图等龙头企业。2012年,全旗育肥出栏肉牛1.2万头、肉羊6.25万只,通过育肥每头牛增值500—700元、每只羊增值150—200元。全旗各类农牧民合作社累计达到199个,在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以养殖业为主的合作组织最多,有173家、占到总数的86.9%。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了学习培训。多次组织苏木镇、农牧业局、育肥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有意从事肉牛肉羊育肥业的农牧户,赴肉牛羊产业化经营情况较好的山东、吉林、通辽等地区,就肉牛肉羊育肥产业的发展及市场化运做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和肉牛肉羊育肥专家,举办肉牛肉羊育肥培训班7期,培训农牧民500人次。

二是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切实加大对现有西门塔尔牛的保护力度,鼓励农牧民通过引进和繁育,逐年扩大西门塔尔牛养殖规模,出台《XX旗发展西门塔尔牛管理办法(试行)》,对养殖西门塔尔牛专业户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优先考虑,享受草畜平衡折算优惠政策和牧区不休牧、农区不禁牧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对引进良种牛羊的农牧民给予了贷款支持。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的调动了农牧民引进和发展良种畜的积极性。

三是加大了金融支持力度。为缓解农牧民引进良种畜资金短缺问题,2008年我旗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2000万元贷款资金,以聚力养牛专业合作社为发放平台,农牧民购进西门塔尔母牛每头给予3000-4000元贷款,购进德美羊每只给予900元贷款,贷款期为3年。通过2000万元贷款资金,帮助农牧户购进了西门塔尔母牛5000头、德美羊2000只,对我旗肉牛羊育肥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四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为有效解决农牧民牛羊育肥所需的高产饲料地、青贮窖、棚圈等基础设施,积极争取涉农涉牧基础设施项目,并优先安排农牧民积极性大、辐射带动作用较好的育肥企业和专业户,改善了基础条件差的问题。全旗标准化畜棚达到4370座30.7万平方米、高产饲料基地达到7.5万亩、青贮窖达到4650座11.8万立方米。2012年,日历年度畜均畜棚面积达1.25平方米、畜均高产饲料地面积达0.31亩、畜均青贮窖面积达0.48立方米。

五是优化了畜牧业结构。抓好黄牛改良和绵羊改良工作,推广应用以冷配及人工授精为主的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牲畜良改率达98.2%,大畜繁成率达到68.5%、小畜繁成率达到101%。2012年,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8万头、34.7万只(其中:德美羊10万只、西门塔尔牛7.3万头)。

三、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XX旗肉牛羊育肥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农牧民自筹能力低,政府扶持资金有限。我旗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收入水平低,农牧业生产经营资金不足。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后,农牧民引进良种畜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但大部分农牧民引进良种畜时,在自筹资金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我旗地方财力有限,无力承担更多的财政补贴资金,对良种畜的引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扶持育肥企业和育肥户资金短缺问题也比较突出。

(二)技术人才不足,产品附加值低。肉牛肉羊育肥产业中的品种选育、屠宰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定位及疫病防控等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我旗专门从事肉牛羊育肥、销售的科技人才不足,目前除满达拉图、额里图等育肥企业外牧民合作社技术人才短缺比较突出,制约了肉牛羊规模化生产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三)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有限。现有的产业化龙头企大部分规模小、装备差,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肉牛羊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散、小、弱”问题客观存在。我旗育肥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数量较多,但由于饲养管理、标准育肥技术尚未普及,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原因,肉牛羊育肥业还处在分散的、低效益、低水平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合作、联合的较少,大多局限在苏木镇、嘎查村范围内,带动能力较弱,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

(五)育肥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合作经济组织的会员大多是农牧民,会员代表、监事会、理事会成员都是由会员中选举产生的,他们的专业知识、政策水平、市场竞争能力、管理经验还不能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目标和思路

“十二五”期末,以北部沙区为重点,建设以西门塔尔牛为主的10万头优质肉牛基地,进一步扩大西门塔尔牛核心群规模,提高牛的群体质量和个体产出水平,使全旗30%的养牛户达到核心群标准,为本交区提供优质种公牛;以南部平原丘陵区为重点,建设以优质德美羊为主的40万只优质肉羊基地,使全旗40%的养羊户实现人工授精覆盖,60%的养羊户实现本交,力争将繁成率由105.1%提高到130%,从而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到2017年,每个嘎查村建有1—2个规范的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到育肥增值、加工出售。

一是按照“政府引导、政策倾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快发展肉牛肉羊产业。通过发展补奖机制后续产业,引导农牧民淘汰土种畜,发展良种畜。捆绑整村推进、农牧业

综合开发、良种畜补贴等项目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建立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基金,争取逐步增加用于发展肉牛肉羊产业的扶持资金。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帮助肉食品加工企业、养殖户解决生产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是完善市场交易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加快建设牲畜交易市场。规范完善畜产品交易行为,加大对交易市场的指导、扶持力度,在项目规划、土地使用、政策扶持、投资合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完善工商、检疫制度,加大检验检疫力度,保障牲畜及产品安全。

三是做大做强肉食品加工企业。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要求,在用地、税收、信贷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发展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完善肉牛产业链,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引进一批跨地区的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基地+农牧民” 的产业化体系,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四是大力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在养殖户自愿的基础上,组建肉牛肉羊养殖合作社及营销合作社等合作组织,推广“公司+合作社+农牧户”的经营模式。同时,强化流通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专业经济人,瞄准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外联市场,内联农牧户”的中介作用,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解决信息、技术和销售等问题,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是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提升养殖科技含量。不断加大优质品种、营养饲料、育肥技术、饲养管理、屠宰加工、产品标准等的推广力度。同时,对育肥管理人员、肉牛羊饲养户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强化培训,提高肉牛羊现代化饲养和科学管理水平。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通过新闻、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不断提升我旗肉食品牌知名度,以生产“绿色”高品质的产品为主,采用直销、经销和零售三种营销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式销售模式,进行规模供货,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为进一步了解我

省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XX市农机部门在该市范围内开展了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企业、农民等相关环节,掌握了当前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措施及经验,反映出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提出了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些主要技术需求、工作思考和政策建议等,现总结如下。

一、XX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XX市是一个拥有86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市,潍坊寿光是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设施农业起步早,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阶段。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农业生产中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种植品种、养殖品种逐渐增多,品种质量有所提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吸收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从调查来看,到2009年底,该市种植和养殖业的设施大棚数量已达137.9万个,总面积达202.48万亩,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达179.1万人,通过设施生产的农、林、牧、渔业产值达215.28亿元,占该市全部农林牧渔业产值的36.2%。从亩均产值来看通过设施农业生产的平均亩产值达10632元,是普通粮食作物亩均产值的6倍。从分作物效益调查来看:该市蔬菜设施生产的亩均产值可达1.7万元左右、食用菌的设施生产亩均产值可达4.9万元左右、林果业的设施生产亩产值可达1.7万元左右、而设施花卉的亩均产值可达100万元。由此可见,设施农业非常适合XX市土地少、劳动力多的现状,是XX市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是下一步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二是设施农业涉及门类广,数量多。从调查看:XX市主要有设施园艺、设施林木(苗木、经济林)、设施养殖、设施菌类等门类。从分类看,该市种植和蔬菜类的各类温室达131.3万个,其中:连栋大棚1591个,日光温室65.83万个,塑料大棚65.31万个,总设施面积达

193万亩。生产的蔬菜、林果、花卉等产值达到152.63亿元,占该市农、林业总产值的44.8%。从设施养殖来看:该市养殖类大棚总数量达6.64万个,其中:连栋大棚1753个,日光温室1.29万个,塑料大棚4.92万个,总设施面积达9.45万亩,2009年产值达62.61亿元,占该市牧业和渔业年产值的26%。从数据可以看到,XX市设施农业的规模大、品种全、数量多,并且设施农业发展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是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经营形式呈现多样。近几年,该市农机部门采取多种办法,大力示范推广大棚种植、灌溉、植保、微耕、频谱照射等新机具、新技术,从设施和机械的造型、购置、安装调试、操作、演示、故障维修等方面做好各项服务,取得了很大成效。从调查看,微耕机、多功能田园管理机,大棚卷帘机、滴灌微灌设备、施肥枪、臭氧消毒杀菌机、空间电场技术、频谱照射仪等设施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该市设施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已达91.7万台套,40多个品种。为XX市提高设施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全省设施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推广起到了较为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从经营形式来看,该市设施农业经营方式以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集中规模经营的范围不大。政府投资、农产品基地公司建设的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高,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总量较少。据统计,该市2009年从事集约化育苗的设施企业达52家,面积仅有4255亩,仅占该市设施面积的0.2%左右。

四是依托地缘和市场优势,辐射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XX市设施农产品主要是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目前,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56亿元。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带动下,该市的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起来。昌乐和青州形成了以瓜果批发和花卉批发为主的设施农业产品市场;临朐和安丘形成了以大棚果为主的设施农业产品市场。这些市场依靠强大的设施农业作支撑,产品货源充足,质量优良、供应稳定,在国内和国际上树立了品牌,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9年该市农产品出口

额达9.8亿美元,其中通过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品占60%以上。

同时,我们还发现XX市设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阻碍了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

一是缺乏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设施农业是农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要加快其发展牵扯到各个方面的规划,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支持系统是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尽管各级财政都增加了对高效设施农业的投入,但相对于高档无立柱温室的高资金投入,只能是杯水车薪。从调查看,该市连栋温室仅有3344个,只占总面积的0.24%。如该市200万亩大棚全部建成为标准的自控型温室,总投入在1600亿元左右。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仅靠农民的积累和自筹显然是不够的。

三是市场瓶颈制约。从调查看:目前,该市现有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经纪人队伍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许多产品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由于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民对市场信息等了解渠道不畅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四是技术因素制约。农口部门中现有的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匮乏,该市农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约600人左右,专业研究设施农业的技术人才更少。人才缺乏,影响了设施农业技术的普及。XX市各级农机部门近几年也注重了加强对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但由于该市设施农业发展速度快、面积大、技术新,农机技术培训机构在人员配备、硬件设施建设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需求。据统计,受过系统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10%。

针对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的制约因素,需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拓宽解决难题的思路,探索加快发展的举措,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区域化

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信息化配套,推动高效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XX市设施农业发展前景

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农业工厂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生态环保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是安排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选择。

设施农业在国外发展速度很快,荷兰、日本、以色列、美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农业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综合环境调控等方面有较高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是设施农业大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约3750余万亩,约占世界设施园艺面积的85%,年产值达到2000多亿元。08年,农业部发出《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农机发〔2008〕3号文件),就进一步推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以及政策措施等。XX市设施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首先是XX市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规模和影响居全国前列,以冬暖式蔬菜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还是设施农业的初级阶段,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二是XX市的畜禽养殖也很发达,是全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出口基地,棚舍养殖规模很大。三是XX市北邻渤海,有利用设施环境进行海水养殖研究的天然条件。近年来,XX市农机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从发展来看,XX市设施农业已发展到依靠基础研究、进行工业化开发的启动阶段。尽快开发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装备和工艺,并对这些方面的科研成果组织工业化生产,不仅能培育设施农业原材料的新兴产业,而且能加快设施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下一步,该市在设施农业发展上应向设施结构标准化、温室建设大型化、作业管理机械

化、环境监测自动化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即根据XX市的自然条件、栽培制度、资源情况等因素,设计出适合本地条件、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一种或者多种标准化温室,构件由工厂进行专业化配套生产,变固定式温室为半固定式温室。温室结构逐渐向大型化、无立柱式转变,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控制水平、便于机械化作业;温室内的耕整地、育苗、嫁接、移栽、节水灌溉和施肥、植保及卷帘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在温室环境中,应用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自动监测温度、湿度、光照、土肥等数据,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自动实现调节,达到最适合作物和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三、加快XX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

为了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今后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建议把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独立产业来抓,加强行业指导和理顺各方面关系,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建议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协调设施农业发展。二是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重点,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重点是健全由农机部门牵头,农业、畜牧、水产等相关行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设施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切实保证设施农业健康有序科学发展。

(二)注重统筹,科学规划。一是注重基础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科学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注重特色农产品产业的统筹布局,注重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生态化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使设施农业发展有条不紊地推进。二是注重统筹好设施农业与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关系。利用设施农业庞大的辐射效应,做好辐射的文章。以设施农业为龙头,将与此相连的技术开发、设备建造、用品生产、后勤服务等相关产业,统筹进行谋划,并制定详细的产业扶持政策。实

现通过提升设施农业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群聚发展的效应。

(三)培育组织,扶持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投入大,技术发展快,农户单一生产风险大,也形不成规模效应。建议一是加快各类农业、农机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依靠地域、产品、加工等优势,做好农业、农机行业协会和服务组织地培育工作,做好龙头企业的扶持工作。通过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和抵御市场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设施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设施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如设施农业新材料技术研究推广、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和试验空间电场运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臭氧水防治土壤病虫害技术推广等等。三是出台“设施农业装备保险财政补助”政策。出台财政补助保险政策鼓励农户将设施装备统一纳入政策保险的范围,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强化基础,提高素质。高标准暖棚、节水灌溉、引电入棚、安全保卫、道路畅通、市场配套是发展设施农业的基本条件。可通过加强基础条件的规划和配备,为设施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通过配齐设施农业相关的温控、耕作、植保、节灌等装备,增加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设施农业的产出率,通过加强基础研究,从基础研究入手,加快设施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同时,要注重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建立技术培训专项资金和培训计划。围绕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农机部门培训资源优势,积极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民技术人员,为设施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撑。

(五)提高标准,提升服务。设施农业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当前重点一是从设施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入手,建立健全设施建设、种植规格、栽培方式、管理模式、机械作业、环境保护、产品加工等各类设施农业标准体系,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标准支持。二是建立各类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提高服务水平。在基地建设上,及时调整和引进适宜

设施农业发展的耕作、植保、灌溉、温控等农业机械进行试验示范,提高示范带动力。同时加强与农业、畜牧、林业、水产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将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服务等内容纳入其中,提高服务水平,带动设施农业整体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才能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同时有效带动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我市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现状近年来,XX市重视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着力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逐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努力构建人才评价和服务体系,现代农业人才建设呈现出平稳的发展势头。(一)队伍规模保持稳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市农业系统国有单位共有机构数97个,年末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为1470人。从单位类型来看,机关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为310人,农业教育科研人员为153人,技术推广人员为623人,参公和执法监督人员为384人。从工作领域来看,种植业机构数为54个,年末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为896人;畜牧兽医机构数为21个,年末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为245人;农业综合服务机构数为22个,年末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为329人。稳定的体制内农业人才队伍,为我市农业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二)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一是基层队伍进一步壮大。县(市)区和乡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是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中坚力量。根据统计,我市农业系统中,县(市)区和乡镇机构数为90个,年末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为1245人,占总在册人数的84.7%。与此同时,分布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社会化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在逐年增加,成为基层农业人才队伍的有效补充。200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在农业生产领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共有1400余人次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就业创业并享受了市财政补助。二是学历层次有所提升。在我市1470

名农业系统国有单位年末在册正式工作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人员为689人,硕士研究生132人,博士12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56.7%。三是专业素质逐步提高。在我市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初级职称的共163人,中级职称247人,高级职称137人。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于种植业、畜牧、兽医、农经等各个专业领域,其中以种植业专业技术人才较为集中。(三)支撑作用非常明显。现代农业人才是我市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科技攻关、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在促进农业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成效明显,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方面,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2014年上半年,新增“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制种面积5000亩,总面积达到3万亩。新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06个,新建瓜菜类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5个,新建蛋用型野鸭和岔路黑猪育种平台2个,畜禽育种平台累计达到8个。累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农民2.2万人次,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8个、示范企业4 家,累计建成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107个。另一方面,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形势良好。2014年上半年,面对上年度罕见的自然灾害、两年来禽流感疫情和农产品市场波动的严重影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依然保持了总体平稳的态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4.5亿元,扣除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增长0.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6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农业85.7亿元,增长1.6%;牧业24.0亿元,减少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15元,同比增长11.1%。二、存在问题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各县(市)区对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都比较重视,组织结构、责任体系不断完善。但是,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新要求,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基层队伍中尤为突出。(一)乡镇涉农机构工作职责不清,职能日渐弱化。乡镇涉农机构的人、财、事三权均划归乡镇统一管理,许多农业技术人员被抽调至其他行政性、事务性岗位,导致机构人员混杂,职能不清,

责任不明,“在编不在岗”、跨岗“兼职”现象严重。以宁海为例,在全县乡镇(街道)193名在编人员中,115人已完全脱离农技岗位,占总人数的59.6%;在岗的78人中,还有相当部分人员兼职所在乡镇(街道)的其他工作。据调查,全年约有半数以上的基层农技人员承担着所在乡镇政府交办的联村、重点工程服务、计划生育、环境整治、拆迁等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这一主要职能的发挥。(二)专业人才结构分布失衡,专业水平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一是年龄老化现象普遍。在全市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专技人员队伍中,45岁以上人员占42.8%,其中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45岁以上人员占比达到59.5%。这部分人员大多数是80年代招聘的技术人员,虽然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所学专业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知识结构断层现象严重。二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据统计,我市种植业专技人才占总量的79.3%,畜牧业占1.1%,兽医占9.5%,农经占5.9%,其他占4.1%。以象山为例,10年前该县65%的农户以种植粮食为主,而现在这一数字下降到20%,更多的被各种经济作物所代替,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结构显然已远远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同时,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经营贸易以及其他复合型人才缺乏,农业人才专业结构明显失衡。三是专业素质需要提升。目前,我市涉农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两级,而乡镇农技人员不论是在学历层次还是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方面都处于劣势。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都以基础性学科为主,加之一定时期以来农业产业结构稳固带来的技术固化,使之对新品种、新技术了解掌握不够,专业素质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三)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队伍稳定性受影响。一是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走访调研中发现,各县(市)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职称“评聘难”问题,尤其是职称聘任难题。目前,我市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实行评聘分离,受专业技术岗位职数限制,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上后不一定能实现聘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之目前执行的是“退二进一”政策,对许多

年纪轻、学历高的专技人员来说,只能“排队”等待职称晋升机会,导致人员思想不稳定,存在想转岗、调岗的苗头和趋势。二是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由于农业部门工作任务重,条件差,生活待遇低,近几年,高层次、高素质的农科院校毕业生多数不愿到基层工作,部分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即便能够“进得来”也很难“留得住”。调研中还发现,个别县(市)区因财政经费保障不足等原因,出现差额和自收自支农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无法正常发放的现象,甚至引发上访事件。三是机构改革存在弊端。在象山和鄞州,畜牧兽医局参公后出现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或参公人员兼职技术工作等现象。与此同时,参公人员失去了职称评聘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服务职能弱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三、对策建议总体思路: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四化同步”的战略要求,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体系为保障,紧紧抓住培养和使用两个关键环节,努力建设规模稳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现代农业人才队伍,为发展我市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提高思想认识,健全组织网络。一是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把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增强做好该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和XX市《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狠抓政策的落实到位。二是增加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编制和人员。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农技推广服务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对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服务由原来的以乡镇农技人员为主,已经转变为以县级农技干部为主。目前,为种粮大户、专业户、合作社、

龙头企业等主体直接服务的人员主体为县级农技干部,县级农技干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接手了原来由乡镇农技人员承担的技术推广服务职能。为此,建议适当核减乡镇农技干部编制,相应地增加县级农技干部编制和人员。三是进一步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扩大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对乡镇农技推广队伍的管理权,建立和落实业务主管部门、镇乡街道、服务对象三级考核机制,考评结果直接与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挂钩,逐步形成专岗专用,杜绝随意混岗、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四是以乡镇为重点,结合基层“三位一体”和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明确职能,改善条件,充实队伍,提高监管能力。(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培训效果。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以高层次人才、综合性人才、复合型人才培育为重点,统筹推进我市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分级培训。加快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补充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组织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并形成常态化。拓宽培训课程内容,由农业技术知识向电子商务、企业产品推广营销、旅游农业等方面延伸,尽量多样化,以适应现代农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二是强化农校合作。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针对基层实用型人才紧缺、水平不高的问题,加快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实现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以委培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及时调整课程结构,由农技院校向地方输送“一专多能”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三是加强干部培训交流。加强对农业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尤其注重市级、县(市)区两个层面的学习交流。定期组织开展干部人事政策、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培训或座谈,加强纵向沟通与了解,更好地促进农业工作开展。(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队伍发展环境。一是要加大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政府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支持,保障承担公益性职能的推广机构所需经费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改善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二是要营造现代农业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三农领域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营造为农服务光荣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人才,要打破条条框框限制,在职称晋升、科技奖励、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鼓励和支持。三是做好对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宣传引导,从思想上克服大学生对三农工作的偏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农技部门工作。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选拔录用高学历的青年人才专职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并设定最低为农服务年限,不断优化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四是逐步建立适应农业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与编制、人社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支持,不断探索、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力争打破现代农业人才在职称聘任、晋升方面的壁垒限制,努力形成“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现代农业人才管理机制。(四)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助力人才队伍建设。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入发展,农业结构发生了深层次变化,农业组织也呈现出多样化,如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小农等。但是,与之相适应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商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根据市场需要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利用率高,是当前我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市场”。允许农村实用人才平等参与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根据农业公益性与盈利性服务相分离的原则,政府部门应将诸多包括农技服务在内的盈利性服务由当前工作中剥离出来,促进“花钱买服务”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供应商”。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和刺激更多有资质、有能力的个人或团体投入农业服务行列中来。继续实施大学生在农业生产领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由市财政按实际名额和补助金额足额拨付,各县(市)区财政足额配套补助。通过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强化服务、

规范管理,培养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领头人,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创造政府省力、实体创收、农民满意的共赢局面。

畜牧养殖技术1

畜牧养殖技术 农区种草养畜----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加强种草养畜工作,是各地解决“三农”问题,深入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力性调整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也是各地贯彻党的十六精神的具体体现。 农区开展种草养畜意义重大 党的十六大制定了在本世纪初20年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我国的农民比例大,而且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少数贫困地区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就在农村,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中国的小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消费者对肉、奶、蛋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中国家速增长。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在粮食连续三次大幅提价的情况下,我国畜牧业提供的产值增长占农业总产值增长的1/3,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此外,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扩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增加了农民的就业门路。据估算,目前我国从事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劳动力近1亿人,创造畜牧业产值8000亿元,带动的相关产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正因为如此,各级政府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增长,再加上水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饲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畜牧业将在稳定生猪和禽蛋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业和羊毛生产。草食动物比例的不断提高,将对青饲料形成更大需求。现在我国牧区草原退化严重,主要以保护为主,农区畜牧业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农区种草不仅可以克服饲料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耕地的价值,提高自然资源程序利用率和转化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可以成为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和实现“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切入点,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富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种草养畜不仅可以促进农民脱贫,而且可使农民致富,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实现小康,而且可以促进农民实现富裕。 农区开展种草养畜具有良好的有利条件 第一,我国农区开展种草养畜的潜力比较大。全国人均草地4亩多,而人均耕地只有近2亩,全国粮食总产近1万亿斤,意味着还有5亿多吨秸秆等农副产品可以利用。农区饲草料资源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农区种草养畜的潜力比较大。尤其是在目前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产需平衡的条件下,种草效益高于种粮。有关专家认为,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10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 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 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20xx 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二、当前肉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尽管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肉牛产业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调研报告 时间:2012-2-1 来源:宜宾市畜牧兽医局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宜宾市现代特色畜牧业调研组 摘要:绿色、生态肉牛产业是特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山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对于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调研在摸清周边地区肉牛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研究当前我国发达地区肉牛产业发展经验,探索宜宾如何依托乌蒙山区良好的地域生态环境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和新措施,为我市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我市绿色、生态肉牛产业新跨越提供参考。 一、调研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组织 由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委农办、市畜牧、商务、招商、统计、科技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肉牛产业调研组。分为资源及基地建设调研、企业招商调研、市场调研三个专题组开展工作。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研以实地考察为主, 2010年8月16日-9月5日,资源及基地建设调研组赴云南昭通市、贵州毕节地区和省内毗邻的自贡、乐山、泸州三市,对当地肉牛资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企业招商组赴河南、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对我国现代奶牛、肉牛业深加工龙头企业——蒙牛集团、科尔沁牛业、皓月集团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市场调研组赴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对国际国内、长三角、珠三角、我市周边地区畜牧产业发展市场现状及其趋势进行了调研。此外,调研组还采用了专家座谈、个别交流、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国际国内畜产品消费市场结构、发展趋势、宜宾市特色畜牧业的特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研结论采信建议 本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数据和资料,分析了肉牛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以及宜宾现有地方品种特点,鉴于我市肉牛品种个体偏小、产肉率低、杂交牛比重不大等客观因素,优质肉牛出栏量尚不足以满足一个年屠宰5万头牛的规模化精深加工企业需求,以及同国内知名肉牛加工企业的前期沟通情况,在目前引进一家知名畜产品加工企业条件暂不成熟。 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一是依托现有筠连好牛旺等肉牛加工企业,给予大力扶持,积极发展牛肉食品加工业,开发休闲牛肉制品、军需罐装牛肉制品和清真牛肉制品,做大生产规模,做响产品品牌,带动肉牛养殖发展。二是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充足的饲草、农作物秸秆和酒糟等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养殖发展模式,加强养殖基地建设,加大品种改良,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力争3-5年内,我市年出栏肉牛20万头以上,优质牛肉牛出栏量在5万头以上,达到引进发展国内知名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基础,同时,加强项目的包装推介,继续与国内其它龙头企业对接,争取早日实现肉牛精深加工招商项目的新突破。 二、现代肉牛业发展现状 (一)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1、全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⑴肉牛品种。我国有着丰富的品种牛资源,其中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和延边牛为我国五大著名品种,其牛肉品质上乘。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由国外引进了海伏特、安格斯、肉用短角、夏洛来、利木赞等肉用品种和西门塔尔等兼用品种牛,用来杂交改良当地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⑵养殖情况。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屠宰加工业的崛起,我国五大黄牛体系品种牛的存栏量逐年下

山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山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养羊业是XX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XX畜牧业经济的主要。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XX养羊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山羊的生长繁衍,是发展草食动物的理想之地。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把山羊产业发展培育成为继天麻之后的又一稳定发展支柱的安排部署,努力挖掘XX山羊发展优势资源,找准存在问题,明晰发展方向,近日,我深入到全乡部分村组和养羊农户家中,与群众座谈,与大户商量,对XX山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发展思考。 一、发展现状 XX属高二半山区,辖X个村XX个村民小组,国土总面积XX9平方公里,总人口XX人。XX立体气候明显,交通便利,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山羊的生长繁衍;这里饲草资源丰富,雨龙山万亩天然草场,农作物秸秆及青绿饲料资源储量较大,是发展草食动物的理想之地。山羊养殖在XX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疫病少,生产周期短等特点,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XX年,全乡山羊存栏16240只,比上年增。出

栏56.5%只,占存栏数的9180,其中能繁母羊6.7%长 肉羊5990只,肉产量150.35吨。 二、存在问题 综合分析XX的山羊产业现状,目前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着XX山羊产业的发展。 存在市场意识不强的问题。XX养羊农户大多属于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缺乏,只把养羊作为一种象征家庭财富积累的方式,缺乏把羊只变成商品销售的意识。只有在办红白事、祭祀和偶尔解决家庭肉食才宰杀羊只食用。并且选择宰杀的肉羊也是主要选择老弱残缺及淘汰母羊进行宰杀,处于“靠天养羊”、自用为主的状况,依靠养羊发展经济、增加养殖效益和培育羊经济的意识不强,导致养羊产业处于散和软的状态。 存在山羊品质落后的问题。目前在XX、XX、XXX片区广泛饲养的黑山羊,基本实行自繁自养,不加选择地任其发展,长期群内繁殖,导致品种严重退化,品质逐年降低。呈现山羊个体越来越小,产肉率低、饲料报酬不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低,饲养成本逐年增加,养羊效益不高的问题。 存在饲养规模较小的问题。全乡8个村,养羊户主要分布于寸田、松林、坪地3个村,饲养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据XX年年末统计,全乡饲养山羊50-100只的农户有36户,存栏2625只;饲养山羊100只以上的有8户,存栏1046只;

某某肉牛肉羊养殖及清真肉类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肉牛肉羊养殖及清真肉类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集团肉牛肉羊养殖及清真肉类深加工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集团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1.1.3建设地点 1.2报告编制单位 ××××工程 1.3编制依据、容及围 1.3.1编制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6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5、《关于印发〈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分区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计〔2002〕45号); 6、《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97号) 7、《肉牛肉羊质量安全推进计划(2003年--2007年)》; 8、《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

9、《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10、《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通知》; 11、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1.3.2编制围与容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1.4项目概况 1.4.1承办单位简介 ××××集团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1.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畜牧业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多、耕地有限,只有大力发展以食草型为主的家畜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肉牛、肉羊生产取得快速发展,已成为美国、巴西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牛肉的消费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局面,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肉牛、肉羊生产在饲料资源、劳动力成本、产品价格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美、英、日等肉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刚刚起步的我国肉牛、肉羊产业还很落后,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畜牧业经营分散、生产成本高、商品率低,规模化、专业化和科学养殖的程度低,影响了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化程度低,小市场与大生产连接不紧密,未能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

2020年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方案

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方案 一、调研主题 我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二、调研时间 XX年9月25-10月25日 三、调研地点 小坝子乡、万胜永乡、鱼儿山镇、大滩镇、四岔口乡、北头营乡 四、调研主要内容 认真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深入研究我县脱贫攻坚产业全覆盖实施方案,并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总体围绕肉羊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坚实作用,以养殖科学布局,养殖模式升级,品种改良,养殖与管理技术提升,疫病防控,完善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链条,拓展营销市场等方面调研,通过政策引导,思想解放,推动我县肉羊养殖业发展进程。

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保障肉羊养殖产业发展。整合涉农扶贫项目资金,在基地建设、原材料采购、设备引进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帮助和扶持。严格落实我县《丰宁满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产业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有关优惠政策。对脱贫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六、调研方法和安排 1、方式方法 坚持龙头企业重点看,养殖企业、养殖大户都走全,散养户多询问的原则,分片区调研走访。 (一)把拥有全产业链条的爱尚羊企业作为主要调研对象,对旗下分布几个乡镇的养殖场经理进行座谈,询问经营状况、疫病防控,科学管理等,对屠宰加工厂屠宰、质检、销售等环节进行调研。

(二)对养殖企业、养殖大户进行调研,询问产业规划、养殖数量、经营状况、是否带贫、有无散撒、粪污处理和政策扶持等问题调研。 (三)对原有散撒放牧的养殖户进行走访,询问其圈养以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的政策扶持。 2、具体安排 由我本人与一名办公室人员和农业农村局抽调一名分管领导组成调研小组,在9月25日-10月25日结合主题学习内容深入到龙头企业、到乡镇、到重点发展肉羊养殖村,开展调研。在10月30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我县肉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精品通用范文 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目录 目录 (1) 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 一、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 (2) (一)饲养数量稳步增长。 (2) (二)养殖格局基本形成。 (2) (三)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 (3) (四)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3) 二、肉牛产业的发展优势 (4) 三、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 (一)饲养管理粗放,达不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6) (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发展。 (6) (三)畜牧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制约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7) 四、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7)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7) (二)构建市场交易平台,促进肉牛产业发展。 (7) (三)加大资金投入总量,打牢肉牛产业基础。 (8)

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市位于XX省河西走廊中段,下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立体交通枢纽之一。全市土地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原总面积3819.75万亩,可利用面积3237.4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1.2%,2018年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8.63%。多年来凭借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坚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走“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小区化,小区生产标准化”的发展路子,全市肉牛产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饲养数量稳步增长。2008年以来,全市大力推进“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从牛源扩增、良种繁育、养殖场建设、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及市场流通等方面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养殖数量快速递增,肉牛饲养量快速增长,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发展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2018年底,全市牛饲养量72.92万头,比2008年增加19.09万头,增长35.46%。出栏22.67万头,比2008年增加8.11万头,增长55.70%;其中:母畜存栏量达到22.76万头,比2008年增加9.31万头,增长69.22%。存栏50.26万头,比2008年增加10.99万头,增长27.99%。 (二)养殖格局基本形成。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供给的引领作用,形成了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企

肉牛肉羊-怎样给牛羊补饲

肉牛肉羊-怎样给牛羊补饲

牛羊补饲必须采用适合当地牛羊饲养条件和水平的配套技术,并且以提高牛羊生产效益为最终目的。 云南饲养牛羊的饲料主要是天然和人工牧草、秸秆和青贮、氨化饲料以及精饲料。多数为白天放牧,早晚补饲;少数为舍饲。补饲牛羊专门补充饲料、浓缩饲料可以在不改变原有饲料种类和饲养方式的情况下进行。 犊牛和羔羊补饲可分别使用犊牛精料补充料和羔羊精料补充料,出生15日龄后的犊牛(黄牛、杂交牛和奶牛的犊牛)每头补饲犊牛 精料补充料100~200,分2~3次补饲;出生15日龄后的羔羊每只 每天补饲羔羊精料补充料30~100克(根据年龄逐步增加),分2次 补饲。精料补充料可以单独饲喂,也可以和青绿饲料混合在一起饲喂。 育肥牛羊浓缩料补饲方法每头育肥牛每天在原有育肥精饲料的 基础上补饲肉牛浓缩料500克左右,可分2~3次直接饲喂,也可与 其它精饲料混合(一般为玉米70%、细米糠或麦麸10%、肉牛浓缩 料20%)后饲喂(奶牛必须使用奶牛浓缩料,数量按产奶量确定);育肥肉羊每天每只补饲肉羊浓缩料200~300克,饲喂方法同肉牛浓 缩料。 一般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专门犊牛和羔羊精料补充料含有犊牛、羔羊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常量和微量矿物质元素,以及促进犊牛、羔羊生长、预防犊牛腹泻等疾病的活性物质。专门育肥牛和羊浓缩料含有牛羊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促进生长的活性物质。但是由于这四种牛羊专日饲料是根据牛羊不同生长阶段

的营养需要设计的,因此不能混用,补充料和浓缩料也不能混用。牛羊饲养户必须根据自己饲养的牛羊种类选购。同时还必须注意要选购有信誉的正规饲料厂家专门生产的牛羊饲料。

肉羊产业发展趋势

2014-2015年中国羊产业发展报告与发展预测浏览:41 次发布时间:2015-12-29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 2014-2015年中国羊产业发展报告与发展预测 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 1 概述 2014年以来,我国羊产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受部分地区旱情与突发的小反刍兽疫影响,导致活羊集中出栏上市,羊肉市场库存积压,更因近年来低价的进口羊肉持续补给国内市场缺口与多种原因造成的消费下降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致使我国羊产品市场价格下行,肉羊、种羊价格一路走低,养羊企业出现了大量活羊滞销和空栏等现象,各地区一些养羊企业纷纷退市转型,养羊业发展也受到遭遇到收益降低和成本增高的双重挤压,这一系列问题使我国养羊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迫使行业和从业者必须要在当前行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应对,及时调整和升级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通过增强生产管理效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品牌化战略模式,增强产品价值和行业竞争力是养羊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数据分析 2.1 产量及产区变化 图1 2000--2014年末全国羊肉产量(万吨)变化

图2 2000-2014年全国羊出栏总数变化 2014年全国羊肉产量为428.2万吨,较2013年408.1万吨增长了20.1万吨,同比增长4.9%(见图1),2014年年末全国羊存栏总数为30314.9万只,较2013年29036.3万只增长了1278.6万只,同比增长4.4%(见图2)。2014年全国羊出栏总数为28741.6万只,较2013年27586.8万只增长了1154.8万只,同比增长4.2%(见图2)。 图3 2000-2014年全国肉类产品产量构成中羊肉占比 201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8706.7万吨,其中羊肉占肉类生产总量的4.9%,羊肉在全国肉类产量构中自2000年至2014年间维持在4.9%-5.6%之间,近五年间稳定在4.8%-5%之间(见图3)。

最新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充分利用饲草种植面积广、特别是旱作农业缓解饲草压力地有利条件,把养牛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科学喂养技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共发展养殖示范户900户,养牛5头以上地30户,占养牛总户数地3%;存栏2500头。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 (二)龙头企业取得一定发展。长期以来,全乡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前桃村回乡创业能人靳浩林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地历史机遇,在县、乡政府地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地帮助指导下,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2009年4月投产运营,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1亩,总体建成饲养存栏肉牛100头,年育肥出栏肉牛300头地肉牛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暖棚式牛舍5栋850平方米,青贮窖1个960立方米,饲料专用棚1座140平方米,现存栏肉牛120头,采取调供优良基础母牛与育肥出栏相结合地方式,已出售肉牛470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三)小区养殖模式取得突破。养殖小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地主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09年建成车李村养殖小区1座,计划2011年建成杨岔村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地建成,既有效解决了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畜舍面积小地问题,又有利于饲养户互相借鉴饲养方式、方便防疫灭病、利于进入市场,对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起到典型引路地作用。 (四)肉牛品种不断优化。先后引进优良基础母牛300 多头,加强了基础母牛群建设,目前优良基础母牛存栏占肉牛存栏地26%。建成了黄牛冻配改良点1个,引进南德温、西门达尔、皮尔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冻精,开展了肉牛冻配改良,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45%,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计划方案

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自治州第十四次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强力推进我市肉羊产业发展,加快牧区牛羊换种进程,大幅提高肉羊供种能力和农牧民收入水平,根据2006年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某州优质肉羊产业的意见》,特制定某市2012年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引进优质萨福克、道赛特、德国美利奴种公羊500只(其中纯种150只),完成肉羊胚胎移植700只,改良肉羊7万只(其中人工授精改良2.4万只),购进种公牛150头;建成肉羊良繁场6个(其中完善2011年修建的2个,新建4个);培训技术人员及养殖场户负责人210人次;全年出栏肉羊85万只,其中育肥出栏70万只。 二、重点工作及进度安排 (一)肉用种公羊、种公牛引进采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摸清近几年肉羊胚胎移植所产公羔存栏情况,建立分布台账;完成500只种公羊引进任务(任务表附后),其中萨福克、无角道赛特、德国美利奴纯种公羊150只,萨福克、无角道赛特高代杂种公羊350只;年内引进种公牛150头,全部投放到牧区进行牛羊换种工程。种公羊、种公牛引进工作要以各乡镇为主体,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州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纯种公羊、种公牛进行鉴定和认证,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高杂公羊引进和鉴定工作。协调农区配种后的种公羊,通过租借的

形式用于牧区的肉羊改良工作。 时间安排:某市各乡镇要于3月底前完成现有纯种公羊调查登记和种羊采购场户信息收集工作,4-5月完成购进种公羊、种公牛的落实工作,6月完成纯种公羊、种公牛的采购工作,6月底前完成新购种公羊的调教工作,7月底前完成高杂种公羊的采购工作。 (二)推进肉羊人工授精工作。 各乡镇以加速扩大肉羊良繁核心群为目标,坚持整乡、整村推进和向牧区延伸的办法,开展肉羊人工授精工作,年内完成2.4万只改良任务。某市计划选定6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三工镇二工村、六工镇下六工村、二六工镇幸福村、大西渠镇大西渠村、榆树沟镇榆树沟二组、阿什里乡胡阿根村、)作为某州肉羊改良示范村, 3个乡镇的3个行政村(滨湖镇东沟村、佃坝乡二畦村、庙尔沟乡)作为某市肉羊改良示范村,对于肉羊养殖散户,要通过大户代牧或集中饲养的方式,实施整村推进开展肉羊人工授精工作。在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作中,没有肉羊改良点的农业村要建设或租用民房(至少3间),配套相应的人工授精设备,建成临时配种站点,并在村子周围预留小麦、大麦等茬子地,用于待配母羊临时放牧,每个改良点8月底前完成500只肉羊改良任务;牧业村要依托已建小畜配种站点,完善配种站点基础设施和配种设备,在配种点周围预留草场用于组群待配母羊临时放牧,每个改良点11月前完成1000只肉羊改良任务。开展肉羊改良期间,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 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畜产品 【发文字号】商政办发[2013]69号 【发布部门】商洛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10.09 【实施日期】2013.10.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商政办发〔2013〕6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事业机构: 肉牛肉羊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陕政办发[2013]47号)精神,推进我市肉牛肉羊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优化区域布局,转变生产方式,强化政策扶持,完善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控体系,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

殖,提高产业化、商品化水平,提升肉牛肉羊产业发展能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发展目标。到2017年,全市牛羊存栏分别达到20万头和8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8万头和60万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5万吨和1万吨;2020年,全市牛羊存栏分别达到25万头和10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10万头和80万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2万吨和1.5万吨以上,养殖规模稳步扩大,生产水平较快提高,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初步建成现代化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体系。 二、工作重点 (三)优化区域布局。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在全市建设1个肉羊、1个肉牛生产基地县,努力提高产业聚集度和发展水平。洛南县以秦川肉牛为主,积极引进肉牛良种,发展杂交改良肉牛,形成肉牛优势产区;镇安县大力开展布尔山羊与当地山羊杂交改良、育肥,形成肉羊优势产区。力争用三年时间,带动全市肉牛肉羊产业发展。 (四)建设良种繁育体系。采取企业主体、政府扶持、市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区肉牛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是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省牛产业大县建设和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工程建设为契机,优化配置人才、资金、技术、管理、服务等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着力解决肉牛生产中的技术、生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肉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肉牛产业发展概况 XX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全省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建基地,扩规模、夯基础,强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加工+销售”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2014年末,全区肉牛饲养量达55万头,出栏14万头,奶牛存栏2.2万头,养牛业产值达9.1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15亿元的60.2%。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场219个,其中30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5个,千头以上奶牛养殖场25个,带动全区发展肉牛养殖大户3522户,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8.4%。肉牛良种改良率达98%。全面建设以奶肉牛为主的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建成XX、XX、XX3个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0万头。建成XX、XX等18个肉牛交易为主的活畜交易市场,培育贩运大户1268人,年牛交易量8万头以上。认证无公害肉牛产地13个,无公害肉牛产品2个。注册“祁沅春”鲜牛肉、“龙美滋”牛肉干、

“发忠牛肉“等肉制品品牌商标3个。建成部级标准化奶肉牛示范场3个,省级3个,市级18个。培育专业合作社289个,会员5265人,带动农户1.2万户。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 1.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畜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连续6年公开招考基层科技服务人员XX人,全系统技术人员203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41人,初级112人;研究生学历3人,大学本科102人,大学专科89人,中专学历9人。 2.研发平台。一是国家财政部、农业部批准设立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XX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单位是XX草畜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体系为技术研发和交流平台,依靠雄厚的专家技术力量,在不断夯实自我的同时,积极为当地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自2008年设立试验站以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多次来“张掖综合试验站”检查指导工作。先后有60多人次的体系专家、教授在XX范围内为肉牛养殖户进行免费的肉牛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研发,让全市5000余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受益,有力的带动和提高了张掖地区农民发展肉牛生产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完成了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十一五”期间的各项试验、示范任务,先后开展了《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不同体重阶段后备母牛消化代谢的影响”》、《日粮微量元素水平对后备母牛消化代谢的影响”》等13项试验。“十二五”期间,与体系9位岗位专家进行了任务对接,承担了体系“十二五”任务中23项重点任务和前瞻性任务的试验与示范。二是张掖市万禾草畜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一、肉牛肉羊育肥业现状 近年来,XX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并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强旗产业进行专项推进。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肉牛肉羊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按照“禁牧不禁养”的总体要求,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已成为调整和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发展畜牧业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肉牛肉羊育肥业发展,我旗肉牛肉羊育肥业呈现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局面。2012年,全旗育肥基地达到29家,其中肉牛育肥基地20家、肉羊育肥基地9 家,培育了满达拉图、额里图、宝音图等龙头企业。2012年,全旗育肥出栏肉牛1.2万头、肉羊6.25万只,通过育肥每头牛增值500—700元、每只羊增值150—200元。全旗各类农牧民合作社累计达到199个,在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以养殖业为主的合作组织最多,有173家、占到总数的86.9%。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了学习培训。多次组织苏木镇、农牧业局、育肥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有意从事肉牛肉羊育肥业的农牧户,赴肉牛羊产业化经营情况较好的山东、吉林、通辽等地区,就肉牛肉羊育肥产业的发展及市场化运做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和肉牛肉羊育肥专家,举办肉牛肉羊育肥培训班7期,培训农牧民500人次。 二是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切实加大对现有西门塔尔牛的保护力度,鼓励农牧民通过引进和繁育,逐年扩大西门塔尔牛养殖规模,出台《XX旗发展西门塔尔牛管理办法(试行)》,对养殖西门塔尔牛专业户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优先考虑,享受草畜平衡折算优惠政策和牧区不休牧、农区不禁牧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对引进良种牛羊的农牧民给予了贷款支持。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的调动了农牧民引进和发展良种畜的积极性。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 告正式版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

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

我国肉牛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我国肉牛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一、发展现状 1.我国肉牛生产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实现了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畜牧业生产大国。其中,肉牛业也有很大发展,牛出栏量和牛肉产量保持逐年增长势头。1980年,我国牛出栏量为33 2.2万头,产量仅26.9万吨;XX年,牛出栏5602.9万头,牛肉产量达到750万吨,分别是1980年的16.9倍和27.9倍。XX年,我国牛肉产量占世界的11%,位于美国和巴西之后,名列世界第三位。 2.我国牛肉消费情况。据国家 ___资料,XX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牛肉1.35千克,花费金额26.72元。其中, ___牛肉购买量排名第一,人均为8.72千克,支出额为208.9元;山西牛肉人均购买量最少,人均为0.41千克,支出额为8.01元。我国牛肉消费特点是消费水平低。主要表现在:牛肉消费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消费水平高,农村消费水平低;主产区消费水平高,非主产区消费水平低。 3.我国肉牛业的特点。肉牛产区分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牛肉生产中心逐步由传统牧区转向广大农区。到xx年,内蒙古、甘肃、、青海、 ___5大牧区牛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

44%下降到13%。同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4省牛肉产量,由占全国的9.7%上升到47.3%;东北三省牛肉产量比重,由11%上升到15.7%。从而形成了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 牛肉质量。目前,我国牛肉生产主要依靠黄牛,改良肉牛的覆盖率仅为18%,奶畜的牛肉不到3%。中国黄牛虽然有如鲁西牛、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等诸多品种,且肉有清香之特色,但普遍体型小、生长速度慢、出肉率低、肌肉纤维粗,用这样的品种来生产高档牛肉难度很大。我国高档牛肉的比重不足5%,高档牛肉生产能力低是目前我国肉牛业的突出弱点。 肉牛饲养方式。以往我国牧区主要采用草原放牧饲养牛,几乎不用精饲料进行育肥。近年来,农区普遍采用秸秆、人工牧草和精饲料作为牛的主要饲料。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农区丰富的秸秆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并缓解了肉牛对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在一些农区特别是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肉牛的饲养规模逐步扩大。不仅小农产的饲养数量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批肉牛饲养规模在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并且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的数量在逐渐增加。

全市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讲话

[标签:标题] 篇一: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简讯 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简讯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在街道领导的关心和指示下以及??回族村组长的协调配合下,我站工作人员于2013年10月29日在该村开展了农村养牛技术的相关培训工作。参加培训的共有28户养牛户,共计养牛数237头,我站工作人员给参加培训的肉牛养殖户发放了相关资料。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以肉牛品种改良技术、肉牛标准化饲养管理、种草养畜新技术、肉牛规模化养殖与管理技术等为主。结合该村肉牛养殖的实际,搜集整理了农村养牛技术、肉牛肉羊养殖技术的资料,并把相关资料分发给每个肉牛养殖户,向他们介绍科学养牛应掌握的技术。即:1、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 2、务必选养良种牛。 3、科学饲喂。 4、搞好驱虫和防疫。 5、及时出售成品牛。为了能使肉牛养殖户真正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我站特对各养牛户提出了五点建议和一个要求:建议:1、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生产健康安全的畜产品供应市场,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2、认真组织进牛,以选择品种良好、无疫病的牛作为发展的基础母畜,同时加强牛种的改良工作,保证品种良好,体质健康。3、认真做好疫病的防疫工作,减少生产过程中疫病带来的损失。4、认真组织采购和生产优质草料,确保饲草饲料供应,使肉牛养殖发挥最大效益。5、加强饲养管理的科学性和经常性。确保肉牛的营养供给和对环境的要求。要求:要求各养牛户不要有近利的思想,盲目上畜,滥用违禁物品饲喂,危害他人身体健康。要有长远打算,科学安全的组织基础母畜,尽量自繁自养降低风险,慎重组织和生产无毒无害的草料,保证生产合格的畜产品。在肉牛养殖和发展上,各个肉牛养殖户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有计划:即计划养多少牛?养什么牛?建多少牛舍、怎么建?准备多少草料、怎么准备?有步骤:建牛舍,准备草料,组织上畜。就组织上畜来讲,先了解产地牛的品种质量,疫病情况,确定是否购买,要购买时必须到当地畜牧部门申报产地检疫,检疫合格方可购买。运输时加强运输工具的消毒,同时搞好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牛运到本村时应及时向当地基层兽医汇报,当地兽医即将所购的牛纳入防疫对象进行疫病防疫工作。不能盲目生产,否则会给生产带来被动和损失。此次培训采取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方法,相互讨论,交流经验,提出疑惑,解决问题。通过科学实际的培训,旨在有效的更新广大养殖户的养殖观念,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推进该村的肉牛规模化养殖进程。 篇二:经济养殖技术培训开班仪式讲话稿 精选范文:经济养殖技术培训开班仪式讲话稿(共2篇)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叫xx,是xx区xx学校的负责人,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xx区林下经济养殖技术培训开班 仪式,首先我代表xx职校感谢xx街道办事处的各位领导给予我校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学 员忙里偷闲,为求真知,不辞辛劳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次培训活动。在这里请允许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基本情况,我校是1998年经xx市xx区劳动局、民政局、物价 局批准成立的一所非营利性企业,学校位于xx区人民小学大门正对面,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环境宽敞明亮、出行交通便利,目前我校开设的专业有计算机、电焊工、市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

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XX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二、当前肉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尽管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二)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由于近几年肉羊市场价格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