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20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_12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20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_12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20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案_12

《海军将领邓世昌》

教学目的:

1、了解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抓住反映人物品质的主要事件,按提示找出描写人物的行动、语言等主要语句。

2、朗读并理解课文里主人公慷慨激扬说的每句话,并体会他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邓世昌在关键时刻所说所做的语句,通过读、议的形式体会他的爱国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面上,此时正是炮火齐鸣,北洋水师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与日本舰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出示课件1)这就是著名的甲午海战,战争中的英雄人民邓世昌在这次海战中以身殉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军将领邓世昌》这一课,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文本,共同走进这场枪林弹雨的战斗中去,感悟战争中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出示课件2)

3、请同学们自主朗读课文,并用下划线画出能体现邓世昌英勇爱国的词语和句子。

4、提问:好,谁来汇报一下,中日双方开始交战,战况怎么样?邓

世昌又是如何决策的呢?(学生回答)

提问:孩子们,你们说的真好,现在再让我们回到课文第三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和词语能体现当时海战的激烈和邓世昌的英勇,把找到的句子与大家分享。(学生回答,出示课件2)

提问:“致远号”为什么要抢到“定远号”的前面?是的,“定远号”是北洋水师的旗舰也是指挥舰,一旦被击沉,整个北洋舰队就会群龙无首,从而影响到整个海战的胜利。邓世昌为了保护旗舰,才开足马力迎战来敌的。表现了邓世昌把危险置之度外的精神。

5、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战斗更加激烈了,那么此时的战况如何呢?大家齐读这句话,(出示课件3)

提问:a.怒视是什么意思?

b.你能从邓世昌这个神态中体会到什么?

是啊,面对这些占我国土,杀我同胞的侵略者,怎能不恨?同学们,我们也是中国人,在我们身上也流淌着和邓世昌一样的血,让你的鲜血沸腾起来,也像邓世昌那样勇猛,请你们大声的愤怒的齐读这句话,好样的,你就是邓世昌,你怒视着敌人,把胸中的怒火大声吐出来吧,再次齐读一遍。

6、此时,战舰即将沉没,他仍不退缩,毫无畏惧,他眼中是对敌人的仇恨,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战争的胜败,他还说了什么?(出示课件4)大家一起读,孩子们,我们和邓世昌都是中国人,让我们带着邓世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豪情再次齐读这句话。

7、与其等待沉没,不如做最后一搏,邓世昌是这么说的,又是怎么

做的呢?请大家齐读第五自然段中这句话(出示课件5)。

提问:这段中描写邓世昌动作的词语是什么(学生回答)

身为将领,一舰之长,他没有在将士后面指挥,而是亲自驾驶冲向敌人,以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他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

8、邓世昌和他的致远号英勇杀敌,但此时的致远号甲板起火了。但是他继续前进。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冲向“吉野”,“吉野”上的敌人又有什么反应呢?

9、但不幸的事发生了。“致远”不幸被一颗鱼雷击中,爆炸了,沉没了,落水以后的邓世昌又有什么举动呢?大家齐读第六自然段。

10、我们把当时的战况重现,(出示课件6)

11、落水以后的邓世昌,仍然高呼杀敌不止。随从把救生圈抛给他。他拒绝了,他饲养的军犬叫“太阳”,“太阳”看到主人落入水中,奋力地游向邓世昌,“太阳”的眼前仿佛浮现了他和主人一起在水中嬉戏的画面,它要永远陪在英勇善战的主人身边,太阳咬住他的衣袖,想救起自己的主人,却被他用力甩脱了,可是军犬“太阳”是那样忠于自己的主人,一遍又一遍的努力着,他多想和主人一起重返家乡啊。邓世昌无奈地溺死了自己的爱犬,抱定与“致远”同存亡的决心,然后沉没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为了祖国,为了同胞,邓世昌就这样为国捐躯了,这是多么悲壮的场面啊。

邓世昌为国捐躯的壮举,激发了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让我们怀着对邓世昌崇敬的心情,再次齐读课题,邓世昌这种爱国精神,真乃惊天地泣鬼神,这种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永远永远的活在中国人民的心

中。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一、全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第一单元二课时第二单元二课时第三单元二课时第四单元二课时第五单元二课时期中考试课时第六单元二课时第七单元二课时第八单元二课时复习、期末考试二课时全册共计八个单元,三二篇课文。在三二篇课文中,精读课文有二四篇。如《我的老师》,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残疾老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向上、坚强,对生活和工作都充满强烈的爱;《阳光很活泼》赞美了儿子那充满想象的童心,同时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颐和园的长廊》让我们领略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此外,略读课文八篇。本册课文有写景物的,也有写人物的,还有叙事,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二、全册教学要求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教学思路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的要求。我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要注意不是所有课文、所有段落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段,指导学生练读。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一、词汇 1.芊芊轻飞曼舞匍匐 2.蛱蝶 3.淤泥蜀葵锥形俯瞰酩酊蹒跚草莓骚动 聒噪笃笃声砸砸声 潺潺粗犷 4.描摹臆测窈窕娉娉婷婷囫囵丘壑轿子耽搁 5.毡帽驮着队伍 6.锯子诅咒长辈甭想天方夜谭 7.狼嚎蕴涵嗜好召唤 8.分析教诲 9.赫赫有名胥鸵鸟发疯衍生分析曙光震惊舒展 惊世骇俗不容置疑心悦诚服 10.瞳孔雍容收敛卵子雌雄刻骨铭心淋漓尽致肆无忌惮挟带枪毙眷顾冰清玉洁银装素裹 11.沧海一粟怦然心动陨星纬度腐蚀称秤地轴 12.联袂媒体届时隧道包括 13.逶迤弹丸 14.迤逦硬邦邦戳哆嗦搀扶刨坑踉跄 15.炯炯有神鼓槌闸门洪水嗬田埂 16.叛徒匣子煎熬尸体棉絮 17.窒息辗转不寐霹雳瓢泼蠕动翩翩起舞擦拭依偎 18.篱笆杞人忧天凸出 19.一趟园圃愠怒惋惜偏僻 20.慰藉唷 21.矣 22.隐匿擅长谨慎丞相彼此玄机擒获 23.茴香篝火押到肝脏 24.报酬保佑貂皮奴仆门槛 25.噢落日余晖悻悻然诳我嘤嘤萌发 兴致勃勃专心致志诧异体验 情不自禁乐此不彼茫然回味 26.简明扼要祈祷瞳孔主宰嘹亮 27.天赋茧子鞭策纯粹报酬猝然琐事 28.撙衣节食铸器 二、积累与运用

1.学会引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语海拾贝: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夕阳无限好,只是经黄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关联词: 递进关系:不但······还 而且 语海拾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3表示“看”的词语:.打量俯瞰仰望 体会近义词在不同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4.认识对偶句的特点 表达爱国的句子: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5.对话的三种形式: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三种情况下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6.体会古今意义有差异的词 知道古文中表示人称和说的词 我:吾余 你:汝尔 说:曰云 有关人格品质和蕴涵哲理的名言警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7.体会句子内部的关系,掌握关联词的用法,并能熟练使用。 转折:但 假设:假如 条件:只要······就 因果:因而 并列:既······又 表示念书的格言: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句。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 教材简析 也许你吃过菱角吧?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那么,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他的故乡,去看看长满菱角的池塘,去听听采菱人欢乐的笑声,当然,也“品尝品尝”美味的菱角。 全文共有5段,第1段写故乡长满菱角的池塘远看似大大小小的水墨画。第2段写初春池塘渐渐有了生机,一过“黄梅”,菱叶就挤满池塘,菱盘上缀满小花。第3段写临近中秋,采菱女采“头朝菱”的情景。第4段写采菱时节,家家户户飘出的菱香。第5段写“我”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句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解读与提示 * “散漫”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很准确,也很有意思,它体

现出一种随意、自在的美。 * “黄梅”在这里不是水果,是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 * 从“黄梅”前的“细小”“疏疏朗朗”到“黄梅”后的“涨满”“密密匝匝”,可见菱角的盛期是在“黄梅”之后。 * 多美的池塘呀!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 “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 * 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也那样迫不及待!好好地读一读,体会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急切吧! * 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们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简单的文字描绘出的和谐、欢乐的场面。 * “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吃着散发清香的菱角,“我”又想起故乡的“水墨画”了……这是多么惬意的场景呀!要引导学生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 识字与写字教学:“嚼”是多音字,嚼舌根,倒嚼,咀嚼,本文念。书写的重点在“菱”“馨”“掐”“嚼”这几个字上,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不要多笔少点。 * 课后1题:有感情地品读课文,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此题有助于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 课后2题: ⑴“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 ⑵“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让人嘴馋。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西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Ⅰ、字词聚宝盆(20分) 1、请根据拼音,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5分) xīn sī jié fèi xū ( )香声()力()() mǐ qiān chā dài tiǎn 风()全球 ( ) ( )慢 ( ) 着肚子 2、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画出来,并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 里。(3分) (1)霍霍燃烧煞是好看以易待劳逍遥自在() (2)粉妆玉彻水光潋滟晶莹剔透毫不气馁() (3)残不忍睹丢盔弃甲无师自通落荒而逃()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手不及()不成军人心()()关重要 学以()用融()贯通()大名循()渐进 4、用“然”字组成词语恰当的填入句内。(不能重复)(4分) (1)一个()的机会,我见到了我最崇拜的英雄——杨利伟。 (2)雨像刀切断似的()停住了。 (3)让大家吃惊的是他()说他做得没错。 (4)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下午就下起雨来。 5、趣味题(成语加减乘除法)。(4分) (1)()鸣惊人+()窍生烟=()面玲珑 (2)()彩缤纷-()面楚歌=()丝不苟 (3)()花齐放×()家争鸣=()家灯火 (4)()亲不认÷()顾茅庐=()全齐美 Ⅱ、句子百花园(16分) 1、按要求写句子。(7分) (1)读句子,然后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走进绚丽多姿 ....的生物世界,我们会发现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改为陈述句) (3)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讲礼貌的人是一种极坏的行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句子模仿秀(仿写)。 关爱如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心灵。 关爱如一串和谐的音符,_______________。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练习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uí wàn bā kāi d?ng jiāng jǐn yī yù shí xī mia chú chuāng zhù shǒu cū chá dàn fàn jīng zhàn xiāng qiàn zh u lì xin kuàng sh?n yí gē bo zhì liúqia?r bù shě zhì tuí yì jíxiāng qiàn ( )留()丧()然编()() lián shì chún tān lián yī ()价()言()朴()塌() 二、选择题。(4分) 1、下列带点字读音或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闷(man)热露(lù)出来 B、索取(shuǒ) 调(tiáo)头 C、强(qiǎng)迫盛(ch?ng)满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振动竟争爱戴习贯 B、辩认虚心勾结畏惧 C、摇戈花瓣灌溉姿态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8分) 气喘 ( ) 身先( )卒意味()长按( )不住( )世无双情不自( ) 依山( ) 水心旷神(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精湛—()遐想— ( ) 恐慌— ( ) 颓丧—()安静—()辩解—()三、辨别形近字,组词。(8分) 扒()诞()蓄()劝() 八()延()畜()力()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用“——”画出褒义词。(6分) 落荒( )( ) 兵( )马( ) ( )人心( ) 身()士()贫( )交( ) ()而不舍()

馋()欲()残( )断( ) 五、给加框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接:①靠近、接近②连接③托住,承受④接受 1。() 2() 3() 4() 六、选词填空。(6分) A注意B保护C遵守D爱护E保持 _______公共秩序、_______公共安全、_______公共财物、______环境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2、不仅…还…即使…也…不管…总… 如果…就…只有…才…只要…就… (1)、妈妈()是一个出色的教师,()是一个出色的作家。 (2)、()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应该鼓起勇气去改正。 (3)、()品德高尚的人,()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毅然坦然当然 1. 梅兰芳( )也意识到了日本人对他的骚扰是不会停止的。 2. 许世友为母亲擦去眼泪,理理头发,( )转过身,随部队走了。 3. 身处危险中,他也能( )面对。 六、填空。(4分) 1. 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憾悔。 3. 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不可无傲骨。 八、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8分) 1. 闰土具有机智勇敢。 2. 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漂亮的彩虹。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围魏救赵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围魏救赵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文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有关内容。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 (围魏救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惊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2.老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有关的话,帮助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国军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西师大版 五年级语文 下册《江姐》

27、《江姐》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段。 3.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学重、难点 1 分析人物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积累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 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文字)、课件。 学生:了解江姐,了解文章的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文 师:你们看过《红岩》这本书或电视剧吗?到过渣滓洞参观吗?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说)江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江姐的事迹。(板书课题:27、江姐) (多媒体:简介江姐的情况。)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段。 3.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指导学生认真读一读)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6分钟后请同学们来回答) (一)、检查生字新词。 (二)、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重点叙述了哪个部分?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1)、自学质疑 学生质疑:自由读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 (2)、合作释疑 小组交流,学生质疑词语,相互解答。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阅读

专项部分阅读 (一)橘子与毛衣 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我生病住院。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来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着母亲的到来。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橘子当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寡母收入微薄,供我读书、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购买日常品也愈来愈困难,更别提橘子之类的水果了。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片橘皮,想象着这水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我再也抵挡不住那种诱惑,趁人不注意时,拾起那块橘皮,放在鼻子下面吮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只又一只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当时,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自己的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背脊上。她一下子惊起来,急忙擦干了双眼,转过身来,有力地搂住我。我抬起头来,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依然红肿着,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了腰来,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要哭,孩子,妈妈要给你买橘子。”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子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当我动手把那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头边时,她静静地观察着,我抚摸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所有的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隔壁的病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她的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的金橘。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橘子?毛衣?我的母亲的毛线衣?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1.第④段“我被一阵呜咽声……攥着那块橘皮”,当“我把自己的小脸贴在她的背脊上……擦干了双眼”,什么原因使母亲流泪?为什么不让我看见? 2.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备课本西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本单元的教材,共分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与运用,主要以写景为主。教学本单元教材时,可以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放手让学生去品读感悟,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惊喜:学生的发现也许是我们成人所不能感悟到的。 本单元的“积累与运用”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既注意了美词佳句、写景方法的复习巩固,又注意了单元知识的扩展。“语海拾贝”是积累古诗中的写景佳句;“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介绍世界自然风光,扩展学生眼界,提高语文素养;“习作百花园”为学生将本单元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用于写作实践创造了条件。 在本单元中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感悟、多体验、多表达,感受阅读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阅读过程中,让他们主动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自觉主动背诵相关课文、段落,抄写妙语佳句,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1.看海 作者:徐蔚南精读课文(讲授课)教材简析 《看海》是一篇描写潮水变化的散文,作者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以及文中优美的词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 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法情感朗读法指导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5套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根据情境,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4分) ①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②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的人就很多。 ③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一下,就得花半天的时间。 ④航天员在天际遨游时,()地球,发出由衷的感叹。 二、请你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划横线。(2分) 宁静(níng líng)强调(qiáng qiǎng) 宝藏(zàng cáng)歼灭(jiān qiān) 三、将下列词语填在句中适当的括号里。(5分) 激动激烈激发激励激情 前线将士在报告中充满( )地讲述了战斗的( )和我军的英勇。大家听了报告,心情十分( )。报告( )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前线将士( )着我们前进。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 电影对观众正如书报对() 农民对土地正如()对机器 开幕对闭幕正如开始对() 五,按要求填空(22分) 1、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优美,幅员辽阔,吸引着中外游客,像张家界的,杭州西湖的,的云雾飘渺, 的波澜壮阔。(填地名或成语) 2、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可敬的中外名人。他们中有“一生不要抛弃学问“的教育家;有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还有的美国女孩海轮凯勒,的军事家诸葛亮。 3、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很多,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的两句诗——“,。”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关于“学习”的成语则更多,你能想到哪些?请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可以多写一、二个,写对三个即得满分)。 4、你最喜欢读的一本课外书是(写出书名),因为(简要写出理由)

。 5、在你即将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时,你会想起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选一首写在下边,注意行款。 六、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 )人类大肆砍伐森林,( )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2. ( )这家商店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又好,( )经常是顾客盈门。 3. 期末复习很紧张,我们( )要自己复习好各门课程,( )应当热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七.按要求写出下列成语(4分) 1.含有动物名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知识渊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八.给下列成语找出相对应比喻意思的成语(8分) 一箭双雕()飞蛾投火()水落石出() 画蛇添足()虎头蛇尾()掩耳盗铃() 过河拆桥()螳臂挡车() 九.照样子,成语接龙(4分) 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 1.握手言欢—()—()—()—()2.人一己百—()—()—()—()十.名言警句(4分) 1.读书名言 2.惜时名言 3.做人格言 4.《论语》中的警句 十一.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10分) 出其不意——()翻手为云——() 福无双至——()捡了芝麻——()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焉得虎子 ()——一波又起()——败事有余 ()——弃之可惜()——后无来者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 (一) 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陶

2021年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画横线。(6分) 翻译(yì zé ) 请柬(jiàn jiǎn ) 孙膑(bìng bìn ) 营帐(zhàng cháng ) 手臂(bei bì ) 风韵( yún yùn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ǒu rán lí míng jiǎo jiàn suǒ xiàng pī mǐ ()()()() hán dān dài màn cháng yang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三、辨字组词(8分) 搏( ) 彩( ) 帐( ) 厉( ) 择( ) 巅( ) 喉( ) 偶( ) 博( ) 睬( ) 怅( ) 历( ) 译( ) 颠( ) 猴( ) 藕( ) 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那个(6分) 泪如____涌前____后合日____兼程溃____成军 阳光____媚 ____无音讯所向____靡一败____地 赏心____目丢盔弃____ 惊慌失____ 八面____风 五、默写填空(7分) 1. 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 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相煎何太急 4.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 六、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6分) 1.这些星星又像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 2.青石上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隶或楷,或草或篆,给桥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

2021年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我很重要练习题(Word版)

2021年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我很重要 练习题 (最新版) 作者:XXX 编写日期:2021年1月26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吮(shǔn)吸菽(shū)粟衣(yì)钵笑靥(yè)B.攻讦(jié) 泊(pō) 船龋(qǔ)齿战栗(lì)C.牟(móu)利罹(lí)难瞥(piē)见啜(chuò)泣D.挑(tiāo)拨琴弦(xián) 联袂(mèi) 粗糙(c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抵砺再接再励严厉励精图治B.卓见真知灼见流传流传千古C.妥帖物事人非辑录惹是生非D.雾蔼和蔼可亲寄予寓教于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阿拉法特虽然在法国由专家组会诊治疗,但毕竟积重难返,日前逝世。

B.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C.在2003年5月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久,五角大楼竟“乱点鸳鸯谱”,一度打算把“对伊拉克问题一窍不通”的前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派到伊拉克担任巴格达市市长 D.昨天,学校请来北京的名师给我们讲课,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磁浮列车示范线运行成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磁浮列车系统技术的国家。B.为了迫使北朝鲜放弃核计划,美国政府不仅要求日韩两国,而且还要求中国和俄罗斯进一步对北朝鲜施压。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最新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1、《珍珠鸟》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闫晓鸽 单位叶县夏李乡中心校

21、《珍珠鸟》教学设计 夏李中心校闫晓鸽 一、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生动细腻、富有情趣的语言写出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珍珠鸟由“怕”人到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方面作深入思考。 二、设计理念 根据讲读读课文的特点,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指导感情朗读,渗透学法指导,并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快速默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方法,体现“以读为本”“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要求: 1.读课文,为自然段标上序号。 2.查字典弄懂“垂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瞅、细腻、眼睑、眸子、流泻”等词语的意思; 教师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 五、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六、教学难点: 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感受人与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人与人之间互相信赖的真情。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老师让你们搜集的有关鸟的诗句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玩游戏:开火车背诗句。 你们太棒了,把我们的火车开得又快又长。瞧!你们现在个个神情气爽的样子,给老师的感觉真好!有一位作家此时的心情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第5单元检测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àn zī chén cí 精神()发绚丽多()望()莫及义不容() hóng dǐng dǐng dài lù lù ()光满面()大名新陈()谢忙忙() zhí yè róng yì 繁()生长()体燃料()铁炼钢免()力 二、辩别近字组词。 螯()卉()覆()幢()渣()沛() 蟹()奔()履()憧()查()肺()三、补全下列各组词语。 ()手示意()不容辞精力充()赏心()目 精神()发()大名开天()地放()性物质 绚丽多()房屋()连不()之地()驴技穷 四、改写句子。 1.一阵风吹灭了茅屋里的蜡烛。(改成被字句)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不能忘情。(改成反问句) 3.难道您担心我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怀?(改陈述句) 4.师长命令我进团进攻敌人右翼。(分成两句话) 5.儿童乐园里,碰碰车最好玩。(调换词序,句意不变) 6.李伟爱打乒乓球,李伟爱踢足球。(合并成一句话) 五、修改病句。 1.但是我犹豫了,生怕恐怕弄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 2.初到北大荒,感到一切都不习惯。 3.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怪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4.他不仅是我们班的三好学生,所以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员”。 六、写出和下面句子相对应的句子。 1.读书破万卷,。 2.,淡妆浓抹总相宜。 3.宁为玉碎,。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七、读下面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占地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目前,城市房屋毗连,空地减少,开辟庭院的可能性变

小。如果注意发挥我的作用,就能增大绿色的空间。我只需利用围墙一角,便能生根发芽,攀墙生长。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我的这个本事,是其他植物望尘莫及的。 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炎夏,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叶片蒸腾,可带走空气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我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照射。降低室内的屏障。我们攀缘在沿街围墙、房屋墙面上的枝叶,像绿色的屏障,不仅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而且能够吸附飞扬的尘土。 1.给加点字注上拼音。 ()()() 毗连整幢厘米 2.“我的这个本领,是其他植物望尘莫及的”中“这”指什么? 3.第2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什么作用? 4.读“我的叶子较大,宽10至20厘米,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试题等教育教学资源全部免费提供下载参考,欢迎你光临选用! 八、节选文章《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上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爱喝的,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山民性格,坚毅,强悍()。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20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小刚给这个自称“解()为民”的同志写了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最大的难处是孤独。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婚姻,落款都是端端正正的“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这两个月来,汇款照样来,信中断了。老人焦虑不安,他也凭直觉感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去云南的火车。部队首长把他带到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注音。 2.在第3段“”上填入恰当关连词是() A.虽然然而但却 B.于是虽然却但 C.可是虽然但却 D.可是如果但是就 3.“老人的心温暖了”是因为 4.把“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改为陈述句 5.你对文中“儿子”是怎样评价的? 参考答案 一、垂蔓;扒开;冻僵;锦衣玉食;熄灭;橱窗;驻守;粗茶淡饭 二、扒土八两;诞生延安;积蓄畜生;劝说力量 三、睹;灭;名;呼;光;中 四、1.B 2.A 3.C 五、1.他是个好学生。2.我把珍珠鸟安置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制的笼子里了。3.飞禽走兽,走南闯北。 六、1.下自成蹊 2.天涯若比邻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死于安乐 5.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莫等闲;空悲切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及进度计划 ——庆元中心校文敏 新年伊始,看着孩子们穿着新衣,怀着期待的心情端坐在教室里,陡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为了在新学期中,自己的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实施,为了教育教学工作能有一个新起点、新气象、新突破,取得新成效,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从三个班语文学习情况和上期语文成绩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日渐扎实,但少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对一些简单的抄抄写写的作业都能较认真地完成,但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学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本学期是小学的最后一学期,我们将继续以端正学习态度为突破口,以增强阅读量及作文面批为重点,重视表扬鼓励,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期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课文28篇。将课文分为7个单元,每个单元一般4篇课文,在每个单元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体现在“积累、运用”的互动平台中。在每篇课文的后面编有“思考、练习”,提示出课文的重难点。 三、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逐步达到以下要求: 1、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语识字,学习普通话。 3、学会课本生字,能认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读107个生字,要求认读字音,培养独立认字能力。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语言积累,逐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地课文或课文的某些段落。 6、能独立地预习课文,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和同学、老师研究解决。 7、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用普通话,清楚、明白、举止文雅地进行口语交际。 8、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语句通顺,会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写建议书、书信等应用文。 四、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西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西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西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浓郁的父子情,学习科考队员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幻灯片导入生字、新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有谁愿意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故事框架。) 二、学习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部分(第二部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老师提出的阅读提示解决问题。 出示自学提示:自主阅读课文7—9 自然段。

(1)当科考队员明白老羚羊冒死截车之后,心情是怎样的?他们接下来又是怎样做的? (2) 勾画出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动作的词,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当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时,老羚羊又是怎样做的? 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句子1:众人这才明白了老羚羊冒死截车的缘故。顿时,大家对一直站在近前的那只羚羊肃然起敬。 谁来说说“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哪个孩子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是呀,老羚羊让我们对它他肃然起敬。 因为老羚羊为了儿子,不顾一切跪倒在车前,我们对它肃然起敬。 因为老羚羊那纹丝不动的身躯,那无助乞求的眼神,希望能帮帮它,我们对它肃然起敬。 因为它老羚羊那夺眶而出的泪水,那一步一回头的期盼,我们对它肃然起敬,是老羚羊对儿子的“爱”,让所有人对它肃然起敬!(板书“爱”) 带着这种敬佩之情,科考队员对小羚羊可是关怀备至,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2:有人赶紧从车厢里拿出矿泉水,给受伤的小羚羊喝。老队长则从随行携带的药箱里,找出一些止血和消炎的药,碾碎后,敷在小羚羊的伤口上; 然后,他又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裹好。 注:感受到科考队员热爱动物、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Word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十七课:有趣的生命时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生字,理解”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等词的 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段. 3.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生物节律现象,特性以及生物节律与日常生活的 关系.激发学生对多彩的生物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 4.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的方法,领悟课文中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5.会用关联词”不仅……而且……”“除……还有……”“不是…… 而是……”造句.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了解有关生物节律的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节律现象. 教学重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节律现象,特性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 1.看图设疑.出示投影或挂图,指导学生观察提问:在一幅海边招潮蟹图 上添画一个钟面,你不觉得奇怪吗对此你有什么猜想 2.揭示.招潮蟹和时钟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了解.(板 书:17.有趣的生命时钟)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三读课文,在书上勾画批注相关内容. 一读(放声读),读准音,读顺句,不好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二读(小声读),思考: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 三读(默读),边读边想,看看阅读中有哪些问题不太明白,准备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2.检查自读情况,交流自学成果. (1)小黑板出示生词: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指名读,齐读.出示带 生词的句子,逐句指名读;抓”焕”字理解”精神焕发”,联系句子说说在文中的意思;说出自己对”盗窃”的理解;看图理解”大螯”. (2)指名说说不好读的地方,指导学生练习读正确,读顺畅. (3)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是生命时钟指名结合课文内容交流,不做 深入讨论.

西师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 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2、背诵古诗。 重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二、初读古诗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三、自学理解古诗 1、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四人小组之间利用这些方法,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懂的? (评: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 预设:东:向东。倚:靠,拂面而来。懒困:懒洋洋的。 换词序:倚春风:怎样靠春风呢?能靠住吗?我们知道古人为了押韵,常常颠倒词序,我们只要交换一下两个词的位置就行了,春风倚。春风拂面而来。 补省略:春光懒困:明媚的春光里,人懒洋洋的。 一簇:一丛,形容花开得茂盛。 可:究竟,到底。 2、研读“可爱深红爱浅红? 师:可是究竟的意思。这是一个问句,作者在问谁?联系上下文(课题)问自己,他是怎样问的?爱,就是喜欢人,喜爱。这一句用自己的话说:究竟是喜欢深红的还是喜欢…… 师:让我们看看图,用补省略的方法,想象一下诗人眼中的桃花? 这深红的桃花像―――――――――。这浅红的像――――――――。 请生填。指名读。 3、指导读“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师:如果你是诗人,当你在春风中困意来时,全身懒洋洋,看到这大片鲜艳美丽的桃花,你会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 指导读出一种惊喜。 (2)走近些,看看深红的桃花如火,多艳丽,很美,再看这粉红的像天上的朝霞,粉嫩嫩的,也很美丽,究竟是深红的美丽,还是粉红的美呢?作者这时问自己:指导读:可爱深红爱浅红?读出疑问的语气。 (指名问:你能说清楚吗?),是啊,作者也说不清,究竟是深红的美丽还是粉红的美。它们在诗人的眼里都很美丽。用一个肯定的说法就是 (3)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感受一下桃花的美丽。 四、说诗意 1、古诗学到这,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