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
【进化】 :(evolution)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
广义进化,包含了宇宙的演化即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社会的发展。
狭义的进化,是指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变化。
【进化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 biology)是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及其原理、机制、速率和方向的科学。
【自我复制】: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实际上是亲代将自己的DNA复制了一代传给子代,使子代按照与亲代相同的发育途径实现了性状的表达。{是生命物质另一个重要特征:三个层次:(1)分子水平:DNA的半保留复制(2)细胞水平:表现为细胞分裂(3)个体水平:表现为个体增殖。}
【内共生起源说】:大约在十几亿年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细胞(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吞噬细胞所分解消化,反而从寄生过渡到共生,并成为宿主细胞的细胞器。
【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不定变异】: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个体发生不同的变异。例如,安康羊。
【基因频率】:是指某一等位基因在所有等位基因总数中所出现的百分率。(笔记)
指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书)
【正态化选择】:即稳定性选择,把趋于极端的变异淘汰而保留那些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前进性选择】:正态化选择、单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三种类型的选择,是自然选择最基本的类型,其中单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又因为它们都能导致物种的分化,故又统称为前进性选择。
【生殖隔离】:指在自然界中生物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正常可与后代的现象。
【生物进化论】:(evolutionism)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自我更新】:新陈代谢是维持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变化的总称。也就是生物体内化学组成的自我更新。
【自生论】: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团聚体】:Oparin的团聚体学说: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聚合在团聚体内并具有类似于膜那样的边界,其内部的化学特征显著区别于外部的溶液环境。团聚体是一种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一定的生命现象。
【微球体】:Fox的微球体可以从外界吸收更多的生物多聚体分子,使得微球体上产生出芽,甚至形成新的微球体。
【超循环组织模式】:所谓超循环组织就是指由

自催化或自我复制的单元组织起来的超级循环系统。
【阶梯式过渡模式】:提出了一个包括6个阶梯式步骤的由原始的化学结构过渡到原始细胞的理论。
【古细菌】:又名原细菌,是与人类生活无直接关系的元和生物,能存在高温高压货高盐或极为低温,干旱的环境,属化能自养极端嗜热的细菌。
【渐进式起源说】:认为细胞内的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形成是由原始的原核细胞,通过一系列DNA复制和质膜的内陷,形成了双层膜的结构。
【超微化石】:是指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特别微小的一类化石。
【地质年代】:地壳上不同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
【前寒武纪】:是多细胞生物出现,真核细胞首次出现,原核细胞在层叠岩中首次出现以及地球形成的时期。
【古生界】:(不考)
【行为】:指动物体感受信息后的有规律的适应性活动。
【信号】:指能引起动物发生行为反应的任何符号、姿态和标志等。
【进化稳定对策(ESS)】:如果种群中的大多数成员都采取这一对策,则任何个体的举止异常的行为无法与之抗衡。
【“有产者”原则】:指斗争中资源(食物、领域、配偶)占有者往往处于优势。如:招潮蟹。
【亲缘选择】:亲缘关系越近,动物彼此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也就越强烈;亲缘越远,则表现越弱。
【点突变】:也称基因突变,这是指在核酸上仅有一个核苷酸改变的突变,尤其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发生的突变。
【多倍体】:二倍体(2n)细胞的某同源染色体在3个以上的现象。
【微观进化】:是无性繁殖系或种群在遗传组成上的微小差异导致的微小变化。微观进化是进化的基础,多种微观进化汇集的结果即表现为宏观进化。
【种群】:种群也叫居群。它是指生活在一定群落里的一群同种个体。(笔记)
是随机互交繁殖的个体集合,又称为孟德尔种群,种群是有性繁殖的基本单位。对于有性繁殖的真核生物而言,同种个体常因地理因素,环境因素的限制,被不同程度地分隔,形成不同程度隔离的个体集合。(书)
【基因库】:一个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其组成成员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被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合,是生物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定特性和形状的现象。
【基因型频率】: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遗传平衡定律】:即Hardy-Weinberg(哈迪-温伯格)定律。指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合度】:也称适应值,它是指某一

基因型个体与其他基因型个体相比能够存活并把它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一般用W表示。
【选择系数】:表示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的程度,是表示相对选择强度的数值,一般以s表示。
【平衡性选择】:又称为保留不同等位基因的选择,是指能使两个或几个不同质量性状在群体若干世代中的比例保持平衡的现象。
【物种】:是由种群所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他单元在生殖上隔离着),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种群组成、生殖隔离、生态地位和宗谱分支。
【前合子隔离】:是阻碍不同群体间或成员的杂交,防止杂种合子的形成,多为环境、生态、行为等方面的原因。
【上升进化】:又称全面进化、复杂进化,这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的综合地全面地进化过程,其结果是生物体各个方面比原有水平都高级复杂。
【特化】:特化式进化简称特化,它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进化方式。
【退化】:简化式进化简称退化。它是由结构复杂变为结构简单的进化方式。
【低速进化】:
【南方古猿】:简称南猿。南猿在分类上是人科的一属,即南方古猿属,南猿的进步类型能制造工具,是人类形成阶段的代表。
【直立人】:是晚期猿人(也称猿人)的学名。头骨似猿,但大腿骨很像直立行走的人。
【能人】:也称“早期猿人”。能人头骨壁薄,眉脊不明显,頬齿,特别是前臼齿,比南方古猿非洲种为窄。下肢骨明显具直立行走的特征,手骨表明其拇指和其他四指能够对握,但还不很精确。
【遗传漂变】:由于小群体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增减其至丢失的现象。
【自然选择类型】:正态化选择、单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