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妇产科感染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院妇产科感染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院妇产科感染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2014年 5 月妇产科感染试题

姓名: 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血源性病原体指存在于__________ 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

_________ 、_________ 口艾滋病病毒(HIV)等。

2、被污染的锐器是指被污染的、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_________ 针、______ 针和______ 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3、医护人员在工作当中如出现锐器伤时,必须在_______ 小时内到_________ 科填报《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

4、对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医护人员,发生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后采取注射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的预防措施。

5、在医院内,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如_______ 、____ 、围裙、面具或者面罩、_______ 、护目镜、人工呼吸专用套筒或者其它呼吸装置。

6、在医疗废物的容器上、存放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物质的冰箱(冷柜)上、或其它用于储存、运输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物质的容器上,张贴__________________ 警示标识。

7、_______ 注射是指注射不伤及接受者和提供者,并且保障所产生的废物不对社会造成危

害,因此要确保提供安全注射所需要的条件,并坚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二、选择题(每题 5分,共 30分)

1、在从事职业活动时职业接触的途径不包括()

A. 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途径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B. 通过针刺和割伤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液

C. 通过人咬伤、擦伤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液

D. 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E. 蚊虫叮咬

2、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预防的最有效措施是()

A. 清洁、消毒、灭菌

B. 手卫生

C. 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D. 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尽量少用锐器或针具,取消所有不必要的注射,消除毛巾挂钩等不必要的锐器,以及采用无针系统进行静脉注射。

3、所有损伤性废物应及时置于防穿刺、防渗漏、有警示标识的哪种专门容器内?

A. 黑色生活垃圾袋

B .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

C. 一次性的黄色塑料锐器盒

D. 硬纸盒如牛奶箱

4. 下列职业防护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 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B. 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

C. 需要回套针帽时使用双手

D.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5. 关于锐器盒下列哪个选项叙述有错误?()

A. 被污染的锐器应尽快废弃至密闭、防刺破和防泄漏的容器中

B. 存放污染锐器的容器应尽可能放在靠近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上

C. 使用时应竖放,定期更换,不容许存放过满

D. 可以允许打开、清空或清洗重复性使用的容器

6. 实现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

A .改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行为,防止过度注射

B .提供安全注射装置

C. 损伤性废物正确处置

D. 以上都对

三、简答题(每题 20分,共 40分) 1.发生锐器伤后,伤口局部如何处理? 2.发生锐器伤后,向感染管理科报告内容及报告时限?

2014年5月妇产科感染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血液、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

2、注射、穿刺、缝合

3、24 感染管理科

4、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

5、手套、口罩、工作服

6、生物危害

7、安全

二、选择题

1、 E 2 、 D 3 、 C 4 、 C 5 、 D 6 、 D

三、问答题

1、应当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清

洗,禁止进行伤口处止血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者浓度为 5%的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医务人员一旦发生锐器损伤,应于 2 小时内报告院感科,报告内容: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损伤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损伤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的程度;损伤源种类和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详细通信地址,包括亲属的姓名及详细通信地址;损伤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 (1)手卫生的标准原则。 手卫生对医院获得性感染控制起关键作用;在与患者有关的活动中,清洁手的方法为: ①在每一次直接接触、护理病人之前,在任何可能造成手被污染的行为或接触之后,手必须立即去污。 ②手有可见污物或被脏物、有机物污染一定要用液体肥皂和水清洗。③在护理不同患者之间或为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活动之间,使用含酒精擦手剂擦手或液体肥皂洗手。 ④在手去污之前,在开展临床活动时去除所有手饰物,伤口和擦伤的地方一定要用防水胶布盖住。 ⑤有效洗手技术包括3 个阶段:准备、洗手与冲洗。准备是指应用液体肥皂或抗菌剂之间用流动水润湿双手。洗手液一定要接触整个手表面,双手至少揉搓 10~15秒,要特别注意指尖、拇指和指缝。在使用高质量干手纸巾前必须充分浸泡双手。 ⑥在使用醇基擦手剂洗手去污时,手上应无脏物与有机物,擦手剂一定要与整个手表面接触,要特别注意指尖、拇指和指缝,直至液体蒸发和手干。 ⑦医务人员为特殊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可戴好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操作结束可进行流水洗手。

⑧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之后,应将污染的双手浸泡于1000 毫克/升有效氯2分钟,再用肥皂水洗手法洗手二遍后擦干。 ⑨经常使用润手霜防止手去污过程造成的皮肤干燥。 (2)使用个人防护设施的标准原则。 ①根据将微生物传播给患者的危险性,以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医务人员衣物和皮肤的危险性选择个人防护设施。 ②在下列情况下戴手套:侵入性操作,接触无菌部位,接触非完整皮肤、黏膜,具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危险,处理锐器与污物品时。 ③手套应作为一次性使用物品使用,在接触患者或进行治疗之前,完成后脱手套,在护理不同患者之间或在同一患者不同护理活动之间更换手套。 ④手套一定作为临床废物处理,脱手套后要洗手去污。⑤在所有临床区域一定要使用符合标准和可接受质量的手套。 ⑥对生胶(natural rubber latex)过敏的医务人员和患者一定要有非生胶手套替代。 ⑦医疗活动中不使用带粉的或聚乙烯手套。 ⑧在衣物或制服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汗液除外)的危险性的地方均应着一次性塑料围裙。 ⑨在易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汗液除外)溅到医务人员危险性的地方,均应着全身性防水长服。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 卫I院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培训测试题(一)科室: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标准预防强调的主要是对医务人员负责的原则。 () 2、当前国际上所共同采取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标准预防+额外(基于传播途径)预防。( ) 3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必须戴手套。 () 4、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 5、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区,医务人员由污染区返回潜在污染区,脱防护用品的 程序是:摘护目镜/防护面罩一摘手套、消毒双手一脱隔离衣或防护服一脱鞋套一洗手或手消毒一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 ()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6-8小时 2、艾滋病预防性用药应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 小时 —

( ) A 12小时 B 24 小时 C 36 小时 D 48 小时。 3 、艾滋病预防用药的方案是() A 基本用药程序 B 强化用药程序 C 基本用药程序+ 强化用药程序 D 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诊疗、护理、卫生工作操作时,要戴() A 无菌手套 B 清洁手套 C 双层乳胶手套 D 耐热手套 5、HBV 暴露,24 小时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一支(400U ),3-4 周再加强注射

一支(400U )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且乙肝抗体检查阴性者或较低者,于______ 小时 内接种乙肝疫苗,最迟 A 4小时 24 小时应接种完毕。( )B 6 小时 C 8 小时 D 10 小时 三 、 多项选择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1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是: () A 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清洗冲洗污染的伤口和皮肤 B 轻轻挤压伤口周边,让血从伤口向外流,尽量挤净,切忌将污染血挤入伤口深层,并不断用流动水冲洗 C 用75% 酒精或0.5% 碘伏消毒伤口皮肤 D 暴露的皮肤粘膜,如眼结膜要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揉搓眼睛 E 污染衣物:按正规操作脱掉、洗手,用75% 酒精或0.55 碘伏消毒手。 2、手部卫生包括:() A 洗手 B 手消毒 C 外科洗手 D 戴手套 E 戴口罩 3 、支气管镜(飞沫)检查,医务人员的防护有:() A 隔离服、外加防渗围裙 B 一次性无菌手套 C 防渗性医用口罩 D 工作帽 E 护目镜。 4、防保科或保健室应对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应建立病历,进行详细登记,记 录: () A 暴露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 B 暴露方式暴露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C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D 处理方法及经过 E 是否预防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依从性情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有以下方面:

职业生涯规划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

《职业生涯规划》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3×2′=6′) 1、职业理想 2、职业生涯 3、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二、填空题(25×1′=25′) 1、职业是一个人和的基础,而是成才的重要途径。 2、职业内涵的四个要点:、、 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进行自我完善的途径、是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结的纽带。 3、职业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在、转岗、晋升以及中有重要作用。 4、职业素质是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是灵魂,是基础, 是重点,是载体。 5 6、实现目标的措施有三个要素:标准 和 7、职业生涯发展措施的制定要领有三点:措施必须 、、针对性强的。

8、实现制定措施的思路:(1);(2) 针对“三个方面”的思路;(3 9、角色转换的四个重点:第一,成长导向向责任导向的转变。第 。第三,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转变。第 。 10、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的保证。 11、在外部条件变化导致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难以实现时,必须及时调整和 ,甚至调整。 三、判断题(15×1′=15′) 1、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主要体现为技术等级和职务的提升,是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潜在的岗位。() 2、只要有报酬有收入的劳动就是职业。() 3、在人生道路上,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改善物质条件,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对自己的认同。() 4、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性,要求目标要明确,阶段要清晰,至于措施则不必要太具体。() 5、中职生在学生时代,应把每一项实验、实训当做真正的职业活动来完成,尽量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班级、学校交给的任务,可以放在一边,有精力的可以去完成。() 6、职业资格证书是专业技能素质的凭证,是求职的“敲门砖”。() 7、一个人的兴趣可以培养,但性格是不能改变的。() 8、方法能力是指从业者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的

医院感染分级防护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措施 1、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制定以下内容: 1、1 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白衣,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裤、隔离鞋、防护镜、防护面罩)。 1、2 工作人员的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3 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2、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与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与医院外环境。 3、医院感染实行分级防护的原则 3、1 基本防护 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防护配备:白大衣、工作裤、内层圆领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与医用口罩。 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3、2 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SARS 病房的工作人员(医、护、技、工、勤);转运疑似SARS 与临床诊断SARS 病人的医务人员如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

体液喷溅操作时)、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3、3 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面罩。 预防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针刺B切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 A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D医护人员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性接触C日常生活接触D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戴手套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不用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72小时内B36小时内C24小时内D4小时内 8.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A) A6-8小时B4-6小时C8小时以上D10小时以上 9.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C)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C立即更换D再加套一副手套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二、多项选择(每题3分) 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B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C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E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3.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那三种类型:() A轻度B中度C重度D暴露源不明E以上都对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对其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职业暴露后:()

职业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学试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 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6、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职业教育从纵向层次看,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8、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9、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10、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

职业防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5分) 1.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 ) A 4 小时 B 6 小时 C 8 小时 D 6-8 小时 2. 艾滋病预防用药应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尽早开始, 最好仔小时内开始 实施最迟不得超过 小时。 A 4 小时 B 6 小时 C 8 小时 D 6-8 小时 3. 艾滋病预防用药的方案是: ( ) A 基本用药程序 B 强化用药程序 C 基本用药程序+强化用 药程序 D 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 方案 4.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 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等 诊疗、护理、卫生工作操作时,要戴( ) A 无菌手套 B 清洁手套 C 双层乳胶手套 D 耐热手套 5. HBV 暴露,24小时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一支(400L ), 3-4周再 加强注射一支(400U )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且乙肝抗体检查阴性者或 较低者,于 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最迟 24 小时应接种完毕。 A 4 小时 B 6 小时 C 8 小时 D 10 小时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 5分,共 25分) 1. 钝器伤的处理流程是: ( ) A 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清洗冲洗污染的伤口和皮肤 B 轻轻挤压伤口周边,让血从伤口向外流,尽量挤净,切忌将污染血 挤 姓名 职业防护培训试卷 层级 成绩

入伤口深层,并不断用流动水冲洗 C用75%酉精或0.5%碘伏消毒伤口皮肤 D暴露的皮肤黏膜,如眼结膜要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揉搓眼睛 E污染衣物:按正规操作脱掉、洗手,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手。 2. 手部卫生包括:() A洗手B 手消毒C 外科洗手D戴手套E戴口罩 3. 支气管镜(飞沫)检查,医务人员的防护有: A隔离服、外加防渗围裙 B 一次性无菌手套 C防渗性医用口罩D 工作帽E 护目镜 4. 防保科或保健室应对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应建立病历,进行详细登记,记录:() A 暴露时间、地点、经过 B 暴露方式暴露具体部位及损伤 程度 C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D处理方法及经过 E是否预防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依从性情况 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有以下方面:() A物理危害的暴露 B 化学危害的暴露C 生物危害的暴露 D社会暴力危害的暴露E精神心理危害的暴露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的意义? 3.被乙肝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职业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2、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 4、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 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 6、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 7、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8、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9、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1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力。() √ 2、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3、企业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 4、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 6、国家不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扶持发展职业教育。() × 7、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不给予劳动报酬。()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制度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制度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等要求如下: 一、医院流程按照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进行改建扩建。 二、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工作要求(工作帽、工作服,必要时穿戴口罩、手套、隔离衣、专用防护鞋、防护镜、防护面罩),严格执行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操作规范。 三、医务人员工作中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四、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和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 五、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应按照医务人员锐器损伤处置流程要求及时报告相关科室,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六、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规范执行。从事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品,垃圾回收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和胶皮手套,穿工作服。回收物品后和下班前要注意消毒清洁双手、沐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防止其健康受到损害。 七、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进行诊疗、护理、污物处理等各项工作时应按照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操作规范,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 八、凡是新来卫生院的医、护、技、医疗废物回收人员,须健康查体,必要时接种乙肝疫苗。

职业防护培训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职业防护培训试卷 姓名层级成绩 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6-8小时 2.艾滋病预防用药应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尽早开始,最好仔小时内开始实施最迟不得超过小时。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6-8小时 3.艾滋病预防用药的方案是:() A基本用药程序 B 强化用药程序 C 基本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 D 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诊疗、护理、卫生工作操作时,要戴() A 无菌手套B清洁手套C双层乳胶手套 D 耐热手套 5.HBV暴露,24小时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一支(400U),3-4周再加强注射一支(400U)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且乙肝抗体检查阴性者或较低者,于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最迟24小时应接种完毕。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10小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钝器伤的处理流程是:()

A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清洗冲洗污染的伤口和皮肤 B轻轻挤压伤口周边,让血从伤口向外流,尽量挤净,切忌将污染血挤入伤口深层,并不断用流动水冲洗 C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伤口皮肤 D暴露的皮肤黏膜,如眼结膜要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揉搓眼睛E污染衣物:按正规操作脱掉、洗手,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手。 2.手部卫生包括:() A洗手B手消毒C外科洗手D戴手套E戴口罩3.支气管镜(飞沫)检查,医务人员的防护有: A隔离服、外加防渗围裙B一次性无菌手套 C防渗性医用口罩D工作帽E护目镜 4.防保科或保健室应对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应建立病历,进行详细登记,记录:() A暴露时间、地点、经过B暴露方式暴露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C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D处理方法及经过 E是否预防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依从性情况5.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有以下方面:() A物理危害的暴露B化学危害的暴露C生物危害的暴露D社会暴力危害的暴露E精神心理危害的暴露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职业教育课程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A卷 选择题:(2*10=20分) 1.职业教育在古代社会采取的主要是(C)形式。 A.家庭教育 B.私塾教育 C.学徒制 D.官府办学 2.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模式是(D) A.集群式课程模式 B.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C.MES课程模式 D.三段式 3. 以学科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的课程形态的是( C )。 A.学生中心课程 B.社会中心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 D.科目本位课程 4.下列特点中,(A)不属于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A.直接性 B.多样性 C.共适性 D.应变性 5. 职业教育课程分析可划分为(B)三个阶段。 A.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学科分析 B. 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教学分析 C. 行业分析、学科分析、教学分析 D. 社会需求分析、学科分析、教学分析 6. MES课程内容的基本单位是( B) A.培训大纲 B.学习单元 C. 学习材料 D.培训模块 7. 在课程理论研究上,( D )把研究范围从课程开发拓展到了如何教学,提出了行动导向和项目导向的教学理论 A.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B. MES C.“双元制”课程模式 D.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8. 学习领域,是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是按照教学论要求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后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行动领域。下列命名,能够体现学习领域命名原则的是(A)。 A.人力资源信息收集与处理 B.点钞票 C.最优化策略 D. 经济学 9. 下列关于学习情景与学习情境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学习情景设计时间跨度长,学习情境设计时间跨度短 B学习情景难度较低,学习情境难度较高 C.学习情景涉及的要素较少,学习情境涉及的要素较多 D.学习情景活动空间较小,学习情境活动空间较大 10.集群式模块课程力图吸收现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优点,及我国传统模式的长处,形成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教育内在规律并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模式,其最主要特点是(B)。

2017年职业病防治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7年职业病防治培训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于( A)公布实施。 A 2011年12月31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12年5月1日 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由( A)负责。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3.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由( B)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工作。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4.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C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监督 B检查 C建议 5.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C )。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6.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治理”。

A 彻底 B综合 C分期 7.《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 C预防、控制 8.《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 B)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B中华人民国领域 C中华人民国境 9.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A)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 B、卫生 C、国务院 10.《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C )。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11.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A),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 12.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B )种。 A 100 B 132 C 115 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职业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法》考试题学校:姓名: 一、单项选择测试题 1、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 )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A、企业领导B、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 C、管理人员 D、专业人员 2、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从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 A、发展职业教育 B、扩大招生规模 C、改善办学条件 D、提高教师收入 3、国家制定《职业教育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 A、企业管理水平 B、就业率 C、劳动者素质 D、劳动生产率 4、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政策是()。 A、鼓励发展 B、扶持帮助 C、积极推进 D、大力加强5、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A、职务分类 B、职务等级 C、专业类别 D、职业分类 6、国家()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 A、大力发展 B、加大投入 C、鼓励并组织 D、积极推进 7、《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职责划分明确了,()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劳动行政部门 C、市级 D、县级 8、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以()以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专

9、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 A、应当 B、结合实际情况 C、可以 D、不得 10、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 A、单位领导同意 B、特种作业资格 C、高级专业技工的认可 D、用工单位的书面合同 11、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只要符合法定的办学条件,既可以由地方政府来主办,也可以通过签合同的方式联合办学,或者()办学。 A、委托 B、跨境 C、远程 D、虚拟 12、对于未能按照规定对本单位职工或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A、停业整顿B、开出罚单C、加重税收D、收取企业应当 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 二、多项选择测试题 1、下列法律中属于教育单行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2、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 教育工作的()。 A、统筹规划 B、综合协调 C、宏观管理 D、制度设计 3、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 ()实施。 A、职业中介 B、职业培训机构 C、职业学校 D、职业导师 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职业教育的经费。 A、暂扣 B、使用 C、挪用 D、克扣 5、职业学校教育分为()职业学校教育。

完整版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1. 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 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B )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3. 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 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 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D )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6. 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 )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D )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8.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 A ) A 6-8小时 B 4-6小时 C 8小时以上 D 10小时以上 9.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C )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 立即更换 D 再加套一副手套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二、多项选择 (每题3分) 1.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B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C 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 2.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word版本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7月1日 2、职业病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 A、单位负责人 B、劳动者 C、医疗机构 D、国家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保管 A、用人单位 B、职工个人 C、专业机构 D、企业主管部门 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 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9、()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 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 D、工伤职工 10、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D、原地 11、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 A、防毒面具 B、眼镜 C、手套 D、口罩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一、判断题 1、标准预防强调的主要是对医务人员负责的原则。(×) 2、当前国际上所共同采取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标准预防+额外(基于传播途径) 预防。(√) 3、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必须戴手套。(×) 4、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5、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区,医务人员由污染区返回潜在污染区,脱防护用品的程序 是: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6、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7、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 8、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9、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 10、隔离衣每周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 1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代替洗手。(×) 1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消毒,后洗手的原则(×) 14、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5、医务人员留长指甲、戴戒指不利于手的卫生。(√) 16、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17、口腔科医生给病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必须戴手套。(√)

18、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19、医务人员为病人换药前必须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20、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 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 二、单项选择题: 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D)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6-8小时 2、艾滋病预防性用药应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 不得超过___小时。(B)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36小时 D 48小时。 3、艾滋病预防用药的方案是(D) A 基本用药程序B强化用药程序C基本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 D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诊疗、护理、 卫生工作操作时,要戴(C) A无菌手套B清洁手套C双层乳胶手套D耐热手套 5、HBV暴露,24小时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一支(400U),3-4周再加强注射一支 (400U)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且乙肝抗体检查阴性者或较低者,于___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最迟24小时应接种完毕。(B)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10小时 6、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针刺 B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7、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

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入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 2.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 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100张病床以下医院感染发病率< 7% 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1%医院感染漏报率<10% 100-500 < 8% < 0.5% < 10% 500张以上< 10% 同上同上 4. 外源性感染:又称可预防性感染或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预防措施:消毒、灭菌、隔离、屏障护理等 5. 内源性感染:又称难预防性感染或自身感染,病人体内的正常菌通过移位或活动造成的感染。预防措施:(1)避免扰乱破坏病人的正常防御机制(2)合理使用抗生素(3)治疗潜在病灶和带菌状态(4)采取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染措施 6. 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 7.判断医院感染的原则:-时间:有

潜伏期的:住院日>潜伏期,无潜伏期的: >48小时-部位:不同部位-病原体:新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8. 医院感染的报告:临床医生必须及时传报医院感染病例信息 ?散发病例24小时内报院感科。院感病人出院后,临床医生要在病历首页填写院感 病人一栏,若不填写则属于漏报(卫生部要求漏报率小于10%)?暴发病例立即报告 9.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2周)内发生3例及以上的同种同源病例的现象 第十条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第十三条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10. 科室内医院感染暴发的上报处置流程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多种症状相同的感染病例—上报科室

医院妇产科感染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2014年 5 月妇产科感染试题 姓名: 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血源性病原体指存在于__________ 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 _________ 、_________ 口艾滋病病毒(HIV)等。 2、被污染的锐器是指被污染的、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_________ 针、______ 针和______ 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3、医护人员在工作当中如出现锐器伤时,必须在_______ 小时内到_________ 科填报《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 4、对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医护人员,发生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后采取注射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的预防措施。 5、在医院内,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如_______ 、____ 、围裙、面具或者面罩、_______ 、护目镜、人工呼吸专用套筒或者其它呼吸装置。 6、在医疗废物的容器上、存放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物质的冰箱(冷柜)上、或其它用于储存、运输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物质的容器上,张贴__________________ 警示标识。 7、_______ 注射是指注射不伤及接受者和提供者,并且保障所产生的废物不对社会造成危 害,因此要确保提供安全注射所需要的条件,并坚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二、选择题(每题 5分,共 30分) 1、在从事职业活动时职业接触的途径不包括() A. 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途径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B. 通过针刺和割伤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液 C. 通过人咬伤、擦伤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液 D. 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E. 蚊虫叮咬 2、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预防的最有效措施是() A. 清洁、消毒、灭菌 B. 手卫生 C. 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D. 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尽量少用锐器或针具,取消所有不必要的注射,消除毛巾挂钩等不必要的锐器,以及采用无针系统进行静脉注射。 3、所有损伤性废物应及时置于防穿刺、防渗漏、有警示标识的哪种专门容器内? A. 黑色生活垃圾袋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职业防护 (1)手卫生的标准原则。 手卫生对医院获得性感染控制起关键作用;在与患者有关的活动中,清洁手的方法为: ①在每一次直接接触、护理病人之前,在任何可能造成手被污染的行为或接触之后,手必须立即去污。 ②手有可见污物或被脏物、有机物污染一定要用液体肥皂和水清洗。 ③在护理不同患者之间或为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活动之间,使用含酒精擦手剂擦手或液体肥皂洗手。 ④在手去污之前,在开展临床活动时去除所有手饰物,伤口和擦伤的地方一定要用防水胶布盖住。 ⑤有效洗手技术包括3个阶段:准备、洗手与冲洗。准备是指应用液体肥皂或抗菌剂之间用流动水润湿双手。洗手液- -定要接触整个手表面,双手至少揉搓10~15秒,要特别注意指尖、拇指和指缝。在使用高质量干手纸巾前必须充分浸泡双手。 ⑥在使用醇基擦手剂洗手去污时,手上应无脏物与有机物,擦手剂一定要与整个手表面接触,要特别注意指尖、拇指和指缝,直至液体蒸发和手干。 ⑦医务人员为特殊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可戴好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操作结

束可进行流水洗手。 ⑧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之后,应将污染的双手浸泡于1 000毫克/升有效氯2分钟,再用肥皂水洗手法洗手:二遍后擦干。 ⑨经常使用润手霜防止手去污过程造成的皮肤干燥。 (2)使用个人防护设施的标准原则。 ①根据将微生物传播给患者的危险性,以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医务人员衣物和皮肤的危险性选择个人防护设施。 ②在下列情况下戴手套:侵入性操作,接触无菌部位,接触非完整皮肤、黏膜,具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危险,处理锐器与污物品时。 ③手套应作为一次性使用物品使用,在接触患者或进行治疗之前,完成后脱手套,在护理不同患者之间或在同一患者不同护理活动之间更换手套。 ④手套-定作为临床废物处理,脱手套后要洗手去污。 ⑤在所有临床区域一定要使用符合标准和可接受质量的手套。 ⑥对生胶(natural rubber latex)过敏的医务人员和患者一定要有非生胶手套替代。 ⑦医疗活动中不使用带粉的或聚乙烯手套。 ⑧在衣物或制服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汗液除外)的危险性的地方均应着一次性塑料围裙。 ⑨在易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汗液除外)溅到医务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