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

1、《孔子与启发式教学》作者:靳乃铮中国教育史话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上有许多贡献,其中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至今对我们还有所启发,有所借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在他之前,人们所掌握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强灌硬填的注人式。这种教法不管学生的情况如何,不择手段(甚至采取野蛮的体罚)强迫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文字的形象中都有反映。例如:教学的“教”字,在甲骨文里写作“×

××显然,

左边“×”表示学生, 右边的“×”代表教师, 垂直一竖, 是一条棒。所谓“教”,就是教师手持大棒迫使学生学习。这从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的记载中也可得到

印证,如“朴作教刑”。这就是说,未经加工的棍棒便是保证教学的工具。此类情况也并非中国特有,在古埃及的考古发现中,也有“男孩的耳朵长在背上, 打他,他才听”的记载。从孔子起,这种情况才开始有了转变, 这就是他所倡导的与注人式对立的启发式教学。孔子在他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 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好学、乐学,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于是他总结出了“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的著名论断。按朱熹的解释, 债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曰开共意,发曰答其词。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启发”一词,就是以此为源的。总起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颜观色, 调查研究, 当学生欲知而不知, 想说又说不出时, 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悱”,这时他们的注意力必然是集中的,思维是锐敏的,想象是活跃的,老师略加点拨就可豁然开朗。如果告诉他这一角,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角,便不再往下教。这一思想的意义,就在于提出了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尊重学生自觉的新思想, 推动了教学工作的进步。这比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启发式谈话法”,不仅早了将近百年就其内容说也要丰富得多。孔子不仅描绘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而且还指出其中心问题是让学生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学习中要思考, 思考不能脱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目的。为此,他总结出“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的著名原则。把“学”与“思”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孔子也接触到了教学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系问题。他推崇“闻一知十”、“温故知新”、“告诸往而知来”、“举一反三”等。孔子在他一生的教学实践中, 还创造了一些实行启发式教学的良好方式和方法, 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发扬的。在教学方式上,孔子改变了那种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板着面孔说教的注人式教学,而广泛使用了启发式问答的方式。他不但经常向学生提出启发性

问题, 而且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问教师。仅据《论语》中的记载, 就有他的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问题达一百多次,如“问仁”、“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友”、“问耻”......特别值得学习的是,他在问答中讲民主。对于学生中超过了老师见解的回答,他就公开表示向学生学习。他对子夏就说过:“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即启发我的是子夏啊!他对颜回的“闻一知十”的聪明, 公开承认自愧不如。他对于学生中凡能提出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的,也要给予“大哉问”、“善战问”的很高褒奖,鼓励学生深人思考, 发现问题。他所不满

意的也正是那些“学而不思”、“不日如之何如之何”的学生。这实在是非常可贵的思想。我们常说:学问、学问, 问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而注入式教学恰恰要求学生“但听勿问”。因而,鼓励学生提问不能不说是孔子的一大贡献。鼓勋学生提问,才能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教学质最;同时, 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人学习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孔子也常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论语》孔子也常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论语》中记述的讨论情况也有多处。例如《论语·先进篇》关于各言尔志的讨论就很有意思。孔子一开始先作动员说:“我虽比你们年龄大些,你们却不可因此而拘束,不敢畅所欲言。”然后提出问题说:“平时你们常有怀才不遇的说法。如果你真的遇到了知己, 让你掌权,你将怎样办呢?”显然, 问题是切合学生实际井带有启发性的。于是学生们侃侃而谈, 各述己志。讨论中,发现一些与自己不合的观点, 他也不加斥责而只是笑笑而已, 既不打断学生的发言, 也不立即下评语。学生有不愿意发言的, 他加以鼓励说:“说说自己的想法罢了, 这有什么关系。”结果, 本不想发言的学生也讲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得到了孔子的好评。由此可见, 他组织的讨论是很成功的。他能以谦和的态度对待学生, 又能根据学生思想状况, 拟出富有启发性的题目, 诱导学生踊跃发言。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也是非常巧妙的。

首先,他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爱好学习, 才能产生学习的“愤”、“排”之感,才能克服困难、乐此不疲。在这里, 孔子已经接触到了我们今天仍要大力提倡的内在学习动机问题, 即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本身的爱好问题。这是实现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注入式教学所依靠的恰恰是外在动机, 是依靠教师或家长的权威, 采用强迫甚至体罚的手段来推动学生学习。两者相较, 优劣可知。

第二,孔子很善于运用榜样和比喻启发学生。例

如:他高度称颂某些历史名人的善政兹德, 甚至直接用文王、武王、周公、管仲、子产等人的言行作教材。他歌颂尧、舜、禹、汤节衣缩食, 吃苦在前, 与民同乐的德政, 都是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 启迪他们的志趣。他善用比喻启发学生。他用流水的昼夜不息解释万物生生不息的原理;用苍天不语而行四时,说明以身作则, 行无言之教的根据用松柏比喻人的节操, 用草上之风比喻君子之德??他还归纳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说明善于比喻是启发学生的好方法。

第三,孔子创造了“叩竭法”。他对学生提出的

问题,有时并不直接作答,而是从正反两方面提出补充问题反问学生,让其竭力思考得出正确结论。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竿》)意思是说,我并无多少学问, 有时对发问者的问题好象一无所知,“空空如也”。因而不好作正面回答, 而是尽力就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来洁问发问者, 即所谓“叩其两端”,让发问者竭力思考, 逐渐找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对于调动发问者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运用已有知识推求未知结论的能力大有好处。这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谈话法或称“产婆术”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参考:中国知网《孔子与启发式教学》作者:靳乃铮中国教育史话

2、《论孔子启发式教学的三种存在形式》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5月第2卷第3期作者:甘民

一、“引而不发”

“引而不发”即是第一种启发形式,它是针对学生自求自省后可自得而言的, 是孔子启发教学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通常容易为人所忽视。也正是因为如此, 人们或许会对这一形式存在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笔者认为,“自求自得”的启发形式是一种客观存在,其理由如下:第一,它由孔子培养完美人格的教育目标所决定。众所周知,孔子以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的气魄开创了“有教无类”、“教人做人”塑造完美人格的以人为本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富于理性精神的教育。他教人做人,主旨在于使人人格完善,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研究者均认为孔子的培养目

标是完美人格的人。那么,孔子完美人格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他在《论语·宪问》中指出: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此外,在答述其他学生的提问时也多次强调过”知( 智)、仁、勇”三德的重要性。孔子所谓完美人格是指这种人必须表里和谐,“知( 智) 、仁、勇兼全。“用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观点剖析, 这三德都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品质,不过各有侧重:智,侧重于解决道德认识和学以致用的能力问题;仁,侧重于解决人生观问题;勇,侧重于解决力行和道德信仰问题。可见,孔子心目中的完人不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观念, 而且还要具备相应的“学”、“思”、“行”等能力。孔子首倡的启发式正是为实现他培养完美人格的目标服务的。他通过提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

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主张将学生的学摆到了教学的首位,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帮助作用, 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又体现了教学辩证统一原理, 符合认识和发展规律。从启发式教学思想可以看出,孔

子已意识到主体性是人的本质, 无主体性就无完美人格可言。而从人的自由与自觉的活动是主体性的基本特点上分析, 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等只能在其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形成并发展。孔子“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论断强调教师应该先弄清教学的逻辑起点, 把握好开讲的时机, 即一定要待到学生实在无法凭自己的力量解决所遇疑难时, 才去实施启发;而且这种启发又只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方式进行。这样便可为学生自求、自省、自得提供自由的时间与空间, 能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有效地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提高其主体活动能力。自求自得是启发的基本形式这一点也能从孔子的教学实践中得到证明。孔子虽强调“愤悱”后启发,但这并不是他教学的首选形式。《论语·学而》中记载过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从这一教学实例中可以看出,孔子主要是从如下两个方面实施“自求自得”主张的: 一方面, 孔子注意调动学习主体的主动性, 鼓励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愤悱”。子贡所提两个问题即是其自求自省的结果。子贡之所以能发现与提出问题并非偶然所致, 它与孔子平时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密切相关。在《论语·卫灵公》中他就曾指出:“不曰‘如之何, 如之何’者,吾未知如之何也已矣。”即不想一下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了。孔子一贯认为学

生应具有自觉追求真理的态度和主动求知的精神。为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至“愤悱”,孔子采用过许多不同的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去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他曾用“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朝闻道, 夕死可矣“及大问哉”等话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学而优则仕”,“不好学”将危害仁、智、信、直、勇、刚品德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主动性一旦形成便可为“愤悱”的产生提供内在动力。子贡等学生之所以能提出许多深刻的问题, 正是因其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结果。另一方面, 孔子又注重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尝试解决问题、自行消除“愤悱”。从他答述子贡提问之语中即可看出这一点。孔子通过“可也”证明了子贡自主学习的成效; 又通过“始可与言诗已矣”赞扬了其自求自得的精神。这一过程正是其“自求自得”思想主张的具体反映。学生能“自得”同样与孔子践履躬行的一贯主张有关。他曾反复告诫弟子学而时习之、“为仁由己, 岂由人乎哉”、“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终归是自己的事情,不可依赖别人,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身体力行,主动解决问题, 自行消除“愤、悱”。孔子采用“自求自得”的启发形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学、思、行的过程去发展其主体能动性、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潜能, 提高主体活动能力, 从而促进完美人格的形成。因此,“自求自得”还是孔子眼里实现培养目标最为理想的形式。

第二, 历史上有不少教育家就曾肯定过“自求自得”的存在。孟子、朱熹等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孟子全面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对启发式有着深刻认识和大力发展。孟子曾用教射箭作比喻, 形象地说明启发教学的过程和基本要求。他在《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引而不发, 跃如也, 中道而立, 能者从之。”就是说教师施教要像射手一样, 张满弓, 搭上箭而暂不发射,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中道而立, 站稳架式,以此来启发诱导学生,让他们认真领会“习射”的关键,自己再试行着张弓发矢,进行学习。“引而不发”是一种不具体涉及学习内容,只指示目标、范围和方向,只教学习法则,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求自得”的形式。孟子不仅认识到了“自求自得”基本形式的存在, 而且对教学中采用这种形式的意义还有极深的理解: “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 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而逢其源。即孟子认为, 学习如果出于被动, 则外来的知识仅仅是肤浅的表面的, 必致心中一无所得。所以必须自己刻苦钻研, 深切体会, 才能深入心灵, 心安理得, 将出而应用, 便能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达到左右逢源的地步。可见孟子亦将”自求自得“看成了达到教学最高境界的形式。由于孟子对”自求自得“发形式的阐述十分深刻, 因此, 我们也可将”自求自得“概括为”引而不发“。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方法具有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面为你分享的是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 巧言令色,鲜矣仁。 9)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14)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5)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精选1)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 放于利而行,多怨。 6)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4)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5)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锦集1)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解读孔子启发式教育观

解读孔子启发式教育观 摘要: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留下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有关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论语·述而》中记录了一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堪称教育史上最早论及启发式教育的言论,笔者深受启迪,故而阐述了自己对这句名言的五点理解。 关键词:孔子、启发、举一反三 近日读到孔子《论语·述而》中论及孔子启发式教育的一句话,思索颇多。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大意是:教学生,不到他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讲明一个方面,他却不能触类旁通,推知与此相类的其他方面,就不再教他新知识了。 初读此句,只觉拗口,但知道其大有深意,却不能尽解此言之真谛。经过教育实践的洗礼,今日再读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时,顿感受益无穷,内涵颇丰。短短20字竟包含众多教学原理,笔者试谈自己一些粗陋见解: 一、“不愤不启”之求知欲 “不愤不启”是方法,而重要的是使学生“愤”,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不仅仅是好奇心,即对于问题已不是产生“想研究”这种快感,而应是达到“研究不出来”时会产生悲愤感。这样的程度更深,学生表现出的是更加坚定、执着地自觉学习心态。培养这种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是学习的基本前提。之后才涉及到去启发他们的方法。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①推力因素与学生对学业成就本身的追求有关,发自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和要求(如对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探究心向等),对学习起推动作用;拉力因素与学习的外在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对学习起引诱作用;压力因素与客观现实环境对学生的要求(如考试、竞赛和升学等)有关,对学生起强制作用。学习往往是在这三种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被驱动的,而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拉力因素和压力因素必须通过推力因素而起作用。孔子在长期教学实践后也得出了与现代教育学研究的学习动机方面遥相呼应的结论。 时至今日,新课改呼唤“快乐教育”。如何令孩子们学地快乐?我想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我们努力的大方向就应当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了,学习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学生只有常常保持“我要学”的心态,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地更远。 二、“不悱不发”之表述力 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必然经历:产生研究欲----研究----表述的过程。只有通过表述才能向人传达本人对该事物本质的理解,这也是对自我习得结果的一种证明。所以有时候表述甚至超过研究。试想,若学生能掌握或理解某概念,但若无法表述交流,那他的研究成果几乎只能化为零。可见表述对传达思想和进一步探

孔子教学方法启示录

孔子教学方法启示录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开门招生野人贱人大盗均可入学 孔子之所以被后人奉为至圣先师、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因为他在春秋末期从事教育时间最长,所办学校规模最大,招收学生人数最多,实行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最大,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 在春秋以前,入学读书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孔子从开办私学开始,就打破常规,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让平民子弟也有机会入学读书,使原来不知文化为何物的?贱人?也有机会系统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进而学习?六经?(《易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最终成为?大人?,进入?君子?的行列。 既然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就意味着不管年龄大小、出身如何,都可以成为孔子的学生。事实上,在孔门弟子当中,除孟懿子等少数人是贵族外,大多数来自社会中下层。如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仲弓之父为?贱人?,子张出身于?鲁之鄙家?,颜涿聚原是?梁父之大盗?。有的学生年龄只比孔子小几岁,另外一些学生比孔子小四五十岁。 面对品类如此复杂的学生,孔子是怎么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呢?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说,因材施教是孔子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春秋以前的官学,立足于?禁?和?敬?,教师用体罚和威胁等方式强迫学生读书,并且要学生自幼养成盲从的习惯。孔子一改这种生硬死板的教学方法,他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注意观察学生的所作所为,听其言而察其行,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出发,施以不同的教育。 实行因材施教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即要有知人之明;其次要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对教师本人的能力要求极高。孔子善知人,他的识人方法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考查一个人交什么样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个目的所采用的方法,了解他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孔子精通六艺,在知识方面集古代文化之大成,所以无论对什么学生他都能找到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 孔子欣赏?贱人?出身的冉雍的德行帮助冉雍克服自卑心理 鲁国人冉雍字仲弓,比孔子小29岁,他以德行著称,是孔门十哲之一。孔子很欣赏他的德行,曾经说过:?雍也可使南面(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长官)。?冉雍的父亲是个地位低下的?贱人?,因而冉雍难免有自卑心理。孔子针对他的心理状况进行因材施教,他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耕牛产下之子长着赤色的毛、整齐的角,虽然不想用它作牺牲来祭祀,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古代供祭祀的牺牲常用赤色的牲畜,一般不用耕牛,自然也不会用耕牛所产之子。孔子这番话的意思是,耕牛所产之子如果够得上作牺牲的条件,山川之神一定会接受这种祭品。比喻冉雍的父亲虽是?贱人?,但冉雍已经学业有成,社会不会因其父地位低下而舍弃他。 在孔子的教育和鼓励下,冉雍克服了自己的自卑心理,成为孔子门下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战国时的荀况很推崇他,把冉雍和孔子并列为大儒。 冉求字子有,亦称有子,比孔子小29岁,鲁国人。他多才多艺,长于政事,尤其善于理财,曾任季氏宰。他还精通军事,于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任左师统帅,以步兵执长矛的战术以弱胜强,打败了齐国的军队。趁这次立功的机会,他说服掌握鲁国政权的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多年的孔子,后来冉求由于帮助季康子敛财,受到孔子严厉批评。季康子问孔子算不算有仁德,孔子回答:?吾不知也。? 冉求性格谦退,孔子对他的教育很有针对性。有一次,冉求问:?闻斯行诸(一听说有事要做就应立即行动吗)??孔子说:?行之(立即行动)。? 后来子路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父兄在,哪能立即行动呢)!?孔子的弟子子华觉得不解,他问:?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求遇事犹豫退缩,所以我要激励他;子路胆大好胜,所以我要抑制他)。? 冉求尽管有不少缺点,甚至曾被孔子宣布革出孔门,但他仍被后人认为是孔门最有政治才干的人物,被列为孔门十哲之一。 孔子要子路改正好逞勇斗狠的毛病告诫子路好勇不可无义 孔子教育子路成才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子路,即仲由,字子路,因他曾为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又被称作季路,比孔子小9

孔子启发式教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 的土壤。亚思培更以孔子、释迦摩尼、苏格拉底等大哲所处的时代为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由此可见孔子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现在,让我们抛开五四以来反传统的情绪,重新检视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会惊讶,孔子的教育方法竟是如此的先进,绝非後世腐儒村夫子、老学究式的冥顽不灵,足令现代教育工作者自叹弗如。因此,我们要认识真正的「孔家店」,一 定要重新发现真正的孔子,认识他进步的启发式教学。 我们可以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分为两种,其一是孔子希望学生做到的,其二是孔子自己对学生做的。孔子希望学生怎麽做呢?首先,孔子的教学经验丰富,他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里点出了学习与思考不可偏废,以及「学」是「思」的基础,先学而後思。 学习,是广博地吸取知识以为己用,知识是一种材料,然而知识累积在我们的脑子里面是死的,必须运用思考活化它。反过来说,思考不是天马行空地毫无依据,而是要根据既得的知识来做推理、分析、综合的工作。学识越广博,可供运用的材料便越多,因此博学是基础,思考是催化剂。 孔子的杰出弟子也懂得这个道理,并加以阐发。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子夏的这一句话,有两个意义:其一,学习的目的是使自己成为一个「仁」者,主要是道德方面的,因为孔子那个时代,对他来说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也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学科。但我们大可将之引申至道德以外的学习上。其二,子夏能够结合孔子平日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依照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是孔子期望学生能够做到的。 可以举孔子难得一见地对颜回的批评:「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无所不说。」(「颜回不是一个有助於我的人啊,我所说的话,他没有不欣然接受的。」)(《论语˙先进》)孔子对颜回的赞美,我们在论语中随处可见,比如:「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也,其 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位被孔子高度赞扬的学生,竟然也会被批评,而批评的理由竟是「我讲的话,他没有不欣然接受的」。可见,孔子多麽希望学生能够拥有批判性的思考,和不服从权威的精神,这样一方面可以「助我」、一方面师生之间可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相互裨益。不过孔子仍私下观察他的爱徒颜回,然後发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说到反驳孔子,子张应该考第一。子夏的门人问子张与朋友交往的问题,子张问他:「子夏怎麽说呢?」他回答:「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差异 黄津成(现供职于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撰写于2002年 在教育史上,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首倡者,但他们的启发式教学法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中国的文明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典籍,已经形成了相当稳定的文化传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孔子,自然地形成了承袭的、宣教的学习(治学)态度。因此,他的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弟子们更好地接受已有的文化知识,而非去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学说,“好古而不作”既是孔子的治学态度,也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原则。所以孔子的启发式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接受式的启发法。 苏格拉底所处的希腊时代,西方文明才刚刚起步,成文的文化典籍很少,文化传统也还没有成形,这就使得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中没有既成的、公认文化道统可资遵循,也没有权威的古圣先贤规范他的思维,因此他拥有自由的思想和另立新说的自由天地,于是形成了他批判的、探索的治学态度。这样,苏格拉底的启发法------“产婆术”是发现式的,他通过让人发现自己的无知,从而努力地去认识、理解自己的世界,发现知识。这种

学习方法是一种发现的、研究的、批判的学习方法。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国与西方教育史上、思想史上的居于开创地位的伟人,这种来自于起点的不同,耐人寻味。这种不同与差异给人以启发:文化的丰富传统,历史的丰厚资源,为教育、学习,也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但也制约了创造力的发展,成为对自由思想的一种限制。文化传统的“浅”,使教育、学习和思想缺少了丰富性,但却造就了创新、发现、研究的品格。 历史的作用是一分为二的。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对待文化遗产,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2002.5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52386659.html,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作者:王旻鹤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11期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认知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可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们开创了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先河。在新课程改革引领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比较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在孔子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即是今天我们所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这样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掌握新知识,老师应该先让这个学生自己经过缜密的思考,如果思考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并且心中愤懑时,这时候老师再去引导他,这样习得的知识才能牢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产婆术启发式教学理论。产婆术,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教学中,苏格拉底从人人皆知的简单事物或浅显的道理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引发积极思索,然后再辅之以各种有关事例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正确的结论[1]。苏格拉底比喻说这就像助产婆一样把婴 儿从母亲的肚子里顺利接生出来,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产婆术。 一、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相同点 1.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相似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时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需要掌握各类新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变 化。孔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出了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苏格拉底正是出现在这样一个新生思想涌现的时代。因此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育思想都产生于“旧的思想体系已动摇,新的思想体系未形成,人们迫切需要接受教育来适应社会变革……”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2]。 2.两者都采用了谈话问答法的教学方式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 1、《孔子与启发式教学》作者:靳乃铮中国教育史话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上有许多贡献,其中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至今对我们还有所启发,有所借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在他之前,人们所掌握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强灌硬填的注人式。这种教法不管学生的情况如何,不择手段(甚至采取野蛮的体罚)强迫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文字的形象中都有反映。例如:教学的“教”字,在甲骨文里写作“× ××显然, 左边“×”表示学生, 右边的“×”代表教师, 垂直一竖, 是一条棒。所谓“教”,就是教师手持大棒迫使学生学习。这从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的记载中也可得到 印证,如“朴作教刑”。这就是说,未经加工的棍棒便是保证教学的工具。此类情况也并非中国特有,在古埃及的考古发现中,也有“男孩的耳朵长在背上, 打他,他才听”的记载。从孔子起,这种情况才开始有了转变, 这就是他所倡导的与注人式对立的启发式教学。孔子在他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 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好学、乐学,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于是他总结出了“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的著名论断。按朱熹的解释, 债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曰开共意,发曰答其词。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启发”一词,就是以此为源的。总起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颜观色, 调查研究, 当学生欲知而不知, 想说又说不出时, 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悱”,这时他们的注意力必然是集中的,思维是锐敏的,想象是活跃的,老师略加点拨就可豁然开朗。如果告诉他这一角,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角,便不再往下教。这一思想的意义,就在于提出了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尊重学生自觉的新思想, 推动了教学工作的进步。这比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启发式谈话法”,不仅早了将近百年就其内容说也要丰富得多。孔子不仅描绘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而且还指出其中心问题是让学生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学习中要思考, 思考不能脱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目的。为此,他总结出“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的著名原则。把“学”与“思”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孔子也接触到了教学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系问题。他推崇“闻一知十”、“温故知新”、“告诸往而知来”、“举一反三”等。孔子在他一生的教学实践中, 还创造了一些实行启发式教学的良好方式和方法, 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发扬的。在教学方式上,孔子改变了那种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板着面孔说教的注人式教学,而广泛使用了启发式问答的方式。他不但经常向学生提出启发性 问题, 而且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问教师。仅据《论语》中的记载, 就有他的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问题达一百多次,如“问仁”、“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友”、“问耻”......特别值得学习的是,他在问答中讲民主。对于学生中超过了老师见解的回答,他就公开表示向学生学习。他对子夏就说过:“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即启发我的是子夏啊!他对颜回的“闻一知十”的聪明, 公开承认自愧不如。他对于学生中凡能提出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的,也要给予“大哉问”、“善战问”的很高褒奖,鼓励学生深人思考, 发现问题。他所不满

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

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的实践有着深刻的启发。那你知道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吗?下面是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含义《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教育之道在于启发,启发的关键在于找准时机。不到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切不可草率告知;不到心知其意,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之时,切不可轻易言明;已透彻讲解了四角亭子中的一个角,还不能去推演其余三个角,对此,切不可跳过去讲新的内容。 现有的研究大多从这一章的内容出发,提出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对其中始终想不通的问题,老师通过“启”而“开其意”;对其中似懂非懂的问题,学生无法找到精确的言语来表达意思,老师适时通过“发”而“达其辞”;而老师对学生进行适时启发的时候,也不是把所有的道理都和盘托出,否则就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进一步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了,所以老师是只讲其一,不及其余,其他方面交给学生自己去领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概括起来,这些研究大多关注启发式教育的根本思路与基本过程,而孔子是如何

将这样教育方法付诸实施和得以体现,也就是启发式教育的总体结构与具体操作则很少涉及,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实施启发式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全面把握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的内涵,需要考察孔子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及其教育思想的整体性与一贯性,需要从教育原则、教育模式、考核方法、教育特色等方面加以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才能真正把握这一教育法的精髓:启发式教育的原则是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以身垂范、学生感性体悟,从而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启发式教育的模式是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教学,旨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启心灵,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突破认知节点的制约,实现新超越;启发式教育的考核方法重在能力评价而非识记测验,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启发式教育的特色是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情境学习,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学习锻炼,师生一起做到干中学与学中干有机结合。贯穿这四个方面的主线是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 由此,启发式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主体,以老师整体设计、适时启发为主导,按照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学原则,采取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能力评价的考核方法,以社会情境学习为教学特色,一以贯之地实现完善人格、提高能力的教育教学基本目标的教育法。 孔子启发式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人们通常用这个论断来说明孔夫子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关于这段说论述,汉代郑玄注释:“孔

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

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放于利而行,多怨。 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9)巧言令色,鲜矣仁。 10)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孔子塑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9)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过,则匆惮改。 15)不迁怒,不二过。 1)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5)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共4页文档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认知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可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们开创了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先河。在新课程改革引领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比较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在孔子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即是今天我所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这样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掌握新知识,老师应该先让这个学生自己经过缜密的思考,如果思考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并且心中愤懑时,这时候老师再去引导他,这样习得的知识才能牢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产婆术启发式教学理论。产婆术,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教学中,苏格拉底从人人皆知的简单事物或浅显的道理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引发积极思索,然后再辅之以各种有关事例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正确的结论[1]。苏格拉底比喻说这就像助产婆一样把婴儿从母亲的肚子里顺利接生出来,他把这种方法

命名为产婆术。 一、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相同点 1.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相似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时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需要掌握各类新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变 化。孔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出了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苏格拉底正是出现在这样一个新生思想涌现的时代。因此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育思想都产生于“旧的思想体系已动摇,新的思想体系未形成,人们迫切需要接受教育来适应社会变革……”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2]。 2.两者都采用了谈话问答法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他们在教学方式上都是采用师生间“一问一答”的谈话来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先由教师发问,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再发问,一直到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颜回这么评价孔子的谈话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这说明孔子的问答法具有引人思考、由浅入深的特征[3]。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回答,如果答错了,苏格拉底则补充提问来继续引导,最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得出答案。 二、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不同点 由于东西方地区文化传统不同,政治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等

孟子的教学方法

孟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并在自己从事教育40余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中加以发展,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有智慧的光辉,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段话的意思是:学生要想造诣高深,必须要靠自己努力探索。自己求得的知识才能牢固掌握,记忆牢固才能深入积累,积累多了,才能达到运用自如。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的技巧。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他认为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使书为己用,而不能书云亦云。他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二、专心有恒 孟子强调在学习中必须坚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他以下棋为例说明坚持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他十分注意培养学生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他认为不论智慧高低,不论内容难易,专心致志就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他说:“今夫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还强调学习不仅要专心致志,还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暴十寒。他说:“虽有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三、循序渐进 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必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他以“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

孔子启发式教学论文

孔子启发式教学论文 启发式教学是孔子的首创,其本意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今天这一原则仍有其科学性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改变当前课堂一讲到底,学生被动的现状。以下是孔子启发式教学论文,欢迎阅读。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首创。他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名言成为“启发”一词的最早来源。 一、启发式教学的本意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而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体作用的发挥,则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孔子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在《论语-述而》中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就是“启发”一词的最早来源,是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宋代朱熹进一步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句话完整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到百思不得其解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给学生举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却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个方面,就不要再教他更多的东西了。[1] 孔子的理论是这样,实践中他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三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启发说:“绘事后素”(这是说在作画时,要先有素白质底,然后再加上彩色才能完成好作品)。子夏

就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但不确定,就再进一步问:“礼后乎?”(您的意思是说人要先有内在的仁德,然后才可以用礼来修饰和调节吗)?孔子听了子夏的回答后,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子夏经过思考,在没办法弄懂时主动问孔子的,而且稍加点拨后,就能由诗中对美女和绘画的描写联想到“礼”对人的修饰作用。这显然已经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了。也正是孔子要求学生学习要有积极性、主动性的表现。所以,孔子高兴地说:能够准确领会我的意思的就是你子夏啊,我可以和你讨论《诗经》的内容和道理了。(《论语·八佾》)[2] 总之,启发式教学的本质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要促进学生认知更新、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和智慧的生长。教师在教育中只要发挥好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即“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则由学生完成,如果不厌其烦地把所有知识一一告知,就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其发展。 二、启发教学的现实意义在于改变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地位 重新认识启发式教学对我们现在课堂变革仍然是有启示作用的。这不仅因为好多学校仍被“升学率”的外在力量牵着鼻子走,用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却依然采取“填鸭式”、“题海术”教学方法,学生课业负担比原来更重;还在于当前似乎又有注重教师能力体现的倾向。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在实施启发式教学上困难重重,但如此的教学又怎么能培养高质量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材呢? 当然,要改变这一状况,关键的是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但从教师来讲,重新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改变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地位,注重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练习和讨论、自己思考、探索和领悟知识,使得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充分享有自主支配自己

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一位“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孔子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将因材施教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二是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第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所说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第四,以身作则,树立师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及运用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及其运用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孔子认为,不论学习知识或者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他提倡启发式教学。 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2)能近取譬,推己及人;(3)叩其两端,攻乎异端(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找出解决矛盾的答案)。现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包括三个基本要点:①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考问题,并力求能准确表达;②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 ③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论语·述而》)这是说启发只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助缘,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更可以说的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例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再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以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如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指出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讲什么总是耐心地听,似乎无所质疑,很愚笨的样子,但回去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的发明。正因为这样,子贡自承不如,因为颜渊可以“闻一而知十”。另外,孔子经常让学生说明自己的志向,或赞许或批评,但也只是“各言尔志”罢了,说之何妨?曾点在言自己的志向时,鼓瑟铿锵而作答,一派狂者的气象,但所言之志深得孔子嘉许。 可见孔子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并且他还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简称“由博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或观点。学生具备了这种思考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一以贯之”。由此可见孔子的教法之一斑。

谈谈孔子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这些原则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一、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对人无区别地加以教育的主张,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只要“自行束脯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即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这样使“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颜回和“无立锥之地”的仲弓及冬天“以芦花衣之”的闵子骞得以置身于孔子门下,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面向全民提出的,他希望无论是名门望族、殷实之家还是篷牖茅椽、绳床瓦灶之户都可以接受他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 孔子认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和“学而知之”,但同时也看到了人的天赋和资质的不同。孔子发现了受同样的教育而结果不尽相同的情况,并且提出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以上也”。因此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善于把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资质、爱好和特点因材施教。 ⒈知人之深 孔子对弟子求学态度的认识非常深刻,他高度赞扬颜回的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见好学者也”《雍也》,宰予因课堂睡觉而遭到孔子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的批评。 孔子不但对学生的求学态度认识深刻,而且对学生的个性、才能、德行把握准确,洞悉深刻。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先进》 德行(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关于辞令的):宰我、子贡;政事(擅长政事的):冉有、季路;文学(通晓文献知识的):子游、子夏。 孔子对自己的弟子了解非常深刻,为他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础。 ⒉育人之准 下列一则孔子教学案例,可以说孔子因材施教的精典。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