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应力应变

真实应力应变
真实应力应变

真实应力=工程应力*(1+工程应变)

真实应变=Ln(1+工程应变)

这是现行的通用做法,应该是不会出问题的。

不过用此法时推导真实应力的过程中假设结构体积不变,俺觉得是有问题的,如果考虑体积变化,则真实应力为:真实应力/工程应力=(1 + 工程应变)/(1 +工程应变- 2 工程应变* 泊松比)

或者:真实应力/工程应力=1/(1 - 工程应变* 泊松比)^2

后两者很相近,且比上述做法要低不少。

请您仔细读以下说明:

Run ROR's Keygen, Use the serial number for installation, Write down

the Registration ID, After installation, Copy the "orglab.lic" file

to "C:\Program Files\OriginLab\OriginPro75\FLEXlm". Start OriginPro,

When ask for registration, Select I'm already registered. Enter the

Registration ID. OK!

解压程序包后,注意crack 这个东东~~备用。

1. 运行注册机,用生成的sn 安装软件,next

2. 记下您相应sn 的ID 以备后用(sn 和id 应该是相互对应滴一组~~)

3. 安装完成后先不运行程序,把orglab.lic 这个文件复制到您的程序安装目录下(不一定是c 盘) X:\program files \ originlab \ originpro75 \ FLEXLM 文件夹下

4. 然后起动程序,按照要求输入刚记下的ID →就应该ok 了吧~~

如果不行可能是其他原因,您要是能抓一些问题出现时的图片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当然,仍安装不上也可能是您的程序或系统或其他问题。

Luck!

安装搜狗输入法,在哪个键盘符号上点右键,点第二项,希腊字母里面去选就是了

αβγδεδεζηθικλμνπξζηυθχψω

ΑΒΓΓΔΕΖΘΗΚ∧ΜΝΞΟ∏Ρ∑ΤΥΦΦΧΨ

абвгде?жзийклмнопрстуфхцчшщъыьэюя

#1

#2

#3

Excel表格中怎样进行数据计算

2011-8-30 15:48

提问者:XINYUZYY等2人

合并问题列表:

|浏览次数:593次

网友推荐答案

2008-4-1 08:13 chenjibin1123|二级

问题好含糊

用公式还是函数都得现加“=”其余的可以用右下角的添冲柄拖拽。QQ:41388837解决EXCEL问题

赞同

1

|评论

其他答案共6条

2008-4-1 08:06 pig0561|五级

比如说你要计算(6+8)*5

你可以输入=(6+8)*5

赞同

|评论

2011-8-30 15:50 20040620|二级

用公式。

赞同

|评论

2011-8-30 15:54 uiryan|一级

两种方法。一是用工具栏里面有个合计标志那个地方,点击下拉菜单,按需选择。二是在目标格内输入算式后按回车,如要求A3格内显示A1与A2之和,只需在A3格子内输入“=A1+A2”,按回车,即可。以此类推

赞同

|评论

2011-8-30 15:56 Mrpine|十二级

具体点

赞同

|评论

2011-8-30 16:01 mdgnet|二级

按= 直接写公式好了

赞同

|评论

2011-8-31 13:03 热心网友

在本表中(Sheet1)用公式引用单价计算,如A1为单价,B1为数量,要在C1求金额,则在C1输入公式:=A1*B1

如果要在另表(Sheet2)中引用表Sheet1的数据,则要在“A1”(引用单元格)前加上“Sheet1!”:=Sheet1!A1*Sheet1!B1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 应力应变都是物体受到外界载荷产生的响应。物体由于受到外界载荷后,在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要产生互相之间的力的作用,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形;或者由于变形引起相应的力的作用。则一定材料的物体其产生的应力和应变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 应力-应变关系 影响本构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材料、环境、加载类型(载荷、温度)、加载速度(动载荷、静载荷)等,当然,本构关系有很多类型,包括弹性、塑性、粘弹性、粘塑性、各向同性、各向异性本构关系,那么首先来叙述一下简单情况本构关系,所谓简单情况就是六个应力分量x y xy yz zx σσστττ、、z 、、、只有一个不为零, 六个应变分量x y xy yz zx εεεγγγ、、z 、、、只有一个自由变化,应力应变关系图1-1。 图1-1 应力应变关系图 图中OA 为线弹性阶段,AB 为非线弹性阶段,故OB 为初始弹性阶段,C 点位初始屈服点,()s σ+为初始屈服应力,CBA 为弹性阶段卸载,这一阶段中E σε=, 初始弹性阶段结束之后,应力继续增大,进入塑性阶段,CDE 为强化阶段,应变强化硬化,EF 为颈缩阶段,应变弱化软化。如果在进入塑性阶段卸载后再加载,

例如在D 点卸载至零,应力应变关系自D 点沿'DO 到达'O 点,且'DO ∥OA ,其中'O O 为塑性应变p ε,DG 为弹性应变e ε,总应变为它们之和。此后再继续加载,应力应变关系沿ODEF 变化,D 点为后继屈服点,OD 为后继弹性阶段,()'s σ+为后继屈服应力,值得一提的是初始屈服点只有一个,而后继屈服点有无数个(由加载历史决定)。若在卸除全部载荷后反向加载,弹性阶段'COC ,()()s s σσ+-=,而在强化阶段'DOD ,()()s s σσ+->,称为Bauschinger 效应。 从上述分析得出材料弹塑性行为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弹性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且是单值对应关系,而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非单值对应。 因为通常情况下物体不仅仅处于简单应力状态,那么复杂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关系又如何呢?如果我们将材料性质理想化即假设材料是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忽略T 、t 的影响,忽略净水压力对塑性变形的影响,可以将应力应变关系归结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理想线弹性模型、理想刚塑性模型、线性强化刚塑性模型、理想弹塑性模型、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幂强化模型、等向强化模型、随动强化模型。各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理想线弹性模型 理想刚塑性模型

ABAQUS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定义塑性(最新整理)

在ABAQUS 中必须用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定义塑性.ABAQUS 需要这些值并对应地在输入文件中解释这些数据。 然而,大多数实验数据常常是用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值给出的。这时,必须应用公式将塑性材料的名义应力(变)转为真实应力(变)。 考虑塑性变形的不可压缩性,真实应力与名义应力间的关系为: , 00l A lA = 当前面积与原始面积的关系为: 0 l A A l =将A 的定义代入到真实应力的定义式中,得到: 00 ()nom F F l l A A l l σσ===其中 也可以写为。0l l 1nom ε+ 这样就给出了真实应力和名义应力、名义应变之间的关系: (1) nom nom σσε=+真实应变和名义应变间的关系很少用到,名义应变推导如下:0001nom l l l l l ε-= =-上式各加1,然后求自然对数,就得到了二者的关系: ln(1) nom εε=+ ABAQUS 中的*PLASTIC 选项定义了大部分金属的后屈服特性。ABAQUS 用连接给定数据点的一系列直线来逼近材料光滑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用任意多的数据点来逼近实际的材料性质;所以,有可能非常逼真地模拟材料的真实性质。在*PLASTIC 选项中的数据将材料的真实屈服应力定义为真实塑性应变的函数。选项的第一个数据定义材料的初始屈服应力,因此,塑性应变值应该为零。 在用来定义塑性性能的材料实验数据中,提供的应变不仅包含材料的塑性应变,而是包括材料的总体应变。所以必须将总体应变分解为弹性和塑性应变分量。弹性应变等于真实应力与杨氏模量的比值,从总体应变中减去弹性应变,就得到了塑性应变,其关系为: /pl t el t E εεεεσ=-=-其中是真实塑性应变,是总体真实应变,是真实弹性应变。 pl εt εel ε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测定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实验测定和绘制 2、加深对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物理意义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反映了试样随塑性变形程度增加而流动应力不断上升,因而它又称为硬化曲线。主要与材料的化学成份、组织结构、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因素有关。现在我们把一些影响因素固定下来,既定室温条件下拉伸退火的中碳钢材料标准试样,由拉力传感器行程仪及有关仪器记录下拉力-行程曲线。实测瞬间时载荷下试验的瞬间直径。特别注意缩颈开始的载荷及形成,缩颈后断面瞬时直径的测量,然后计算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 σ真=f(ε)=B·εn 三、试样器材及设备 1、6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 2、拉力传感器 3、位移传感器 4、Y6D-2动态应变仪 5、X-Y函数记录仪 6、游标卡尺、千分卡尺 7、中碳钢试样 四、推荐的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五、实验报告内容 除了通常的要求(目的,过程……)外,还要求以下内容: 1、硬化曲线的绘制 (1)从实测的P瞬、d瞬作出第一类硬化曲线(σ-ε) (2)由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换算出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 (3)求出材料常数B值和n值,根据B值作出真实应力-真实应变近似理论硬化

曲线。 2、把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与近似理论曲线比较,求出最大误差值。 3、实验体会 六、实验预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硬化曲线?硬化曲线有何用途? 2、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和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的相互换算。 3、 怎样测定硬化曲线?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是什么?怎样尽量减少误差? 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计算机数据处理 一、 目的 初步掌握实验数据的线性回归方法,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 二、 内容 一般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都是呈指数型,即σ=B εn 。如把方程的二边取对数: ln σ=lnB+nln ε, 令 y =ln σ;a =lnB ;x =ln ε 则上式可写成y =a+bx 成为一线性方程。在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试验过程中,一般可得到许多σ和ε的数据,经换算后,既有许多的y 和x 值,在众多的数值中如何合理的确定a 和b 值使大多数实验数据都在线上,这可用最小二乘法来处理。 已知有测量点σ1,σ2……σk ,ε1,ε2……εk ,既有y 1y 2y 3……y k ,x 1x 2x 3……x k ,把这些数据代入回归后的线性方程y =a+bx 中去,必将产生误差△v 。 △v 1=a+bx 1-y 1 △v 2=a+bx 2-y 2 · · · △v k =a+bx k -y k 即 △V i =a+bx i -y i 我们回归得直线应满足 ∑△V ︱i 2 ,最小 △ V ︱i 2 =a 2+b 2 x ︱i 2+y ︱i 2 +2abx i -2ay i -2bx i y i ∑△V ︱i 2 = ka 2+b 2∑x i x i +∑y i y i +2ab ∑x i -2a ∑y i -2b ∑x i y i

应力与应变关系

一、应力与应变 1、应力 在连续介质力学里,应力定义为单位面积所承受的作用力。 通常的术语“应力”实际上是一个叫做“应力张量” (stress tensor)的二阶张量。 概略地说,应力描述了连续介质内部之间通过力(而且是通过近距离接触作用力)进行相互作用的强度。 具体说,如果我们把连续介质用一张假想的光滑曲面把它一分为二,那么被分开的这两部分就会透过这张曲面相互施加作用力。 很显然,即使在保持连续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变的前提下,这种作用力也会因为假想曲面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必须用一个不依赖于假想曲面的物理量来描述连续介质内部的相互作用的状态。 对于连续介质来说,担当此任的就是应力张量,简称为应力。 2、应变 应变在力学中定义为一微小材料元素承受应力时所产生的单位长度变形量。因此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 在直杆模型中,除了长度方向由长度改变量除以原长而得“线形变”,另外,还定义了压缩时以截面边长(或直径)改变量除以原边长(或直径)而得的“横向应变”。 对大多数材料,横向应变的绝对值约为线应变的绝对值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二者之比的绝对值称作“泊松系数”。 3、本构关系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我们叫本构关系(物理方程)。E σε=(应力=弹性模量*应变) 4、许用应力(allowable stress ) 机械设计或工程结构设计中允许零件或构件承受的最大应力值。要判定零件或构件受载后的工作应力过高或过低,需要预先确定一个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许用应力。 凡是零件或构件中的工作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时,这个零件或构件在运转中是安全的,否则就是不安全的。 许用应力等于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经适当修正的材料的失效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失效应力为:静强度设计中用屈服极限(yield limit )或强度极限(strength limit );疲劳强度设计中用疲劳极限(fatigue limit )。 5、许用应力、失效应力及安全系数之间关系 塑性材料(大多数结构钢和铝合金)以屈服极限为基准,除以安全系数后得许用应力,即[]()/ 1.5~2.5s n n σσ==。(许用应力=屈服极限/安全系数) 脆性材料(铸铁和高强钢)以强度极限为基准,除以安全系数后得许用应力, 即[]()/2~5b n n σσ==。(许用应力=强度极限/安全系数) 表3机床静力学分析结果总结

应力应变关系

1.应力 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同截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 应力仪或者应变仪是来测定物体由于内应力的仪器。一般通过采集应变片的信号,而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分析和测量。 方法是:将应变片贴在被测定物上,使其随着被测定物的应变一起伸缩,这样里面的金属箔材就随着应变伸长或缩短。很多金属在机械性地伸长或缩短时其电阻会随之变化。应变片就是应用这个原理,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而对应变进行测定。一般应变片的敏感栅使用的是铜铬合金,其电阻变化率为常数,与应变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惠斯通电桥,便可以将这种电阻的比例关系转化为电压。然后不同的仪器,可以将这种电压的变化转化成可以测量的数据。 对于应力仪或者应变仪,关键的指标有:测试精度,采样速度,测试可以支持的通道数,动态范围,支持的应变片型号等。并且,应力仪所配套的软件也至关重要,需要能够实时显示,实时分析,实时记录等各种功能,高端的软件还具有各种信号处理能力。另外,有一些仪器是通过光谱,膜片等原理设计的。 应力的单位:应力的单位是Pa,简称帕(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而命名的),即牛顿/平方米(N/ ㎡)。 2.应变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变形的程度称应变。应变有正应变(线应变),切应变(角应变)及体应变。正应变公式为 ,式中l是变形的前长度,Δl是其变形后的伸长量。 应变单位:应变是形变量与原来尺寸的比值,用ε表示,即ε=ΔL/L,无量纲,常用百分数表示。 3.弹性模量 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应变”),“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应力除以应变。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弹性材料的一种最重要、最具特征的力学性质,是物体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用E表示。定义为理想材料有小

梁的应力应变测试

中国石油大学 梁应力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机自1401 年级:2014 班级:机自1班 学生学号:1404010103 学生姓名:程浩

梁应力应变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种类; 2、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巧; 3、掌握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力应变的原理; 4、掌握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的使用及半桥、全桥的接法; 二、实验内容 进行悬臂梁的应变测量 三、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片的测量技术 将应变片固定在被测构件上,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测量装置(简称应变仪)可将电阻应变片中的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换算成应变或输出与应变呈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力或应变值。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测量应变、力、位移、加速度、扭矩等参数。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测量精度高、使用简便等优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类。 常用的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和箔式两种。它由敏感元件、引出线、基底、覆盖层组成,用粘贴剂粘贴在一起,如图所示。 图1 电阻应变片结构图2 电桥 3、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在使用应变片测量应变时,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检测其阻值的微小变化。为此,一般是把应变片接入某种电路,让它的电阻变化对电路进行某种控制,使电路输出一个能模拟这个电阻变化的电信

号,之后,只要对这个电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滤波、放大、调制解调等)就行了。 常规电阻应变测量使用的应变仪,它的输入回路叫做应变电桥 ① 应变电桥:以应变片作为其构成部分的电桥。 ② 应变电桥的作用:能把应变片阻值的微小变化转换成输出电压的变化。 U ) )((U 43214 2310?++-= R R R R R R R R 常用电桥连接方法有三种: (1)单臂半桥接法: R1作为应变片 (2)半桥接法:R1、R2作为应变片 (3)全桥接法: R1、R2、R3、R4均为应变片 电桥的和差特性:电桥的输出电压与电阻(或应变)变化的符号有关。即相邻臂电阻或应变变化,同号相减,异号相加;而相对臂则相反,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利用桥路的和差特性可以提高电桥灵敏度、补偿温度影响,从复杂应力状态中测取某一应力、消除非测量应力。 本实验采用单臂半桥接法,得到金属梁的拉应变与供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KU 4U 0 M = ε 得到作用在梁上的弯矩为:EW M M ε= 四、实验主要仪器及耗材 DH5923动态电阻应变仪(DH5923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电阻应变片、应变适调器、矩形梁、电烙铁、万用变、小螺丝刀、连接导线、502胶、丙酮、棉花、镊子、焊锡、酒精等。 五、实验步骤 1、粘贴应变片 (1) 去污:用砂轮(本实验采用砂纸代替)除去构件表面的油污、漆、锈斑等,并用细纱布交叉打磨出细纹以增加粘贴力,用浸有酒精和丙酮的纱布片或脱脂棉球擦洗。 (2) 贴片:在应变片的表面和处理过的粘贴表面上,各涂一层均匀的粘贴胶(502胶),用镊子将应变片放上去,并调好位置,然后盖上塑料薄膜,用手指揉合滚压,排出下面的气泡。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

实验一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意义,并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计算硬化常数B 和硬化指数n ,列出指数函数关系式n S Be =。 3、验证缩颈开始条件。 二、基本原理 1、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对低碳钢试样进行拉伸实验得到的拉伸图,纵坐标表示试样载荷,横坐标表示试样标距的伸长。经过转化,可得到拉伸时的条件应力—应变曲线。在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中得到的应力是用载荷除以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而在拉伸变形过程中,试样的截面尺寸不断变化,因此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不能真实的反映瞬时应力和应变关系。需要绘制真实应力 —应变曲线。 在拉伸实验中,条件应力用σ表示,条件应变(工程应变)用ε表示,分别用式(1)和(2)计算。 A F = σ (1) 式中,σ为条件应力;F 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0A 为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 000 l l l l l ε-?= = (2) 式中,ε为工程应变;l 为试样拉伸后的长度;0l 为试样拉伸前的长度。 真实应力用S 表示,真实应变用∈表示,分别用式(3)和(4)计算。 )1()1(0 εσε+=+== A F A F S (3) 式中,S 为真实应力;F 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0A 为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σ为条件应力; ε为工程应变。 )1(ε+=n l e (4) 式中,e 为真实应变;ε为工程应变。 由式(1)和(2)可知,只要测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以及拉伸前的横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条件应力和工程应变;根据式(3)和(4),就可以计算出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测出几组不同的数据,就可以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在拉伸实验中,当产生缩颈后,颈部应力状态由单向变为三向拉应力状态,产生形状硬化,使应力发生变化。为此,必须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修正公式如下:

应力应变实验方案

运输车应力应变实验方案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电阻应变片贴片技巧与理论分析方法; 2. 掌握应力应变仪数据采集分析和使用方法; 3. 验证测量应变值、理论计算值和仿真分析值的一致性; 4. 做好实验与软件分析的差异性。 二、 实验原理 应变片电测法是用电阻应变计测量结构的表面应变,再根据表面应变——应力关系确定结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试验应力分析方法。测量时,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零件被测点的表面。当零件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应变时,电阻应变计发生相应的电阻变化,用应变仪测出这个变化,即可以计算被测点的应力和应变。 三、 仪器与耗材 电阻式应变片(120—3AA ),接线端子,装有DCS-100A 软件的PC 机,PCD —300B 数据分析仪,硅橡胶,502胶水,聚四氟乙烯薄膜,镊子,小螺丝刀,剪刀,酒精,砂纸,电胶带,透明胶带,若干导线,称砣,弹性钢板, 220V 稳压电源,悬臂梁,万用表,电烙铁。 四、 实验内容 测试运输车车架的应力应变。 五、 实验步骤 1. 粘贴应变片 1) 去污:为了使电阻应变片能准确的反映构件被测点的变形,必须使电阻应变片和构件表面能很好地结合。用砂纸去除构件表面的油污、漆、锈斑等,并用纸巾搽干净构件表面以增加粘贴力,用浸有丙酮的脱脂棉球擦洗; 2) 测量:用万用表测量应变片的完好性; 3) 贴片:先用镊子把应变片和接线端子线性的固定在透明胶带的一边,缓慢的将带有应变片和接线端子的透明胶带贴在构件表面,然后用镊子小心翼翼的把带有应变片和接线端子这边的透明胶带挑起,将准备好的502胶水用聚四氟乙烯拨片均匀的涂在构件与透明胶带之间,然后用拇指把准备好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片迅速垂直压在带有应变片和接线端子这边的透明胶带上,并保持一分钟时间。去掉聚四氟乙烯薄膜片,用镊子小心翼翼的粘在应变片和接线端子上的透明胶带去掉,仔细检查贴在构件表面的应变片和接线端子是否粘贴好; 4) 焊接导线:将应变片上引出的两根导线通过接线端子与外部的导线焊接在一起。然后用电胶带把裸露在外面的导线固定好,最后再用万用表检测贴好的应变片是否完好。 2. 实验的标定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运输车车架的承载情况,试验采用悬臂梁的形式实现标定工作,主要在一悬臂梁上粘贴应变片,通过在自由端施加已知质量的重块以施加已知载荷和弯矩,根据材料力学的理论公式26bh PL W M == σ则可得到在不同工况的应力理论值。 在悬臂梁上贴好应变片的前提下,通过采用PCD-300B 数据分析仪和DCS-100A 数据采集软件,将得到具有一定数值的模拟信号,将悬臂梁上悬挂重物质量、理论应力值和试验采集的应力平均值建

梁应力应变测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梁应力应变测量 :辉 班级:机自1304班 学号:12041427

梁应力应变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种类; 2、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巧; 3、掌握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力应变的原理; 4、掌握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的使用及半桥、全桥的接法; 二、实验容 进行悬臂梁的应变测量 三、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片的测量技术 将应变片固定在被测构件上,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测量装置(简称应变仪)可将电阻应变片中的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换算成应变或输出与应变呈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力或应变值。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测量应变、力、位移、加速度、扭矩等参数。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测量精度高、使用简便等优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类。 常用的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和箔式两种。它由敏感元件、引出线、基底、覆盖层组成,用粘贴剂粘贴在一起,如图所示。 图1 电阻应变片结构图2 电桥 3、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在使用应变片测量应变时,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检测其阻值的微小变化。为此,一般是把应变片接入某种电路,让它的电阻变化对电路进行某种控制,使电路输出一个能模拟这个电阻变化的电信号,之后,只要对这个电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滤波、放大、调制解调等)就行了。 常规电阻应变测量使用的应变仪,它的输入回路叫做应变电桥 ① 应变电桥:以应变片作为其构成部分的电桥。 ② 应变电桥的作用:能把应变片阻值的微小变化转换成输出电压的变化。 U ))((U 432142310?++-= R R R R R R R R )--KU(4 1][4U U 4321443322110εεεε+=?-?+?-?=R R R R R R R R 常用电桥连接方法有三种: (1)单臂半桥接法: R1作为应变片 (2)半桥接法:R1、R2作为应变片 (3)全桥接法: R1、R2、R3、R4均为应变片 电桥的和差特性:电桥的输出电压与电阻(或应变)变化的符号有关。即相邻臂电阻或应变变化,同号相减,异号相加;而相对臂则相反,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利用桥路的和差特性可以提高电桥灵敏度、补偿温度影响,从复杂应力状态中测取某一应力、消除非测量应力。 本实验采用单臂半桥接法,得到金属梁的拉应变与供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KU 4U 0M =ε 得到作用在梁上的弯矩为:EW M M ε= 四、实验主要仪器及耗材 DH5923动态电阻应变仪(DH5923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电阻应变片、应变适调器、矩形梁、电烙铁、万用变、小螺丝刀、连接导线、502胶、丙酮、棉花、镊子、焊锡、酒精等。 五、实验步骤 1、粘贴应变片 (1) 去污:用砂轮(本实验采用砂纸代替)除去构件表面的油污、漆、锈斑等,并用细纱布交叉打磨出细纹以增加粘贴力,用浸有酒精和丙酮的纱布片或脱脂棉球擦洗。

真实应力应变与工程应力应变—区别、换算

真实应力应变与工程应力应变 工程应力和真实应力有什么区别? 首先请看这张图: 这里面的Stress和Strain就是指的工程应力和工程应变,满足这个关系:

但实际上,从前一张图上就可以看出,拉伸变形是有颈缩的,因此单纯的比例关系意义是不大的,因而由此绘出的图也可能给人带来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信息,比如让人误认为过了M点金属材料本身的性能会下降。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断口处A(这个面积才代表真正的受应力面)是非常小的,因而材料的真实强度时上升了的(是指单位体积或者单位面积上的,不是结构上的)。 因而真实应力被定义了出来: 这个是真实应力,其中Ai是代表性区域(cross-sectional area,是这么翻的吧?)前面的例子中是颈缩区截面积。 然后就可以根据某些数学方法推出真实应变:

但具体怎么推的别问我,因为我也不知道…… 但这两个式子在使用上还是不那么直接,因而我们引入体积不变条件Aili=A 0l0然后可以得到: 和 但似乎只有在颈缩刚刚开始的阶段这两个式子才成立。 下面这张图是真实应力应变和工程应力引力应变的对照图: 其中的Corrected是指的考虑了颈缩区域复杂应力状态后作的修正。 3.6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单向均匀拉伸或压缩实验是反映材料力学行为的基本实验。 流动应力(又称真实应力)——数值上等于试样瞬间横断面上的实际应力,它是金属塑性加工变形抗力的指标。 一.基于拉伸实验确定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1.标称应力-应变曲线 室温下的静力拉伸实验是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以小于的应变速率下进行的。标称应力-应变曲线不能真实地发映材料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力学特征。 2.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A.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分类 分三类: Ⅰ.Y -ε; Ⅱ.Y -ψ; Ⅲ.Y -∈; B.第三类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确定 方法步骤如下: Ⅰ.求出屈服点σs(一般略去弹性变形) 式中P s——材料开始屈服时的载荷,由实验机载荷刻度盘上读出; A o——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 Ⅱ.找出均匀塑性变形阶段各瞬间的真实应力Y和对数应变Ε

应力应变关系

应力应变关系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 一在前面两章的分别学习了关于应力与应变的学习,第三章的本构关系讲述了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从而构成了弹塑性力学的本构关系。 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理想的弹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其简单满足胡克定律即 ,E ,,XX 在三维应力状态下需要9个分量,即应力应变需要9个分量,于是可以把单向应力应变关系推广到三维应力状态,及推广到广义的胡克定律 本式应该是91个应变分量单由于切应力互等定理,此时后面的三个应力与式中的切应力想等即现在剩余36个应变分量。 (1)具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线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公式如下

(2)正交各向异性弹性体的弹塑性体公式如下 (3)各向同性弹性体的本构方程 各向同性弹性体在弹性状态下,主应力方向与主应变方向重合容易证明。在主应变空间里,由于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重合,各向同性弹性体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力和应变之间满足: ,,,,,,,CCCxxyz111213 ,,,,,,,CCCyxyz212223 ,,,,,,,CCCzxyz313233 (2-3) ,,,,,,yyxzxz对的影响与对以及对的影响是相同的,即有 ,CCC==,CC=CC=,y112233x12132123z;和对的影响相同,即,同理有和CC=3132等,则可统一写为: CCCa==,112233 CCCCCCb=====,122113312332 (2-4) 所以在主应变空间里,各向同性弹性体独立的弹性常数只有2个。在任意的坐标系中,同样可以证明弹性体独立的弹性参数只有2个。 广义胡可定律如下式 ,,xy1,,,,,,,,,,,[()]xy,xxyz,2GE,,,,1,yz, ,,,[()],,,,,,,,yzyyxz 2GE,,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true stress-logarithmic strain curves) 表征塑性变形抗力随变形程度增加而变化的图形,又称硬化曲线。它定量地描述了塑性变形过程中加工硬化增长的趋势,是金属塑性加工中计算变形力和分析变形体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的基本力学性能数据。 硬化曲线的纵坐标为真应力,横坐标为真应变。试验时某瞬间载荷与该瞬间试件承力面积之比称真应力(或真抗力,即真实塑性变形抗力)。硬化曲线可用拉伸、扭转或压缩的方法来确定,其中应用较广的为拉伸法。根据表示变形程度的公式不同,用拉伸图计算所得硬化曲线有3种,如图1所示。第1种是S-δ曲线,表示真应力与延伸率之间的关系。第2种是S-φ曲线,是真应力与断面收缩率的关系曲线。第3种是S-ε曲线,是真应力与对数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由于φ与ε的变化范围为0~1,所以第2、3种硬化曲线可直观地看出变形程度的大小,使用时较为方便。 S-δ曲线的制作先作圆柱试件拉伸试验获取拉伸图(拉力P与试件绝对仲长Δl的关系图),如图2a所示。然后按下述方法计算出曲线上各点的真应力S和对应的断面收缩率φ,根据所获数据绘制S-φ曲线,如图2b所示。

按式(4)与(6)可求出试件出现细颈前的那段曲线,因为该曲线的变形沿试件长度上是均匀的,符合体积不变条件。 当拉伸力达最大时,变形迅速集中并形成细颈,细颈部位受三向拉仲应力作用而逐渐变小,最终发生破断。由于形成细颈后变形发展得极不均匀,每瞬间参加变形的体积不知,故不能用公式计算这个阶段中曲线上任意点处的应力与应变;实用中只能按细颈中断口部位面积F f及断裂时的拉伸力P f来算出断点处的真实断裂应力S K及真实断裂应变φK,然后将该点与出现细颈前所算出的点,用光滑曲线联结即可组成一条完整的曲线(图2b)。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讲解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 应力应变都是物体受到外界载荷产生的响应。物体由于受到外界载荷后,在 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要产生互相之间的力的作用,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就会产生相 应的变形;或者由于变形引起相应的力的作用。则一定材料的物体其产生的应力 和应变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应力-应变关系 影响本构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材料、环境、加载类型(载荷、温度) 、 加载速度(动载荷、静载荷)等,当然,本构关系有很多类型,包括弹性、塑性、 粘弹性、粘塑性、各向同性、各向异性本构关系,那么首先来叙述一下简单情况 图中0A 为线弹性阶段,AB 为非线弹性阶段,故0B 为初始弹性阶段,C 点位 初始屈服点, J ?为初始屈服应力,CBA 为弹性阶段卸载,这一阶段中二=E ;, 初始弹性阶段结束之后,应力继续增大,进入塑性阶段, CDE 为强化阶段,应变 强化硬化,EF 为颈缩阶段,应变弱化软化。如果在进入塑性阶段卸载后再加载, 本构关系,所谓简单情况就是六个应力分量 J 、y 、z 、?邓* zx 只有一个不为零, 六个应变分量 1-

例如在D点卸载至零,应力应变关系自D点沿DO'到达O'点,且DO' II OA其中 00'为塑性应变;p,DG为弹性应变;e,总应变为它们之和。此后再继续加载,应力应变关系沿ODEF变化,D点为后继屈服点,0D为后继弹性阶段,Cs'.为后继屈服应力,值得一提的是初始屈服点只有一个,而后继屈服点有无数个(由加载历史决定)。若在卸除全部载荷后反向加载,弹性阶段COC',、二s . - ;「s_,而在强化阶段DOD',匚_,称为Bauschinger效应。 从上述分析得出材料弹塑性行为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弹性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且是单值对应关系,而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非单值对应。 因为通常情况下物体不仅仅处于简单应力状态,那么复杂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关系又如何呢?如果我们将材料性质理想化即假设材料是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忽略T、t的影响,忽略净水压力对塑性变形的影响,可以将应力应变关系归结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理想线弹性模型、理想刚塑性模型、线性强化刚塑性模型、理想弹塑性模型、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幕强化模型、等向强化模型、随动强化模型。各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3-5 应力应变曲线

第17章 材料本构关系 本章内容:本构关系constitutive relations (应 力应变关系stress-strain relations )的建立 本章重点:增量理论 单向拉伸(或压缩)→屈服应力s σ 继续变形→材料强化→流动应力(真实应力)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true stress strain curve 可以由实验建立 17.1 拉伸试验曲线 单 向 拉 伸 uniaxial tensile : 2 323211 ,0,εεεσσσ-====存在 等效应力1σσ= 1εε=, 因此εσεσ-?-曲线一致

17.1.1 拉伸图和条件应力——应变曲线 0 0A F = σ l l ?=ε p.比例极限 e.弹性极限 c.屈服极限 b.抗拉强度(颈缩点) b s σσσ,2.0,概念与定义 拉伸失稳tensile instability 拉伸缩颈 tensile necking 17.1.2真实应力——应变曲线true stress strain curve 真实应力()εσε +===+110A F A F S , 真实应变()ε+∈=1ln 颈缩后断裂点:K K K A F S = K K A A 0ln =∈ 修正correction :ρ8/ 1S K K S S +=(颈缩处为三向

应力) 17.1.3 失稳点instability 特性(S :真实应力) () b b d dS S =∈ A A l l SA F 00 ln ln ......=∈== ∈ =∴e A A 0 因此 ∈=e A S F 0 由于失稳点 F 有极大值, dF=0( ) 00=∈-?∈ -∈ -d Se dS e A 化简得dS-Sd ∈=0 17.2 压缩试验compressive test 曲线 拉伸时∈达不到很大(一般∈≤1.0),但压缩时存在摩擦必须解决 方法:1) 直接消除摩擦的圆柱体压缩法 试样D 0=20~30mm ,D 0/H 0=1,压缩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

实验一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意义,并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计算硬化常数B 和硬化指数n ,列出指数函数关系式n S Be =。 3、验证缩颈开始条件。 二、基本原理 1、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对低碳钢试样进行拉伸实验得到的拉伸图,纵坐标表示试样载荷,横坐标表示试样标距的伸长。经过转化,可得到拉伸时的条件应力—应变曲线。在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中得到的应力是用载荷除以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而在拉伸变形过程中,试样的截面尺寸不断变化,因此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不能真实的反映瞬时应力和应变关系。需要绘制真实应力 —应变曲线。 在拉伸实验中,条件应力用σ表示,条件应变(工程应变)用ε表示,分别用式(1)和(2)计算。 A F = σ (1) 式中,σ为条件应力;F 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0A 为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 00 l l l l l ε-?= = (2) 式中,ε为工程应变;l 为试样拉伸后的长度;0l 为试样拉伸前的长度。 真实应力用S 表示,真实应变用∈表示,分别用式(3)和(4)计算。 )1()1(0 εσε+=+= = A F A F S (3) 式中,S 为真实应力;F 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0A 为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σ为条件应力; ε为工程应变。 )1(ε+=n l e (4) 式中,e 为真实应变;ε为工程应变。 由式(1)和(2)可知,只要测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以及拉伸前的横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条件应力和工程应变;根据式(3)和(4),就可以计算出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测出几组不同的数据,就可以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在拉伸实验中,当产生缩颈后,颈部应力状态由单向变为三向拉应力状态,产生形状硬化,使应力发生变化。为此,必须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修正公式如下:

如何用Origin画应力应变曲线

如何用Origin画应力应变曲线 edited by: jsphnee,2011-11-22 本文是作者从小白开始一步一步学着用excel和origin作应力应变曲线的经验分享,只适于初学者,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高手多多指教。在此也一并感谢网上提供origin及excel相关技巧解答的同志们。 一、数据导出 1.用Access打开数据库,并将OriginalData导出到excel中(97-03版,否则ori打不 开); 2.打开导出的OriginalData.xls文件和试验报告文件(实验结果中另一个以日期命名的 excel文件,Tip:为方便统一打开与存放,可将试验报告文件复制到OriginalData的新工作表sheet中,可命名为report); 3.保存,并更改文件名,(Tip:每次更改后都点一下保存,以免程序卡死时丢失数 据。) 4.新建以试样编号命名的sheet,有几组试样就建几个sheet;

二、数据处理 1.筛选各个试样的拉伸数据 在OriginalData中,选中TestNo列,再点数据工具栏中的筛选。 点击列标题旁的下拉箭头,出现下面左图中的对话框。 取消全选,依次选中一个TestNo后确定,便能筛选出各次拉伸试验的数据,如上图中右边的对话框所示。(一个试样对应一个TestNo)

(虽然一组试样对应多个TestNo,但为后续处理的方便,个人认为此处还是一个一个筛选比较好。) 2、复制LoadValue及ExtendValue值 选中LoadValue及ExtendValue列,并将其复制到相应试验组的sheet中。 然后按照相同的步骤依次筛选该组的各个拉伸试样的数据拷贝到该sheet中。如下图:

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 MA 02139,剑桥 麻省理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David Roylance 2001年8月23日 引言 应力-应变曲线是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图形。所有学习材料力学的学生将经 常接触这些曲线。这些曲线也有某些细微的差别,特别对试验时会产生显著的几何变形的塑 性材料。在本模块中,将对表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的几个点作简略讨论,使读者对材料力 学性能的某些方面有初步的总体了解。本模块中不准备纵述“现代工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 线”这一广阔的领域,相关内容可参阅参考文献中列出的博依(Boyer )编的图集。这里提 到的几个专题——特别是屈服和断裂——将在随后的模块中更详尽地叙述。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在确定材料力学响应的各种试验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拉伸试验1 了。进行拉伸试验时, 杆状或线状试样的一端被加载装置夹紧,另一端的位移δ是可以控制的,参见图1。传感器 与试样相串联,能显示与位移对应的载荷)(δP 的电子读数。若采用现代的伺服控制试验机, 则允许选择载荷而不是位移为控制变量,此时位移)(P δ是作为载荷的函数而被监控的。 图1 拉伸试验 在本模块中,应力和应变的工程测量值分别记作e σ和e ε, 它们由测得的载荷和位移值,及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和原始长度按下式确定 0A 0L 1 应力-应变试验及材料力学中几乎所有的试验方法都由制定标准的组织,特别是美国试验和材料学会 (ASTM)作详尽的规定。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试验E8规定;塑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D638规定; 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D3039规定。

钢筋之应力-应变曲线

二第一章绪论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动机.. (2) 1.3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旧桥柱试体.................................................................................4 2.1 桥梁设计规范 (4) 2.1.1 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规范.............................................................4 2.1.2 公路桥梁耐震设计规范.............................................................5 2.2 圆形旧桥柱试体................................................................................7 2.2.1 试体设计.. (7) 2.2.2 BMCL100试验观察.................................................................9 2.2.3 BMCL50试验观察.................................................................10 2.2.4 BMC4试验观察.....................................................................11 2.2.5 圆形旧桥柱试体破坏状况比较.....................................14 2.2.6 圆形旧桥柱试体侧力-位移图比较................................15 2.2.7

梁应力应变测试

梁应力应变测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梁应力应变测量 姓名:张辉 班级:机自1304班 学号:12041427

梁应力应变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种类; 2、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巧; 3、掌握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力应变的原理; 4、掌握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的使用及半桥、全桥的接法; 二、实验内容 进行悬臂梁的应变测量 三、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片的测量技术 将应变片固定在被测构件上,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测量装置(简称应变仪)可将电阻应变片中的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换算成应变或输出与应变呈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

应力或应变值。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测量应变、力、位移、加速度、扭矩等参数。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测量精度高、使用简便等优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类。 常用的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和箔式两种。它由敏感元件、引出线、基底、覆盖层组成,用粘贴剂粘贴在一起,如图所示。 图 1 电阻应变片结构图 2 电桥 3、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在使用应变片测量应变时,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检测其阻值的微小变化。为此,一般是把应变片接入某种电路,让它的电阻变化对电路进行某种控制,使电路输出一个能模拟这个电阻变化的电信号,之后,只

要对这个电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滤波、放大、调制解调等)就行了。 常规电阻应变测量使用的应变仪,它的输入回路叫做应变电桥 ① 应变电桥:以应变片作为其构成部分的电桥。 ② 应变电桥的作用:能把应变片阻值的微小变化转换成输出电压的变化。 U ) )((U 432142310?++-=R R R R R R R R )--KU(4 1][4U U 4321443322110εεεε+=?-?+?-?=R R R R R R R R 常用电桥连接方法有三种: (1)单臂半桥接法: R1作为应变片 (2)半桥接法:R1、R2作为应变片 (3)全桥接法: R1、R2、R3、R4均为应变片 电桥的和差特性:电桥的输出电压与电阻(或应变)变化的符号有关。即相邻臂电阻或应变变化,同号相减,异号相加;而相对臂则相反,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应力应变关系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 一 在前面两章的分别学习了关于应力与应变的学习,第三章的本 构关系讲述了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从而构成了弹塑性力学的本构关系。 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理想的弹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其简单满足胡克定律即 εσ X X E = 在三维应力状态下需要9个分量,即应力应变需要9个分量,于是可以把单向应力应变关系推广到三维应力状态,及推广到广义的胡克定律 本式应该是91个应变分量 单由于切应力互等定理,此时后面的三个应力与式中的切应力想等即现在剩余36个应变分量。 (1)具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线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公式如下

(2)正交各向异性弹性体的弹塑性体公式如下 (3)各向同性弹性体的本构方程 各向同性弹性体在弹性状态下,主应力方向与主应变方向重合容易证明。在主应变空间里,由于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重合,各向同性弹性体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力和应变之间满足: 111213x x y z C C C σεεε=++ 212223y x y z C C C σεεε=++ 313233z x y z C C C σεεε=++ (2-3) x ε对x σ的影响与y ε对y σ以及z ε对z σ的影响是相同的,即有 112233 ==C C C ; y ε和z ε对x σ的影响相同,即1213=C C ,同理有2123=C C 和 3132 =C C 等 ,则可统一写为: 112233==C C C a =

122113312332=====C C C C C C b = (2-4) 所以在主应变空间里,各向同性弹性体独立的弹性常数只有2个。在任意的坐标系中,同样可以证明弹性体独立的弹性参数只有2个。 广义胡可定律如下式 1[()]1[()]1[()]x x y z y y x z z z x y E E E εσνσσεσνσσεσνσσ? =-+?? ? =-+?? ? =-+?? 222xy xy yz yz zx zx G G G τγτγτγ?=???=???=?? v 泊松比 2(1) E G ν= +剪切模量 E :弹性模量/杨氏模量 虎克定律 E G σε τγ== 对于应变能函数理解有点浅在此就不多做介绍了。 2 屈服条件 拉伸与压缩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P A l l l στ=-= BC CD DE ?? ???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塑性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