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教案(1)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教案(1)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教案(1)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二、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

本节课教学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本节课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思路与方法

平均加速度的定义学生接受起来困难不太大,由平均加速度过度到瞬时加速度又一次应用极限思想,可让学生联想瞬时速度来理解瞬时加速度。教师可引申说明速度是质点位置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一个变量的变化率常常是很有意义的,让学生阅读教材的“科学漫步”栏目中变化率的一段叙述,自然的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砝码等.

五、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环

引入

先演示小车实验,让学生在感性上对速度变化的快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再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高速列车、自行车,运动员等录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

加速度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 =△v/△t =(v t -v 0)/△t v 0——开始时刻物体的速度

v t ——经过一段时间t 时的速度

3、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4、国际单位:m /s 2或m·s -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5、加速度也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物体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的方向不能由速度方向确定,要由速度变化的方向来确定

例2、足球以水平速度v=10m/s击中球门横梁后以v /=8m/s的速度水平弹回,与横梁接触的时间为0.1s,求足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生:△v/△t

=(7-2)m /10s

0.5m/s 师: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变化率

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虽然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但速度的变化情况不同,前者速度越来

(速度)不能

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

零.

例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的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例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的速度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就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生:

体加速

时,则

=(v

v

时间

标量,加

速度

算值为正

值,如果

以初速度

的方向为

正方向(即

初速度

取正

值),

正值则可

表示

向与初速

度的方向

相同

反过来说,若加速度

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加速运动.

从v —t 图象看加速度

在v—t

图像中,图像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的数值等于其加速度.

图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哪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

小结1.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各是什么? 2.怎样正确理解加速度?加速度与速度间有什么关系?

3.速度的改变量是否总是速度增加?怎样理解加速度的正负号.4.根据v—t图像怎样求加速度?

5.怎样根据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去判定物体的运动规律?

布置

作业

课本P31—P32问题与练习

六、视野拓展

加速度与糖尿病患者

前不久,一名由昆明飞往武汉的旅客,刚下飞机就一头栽倒在候机楼大厅门口,昏了过去。由于患者系独自外出,身边没有同伴,病史无从询问,给诊断救护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终于明确诊断其为病死率十分高(40%~70%的死亡率)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经过抢救患者才脱离危险。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该患者平常仅出现多饮多尿,并没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在乘机前几天一直腹泻,在飞机上由于晕机发生剧烈呕吐,从而导致身体严重脱水。我们知道,在飞机起飞和降落以及气流导致的飞机颠簸时,人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重力和加速度作用的变化。实验证明,在加速度作用下,血糖浓度升高,糖原含量降低。动物试验证明,在高空气压降低缺氧时,糖的异生作用增强,血糖升高。患者在以上多因素的作用下,血糖较正常高出近5倍,从而出现高渗性昏迷,差点危及生命。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航空旅行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冲击性加速度或过载对全身作用的机制

冲击性加速度或过载对人体的影响与持续性加速度不同,它主要不是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而是引起疼痛,短暂意识丧失和各种机械性损

伤,如组织器官变形、撕裂及破坏等,严重时可致死亡。其影响的程度除了与冲击过载峰值、作用时间、过载速率3个基本参数有关外,还与过载作用的方向、人的体位、束缚状况等因素有关。

载人飞船在各个不同的飞行阶段中,加速度的变化很大。火箭起飞时,加速度很小,随着火箭不断上升,推进剂逐渐消耗,加速度就越来越大,在火箭熄火瞬间达到最大值。在飞船返回时,脱离轨道,再入大气层时,又将遇到巨大的峰值减速度。在加速度或减速度值超过一个重力加速度(g=9.8m/s2)时,因惯性力而受到很大的过载,人变重了,这种现象称为超重。60年代的载人飞船,在上升段的最大加速度是8g,返回舱的最大减速度约10g。超重对人体的影响与它的作用方向有关。在飞船上升时,主要影响是头部血压降低,下肢血压升高,视觉减退。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导致航天员头部充血。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判断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领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正、负的意义。 3、通过实例了解加速大小及速度大小的区别,领会物理量的变化率的含义。(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在加深对加速度的理解。 2、通过对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引入课时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田径比赛、自行车、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做变速运动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很有用,很有趣,从而爱上物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养成合作交流的思想和能力,体会合作的力量。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学生最难懂的概念之一。教材为了减小难度,对加速度概念的要求比较低,没有具体区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而是在学生知道了物体的运动通常情况下,速度在改变,很自然的引出速度变化也有快慢之分,进而引入加速度概念;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的处理也比较通俗易懂,最后又给出一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表,给学生一些直观、生动的印象.节后又对速度、加速度做了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对变化率的分析与解析也恰到好处. 【学习者分析】 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教材先

列举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1. 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教学难点】 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说明:加速度这节课主要介绍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方向,单位,如何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以及速度、速度变化量以及加速度的区别。 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通过生活现象自己思考得出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通过分析给加速度下一个定义,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加强重点、克服难点的目的。同时,学生对于加速度的理解不可能在40分钟内一步到位。对概念的讲解应祥略得当,重点突出。如加速度是本节最重要的概念,必须重点讲解,而且使学生体会概念建立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比值法定义的思想;但对于其方向学生不能一下子从本质上去理解,只能到后面的牛顿运动定律去深入。【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这章我们已经学过的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物理量,位移和速度。 位移:描述质点位置变化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x= x2-x1 速度:描述质点位置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v=Δx/Δt 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的?例如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如下图所示 A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1为2 m,B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2为7m,则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大小为多少? 生:△x=x2一xl=7 m一2 m=5 m,方向由A指向B.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 朱国君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与地位 本节课是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物理》(共同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的内容,是运动和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将为以后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奠定知识基础。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同时,它又是一个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编者考虑到高一学生现在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不急于从科学性、知识性的角度客观地、严密地阐述这一概念,而是用去繁就简的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仿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这样既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又在此概念上留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待学生日后深化。而教材只是教学的平台,如何用好教材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2、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按课程标准,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目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向培养学生,拟定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知道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的区别;知道加速度方向和加速运动及减速运动之间的联系。 (2)、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区别速度和加速度,知道加速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读法;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建立平均速度的基础上,参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的概念,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会用类比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熏陶;(2)、学会观察、分析、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作风,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中,感受研究问题的乐趣,养成分析物理概念的严谨态度和习惯;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加速度的方向是个很重要的内容,由于学生刚接触加速度这一概念,加上学生对矢量的运算又不熟悉,所以在加速和减速直线运动中,弄清楚加速度的方向是本节教学要突破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2、学习方法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同步测试(附答案)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同步测试(附答案) 一、填空题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大小也保持不变 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 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小跟速度变化快慢实质上是同一个物理意义 D. 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快慢,而不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3.如图所示,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则 A 两物体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 B 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同 C 甲观察到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乙观察到甲是静止的 4.对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增大的 B.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减小的 C.不管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 D.因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它的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速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不变,而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直至等于零,然后保持不变。下面关于这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至最大值,后保持不变 B. 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至最大值,后保持不变 C.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直至等于零 D.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少,直至等于零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越大

2021年高中物理 第1章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物理 第1章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 版必修1 1.(xx·绵阳高一检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 A .静止不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 .做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 加速度为零,即速度不变,可能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 、B 、D 错.C 对. 【答案】 C 2.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总与初速度的方向一致 B .总与平均速度的方向一致 C .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 D .总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解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方向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与初速度、平均速度及位移的方向没有必然联系,C 选项正确. 【答案】 C 3.(xx·吉林一中高一检测)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 可知( ) A .加速度a 与速度的变化Δv 成正比 B .加速度a 大小由速度变化Δv 决定 C .加速度a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相同 D .加速度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解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 知,加速度a 等于Δv 与Δt 的比值,当Δv 一定时,加速度a 与Δt 成反比,当Δt 一定时,加速度a 与速度的变化Δv 成正比,因此,选项A 、B 均错;加速度a 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 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 【答案】 D 4.某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1-5-8所示,则该物体( )

图1-5-8 A .做往复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 由于图象为v -t 图象,由此可知,速度方向并不改变,故A 错误;C 正确;因为速度发生变化,故B 、D 错误. 【答案】 C 5.(多选)在下列四个图象中t 0时间内加速度发生变化的是( ) 【解析】 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A 、C 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B 、D 斜率变化,加速度变化. 【答案】 BD 6.(多选)一质点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 m/s,3 s 后末速度大小变为4 m/s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小于2 m/s B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2 m/s C .加速度大小一定小于6 m/s 2 D .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6 m/s 2 【解析】 若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 1=2 m/s ,而末速度可能是4 m/s ,也可能是-4 m/s ,故速度变化量Δv 为2 m/s 或-6 m/s ,A 错,B 对;根据a =Δv Δt ,加速 度的大小为23 m/s 2或2 m/s 2 ,C 对,D 错. 【答案】 BC 7.(多选)(xx·兰州五十五中期末)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的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采用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能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并正确记录数据。 3、懂得个人观点、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具:停表、米尺、斜面、小球、挡板等。 教法:讲解、讨论、实验、交流 课型:科学探究课 释疑知识点: 科学探究活动与实验是有区别的。不能将科学探究简化为实验,实验过程是探究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探究活动的计划,评估和交流显得更为重要。 一、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教师引导) 例题: 如图,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 变化? ? ⑴提出问题:小球沿斜坡下滑时,做的是变速直线 运动吗? 你提出的问题是: ⑵猜想与假设:小球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 越来越大。 你的猜想是: 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想搞清楚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究竟怎样变化,可以将斜面分成两段,分别利用测量的方法测出小球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加以比较。 ①由速度公式可知,只要我们能够测出小球通过每一段的及所用的,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对应的速度。

②需要的器材有:。 思考:小球通过下半段的时间怎样测量呢?把小球放在B处开始下滑测时间,这样做对吗? 你的观点是:。 ③设计实验纪录表格,为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供依据。 ⑷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验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如何测小球下滑的路程?正确记录数据。如果发现不合理的数据可以更改吗?该怎样处理? ⑸分析与论证:下面是一个小组测量的记录数据,请你帮他完成表格。 结论: (6)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1、2、3 三、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 1.写出探究报告,并分析得出结果。 板书设计: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反思: 答案:⑴小球沿斜坡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快吗?(或越来越慢吗?) ⑵同上。 ⑶①v=s/t ,路程,时间

3.1 变化率与导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概念. 3.理解导数的概念 4.会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或瞬时变化率. 过程与方法 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会计算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模型刻画客观世界的作用,进一步领会变量数学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 平均变化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十七世纪,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工场的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过渡,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突出的成就就是数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微积分的产生。 【师】人们发现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单位:米)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秒)存在函数关系h(t)=-4.9t2+6.5t+10. 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欲知结论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研探。 新知探究 1.变化率问题 探究1 气球膨胀率 【师】很多人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单位:L)与半径r(单位:dm)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如果将半径r表示为体积V的函数,那么 【分析】 (1)当V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2)当V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教学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让小球分别在倾角较小的斜面和倾角较大的斜面上滚动。 提问:小球两次各做什么运动?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得出:小球两次都是做速度越来越快的直线运动,但后一次速度改变得快。那么怎样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呢? 讨论:速度改变快慢的比较 师: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二)新课教学 1、加速度 师: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的?例如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 建立数轴AB,设A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1(一维位置坐标,下同)为2 m,B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2为7m,则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大小为多少? 生:△x=x2一x l=7 m一2 m=5 m,方向由A指向B。 师:如果物体从A到B是做匀速运动,如果所用时间为t=10s,怎样求这段过程中物体的速度? 生:物体运动的速度v=△x/△t=5m/10s=0.5m/s,方向从A指向B。 师: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同样在10s内,速度从2m/s增加到7m/s,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 生:用物体速度的增加量除以所用的时间来描述这段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增加的快慢。 师:如果用a符号表示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v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t

第5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预习学案) 编写:李冬梅审核:王振营【预习目标】 通过预习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是矢量。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课前预习】 一. 自主学习(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夯实基础) (一)知识回顾: 1.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它的定义式,单位 方向与方向相同。 2.如图所示,甲、乙分别表示什么运动?对于甲,在0-4s内 的位移X= ,速度V= ;对于乙,在0- 4s内初位置坐标X1= ,末位置坐标X2= , 位移X= 。速度为。 (二)教材助读: 1.阅读教材P25“思考与讨论”思考: ⑴谁的速度“增加”的比较快? ⑵它们的速度平均1s各增加多少? 2.阅读教材P25-P26“加速度”部分,思考: ⑴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意义一样吗? ⑵加速度的定义是: 定义式是:,物理意义是: 国际单位符号是:,读作。 ⑶像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那样,加速度也有和之分,用定义式求出的加速度只能反映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为加速度。 3.阅读“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部分,思考: ⑴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其方向与方向相同。 ⑵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4.阅读“从V-t图像看加速度”部分。思考: ⑴课本图1.5-3中,E、F两点的物理意义是怎样的?小三角形的水平直线边与竖直直角边分别代表什么? ⑵如何根据图线判断加速度大小?求得加速度的值? 二. 预习自测(给自己设定具体时间自我检测,了解自我) 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A.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B.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 2、计算物体在下列时间段内的加速度 (1)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运动,经l0s速度达到108Km/h。 (2)以40m/s的速度运动的车,从某时刻起开始刹车,经8s停下。 (3)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原速大小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2s。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2019-2020年人教版必修一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WORD教案5

2019-2020年人教版必修一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WORD教案 5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学生最难搞懂的概念之一。教材为了减小难度,对加速度概念的要求比较低,没有具体区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而是在学生知道了物体的运动通常情况下,速度在改变,很自然的引出速度变化也有快慢之分,进而引入加速度概念;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的处理也比较通俗易懂,最后又给出一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表,给学生一些直观、生动的印象.节后又对速度、加速度做了一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对变化率的分析与解析也恰到好处. 学情分析 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教材先列举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知道加速度的公式、符号、单位。 ⑵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能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⑵通过研究性课题,能让学生领略到生活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⑶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并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 重点 加速度的概念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 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探究、比较、分析法、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讨论与交流] 速度改变快慢的比较 教材中列举了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不同的加速情况,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速度增加的快慢呢? (分析)某竞赛用的跑车启动时,3.87 s内速度达到100 km/h,某高速列车启动时,265 s内速度达到250 km/h,自行车9 s内速度达到15 m/s,而100 m跑运动员起跑时,O.2 s内速度达到12 m/s. 师:试根据上述数据,推算出这些物体启动时,速度的增加量和1 s内速度的增加量,并填入下列表格: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修订版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 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采用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能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并正确记录数据。 3、懂得个人观点、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具:停表、米尺、斜面、小球、挡板等。 教法:讲解、讨论、实验、交流 课型:科学探究课 释疑知识点: 科学探究活动与实验是有区别的。不能将科学探究简化为实验,实验过程是探究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探究活动的计划,评估和交流显得更为重要。 一、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教师引导) 例题: 如图,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是否变 化如何变化 ⑴提出问题:小球沿斜坡下滑时,做的是变 速直线运动吗? 你提出的问题是: ⑵猜想与假设:小球在斜坡下滑时的速 度可能越来越大。 你的猜想是: 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想搞清楚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究竟怎样变化,可以将斜面分成两段,分别利用测量的方法测出小球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加以比较。

①由速度公式可知,只要我们能够测出小球通过每一段的及所用的,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对应的速度。 ②需要的器材有:。 思考:小球通过下半段的时间怎样测量呢把小球放在B处开始下滑测时间,这样做对吗 你的观点是:。 ③设计实验纪录表格,为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供依据。 ⑷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验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如何测小球下滑的路程正确记录数据。如果发现不合理的数据可以更改吗该怎样处理 ⑸分析与论证:下面是一个小组测量的记录数据,请你帮他完成表格。 结论: (6)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1、2、3 三、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 1.写出探究报告,并分析得出结果。 板书设计: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反思: 答案:⑴小球沿斜坡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快吗(或越来越慢吗) ⑵同上。 ⑶①v=s/t ,路程,时间 ②刻度尺、秒表(停表、手表)、挡板、斜面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物理: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内容,它是今后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概念, 2、学情分析 加速度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物理概念,爱因斯坦就曾经指出:“精确建立加速度概念的公式,并且认识它的物理意义,该显示出多大的想象力”。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并且在学生的生活语言里没有与加速度概念相关的语言,这些都为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带来很多困难。 由于学生已经熟悉了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也就是比值定义法,因此本节课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引入加速度概念。这样既能降低本节课的难度,又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 二、重点、难点 根据学情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 (1)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它的矢量性 学好高中物理离不开数学知识,图像的充分利用就体现了这一点,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是: (2)利用v-t图像计算加速度 2、难点 (1)加速度概念的建立 加速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方向学生更是难以判断,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是:(2)加速度方向的判定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出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让学生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有四点: (1)知道加速度的概念、定义式和物理含义。 (2)会根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直线运动的运动性质 (3)掌握运用矢量公式的一般解题步骤(4)会利用v-t图像计算加速度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的应用 (2)通过例题探析过程,让学生掌握运用“矢量公式”的常规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发现物理的兴趣和自觉性。 四、教法、学法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主要采取下面教学方法。 1、教法:

§7.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案

§7.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学习利用物理图像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相关量变化的关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理念。 二、教学重点 学习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物理方法――倍增法,并会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三、教学难点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像法 四、教学过程 1、阅读教材,提出方法 (1)实验装置:见右图。配套器材:课本方案装置 (2)实验思想方法:倍增法。虽为变力做功,但橡皮条做的功,随着橡皮条数目的成倍增加功也成倍增加。这种方法的构思极为巧妙。历史上,库仑应用类似的方法发现了着名的库仑定律。当然,恒力做功时,倍增法同样适用。 (3)数据处理方法:图像法。作出功-速度(W-v)曲线,分析这条曲线,得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定量关系。 2、学生思考,提出预案 (1)学生提出多种设计预案,在课上展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课本方案、气垫导轨加数字毫秒计方案、铁架台打点计时器自由落体方案等。 (2)教师针对各种设计预案,进行分析: 主要从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略。 3、师生研讨,初定方案 1、制定基本的实验方案:(师生互动)互动以下面几个问题为中心展开: (1)探究中,我们是否需要橡皮筋做功的具体数值?不需要。因为实验是以倍增的思想方法设计,若橡皮筋第一次做功为W,则橡皮筋第二次做功为2W,…、橡皮筋第n次做功为nW。且实验巧妙地将倍增的物理方法应用于变力做功。 (2)为了达到各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成倍增加,即实现倍增,对各次实验中橡皮筋的伸长量有什么要求?你想出了什么办法?各次实验中橡皮筋的伸长量必须相同。若使小车在橡皮筋的变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相同,就要有相同的运动起点。具体方法是:以第一次实验时小车前(或后)端的位置为基准,垂直运动方向在木板上作出一条水平线。以后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时,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一个质点,初速度的大小为2 m/s,末速度的大小为4 m/s,则() 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6 m/s B.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2 m/s 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速度改变量Δv=v-v0.因初、末速度只给了大小,而方向未定,故v0与v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 答案:ABCD 2.下列说法中的“快”,指加速度较大的是() A.小轿车比大卡车启动得快 B.协和式客机能在两万米高空飞行得很快 C.乘汽车从烟台到济南,如果走高速公路能很快到达 D.汽车在紧急刹车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停下来 解析:起动得快指速度变化得快,即加速度大,A项对;客机在高空飞行得快指的是速度大,B项错;走高速公路能很快到达,指用时短,平均速度大,C项错;汽车紧急刹车能够很快停下来指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D项对. 答案:AD 3.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与初速度方向一致B.总与平均速度方向一致 C.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D.总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解析: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与初速度、平均速度及位移的方向没有关系. 答案: C 4.一架超音速战斗机以2.5马赫的速度(2.5倍音速)沿直线从空中掠过,人们看呆了,众说纷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架飞机的加速度真大B.这架飞机飞得真快 C.这架飞机的加速度等于零D.这架飞机的加速度不大 解析:速度大,即飞得快,但加速度不一定大,不知道飞机速度变化的情况,就不知加速度大小. 答案: B 5.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解析:由于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若二者的符号相同,就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就做加速运动,即B、D所示的情况,故B、D正确;若二者的符号相反,就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则物体就做减速运动,故A错,C正确. 答案:BCD 6.右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物体在前4 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速度变化规律-教案

速度变化规律 【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运动学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习“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基础概念的基础上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总结,又是以后学习运动学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用数学方法推导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能够根据加速度表达式推导得出速度公式,理解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科学思维:经历探究速度规律,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公式和图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使学生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速度公式的应用和运动图像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用公式法和图像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察两幅图片,思考 问题:这些运动着的物体速度都在变化,它们的速度变化有什么规律么?问题:如何来探究复杂运动所蕴含的规律?新课讲授 汽车沿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t/s 0123456v/(m/s ) 2 4 6 8 10 12 问题:汽车的速度在如何变化? 问题:汽车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么? 学生随机挑选六段时间,计算汽车在这六段时间里的加速度,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该车在行驶时加速度保持不变”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定义:物理学中,将物体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简单且特殊的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物理模型。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匀减速直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教案(1)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二、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

人教版必修一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说课稿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与地位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5节的内容,加速度是运动学和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学习加速度将为以后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奠定知识基础。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考虑到高一学生现在的知识水平,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仿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这样既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又能在此基础上留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 (3)知道加速度方向和加速直线运动及减速直线运动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参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的概念,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养成分析物理概念的严谨态度和习惯;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对加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加速度的方向是个很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加速和减速直线运动中,弄清楚加速度的方向是本节教学要突破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入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比较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只涉及到运动的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而且学生刚接触矢量,对其方向性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楚。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启发;分组讨论;类比法等 由于本节是概念教学,为了避免陷入满堂灌的误区,因此采用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逐步体会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在变,速度的变化需要时间,速度的变化有快慢之区别,类比平均速度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公式: t v ??=a ,最后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能区分速度与加速度。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强调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快慢,而瞬时速度能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个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再谈比值定义法和极限思想;指明瞬时速度的矢量性,平均速度的矢量性,为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做铺垫; 2、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汽车、摩托车、火车速度变化的表格。 让学生分析讨论他们的速度V ,速度变化△v ,速度变化快慢t v ??,引出加速度概念——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表示为a 。再类比: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加速度:描述速度的变化快慢。 让学生类比速度定义式猜想加速度定义式: t v ??=a ,并再次介绍比值定义法 让学生依照公式写出a 的单位:m /s 2,读:米每二次方秒 最后类比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介绍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3、加速度的方向 △v 是矢量差, 也是矢量。而t 是标量,故a 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研究a 的方向实际上是研究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用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4、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在这里我会设计实例: ①、汽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时,沿运动方向建立坐标轴则v>0、△v=v 2-v 1>0所以 a>0,再沿运动反方向建立坐标轴则v<0、△v=v 2-v 1<0所以a<0,即加速直线运动时, a 与V 方向相同。

初中八年级物理:速度的变化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速度的变化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ange in spee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速度的变化 初二物理公开课教案 时间:XX、9、29。课时:1课时 地点:物理多媒体实验室。授课人聊天。 课题:§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采用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能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并正确记录数据。 3、懂得个人观点、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具:停表、米尺、斜面、小球、挡板等。 教法:讲解、讨论、实验、交流 课型:科学探究课

释疑知识点: 科学探究活动与实验是有区别的。不能将科学探究简化为实验,实验过程是探究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探究活动的计划,评估和交流显得更为重要。 一、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教师引导) 例题: 如图,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⑴提出问题:小球沿斜坡下滑时,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吗? 你提出的问题是:⑴猜想与假设:小球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你的猜想是:⑴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想搞清楚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究竟怎样变化,可以将斜面分成两段,分别利用测量的方法测出小球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加以比较。 ①由速度公式可知,只要我们能够测出小球通过每一段的及所用的,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对应的速度。 ②需要的器材有:。 思考:小球通过下半段的时间怎样测量呢?把小球放在 b处开始下滑测时间,这样做对吗? 你的观点是:。 ③设计实验纪录表格,为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供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案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案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

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二、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

物理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实例,引出生活中物体的运动,速度存在增加和减少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变化的快慢,引入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敢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三种车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发现:三种车辆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 我们知道运动快慢用速度来比较。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如何描述? 二、新授 (一)加速度 提问: 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 (速度由0v 经一段时间t 后变为v ,那0v v -的差值即速度的变化量。用v ?表示。) 提问:v ?越大,表示的变化量越大,即速度改变的越快,对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找到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为此,我们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1.加速度的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t v a ??=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单位:米/秒2(m/s 2) 就像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那样,加速度也有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之分。 4.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①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变化量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这一段时间(或这一段位移)内的平均加速度。 ②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加速度称为瞬时加速度。 (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