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第一框懂得犯罪后果教案

第十课第一框懂得犯罪后果教案
第十课第一框懂得犯罪后果教案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第一课时懂得犯罪后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与主要特征,知道刑罚的种类,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树立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的意识,自觉守法,以守法为荣、以犯罪为耻。

3、运用目标:培养明辨罪与非罪的能力,用所学知识分析犯罪的危害,远离犯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犯罪的主要特征。

难点: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情景表演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03~109;《教师教学用书》P128~140相关内容;《学习指导》P46~60相关内容;PPT课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印发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指导学生根据主要剧情排练情景剧“拦劫”。

学生:提前阅读教材有关的案例与材料;排练情景剧“拦劫”。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学内容

(1)复习违法的含义与种类。

(2)案例导入。

2.教师活动

(1)复习提问: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几类?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凡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违宪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用PPT出示)

(2)请学生上台表演情景剧“拦截抢钱”,用PPT出示主要剧情:“这是我的地盘,赶紧把钱拿出来,不然有你的好看。”边说边举起手中的刀和仿真枪。不到18岁的王欢和自己的三个伙伴,组成了一个小团体,除去上网外,他们就是在距学校门前一百多米处拦截学生要钱,不给就打,甚至动手搜身、抢夺。一旦上网将抢来的钱花尽,他们便又开始针对学生下手。

提出问题:王欢与伙伴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有什么特点?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在学生表演、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王欢与伙伴的行为是抢劫,是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用PPT出示)

板书:懂得犯罪的后果。

3.学生活动

(1)用第九课所学习的知识回答问题,温故而知新。

(2)表演与观看情景剧“拦截抢钱”,讨论、回答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研习新课(29分钟)

第一目:了解罪与罚。(19分钟)

1.教学内容

(1)犯罪的概念、特征。

(2)刑罚的概念、种类。

2.教师活动

(1) 探究活动一:小凡盗窃。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PPT出示的问题:小凡的盗窃金额并不大,却被判了刑,原因何在?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犯罪的危害性有哪些?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指出如果仅凭盗窃数额,小凡不应该构成犯罪,但是,小凡盗窃了残疾人的财产,造成了导致残疾人双腿截肢的严重后果,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符合犯罪的特征。由此可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用PPT出示),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着严重的危害。用PPT出示下图:

(2)探究活动二:犯罪的特征。

指导学生逐一阅读教材P104~105的正文、链接、点评、活动框的内容,思考、讨论PPT出示的问题: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用图表归纳犯罪的特征。

接着请学生阅读教材P105活动框的内容,就“伟海父母的行为有社会危害性吗?法院的判决正确吗?为什么?”展开辩论,并进行引导,最后总结指出,“大义灭亲”行为虽然从表面上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甚至具有“亲社会性”,但刑法仍然认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将它作为犯罪处理,原因在于我国法律不承认“家法”,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行为人对违法犯罪的亲属,私自处死同样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用PPT出示)

(3)探究活动三:刑罚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6刑罚体系图、正文和链接,展开讨论,了解刑罚的定义、我国刑罚的特点和种类,并认识到刑罚较之其他处罚法具有最大的严厉性,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它不仅可以剥夺罪犯的财产和资格,还能限制或剥夺罪犯的自由甚至生命。(用PPT出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刑罚中的主刑。用PPT出示下图:

(4)板书:罪(同时板书犯罪的定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罚;含义、特点、种类。

3.学生活动

(1)探究活动一:小凡盗窃。

阅读教材P103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问题,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懂得犯罪是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会留下终身难以洗刷的污点;了解犯罪的含义及其危害性。

(2)探究活动二:犯罪的特征。

逐一阅读教材P104~105的正文、链接、点评、活动框的内容,思考、讨论问题,并对大义灭亲案展开讨论,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了解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社会危害性这一最本质特征。

(3)探究活动三:刑罚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阅读教材P106刑罚体系图、正文和链接,在讨论的基础上听老师讲解,了解刑罚的定义、我国刑罚的特点和种类,并认识到刑罚较之其他处罚法具有最大的严厉性。

第二目:惩罚犯罪,保护人民。(10分钟)

1.教学内容

刑法的作用。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四:刑法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7活动框中的四个案例,讨论回答PPT出示的问题:这些犯罪行为都危害了什么利益?在打击这些犯罪的过程中,刑法除了惩罚犯罪以外,还起到什么作用?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教材P108的正文、链接来回答。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指出案例一危害的是公共安全和他人的健康权、生命权;案例二危害的是他人的健康权;案例三危害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案例四则是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刑法的作用,其一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其二是震慑潜在的犯罪人,使他们不敢轻易以身试法;其三是教育、鼓励人们与犯罪作斗争;其四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接着,重点讲解惩罚与保护的关系。

板书:目的;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2)知识运用:分析李亮砍人案。

用PPT呈现案例:

李亮的一个“哥们儿”王辉,最近交了一个女朋友晓雯,晓雯告诉王辉,自己以前曾经有个男朋友,后来散了,在交往过程中,总是给前男友花钱觉得很亏。王辉一听,立即表示可以帮忙要回这些钱。于是,晓雯便和王辉给前男友打电话索要钱物,但遭到对方的拒绝,于是王辉召集自己的“哥们儿”,李亮首当其冲,五个人当即聚集到一起,又是准备砍刀,又是准备棍子。1月18日,双方定好来到了河北区某小区内。话不投机,李亮等人挥舞着砍刀和棍棒冲上前,将对方两人砍成重伤后逃离现场。

回答:李亮等相关肇事者犯了什么罪?有什么危害?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第一,李亮等相关肇事者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第二,危害有:两人重伤;李亮等要被判刑坐牢;家庭破裂;亲人痛苦;社会秩序被破坏;社会稳定受影响等。于自己、于他人、于家庭、于社会都非常有害。第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他们将承担刑事责任。

3.学生活动

(1)探究活动四:刑法的作用。

阅读教材P107活动框的四个案例,结合阅读教材P108的正文、链接内容,讨论问题,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弄清四个案例的犯罪行为所危害的利益,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树立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的意识,自觉守法。

分组朗读教材P108~109四段正文,加深理解刑法的作用。

(2)知识运用:分析李亮砍人案。

观看PPT呈现的案例,讨论问题,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了解犯罪的危害与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三)课堂小结(3分钟)

1.教学内容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

在学生根据板书归纳的基础上,强调要求学生懂得犯罪的后果,理解刑罚的作用,自觉守法,远离犯罪。用PPT出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教育点。

3.学生活动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2分钟)

针对PPT出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回答。

八、教学反思

1、教案的设计采用以活动贯穿全过程,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体验、感悟,打破了传统单向信息传递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较好的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2、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联系生活,以案说法”、“课外拓展,学法践行”等活动体现了课程的实用价值。

3、但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忽视了初一学生的概括能力不足,因此在对知识点的概括中出现了冷场,在提示或问题的引导上没有把握学生的思维,造成对知识点的误解。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不足,提高教学和教育水平。

九、教学点评

由于本课知识点多,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设计此教案时,注重了知识体系的把握与落实,在活动上的设计相对少一些。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1 湘美版.doc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1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能够按照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部分有学过书法,会临写出漂亮的字,但不明白为何笔画要如此组合,部分学生对于书法是个盲区,通过本课学习使每位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字体结构之美,学会欣赏,由于本节课主要讲述结构组合,为降低难度,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勾线笔书写字体结构,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减少其对毛笔的畏难情绪,把主要精力放在结构的组合上,领略书法结构之美。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点画组合的主次、迎让、变幻等结构特点,欣赏体会书法家点画结构的变幻之美。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表现字体结构。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能够按照要求临写“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例字,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4.1.2学时重点 感受对“篆、隶、楷”的临写过程,通过临写和交流获得认识,体会汉字字型结构规律,感受书法结构“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美感。 4.1.3学时难点 书写对称字型对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难在书写过程中对字型的整体把握。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理解“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特征 出示错位字“里、中、人、臺”,通过学生诊断得出正确字形结构,引出结构美之一端正平稳之美。 师:这些字有什么问题,请你们当回医生诊断诊断。 出示竖笔写偏的“中”字,引出结构美之二对称均衡之美。 学生答。 师:对,竖笔放中间,两边均衡就好看,就像我们的脸,鼻子没在脸中间就难看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坐的翘翘板,两边力量相等才能玩的起来, 这是均衡之美。 师:在书法里边有一种字形完全对称,同学们知道吗?她的名字叫小篆,小篆里边有些字体左右对称,极具装饰性。屏幕出示 简单分析其笔画粗细特点,看看笔画有什么特点,笔画粗细一样吗? 学生:粗细一致, 师:起笔处与收笔处怎样? 学生:很圆润, 师:这叫藏头护尾,笔画细长但也是挺拔有力,所以小篆有“铁线篆”之称。(线条简洁圆润,匀细劲挺,婉转流畅,状如曲铁,藏头护尾)。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案 鲁教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能力目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知识: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的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难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搜集由不良行为走向犯罪的案例? 2、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有关规定。

板书设计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一、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课堂达标 一、选择题 1.下列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加强品德修养,防微杜渐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大错不犯,小错尽量少犯没关系 D.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2.“钱还没汇吗?”我那个帐号失磁不能用了,我重新给你发一个工商银行银行的帐号:622202170xx25****黄某某”就凭着这条短信,福建籍的许某在短短4个月中,竟跨省诈骗8.53万元。2009年12月29日,济南市历下区法院对此短信诈骗作出了一审判决,罪犯许某判刑4年。对这种诈骗行为及处罚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般违法行为批评教育B.不道德行为舆论谴责 C.犯罪行为刑罚 D.恶作剧行为不予追究 3.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个道理的有()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③守法朝朝了,违法日日愁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④ 4.为了赌博四处无果,23岁的李某上演了一出“逗你玩”,哄骗不满两岁的侄儿,将其戴在娃娃手上的金手镯拿走。xx年1月,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南京检方依法提起公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容易发展为违法犯罪 B.李某拿自家侄儿的东西,是个人家私事C.李某的行为仅是不道德的行为D.李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5.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法律特征的是() A.路人纷纷谴责李某乱闯红灯B.公司制定员工考勤制度 C.法院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 D.学校处分违反校纪学生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爷爷奶奶|浙美版

《爷爷奶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爷爷奶奶的造型特点与美感特征,初步掌握油印版画的基本技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照片、绘画、直观印刻等观察、欣赏、实践活动,感受爷爷奶奶的脸部造型和美感特征,体验版画的独特韵味,并尝试运用油印版画的形式刻画自己的爷爷或奶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版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感悟爷爷奶奶与我之间的亲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爷爷奶奶脸部造型特征和神情,用油印版画刻印进行黑、白、灰表现。 难点:用点、线、面表现爷爷奶奶的外貌特征。 三、教学准备 师:课件、吹塑板、白纸、示范画、黑色印泥等工具。 生:爷爷奶奶的照片、铅笔、吹塑板、黑色印泥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让学生猜一猜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块吹塑板,你们猜猜上面画了什么? 生:学生猜 师:看样子有点难,我请一个同学来揭晓答案,好,我请这位同学来玩一个游戏,看看板上究竟画了什么?请同学们,耐心等待。 生:用黑色印泥涂色,再用白色纸张拓印,拓印出一幅老人画像。 师:唉,这是一幅什么图画啊? 生:老人像 师:是一幅老人画像,也是一幅吹塑纸版画,同学们想不想用这种版画的形式,画画自己的爷爷奶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爷爷奶奶》这一课。(出示课题板书) 二:回忆自己的爷爷奶奶 1、谈话、欣赏分析老人特征 师: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会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作为子孙的我们也会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同学们是不是也经常跟爷爷奶奶一起聊天?那谁来分享一下,跟爷爷奶奶相处过程中发生的最暖心的事? 生:(分享暖心的事) 师:原来同学们的爷爷奶奶都这么好,都把你们当成了宝贝,无时无刻把你们捧在手心。在跟爷爷奶奶相处过程中,有仔细观察过爷爷奶奶的长相和特征吗?哪一位同学来描述下呢?生:五官(眼睛变小,牙齿脱落了)皮肤(变皱)形态(背弯了,动作缓慢)(出示板书) 师:哦......刚刚通过同学们的描述,我们发现老人的五官特征,皮肤形态发生了变化。(出示老人照片)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部编版)教案:第三课第一框 认识自己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自己单元一学科政治年级七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多角度认识自己,懂得认识是一个过程,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观。 能力目标: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认识自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重点认识自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难点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猜谜语:《斯芬克斯之谜》 学生回答 师:谜底是人,宙斯想送给大家的一句话就是人, 认识你自己,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 要。猜谜语 回答问题 以猜谜语的形 式,简单直接, 既激起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又导 入了新的课题 讲授新课活动一:镜头写真 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样?请选取三个镜 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 问: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 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 学生回答 师:老子说“自知者明”,人贵在认识自己,进入初中,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些同学会越来越关注自我。进入第二环节:寻找自我 活动二:寻找自我 你的“自我”在哪里? 学生回答展示镜头中的 自己 回答老师的提 问 探寻自我 探究分享 回答问题 通过本环节的设 置,使学生初步 了解“认识自己” 的重要意义,创 设学生自主学习 的时间和空间, 提高学生获取和 处理信息、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师:这些问题,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不同,但是,探寻这些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继续分享小刚与队友 问: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 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就随着两位同学的随笔走进自己。 活动三:答疑解惑 展示材料 小组讨论: 1、两位同学存在哪些困惑? 2、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困惑? 3、请你设想一下,她俩走出困惑后,会走进怎样一种新的生活? 学生回答 师:对于不能改变的如长相,家境我们尝试着接受事实,但是对于成绩和特长嘛,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变,所以她应该找到自己的特点和秉性那你认为她走出困惑后,会走进怎样一种新的生活呢? 生: 师:也许在她找到在班级的位置后,会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促进自我发展 板书:一、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1、促进自我发展 师:然然的困惑呢? 生:她自己有问题。 师:她应该尝试改变自己,宽容别人,和别人友好相处,如果他做到了,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生: 师:她学会和别人友好相处分析材料 回答问题 答疑解惑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通过学生身边的 例子入手,让学 生有话可说,既 提高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有提高 学生学以致用的 能力,用所学知 识帮助身边的同 学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

法制教育课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 方城县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马书明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方城县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马书明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2、能力目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知识目标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 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教学难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调查周围同学存在那些不良行为,搜集不良行为走向违法犯罪的案例。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相关链接等辅助教学内容提供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搜集有关案例。

教学方法: 讨论式、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二、授新课 名词解释: 违法—— 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 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I:不良行为类型及形成原因 请同学们思考: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高中《政治生活》第三课 第一框学案教案

****学校09级政治学案(淄川一中编制)《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编辑人: 审核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关键词:政府,职能,作用) 四、达标检测,挑战自我 1.下列对我国政府性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②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③国家权力机关④全体公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是 ①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夺得32枚金牌②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学习好、宣传好十七大文件的通知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⑤党的十七大修改党章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 A.②③④⑥B.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②④ 3.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集中力量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等。我国的严打斗争是在行使 A.保障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有 ①国务院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②2008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 ③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④2007年10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第四批行政审批项目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5.由于雪灾造成了铁路中断,百万旅客滞留广州。广州市政府从2008年2月2日早上7时起启动琶洲预案,将进入广州乘火车的旅客全部疏导安置到广交会琶洲展馆的各个分区,并为旅客提供吃饭、保暖、卫生、医疗等服务。这体现了市政府积极履行A.建设政治文明的职能B.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C.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D.维护社会安定的职能 6.政府履行职能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新生婴儿到派出所登记户口 ②政府办学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导致工人下岗 ④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供人们日常使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J市发展了“我为构建和谐J进一言活动”。市政府通过网络、报纸、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向全市人民征求意见。广大群众积极献言献策,仅网上留言每天就达上百条。市政府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建设和谐J的重点。第二,千方百计破解长期困扰老百姓的“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问题。第三,开展评选“知荣明耻十佳公民”等活动,提高全民的道德素养。第四,坚决整治制药厂、造纸厂等企业的污染问题,保护和治理环境。第五,健全多渠道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经常性的严打工作,坚决铲除社会黑恶势力,维护社会安定。第六,建设和谐社区,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社会治安功能。第七,实行政务公开,开展“群众评议政府”活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该市政府行使了哪些职能?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一般违法与犯罪教学设计

一般违法与犯罪教学设计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标 一般违法与犯罪教学设计 题 作者姓名墨竹 学科领域(在学科名称后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美术外语物理 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七年级 所需时间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一、通过违法与犯罪的问题的学习,知道违法与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要受到 法律的制裁,违法与犯罪既有区有联系,从而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第一,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要增强法制意识。 第二,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 第三,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良诱惑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 二。学会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①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 ②当公安,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应该主动协助调查,实事求是地提供有关情况并敢于指证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 ③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应该对他们讲清危害,劝其及时报案;保护犯罪嫌疑人作案现场,保留证物。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的类别。 2、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用事例说明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用实例 表明我国法律的性质。 3、学会依法自律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表格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知道违法与犯罪的危害性。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概念。 . 犯罪的基本特征。 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最本质区别是() A.社会危害性是否严重 B.是否触犯刑法 C.是否应受刑罚处罚 D.是否对国家造成危害 2.“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谚语的寓意是( ) 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④公民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七课

第七课印花布 教材分析 上节课已经了解了木版画制作的方法,本节课让学生学习木刻如何印到布上,了解另一种拓印技巧并掌握印花布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引导学生对中国民间工艺的兴趣。 (2)操作目标:用上节课学习的木版画底版来拓印花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拓印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拓印让学生感受印花布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同时通过合作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 学习内容: 用木刻底版来拓印花布。 教学重点: 印花布制作方法,进一步熟悉木刻技巧。 教学难点: 花布的印染方法。 课时建议:1-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花布数块;与印花布相关的录像资料、图片资料、电教设备、演示用品。 学生:油画棒、颜料、排笔、画纸及手工制作用具。 教学思路:

1.组织教学(课前检查准备情况) 2.导人新课 欣赏印花布的美。 示范印染花布,了解印花布的制作过程。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漂亮的印花布是怎么印出来的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些花布,所以前几天我特地去学了学,现在我就来试一试,看看自己学会了没有,同学们也要看仔细了,比一比谁最先发现里面的秘密。(出示材料)示范做法。 提出简单要求。 师:我知道同学们也一定都想来试一试吧? 3.欣赏分析 (1)你知道墙上挂的是什么布吗? (2)你能看出布上有什么图案吗?图案造型有什么特点? (3)你知道这些图案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人们把这些图案印到布上呢?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学生回答。 (1)印花布图案形象单纯简练,多用点、线、面组成,层次分明,色彩对比强烈。、 (2)印花布多运用寓意美好吉祥的传统图案,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讨论后,教师播放印花布的工艺制作录像资料,并引导学生根据工具材料及画面效果、快捷程度,找出适合的表现手法。 (1)简要回忆印花布的制作方法;

必修三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一课第一框教案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 ? ? ? ? ?

【板书设计】: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重大影响。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怎样提高文化竞争力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D)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A)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3、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等国家在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问题上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技术和设备流入中国。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应该(C) A、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B、尽快改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C、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D、立足于自力更生,努力开发所有的高科技技术,以免受制于人 4、“综合国力的增强靠经济,经济实力的增强靠科技。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这句话主要揭示了(D) A、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B、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C、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 D、科技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5、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动画片在我国掀起热播狂潮,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这给我们的启示是:(B) A、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14单计一班10.2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案例叙述,学生讨论发言导入本课: 学生杨某,15岁.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201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胁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0天. 2、讨论明确:未成年人违法也判刑 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联系生活 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 四,学法用法 1,小品表演: 情景一: 近几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恼,在放学的路上,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如果交不出钱来,就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王威把这事告诉了中学刚毕业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带了几个同学,埋伏在路上,把那几个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逼着他们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钱. [讨论]王威错在哪里报复心理怎样产生的除了像王威那样直接受到伤害还有哪些情况容易使人萌发报复心理 情景二: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青春飞扬教案

《青春飞扬》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青春飞扬”,为了更好的走近青春飞扬的学生,我选择的着装是象征青春活力的卫衣。 课前制作“青春代言人”证书、搜寻本班学生青春洋溢的照片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青春的美好,感受青春的可贵,珍惜青春,善待青春。 感受青春的魅力,释放青春的活力,激发青春的热情,树立自信、自强的青春态度。 2.能力目标 培养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做到自信、自强。 3.知识目标 知道自信、自强对于青春成长的意义。 懂得如何把握青春。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飞翔的力量 教学难点:成长的渴望 教学过程 课前五分钟播放本班学生出游、奔跑、跳高、跳远等活动的个人照片,(大约10-15张),配乐《青春修炼手册》。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

习做思想和情感上的铺垫。 【导入新课】 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青春的力量,我们有使不完的心劲儿。正青春我们该如何度过青春,我们的青春又将走向何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飞扬》。 【讲授新课】 板块一畅想之春:青春如此多娇 过渡:提到青春咱们同学们最有发言权,因为我们正青春。可是正青春的你,是否真的知道什么是青春呢? 提问:有人说,青春是泪水,有人说,青春是个性,有人说,青春是勇气。那么,对于你来说,青春是什么呢? 学生分享:略 活动总结:对于青春,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或许,这就是青春。青春就应该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五彩缤纷,万紫千红。而我们所描述的这些词汇,不正彰显了我们对成长的渴望吗?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在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七课《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第七课夸张的脸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采用揉、捏、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泥塑,学习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张奇特夸张的脸,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捏、搓、揉、借助工具压按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泥塑造型的乐趣, 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泥塑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有个性化的人物夸张的脸。 2、难点: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对夸张的脸的不同变化的特殊理解,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应用,塑造出一个有个性的脸型。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泥塑实物.脸部夸张的画.鸡蛋壳画 学具准备:彩泥.工具. 教学过程:

一、趣味表情欣赏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的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其二,看图片观察趣味表情。并请一名学生上前模仿图片上的表情,找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说出夸张这一艺术手法。找并找出这个男孩的哪些部位进行了夸张?学生寻找、回答。教师小结:这就是夸张的艺术手法。通过夸张,人物的脸部表情更生动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夸张的脸(板书) 二、欣赏、分析 1、欣赏运用了夸张手法的漫画作品,并猜猜看这是谁,并分析每件作品是如何运用夸张的。 2、总结运用夸张的好处。 教师:“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运用夸张这一手法,可以使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更突出。” 3、游戏、感受、讨论 (1)变脸5连拍游戏规则:请四个学生上前做夸张的表情;依次做5个夸张的表情。接着教师用魔法棒把其他学生变成小小摄影师,用小照相机抓拍他们的照片并感受不同表情的特征。 (2)讨论如何进行夸张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眼睛瞪得更大、咬牙切齿、头发立起…… (3)师生共同总结夸张的秘诀: a.抓住脸形特征进行夸张。

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框《与山为邻》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框《与山为邻》教学设计 平湖市南市中学葛在根、高建华、任红高、宋亚恒、王叶、 孙金明、马甫根、王震球2012.11.2 一、【课标解读】: 课标: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解读:让学生借助地图、文本等资料,概述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通过比较,知道不同地区或国家的生产、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教材用文字和图片配合说明秘鲁安第斯山脉的地理位置、山脉走向、海拔高度等自然环境特征,展现了安第斯山区“靠山吃山”的山区农业生产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思考当地人们是怎样顺应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2.教材结构体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描述安第斯山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 2.能够描述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特色,学会通过探究合作获取信息。 3.能够说明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和归纳。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位置图、示意图和景观图说出安第斯山脉的位置、走向、自然特点和生产生活特色。 2.能够通过合作和探究,分析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学习中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探究中感受自然之美,产生愉悦的情感,乐学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介绍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秘鲁安第斯山区人民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

预防犯罪教案

预防犯罪教案

预防犯罪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预 防犯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加强自我防范,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预防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能力目标: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和法治意识。 知识目标:1.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刑法的涵义和刑法的种类。 2.了解犯罪的危害,掌握加强自我防范的要求。 重点:明辨是非,具有规则和法治意识。 难点: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预防犯罪。 学法:主体参与式学习 教法:情境教学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大学生掏鸟窝 “大学生掏鸟窝”案发生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诸多人认为案件的审理不公正,认为 3

两位大学生为了16只鸟付出了太过惨重的代价。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要增强法律意识,知法、懂法。有效预防犯罪。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罪与罚 运用你的经验: 图片展示: 小结:以上行为属于盗窃罪 普及法律知识:《刑法》中有关抢盗窃罪的规定《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文物,情 4

节严重的。 图片展示: 小结:以上行为属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普及法律知识: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小结:我国刑法规定了对偷盗、抢劫、绑架、勒索、杀人、非法拘禁、生产假冒伪劣等四百多种罪的处罚。 图片展示: 小结:以上行为属于非法拘禁罪 交流讨论:我国刑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5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七课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七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7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某种意图的。 [教学重点] 艺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打破美术神秘的观念,我们要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总之,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方法] 这节课采用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等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此结合提问教学法,可以采用分目标、分层次的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不管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在适当修正和更改的同时,主要给予正面的启发引导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要简单灌输、指责。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都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让全体同学的水平都有提高。 学法: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观察,学生自己用本节课所学内容主动去分析、鉴赏、评价作品,在运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主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导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你心中的巴尔扎克形象是这样的吗? 2.罗丹为什么要把雕像的手砍去?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可以互相之间讨论,得到较准确的答案,从而提高成就感。 老师总结:对这幅作品作介绍,引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二、探究新知识 (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可自由回答问题 老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指导型的点拨,让学生把思维放宽。 老师总结: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必然受到现实和艺术两个方面因素的触动后有感而发的。针对现实艺术,艺术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针对艺术问题,艺术家阐述自己

高二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新课导入1]: 北京市为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特意请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一部宣传片。这部片子介绍了北京的天坛、长城、天安门等著名风景,画面中有老年人打太极拳、小孩放风筝、京剧演员表演京剧及立交桥、国际贸易中心、火车站、飞机场、成千上万的北京市市民。该片子仅仅用了几分钟,但是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在申办奥运活动中多次播放,受到好评,为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起到推动作用。为什么要在宣传片中拍摄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和传统曲艺? 点评:目的就是为了介绍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对中国举办奥运会感兴趣。体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有推动作用。 [新课导入2]: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P28探究图片 师:不同的建筑艺术、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建筑艺术方面:①北京故宫是明清24代帝王的宫殿,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位于故宫中央,在汉白玉台基的衬托下,红墙黄瓦、飞檐翘首的三大殿犹如天宫仙阁,是故宫中最雄伟庄严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帝王的尊严感和君临天下的气势。②印度的建筑艺术光彩夺目,其基本特点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废纸于1631年至1648年建成的。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体育运动方面:①跆拳道和日本的空手道、中国的武术相似,在韩国十分普及。跆拳道起源于韩国的手脚并用的搏斗技巧,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是世界上较早的自卫武技。1988年奥运会列为表演项目。 中外文化方面:英汉两种文化在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如使用英语的人对年龄、收入、体重、婚姻状况等问题都要回避,而中国人对这些事情都是公开的,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和“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了刺探别人隐私和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师:由教材的图片和同学们举的不同事例,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色彩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色彩与生活》word教案

《色彩与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 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启发引导学生观 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明白恰当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 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 难点: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课前准备: 彩笔或油画棒,水彩纸,装饰用小物品,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实例。 教学设计: 1、导入。 (1)首先教师给大家带来两组图片,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的不同之处。 (2)积极组织学生讨论,假如让你选择,你想生活在哪个环境中,黑白的还是彩色的? 为什么? 2、观赏色彩。 (1)教师用简短的话语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不同的美。 (2)教师向学生讲解生活中的不同色彩,引导学生多观察大自然。 3、实例展示。 (1)教师将带来的物品在课堂上展示。请同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 (2)教师向学生提问:物品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2、这样的搭配给你什么感觉?让学生积极讨论。 (3)展示色彩搭配实例若干,包括丝巾、帽子、花束、食品包装、服装、包装设计等,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4、搭配练习。

(1)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组水杯的设计。(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对有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 5、作品展示。 (1)各小组分别展示本组设计,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2)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对其他组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3)教师对设计给予鼓励和评价。 6、课后拓展。 用自己的摄像机或照相机,捕捉生活中美丽的色彩,与同学相互欣赏交流。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1框做更好的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3.3做更好的自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积极接纳自我是理性和智慧的选择。 2.学会欣赏自己。 3.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要求。 4.正确认识每个人之间潜能的异同,懂得发掘潜能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搜集、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活动,把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情感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交流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极接纳自我,并学会欣赏自己,展示风采。 2.认识到每个人之间潜能的异同,了解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做更好的自己。 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做更好的自己。 突破方法:“做更好的自己”,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分析:1.如何积极接纳自我;2.学会欣赏自我;3.如何做更好的自己;4.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通过一步步地分析这些问题,并针对在不同板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处理;然后分别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进行归纳。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探究新课堂 一、直接导入,启动思维 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发挥视、听觉获取知识的渠道作用,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了听课效率。 过程:

1.播放刘翔参加比赛获得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激动场面的视频。 2.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刘翔获得冠军时的心情及当时的比赛场景。 3.作为一名中国人,知道这个消息,会有怎样的想法? 4.请学生代表发言并交流感受。 5.引出课题:做更好的自己。 方法2:活动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31)板块,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活动,导人本课,降低认知难度。 过程: 多媒体呈现:“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31)。 进入初中以后,晓蓉比以前更加关注自己了,她觉得自己是这样的:学习勤奋,做事很认真,对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会思前想后,对别人很关心,在音乐方面有些天赋,在穿着打扮上比较保守,遇到一些事情喜欢哭……有时候,晓蓉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但有时候,她又很羡慕别人:别人能把她认为平淡无奇的事情神采飞扬地讲出来,并引来一群听众和阵阵笑声;别人对她认为重要而需要思前想后的事情却一笑了之;别人打扮时尚而自己太过保守;她甚至觉得自己的名字也有些土气……有时,她会学着别人的样子讲话、做事,这又让她觉得很累。 你怎么看待晓蓉的累?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有,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理的?1.结合材料,针对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讨论,教师指导。 2.各小组代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发言。 3.教师归纳,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自主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思考并解决提出的问题,必

第三课《远离违法犯罪》教案(陕教版初三)

第三课《远离违法犯罪》教案(陕教版初三) 第一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适应,三思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2、能力:培养明辨是非和严于律己的能力。 3、知识: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良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不良的行 为产生不良的结果。明白得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危害自己、他人、集体、 国家和社会。 二、教学重点:把握行为和后果的一致性,认识到个人行为不能有害于自己、他 人、集体、国家和社会。 三、教学难点: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一种行为往往有多种后果,明辨是非, 对自己行为负责。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教师讲述故事?善良成就以后?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邻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救的哭声。因此,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觉一个小孩掉到了里面,弗莱明忙把那个小孩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出来。 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文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讲:〝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亲小孩的生命。〞农夫讲:〝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同意报答。〞就在这时,农夫的亲小孩从屋外走进来,绅士咨询:〝这是你的亲小孩吗?〞农夫专门自豪地回答:〝是。〞绅士讲:〝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同意良好的教育。假如那个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今后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自豪的人。〞 农夫承诺了。后来农夫的亲小孩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文明遐迩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确实是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且得到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亲小孩染上肺炎,是盘尼西林救活了他的命。那绅士是谁?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亲小孩是谁?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一个农夫一点点善良,难道给世界带来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善莫大焉。 教师总结: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导致一定的后果,以上人物的良好行为导致了 良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如何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呢? 一、行为和结果的一致性 〔一〕教师:展现一组情形,让学生准确的表达自己应该有的行为。 情形一:上学途中,面对他人的善举,我们应该〔〕 情形二:上学到校,面对学校的老师,我们应该〔〕 情形三:在教室里,面对同学的请教,我们应该〔〕 情形四:放学路上,面对他人的恶行,我们应该〔〕 情形五:回到家中,面对父母和长辈,我们应该〔〕 学生:情形一,我们应该支持和颂扬;情形二,我们应该礼貌和尊敬;情形三,我们应该主动和耐心;情形四,我们应该阻止和举报;情形五,我们应该孝顺和体贴。 教师:学生摸索这些行为是良好的行为,依旧不良行为?导致的结果会如何样? 学生:是良好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会导致良好的结果。 教师:如此做会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拥护,家长的夸奖和社会的认同。这也是我们积极倡导和鼓舞的,并能得到良好的评判,会带来良好的结果。 总结:良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 〔二〕、教师:那么不良的行为会产生如何样的结果呢?展现以下情形: 情形一:课堂上,哗众取宠,肆意扰乱课堂秩序,与老师挑战,后果是 〔〕 情形二:寝室内,大声喧哗,阻碍他人的休息,后果是〔〕 情形三:操场上,爬到篮球架上玩耍,后果是〔〕 情形四:放学回家,不遵守交通规那么,主动搭〝三无〞车,后果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