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常见文言虚词

20个常见文言虚词
20个常见文言虚词

高考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20个

◆而

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与分句,可表示多种关系。如: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又”等。如: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等,或不译。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③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就是”“然而”等。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④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⑤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⑦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等。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⑧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就是为了”。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代词。代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您的”“您们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您”“您们”。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复音虚词,用法如下: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就是而已。《师说》

②“而后”用在句末,相当于“才”“这才”。如: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④“既而”时间副词,相当于“不久,一会儿”。如: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何

疑问代词,用法如下: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搭配语气助词“哉”“也”等。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作宾语,主要指处所与事物,相当于“哪里”“什么”。注意宾语前置现象。如:

子何恃而往?《为学》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作定语, 可译为“什么”“哪”。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副词,用法如下: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侍坐章》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开国何茫然!《蜀道难》

复音虚词,用法如下:

①“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②“何以”即“以何”,“何”介词宾语提前,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哉?《曹刿论战》

◆乎

语气助词,用法如下:

①表疑问或反问语气, 可译为“不”“呢”。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②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③用于感叹句, 可译为“啊”“呀”等。如: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就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④用在句中的停顿处或作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介词,相当于“于”“比”。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乃

副词,用法如下:

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的紧接或情理上的顺承,相当于“就”“这才”等。如:

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②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相当于“于就是”“这才”等。如: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乃自立为王。《陈涉世家》

③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逆转相背,相当于“却”“竟然”“反而”等。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④表范围,相当于“仅仅”“只”等。如: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⑤表肯定,起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就就是”等。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代词,用法如下:

①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相当于“您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②作主语时,可译为“您”。不能作宾语。如:

今欲发(发兵)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

③指示代词,相当于“如此”“这样”。如:

子无乃称。《庄子》

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

助词, 无实在意义, 可不译。如:

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尚书》

◆其

代词,用法如下: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她的”“她们”“它的”“它们的”。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她”“她”“它”“它们”。如: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也称为反身代词)。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的”。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⑤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可译为“其中的”。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副词,用法如下:

表反诘、委婉、祈使等语气,常与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或不译。如:

①表示推测, 可译为“大概”等。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表反诘,可译为“难道”等。如: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其真无马邪?《马说》

③表委婉,可译为“大概”“还就是”等。如: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④表祈使,可译为“一定”“还要”等。如: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连词,用法如下:

①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等。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她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②表选择, 可译为“还就是”等。如: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

助词,用法如下:

①语气助词,有时附在代词“彼”“何”后,一般不译。如:

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世家》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

②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前,加强形容的状态,可译为“有多么”“非常”。如:

北风其凉,雨雪其滂。《天下春秋》

若就是其甚与。《齐桓晋文之事》

◆且

连词,用法如下:

①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与”“及”等。如: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中山狼传》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等。如: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③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还就是”等。如: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因命也。《李将军列传》

④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副词,用法如下: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就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暂且”等。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

复音虚词。且夫,连词,接上句表更进一层。如: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若

代词,用法如下:

①表对称,相当于“您”“您们”,作定语时则译为“您的”。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若入前为寿。《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②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等。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连词,用法如下:

①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等。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②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高帝纪》

③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她转。如: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④表示并列, 相当于“与”“与”。如: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魏其武安侯列传》

⑤相当于“至”“至于”。如: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所

助词,用法如下:

①所+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②所+动词,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所+介+动词,可译为“……的地方”。如:

就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④“为”与“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项羽本纪》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复音虚词,用法如下:

①所以

a、表示行为手段或凭借的方式、方法,相当于“用来……的方法”“就是用来……的”等。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b、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如: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她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②所谓,即所说的。如: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③所在

a、到处。如: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就是也。《石钟山记》

b、处所。如:

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为

介词,用法如下:

①表被动,有时跟“所”组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格式,可译为“被”。如: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并序)》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②表原因或目的,相当于“为了”“因为”。如:

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并序)》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③介绍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给”“替”。如:

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于就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④对,向。如:

为之奈何?《鸿门宴》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感叹或反诘,相当于“呢”等。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就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焉

代词,用法如下:

①相当于“之”,可代人或事。如: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使皇武子辞焉。《崤之战》

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诸葛亮传》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②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怎么”“什么”。如: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

兼词,用法如下:

①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就是”“于彼”。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②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助词,用法如下:

①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啊”“呢”。如:

于就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庄子·秋水》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于就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②作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③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如: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④表肯定,相当于“呢”。如: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⑤宾语前置就是辅助语气,相当于“就是”。如: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

◆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句中,表示各种语气。

①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②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如: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

③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如: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④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⑤用在句末,表祈使语气。如: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⑥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黄生借书说》

就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有梦也难寻觅。《长亭送别》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以

介词,用法如下: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她,可译为“拿”“用”“凭着”。如: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②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之战》

③表示时间,可译为“于”“从”等。如:

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报任安书》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十二郎文》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④表示处所,可译为“于”“在”“从”等。如:

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⑥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等。如: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最新苏教版18个文言虚词整理及练习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文言虚词练习(一) 而:A连词,表并列;B连词,表递进;C连词,表承接;D连词,表转折;E连词,表假设;F连词,表因果;G连词,表修饰;H代词,你,你的;I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J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4.抱明月而长终() 5.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7.赂秦而力亏() 8.穷山之高而止()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1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去今之墓而葬焉() 1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17.潦水尽而寒潭清() 18.酌贪泉而觉爽() 19.忽然奔腾而澎湃()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22.而母立于兹()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选项见上)。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何:A疑问代词,作谓语,“为什么”“什么原因”;B疑问代词,作宾语,“哪里”“什么”;C疑代,作定语,“什么”“哪”;D副词,句首或动词前,“为什么”“怎么”;E副词,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F复音虚词“何如”,表疑问或反诘语气;G复音虚词“何以”即“以何”。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大王来何操?() 4.其间旦暮闻何物?() 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开国何茫然!()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9.是何故也?() 10.今日之事何如?() 11.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2.何以伐为?() 13.童子何知。()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句: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一、而 (1)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表示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谏太宗十思疏》)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 (3)复音虚词而已,语气助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 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乎 (1)助词。 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表反问,相当于吗呢。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 在文言文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固定单一的意思,往往在不同的语境有着不同的意思,这也就造成了识记的困难。 而 1.连词: (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4)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 (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高中语文 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及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该考点在《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 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 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 ⑤称代(代词) 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 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递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疾病而死,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高中语文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大全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文言虚词大全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 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者 (一)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五.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如:①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完整word版,20个常见文言虚词!

高考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20个 ◆而 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可表示多种关系。如: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又”等。如: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等,或不译。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③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然而”等。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④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⑤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⑦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等。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⑧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是为了”。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代词。代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复音虚词,用法如下: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而后”用在句末,相当于“才”“这才”。如: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④“既而”时间副词,相当于“不久,一会儿”。如: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何 疑问代词,用法如下: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搭配语气助词“哉”“也”等。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作宾语,主要指处所和事物,相当于“哪里”“什么”。注意宾语前置现象。如: 子何恃而往?《为学》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用法18個常見文言 虛詞用法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②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何 ⑴什么。例: 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⑵怎么样。例: 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 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②却看妻子悉何在。 ③豫州今欲何至? ⑷多么。例: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例: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⑻何:通“呵”,喝问。

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逐一突破(练习)

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逐一突破练习 一、【之】 1、我见相如,必辱之。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3、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7、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9、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10、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后一个之“之”。)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12、之二虫又何知?13、何陋之有?14、宋何罪之有?15、句读之不知。16、何功之有哉?17、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后一个“之”。)18、君将哀而生之乎?19、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0、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2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22、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23、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24、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后一个“之”。)25、久之,能以足音辨人。2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27、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8、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29、石之铿然有声者。30、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乎】 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2壮士,能复饮乎?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9、忽乎吾将行兮。10、日食饮得无衰乎?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15、吾尝疑乎是。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9、幽独处乎山中。20、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2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2、无以,则王乎? 三、【者】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11、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12、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此数者:这几点。)1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 14、石之铿然有声者。15、近者奉辞伐罪。16、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17、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四、【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6、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8、余闻之也久。 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10、是说也,人常疑之。1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1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13、此不知人之祸也。14、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15、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16、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18、其业有不精……岂他人之过也?1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0、毋从俱死也。21、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22、穷予生之光阴以疗也哉?23、岂独伶人也哉! 五、【乃】 1、乃入见。 2、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3、良乃入,具告沛公。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5、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6、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7、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8、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9、今君乃亡赵走燕。10、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1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14、嬴乃夷门抱关者也。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1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8、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9、作计乃尔立。2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六、【何】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其中,“文中的”这一限制条件表明,中考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综观近几年中考试题可知,从总体上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题型上一般为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辨析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或正确与否。题干多表述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是”。形式一般为“四组八句”,多是从文言语段和教材中各选取一个句子组成一个选项。除这种形式外,也有“四组八句”都选自所给文言语段的情况。 虽然文言虚词的意义较多,用法灵活,但是考生如果能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抓住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正确答题。另外,考生要立足教材,结合经典例句,进行归纳整理,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吾妻之.美我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受任于.败军之际 C.夫.君子之行夫.战,勇气也 D.俭以.养德不以.物喜 【答案】C 【解析】C项,二者是“句首语气词”;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B项,给/在;D 项,用来/因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景传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二年,大破契丹众于戚城,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郑州防御使,出为晋州巡检使,拜横海军节度。契丹至汴,以其党代景。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属吏所摇。由是部民便之。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岁余,迁镇凤翔。 性谦退,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周旋尽礼。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以万余缗遗昭。左右或言其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 选自《宋史·列传十一》 下列句中的“以”与“景以所部归晋祖”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答案】D

语文18个文言虚词例句翻译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ér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译文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译文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译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译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

(3)动词,如,如同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译文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译文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 ..可以得志。(《柳敬亭传》) 译文要像优孟那样摇着头唱歌,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 ..石乎!(《石钟山记》) 译文现在把钟磬之类的东西放在水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 2.乎,hū (1)语气助词 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男子汉也疼爱她的小儿子吗? ②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译文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 ③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 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译文唉呀!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啊!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中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详解

◇高中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详解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门关崎岖又险要,一人守关万人攻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到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而且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初中文言常用虚词常见义项之汇总

初中文言常用虚词常见义项之汇总 1.之 2.其 3.者 4.以 5.于 6.是 7.然 8.与 9.而 10.且 11.所 12. 虽 13.岂 14.若 15.孰 16.则 17.乃 18.也 19.焉 20.哉 21.矣 22.耳 23.乎 24.因 25.何 26.为 1.之 (1)代词。代人、事、物、处所,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等,多用作宾语。 (2)代词。可指代说话人本人,相当于“我”。★《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

(3)代词。相当于“之于”。★《黔之驴》:“至则无可用,放~山下。” (4)代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这”“这个”。★《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丘,如太行、王屋何?” (5)结构助词。使得前后词语成为偏正结构,相当于“……的……”。《为学》:“顾不如蜀鄙~僧哉?” (6)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狼》:“骨已尽矣,而两狼~驱如故。” (7)结构助词。具有把宾语提前的作用。★《陋室铭》:“何陋~有?” (8)用在时间副词后,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狼》:“久~,目似瞑,意暇甚。” (9)动词。相当于“往(到)……去”。★《为学》“吾欲~南海,何如?” 2.其

(1)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或用在数词前表示“其中的”。★《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2)代词。直接代人,相当于“他”等。★《卖油翁》:“见~发矢十中八九。” (3)代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这(个)”“那(个)”。★《塞翁失马》:“~父曰”。(那个老人说) (4)连词。表示选择,相当于“是……,(还)是……”。★《马说》:“ ~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5)副词。表示估计、推测或询问,相当于“大概”“可能”“或许”。★《少年中国说》:“我中国~果老大矣乎?” 3.者 结构助词,多用在其他词语后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1)表示“……的(人、事物、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