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城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城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城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古代城市阶段

从原始公社解体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为奴隶社会时期。其城市特征:规模小且数量少;城市成为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经济功能弱。

(2)中世纪城市阶段

公元476-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为封建社会时期。其城市特征:范围分布较为广泛;城市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也成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日趋多样化。

(3)近代城市阶段

1640-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城市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其特征: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成为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中心;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文化汇集的区域;城市也成为各类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

(4)现代城市阶段

世界多元化的时代,其城市特征是:

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节点;

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篇一: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 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通用话、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始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伜步走向家庭。 篇二: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ENIAC(埃尼克),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逻辑器件的更替发展来描述计算机发展过程。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1 交通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1) 交通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1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交通系统则是其循环系统。 2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方式配备的完善程度与城市的规模、 经济、政治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3交通对城市规模影响很大,它既是发展的因素也是制约的因素,特别是城市对外 交通联系的方便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城市人口的规模。 4城市交通对城市布局有重要影响,城市的交通走廊一般也是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 走廊。 (2)城镇的概念? 镇和城市是城镇型居民点,统称城镇。实际上,世界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城镇的定义标准。但都包含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具体地说: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村庄;相对于村庄,城镇一般聚集更多的人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 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般还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以及相对于 村庄更为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3)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 人口、产业、功能(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4)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 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影响。 1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反应。 2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 3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4 工业化使城市布局产生变化; 5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5 )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如何处理交通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1 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必须作为一个规划整体来考虑。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 的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2土地的开发利用及交通的建设都要符合生态和景观的要求;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3 生态先行原则;要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 规划先行原则;先规划后开发建设; 5 立体开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6 整体原则;二者的协调规划要考虑城市土地的整体利用,维护和保障城市的整体 利益和公众利益 (6 ) 城市发展的动力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发展动力:规模效应(聚集效应)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城市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使得区域间人员流动日益增多,城市交通流量迅速扩大。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地面交通道路需求,于是城市轨道交通营运而生。本文将在回顾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精彩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问题;发展趋势;分析 [DOI]10.13939/https://www.360docs.net/doc/45543175.html,ki.zgsc.2015.04.053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地铁上的城市”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基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是为轨道交通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成为真正的朝阳产业。伴随着政府适时提出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国产化政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不断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城市轨道交通是以电能为动力,通过铺设固定轨道线路,采取轮轨运转方式,配备专用运输车辆以及专业服务设施,主要用于城市区域内客运服务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设施。其具有运量小、速度慢、污染大等多方面的缺点也不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舒适性好、安全性高、节能环保等优势按照车辆类型、技术参数以及运送范围等不同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分为轻轨、地铁、有轨电车、单轨以及磁悬浮列车等。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用16年时间历程。起步阶段,于1965年北京地铁1号线,目前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开始建设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的地铁项目开始建设。建设高潮开始阶段,20世纪90年代,沈阳、天津、南京、重庆开始计划建设轨道交通项。调整阶段,1997年年底,提出以深圳地铁1号线(19.5km)、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24.5km)和广州地铁2号线(23km)开始启动。建设高潮阶段,1999年之后,全国已建和在建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有10个,超过前30年建设度和规模。 2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问题 2.1规划不合理 轨道交通因为交通设施的不同,存在着不可移植性等特点。这种特点就导致了在规划阶段如果规划不合理,就不能发挥规划引导作用。部分规划不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因为布局不尽合理,丧失了对于城市交通压力缓解的作用,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时候甚至造成交通堵塞。

人类成长的四个阶段

Dr. Montessori 认为,要了解一个领域的知识必须先从大局着手。先对整体全貌有一个了解,再深入其中的细节。就像建房子,整体的构架建好了,不仅对枝节构建是一个指引,更重要的是知道最后结果的方向。带有目的性地学习,才会让结果事半功倍(怎么越写越像毛概了——。。。)。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人类成长的四阶段吧! 人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人类的发展是一系列的重生”暗示着在四个阶段中,人经历着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变化。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六岁,称为幼儿期(Infancy);第二阶段从六岁到12岁,称为孩童期(Childhood);第三阶段从12岁到18岁,称为青春期(Adolescence);第四阶段从18岁到24岁,称为成年期(Manturity)。 人类发展的第一时期,也就是从出生到六岁这六年,处于此阶段的幼儿被蒙台梭利教授喻为“精神胚胎”。处于零到六岁的孩子处于敏感性时期(sensitive period),对“秩序”“语言”“感官觉知”“数学”及“礼貌”会产生特殊的反应与接纳能力。比如语言,一个六岁之前的孩子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三门甚至三门以上的语言。第一阶段又可分两个时期,从出生到三岁以及从三岁到六岁。从出生到三岁的婴孩拥有成人截然不同的,或无法匹及的大脑。并且此时,婴儿对成人给予的刺激物较不为敏感,因此成人无法对这种大脑进行直接的影响。蒙台梭利教授认为,“没有一所学校是为处于此阶段的儿童而建立的”。第一时期的第二小阶段是从三岁到六岁,此阶段的幼儿心理状态比较稳定,但是“personality” 经历着巨大变化。试着比较一个人出生时的状态和六岁时的状态,也就是在零岁,孩子的大脑处于一无所知的“零的起点”,到了拥有可以进入小学学习各类知识的智力。不难看出,在这六年间,一个孩子其实已经悄悄地经历着怎样的变化!此时此刻,你是否疑问,这些转变(transformation)是如何产生的呢?后章节将详细探讨造物主赐予婴孩的神秘礼物---“吸收性心智”。 第二阶段,从六岁到12岁。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较为稳定是处于第二时期的儿童较为显著的特征。此阶段的孩子身体开始强壮,不像第一阶段是那么柔弱。在生理方面,换乳牙,身高长高是较为明显的生理变化。(特别提醒妈妈们在孩子换牙时要多多用心,因为家弟就因为一不留神,最后一颗小牙歪掉了~~)在心理方面,道德与社会公正(moral and social justice)开始建树。喜欢抽象与推理事物,想象力强。好奇心强,how?Why? (温馨提示:带孩子一起探索,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答案而不是直接给答案会让孩子更加有求知欲哦~)开始走出家庭与班级的活动圈,喜欢去更多未知的地方探索。(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动物园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出于6到12岁的孩子吧~)多带孩子走出去,好好喂饱他们的好奇心吧!

城市交通发展史

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 城市道路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是以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为前导,与汽车工业并行发展的。在其各个发展阶段,由于交通的各种矛盾不断出现,人们总是尽可能地把各个历史阶段当时的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到交通自动控制中来,从而促进了交通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 早在1850年,城市交叉口处不断增长的交通就引发了人们对安全和拥堵的关注。世界上第一台交通自动信号灯的诞生,拉开了城市交通控制的序幕,1868年,英国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特敏斯特街口安装了一台红绿两色的煤气照明灯,用来控制交叉路口马车的通行,但一次煤气爆炸事故致使这种交通信号灯几乎销声匿迹了近半个世纪。1914年及稍晚一些时候,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才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它们采用电力驱动,与现在意义上的信号灯已经相差无几。1926年英国人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早期的交通信号灯使用“固定配时”方式实行自动控制,这种方式对于早期交通流量不大的情况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流量增加、随机变化增强,采用以往那种单一模式的“固定配时”方中国智能交通网式已不能满足客观需要,于是一种多时段多方案的信号控制器开始出现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只有一种控制方案的控制器。除了多时段多方案定时控制的使用,为了避免各交叉路口之间“各自为政”的孤立控制方式对交通流造成的频繁停车,还必须把相邻的交叉路口作为一个系统来统一地加以控制。1917年,在美国盐湖市开始使用联动式信号系统,把六个交叉路口作为一个系统,以人工方式加以集中控制。1 922年,美国休斯顿市建立了一个同步系统,它以一个交通亭为中心控制十二个交叉路口。1928年,上述系统经过改进,形成“灵活步进式”定时系统;由于它简单、可靠、价格便宜,很快在美国推广普及。这种系统以后不断改进、完善,成为当今的协调控制系统。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最早开始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之后是英国,当时使用的车辆检测器是气动橡皮管检测器。车辆感应控制器的特点是它能根据检测器测量的交通流量来调整绿灯时间的长短,使绿灯时间更有效地被利用,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时间延误,比定时控制方式有更大的灵活性。车辆感应控制的这一特点刺激了车辆检测器技术的发展。继气动橡皮管式检测器之后,雷达、超声波、光电、地磁、电磁、微波、红外以及环形线圈等检测器相继问世。当今在城市道路交通自动控制、交通监测和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最广的是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主要在日本等少数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52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首次利用模拟计算机和交通检测器实现了对交通信号机网的配时方案自动选择式信号灯控制,而加拿大多伦多市于1964年完成了计算机控制信号灯的实用化,建立了一套由I BM650型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电子数字计算机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伴随着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迅速发展。人们认识到,要更好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仅仅依靠硬件设备的更新和改进,还必须同时在控制逻辑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即城市交通的区域协调控制。传统的城市道路交通控制指的是区域交叉口信号灯控制,而城市交通的区域协调控制,是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对交通进行控制,这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都

对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认识

对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认识 ——以昆明市为例 班级:交通运输091 姓名:吴伟学号:200910601139 城市从诞生到发展一直与交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内河流域开始,发展到近现代——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无一不渗透着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进而更加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1 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交通对城市区位、城市布局和城市土地使用性质这三个方面都有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到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则表现为如何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考虑交通的作用,以支持和促进城市和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从城市职能、功能布局和产业上协调重要区域交通设施的战略性控制与引导。比如快速私人交通使城市有分散发展的倾向,而公共交通与慢速交通使城市布局紧凑。公共交通线路站式布局及与步行交通的大量联系,决定了城市高密度带状、簇状的布局形态。 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以企及的。以昆明市旅游业为例,由于交通运输的改善,促进了昆明旅游业的发展,2010年,海内外来昆明旅游总人数3557.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海外旅游者86.06万人次,增长10.6%,国内旅游者3471.29万人次,增长14.3%;实现旅游总收入28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5.8%, 交通对土地价值也有影响,最显着的是轨道交通。由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成本直接附着在沿线的土地上,从而使土地价值提升[1]。以昆明为例,地铁线的开通,将使其沿线物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掘金机遇。据了解,地铁线的楼盘,因距离不同,房价升值空间也不一样。业界普遍认为,同样品质的楼盘,有地铁的便利与没有地铁的便利因素,楼价相差可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从诞生发展一直与交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内河流域开始,发展到近现代—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无一不渗透着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交通的分类 城市交通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主要通过城市道路系统来组织;城市对外交通则是以城市为起点与外部空间取得联系的交通,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 交通影响城市产业布局 交通条件是城市产业区位选择和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变往往直接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的形成与改变。在交通较为落后的阶段,高额的运输成本限制了城市间外部贸易的发展,工业活动在城市间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大多数工厂在其选址时会把城市经济作为首要条件,落后的交通条件将经济的多样化限制在城市范围内。随着交通的发展,区位约束不断减小,长距离的商品运输成为可能,围绕着中心城市的腹地市场开始增长,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开始出现,工业生产可在不同城市间实现专业化分工,这促进了聚集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推动了城市向外分散型发展。此外,便利的交通还能够促进沿线地区人口的快速流动,加快地区经济的对外联系,从而带动沿线周围的旅游、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沿线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 交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可达性的影响.可达性界定的范围可大可小,可达性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地理区位的优劣;二是指向性的影响.指向性,即交通引导.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也不相同,直接影响

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儿童的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这个时候,儿童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来适应外部环境,并进一步探索外部环境。儿童通过看、抓和嘴的吸吮来了解外部环境。这个阶段的后期,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 这个阶段,儿童在认知上发展了客体永恒性,知道了消逝了的事物的存在。另外,具有了合乎逻辑的目标定向行为。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是指内部的智力或者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能够运用一些动作图式,但是这些图式需要与具体运动动作相联系,对于回忆过去、明了信息、做计划是无效的。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和动作分离的认知的第一种类型是使得动作图式符号化,即形成和使用字词,手势、标记、想象等符号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成就。这个阶段,儿童具备了符号言语功能,词汇得到发展。 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儿童还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虽然并非总会如此。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随着守恒、分类、顺序排列、运算能力的掌握,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已经发展出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的体系。在皮亚杰看来,儿童解决守恒问题的依赖于三个基本原因的理解: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对于规则的遵守,变现比较刻板。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且能够发展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依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具有了系统思维能力。这

浅析城市发展中的城市交通问题

浅析城市发展中的城市交通问题 -以上海市为例 李硕, 0923211017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不断扩张,人口和汽车数量 的不断增长, 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城市 交通问题愈演愈烈, 出现了诸如交通堵塞, 交通事故频发, 交通污染严重等交通 问题,这对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 城市交通问题越 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以上海为例, 通过分析上海的交通问题, 探 讨了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以期促进城市交通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发展;交通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 1 背景 交通运输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亿,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 而据联合国人口预测,到 2010 年和 2020 年我国人口将分别达 到 13.73 亿和 14.55 亿。而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及人口城市化趋势则导致城市出现了越来 越严重的交通问题, 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交通堵塞, 交通污染以及交通 事故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三大顽疾。 要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加强对 城市的了解和研究。 2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关系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 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 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 俗话说: 要想富,先修路。由此可见, 交通运输对一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所产生的重 要作用。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发展, 交通是连接城市各枢纽的重要纽带。 城 市的发展也包括了城市交通的发展, 城市交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因此,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2.1 交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2.1.1 对城市区位产生的影响 交通是城市产生的因素之一。 在城市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中, 交通因素对城市 的区位选择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城市是人流,信息流,物流交汇流通的场所,自 产生之初便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如现代城市划分中有根据城市区位划 分出的临空型城市, 临港型城市以及临水型城市等, 还有些城市是在铁路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如石家庄,株洲等,这些城市在发展之初都名不见经传,但随着铁 路枢纽在此交汇,逐渐依托发展起来,因此被戏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上海 市的产生也是因为其具有便捷的水上交通,其最初只不过是一个小渔村而已。 2.1.2 对城市规模产生的影响 城市规模是随着城市交通的扩展而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扩大具有三个表现: 城市用地的扩大, 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 而城市用地 的扩大实际上表现为城市郊区的不断城市化过程。这需要城市对外辐射的增强, 而交通则成为城市辐射扩展的纽带。 随着交通的拓展,城市沿着交通线不断扩张, 不断蚕食着郊区的土地, 改变着郊区的土地利用方式。 例如北京和上海的环路建 设,北京目前建设了从一环到 6 环的环城公路, 这个过程就是北京城市规模不断 向外扩展的过程。而上海也不遑多让,内环、中环、外环、郊环线的建设使上海 市从浦西拓展到浦东, 老城区不断拓展到新城区, 交我国现有总人口 12.95 1000 万或接近 1000 万;

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长城作为古代社会最宏伟、持续修筑时间最长、最系统的军事防御工程,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不仅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和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热爱和平的精神力量的象征。近年来,国内外的长城研究有了许多新成就,其中各个历史时期长城的修筑、分布与走向,长城的功能与作用,长城美学思想,长城与古代民族关系,长城沿线的屯垦,长城沿线的环境变迁等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更是开拓性的。笔者近年来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历史文献资料的考证,对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试陈陋见,希望可供研究者参考。 从长城的历史看,它首先是用于军事斗争的产物,从公元前7世纪前后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起,直至公元17世纪停止修筑为止,长城始终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而存在的。长城的修筑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长城和秦汉以后统一的封建帝国长城两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转变时期,随着封建制度在各国逐渐确立,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财富、人口的侵略兼并战争日益频繁,各国军队数量大为增加,步骑兵协同作战逐渐代替了原来的车战,战争的机动性和运动性加强。这样,战争的防

御手段大为改进,长城这种冷兵器时代最为理想的防御工程就应运而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造成战国时期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各国之间互为攻守,除秦、赵、燕三国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侵扰外,其它长城均为各国互相防御之用,方向较为混乱,如齐长城大致为东—西走向,秦长城为西南—东北走向,燕南长城为西北—东南走向,中山长城大致为南—北走向,这也是战国时期各国疆域变化较大的体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秦始皇为了彻底消灭分裂割据局面,“堕毁城郭,夷去险阻”,内地诸侯国长城和关隘被拆毁。另一方面,他看到原秦、赵、燕三国北境抵御胡人的长城互不相连,布局也不甚合理,于公元前215年“乃使蒙恬将三十万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列传》)至此,东西延绵的万里长城初步奠定了格局,以后各个封建王朝所修筑的长城,大多是为了防御来自北方的侵扰,大体也是东—西走向的。 长城既是人类历史上持续修筑时间最长的军事防御工程,其本身就是一条有形的文化界线,是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是草原游牧和定居农耕的分野。《易经》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东汉蔡邕曾说:“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殊异俗也。”因此,长城从出现到发展完备是有脉络可寻的,从其修筑历史和建筑形制及其附属设施的发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

伦敦地铁车辆纽约地铁 法国巴黎也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 比英国要晚37年。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 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 全长约10 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打下了基础。时至今日,巴黎市区已拥有地 铁线路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其中2条为环线,有4条地铁采用橡胶轮体系的VAL车辆。地铁 线路总长度约221.6 km,地下隧道约占175 km,共设置车站380座,车辆保有总数约347辆,年 客运量总数也已突破12亿人次。巴黎的地区快 速地铁(RER)非常发达,运营线路共有363 km, 其中14 km与地铁共线,249 km为城市快速铁 路SNCF。RER的年客运量约4亿人次。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发展历程及趋势XXXX0317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发展历程及趋势 要点: ●发展历程 ●技术状况 ●系统安全沿革 ●前沿技术与最新研究进展 ●机电设备国产化动向 ●市场空间及前景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发展历程 中国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技术状况 2.1 车辆(RS):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大部分采用轮轨式车辆,主要技术如下: 列车编组:4节、6节、8节。 车型:根据载客量大小分:A型、B型、C型三种类型。 车体材料: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焊接结构或不锈钢车体材料。 最高运行速度:80-100 km/h。 列车制动:电气制动、空气制动和停放制动。 转向架:钢板压型焊接结构、无摇枕转向架。 牵引控制:采用VVVF主逆变器技术。 列车自动监测及故障诊断:设置微机控制列车自动监测及故障诊断装置。 其它型式车辆:上海-高速磁浮列车系统,北京和广州-直线电机列车系统,重庆-跨座式单轨列车系统。 2.2 信号(SIG): 信号系统核心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 system),ATC 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subsystem);

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subsystem); 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subsystem)。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制式,最早为固定闭塞信号系统,后来发展到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近些年新建项目大多为移动闭塞信号系统。CBTC系统已成为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发展趋势。 今后,信号系统将逐步走向综合监控列发展方向,纳入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资源共享。 1990年代,信号系统设备完全由国外厂商提供,目前部分产品可由国内厂商提供。 典型CBTC信号系统结构框图 2.3 供电(PS): 供电系统组成:外部电源、主变电所及中压环网、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及牵引网)、低压配电及照明供电系统(降压变电所及动力照明配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SCADA)、杂散电流防护及接地系统。 外部供电电压等级:500 kV 、220 kV、110kV、35kV。 内部供电电压等级:35kV、0.4 kV。110kV和35kV断路器采用GIS设备。 牵引供电电压等级:直流750V、1500V。 车辆供电方式:接触网或接触轨 接触轨主体材质:主要有低碳钢和钢铝复合两种。 电力监控系统(SCADA)电力调度系统由ISCS集成。 供电系统绝大部分设备都由国内生产厂商供货。 2.4 通信(COM): 通信系统一般设置专用通信、公安通信、公共通信三大通信系统。 专用通信系统由传输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公务通信系统、时钟系统、信息网络系统、通信电源系统、集中网络管理等子系统和通信线路共

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阶段,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吧.

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阶段,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吧。 1. 草创阶段(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企业资金链紧张,人员较少,一般每人都是多面手。 这个阶段的企业主要任务应当是: a.快速完成资本积累。 b.形成主营业务(公司70%现金流的提供业务) 这个阶段应当注意的是: a.主营业务必须迅速定位完成,最大的忌讳就是这几个月做这个业务,发现不好做后几个月又转换到其他业务上去。这样前面打下的基础全部白费,全公司员工意识形态转变未必来得及,容易造成混乱,员工普遍会产生不安定感。 会这样随意转变的原因大体都是事先没有做过规划,没有仔细选择过进入领域。选择方法见我开头写的部分。 如果事先仔细考虑清楚,而又的确没有那种跨不过去的槛的话,那么就应当坚持,万事开头难,挺过去整个企业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b. 这个阶段的企业往往是什么有钱做什么,跨领域甚至跨行业的项目也做。这本身并没有错。初创企业确实需要多种资金积累的手段。但是中间最大的应当规避的陷阱在于:你可以做任何项目,但是你90%的成本应当投入到主营业务中去,只有最多10%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可以放在别处用。 因为,首先不熟悉的领域或行业都有其特定规则和门槛,贸然进入很可能摔跤,甚至于上当受骗。前面说了,初创企业现金流本来就非常紧,如果你把企业很多资金或其他人力资源挪威他用,万一遭遇损失你就彻底完蛋,毫无翻身机会。而非主营业务又恰恰是企业(不管大中小型企业)摔跟头摔得最多的地方。 举个身边的案例,我一个朋友,他从一家跨国的PC企业中离职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定位是做IT服务。应当说他做的IT服务理念和规划都是相当不错的,商业模式也相当具有可操作性。IT服务在他的带领下收入越来越多。就在2年前,他做了一个错误决策。由于他和金蝶,用友的良好关系。他果断决定公司同时进入软件外包领域,之后投入资金扩大了办公室,增招了20多名软件开发人员(工资都是相当高)。结果去年,由于金蝶的大量拖欠款(金蝶接业务转包给他公司开发),导致整个企业现金流骤然紧绷,直到去年年底终于撑不下去,企业整个财务体系混乱,对外频繁拆借,外面大量应收款回不来,又拖欠供应商款项被人逼债。只好最近请我协助出售其优质的IT服务部门(出售价格远远低于我为他评估的价值)。 c. 一把手必须学会如何正确测算现金流,必须保证随时用严格的财务工具管理公司。千万不能赚了点钱就头脑发热去干别的事情。我上面说的那个朋友,他在前年上半年赚了些钱,结果都不测算公司处于发展期对现金流的需要而头脑发热去换更好的办公室,装修,买新家具,全国开了10个办事处,一下子整掉5,60万。 d. 这个时期的管理往往都是中央集权制,也就是所有签字,日常管理都是由一把手负责的。这个阶段也忌谈什么企业文化。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喜欢追求那种做企业的感觉,明明公司还很小,却时刻大谈公司文化理念。其实这是错误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运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共性,而不是靠提口号形成的。 比如:做网络游戏的,整体共性就是开放,活泼 金融机构,整体共性就是严谨,一丝不苟,规章死板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的地铁几乎每年都有新进展。目前,伦敦地铁已有12条线路,总长度约410km(地下隧道171 km),共设置车站275座,地铁车辆保有量总数约419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8.5亿人次。 受伦敦成功建设地下铁道的影响,美国纽约也于1867年建成了第一条地铁。随着纽约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1900年市区人口已有185万人,同时地铁建设也在不间断地发展。现在纽约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地铁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一座城市。目前,纽约地铁线路共31条,总长度约443.2km,其中地下隧道258 km,共设置车站504座,居世界首位。地铁车辆保有总数约6561 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10亿人次。

2019年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2019年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篇一: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 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通用话、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

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展趋势城市交通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智能交通可持续发 【正文 一、轨道交 在国际上,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大都市都曾为交通问题所困扰。实践证明,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磁悬浮列车等,其优势非常明显,速度快、运量大、污染小、安全性高,是缓解交通堵塞的利器。例如北京市,2000年的客运输送量为:地面公交车是76.45%,出租车是14.12%,地铁只占9.43%。由此可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提高其覆盖率是非常必要 1、轨道交通的优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迅猛的城市化进程,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将达到50%。现庄城市交通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而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将对未来的城市交通需求起到—种刺激作用,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恶化和土地消耗增加以及城市交通阻塞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安全、方便、舒适、,快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环境的改善需要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交通政策 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运输系统与其竞争的模式相比具有较大技术优势:较大的运量,有效的土地利用,每人公里较低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可引导城市形态的变化,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益。它是特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站论文由中国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论文联盟https://www.360docs.net/doc/45543175.html, 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其他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快速轨道交通相对于公共汽车、私人汽车、自行车等大众交通工具而言,具有运量大、低污染、低噪音、低能耗、高速度、低成本、占地少、舒适、全天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替代的。在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我们应当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城市运输体系,才能解决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轨道交通不仅提供高效、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而且是一种集约化的交通方式,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大城市机动化进程加快,简单的拓宽道路的方法已无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公交专用道的利用能力毕竟有限,中心商业区土地资源可提供的地面交通供给正逐渐耗尽,利用开发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提供新的交通供给,以缓解地面空间资源紧张状况、支撑城市的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概况——《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概论》课程论文 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年级: 姓名: 学号: 2013.11 一、世界轨道交通的起源

在16世纪前,城市交通的发展只是表现为城市道路网的不断修建与完善,其交通形式则一直是步行、骑马和马车出行,直到16世纪中期的罗马时代才出现了公共交通。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对公共交通运输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轨道马车应运而生。1832年,在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街道上铺设了轨道并开始运行有轨公共马车,这就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雏形。到1861年,伦敦的街道上也有了有轨马车。 自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带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率的交通运输工具,把蒸汽机发明应用到车辆设计中制造出了蒸汽汽车。就在第一辆蒸汽汽车出现不久,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根据蒸汽汽车工作原理,经过探索、研究和改进,终于在1804年制造了一台单气缸和大飞轮的蒸汽机车,能够牵引5辆车厢以在轨道上行驶,这就是在轨道上形式的最早的机车,因为用煤炭木柴作为燃料,人们就把它叫做“火车”。之后的几年,人们逐渐识到火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交通运输工具,并于1825在英国的斯托克顿与达林顿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从此以后,火车就以速度快、运载能力强逐渐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随着牵引动力的改革,铁路发展速度加快,到一战爆发前夕,全世界就已经修建铁路达上百万公里。 随着城市人口及车辆的增加,在平交道口出现了交通的阻塞,这种情况在较大城市非常严重。交通的拥堵使人们想到了将交通铁路线往地下发展,以便很好地解决客流膨胀与土地紧张的问题。19世纪中叶的英国伦敦交通十分拥堵。1843年,有“地铁之父”之称的英国律师查尔斯·皮尔逊建议修建地铁。进过了20年的酝酿和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快速轨道交通地下线(地铁)与1863年1月10日在轮动正式运营。它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用明挖法施工的伦敦地铁,通车时采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场6.5km。由于列车在地下隧道内运行,尽管隧道里烟雾熏人,但当时的伦敦市民甚至是皇亲显贵们都乐于乘坐这种地下列车,因为在拥挤不堪的伦敦地面街道上乘坐公共马车,其条件和速度还不如地铁列车。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经验。从1893年到1900年期间,修建地铁的就有5个国家7个城市,,英国伦敦,美国格拉斯哥、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布达佩斯、奥地利维也纳和法国巴黎。20世纪初的欧美地区,包括德国柏林和汉堡、美国费城、西班牙马德里

城市轨道与交通习题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思考题答案 项目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1.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就是什么? 1)城市的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区域的功能划分产生了城市道路网,城市区域的分工与完善的道路体系就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然而在城市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与交通工具的制约,城市的发展就是十分缓慢的。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欧洲城市化的发展。在19世纪中期机械交通工具的出现与发展,又引发了城市交通的变革,在城市交通的逐渐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反过来又促使城市不断地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城市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今天的城市就就是在不断完善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般来说,在从城市边缘到市中心去的旅行时间就就是居民单程出行可能承受的最大旅行时间,城市的半径往往等于居民在1h内所能到达的距离,城市半径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的提高而增大。 交通工具的特性决定了居民出行的距离,通过对居民出行活动的影响,又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迁。城市发展的不同时代都以当时的主导交通方式为主要特征,在城市结构、土地使用、人口密度等方面呈现出各自显著的特点。 2.城市交通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历程? 1)发展初期 在16世纪前,城市交通的发展只就是表现为城市道路网的不断修建与完善,其交通形式则一直为个人行为的步行、骑马与马车出行。直到进入16世纪中期的罗马时代建立了地区性的车辆出租系统,公共交通才开始出现。

2)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就是1819年在巴黎运行的公共马车。通过借鉴矿山的轨道运输,于就是有了轨道马车。 自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带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1769年制成了世界第一辆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汽车。 1804年制造了一台单汽缸与大飞轮的蒸汽机车,就是在轨道上行驶的最早的机车。1825年在英国的斯托克顿与达林顿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从这以后,火车就以速度快、运载能力大逐渐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快速的发展。 1879年德国的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作所研制出了第一辆有轨电车。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有轨电车线路总长就达25000 km左右。 1886年,举世公认的第一辆现代意义的汽车在德国诞生。1908年10月,使福特名垂青史的“T”型“经济车”面世,成为世界最早批量生产的大众化汽车。20世纪20年代,由于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从而进入了汽车的快速发展时代。 受到汽车快速发展的影响,城市有轨电车因其诸多的缺点很难适应汽车的竞争,因而有轨电车逐渐遭到淘汰。 3.现代化城市交通的特征就是什么? (1)城市交通就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供血系统”,相适应则城市兴,不适应则城市衰。 (2)城市交通就是城市内外联系的通道,就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 (3)城市交通就是城市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市民交通出行的时间、内容、影响均占生活的重要部分。 (4)城市交通就是城市布局的框架,交通既保证城市布局优化合理的可能,又就是科学合理完善城市布局的主要构架依据。 (5)城市交通就是城市运转的润滑剂,高效畅通的交通将使城市的运转高速顺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