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编号2011062155

毕业论文(设计)

(2013届本科)

论文题目:试论张炜《古船》的

艺术成就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作者姓名:张俊莉

指导教师:张存孝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4 月 28 日

目录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1)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2)

中文摘要 (2)

一、引言 (2)

二、小说结构分析 (3)

(一)、历史层面 (3)

(二)、精神层面 (3)

三、人物形象分析 (4)

(一)、隋抱朴 (4)

(二)、隋含章 (5)

四、小说意象分析 (6)

(一)、古船 (7)

(二)、老磨屋 (8)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英文摘要 (10)

致谢 (11)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亲笔签名)

二O一年月日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张俊莉

(陇东学院文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古船》是一部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比较独特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古船》回溯四十年当代民族历史、深入探究民族的灵魂的去旧迎新、并达到巨大的历史深度和开阔的视野,成就突出,内涵深刻。本文通过对《古船》思想与艺术的相互贯通,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深入解读作家张炜的作品《古船》。

关键词:艺术成就;《古船》;小说结构;人物形象;意象

一、引言

当代文学在1985年前后开始自觉地以文化视角对人的生存状态作理性的审视。这一视角的确立,使文学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整体意识和民族(地域)意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强化,对各种文化的特殊性的认识也较以往的阶级学、社会学的表现更贴近人的深层内容。一个仅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作者,一个有沉重的道德感,苦难意识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在《古船》中,以对历史血腥的真实还原与对现实苦难的直面相结合,在主人公抱朴的最终抉择中寓含了自己的期望:改革时期的民族文化人格亟待整合,民族发展要想避免重蹈覆辙,民族要振兴,必须作出新的文化选择。

《古船》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农村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动为契机,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史作背景,展开了镇上隋、赵、李三个家族间的恩怨以及以三个家族为代表的三种社会力量的消长和变化。这是一段刚刚逝去的历史,带着几千年的深刻印痕,与现实紧紧交织。这段历史中,三家族间的恩怨与历次政治运动相互纠葛:隋、赵、李三家人的命运浮浮沉沉,仁厚的、刚毅的、怨毒的、伪善的、怪诞的灵魂不断地轮回和重现。而其中,作者最想凸出的,是历史进程中两股相互较量的力:一股能够顺应和推动历史与人类的发展,另一股则会死死地拽住历史的行进步伐。历史在这种较量中艰难行进,这才是作者真正为民族忧虑的。现实承载着历史的重负,死人紧紧地拖曳着活人,《古船》中每一声沉重的叹息、痛苦的呐喊都扣击着人们的心弦。把笔触探及作为传统文化心理的母体与原型的农民文化意识、农村人际结构的深层,张炜的思考已提升到人类文化意识的哲学高度。

胶东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日里夜里牵扯着一个胶东青年的心灵,基于深切

的关注产生的思考不能不深刻,贯穿其中的故土情怀也不可能不强烈。《古船》中所描写的粉丝大厂,在胶东半岛上的招远,作者的故乡龙口及莱阳几乎每个镇子上都有一两处。它们每年为当地经济创造的效益使之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每一个粉丝厂都在一片白沙地上竖立着一排排的木桩,木桩之间的铁丝上晾晒的雪白粉丝在阳光下白得耀眼,晾粉女工穿梭在木桩间,愉快的歌声感染着过往的行人。《古船》中的晒粉场位于海边,蓝天碧海白沙,一排排白亮亮的粉丝与蓝天上的白云有何不同?真正是作者记忆中美丽的故乡的写生画。《古船》也因而成为作者最具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八十年代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与前期短篇小说相比,《古船》沉郁厚重,冷静的理性叙述与剖析代替了单纯的诗性发言,而又少有后来创作中的长篇心灵倾诉的说教嫌疑,所以,《古船》一直以来被许多评论认为是张炜最好的作品。

二、小说结构分析

《古船》将国家、民族的苦难浓缩在洼狸镇这个小镇上,又将一个小镇的苦难浓缩在小镇的人民身上。作者虽未直言国家的苦难,却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作背景,讲述了隋、赵、李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以及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那片土地的变迁。

(一)、历史层面

在这个层面上,作品深入地反思了当代历史上由于频繁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使社会进步遭到抑制和阻碍,使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宗法势力和专制思想的余孽得到复苏。作品进一步把笔触深入到人性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深处,通过这座乡村小镇上众多人物的“典型性格”和由他们所构成的“典型环境”,揭示了在民族个体身上所潜存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心理意识的积淀对现实变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这个层面上,作品不但写出了国民的种种封闭、落后和愚昧、保守所造成的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和现实变革举步维艰,而且也写出了人们恶劣的贪欲和权势欲所带来的当代历史长期动荡不安、流血争斗和对现实变革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作用。

(二)、精神层面

与此同时,作品也以浓重的笔墨描写了民族个体的思想自觉、精神解放和人格觉醒的漫长而又曲折的心路历程。

在作品精心塑造的理想人物隋抱朴身上,作者不但让他承担了阶级的历史的沉重负担与巨大苦难,而且也让他通过痛苦的忏悔、自省和反思,在马克思主义理性之光的引

导与历史巨变的感召下,从阶级的历史的重负、个人的痛苦与不幸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蜗居中挣脱出来,走入一个更加光明也更为宏阔的人生境界。

作品之所以把文革这段荒诞、苦难的历史作为一个对象进行描写,正是为了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进行反思,只有对这种文化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才便于人们驾好驶向未来的船。

三、人物形象分析

《古船》这部作品在再现历史岁月的同时,也写出了人性的迷失和对精神家园的寻求。张炜认为:“一个作家心灵的指针要永远指向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他要密切关注时代风云,反映人民的疾苦和呼唤”,要用心去写作。这“心”便包涵了作家的情感意识和哲学审视。继《秋天的思索》与《秋天的愤怒》之后,他慢慢收回了关于芦青河和葡萄园那种理想主义的恋歌,将炽热深沉的爱推广为对历史的责任感,把思考的对象由迫近现实的人与事转向更为久远而广阔的人生。

《古船》在洼狸镇近四十年的背景上,对中国城乡社会面貌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情状作了全景式多层次的描写。对革命阵营内部的过激行为及因此而导致的血腥恶果的描写,更体现出了作品坚实的理性色彩。

从土地改革运动中血与火的较量,到三年困难时期的艰难岁月,“文化大革命”中惊心动魄的复杂激烈斗争,以至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严峻的形势及历史趋向,展示出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当代文坛上,浸透着强烈的历史意识的作家作品虽绝非只有张炜和《古船》,但《古船》却具有它的独特性,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一种痛心疾首的沉思,对人生的深邃关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大声呼喊,包容了作者一种沉重的苦难意识。这一苦难意识便通过隋抱朴、隋含章传达出来。

(一)、隋抱朴

隋抱朴有着深重的苦难意识,他是一个历经人生苦难、饱经世道沧桑的人,他从小就目睹了亲人和乡亲们遭受的各种非人磨难,可以说,作家张炜把个人、家族、民族、国家的苦难都积聚到了隋抱朴的身上。如此,隋抱朴有着充足的理由去与不公抗争、与命运反抗,将苦难还给施暴者,但隋抱朴以隐忍和忠恕的充满儒道智慧的思想是使自己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充分表达了张炜内心的道德理想:对人文精神的追求、自由人格的呼唤。这也是儒家“仁”的体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有着农民的身份和体魄,却跳动着一颗知识分子的忧患和内省的心灵”。隋抱朴的忧患和

内省使他成为家族的忏悔者,一个“坐着的巨人”。表现最突出的一点是抱朴的忏悔意识。这和他父亲隋迎之的负罪感一脉相承,不同的是,他的忏悔具有更深广的“时空涵量”。在他童年时代,世界便向他展示了残酷的现实景象。他亲眼目睹父亲的死、母亲的死、土改时血与火的斗争、三年困难时期的艰难、文革当中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戕害与残杀。这惨痛的记忆笼罩了他一生,造就了他沉重苦难的人生观、世界观。他没有泯灭真挚的爱心,而把自己视为洼狸镇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不单为自己、为老隋家,也为整个族类作着深刻的忏悔,表现出伦理学范畴的主体的自觉意识。同时,他又不断地发问、探寻,为什么人类要如此互相残害,一代又一代演绎类似的悲剧?他把这归结为人类的“兽性”和“私欲”。由此,他坚决阻拦弟弟去争夺粉丝厂。但他又无法阻止。他感到孤独,沉重。长期的思索并不能使他摆脱“怯病”的怪圈。在生活与爱情上,他都采取的是一种完全退避的方式。相形之下,隋不召之所以在死后能那么深地震撼洼狸镇,在于他给全镇增添了难能的活力。他的放荡不羁和对外围世界的如痴如醉的追求与向往,以及从生命本体中爆发出来的冲力,使他不安于洼狸镇的闭塞和落后,充满了创造热情和征服世界的雄心。与他相似的李家父子,几乎抛开一切人世挫折,执着于创造和更新,仿佛一股永恒不变的力量推动历史向前进步。这些外在因素融汇到抱朴的内在思索,使他顿悟了人并不因为过去的苦难而放弃今天的奋斗,意识到善良的愿望并不能减少人们的流血牺牲。他必须行动,把理想付诸实践。他最终从怪圈中走出来,自荐担任了粉丝总公司的总经理,靠自己与大家的力量改变洼狸镇,让她更美好。作品在一种绯红的亮色中结尾,表明了作者的博爱胸怀和纯正善良的意愿。

隋抱朴从思考到付诸行动是他对人类、社会、民族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建立在对自我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自身价值的实现。抱朴承受着各种苦难,家庭责任和精神的重担,但是他却没有被苦难击垮,正是由于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苦难,才懂得了摆脱苦难实现理想的必要性。[3]作家张炜将自己沉重的苦难意识寄托在隋抱朴的身上,隋抱朴最后的站出来挑起拯救洼狸镇的大梁就是张炜苦难的出路,为自己树立起希冀的启明灯。

(二)、隋含章

隋含章是老隋家的小女儿,也是全书中最让我们同情的女性。如果说隋抱朴是苦难的忏悔者的话,那么隋含章就是苦难的忍受者。抱朴一直在探索苦难的根源,并在最后找到了其根源并逐渐战胜苦难,战胜自己的“怯病”。相比较而言,含章就是苦难中的苦难,她对于苦难一直在忍受,遭到苦难的严重折磨。

作家张炜深受儒道文化的影响,这一影响体现在《古船》中人物的命名。《古船》

中人物的姓名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能最充分表达人物的某些特点,暗示人物的性格命运,并且还能最充分地体现作家的创作意图,表现作者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隋含章的“含章”二字取自《易经》中的《象》:“含章可贞,以时而发。或从王事,知光大也。”。“含章可贞”的卦象为含蓄地处事,保持住美好的德行,有美德而不显耀,如果去从政,不居功、有美德而不显耀,就有个好的结果。含章人如其名,她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含章”这两个字的深刻内涵。

含章是最有理由、最有资格得到幸福的,可她却成为整部小说中最可怜的女人。含章的苦难来源于她出生在老隋家这个倒霉的家族中,含章的苦难是多重的,生命得不到安全的保障,爱情得不到呼应,尊严得不到保护。含章的苦难也是时代的苦难,文化大革命时她的两个哥哥因为是资本家的后代被人抓走,她被赵多多抓到地窖子里,当赵多多要对含章进行侮辱时,四爷爷的出现解救了她。这也许对于含章并不是一件好事,四爷爷的解救对她而言是逃出狼口,进入虎口。含章是漂亮的,她细眉如描,身高腰细,走到哪里都让小伙子们不知所措。但这份美丽没有为她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深深的苦难,把她推入四爷爷预先设置的万丈深渊。她从十八岁起就被迫陷入四爷爷的魔爪之下,被其蹂躏了十几年。当她的叔叔做主把她嫁给李知常的时候,她先是答应了,可是结婚前她又反悔了。虽然她也爱着李知常,但是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再纯洁,已经配不上自己心中的挚爱。当她就这样欲死不能,欲活无趣的生活着的时候,反抗、报复的种子也悄悄地萌芽。一个人承受苦难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么多的苦难加在含章的身上已经到了她承受的极限,所以,她拿起了剪刀,将刀尖直指四爷爷。当她把剪刀刺进了赵炳的身体时,也为自己这些年的屈辱与苦难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作家张炜在描写含章准备刺杀赵炳的时候安排了含章还被四爷爷“要”了一次。这种描写不仅无伤含章的形象,反因人类自身弱点的揭示而使这种长达十几年的畸形性关系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更富批判力。

四、小说意象分析

文学中的,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黑格尔说过:“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关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就它本身来看,并不直接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

这本书独特的地方,就是每个读它的人必须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它。这是隋抱朴对妹

妹含章诉说《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同时也是作家张炜借隋抱朴之口说出了《古船》的重要。《古船》是一部气势宏大、意蕴深邃、形态奇特的长篇小说,其突出特点是厚重、朴实、深刻、有力。我们更应该用心去细细琢磨。在表现手法上,这部写中华民族厚重的心灵史的长篇巨著用了大量的现代主义手法,突出表现为它的象征和意象的扑朔迷离,其中“古船”和“老磨屋”的意象具有深刻含义。

(一)、古船

《古船》这部小说以“古船”为中心意象,以老磨坊、《天问》、《海道针经》、河流、地下河等为副意象,从而在小说中构成树状的意象群,作家张炜试图借助这些含混多义的意象,使小说进入一种深度状态,从而促进故事情节的表意进程,有效地加大了小说的叙事张力与内容深度。小说以船来命名,足以说明船的重要。船是这部小说中的主要事物,贯穿小说始末。洼狸镇的兴败系于船上,因船而兴,因船而败。洼狸镇的支柱产业是粉丝业,粉丝业的支柱是水,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同时,船是洼狸镇与外界沟通,了解世界的主要工具。人们乘船而出,将洼狸镇地粉丝载出去,也将自己载出去。人们再乘船而进,将外面世界的物品、文化、思想等新鲜事物带到洼狸镇。船就像是架在洼狸镇和外面世界的一座桥梁,两头连接着生态文明和商业文明,传统文化与先进科技。在整部小说中,船就像是人们驶向幸福生活彼岸的交通工具,而所有洼狸镇的人就是这艘船的舵手,他们掌握着船航行的方向和速度。作为一个因水而生的小镇,船是洼狸镇地主要交通工具,船的每一次航行都承载着人们莫大的期冀,船承载着洼狸镇人摆脱苦难的希望。船,能浮于水,能把人与物渡到彼岸,由于它的这些独特的品性,它最终成为负载人们精神情感、心理情绪的理想对象,从而从通俗走向艺术,从实用走向审美。船在张炜的笔下已超越了实体的意义,它承载着洼狸镇的人驶向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重担,驶向先进科技遍布的另一个世界,船已经是人生历程、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的代名词,承载着作家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为我们的生命领航。《古船》中孕育了作家张炜沉重的苦难意识,而苦难的表达离不开“古船”。

在《古船》中,隋不召对船的追寻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相信郑和大叔有一天会驶着一艘大船把他带走。将小说命名为《古船》,这个“古”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隋不召对船的热爱以及对古船痴痴的追寻。有船就应该有指引船前进的著述,隋不召对船的痴迷还表现在他对航海古书《海道针经》的研究上,他深信不疑这本书是郑和大叔给他的,郑和大叔终会有一天驾驶着那艘大船把他接走,这本书是航海的宝典,“这是叫《海道针经》的航海古书上的,记不住,就得死!”隋不召视之为生命。隋不召短暂

人生旅程的另一头连接着一条大河的兴衰。

船与大海,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有海,所以造船;因为有船,所以生海?这好像类似于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船与大海都是作家张炜所钟爱的,船在浩渺无垠的大海中自由航行,驶向自己的目的地。书题“古船”,就是一个具有整体象征意义的意象:它既象征了我们的神舟大地,又有在新时代的风浪中经受新的颠簸的考验的命运。“古船”是民族苦难历史和斗争历史的象征。“古船”代表的不仅仅是这些,它更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所有不幸与苦难。

(二)、老磨屋

老磨屋在《古船》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输于古船的,它象征着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和残存的城墙一样,是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以前,老磨屋是洼狸镇人生存的依靠,老磨磨出来的浆液所做成的粉丝曾使整个洼狸镇盛极一时,使隋氏一族称霸一时;后来,老磨屋成为洼狸镇人精神的寄托。虽然有时它发出的呜隆隆的声音令人心烦,但它仍然是值得人们敬畏的,它们仿佛是洼狸镇的一个个深邃而博大的心灵。在最苦的日子里,总有人跑到老磨屋这儿做点什么。土改复查那几年,有人要全家逃离洼狸镇,走前偷偷跪在这儿磕头。还乡团把四十二个男男女女活埋在一个红薯窖里,有人就在这儿烧纸。在洼狸镇人的心中,老磨屋是神圣的,是他们精神的寄托,逃离洼狸镇,就是对老磨屋的背叛。老磨屋和古船一样,也承载了洼狸镇人的苦难与希冀。

在小说中,和老磨屋关系最密切的就是隋抱朴了,他可以说是在老磨屋中和老磨朝夕相处。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每天按时用木勺往磨眼里扣绿豆,安装了机器之后,只需要用木勺把传送带上的绿豆摊平就行。隋抱朴每天机械地重复着这个简单的动作,这和他的年龄和体力是远远不相符的。自己的弟弟对隋抱朴也特别不能理解一个壮年汉子怎么能像一个老人那样默默地坐在这里?似乎对外面发生的任何新鲜事情都不感兴趣,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抱朴厚厚的脊背里面装下了什么。隋抱朴和老磨屋一样,内心默默承受着苦难,心里有什么从来不说出来,明明喜欢一个人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去爱。他就这样在老磨屋中折磨着自己,也折磨着别人,好像就为了折磨人才活下来一样。自己不高兴,也不让别人高兴。

老磨屋是封闭的,默默忍受着苦难,但抱朴却在最后走出老磨屋,实现了心灵的解脱,开始和苦难抗争。老磨屋在很长时间都是抱朴的精神寄托,但当抱朴接触到新的思想——《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抱朴对一切开始新的思索。他有信心把自己的“怯病”治好,他坚信自己会里里外外强壮起来,最终会走出这封闭的老磨屋。最终,他在最关

键的时刻,走出了封闭自己几十年的老磨屋,自荐担任了洼狸粉丝联合公司总经理,成为它的最适合人选,不再是为赵姓、隋姓中的一姓人谋私利,而是为洼狸镇的全体乡亲们当家。这不仅意味着抱朴战胜了自己的怯懦,更意味着抱朴走出了封闭,挣脱了锁链的束缚,虽然以后的路会走得很艰难,但他走出的步伐是那样坚定、义无反顾。

老磨屋虽然是苦难的承受着,但更是洼狸镇人精神的寄托,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指望。从老磨屋走出的隋抱朴也将带领洼狸镇的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同时,整个社会、中华民族也在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五、结论

作为张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古船》以其写实的描写、独特的结构、深邃的思想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古船》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一种痛心疾首的沉思,对人生的深邃关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大声呼喊,包容了作者一种沉重的忧患意识和苦难意识。

“一个作家心灵的指针要永远指向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他要密切关注时代风云,反映人民的疾苦和呼唤”。《古船》正是作者用心血浇筑的作品作品,其中蕴含了作者张炜对社会、国家、民族深深的苦难忧患。

参考文献

[1] 张炜.《古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 2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42-244.

[3] 刘卫英.张炜《古船》复仇意识的文化反思意义[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0(06).

[4] 任毅.张炜论——《古船》对中国社会的寓言[J].《经济研究导刊》,2009 (14).

[5] 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454-455.

[6] 彭礼贤.论古船的思想和人物[J] .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5,(04).

[7] 胡明贵.论张炜小说《古船》意象的隐秘含义[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

[8] 于晓燕.记忆中的火花——试论《古船》中几个意象的认识功能[J].现代语文,2006(11).

[9] 耿立,军磊.从《古船》看张炜的审美超越[J].菏泽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 (01).

[10] 刘明.从《古船》到《家族》——张炜的现实主义探索及其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 04).

On Zhang Wei,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the "Old Boat"

Zhang Jun-li

(Literature College, Longdong University , Gansu, Qingyang 745000) Abstract : "Old Boat" is an ideological and artistic aspects are more unique realism novel, "Old Boat" backtracking four decades of contemporary national history, delve into the soul of a nation to the old and welcome the huge history depth and a broader visio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profound mean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interconnected,

multi-level, multi-angle analysis,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s of the writer Zhang Wei Old Boat Old Boat "ideological and artistic.

Key words: Artistic achievement; Old Boat; novel structure; characters; imagery

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张存孝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题目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张老师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张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张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两年专升本生活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张静和韦玉红同学,她们对我文成本文给予了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向从论文开始到完成一直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以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的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1、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红楼梦》是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凤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前5回):序幕。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概括。第二部分(第6-55回):是贾府的全盛时期。第三部分(第66回-104回):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第四部分(第105回-120回):是彻底衰落时期。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巨著,作者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无止的斗争,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此处每一人物又几乎自成起讫的故事线索,又有如斗拱短柱。条条线索、错落编织,所以《红楼梦》又有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的美称。关于《红楼梦》结构的其他说法还有:近代的“四时气象说”(二知道人)、“二十一大段说”(王希廉)、张新之的“三大支说(张新之)以及当代的“波纹结构说”(无名氏)、“立体式建筑说”(周汝昌)、“复叠框架结构说”(曹涛)等。 2、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因为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据何绵阶、邢颂恩所著《百二十回<红楼梦>人名索引》统计,在《红楼梦》里,有名姓的人物共七百多人,上至皇妃亲王、公侯太监、夫人小姐、公子士人、世族权豪;下至贫民百姓、丫环村妪、僧侣尼姑、相士医家、市井无赖、艺人门客、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一应具全。在这些人物中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有上百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妙玉、史湘云、李纨、香菱、袭人、晴雯、紫鹃、鸳鸯、芳官、尤三姐、王夫人以及贾雨村、贾琏、贾蓉、夏金桂等。正是这些人物形象的生活言行,构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一步一步地揭示了全书的主题。限于篇幅原因,人物评析未能展开,只好留待今后更新主页时再做了。这里请读者一定阅读原著进行全面赏析。 3、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1)按照实际生活塑造人物,是《红楼梦》描写人物的基本特征。《红楼梦》描写人物不以奇取胜,而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和人物一般的日常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在描写人物性格上,中国小说的传统写法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通过人物的生活经历表现人物性格的成熟过程。这个创造典型的民族特点,就具体作品不同的内容而表现不一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写人物采取浪漫主义方法,加以夸张、理想化,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场景下,显示英雄性格,从描写现实生活的深度上,《水浒传》要比《三国演义》高。到《金瓶梅》而变,完全通过生活细节,通过人物一般的日常生活,来刻划人物性格。但《金瓶梅》所写的生细节,欠选择提炼,对描写人物性格不都有意义的,更严重的是,人物性格前后分裂,矛盾不统一,这又大大落在《水浒传》后边。曹雪芹吸取了《金瓶梅》以来失败的教训,从中找到一些经验,又继承了前代小说的传统写法,再加上他对诗、词、戏曲、绘画及各种杂艺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描写人物的丰富多彩的方法。如“闲取乐偶攒金庆寿”,本是贾母想法子学“小家子气”凑

唐传奇

唐传奇 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艺术成就 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唐传奇 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 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又譬如《云麓漫钞》说士子欲以传奇显"史才、诗笔、议论”,确实唐传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议论成分,有的还夹有众多诗篇,这也造成小说文体的不纯。 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传奇这种文言小说样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较唐传奇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创作,并被改写为白话小说。事实上,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与传奇体有很大关系。 作品取材 由于唐传奇的兴起本身与民间文学有一定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收民间的素材,这使得文人创作同大众的爱好有所接近,这对于文学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在众多的传奇作品中,我们看到追求自由的爱情成为中心主题,而妓女、婢妾这类低贱的社会成员成为作品歌颂的物件,这里面就反映着大众的心理。所以它为后世面向市井民众的文艺所吸收。 唐传奇

四大名著艺术特色

九年级优生培训(四) (四大名著专题) 班级姓名 一、四大名著艺术特色 一、《西游记》明代白话长篇小说。吴承恩作。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西游记》,真可谓述变幻恍惚之事,寓玩世不恭之意,使人陶醉。 二、《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长篇小说。曹雪芹作。 《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创作的巅峰之作。它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红楼梦》语言最特殊、最成功的地方首推人物语言这方面,作者运用对话、独白、诗词曲赋等多样化的艺术手段,把每个人物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描绘得分寸适宜。作者语言艺术的高度运用,使人物具有更为丰富的生命和内容。《红楼梦》是一部充满想象的书、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它高妙的艺术价值在于它浸透并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是一部永垂不朽的巨作! 三、《水浒传》中国明代长篇小说。施耐庵作。 《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水浒传》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的“官逼民反”的现象和只手遮天的社会状况,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质,有力地冲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水浒传》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壮士形象。 四、《三国演义》明代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作。 《三国演义》反映了公元三世纪前后黄巾起义与被镇压的过程,广泛而具体的描写了魏蜀吴等封建政治集团内部斗争,反映了当时某些历史情况。《三国演义》并不是简单的复述三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而是一部经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智慧先知的诸葛亮;奸诈雄霸的曹操;忠贞勇毅的关羽;胸怀大志的刘备……这些英雄人物形象都融汇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看法,认清这些艺术形象反映的实质,才能将《三国演义》理解得更透彻。而《三国演义》就是这样,将英雄本色诠释地淋漓尽致。 二、四大名著常见题目及答案 ⒈《三国演义》中“刘玄德三顾茅庐”欲请出诸葛亮,它最初由徐庶推荐的。 “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徐庶,同时他也是进曹营一言不发的人。 ⒉《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蒋干是中了周瑜的计。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唐诗一起并誉为唐朝文学的两座高峰。它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前承六朝志怪、后启宋元话本的作用。唐传奇主要分成三类:一是写才子妓女的爱情故事,一是写豪侠壮士的侠义故事,一是写人生如梦的讽世故事。在这些唐传奇故事中,以爱情篇中的人物形象最为生动、情节最为曲折动人。除此之外,这些故事对社会现实的忠实反映和它自身的反展演变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试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此类传奇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一、爱情类唐传奇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由于此类唐传奇描写的是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无论最后结局如何,他们曾有过的热烈的爱情和女主角清光照人的形象都为后人所喜爱。因此这些爱情类的传奇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宋代以后的话本小说和元代以后的杂剧更是多取材于此,比如元代四大名剧之一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改编自元稹的《莺莺传》,而明代汤显祖的《紫钗记》则师承蒋防的《霍小玉传》。同时这些作品的写作技巧发展了六朝以来骈文中细致的描写,并且吸收古文运动中文字精炼行文流畅的特点,对后世的散文和小说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二、爱情类唐传奇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 唐传奇中的爱情故事是对唐代社会的真实写照。初唐所建立的科举制度和读书人狂热追求的官宦仕途到了中晚唐的时候已变得腐烂不堪,科举已经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读书人在考过科举后,于仕途上平步青云的途径一是靠婚姻,二是靠裙带,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以至于晚唐时牛李之争也是因为靠科举走上仕途的读书人和靠血缘关系互相提携的豪门贵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由于这个原因,中晚唐时娶五姓女之风巍为盛行,读书人莫不把五姓女当作官场上的敲门砖,同时很多读书人也为此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爱情。《霍小玉传》中的李益就因此抛弃了霍小玉,造成了唐传奇爱情故事中最大的悲剧。 另一方面,唐朝文化开放,国力强盛,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去学习唐朝先进的思想,各国商人、僧侣、外交使团络绎不绝,使得长安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再加上初唐时科举的设立吸引了全国读书人中的精英聚集在长安,催生了许多青楼酒家这样的风月场,以至于后人评价唐人好狎妓。此外,唐朝时胡风盛行,所以有唐一代多豪放女,而且道德标准迥异于前朝,以至于对儒家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女人或不遵循传统礼教、或作风大胆令人咋舌,和风流才子间产生了许多爱情故事。在青楼中靠卖笑为生的艺妓女子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唐朝豪放女的首要代表,无数皇室成员、高官显达、读书人都慕名去青楼一睹名妓的风采。但是青楼女子也并非如她们的职业一样只有虚情假意和逢场作戏,她们作为女人也有追求爱情的自由,只不过她们的爱情在五姓女对读书人的诱惑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她们与才子间的爱情多以悲剧收场。不仅仅是青楼女子频繁的遭到被抛弃的命运,其他身份地位不及五姓女的女子也屡屡因为读书人的负心而成为悲剧人物。 三、爱情类唐传奇作品中的名篇浅析 《霍小玉传》、《莺莺传》和《李娃传》是此类作品中的代表作。这三篇文章都叙述了读书人和年轻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悲剧的色彩一篇比一篇减弱,甚至把《李娃传》称为是喜剧也并无不妥之处。《霍小玉传》里的霍小玉是霍王的女儿,被霍王遗弃后便失去了五姓女的地位。虽然她和李益相恋了两年多并且只要求拥有八年的爱情,但李益为了日后的发达不但尊母命迎娶身为五姓女的表妹卢氏,还对霍小玉避而不见,极尽负心之事。即使被黄衫客用计骗到霍小玉面前时他也无一句解释。最后霍小玉气绝身亡,

浅谈《红楼梦》的艺术创新

浅谈《红楼梦》艺术手法的创新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整个欧洲。为什么《红楼梦》会有如此高的评价?《中国小说史略》如此说来着:“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这说明创新是红楼梦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就《红楼梦》中的心理描写、将诗词赋予作品中、以及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等来阐述该作品艺术手法的创新。 中国小说的传统写法最突出的是“白描”。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都是大量描写战场厮杀的场面,却极少运用到心理描写。曹公就在这方面大大的突破了传统的写法,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心理描写。请看宝玉、黛玉的一次口角之后——宝玉的心内想的是:“别人不知我的心,还有可恕;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为我解烦恼,反来拿这个话堵噎我。可见我心里时时刻刻白有你,你竟心里没我了。”宝玉是这个意思,只是口里说不出来。那林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人的呢?我就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无毫发私心了。怎么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呢?可知你心里时时有这个…金玉?的念头,我一提,你怕我多心,故意儿着急,安心哄我。” 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因你立刻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

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远。”黛玉心里又想:“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远了。”这一段心里对白将封建贵族公子、小姐的性格特征刻画的细腻,生动,栩栩如生。 《红楼梦》所写不同于《水浒传》,粗人多,细人少,说话做事粗言村语、直来直去者多;《红楼梦》中是贵族之家,在主子中,识文认字的多,不识字的是极少数。因此,说话、做事拐弯抹角的,逗心计的,心里想的多,自然心理活动就多。尤其是宝玉和黛玉这两个男女主人公,恋爱的途程上,障碍多,曲折多,风波也多,宝钗和宝玉的“金玉”,就是制造摩擦的最突出的一个“尤物”。曹雪芹设计得很巧妙,“宝玉”、“金锁”不是在宝玉和黛玉手中,而是在宝玉和宝钗手中,于是,“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就不断发生冲突,一提…金玉?,黛玉就像刀戳心窝子一样不痛快。其实,宝玉和黛玉始终是“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但中国封建社会的男女受封建意识和观念的影响,心里话是不可能随便说出口的,因此就引起了多层次的猜忌和误会,上面所引这段话,就是彼此猜忌所引起的。二人心里所想是一样的,面对面反而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人们心理上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人物性格上的一个特点。 又如《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一段心理描写“素日虽闻探春的名,他想众人没眼色,没胆量罢了,哪里一个姑娘就这样厉害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着?自己仗着是邢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待,何况别人?”曹公寥寥数语,

红楼梦艺术成就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上至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它对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等等描写,都具有很强的可信性。它还表现了作者对烹调、医药、诗词、小说、绘画、建筑、戏曲等等各种文化艺术的丰富知识和精到见解。《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红楼梦》对中国文化艺术集大成的丰姿,绝不限于文体和文学本身,各种姐妹艺术,包括戏剧、曲艺、绘画、书法、音乐、游戏,以及建筑艺术、园林艺术、服饰艺术、陈设艺术、编织艺术、风筝等手工艺术,至于茶文化、酒文化、果品、点心、菜肴、烹调等综合而成的饮食文化等,无不在书中有精妙卓绝的反映。举凡在当时社会生活中与物质文明相伴而上升为某种文化形态、具有艺术鉴赏价值的事物,几乎都被博学多识、才艺绝伦的作家收入笔底、活现纸上,令后人赞叹不已。今天,“红楼文化”已伸展、渗入到各个文化艺术和生活领域,《红楼梦》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技巧和文化的结晶。 《红楼梦》在文坛上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艺术的成熟。在艺术上,她不仅可与我国源远流长的诗词曲赋中最辉煌的作品相媲美,而且可与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小说名著并列而无愧。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同时代人早已发出了“传神文笔足千秋”的赞叹;脂砚斋等对这部小说艺术上的创新之点和独到之处不乏有价值的评点;戚蓼生在为之作序时以“一声两歌,一手两牍”,“注彼写此,目送手挥”等评论,很有见地地道出了小说神妙的艺术手腕。鲁迅在概括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时更说过,“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给予高度的评价。《红楼梦》的确是一座艺术的宝殿,气象万千,蔚为大观,无论是她的整体还是细部,都能引人入胜,开人心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探讨这部杰作的艺术经验、概括其艺术成就,成为红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热点,大致涉及到下述诸方面。一、从总体上看,《红楼梦》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她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浑然天成《红楼梦》是一部以作家的个人生活经历为基础写成的小说,但并非作家的自传实录。从生活到艺术,期间经过了极大的提炼、改造、增删、虚构,所谓“十年辛苦不寻常”。小说虽则是为“闺阁昭传”、写儿女真情,却展开了极其广阔繁富的生活画面。从贵族世家、宫闱内廷、官衙寺庙,到市井闲人以至村野细民,一幅幅生活图景联缀交织、剪接生发,要耗费作家多少心血!历来对于《红楼梦》的“百科全书”之誉,不过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是赞叹描摹生活的丰富精微;实际上艺术创作更有其特殊艰辛之处,一切都要经过作家感情的熔铸、心灵的孕育,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小说所呈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人文景观,无不灌注着作家的血泪辛酸、人生体验。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血泪凝成、苦心经营的书,读起来却如行云流水、

唐传奇

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其次有讽刺批评社会的一些现象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批判精神。还有政治历史题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传》、《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艺术成就 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唐传奇 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 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又譬如《云麓漫钞》说士子欲以传奇显"史才、诗笔、议论”,确实唐传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议论成分,有的还夹有众多诗篇,这也造成小说文体的不纯。 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传奇这种文言小说样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较唐传奇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创作,并被改写为白话小说。事实上,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与传奇体有很大关系。 作品取材

红楼梦的艺术特点

红楼梦的艺术特点 《红楼梦》就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与高度的思想内容的奇书,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综合与体现。“字字瞧来皆就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在艺术上,它达到了中国小说不可企及的高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与写法都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1、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红楼梦》就是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凤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就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就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前5回):序幕。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与十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概括。第二部分(第6~55回):就是贾府的全盛时期。第三部分(第66回~104回):就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第四部分(第105回~120回):就是彻底衰落时期。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巨著,作者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无止的斗争,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就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此处每一人物又几乎自成起讫的故事线索,又有如斗拱短柱。条条线索、错落编织,所以《红楼梦》又有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的美称。关于《红楼梦》结构的其她说法还有:近代的“四时气象说”(二知道人)、“二十一大段说”(王希廉)、张新之的“三大支说(张新之)以及当代的“波纹结构说”(无名氏)、“立体式建筑说”(周汝昌)、“复叠框架结构说”(曹涛)等。 2、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最主要的原因就就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因为人物就是小说的灵魂。据何绵阶、邢颂恩所著《百二十回<红楼梦>人名索引》统计,在《红楼梦》里,有名姓的人物共七百多人,上至皇妃亲王、公侯太监、夫人小姐、公子士人、世族权豪;下至贫民百姓、丫环村妪、僧侣尼姑、相士医家、市井无赖、艺人门客、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一应具全。在这些人物中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有上百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妙玉、史湘云、李纨、香菱、袭人、晴雯、紫鹃、鸳鸯、芳官、尤三姐、王夫人以及贾雨村、贾琏、贾蓉、夏金桂等。正就是这些人物形象的生活言行,构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一步一步地揭示了全书的主题。限于篇幅原因,人物评析未能展开,只好留待今后更新主页时再做了。这里请读者一定阅读原著进行全面赏析。 3、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1)按照实际生活塑造人物,就是《红楼梦》描写人物的基本特征。《红楼梦》描写人物不以奇取胜,而就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与人物一般的日常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在描写人物性格上,中国小说的传统写法就是:通过人物的行动与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通过人物的生活经历表现人物性格的成熟过程。这个创造典型的民族特点,就具体作品不同的内容而表现不一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写人物采取浪漫主义方法,加以夸张、理想化,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场景下,显示英雄性格,从描写现实生活的深度上,《水浒传》要比《三国演义》高。到《金瓶梅》而变,完全通过生活细节,通过人物一般的日常生活,来刻划人物性格。但《金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 1.概述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神话 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 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情况如何? 2.《诗经》是如何分类与编排的? 3.汉代的传《诗》的情况如何? 4.《诗经》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 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选择两篇进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 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主要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选择《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进行分析。 7.《国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 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选择《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或《冯谖客孟尝君》进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 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 3.简述《墨子》文章的基本特点。 4.什么是“三表法”?

红楼梦艺术特色范文

红楼梦艺术特色范文 一、真实的艺术 《红楼梦》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红楼梦》的世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虚构出来的,那些除了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外,大大小小不同阶级和阶层、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姿容和性格的几百个人物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所发生的依存和矛 盾的关系;围绕着宝、黛的爱情辐辏式展开的众多事件以及它们之间互相勾连又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都像是浑然天成,一点不见人工斧凿的痕迹。读来让人感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曹雪芹对人物的塑造完全打破了“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传统写法,他笔下的人物都植根在社会生活环境和各自具体境遇之中,都活动在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其性格受着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牵制,包含着复杂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因素,表现出多方面的特点,但是这种性格的多样性又有机地统一在主导方面;这样与环境交融的性格不会是凝固的,它在主导方面的支配下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着。而且所有的人物,包括中心人物、主要人物和陪衬人物,作者都是总览全局,按照主题的需要和生活的逻辑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安排,使得每一个安排都尽量地发挥多方面的作用,显示出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意义,而彼此又处处照应,紧紧围绕中心集结成为一体。

这样,《红楼梦》就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式结构,它以贾宝玉为中心人物,以贾、林、薛爱情婚姻纠葛为线索贯串始终。但作者不是用通常的单线结构方式,把与中心情节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弃置不顾,专一去描写中l心的人物和事件,而是把中心的人物和事件放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矛盾线索齐头并进,并且揭示出中心情节和其他各种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红楼梦》展现的情节就像生活本身那样,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二、对比鲜明的世界 《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巧妙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这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这是统治者的世界。 大观园以贾宝玉、林黛玉和一群处在被压迫地位的丫鬟为主,包括年轻的小姐们在内,是一个自由天真、充满了青春的欢声笑语的女儿国;而与之对立的男子世界,则在权威和礼教的外衣下,处处都是贪婪、腐败和丑恶。这男子世界以男性统治者为中心,还包括掌权的贵族妇人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以及执行统治者使命的老妈子等人。 在大观园女儿国中,又存在着鲜明的对比。以各个人物的主观思想形成的两股对峙势力:贾宝玉、林黛玉追求个性自由,背离封建礼教;薛宝钗、袭人自觉地维护封建礼教。这两种势力的斗争反映了社会上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与封建社会的矛盾。但是,薛宝钗、贾探春、袭人等又不同于一般统治者,尽管她们在主观上站到了封建势力

红楼梦的思想成就与艺术特点思想成就

红楼梦的思想成就与艺术特点思想成就: 它打破了过去中国小说塑造人物模式化的格局,写出了人物性格多侧面‘复杂发展的特征。显示出作者高超的任务形象塑造的笔力。比如第三回通过黛玉进贾府和与王熙凤初识的所见所闻,表现的凤姐的特殊地位;威势和雍容华贵。接着用它的明得体的言行,表现出她老于世故的性格特征。这无疑来自于对生活现象的深入观察和认识。 艺术特点:1·《红楼梦》善于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中,发展故事,展示任务性格。比如,小说集中写了几次送葬。可卿之死,场面宏大,突出的展示了贾珍;王熙凤等人物的性格 特征。贾珍“恨不能代替秦氏之死”,悲恸万分,尽己所有为儿媳料理丧事,其暧昧端倪已露。凤姐协理宁国府首次显示出她的刚强好胜;泼辣才干。 2《红楼梦》还善于以典型环境的描写来衬托典型人物塑造,使人物和环境交相辉映,各得其趣。如探春所居秋爽斋中的陈设:大案;大鼎;大盘;宝砚等,显得大气;豪爽,与贵族小姐的娇羞;细腻不同,更加烘托出探春干练;精明;颇具男人气魄和胸怀的性格特征; 3细腻的心理描写,也是《红楼梦》成功塑造人物的方法之一。如第三十二回黛玉听到宝玉赞她不讲“仕途经济”之类的混账话后的一段心理描写,无疑是人物内心深处思想;感情的道白,既丰富了人物的情感世界,也凸显了人物性格。 4·《红楼梦》囊括万象的网状结构,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作品以宝黛的爱情为主线,穿插起一个个人物和事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完整严谨。 5·作品语言纯熟;精美而极富表现力,能把景物人情世故惟妙惟肖地尽现于读者面前。如宝玉挨打,王夫人;袭人;宝钗;黛玉;贾母等人的语言,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身份地位。 6·《红楼梦》有着情浓意郁的诗的韵致。如黛玉的《葬花吟》,宝玉的《芙蓉女儿诔》所创造的诗意美,构成了小说完美的艺术韵致。 7·独特而深沉的悲剧美,使作品更加具有感人的魅力。《红楼梦》则是一部描写理想爱情遭到毁灭的悲剧。尤三姐热烈地追求柳湘莲失败而自刎,不如愿,勿宁死,何等悲壮。宝黛的爱情是人世间美好理想的化身。那充满浓浓情谊的爱情发生、发展,不知激励鼓舞了多少追求至爱的人们。作者对宝黛爱情关系的描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说完全突破了传统小说戏曲中那种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老套子,其结局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夫贵妻荣的大团圆,而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社会悲剧。作品浓墨重彩的歌颂了带有民主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理想爱情,然而却被封建社会残酷地毁灭了。曹雪芹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增强了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 《红楼梦》以十分饱满的创作艺术手法,成为古典小说艺术成就最高的巨著。无论是多层次、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还是自然精深的创作艺术特色,启发着读者的认识,激动着读者的情感,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曹雪芹以其天才和真知灼见,创造了这部伟大的长篇鸿著,两百多年来,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爱情诗 《诗经》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诗经》爱情诗昭示后人,要摆脱“非人”的镣铐,回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境界,就必须赢得主体精神的自由,而这也正是《诗经》这部古老经典具有不朽文化价值的根源所在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郑风?溱洧》写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享受着爱情的甜蜜,并互赠芍药以定情。这首诗如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天真纯朴,烂漫自由,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对

唐传奇

唐传奇

唐传奇 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兴起和发展 繁荣原因 唐代经济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使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各种民间艺术得以发展,为传奇小说创作奠定了社会的基础。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繁荣,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也为唐传奇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提供了营养。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温卷”之风,也推动了传奇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以来志怪及志人小说的创作则是唐传奇产生 的文学渊源。 发展阶段

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发轫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作家和作品数量最多,而且颇有名家名作涌现。如陈玄佑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时期。虽然作品数量不少,并出现了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铏的《传奇》等,但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成就较高,如传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思想与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红楼梦艺术手法赏析

浅谈《红楼梦》艺术手法 《红楼梦》就是一部寄托深意、“字字瞧来皆就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绝世佳作。它就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高峰。它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与很高的美学价值。它就是一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从发展到衰亡的过程的缩影,以小说的形式、以家庭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清朝社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 《红楼梦》不仅在小说背景方面有特殊的构思,在小说艺术手法上面更就是独具一格,达到了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高峰,具有了相当的美学价值。下面,我就我个人对《红楼梦》的阅读经历,对其艺术表现手法浅谈一二。 一、《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 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曹雪芹完美地做到了在同一阶级中塑造众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非常之多,且不说人物本身千差万别的,单就是本身思想性格及身份地位类似却又处处不同的形象就有很多为众人所熟知。在这众多的人物中。有的就是官僚贵族的当权者,有的就是锦衣玉食的公子王孙,有的就是年轻貌美的大家姊妹,有的就是经受豪宅欺凌的丫头仆役,这些人,同一类人大都有着相似的出身经历或者身份地位,但曹雪芹却同中求异,采用了一些很特殊的对比手法,使得那些易被人混淆的形象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从而使读者毫无类同之感。 比如,《红楼梦》中著名的两位名门千金小姐,薛宝钗与林黛玉。她俩的出身与学识教养基本类似,都有沉鱼落雁之貌,都有出口成章之才。这样的两个人物形象,按理说很难区分。然而在《红楼梦》中,显然她俩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对立形象。曹雪芹通过对她们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思想风格的刻画,表现了这两个形象内在的迥异。这种迥异在宝钗与黛玉对宝玉的爱情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黛玉对于宝玉,就是一片纯真的爱情,她通过“题帕诗”向宝玉倾吐爱情,含蓄而明心。而宝钗,却就是因宝玉就是贾府的宠儿而爱上宝玉,这种爱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为了未来的地位,她的爱谨慎而谋世。再者,在处世为人方面,黛玉高洁,自尊,从不轻易迎合世俗,无论就是对至高无上的贾母,还就是对管家少妇王熙凤。而宝钗,她拥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与背后厚实的家庭财富,凭借她的乖巧伶俐讨得了贾母的欢心。一个天真敏锐,一个沽名钓誉,这就就是钗黛之别。 作者通一系列相同事件中钗黛的不同言行,塑造了她俩迥异的性格特点,使得小说中的这两个人物特点鲜明突出。这样的例子还有一大批,如迎春与探春,尤氏姊妹等。小说中,作者以特殊复杂的对比手法,同中求异,重复中求不重复,塑造了一大批外部相似却实质迥异的人物形象,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另外,在人物塑造中,曹雪芹没有采用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人物主导性格的手法,她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并不就是从个人好恶出发,随意将某个人写成好人,

《红楼梦》成就与影响

《红楼梦》成就与影响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因此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变相地反映了现代人的交际能力。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是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这些诗词的创作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切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口气。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因而使《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使它足以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无逊色。 影响影视界 《红楼梦》备受社会的欢迎,所以便陆续有人将其搬上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在清代以《红楼梦》为题材的传奇、杂剧有近20多种。到了近代,花部戏勃兴,在京剧和各个地方剧种、曲种中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红楼梦戏。其中梅兰芳的《黛玉葬花》、荀慧生的《红楼二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中国古典小说所具有的普遍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写作方法、叙事风格、艺术语言;《红楼梦》是其中最杰出的典型代表;《红楼梦》的内容简要分析;《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对人生和社会悲剧的深刻揭示;《红楼梦》蕴涵的丰富寓意;《红楼梦》的神话色彩;《红楼梦》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集大成者。 中国古典小就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写作方法上是积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表现方式的有机融合,力求更充分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用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来引导读者认识生活。我们对古典小说所叙写的人物和事件很难指实,尤其是对那些历史现实和英雄传奇作品,由于讲说形式的深远影响,古典小说在刻划环境和人物时,很小用静态描写的笔法,而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状物写景,刻划人物性格。在叙事观点上,古典小说很难用第一或第三的叙事人称来限定,使用的是一种模糊叙事的手法,不同于现当代西方小说,而这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传达艺术含量和思想内涵,讲求情节的奇险和完整,在风口浪尖上塑造人物,达到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也是古典小说的艺术追求,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语言、准确、通俗、生动、丰富,具有感觉色彩和艺术情韵,有很强的表现力。《红楼梦》—即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杰出的代表。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且具有人类文化普通价值的少有杰作之一。《红楼梦》能够而且已经起到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作用。 《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多少年来一直被后人传阅、研究,那么它究竟有哪些特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它的艺术特色、个性何在?这就必须从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上来看曹雪芹这位伟大作家的文学创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红楼梦》的内容简要以及写作主线。 一、《红楼梦》内容简析 《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的奇书,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无比丰厚的艺术蕴涵,值得我们永远探求。 《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以毕生的血泪写说的,脂砚斋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曹雪芹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很显然,《红楼梦》的主题内容是蕴涵着深意的,决非简单可解。 鲁迅先生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种种;经济学家看《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悱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社会上还有所谓“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贾宝玉”的说法,自《红楼梦》出世至今,人们对其主题的认识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爱情说”、“爱情婚姻悲剧说”、“四大家族心衰说”、“政治历史说”等等。但总的概括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通灵宝玉与叛逆主题—贾宝玉的形象。 二、木石金玉与爱情主题—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三、四大家族与政治主题—贾府衰败的历史命运。 四、色空观念与人生主题—“分骨肉”、“世难容”、“聪明累”、“虚花语”。 了解了《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写作主线: 曹雪芹笔下写人写物、写事、写境,都有它的个性,我们也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够真正理解《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如果你用一般的你常听到的词语如“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刻画细致、言语生动”,你是得到了一些文学享受,但是你没有把握住《红楼梦》真正的精华。 鲁迅先生虽然非红学专家,但他的《中国小说史略》里边就有一篇专讲《红楼梦》,他说《红楼梦》不是政治小说、历史小说,它是人情小说,“人情”两个字就抓住了《红楼梦》的精神中心,然后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艺术他提出一个最重要的命题,即伏结,而且他还评论说《红楼梦》续本的好坏是经符不符合原著的伏线为标准的,何为伏线?就是书一开头处处句句里边有埋伏,里边藏着东西,它表面上是一层意思,但一细想,它是指的后边。 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一个《好了歌》,甄士隐做了注解它的第一句都是伏线,那里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其实是荣国府大观园的变迁,这里面每一个埋伏,指的是后面一个人,而这个伏线一直贯穿着全书。 在运用伏线上,曹雪芹在布局上也是别具匠心,我们可以想一想,进怡后院的外人,只有贾芸和刘姥姥,而这两个人物重要无比,她们除了进怡红院还都找过王熙凤。而在《红楼梦》的最后,贾芸和刘姥姥都分别去狱内探望宝玉和凤姐,刘姥姥还救了巧姐,这两个人物构成了《红楼梦》最重要的收场人物。 总的来说,《红楼梦》的布局结构是两截,前边54回写的是过除夕,祭宗祠、家庭的盛会、荣国府的那重排场,一过54回,笔墨马上变了,家庭主要是写小姐、少奶奶、后半扇真正占据艺术舞台的已经不是那些人了,是那些各层各级的大丫环、小丫环、无名的女儿前半扇你看到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最后也是为了反衬后边的。 通过以上对《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思想及写作伏线的了解,本文再就《经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