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概论

人文地理学概论
人文地理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10)人文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二(11)二战以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特点

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与前期相比,无论在研究方向还是研究内容、方法上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总的来看,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地理学吸收了近代科学的哲学方法论作为理论研究的指导,推动了人文地理学的革新

在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方面,为了解决人类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当代人文地理学在哲学方法论上表现出多元化趋向。一方面,科学哲学首先引入人文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末期兴起的计量革命强调唯有经过公正客观验证后的事实与结论,才能被认为是知识。另一方面西方人文地理界受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首先、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定量的分析方法只有和定性方法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其次、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人们称作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早期人文地理学种行为的研究偏重于外在行为和环境感性的研究,近年来,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对决策学习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研究)

第三现在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比如说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的应用。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现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好的发展: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人文地理学研究日益向使用方向发展,面向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些问题。如区域资源的开发研究。地区综合发展分析,城市与区域规划等

(4)与相邻学科接触日益频繁,一些具有边缘学科特点的分支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如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

三(06)联系实际谈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知道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通过对地球表层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分析,人文地理学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规律,寻求人类适应利用和改造地表形态环境的途径,为全球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人文地理学涵盖了广泛的研究主题,其理论与方法在众多的学科研究前沿,如城乡规划,区域经济,国际关系等领域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是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的总结,并应用于研究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它是人文地理学的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当前,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提出来许多课题,需要人文地理学家去参与研究,例如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等等,另外人文地理工作者可参与的实践项目很多,涉及范围很广,其中各种地区性规划是人文地理学参与研究的主题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为了揭示全国各地人文现象的分布的规律性,从中总结经验,协调好人地关系,更好的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服务,人文地理学就必须积极而有计划的向社会宣传和普及人文地理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的知识。通过人文地理学的学习了解各地的不同文化掌握当今世界特别是我国的人文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使他们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本国国情,充分不同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在我国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补充考点: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其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一)社会性:

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断地运动中。

(二)区域性

区域性是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当然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各国各地区自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口、科技与教育发展水平等条件差异很大,也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不同区域的人文现象才会出现多样性与差异性。因此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差异,必须研究区域。

(三)综合性:横断学科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地综合,从总体特性惊醒研究,注重各种要素间的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整体。

2、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

3、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1、区域研究的传统: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2、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3、人地关系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过查阅资料,论述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答: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指导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存在肯定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当今地理学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地球表层,离不开人类环境,离不开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时候,以人居环境为例,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是大城市就适合居住,而是认为当今最适宜的居住环境是综合各方面来看的,如近几个月进行的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的评选以及幸福城市的评选,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

在如今人文地理学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起初的经济建设方面,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扩展到了环境保护民族关系等方面,以环境保护为例,中国飞速发展的GDP有一部分是建立在以牺牲环境的代价上的,有了环境保护等政策的陪伴,经济会更加健康的发展。

2)、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其发展形成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的总结,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决策者正确进行决策。

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为例,一个区域的决策者应该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如水源,日照植被等判断该地区是否适合土壤开发,并根据以往开发的历史确定该地区适合进行何种类的开发。

3)、为文化及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各国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是一门基础学科,为了揭示全国各地人文现象的分布的规律性,从中总结经验,协调好人地关系,更好的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服务,就必须积极而有计划的向社会宣传和普及人文地理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的知识。通过人文地理学的学习了解各地的不同文化掌握当今世界特别是我国的人文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使他们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本国国情,充分不同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在我国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主题

一(09)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二(11)用文化区与文化生态学观点论述闽台文化区的形成及特点

三(0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异同

四(08)结合伊斯兰教的形成发展说明文化扩散的形式及特点

五(07)举例说明文化等级扩散

六(11)用文化生态学观点,论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七(05)从文化结构分析出发,论述文化整合的现实意义,并举例说明

八(05)什么是文化景观,举例说明文化景观为什么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九(06)从文化与环境关系出发,论述文化景观建设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关系

人地关系理论

一(03 02)为什么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二(08)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为何区域人文地理学研究要从区域人地关系研究为出发点

人地关系的内涵:人地关系是指社会的发展和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改造利用地理环境,以增强人类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而改变的地理环境跟深刻影响人类环境的地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他们之间的这种空间的宏观关系就是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论,是指人们对人地关系的各种观点,思想的总称,即关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论,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理论

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1,从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设计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和事物,但其核心内容都离不开人地关系的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都是表面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的现象的分布与变化。现代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是以人地表层

三(04)从人文地理学的历史演变特点出发,分析人地关系的动态性人地关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同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所以,人地关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中,其人地关系的特征并不相同,人其动态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首先基于人们利用地理环境范围和强度的扩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生存需求的增长,过去视为无用的环境因素或地区,现在成了可利用资源或值得开发的地区。如,海洋过去,除渔盐之利外被大多数人视为交通障碍,而今已成为人糊的资源宝库重要的生存空间。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矿产资源也在不断地增加,以前视为废物的东西现在也成为可以利用的矿物。

2 人地关系的发展也基于人类对地理环境改造能力的增强。

在人地作用过程中,人不公能够能动地适应环境,而且能够积极地改造环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改造强度越来越大,使得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人可以通过水库等工程调节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可以改造土壤,平整土地,变荒野为良田,可以创造小气候环境,可以通过交通通讯方式缩短相对空间距离。

3 人地关系的发展也基于地理环境对人类反作用强度的加大。

这种反作用已不仅仅限于资源的供给能力,从生存空间,生活质量,能源消费,环境污染许多方面影响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当前所存在的资源问题,粮食问题,人口问题能源工业问题,甚至世界冲突与和平问题,无一不是人地关系作用加深的表现。

四(04)什么是人地相关论(或然论),举例说明人地相关论是如何分析解释人地关系的

五(05)从观点内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对可能论与文化决定论进行比较及评价

六(04)用巴罗斯生态学关系观点,说明文化生态的内涵和特点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

②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③ 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

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传统风格一旦变异,人居环境一旦破坏,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因此在文化生态上绝不能搞“先拆毁、后重建”

文化生态就像端午节一样,到过节那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早晨起来采艾草、菖蒲开始,包粽子,赛龙舟。这样过节,不用政府部门通知,不用下命令,老百姓自己有自己过节的一整套程序,文化生态保护区所要保护的正是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的东西。比如,客家文化是中原祖先辗转流离,最后在梅州等地形成的;羌族由北到南流动、迁徙,把羌族文化带到了西南羌寨;苗族的红苗,根就在湘西,至今,苗族文化中祭祖的鼓声依然响彻在湘西的山山寨寨;在闽南,男女老幼随口哼唱的就是古老的“南音”,就是耳熟能详的高甲戏、歌仔戏、梨园戏和闽南山歌……这些文化生态不是我们一两天能打造出来的,那都是人家祖祖辈辈“打造”出来的,是当地家家户户的老百姓“打造”出来的。所以要真正保护这些文化生态,靠的是当地的老百姓,靠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老婆婆、老公公们。

七(09)从人地关系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和谐论的科学意义,并对当前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的指导作用

人地关系的内涵:人地关系是指社会的发展和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改造利用地理环境,以增强人类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而改变的地理环境跟深刻影响人类环境的地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他们之间的这种空间的宏观关系就是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的特点:1 区域差异性(地理学介入的前提)

2系统适应性(地理学研究的任务)

3 动态发展性地理学认识的基调

八(07)什么是人地关系协调论,举例说明区域人地关系协调论的复杂性

九(03)简述人地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

理论名称代表

人物

理论要点简要评价

环境决定论拉采

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

决定性作用。

①它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天命论”、“神创

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可能论(或然论)白兰

士和

白吕

强调人在利用地理环境过程

中的选择力和创造力。

①积极作用:纠正了环境决定论引起的人文地理

学发展上所走的弯路,有助于人类发挥主观能

动性,推动社会的发展。

②局限性: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理环

境只是提供可能,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够彻底。

③启示:在自然地理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充分发

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分析不同时空的人地关系特

性。

适应论英国

人文

地理

学家

罗士

①人地关系是人类对地

理环境在利用中的适应;②

人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具有多

种可能性。

①积极作用:批判自然地理环境的开发利用。

②局限性:尚未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尚未找到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合理途径。

③启示:利用自然应适应自然地理环境,人类对地

理环境的适应包括社会地理环境。

生态论美国

地理

学家

巴罗

①人地关系是人类对地

理环境的选择性反应

②地理学同意的主题的

人地关系——人类生态。

①积极作用:批判了地理学只关注自然地理环境本

身的倾向,将人类生态引进地理学,作为统一地理

学的主题——人地关系研究的一种方法,注重人地

关系作用过程的研究。②局限性:将地理学等同于

人类生态学,尚未找到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尚未

找到人类选择对地理环境作出合理反映的依据。③

启示:人类对地理环境作出合理的反应,人有主动

选择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可能性和能力。

和谐论(协调论)庄

子、

李特

尔、

吴传

①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复

杂的巨系统;②人类社会与地

理环境对立统一;③社会发展

与地理环境应协调发展;④人

类必须约束自身行为来协调

人地关系。

①积极作用: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地理

学的主线和结构。

②局限性:对人地关系的复杂机理尚缺乏认识;协

调人地关系的实证的案例尚不多。

③启示:人地关系是可以协调的;协调人地关系带

有强烈的个案性和创新性。

环境感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

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

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

①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地

了解和检验人—地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人与环境间的知觉、认知、激励及行为和行

知论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为方式、行为原动力、决策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

并融入心理因素,将地理学对行为的人的思考推向

深层次领域,从而为人—地之间的协调或调控提供

了又一支撑体系;

③采用行为透视与区域透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把

人文地理学与同源的社会科学各分支区别开来。

文化决定论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对

环境的影响程度,每一种文化

特征水平都对应于特定的人

地关系。相同的自然环境+不

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景

观。不同的自然环境+相同的

文化系统=相似的文化景观。

文化决定论的片面性:虽然文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准

则,但人类在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面前并不是束手

无策和俯首听命的。

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是有条件的,当人们在生存

线上挣扎而加速生存环境衰竭的时候,文化价值观

也失去了它的支配作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础理论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人种 (10) 五、民族 (10) 六、民俗 (10)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农业类型 (10) 二、农业景观: (11) 三、农业区位论 (11)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城市化概念 (11)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

三、城市化机制 (12)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五、城市地域 (12)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七、城市体系 (14)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 二、宗教的传播 (16) 第十章旅游地理 (17) 一、旅游文化 (17)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 三、国家权利 (19)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 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 (22)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研] 答:人文地理学是指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研究对象上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 2埃拉托色尼[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埃拉托色尼是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学者。他运用简单的工具测量出了地球周长,成为最早测量地球半径的人,并在测地学和地理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并用它作为《地理学概论》的书名。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文化特质的源地[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文化特质的源地。文化特质的源地有单核源地和多核源地。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的源地除单中心的源地之外,还有一些是多中心的源地,以道教的文化源地为例,道教的文化源地有西部源地和东部源地。4环境决定论[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研]

答:环境决定论是指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决定论的最大优势是:为人们从自然环境角度理解对人类的极大制约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但其不足也是显然的,即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能动作用,显示出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此理论时,须辩证地去发挥出优势来。 5民族[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研;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6种植园农业[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种植园农业是指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生产,具有种植面积广大、使用劳力多和商品率高的特点。种植园农业一般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区。

天文课后答案、地球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述天文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特点? 答: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天体,其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对天体的观测,包括目视观测和仪器观测。它的研究特点是: (1)大部分情况下人类不能主动去实验,只能被动观测。 (2)强调对天体进行全局、整体图景的综合研究。表现观测上是全波段、全天候。在理论上依赖模型和假设。 (3)需用计算机把观测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使天文学研究发生重大变化的另一个技术进步是快速互联网技术,这使得异地天文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成为可能,使得观测数据具有巨大的科学产出的潜在意义。目前,虚拟天文台的提出和建设对天文研究意义深远。(4)具有大科学的特征,需要大量投资。 (5)以哲学为指导。 2.研究天文学的意义有哪些? 答:天文学与人类关系密切,天文学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服务:准确的时间不单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而且对许多生产和科研部门更为重要。最早的天文学就是农业和牧业民族为了确定较准确的季节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的一些生产和科研工作更离不开精确的时间。例如,某些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宇航部门,对时间精度要求精确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准确的时间是靠对天体的观测获得并验证的。 (2)导航服务: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是靠天文学知识取得的。确定地球上的位置离不开地理坐标,测定地理经度和纬度,无论是经典方法还是现代技术,都属于天文学的工作内容。 (3)人造天体的成功发射及应用:目前,人类已向宇宙发射了数以千计的人造天体,其中包括人造地球卫星、人造行星、星际探测器和太空实验站等。它们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国防军事。仅就人造地球卫星而言,有通讯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根据不同需要又有地球同步卫星、太阳同步卫星等。所有人造天体都需要精确地设计和确定它们的轨道、轨道对赤道面的倾角、偏心率等。这些轨道要素需要进行实时跟踪,才能保持对这些人造天体的控制和联系。这一切都得借助天体力学知识。 (4)导航服务:天文导航是实用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天体为观测目标并参照它们来确定舰船、飞机和宇宙飞船的位置。早期的航海航空定位使用六分仪(测高、测方位)和航海钟,靠观测太阳、月亮、几颗大行星和明亮恒星,应用定位线图解方法来确定位置,其精度较低,且受天气条件限制。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已发展了多种无线电导航技术来克服这方面的缺陷。宇宙航行开始以后,为了确定飞船在空间的位置和航向,天文导航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应用,使卫星导航更精确。卫星导航不仅普遍用于航天、航空、航海,而且还用于陆面交通管理。 (5)探索宇宙奥秘,揭示自然界规律:随着对宇宙认识的深入,人类从宇宙中不断获得地球上难以想象的新发现。例如,19世纪初有位西方哲学家断言,恒星的化学组成是人类永远不可能知道的。但过了不久,由于分光学(光谱分析)的应用,很快知道了太阳的化学组成。其中的氦元素就是首先在太阳上发现的,25年后人们才在地球上找到它。太阳何以会源源不断地发射如此巨大的能量,这是科学家早就努力探索的课题。直到20世纪30年代有

地球概论课后题答案doc资料

第一章 复习与思考p6(略) ●什么是纬线和经线?什么是纬度和经度?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纬线是整圆,而经线是半圆? ●为什么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而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怎样理解地面上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既是理论上的“亦东亦西”,又是实际上的“非东即西”? 复习与思考p21~22 ●何谓天球周日运动和太阳周年运动?为什么会有夜半中星的变化? ●举出下列天球大圈的两极: 地平圈Z Z’子午圈 E W 天赤道P P’卯酉圈S N 黄道K K’六时圈Q Q’ ●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 N 子午圈与天赤道Q Q’ 子午圈与卯酉圈Z Z’ 子午圈与六时圈P P’ 天赤道与地平圈 E W 天赤道与黄道? (春分点) ?(秋分点) ●为什么时角向西度量,而赤经则要向东度量? 使天体的时角“与时俱进”,用以度量时间;赤经“与日俱增”(参考书本第15页) ●天球上哪一点的赤纬(δ)和赤经(α)等于零?又,该点的黄纬(β)和黄经(λ)是多少? 天球上春分点上的赤纬与赤经等于零。该点的黄纬黄经等于零。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多少?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是多少?(查天球仪)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66°34′、90°,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分别是在66°34′、18h。 ●某恒星的方位和高度都是45°,问:须在天空的那一部分去寻找?(西南方半空) ●在何地(指纬度)观测,天体的赤纬与高度相等,时角与方位相等(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逍坐标系合一为一)? 南北极 ●已知恒星时S=6h38m,某恒星再过2时10分上中天,试求该恒星的赤经。 8时48分。 S=t+α;α=S-t=6h38m-21h50m=-15h12m=8h48m 或α=S-t=6h38m-(-2h10m)=8h48m ●已知某恒星的赤经a=20h38m,当恒星时(S)为23时17分时,该恒星的时角是多少? 2时39分 S-α=23h17m-20h38m=2时39分。 ●对35°N 而言,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的时刻,黄道与地平田成多大交角?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的时刻呢?(先调整天球仪的纬度,然后把春分点移至东[西]方地平,就是使天赤道、黄逍和地平圈同时相交于东[西]点,便可直接读数)。 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时刻:90-τ+ξ=90-35-ξ=31°34′; 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时刻:90-τ-ξ=90-35+ξ=78°26′;(ξ=23°26′) ●试推算二分二至时太阳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填下表: 坐标

世界地理-东亚地理知识总结

一、东亚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臵: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臵: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 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臵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范围

自考大纲 02094 人文地理学概论

高纲107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094人文地理学概论 江苏教育学院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地理教育专业(本科段)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在理论上突出人地关系,在实践上重视现实重大问题;着重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人文地理各主要要素的时空特征,以及人地关系从原始状态到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论述本学科的相关理论以及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重大问题。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发展历史与研究方法;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理论;从人口、人种、民族、民俗与流行文化的角度理解人口变化与发展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与动态变化,理解人地关系以人为主的观点;掌握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以及城市景观发展的空间表现和空间格局;从语言。宗教、旅游、政治、人类行为等角度理解人类非物质文明的地理表现;掌握人文地理学分析人类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人文地理学概论是地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着重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前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各门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等。本课程又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概论性课程,其后续课程还有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进一步学习研究区域地理学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西方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趋势。 2.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及学科任务。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复试相关共23页word资料

人文地理学 human geography 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形成的地域系统及其空间结构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王恩涌等(第一版)、赵荣等(第二版)主编的《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主要分支学科划分为: (1)人口地理学 2.农业地理学 3.工业地理学 4.城市地理学 5.语言地理学 6.宗教地理学 7.旅游地理学 8.政治地理学 9.行为地理学 也可粗略分为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四大部分 管治:通过多种利益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公共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从而获得共赢的综合社会治理方式。 空间管治

空间管治是区域管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以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实施区域的统一规划,以协调区域内各级政府、各团体、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 ?土地保护措施 因地制宜安排各业用地 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 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用水 水土保持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37、如果问读了哪些书,哪些著作,哪些期刊,该怎么回答? 这个题目出现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当然是学校自己定的参考书目了,有的学校参考书目是自己编写的,如果你说看了某某大师的著作,就没有提到他们学校的,他们会怎么想? 38、问到你是如何看待某一本著作,或者期刊的,怎么回答?'这个和上个题目差不多,能写书的说明都不是等闲之辈,最好是中性回答,不带个人偏见,或者就书中的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如果导师刚好问到一个他不喜欢的著作或者那位作者,你却夸奖一番,估计就有问题了。+ 中山大学地学考研试题专区 中山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

中国历史地理(北大)资料整理

开宗明义 2011年2月21日 18:37 教材: 没有一本特别好的教材 重点推荐的参考书:《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 并不通俗 课件: Ftp ftp://urban:urban@162.105.149.18/教学专用/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 只有一次期末考试 38%优秀率一个名额都不会浪费,都是90分以上。 助教说,复习时不仅要看课件的文字部分,也要注意图! 历史时期的地理。 古人在这样的问题中渗透了多少谋略和智慧。 历史自然地理:重点研究江河湖泊和气候的变化——探讨自然变化的规律 历史人文地理:人口军事城市农业文化聚落等等 中国历史地理的历史: 这个学科历史悠久 例:左冯翊,《汉书》:故秦内史。《禹贡》

近代,中国历史地理的创始人:张相文 八卦:光华新楼中间的四合院:顾颉刚30年代的故宅顾颉刚:每月拿出600大洋赞助禹贡学会,《禹贡》半 月刊 组织青年学者到西北(包括河套)考察。 华北沦陷后组织就解体。《禹贡》成为今天这门学科的 基础。 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人几乎都源自这个组织。 《中国历史地图集》。毛泽东个人倡议(不是国家意 志),谭其骧主编,历时二三十年,囊括当时最优秀的历史学家。 侯仁之:历史地理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停止在静态的时空变化中,要与人类活动的足迹联系在一起。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际关系应该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论点又将历史地理推向现代发展阶段。 目前,全国属于这个领域的正式从业者,不到五十人。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呢? 古人的事情在今天能有什么样的启迪呢? 例一战国策中战国时东周和西周 东周公对苏秦说:我想种水稻,但西周公不放水。可 见,两国依同一条河,即伊洛河。 苏秦说西周公放水。 例二,九鼎 例三,金庸中胡编辣椒 例四,电视剧各种胡掰,神马汉武帝沏茶啦

地球概论_全部习题答案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 1.1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 1.2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 2.1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 2.2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 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 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 2.3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 N;子午圈与天赤道:Q、Q′ 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 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 黄赤交角(ε=23°26′) 2.4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 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 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2.5第二赤道坐标系(δ, α)、黄道坐标系(β, λ)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2.6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 2.7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 2.8当δs=h s,t s= A 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 2.9已知:S=t =α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α★有:α★=-15h12m(8h48m) ? 2.10t=2h39m 2.1190°-35°+ε=78°26′,90°-35°+ε=31°24′ 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β)、太阳黄经(λ)、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α) 春分(?):0°、0°、0°、0h;夏至(?):0°、90°、ε、6h 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 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α) 天顶Z:90°、任意、31.5°、0h、9h5m;天底Z′:-90°、任意、-31.5°、12h、21h45m 天北极P:31.5°、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31.5°0°、-90°、任意、任意 东点E:0°、270°、0°、18h、5h45m;西点W:0°、90°、0°、6h、3h5m 南点S:0°、0°、-58.5°、0h、9h5m;北点N:0°、80°、58.5°、12h、21h45m 上点Q:58.5°、0°、0°、0h、9h45m;下点Q′:-58.5°、180°、0°、12h、12h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答案 3.1恒星--(如同太阳) 发光:质量巨大/中心温度很高/热核反应/能量释放; 光谱信息:表面温度、物理性质、化学成分、运动方向, 确定恒星光度,比较视亮度,推知恒星距离等。 3.2亮度与光度--恒星的明暗程度,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 视星等与绝对星等--亮度等级(m)和光度等级(M)。

一世界地理试题概述

一、选择题 读“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小B.商品率高 C.精耕细作D.科技水平高 2.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 C.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 1.B 2.A 下面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3~6题。

3.下列有关A河流的描述合理的是() A.为外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流域面积大,流速快 C.越往下游流量越大 D.流程短,流量年际变化大 4.A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缺少天然海港,外运不便 B.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能源支撑 C.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 D.受寒流影响,阴天日子多 5.D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比C地区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B.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单位产量更大C.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D.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6.乙图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 ①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②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③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 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答案】 3.A 4.B 5.C 6.C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读“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和“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理事物的描述,合理的是() A.南侧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小 B.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地理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地理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作者:————————————————————————————————日期: ?

地理科学导论 第一章地理学概述 第一节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地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体的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的"理";"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表层空间。更具体的说,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球表层中发生的空间尺度的现象、过程、机理和规律等的的学科。 人地关系就成为研究地理学的核心。 ●二、地球表层系统与地理环境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地球表层的圈层组成主要有五部分的内容: 1.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岩石部分,包括地壳的全部和地幔的一部分。岩石圈的表层还可分为土壤圈和沉积岩石 圈。 2.水圈水圈即指地球表层中的各种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以及岩石、土壤孔隙中的地下水,最大 厚度约20公里左右。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38,600km3,海洋水占96.5%,面积占71%,陆地淡水占3.5%(其中冰川占1.74%,地下水占1.7%),地表淡水仅占0.6%。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的形式进行周而复始地循环,有其大循环与小循环。 3.大气圈大气圈即指地球的气体部分。从上到下主要分为:电离层——中间过渡层——平流层——对流层。对 流层的厚度约为8—18km,平流层厚度为从对流层顶到50km,中间层为从平流层顶到85km,逸散层为从85km往外的空间范围。电离层又可分为三层,最外的层次称为逸散层,次外层称为暖层. 大气中氮、氧成分占99%(N2占78%,O2占21%),此外还有少量的Ar、CO2、O3、H2O以及微粒物质。对流层中集中了大气成分的3/4,其中99. 9%的大气集中于大气层50km高度以下。 4.生物圈生物圈即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其中绝大多数生物都集中生活在岩 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相互接触交融的地带,大致在地面、水面上下100—200米范围以内。地球上有动物100多万种,植物有34万种,微生物4万种,植物占生物有机质量的90%。 5.人类圈人类圈又称为智慧圈、技术圈、文化圈等,指人类及人类所创造的人工物质环境。"智慧圈"的概念是前苏联 学者维尔纳茨基在1945年提出的。他认为:"智慧圈是地球新的地质现象,在这里首次成为巨大的地质力量。他能够而且应该以自己的劳动和思想改造自己的生存领域,与过去比较是根本的改造" 。人类虽然也是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它具有新的,自己所独有的特性,因而,使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圈层与生物圈分开,但是却渗透于自然演化形成的生物圈,二者相互共存。它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 (二)各圈层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是一个整体。各圈层间不是绝对的、彼此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但除了固体岩石圈和大气圈以外,其他圈层也不都是处处连续的。因此对各个圈层的划分应从宏观上、整体上相对的去理解。 1.地球各个圈层构成了地球表层系统。 2.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与物质转换与循环(1)物理循环:大气、海洋的环流及其相关联的热量输送、水分循环;地壳升降、平移运动及其带来的物质、能量循环等过程。(2)化学循环:岩石、矿物溶解成分以及其在土壤中的循环;大洋中的碳酸盐等的沉积过程;大气中氧气的生成与消耗过程。(3)生物循环: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生物之间的食物链等与生命活动相联系的过程。(4)所有这些的循环过程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作用影响到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能量平衡、转化与循环。 (三)地球表层的空间结构与基本特征 1.地球表层的空间结构指各要素组成部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形成的稳定的分布与配置关系。 分层结构:各自然地理要素按照环境条件而发生的垂直方向上的分异,各自集中于地球表层的一定空间部位形成的空间结构。上下圈层结构、表面的垂直地带性。地域结构:地球表层的地域分异,及其形成的地域子系统的次一级地域单元之间通过地域联系而形成的空间结构。包括了自然地域系统、人类社会的政区系统。自然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特征;海陆梯度地带性特征;自然地理区划

2016世界地理第一、二章概论

盘锦市辽东湾实验高中2016阶段滚动检测 世界地理第一、二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5·西安模拟)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完成1、2题。 1.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 A.180千米 B.1 800千米 C.400千米 D.4 000千米 (2015·长春模拟)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回答3、4题。3.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叠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的变化 B.距海远近的变化 C.气温的变化 D.降水量的变化 4.在全球,这种变化最不明显的地区应位于()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墨西哥高原 D.埃塞俄比亚高原 (2015·沈阳模拟)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 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读两国简图,回答5、6题。 盘锦市辽东湾实验高中2016阶段滚动检测

盘锦市辽东湾实验高中 2016阶段滚动检测 5.近年来,卡塔尔出现外籍人口大量迁入的现象,导致人口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A.该国气候适宜,环境优美,吸引人们大量涌入 B.该国石油资源丰富,资源开采需要大量劳动力 C.该国政治稳定,成为周围动荡国家人民的避难所 D.该国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 6.两国在农业生产中垦殖指数都不高,其自然原因( ) A.相同,都是因为水资源缺乏 B.不同,俄罗斯地广人稀,卡塔尔地少人多 C.不同,俄罗斯气温低、冻土广布,卡塔尔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相同,都是因为地形崎岖 (2015·福州模拟)读图,完成7、8题。 7.该国西部( ) A.有其首都 B.有其所在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 D.有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 8.关于图示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智慧树网课答案人文地理学概论课后作业答案.docx

智慧树网课答案人文地理学概论课后作业 答案 问:《旅夜书怀》中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相对应的细微景物有哪些? 答:细草微风孤舟 问:管理创新的主要障碍包括()。 答:僵化的组织结构资源短缺害怕失败从众 问:下图为清代画家吴宏绘制的《墨竹图》,这幅画又可以称为() https://www.360docs.net/doc/456018821.html,/zhs/onlineexam/ueditor/201809/de667beede60 46bdb2a3e4953aa24085.png 答:扇面画 问:座次的安排,一般遵循前排为上、居中为上、左低右高的原则。() 答:错 问:我国专利申请重点程序包括()。 答:无效申请复审 问:以下属于法治思维基本内容的有( )。 答: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正当程序 问: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答:AFP 问:杵状指一般不见于

答:大叶性肺炎 问:形体舞蹈是指人体的外在表现,它是一门艺术,人体只有在()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美、体态美、线条美和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的和谐统一美 答:四肢、躯干、头部及五官 问:官式建筑的标准有()。 答:官方标准官方管理官方组织 问:一个员工的忠诚分为以下哪三个层次? 答:业绩忠诚 行为忠诚 价值观忠诚 问:下列关于药物服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答:D 问: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这里的“大部分”通常是指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 答:75% 问: AllanPoepublishedsomeofhismostfamous_______inhis1840collections,"Tale softheGrotesqueandArabesque"(《怪诞故事集》). 答:short stories 问:煨法炮制药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答:煨制时辅料的用量比炒制时用量多煨制时的温度比炒制时低 问:网上商城包括: 答:电子零售型电子拍卖型电子直销型 问:人的希望与寄托本身,实际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方式。 答:对 问:社会体育是指公民必须参加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

地球概论试题一答案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5×4=20分) ⒈太阳系:太阳系是由中心天体太阳及其巨大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所组成的天体系统。 ⒉引潮力:在地球上引起潮汐现象的力。它是由于月球(或太阳)对地表各处的引力差异而产生的。 ⒊历法:比“日”更长的时间计量,它是根据天体的周期运动来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⒋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 ⒌磁偏角:地理子午线与地磁子午线的偏角。 二、选择题(10×3=30分) 三、填表题(30×0.5=15分) ⒈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两极: ⒉填写月相变化过程表:

新月0°同升同落清晨正午黄昏彻夜不见 上弦 90°迟升后落正午黄昏半夜上半夜西天月 满月180°此起彼落黄昏半夜清晨通宵可见 下弦 270°早升先落半夜清晨正午下半夜东天月 四、计算题(4×6=24分) ⒈解:因恒星周年视差与距离成反比,故距离为(秒差距)------(3分) 设恒星视星等为m,绝对星等为M,恒星距离为d, ------(3分) ⒉解:因航行中要自东向西跨越日界线,跨日界线时,加1天,因此航轮到达天津时为11月7日,星期六。 ⒊答: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随高度增大而增大。 设海平面的自转线速度,则 在纬度60°处,自转速度减为 ⒋解:纬度与阳光直射点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根据此原理可知: 北极圈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46°52′,昼长:24h 北极圈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0,昼长:0h

五、简要说明大陆轮廓和大洋的海底地形各有什么特征?(11分) 答:大陆轮廓特征:(5分) ①各大陆形状多是北部较宽,南部狭窄,状如倒三角形; ②较大的岛屿群大多位于大陆东岸; ③大陆东岸不仅岛屿多,且有系列岛弧分布; ④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十分相似,一个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是另一个大陆的凹进部分; ⑤大陆的东西边缘多有隆起的高山,中部有低陷的平原。 大洋的海底地形特征:(6分) ①大洋边缘,有一个海陆之间的过度地带—大陆架。大陆架的深度和坡度都很小,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在0.2%上下,宽度为10千米到1000千米不等。 ②在大陆架向深海的一方,有一个深度不很大而坡度特大的地带—大陆坡,是陆块与洋底的真正界限。 ③大陆架与大陆坡之外是海盆,深度很大而坡度很小,是大洋的主体部分。海盆隆起的部分叫海岭,深陷的部分叫海沟。海岭一般位于大洋中部,世界各大洋的洋底贯穿着一条高大的海岭,彼此首尾相接,叫洋中脊,洋中脊的轴部有断裂谷把洋脊劈开。海沟的位置往往同岛弧邻近,典型的海沟常位于大洋边缘。

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内容是世界地理的概论部分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说明 荆角学校冯江辉 一、“与同学们谈地理”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调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地球和地球仪” 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二是地球仪告诉我们什么。学习方式主要是探究。 三、地球的运动 主要内容是自转——时差公转——四季、五带,这部分比较抽象知识的教学主要是用事实说明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从学生的感受中认同,而不作学术推理)。学习方法是: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 四、地图 一是制图,绘制(或部分绘制)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二是用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学习方法是:在实际操作中体验。 五、大洲和大洋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可以把教学与活动结合,不仅让学生动眼读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图,从而进一步掌握世界大洲大洋图。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下册的世界分区地理也是又好处的。 学习方法主要是:一是实证,划分水半球和陆半球;二是找规律,大洲的分布特征(注意活动的梯度)。

六、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是探究海陆变迁,注重在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用实证分析和推测。 七、天气与气候 重点内容一是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二是初识天气预报(术语和城市天气预报图)。这部分内容在与生活的结合非常密切,所以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与实际生活挂钩,特别是教会学生读懂天气预报这种实际的生活技能。在内容上新增添了一个空气质量预报。学习方法只要是体验式地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 八、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学生不仅要会读气温曲线图,还要会根据数据画气温曲线图。并且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学习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 九、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通过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柱状图;降水的分布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分布图来反映。学习方法是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 十、世界的气候 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在教学的过程中又以下四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分类不必太细 (2)对气候类型中涉及的概念不解释

人文地理学教材2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主题与基本理论 内容提要: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本章首先详尽地介绍了Tery G.乔丹在其所写的教材 Human mosaic 一书阐述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具体包括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以及文化景观,使我们理解之间的有机联系;然后在充分认识人文地理学理论多元性基础上,明确提出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概括介绍了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和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第1 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北美的人文地理学出现,以文化为其核心理论来统率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的人文地理现象。所以,几乎在所有人文地理学的教材中都把文化列为核心理论,放在重要地位。Tery G.乔丹在其所写的教材 Human mosaic一书中用文化这个核心理论贯穿到各个章节,对每一个人文地理现象都从空间、时间、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实际上是从各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相结合,以其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与其他人文现象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最后以现存的文化景观来说明上述过程与关系的形象表现。这反映文化理论深入到人文地理所研究的各有关方面,形成严密的分析框架,因此,该书被认为是一本理论性相当高,层次分明的著作。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下面介绍该书的分析框架。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地理学是从空间角度研究自然、经济和人文现象的。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地理学家注意观察各种地理现象与研究这些现象,一般是从研究其空间分布开始的。文化区大体可以分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和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一)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 1.1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 1.2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 2.1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 2.2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 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 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 2.3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 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 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 黄赤交角(ε=23°26′) 2.4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 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 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2.5第二赤道坐标系(δ)、黄道坐标系()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 2.6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 2.7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 2.8当δs=hs,ts= A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 2.9已知:S==,t★=21h50m,故根据公式:S=t★+★有:★=-15h12m(8h48m) 2.10t=2h39m 2.1190°-35°+ε=78°26′,90°-35°+ε=31°24′ 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 春分():0°、0°、0°、0h;夏至():0°、90°、ε、6h 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 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 天顶Z:90°、任意、31.5°、0h、9h5m;天底Z′:-90°、任意、-31.5°、12h、21h45m 天北极P:31.5°、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31.5°0°、-90°、任意、任意 东点E:0°、270°、0°、18h、5h45m;西点W:0°、90°、0°、6h、3h5m 南点S:0°、0°、-58.5°、0h、9h5m;北点N:0°、80°、58.5°、12h、21h45m 上点Q:58.5°、0°、0°、0h、9h45m;下点Q′:-58.5°、1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