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的力现象

流体的力现象
流体的力现象

《流体的力现象》知识要点、复习

(一)知识要点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3、施力物体:所浸入的流体(液体或气体)。

(注意:当问题受到浮力时,他同时对流体也有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相互作用力)

4、产生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不等: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存在着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浮力的实质就是流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 F向上-F向下(注意:这也是确定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

5、浮力大小的测定:常用称重法,即:

(1)用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G物;

(2)将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G视;

(3)计算出浮力的大小:F浮 = G物-G视

( 此法称之为称重法或实验法,也是确定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物体密度不小于液体密度这类情况。

若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则应用配重法:

(1)在物体下端再悬吊一密度对于液体密度的物体,并挂在测力计下边(要求所吊配重物能使二物体能全部浸入液体中);

(2)先将配重物浸入液体中(只浸没配重物),读出测力计读数F1;

(3)再将被测物也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读数F2;

(4)计算出被测物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 = F1 -F2。)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

1、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

F浮>G物,则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平衡时F浮= G物);

F浮<G物,则物体下沉,最后静止在液体底部;

(沉底:平衡时F浮+ F支= G物);

F浮= G物,则物体悬浮(即:可以自由停留在液体内任何深度的地方);

(1)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 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状态: 下 沉 状态: 悬 浮 状态: 上浮 状态: 漂浮 关系:F 浮 < G 关系:F 浮 = G 关系:F 浮> G 关系:F 浮 = G

2、若是实心物体,则可以根据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来判断,即:

若:ρ液 >ρ物,则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平衡时F 浮 = G 物);

ρ液 <ρ物, 则物体下沉,最后静止在液体底部(沉底:平衡时F 浮 + F 支 = G 物 ); ρ液 =ρ物,则物体悬浮(即:可以自由停留在液体内任何深度的地方); 注意:用密度来判断物体的浮沉必须具备一个前提:物体必须是实心的。

同时应明确:此法只能在解答填空、选择等不需要过程和理由的题目时才能使用。而 计算、说理等解答题则必须使用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来判断。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 / 3,则物体密度 为 2 / 3 ρ 。

分析:F 浮 = G , 则:ρ液V 排g =ρ物V g

ρ物 =( V 排/V )·ρ液 = 2 / 3 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 浮 = G

不同:悬浮 ρ液 = ρ物 ; V 排 = V 物

漂浮 ρ物 < ρ液 ; V 排 < V 物

④ 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 与 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读数为G , 浸没在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 物体密度为:ρ物 = ρ液 G / (G - F) ,ρ液 = ρ物 (G - F) / G

⑥ 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或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的物体时,冰化为水后液面高度不变;

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当冰中包有气泡:若不计气泡质量,冰化为水后液面高度不变;而若考虑气泡质

量,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总之,无论怎样,水面都不会升高。 四、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F浮= G排= ρ液V排g

公式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成正比。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即只决定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而与物体和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4)、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内不同深度处时,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注意:这一规律有着很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分析有关浮力的图像时显得尤为重要。(5)、使用公式的注意事项:

A、必须统一单位:F浮——N ;ρ液——kg / m3;V排——m3.

B、式中V是V排而非V物。

C、V排与V物的区别、关系:

V排是指物体实际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在数值上等于V物浸。

当物体浸没时,V排= V物,但代值时必须说明;

当物体部分浸入时,V排< V物。

D、关键是正确确定V排的大小。

(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浮体的性质);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面上时,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时,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七、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 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 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即所谓“空心原理”)

排水量: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排开的液体重力G 排 = m g ;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 m g ,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载重量:安全允许的条件下,轮船所能承载的最大载荷量。

载重量 = 排水量 — 船体自重

常 识:所有的船正常工作时都是浮在水面上的(即处于漂浮状态)。

特别注意:在不改变轮船所载货物多少的情况下,轮船从海洋驶入内河时船体要下 沉一些,而从内河驶入海洋时船体要浮起一些(因为重没有变,因而浮力大小未变,但 水的密度发生了变化,所以排水体积发生改变)。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用压缩空气来改变两侧水仓内的水的多少)

来实现潜水和上浮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 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 理: 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浮体的性质)来进行工作。

构 造: 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竖直立在液体中。

刻 度: 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上小下大);

不均匀:上稀下密。(因为密度计的粗细不均匀)

分 类: 分轻表(量程不大于103 kg / m 3)和重表( 量程大于103 kg /m 3 )两类,分别

用来测量密度小于水和等于水的液体的密度。

( 密度计有时也叫比重计,它上面的刻度数值表示的是“该液体的密度是

水的密度的倍数” )

八、计算浮力方法:

1、常用方法:

① 称量法:F 浮= G - F (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

② 压力差法:F 浮= F 向上 - F 向下(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

③ 平衡法:漂浮、悬浮时,F 浮 = G ( 二力平衡求浮力 )

④ 定律法:F 浮 = G 排 或F 浮=ρ液V 排g (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 m ρ液

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⑥综合法:(略)

2、解答有关浮力的计算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与技巧(单纯计算浮力除外):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2)根据相应的原理和公式表示出各个力;

(3)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受力情况用(2)中表示的力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未知量。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复习教案 教科版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一、复习目标 1. 在流体中运动 2. 认识浮力 二. 重点、难点: 1. 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 通过观察认识浮力的存在 4. 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三. 知识点分析: 鸟儿能在天空中翱翔,依据鸟的原理而设计的滑翔机大家听说过吗?你知道第一个设计滑翔机的人是谁吗?在1891年,德国的奥托·李林达尔模仿仙鹤的翅膀形状,设计和制造了第一架滑翔机,实现了飞行的梦想,鸟翼向上运动,肯定是有一个力作用在它上面了,而这个力呢,由于它有提升物体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升力”。 这个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来追溯一下历史:早在1738年,伯努利就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不仅解开了鸟儿在天空翱翔的奥秘,也成了人类打开空中旅行大门的钥匙。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流体:液体和气体有很强的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探究:作如下几个实验,(1)把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会看到纸条飘起来。说明纸条上方的压强比下方小;纸条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却小。(2)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可以跳起来。(3)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将靠在一起。 以上几个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1)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个规律叫伯努利原理。伯努利原理对流动的气体和液体都适用。 (2)应用:如飞机的升力、鸟的升力、在海洋中,企鹅、海豚、鳐鱼、深水飞机。 (二)飞机的升力原理 (1)笨重的飞机能够升空,与机翼的形状有关系。根据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了使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人们把机翼做成类似飞翔的鸟的翅膀形状;向上凸起。 当气流迎面吹来时,由于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要经过的路程大于机翼下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因此下方气流速度小,压强大;上方气流速度大,压强小。机翼的上下表面受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学案教科版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一)知识要点 一、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 2、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空气对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压力差。 4、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这样就形成了升力。 二、浮力: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3、施力物体:所浸入的流体(液体或气体)。 (注意:当问题受到浮力时,他同时对流体也有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相互作用力) 4、产生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不等: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存在着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浮力的实质就是流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 F浮 = F向上- F向下 (注意:这也是确定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 5、浮力大小的测定:常用称重法,即: (1)用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G物; (2)将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G视; (3)计算出浮力的大小:F浮 = G物- G视 ( 此法称之为称重法或实验法,也是确定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物体密度不小于液体密度这类情况。 若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则应用配重法: (1)在物体下端再悬吊一密度对于液体密度的物体,并挂在测力计下边(要求所吊配重物能使二物体能全部浸入液体中); (2)先将配重物浸入液体中(只浸没配重物),读出测力计读数F1 ; (3)再将被测物也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读数F2 ; (4)计算出被测物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 = F1 - F2 。)

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10流体的力现象试题(含答案)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 1.(2018·巴中中考)下列实例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热气球静止在空中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火车进站时刹车后还要继续前进一段路程 D.两船并列航行时要保持安全距离 2.(2019·改编题)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 C.深海潜游的鲸鱼D.深入河底的桥墩 3.(2018·内江中考)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4.(2017·菏泽牡丹模拟)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则( ) A.F浮=F3-F1B.F浮=F4-F1 C.F浮=F2-F1D.F浮=F2-F4 5.(2018·德阳中考)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6.(2018·菏泽鄄城模拟)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7.(2018·昆明中考)为了不饿着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一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处理,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 ) A.质量变大B.体积变小 C.密度变大D.密度变小 8.(2019·原创题)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浮沉状态如图所示,则三个小球中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 A.甲B.乙 C.丙D.所受浮力一样大 9.(2019·易错题)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 A.漂浮,F浮=20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20N D.沉底,F浮=12N 10.(2018·玉林中考)如图所示,若“玉林号”导弹护卫舰从大海驶入珠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浮力变小,舰体上浮一些 B.浮力变大,舰体下沉一些

201X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检测卷 (新版)教科版

第十章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火车站站台上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候车,是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空气流速小,压强大D.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2.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 A.漂在水中的树叶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 C.深海潜游的鲸鱼D.遨游太空的天宫二号 3.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 A.漂浮F浮=20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20N D.沉底F浮=12N 4.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如图所示,“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弛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 ) A.人的重力减小了 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 C.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

D .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5.将质量为0.5kg 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溢出0.2kg 的水,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是(g 取10N/kg)( ) A .5N B .0.5N C .2N D .0.2N 6.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 ) A .铜球大 B .铝球大 C .大小相等 D .无法确定 7.三个体积相同的铜球、铁球、木球投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哪个球一定是空心的( ) A .木球 B .铁球 C .铜球 D .都不是空心的 8.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慢慢地浸入水中(水未溢出),观察铁块从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在水中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④ 9.如图所示,把一小球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在甲容器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在乙容器中小球加速下沉到容器底部。已知:小球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为F 1,小球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为F 2,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ρ1,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ρ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8题图第9题图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章节测试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端午节粽香飘——扩散现象 B.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惯性的利用 C.飞机获得的升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小明同学喜欢钓鱼,她感觉上钩的鱼还在水中时很轻,拉出水面后“变重”,如图所示.当把鱼逐渐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鱼受到的() A. 浮力增大,鱼竿是省力杠杆 B. 重力增大,鱼竿是省力杠杆 C. 浮力减小,鱼竿是费力杠杆 D. 重力减小,鱼竿是费力杠杆 3.占地3300亩的重庆园博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超大型城市生态公园.在如图所示的古典石桥风景中,有关游船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游船转弯时受到的是平衡力 B. 游船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C. 游船的重力越大,船底受到水的压强越大 D. 游船在途中又上来几名游客,但游船所受浮力依然不变 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待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 A. F1 >F2p1>p2 B. F1 =F2p1 >p2 C. F1

A. 小球所受浮力可能大于1.96N B. 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200g C. 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200cm3 D. 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可能减小 6.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它将下沉到杯底,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它漂浮在水面上,测从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ρ酒精<ρ水)() A. 等于8g,因为小球在酒精和水中所受浮力一样大 B. 大于8g,因为所溢出酒精的质量小于小球的质量,而所溢出水的质量等于小球的质量 C. 小于8g,因为小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所受浮力变小 D. 无法判断,因为液体的密度变大,而小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了 7.浸没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A. 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B.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C. 浮力变小,压强变大 D.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8.在2017年江南中学体育节上,小华水平抛出一飞盘,快速前进的飞盘越升越高,从侧面看,飞行过程中飞盘的形状应为下列图示中的() A. B. C. D. 9.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变为2m.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 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B. 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C. 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 D. 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 10.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女高音”的“高”是指歌手的音量高 B. 飞机升空是因为飞机受到向上的浮力大于向下的重力 C. 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D.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11云南彝良地震灾区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河水瀑流.洪涝灾害使震后的彝良再次陷入灾难中,救援人员会给获救的群众穿上黄色的厚厚的“背心”,它的主要作用是() A. 有类似棉衣的御寒作用 B. 减小相互之间到碰撞时受到的伤害 C. 有同伴之间的识别作用 D. 被风浪卷到河里时增加人的浮力,起救生作用 12.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B. 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必须站在安全带以外的位置上候车 C. 在家庭电路发生电线起火时,马上泼水救火 D. “红灯停,绿灯行”主要是利用光能够传播信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有的汽车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当汽车高速行驶时 A.气流偏导器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空气流速 B.气流偏导器受到气体压力的合力向上 C.气流偏导器的作用是减小汽车与地面的压力,减小摩擦 D.气流偏导器应用了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的原理 2 . 潜水运动员从水面开始下潜到全部浸没的过程中,潜水运动员受到的 A.重力变大B.浮力不变C.水的压力差不变D.浮力变大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B.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力就一定越大 C.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所受到浮力大小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D.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4 .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2N,高9cm,底面积40cm2;杯内水重3N,水深7cm,ρ水=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75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3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25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N 5 . 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B.C.D. 6 . 关于浮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在露出水面前的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增大 B.同一艘轮船在海里航行时与在河里航行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C.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D.飞艇里所充气体的密度等于空气的密度 7 . 5、如图是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能正确表示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图是()

(完整版)第十章流体力现象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一、在流体中运动 1.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 2.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空气对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这样就形成了升力。 二、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原理对气体也适用。 (2)公式:F浮=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特别注意】式中ρ是谁的密度?V排一定等于物体的体积吗? 4、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①称量法: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 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三、沉与浮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由它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与其重力G物的大小关系决定: ①当__________时,物体上浮;②当__________时,物体悬浮; ③当__________时,物体漂浮;④当__________时,物体下沉。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也可通过比较物体和液体的密度判断: ①当时,物体上浮;②当时,物体悬浮; ③当时,物体漂浮;④当时,物体下沉。 【注】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点F浮= G 不同点悬浮ρ液 =ρ物;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两只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如图所示,A、B、C三点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pB=pC>pA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2 . “歼15”飞机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起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减速降落,机械能增大 B.飞机静止在航母上,没有惯性 C.飞机加速起飞,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飞机空中飞行,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3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③和④D.只有②和③ 4 . 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 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 g、边长为10 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长10 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 cm(如图).计算可得出() 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14 N 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90 N C.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 Pa D.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 Pa 5 . 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甲图中,用吸管吸饮料,饮料进入口中 B.乙图中,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水平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气,硬币跳过木块 C.丙图中,用力沿着纸条上方向前吹气,纸条向上运动 D.丁图中,用空心塑料管向两乒乓球中间用力吹气,两球相互靠近 6 . 一金属块挂在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的示数为79 N,完全浸没在水中的示数为69 N,完全没在某种液体中的示数为70 N,该金属的密度是()

B流体的力现象

B流体的力现象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任课教师谢红丹学科物理授课时间:2015 年月日(星期)学生姓名年级辅导章节: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辅导内容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 浮 =G 排 =ρ 液 V 排 g解题 考试大纲 重点难点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 浮 =G 排 =ρ 液 V 排 g解题 课堂检测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教学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内容□ 课后巩固作业__________ 巩固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 ; 预习布置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学生分析总结 你学会了那些知识和方法: 你对那些知识和方法还有疑问:

1、明确什么是浮力;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3、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初步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4、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5、会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 浮=G 排=ρ液V 排g 解题 考点一:在流体中的运动 ★ 探究一:物体为什么上浮? (a )乒乓球为什么能从水里升起?因为乒乓球受 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学习管理师: 考试要求 典题精讲 流体的力现象

到。 (b)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因为轮船受到水 的。 (c)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因为气球受 到。 (d)人为什么能浮在死海海面上?因为人受 到。 小结:液体和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浮力。 ★探究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如果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杯水(如图),你能用实验判断浸入水中的物块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实验方案:(1)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2)让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在刚才的实验中,你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发现:F G 。(<、>、=) 说明:水就像人的手一样对物体也施加了一个 力(即浮力),浮力大小与G和F有什么关 系。(受力分析用力的平衡知识求解)小结:(1)沉在水下的物体也(受到,不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

2019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试题附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试题附答案 1.(2018·巴中中考)下列实例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A.热气球静止在空中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火车进站时刹车后还要继续前进一段路程 D.两船并列航行时要保持安全距离 2.(2019·改编题)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 C.深海潜游的鲸鱼D.深入河底的桥墩 3.(2018·内江中考)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4.(2017·菏泽牡丹模拟)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F 2、F 3和F 4,则() A.F 浮=F 3-F 1B.F 浮=F 4-F 1 C.F 浮=F 2-F 1D.F 浮=F 2-F 4 5.(2018·德阳中考)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6.(2018·菏泽鄄城模拟)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7.(2018·昆明中考)为了不饿着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一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处理,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 A.质量变大B.体积变小 C.密度变大D.密度变小 8.(2019·原创题)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浮沉状态如图所示,则三个小球中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A.甲B.乙 C.丙D.所受浮力一样大 9.(2019·易错题)把体积为2×10-3m 3、重为12N 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 取10N/kg)() A.漂浮,F 浮=20N B.漂浮,F 浮=12N C.沉底,F 浮=20N D.沉底,F 浮=12N 10.(2018·玉林中考)如图所示,若“玉林号”导弹护卫舰从大海驶入珠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浮力变小,舰体上浮一些 B.浮力变大,舰体下沉一些 C.浮力不变,舰体下沉一些 D.浮力不变,舰体上浮一些 11.(2018·东营中考)如图所示,某型号飞机模型机翼上表面凸起,下表面较平。在飞行过程中由于上表面的空气流速 ______(选填“大”或“小”),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从而能获得向上的升力。 12.(2018·湘西中考改编)如图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会相互靠拢。这个现象说明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物理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复习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一、知识体系结构 二、知识要点 一、把具有 流动性 的液体和气体统称 流体 。伯努利原理:流体在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流体在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空气对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 流 体 的 力 现 ????????????????? ?? ? ?????????????? ? ?? ?? ? ???? ??? ??????????????? ????????????????????? ??????????????????????????????? ??? ???????????????=======???????? ??????????????????热气球、飞艇潜水艇轮船沉浮条件的应用上浮最终漂浮物体悬浮 物体下沉物体的关系、沉浮与下沉物体悬浮或漂浮物体上浮物体的关系、沉浮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沉浮条件沉与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法平衡法:—压力差法:—或—称量法:计算方法及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密度液体的体积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大小表面的压力差其中的物体产生的下上产生原因:液体对浸在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受力分析上的力,叫浮力。中的物体受到的竖直向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认识浮力过程原因升力的产生伯努利原理流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运动液物液物液物物液物浮物浮物浮物浮排液排浮排物浮向下 向上浮浮浮 G F G F G F G F V G F )(G G F F F F F F F F G F 2 1ρρρρρρρρρg

流体的力现象

一、复习目标 1. 在流体中运动 2. 认识浮力 二. 重点、难点: 1. 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 通过观察认识浮力的存在 4. 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三. 知识点分析: 鸟儿能在天空中翱翔,依据鸟的原理而设计的滑翔机大家听说过吗?你知道第一个设计滑翔机的人是谁吗?在1891年,德国的奥托•李林达尔模仿仙鹤的翅膀形状,设计和制造了第一架滑翔机,实现了飞行的梦想,鸟翼向上运动,肯定是有一个力作用在它上面了,而这个力呢,由于它有提升物体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升力” 这个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来追溯一下历史:早在1738年,伯努利就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不仅解开了鸟儿在天空翱翔的奥秘,也成了人类打开空中旅行大门的钥匙。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流体:液体和气体有很强的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探究:作如下几个实验,(1)把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会看到纸条飘起来。说明纸条上方的压强比下方小;纸条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却小。(2)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可以跳起来。(3)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将靠在一起。 以上几个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1)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个规律叫伯努利原理。伯努利原理对流动的气体和液体都适用。 (2)应用:如飞机的升力、鸟的升力、在海洋中,企鹅、海豚、鳐鱼、深水飞机。(二)飞机的升力原理 (1)笨重的飞机能够升空,与机翼的形状有关系。根据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了使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人们把机翼做成类似飞翔的鸟的翅膀形状;向上凸起。 当气流迎面吹来时,由于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要经过的路程大于机翼下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因此下方气流速度小,压强大;上方气流速度大,压强小。机翼的上下表面受到了不平衡的力的作用,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形成向上的压力差,因此受到的合力是向上的,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2)再来说一下直升机: 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靠传动系统传给旋翼和尾桨,旋翼是产生升力的部件,旋翼旋转时,将空气往下推(这好比:电风扇叶片将空气往前送、轮船的螺旋桨转动时将水往后推一样),对空气产生一个向下的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被往下推的空气反过来对旋翼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升力,当升力的大小等于直升飞机的重力时,直升飞机就可以匀速向上飞行;当升力的大小超过直升飞机的重力时,直升飞机便可以向上作加速运动。 (三)什么是浮力 1.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单元监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监测试卷 一、填空(共计20分,每空1分) 1.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对于流动的液体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2.有一量筒装水如图所示,若放入一小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水的比木块大,木块所受浮力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水=1.0×103kg/m3) 3、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一些,于是机翼上方所受空气的压强于下方所受空气的压强而产生升力.(选填“大”或“小”)。 4. 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为N,放手后物体将(上浮或下沉或悬浮)。(g=10N/kg) 5、潜艇下潜时深度越深,压强,海面的水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但水下3000米时密度会变大,即相同质量的水被压缩的体积更小,这说明。 6、如图所示,将一重为18N,体积为2×10-3m3的蜡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酒精中,则蜡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 _N(g=10N/kg,ρ酒精=0.8×103kg/m3) 7、小兰同学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120g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深桶后,溢出lOOg 水,物体受的浮力是 N(取g=ION/kg)。这个物体在水中将会。(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8、如图所示,一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如果剪断绳子后,小球漂浮 在水面上,它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原来相比将。 9、小华用测力计测得某物体的重力为10N,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0N,则物体受到 水的浮力为_________N;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它将处于_________状态. 10.“蛟龙号”完成第20次下潜任务后,逐渐浮出水面,当排开水的质量为2000 t时,所受海水的浮力是N;在“蛟龙号”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1.0×103 kg/m3) 二、选择(共26分。第11——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部分选对得1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 11、在家庭实验室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鸡蛋悬浮如图乙;再加盐鸡蛋漂浮如图丙.三种情况下,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正确的是(鸡蛋质量不变)( ) A. 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 C.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12、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稳定后() A.甲漂浮.甲受浮力大B.乙漂浮,乙受浮力大 C.甲漂浮,乙受浮力大D.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13.关于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同一密度计在下同液体中流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C.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D.节日放飞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14.下列设备和器材中,利用浮力的是() A.抽水机 B.气压计 C.潜水艇 D.铅垂线 15.在水中,鱼、漂浮的木头、静止在水底的石头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石头的压强比对木头的小 B.木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C.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D.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16、如图所示,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长度为L,当把蜡烛水面以上部分截掉后剩余部分() A.还会重新露出水面 B.不会重新露出水面 C.以上两种可能都有 D.无法判断是否会重新露出水面 17、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 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鱼类体内有鳔,通过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 C.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在深处的虫子 D.雄鹰有时不用抖动翅膀也能翱翔太空是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18、关于厨房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减小的特点制成的 B.拿沾有油渍的碗时,碗容易滑脱,是压强较小的缘故 C.煮饺子过程中,饺子刚入锅时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煮熟时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 D.吸油烟机能将油烟吸走,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三、简答与计算(26分) 19、(5分)我们经常能看到跑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叫“气流偏导器”的装置,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请解释其中道理。 20.(6分)一种气象气球的球皮质量m=1.8kg.现向气球内充入氦气,当气球的容积V=2m3时,用细线扎紧气球口子,放手后恰能悬浮在空气中。已知当时空气的密度ρ=1.2kg/m3,g=10N/kg.求: (1)此时气球受到的空气浮力F浮; (2)气球内充入的氦气质量。 21.(7分)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 2.7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1.7N。现把该零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1.9N。求: (1)该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2)该金属零件的密度ρ金。 (3)该液体的密度ρ液。

流体的力现象

《流体的力现象》知识要点、复习 (一)知识要点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3、施力物体:所浸入的流体(液体或气体)。 (注意:当问题受到浮力时,他同时对流体也有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相互作用力) 4、产生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不等: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存在着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浮力的实质就是流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 F向上-F向下(注意:这也是确定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 5、浮力大小的测定:常用称重法,即: (1)用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G物; (2)将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G视; (3)计算出浮力的大小:F浮 = G物-G视 ( 此法称之为称重法或实验法,也是确定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物体密度不小于液体密度这类情况。 若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则应用配重法: (1)在物体下端再悬吊一密度对于液体密度的物体,并挂在测力计下边(要求所吊配重物能使二物体能全部浸入液体中); (2)先将配重物浸入液体中(只浸没配重物),读出测力计读数F1; (3)再将被测物也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读数F2; (4)计算出被测物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 = F1 -F2。)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 1、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 F浮>G物,则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平衡时F浮= G物); F浮<G物,则物体下沉,最后静止在液体底部; (沉底:平衡时F浮+ F支= G物); F浮= G物,则物体悬浮(即:可以自由停留在液体内任何深度的地方); (1)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 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导学案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流体;知道流体的压强大小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3、会解释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一些现象。 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1)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3)了解为什么机翼下面的压强大。 复习回顾 1、瓶子吞鸡蛋的实验中,鸡蛋为什么能被压入瓶中? 2、矿泉水瓶中倒去热水后为什么会发生形变? 课堂学习 【学点一】:鸟儿是怎样翱翔的 实验探究:鸟翼的升力 1.观察书上54页图10-1-3实验,要让这个鸟翼模型升起来有什么样的方法? 2.分析:鸟翼向上运动,说明鸟翼受到(向上或向下)的力, 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个力叫做力。 【学点二】:伯努利的发现 1.实验一:用嘴向两张平行的纸片中间吹气 现象:两张纸片; 原因分析:两纸片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 说明:两纸片中间的气体压强,两侧压强;因为两纸片中间气体流速,两侧的流速(大或小)。 2.实验二:向带有乒乓球的漏斗里吹气 现象:乒乓球; 原因分析:乒乓球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 说明:漏斗内部气体的压强,外侧漏斗压强;因为漏斗内部气体的流速,漏斗外侧的气体流速(大或小)。 3.实验三: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只小船中间喷射水流 现象:两小船; 原因分析:两小船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说明:两小船中间液体的压强,两侧压强;因为两小船外部的液体的流速,两侧流速(大或小)。 4.总结:伯努利原理: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学点三】:应用 1、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 鸟翼的形状是:上方是弯曲的,下方近似于直线。因此鸟飞行时,空气相对于鸟是,通过的时间相同,由于上方的空气比下方走过的距离要;所以鸟翼上方空气比下方的流速,上方压强比下方压强,上下的压强差就形成了。 2、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安全线 3、气流的偏导器 分层演练 基础训练: 1、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离车越近,车的吸引力越大; B. 防止车上掉下物品砸伤行人; C. 火车驶过时,空气流速较大,气压会减小,大气压力会把人推向火车,容易发生事故; D. 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2、一场大雪过后,在公路雪地上行驶的小汽车,车后部常常会有雪附着在上面,对于这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汽车与空气摩擦而吸住雪; B. 车上原来有雪; C. 司机为了保持车体干净而故意做的; D. 汽车行驶时车体两边的空气流速较大,是气压差的作用把雪掀起附着在上面的。 3、如图所示,将一张明信片沿着其边长弯成弧形放 在玻璃台面上,形成一座“拱桥”,当你对着“拱桥” 使劲吹气时,你会发现() A.“纸桥”被吹开较长的距离 B.“纸桥”被吹开较短的距离 C.“纸桥”被吹得上下跳动几下 D.“纸桥”紧贴桌面不动 4、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是:( \ ) 3题图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第四节沉与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 b.利用浮沉条件解释鱼、潜水艇和热气球等原理 c. 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鸡蛋的下沉、上浮和悬浮,使学生建立起三种状态的概念,并且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产生三种状态所需的条件; 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解释鱼、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通过在网上查阅,让学生设计出打捞中山舰的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鱼、潜水艇和热气球的沉浮原理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现象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浮沉条件; 难点:应用浮沉条件解释问题。 【教学过程】 一、实验演示,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将硬币和乒乓球分别浸没在水中,叫同学们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1:浸在水中的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提出各种解释)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的课上完后,相信你们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原因。二、进行新课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演示实验2:取一只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它在水中沉浮的 情况,向水中慢慢加些盐,并轻轻搅拌,观察到鸡蛋怎样运动?如果再加些清水,又会 发生什么现象? 提出问题2:鸡蛋放入清水后,它是上浮还是下沉?鸡蛋下沉 提出问题3:加盐轻轻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盐溶于水后,变成盐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加盐会导致液体的密度的增大。 提出问题4:随着不断地往水里加盐,有什么现象出现?鸡蛋上浮 加些清水,又会发生什么现象?鸡蛋下沉提出问题5: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受力分析)

新教科版物理八下同步练习: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单元测试(解析版)

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考试时间:90分钟 面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30分) 1.(2019淮安)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 ) A.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 B.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C.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D .会始终漂浮,所受淨力不变 【答案】A 【解析】因轮船在江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在码头卸下货物后,轮船重力变小,则受到的浮力变小;由公式= F V g 浮排液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轮船要上浮一些,故A 正确。 2.(2019怀化)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的中间用力向下吹气,纸会向中间靠拢.下列现象具有上述现象所揭示的科学道理的是( ) A.壁虎紧贴墙壁向上爬行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 D.大风把茅草屋顶掀翻 【答案】D 【解析】在两张纸的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 A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当挤压“吸盘”时,排出里面的空气,大气压将脚掌压在墙壁上,使壁虎在墙壁上爬行,是利用大气压,故A 不符合题意; B 、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利用的是大气压,故B 不符合题意; C 、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利用的是大气压,故C 不符合题意;

D、有大风时,屋顶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内压强不变,在屋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把茅草屋顶掀翻,故D符合题意。 3. (2019湖南郴州)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A液面上升B.A液面下降 C.B液面下降D.A、B液面高度均不变 【答案】B 【解析】解:解:气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从管的一端吹气时,粗细两管中的空气流量是相同的,粗管中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细管中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则A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B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小,所以会造成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4.(2019湖北武汉)如图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缓慢放入水中,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 A. 铁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变大 B.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一直变大 C. 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 D. 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 【答案】D 【解析】A选项,当铁块完全浸没时,浮力大小不变,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先变大,后不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不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