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透光率检测

塑料透光率检测

塑料透光率检测

检测项目:

通用塑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合物(ABS)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改性聚苯醚、热塑性聚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甲基戊烯聚合物、乙稀醇共聚物改性塑料、再生塑料、泡沫塑料、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塑料制品:塑料板、塑料薄膜、塑料模具、塑料管:PVC管、PVC硬管、PV管、PE管、塑料包装容器、塑料瓶、塑料桶、塑料杯、塑料棒、塑料片、塑料袋、编织袋、塑料件、塑料零部件、车用塑料配件、汽车内饰件、塑料软管

分析方面:成分分析、配方分析、含量分析、成分化验、定性定量分析、树脂鉴定

部分检测标准:

JIS K7120-1987塑料热重量分析法的测试方法

GB-T11998-1989塑料玻璃化温度测定方法热机械分析法

ISO11359-1-1999塑料热力学分析(TMA)

ISO2561-1974塑料;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聚苯乙烯中残留苯乙烯测定

BS ISO11358-2-2005塑料.高聚物的热重分析法(TG).活化能测定

DIN53765-1994塑料和弹性体的检验.热分析.DSC法

BS ISO11359-3-2002塑料.热力学分析(tma).温度渗透力的测定

GB1042-1979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GB1034-1986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ISO18280-2005塑料.环氧树脂.试验方法

CNS3235-1971塑料粉细度试验法

塑料的一些光学特性如透光率、雾度、折射率等知识

塑料的光学特征包括两类: 一类为传递特性,包括光的透过、反射、散射及折射等;另一类为光的转换特性,包括光的吸收、光热、光化、光电及光致变色等。 常用可表征光的传递特性指标有透光率、雾度、折射率、双折射及色散等。在上述指标中,透光率和雾度两个指标主要表征材料的透光性,而折射率、双折射及色散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表征材料的透光质量。一种好的透明性材料,要求上述性能指标优异且均衡。 1.透光率(Tt) 透光率是表征树脂透明程度的一个最重要性能指标。一种树脂的透光率越高,其透明性就越好。 塑料制品透明的条件有两个: 一为制品是非结晶体;二为虽部分结晶但颗粒细小,小于可见光波长范围,不妨碍太阳光光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透过。 任何一种透明材料的透光率都达不到100%,即使是透明性最好的光学玻璃的透光率一般也难以超过95%。 造成人射光通量在媒体中损失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光的反射即入射光进入聚合物表面而返回的光通量。反射光通量占光在透过媒体时损失的大部分。 衡量光的反射程度可用反射率?表征,反射率可通过其折射率(n)进行计算,两者关系如下。 例如,PMMA的折射率n= 1.492,则其R经计算为 3.9%说明PMMA的反射光比较小,透光率大,透明性好。

(2)光的吸收入射到聚合物上的光通量既没有透过也没有反射部分的光通量即为光的吸收。优良的透明塑料光的吸收很小。 光线吸收的大小取决于聚合物本身的结构,主要指分子链上原子基团与化学键的性质。 例如,含有双键(冗键)的聚合物易于吸收可见光而产生能级的转移。 还以PMMA为例,其透光率一般为93%,反射率为 3.9%,则其余 3.1%即为光的吸收与光的散射两者之和。 (3)光的散射即光线入射到聚合物表面,既没有透过也没有反射和吸收的一部分光通量,其占有比重比较小。 造成光散射的原因有: 制品表面粗糙不平,聚合物内部结构不均匀如分子量分布不均匀、无序相与结晶相共存等。 结晶聚合物的散射比较严重,只有结晶聚合物的晶体颗粒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才能像非晶聚合物那样不引起散射,光线全部透过,提高透明度。如P E、PP等结晶聚合物只有用快速冷却的方法才可得到低结晶度、晶体颗粒细的制品,取得一定的透明性;但对有些结晶塑料品种而言,要想控制太低的结晶度很困难,总有部分光被散射,造成薄膜的半透明。另外,通过拉伸的方法可使结去晶颗粒变细,并使透明度迅速提高,如可使BOPP膜的透明性迅迅速提高。只有TPX塑料比较特殊,其结晶颗粒比较小,无论结晶度大小,制品都透明。 2.雾度 雾度又称为浊度,它可衡量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不清晰或混浊的程度,是表征散射的指标。雾度的产生是由于材料内部或外部表面光散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混浊的外观。雾度的定义为材料散射光通量与透过材料光通量之比的百分数。

汽车和玻璃透光率的测量

汽车和玻璃透光率的测量 汽车和玻璃是关系密切的两个不同的领域。汽车属于机械行业,玻璃却归属于轻工业,从汽车的发展上来看,玻璃完全渗入了汽车行业之中,成为汽车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其中第11条规定:机动车驾驶室必须保证前方视野和侧方视野,前风窗玻璃及风窗以外玻璃用于驾驶员视区部位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允许小于70%。此外,所有车窗不允许张贴反光遮阳膜。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和校车所有车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均应大于等于50%。 玻璃作为透明产品,人们在选玻璃时首先看重的是它的透光性。玻璃的透光率值可以使用透光率计准确测量。 提高玻璃的透光率首先要减少玻璃的界面反射率,减少界面反射率从以下途径进行:一是选择折射率小的材料,折射率越小表面反射率也越小;二是减少反射界面的数量,如制作中空玻璃尽量减少空气层数量;三是在进行玻璃的复合时选择的夹层材料的折射率最好与玻璃的折射率接近;四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减反射膜玻璃。其次尽量避免光线在传播中发生吸收损失,主要的途径是减少玻璃的厚度和使用高透明系数的玻璃。 玻璃的透光性能直接影响玻璃的使用效果,在生产制造中,特别是对于复合玻璃注 意环境清洁,减少外来杂质进入玻璃内部,从而减少玻璃的散射损失能使玻璃得到较好 的透光效果。检测玻璃透光性最直接准确的方式就是使用透光率计来测试。

透光率计的特点: 1、采用光源的平行光路设计,能测量大厚度材料 2、具备两种测量方式;即汽车前挡玻璃的现场测量,又适应如工厂固定工位的定点透光率测量 3、历史透光率测量数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的记录功能 4、适用于玻璃制品,太阳膜,贴膜玻璃,镀膜材料,有机材料面板等的透光率测试

国家标准塑料及塑料制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5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6 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7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1 GB/T 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 13 GB/T 1409-198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14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15 GB/T 1411-2002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16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7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18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9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 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1 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2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23 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 24 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 25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26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7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28 GB/T 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9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0 GB/T 1634.3-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31 GB/T 1636-19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32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33 GB/T 1844.1-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一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34 GB/T 1844.2-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二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35 GB/T 1844.3-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三部分:增塑剂 36 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37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38 GB/T 2407-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39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40 GB/T 2409-1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41 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42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43 GB/T 2546.2-2003 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

各种塑料缩水率

塑料名称:PCTA 实际开模缩水率:0.003 开模产品类型:化装品 塑料名称:PETG 实际开模缩水率:0.004 开模产品类型:化装品 塑料名称:AS 实际开模缩水率:0.005 开模产品类型:化装品 PBT+30%GF 实际开模缩水率:0.004 保安器上下盖,支架 塑料名称:ABS 实际开模缩水率:5/1000 开模产品类型:电器外壳 塑料名称:PP 实际开模缩水率:16/1000 开模产品类型:餐具 塑料名称:POM 实际开模缩水率:16/1000 开模产品类型:胶轮 塑料名称:PC 实际开模缩水率:8/1000 开模产品类型:手机水晶壳

塑料名称:PA6 实际开模缩水率:0.020 开模产品类型:闭锁器摇臂 塑料名称:TPR 实际开模缩水率:0.015 开模产品类型:车仔轮胎 看来这里面多数是做壳子类的高温阻燃材料用得极少塑料名称:LCP 实际开模缩水率: 1.5~2/%0 开模产品类型:连接器 塑料名称:PA6T 实际开模缩水率: 3~5/%0 开模产品类型:连接器 塑料名称:PA9T 实际开模缩水率: 3~5/%0 开模产品类型:连接器 塑料名称:PC940 实际开模缩水率: 8/%0 开模产品类型:各式插头座外壳 塑料名称:NTF FR52 实际开模缩水率: 3~5/%0 开模产品类型:连接器 塑料名称:pom 实际开模缩水率:0.018

开模产品类型:遥控-开关-支架== 塑料名称:POM M90-44 实际开模缩水率:0.018 开模产品类型:小齿轮 塑料名称:POM TR-20 实际开模缩水率:0.015 开模产品类型:机芯 塑料名称:TPR 实际开模缩水率:0.012 开模产品类型:软胶 塑料名称:PPS+30%GF 实际开模缩水率:0.0045 开模产品类型:测距仪机芯 塑料名称:PP 实际开模缩水率:0.016 开模产品类型:汽车配件(反光镜) 塑料名称:PA+30%GF 实际开模缩水率:0.0035 开模产品类型:汽车配件(反光镜) 塑料名称:ABS+PA 实际开模缩水率:0.007 开模产品类型:汽车配件(反光镜) 塑料名称:PVC

塑料的透光率

塑料的透光率、雾度、折射率、双折射和色散 117 塑料的光学特征包括两类:一类为传递特性,包括光的透过、反射、散射及折射等;另一类为光的转换特性,包括光的吸收、光热、光化、光电及光致变色等。 常用可表征光的传递特性指标有透光率、雾度、折射率、双折射及色散等。在上述指标中,透光率和雾度两个指标主要表征材料的透光性,而折射率、双折射及色散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表征材料的透光质量。一种好的透明性材料,要求上述性能指标优异且均衡。 1.透光率(Tt) 透光率是表征树脂透明程度的一个最重要性能指标。一种树脂的透光率越高,其透明性就越好。 塑料制品透明的条件有两个:一为制品是非结晶体;二为虽部分结晶但颗粒细小,小于可见光波长范围,不妨碍太阳光光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透过。 任何一种透明材料的透光率都达不到100%,即使是透明性最好的光学玻璃的透光率一般也难以超过95%。 造成人射光通量在媒体中损失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光的反射反射即入射光进入聚合物表面而返回的光通量。反射光通量占光在透过媒体时损失的大部分。 衡量光的反射程度可用反射率?表征,反射率可通过其折射率(n)进行计算,两者关系如下。 例如,PMMA的折射率n=1.492,则其R经计算为3.9%说明PMMA的反射光比较小,透光率大,透明性好。 (2)光的吸收入射到聚合物上的光通量既没有透过也没有反射部分的光通量即 为光的吸收。优良的透明塑料光的吸收很小。 光线吸收的大小取决于聚合物本身的结构,主要指分子链上原子基团与化学键的性质。 例如,含有双键(冗键)的聚合物易于吸收可见光而产生能级的转移。 还以PMMA为例,其透光率一般为93%,反射率为3.9%,则其余3.1%即为光的吸收与光的散射两者之和。 (3)光的散射光的散射即光线入射到聚合物表面,既没有透过也没有反射和吸收的一部分光通量,其占有比重比较小。 造成光散射的原因有:制品表面粗糙不平,聚合物内部结构不均匀如分子量分布不均匀、无序相与结晶相共存等。 结晶聚合物的散射比较严重,只有结晶聚合物的晶体颗粒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才能像非晶聚合物那样不引起散射,光线全部透过,提高透明度。如PE、PP等结晶聚合物只有用快速冷却的方法才可得到低结晶度、晶体颗粒细的制品,取得一定的透明性;但对有些结晶塑料品种而言,要想控制太低的结晶度很困难,总有部分光被散射,造成薄膜的半透明。另外,通过拉伸的方法可使结去晶颗粒变细,并使透明度迅速提高,如可使BOPP 膜的透明性迅迅速提高。只有TPX塑料比较特殊,其结晶颗粒比较小,无论结晶度大小,制品都透明。 2.雾度 雾度又称为浊度,它可衡量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不清晰或混浊的程度,是表征散射的指标。雾度的产生是由于材料内部或外部表面光散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混浊的外观。雾度

各种塑料的收缩温度、收缩率和收缩力图表

深圳富昌隆包装材料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457559360.html, 薄膜名称典型厚度μ m 最大收缩 率% 收缩张力 N/cm2 收缩温 度℃ 热封温 度℃ 离子型聚合物25.4-76.2 20-40 100.4-172.4 90.5-135 121-204.5 聚丁烯12.7-50.8 40-80 68.96-241.4 87-176.6 148.9-204.5 PE,一般25.4-50.8 20-70 24.46-68.96 87-148.9 121-204.5 PE,重荷50.8-254.0 20-70 24.46-68.96 87-148.9 121-204.5 EVA 25.4-254.0 20-70 27.58-62.4 65.5-121 93.3-176.6 交链,PE 15.24-38.1 50-80 206.8-413.7 93.3-176.6 176.5-204.5 PP 12.7-38.1 50-80 206.8-413.7 93.3-176.6 176.5-204.5 PS 25.4 40-70 68.96-413.7 98.9-132.2 121-148.9 PVC,一般12.7-38.1 30-70 103.4-206.8 65.5-148.9 135-187.9 PVC,重荷38.1-76.2 55 162.4-206.8 63.5-148.9 135-187.9 PVDC共聚物 (VDC-VC) 10.16-16.4 15-65 34.5-137.5 66-143 121-148.9 PET 12.7-16.5 45-55 4.82-10.34 71.1-121.1 -

有机玻璃的常识及透光率测量

有机玻璃的常识及透光率测量 有机玻璃缩写是PMMA。有机玻璃的化学名称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热塑性塑料。有机玻璃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珠光、压花有机玻璃四种。有机玻璃俗称亚克力、中宣压克力、亚格力,有机玻璃具有较好的透明性、表面光滑、色彩艳丽,比重小,强度较大,耐腐蚀,耐湿,耐晒,绝缘性能好,隔声性好。外观优美等优点。可分管形材、棒形材、板形材三种。有机玻璃又叫明胶玻璃、亚克力等。 可作要求有一定强度的透明结构件,如油杯、车灯、仪表零件,光学镜片,装饰礼品等等。在里面加入一些添加剂可以对其性能有所提高,如耐热、耐摩擦等。 有机玻璃按照外形可分为四种: 1、无色透明有机玻璃 最常见、使用量最大的有机玻璃材料。 2、有色透明有机玻璃 透光柔和,用它制成的灯箱、工艺品,使人感到舒适大方。有色的有机玻璃分:透明有色、半透明有色,不透明有色三种。磁有机玻璃光泽不如珠光有机玻璃鲜艳,质脆、

易断、适于制作表盘、盒、医疗器械和人物、动物的造型材料。透明有机玻璃:透明度高,宜制灯具。用它制成的吊灯、玲珑剔透、晶莹澄澈。半透明有机玻璃类似磨砂玻璃,反光柔和,用它制成的工艺品,使人感到舒适大方。 3、珠光有机玻璃 是在一般有机玻璃加入珠光粉或荧光粉著成。这类有机玻璃色泽鲜艳,表面光洁度高,外形式经模具热压后,即使磨平抛光,仍保持模压花纹,形成独物的艺术效果。用它可制作人物、动物造型,商标、装饰品及宣传展览材料。 4、压花有机玻璃 分透明、半透明无色,质脆,易断,在室内门窗等装饰中使用,具有既可透光但又不透形的特点,通常在室内隔断或分隔室内间的门窗使用。 有机玻璃应用广泛: 不仅在商业、轻工、建筑、化工等方面。而且有机玻璃制作,在广告装潢、沙盘模型上应用十分广泛,如:标牌,广告牌,灯箱的面板和中英字母面板。 选材要取决于造型设计,什么样的造型,用什么样的有机玻璃、色彩、品种都要反复测试,使之达到最佳效果。有了好的造型设计,还要靠精心的加工制作,才能成为一件优美的工艺品。 1、建筑应用:橱窗、隔音门窗、采光罩、电话亭等 2、广告应用:灯箱、招牌、指示牌、展架等 3、交通应用:火车、汽车等车辆门窗等 4、工业应用:仪器表面板及护盖等 5、照明应用:日光灯、吊灯、街灯罩等 6、家居应用:果盘,纸巾盒,亚克力艺术画等家居日用产品 7、医学应用:婴儿保育箱、各种手术医疗器具民用品:卫浴设施、工艺品、化妆品、支架、水族箱等 有机玻璃透光率的测量: 透光率仪LS116可测材料可见光透光率,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现场测量方式和固定座的测量方式: 1、现场测量方式,被测物已经安装,如汽车前挡玻璃,建筑的门窗玻璃等。

常用塑料缩水率表

常用塑料缩水率表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0.50% SAN(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0.40% PC聚碳酸酯 0.60% ABS+SAN(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0.40% PVC 2.00% POM聚甲醛 1.70% PP聚丙烯 1.60%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50% HDPE高密度聚乙烯(低压) 2.00% LDPE低密度聚乙烯(高压) 2.00% GPPS普通聚苯乙烯 0.50%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1.70%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1.70% 尼龙6(PA6) 1.20% 尼龙66(PA66) 1.50% 尼龙1010(PA1010)

1.50% EV 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2.00% 塑料的收缩率是指塑料制件在成型温度下尺寸与从模具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尺寸之差的百 分比。它反映的是塑料制件从模具中取出冷却后尺寸缩减的程度。影响塑料收缩率的因素有:塑料品种、成型条件、模具结构等。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的收缩率各不相同。其次塑料的收缩率还与塑件的形状、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是否有嵌件等有很大的关系。常用塑料收缩率如下: PE:1.2~1.28% PP:1.2~2.5% PVC(硬质):0.4~0.7% PVC(软质):1.0~5.0% PS:0.3~0.6% ABS:0.4~0.7% ABS(加玻纤):0.2~0.4% PC:0.6~0.8% PMMA:0.3~0.7% POM:1.8~3.0% PET:1.2~2.0% PPO:0.5~0.9% PPS:1% PEEK:1.2%

透明薄膜透光率与雾度的关系比较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透光率与雾度是表征薄膜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材质薄膜的透光率与雾度的测试及比较,分析了两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为薄膜材料透光率与雾度的测试、指标范围的确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透光率、雾度、透光率雾度测定仪、透明塑料薄膜、包装材料、农用膜 1、意义 薄膜材料的应用极为广泛,如作为各种产品的包装材料、农用地膜、棚膜等。无论哪种应用,对光的传递性能均有一定的要求,如作为普通包装材料时,从包装外部即可看清内部产品的形状、色泽等特性常作为吸引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农用膜时,应保证透过的光线可满足农作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一般而言,表征包装材料光传递效果的指标参数包括透光率、雾度等。其中,透光率为透过薄膜材料的光通量与照射到薄膜光通量的比值,表示薄膜的透明程度;雾度为透过薄膜材料但偏离入射光方向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的比值,表示薄膜的浑浊或不清晰程度。从定义来看,透光率、雾度是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两项性能指标。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材质薄膜透光率、雾度测试值的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2、试验 本次试验依据GB/T 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采用设备WGT-S 透光率雾度测定仪对4种透明塑料薄膜样品的透光率、雾度进行测试。 2.1 试验过程 (1) 从每个样品表面均裁取3片80 mm × 80 mm试样,裁制过程中不可用手接触试样,保证试样表面无污染、无划痕、无灰尘。 (2) 打开仪器电源进行预热,预热结束后,用标准透光片对设备的透光率、雾度进行校准。 (3) 取其中一片试样装夹在设备上,使试样表面无污染、无灰尘处对准入口窗,按动试验按钮,试验开始,设备自动测试,测试结束后显示试样的透光率与雾度值。依次将其余试样装夹在设备上,完成试验。 2.2 试验结果 4种样品透光率、雾度值测试结果见表1。

另外成型后的收缩、退火或调湿处理后的收缩率一般也都比

一、收缩率 影响热塑性塑料成型收缩的因素如下: 塑料品种热塑性塑料成型过程中由于还存在结晶化形起的体积变化,内应力强,冻结在塑件内的残余应力大,分子取向性强等因素,因此与热固性塑料相比则收缩率较大,收缩率范围宽、方向性明显,另外成型后的收缩、退火或调湿处理后的收缩率一般也都比热固性塑料大。 塑件特性成型时熔融料与型腔表面接触外层立即冷却形成低密度的固态外壳。由于塑料的导热性差,使塑件内层缓慢冷却而形成收缩大的高密度固态层。所以壁厚、冷却慢、高密度层厚的则收缩大。另外,有无嵌件及嵌件布局、数量都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及收缩阻力大小等,所以塑件的特性对收缩大小、方向性影响较大。 进料口形式、尺寸、分布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保压补缩作用及成型时间。直接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大(尤其截面较厚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进料口宽及长度短的则方向性小。距进料口近的或与料流方向平行的则收缩大。 成型条件模具温度高,熔融料冷却慢、密度高、收缩大,尤其对结晶料则因结晶度高,体积变化大,故收缩更大。模温分布与塑件内外冷却及密度均匀性也有关,直接影响到各部分收缩量大小及方向性。另外,保持压力及时间对收缩也影响较大,压力大、时间长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注塑压力高,熔融料粘度差小,层间剪切应力小,脱模后弹性回跳大,故收缩也可适量的减小,料温高、收缩大,但方向性小。因此在成型时调整模温、压力、注塑速度及冷却时间等诸因素也可适当改变塑件收缩情况。 模具设计时根据各种塑料的收缩范围,塑件壁厚、形状,进料口形式尺寸及分布情况,按经验确定塑件各部位的收缩率,再来计算型腔尺寸。对高精度塑件及难以掌握收缩率时,一般宜用如下方法设计模具: ①对塑件外径取较小收缩率,内径取较大收缩率,以留有试模后修正的余地。 ②试模确定浇注系统形式、尺寸及成型条件。 ③要后处理的塑件经后处理确定尺寸变化情况(测量时必须在脱模后24小时以后)。 ④按实际收缩情况修正模具。 ⑤再试模并可适当地改变工艺条件略微修正收缩值以满足塑件要求。 二、流动性 a)热塑性塑料流动性大小,一般可从分子量大小、熔融指数、阿基米德螺旋线流动长度、表现粘度及流动比(流程长度/塑件壁厚)等一系列指数进行分析。分子量小,分子量分布宽,分子结构规整性差,熔融指数高、螺流动长度长、表现粘度小,流动比大的则流动性就好,对同一品名的塑料必须检查其说明书判断其流动性是否适用于注塑成型。按模具设计要求大致可将常用塑料的流动性分为三类: 流动性好PA、PE、PS、PP、CA、聚(4)甲基戍烯;

塑料收缩率及其影响因素

塑料收缩率及其影响因素 热塑性塑料的特性是在加热后膨胀,冷却后收缩.当然加压后体积也将缩小.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首先将熔融塑料注射入模具型腔内,充填结束后熔料冷却固化,从模具中取出塑件时即出现收缩,此收缩称为成型收缩.塑件从模具取出到稳定这段时间内,尺寸仍会出现微小的变化,一种变化是继续收缩.另一种变化是某些吸湿性塑料因吸湿而出现膨胀,但是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成型收缩。 塑件形状 对于成型件壁厚来说,一般由于厚壁的冷却时间较长,因而收缩率也较大.对于一般塑件来说,当沿熔料方向尺寸与垂直于熔料流动方向尺寸的差异较大时,则收缩率差异也较大.从熔料流动距离来看,远离浇口部分的压力损失大,因而该处的收缩率也比靠近浇口部位大.因加强筋、孔、凸台和雕刻等形状具有收缩抗力,因而这些部位的收缩率较小。 模具结构 浇口形式对收缩率也有影响。用小浇口时,因保压结束之前浇口即固化而使塑件的收缩率增大。注塑模具中的冷却回路结构也是模具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冷却回路设计不当,则因塑件各处温度不均衡而产生收缩差,其结果是使塑件尺寸差或变形。在薄壁部分,模具温度分布对收缩率的影响则更为明显。 成行条件 料筒温度:料筒温度较高时,压力传递较好而使收缩力减小。但用小浇口时,因浇口固化早而使收缩率仍较大。对于壁厚塑件来说,即使筒温度较高,其收缩率仍较大。 补料:在成型条件中,尽量减少补料以使塑件尺寸保持稳定。但补料不足则无法保持压力,也会使收缩率增大。 注射压力:注射压力是对收缩率影响较大的因素,特别是充填结束后的保压压力。在一般情况下,压力较大时候因材料的密度大,收缩率就较小。

注射速度:注射速度对收缩率的影响较小。但对于薄壁塑件或浇口非常小,以及使用强化材料时,注射速度加快则收缩率小。 模具温度:通常模具温度较高时收缩率也较大。但对于薄壁塑件,模具温度高则熔料的流动抗阻小,进而收缩率反而较小。 成型周期:成型周期与收缩率无直接关系。但需注意,当加快成型周期时,模具温度、熔料温度等必然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收缩率的变化。 1简介 塑料的收缩率是指塑料制件在成型温度下尺寸与从模具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尺寸之差的百分比。它反映的是塑料制件从模具中取出冷却后尺寸缩减的程度。影响塑料收缩率的因素有:塑料品种、成型条件、模具结构等。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的收缩率各不相同。其次塑料的收缩率还与塑件的形状、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是否有嵌件等有很大的关系。 2常用塑料收缩率

各种塑料的特性情况表

各种塑料的特性情况表 ABS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4-0.7% 成型温度:200-240℃干燥条件:80-90℃2小时 物料性能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 2、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 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讯零件. 成型性能 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80-90度,3小时. 2.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70度).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 3、如需解决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水位等方法。 4、如成形耐热级或阻燃级材料,生产3-7天后模具表面会残存塑料分解物,导致模具表面发亮,需对模具及时进行清理,同时模具表面需增加排气位置。 PS塑料 (聚苯乙烯) 英文名称:Poly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6-0.8% 成型温度:170-250℃干燥条件:--- 物料性能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无色透明,透光率仅次于有机玻璃,着色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良好,.强度一般,但质脆,易产生应力脆裂,不耐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适于制作绝缘透明件.装饰件及化学仪器.光学仪器等零件. 成型性能 1.无定形料,吸湿小,不须充分干燥,不易分解,但热膨胀系数大,易产生内应力.流动性较好,可用螺杆或柱塞式注射机成型. 2.宜用高料温,高模温,低注射压力,延长注射时间有利于降低内应力,防止缩孔.变形. 3.可用各种形式浇口,浇口与塑件圆弧连接,以免去处浇口时损坏塑件.脱模斜度大,顶出均匀.塑件壁厚均匀,最好不带镶件,如有镶件应预热. PMMA塑料(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英文名称:Polymethyl Methacrylate

塑料成型整理(名词解释与解答题)讲解学习

名词解释: 热固性塑料:是由加热固化的合成树脂制得的塑料; 热塑性塑料:是由可以反复加热而仍具有可塑性的合成树脂制得的塑料; 塑料注射模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由注射机喷嘴到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 注射模具主流道:是指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处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 注射模具分流道:是指主流道末端与浇口之间的一段塑性熔体的流动通道; 注射机工程注射量:是指在对空注射的条件下,注射螺杆或柱塞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注射装置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 凹模: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主要零件; 型芯:成型零件内表面的零件成为凸模或型芯; 注射模动(定)模座板:与注射机的动(定)模相连接的模具底板,其一侧连接有定模板,另一侧连接有浇口的定位圈,在注射成型过程中起着传递合模力的作用; 塑料的相容性: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塑料在熔融状态下不产生相互分离现象的能力; 塑料增塑剂:添加到塑料中能使塑料的塑性增加的物质; 分型面:为动模和定模的分界面,是取出塑件或浇注系统凝料的面; 粘流温度:加热时聚合物从高弹态转变为粘流态的临界温度; 保压时间:注塑成型或压缩模塑时物料充满型腔后在一定压力下保持的时间; 开模行程:是指从模具中取出塑件所需要的最小开合距离; 热流道:亦称为无流道,是注射模浇注系统的重要方向,分为绝热流道和加热流道; 脱模斜度:为了便于脱模,防止塑件表面在脱模时划伤、擦毛等,在设计时应考虑与脱模方向平行的塑件内外表面应具有一定的斜度; 浇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熔体通道; 模具加热后效应:电热元件附件温度比模具型腔的温度高得多,即使电热元件断电,其周围集聚的大量热仍继续传到型腔,使型腔继续保持高温。 简答题: 第二章: 1. 什么是塑料的计算收缩率?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计算收缩率是指成型塑件从塑料模具性腔在常温时的尺寸到常温时的尺寸之间实际发生的收缩百分数,常用于小型模具及普通模具成型塑件尺寸的计算。影响塑料收缩率的因素主要有塑料品种、成型特征、成型条件及模具结构(浇口的形式,尺寸及其位置)等 2. 什么是塑料的流动性?影响塑料流动性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答:塑料熔体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填充模具型腔的能力称为塑料的流动性。影响塑料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物料温度。。②注射压力。③模具结构。 3.什么是塑料的热敏性?成型过程中如何避免热敏现象的发生? 答:热敏性是指塑料在受热,受压时的敏感程度,也可以称为塑料的热稳定性。为了防止热敏性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受热分解等现象发生,通常在塑料中添加一些抗热敏的热稳定剂,并且控制成型生产的温度,另外合理的模具设计也可以有效

上海申光WGT-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说明书

WGT-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 WGT-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 应用范围 适用于一切透明、半透明时平行平面样品(塑料板材、片材等)透光率、雾度的测试、液体样品(水、饮料等)的浊度或澄明度测定。 产品简介 特点: 技术设计符合GB2410-80,ASTMD1033-61(1977)JISK7105-81等标准 采用微机自动操作,使用方便、可同时显示透光率、雾度值 具有标准打印接口 性能指标: 测量范围:透光率:0-100.0% 雾度:0-30.0%准确度 透光率:≤1%雾度≤0.5%时≤±0.1%>0.5%时≤±0.3% WGT-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 仪器用途及特点 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及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D1003-61(1997)“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Haze and Luminous Transmittance of Transparent Plastics”设计的微机化全自动测量仪器,适用于一切透明、半透明平行平面样品(塑料板材、片材、塑料薄膜、平板玻璃)的透光率、透射雾度、反射率的测试,也适于液体样品(水、饮料、药剂、着色液、油脂)浊度的测量,在国防科研及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用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直接进行质量检验的有: 光学玻璃透光率的测定 感光胶片清晰程度的检测

人造偏振片偏振度的中间控制 航空玻璃、汽车玻璃、防毒面罩玻璃能见度的测定 包装塑料薄膜光学综合质量的评定 农用塑料薄膜透光率的检验 建筑、装潢玻璃透光特性的检查 光学投影屏漫射质量的考核 电影荧幕、投影电视屏幕漫射能力的测定 广造灯箱屏幕质量的检验 工程描图纸质量的检查 用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还可间接应用于: 毛玻璃洗涤剂质量的评定 塑料抛光材料抛光效率的评价 凡立斯絮物的测定 塑料玻璃面罩搞划伤能力的评价 慢射涂料慢射特性的控制及检测 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用作液体样品浊度测定有: 纺织厂、热电厂、钢铁厂、灯泡厂、半导体厂、造纸厂、合成纤维厂、工业用水的检测 自来水厂、汽水厂、啤酒厂、糖厂、味精厂、调味品厂食用水、饮料质量检测 制药及临床应用于结晶母液中微量固态、物质浓度测定,防疫站对细菌浓度的测定、血液临床化验、药物澄明度的测定等 环保部门污水处理质量的检验,海水淡化质量的控制 化学工业中着色液浊度之测定,油脂、溶剂浊度之测定 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具有下列特点: 技术设计符合GB2410—80 ASTM D1003—61(1997)JIS K7105—81等测试标准,有利于国内外技术交流。 采用平行照明,半球散射,积分球光电接受方式。 采用微机自动操作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无旋钮操作,使用方便,并且方便,并且有标准打印输出拉口。 自动显示透光率/零度多次测量的平均植,透光率结果直接显示到0.1%,零度显示到0.01%。无零度漂移,置信度强。 特定的结构—开启式样品窗几乎不收样品尺寸的限制,测量速度快。 由于调制品的采用,仪器不收环境光的影响,不必采用暗室,保证了大件样品操作者的安全。微机化的电子线路,精度高。 备有标准化的数据打印输出接口,可配套供应程控打印机。 备有薄膜磁性夹具及液体样品杯,给用户带来极大方便。 随机附零度片一块,便于随时检查仪器动作功能。 仪器的性能 规格: 1、光学系统: 准直照明、漫射视野、积分球接收方式 样品窗尺寸:入窗?25mm 出窗?21mm 光源:C光源(DC12V 50W 卤钨灯+色温片)

常用透明塑料的特性

塑料中常用透明原料的特性及注塑工艺 由于塑料具有重量轻、韧性好、成型易。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工业和日用产品中,越来越多用塑料代替玻璃,特别应用于光学仪器和包装工业方面,发展尤为迅速。但是由于要求其透明性要好,耐磨性要高,抗冲击韧性要好,因此对塑料的成份,注塑整个过程的工艺,设备,模具等,都要作出大量工作,以保证这些用于代替玻璃的塑料(以下简称透明塑料),表面质量良好,从而达到使用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一般使用的透明塑料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俗称亚加力或有机玻璃,代号pmma)、聚碳酸酯(代號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代号pet)、透明尼龙。as(丙烯睛一苯乙烯共聚物)、聚砜(代号psf)等,其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是pmma、pc和pet 三种塑料,由于篇幅有限,下面就以这三种塑料为例,讨论透明塑料的特性和注塑工艺。 一、透明塑料的性能 透明塑料首先必须有高透明度,其次要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能抗冲击,耐热性要好,耐化学性要优,吸水率要小,只有这样才能在使用中,能满足透明度的要求而长久不变,下面列出表1,比较一下pmma、pc和pet的性能。 表1:透明塑料性能比较

注:(1)因品种繁多,这只是取平均值,实际不同品种数据有异。(2)pet数据(机械方面)为经拉伸后的数据。 从表1数据可知pc是较理想的选择,但主于其原料价贵和注塑工艺较难,所以仍以选用pmma为主,(对一般要求的制品),而ppt 由于要经过拉伸才能得到好的机械性能,所以多在包装、容器中使用。 二、透明塑料注塑过程中应注意的共同问题 透明塑料由于透光率要高,必然要求塑料制品表面质量要求严格,不能有任何斑纹、气孔、泛白。雾晕、黑点、变色、光泽不佳等缺陷,因而在整个注塑过程对原料、设备。模具、甚至产品的设计,都要十分注意和提出严格甚至特殊的要求。其次由于透明塑料多为熔

玻璃的透光率标准及透光率仪的应用

深圳市林上科技有限公司玻璃的透光率标准及透光率仪的应用如今我国经济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加强,主要依托于我国各大行业领域的的快速发展,就拿玻璃行业来说:玻璃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玻璃深加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玻璃作为透明产品,人们在选用玻璃时首先看重的是它的良好的透光性,特别是人们对居住条件、舒适程度、节约能源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更加重视室内采光。采光质量是否优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透光率。玻璃的透光率值可以使用透光率仪准确测量。 现在大部分的建筑玻璃都会贴上隔热防晒膜,包括汽车玻璃都会选择贴上防爆太阳膜,但在选择给玻璃贴膜的同时必须保证玻璃在贴膜后的透光性,玻璃在贴完保护膜之后总的透光率等于玻璃的透光率与保护膜透光率的乘积,玻璃的透光率可使用透光率仪或者分体透光率计来测量,保护膜的透光率则需要通过太阳膜测试仪来测量。 玻璃的透光率是指光线通过玻璃时,出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的百分比。出射光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射光,是对成像有贡献的;另一部分式散射光,是不能用于成像的,散射光通量占透射光通量的百分比被称为雾度。 玻璃的反射率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大,但入射角小于40度时反射率随入射角的变化不明显,而当入射角大于70度反射率随入射角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反射率还随两介质的折射率的差值增加而增加。通常普通钠钙硅酸盐玻璃的折射率为1.52,其对应的反射率是4.25%,对于单层玻璃有两个表面,玻璃总的反射率为8.32%,这也是一般玻璃的透光率最好也不超过92%的主要原因(在达到该指标时玻璃已经没有吸收存在)。若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透光度要求只有通过镀增透膜来实现。 对于多层复和玻璃,如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等由于各介质的界面的折射率不完全相同,因此在理论上每个界面都存在不同的反射现象,各界面的反射率可以通过关系式进行计算得到。对于多层复合玻璃存在着多个反射界面其中的反射率可通过计算获得:R=1-(1-R1)(1-R2)(1-R3 )……(1一Rn )式中的R1、R2、R3、……Rn为玻璃的每个界面的反射率值。 对于玻璃而言我们总是希望获得更多的直射光,因此要求玻璃的透光率越高越好,而雾度越低越好。显然玻璃的透光率对于通过玻璃观察物体是越高越好。

如何提高塑料的透明度

如何提高塑料的透明度 1.塑料透明度的指标 衡量塑料透明度的指标有:透光率、雾度、折光指数、双折射及色散等。在上述指标中,透光率和雾度二个指标主要表征材料的透光性,而折光指数、双折射及色散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表征材料的透光质量。一种好的透明性材料,要求上述性能指标优异且均衡。 2.透明性的分类 按材料的透光率大小,可将其分为如下三类: 透明材料—波长400nm—800nm可见光的透光率在80%以上; 半透明材料—波长400nm—800nm可见光的透光率在50%—80%之间; 不透明材料—波长400nm—800nm可见光的透光率在50%以下; 按上述的分类方法,可将树脂分成如下几类: (1)透明性树脂 主要包括:PMMA、PC、PS、PET、PES、J.D系列、CR-39、SAN(又称AS)、TPX、HEMA 及BS(又称K树脂)等。 其中PES为聚醚砜,J.D系列光学树脂为PES的共聚衍生物,SAN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TPX为聚甲基戊烯-1,BS为25%丁二烯/75%苯乙烯共聚物,CR-39为双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聚合物,HEMA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2)半透明树脂 主要包括PE、PP、PA等 (3)不透明树脂 主要包括ABS、POM、PTFE及PF等。 3.提高塑料透明度的原理及方法 (1)提高塑料透明性的原理 降低结晶度,控制洁净的质量,提高折射率,降低双折射。 (2)提高塑料透明性的方法 ①添加成核剂:这是提高透明树脂透光率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促进结晶的小分子物质,在树脂中可以起到晶核的作用,使原有的均相成核变成异相成核,增加结晶体系内晶核的数目,使微晶的数量增多,球晶数目减少,从而使晶体尺寸变细,树脂的透明性提高。 成核剂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透明成核剂(山梨糖醇系、磷系)和标准型成核剂(羧酸类、羧酸盐、无机物)两种。作为透明改性的成核剂,一般要选择透明成核剂;有时也可选用标准型成核剂,但要严格控制加入量。 ②共混提高塑料的透明性,就是在透明树脂中加入小分子物质,提高透明性。 ③双向拉伸提高塑料的透明性,可以使制品中原有的结晶颗粒破碎使晶体尺寸变小,到达提高透光率的目的。

常用塑料成型收缩率

PA6系列成型收缩率 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 15%玻纤增强PA6 0.5-0.8 PA6G15 20%玻纤增强PA6 0.4-0.6 PA6G20 30%玻纤增强PA6 0.3-0.5 PA6G30 40%玻纤增强PA6 0.1-0.3 PA6G40 50%玻纤增强PA6 0.1-0.3 PA6G50 25%玻纤增强阻燃PA6 0.2-0.4 Z-PA6G25 30%玻纤增强阻燃PA6 0.2-0.4 Z-PA6G30 30%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A6 0.2-0.4 Z-PA6G30 无卤阻燃PA6 0.8-1.2 Z-PA6 30%矿物填充无卤阻燃PA6 0.5-0.8 Z-PA6M30 30%玻璃微珠填充PA6 0.8-1.2 PA6M30 30%玻纤矿物复合填充PA6 0.3-0.5 PA6M30 40%玻纤矿物复合填充PA6 0.2-0.5 PA6M40 30%矿物填充PA6 0.6-0.9 PA6M30 40%矿物填充PA6 0.4-0.7 PA6M40 PA6一般注塑级 1.4-1.8 PA6 PA6快速成型 1.2-1.6 PA6 PA6一般增韧 1.0-1.5 PA6 PA6中等增韧 0.9-1.3 PA6 PA6超增韧 0.9-1.3 PA6 MoS2填充耐磨PA6 1.0-1.4 PA6 PA66系列成型收缩率 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 15%玻纤增强PA66 0.6-0.9 PA66G15 20%玻纤增强PA66 0.5-0.8 PA66G20 25%玻纤增强耐热油PA66 0.4-0.7 PA66G25 30%玻纤增强PA66 0.4-0.7 PA66G30 30%玻纤增强耐水解PA66 0.3-0.6 PA66G30 40%玻纤增强PA66 0.2-0.5 PA66G40 50%玻纤增强PA66 0.1-0.3 PA66G50 25%玻纤增强阻燃PA66 0.2-0.4 Z-PA66G25 30%玻纤增强阻燃PA66 0.2-0.4 Z-PA66G30 30%矿物填充无卤阻燃PA66 0.2-0.4 PA66M30 无卤阻燃PA66 0.8-1.2 Z-PA66 30%矿物填充无卤阻燃PA66 0.4-0.7 Z-PA66M30 30%玻璃微珠填充PA66 0.8-1.2 PA66M30 30%玻纤矿物复合填充PA66 0.2-0.5 PA66M30 30%矿物填充PA66 0.6-0.9 PA66M30 40%矿物填充PA66 0.4-0.7 PA66M40 一般注塑级PA66 1.5-1.8 PA66 快速成型PA66 1.5-1.8 PA66 一般增韧PA66 1.2-1.7 PA66 中等增韧PA66 1.2-1.6 PA66 超增韧PA66 1.2-1.6 PA66 MoS2填充耐磨PA66 1.2-1.6 PA66 PA/ABS系列成型收缩率 名称及描述成型收缩率% 备注 10%玻纤增强PA/ABS 0.3-0.6 PA/ABSG10 20%玻纤增强PA/ABS 0.2-0.5 PA/ABSG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