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生物滤池中同步脱氮除磷机制和效率的提升

雨水生物滤池中同步脱氮除磷机制和效率的提升
雨水生物滤池中同步脱氮除磷机制和效率的提升

雨水生物滤池中同步脱氮除磷机制和效率的提升

摘要:通过添加富铁土和植物碎屑和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生物滤池技术有很大提高。,在处理中运用含有富含铁的土壤造成铵和磷酸盐的显著的去除效率(超过95%)。将这一结果归因于强大的吸附能力导致磷(P)在介质中的高效,维持了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和活性以及促进氮(N)的去除。水生和陆生植物碎屑更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它们是通过分别刺激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和活性,从而增加总氮(TN)去除率,去除率从17.6%增加到22.5%。此外,富营养化水体沉积物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生物强化技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去除。最重要的是,这些材料的联合应用可以同时达到最大的效果(磷,氨和总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7-99%,95-97%和60-63%)。证明了材料的合理选择在雨水滤池及应用前景上具有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富铁土;植物碎屑;生物强化技术

1引言

水体富营养化受到重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过量输入的氮和磷。雨水已被确定为一个主要的氮和磷污染源(Odell, 1994)。由于城市化的广泛性,城市流域的污染物滞留功能大大降低(Grimm et al., 2008),导致雨水直接排放到水生生态系统。生物过滤系统是利用植物的净化能力来减轻雨水污染物中氮和磷的影响。微生物和过滤介质,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耗低的优点。净化包括沉淀,吸附,植物吸收和一些微生物作用(Hatt et al., 2009)。在这些过程中,植物吸收总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富含铁的生物过滤器中,通过植物的组合可以有很好去除营养物质的效果(TP 90%,指的是总磷、89% TN)(Glaister et al., 2014)。尽管如此,基于植物的生物滤池的营养物去除效果并不总是理想的(Read et al., 2008)。而且,季节性的植物衰老会影响其处理效率,甚至释放营养物质(Payne et al., 2014)。所以要提高非植被生物过滤器去除营养物的方法是备受关注的。

在非植物的生物过滤器去除效率也并不总是那么理想(Blecken et al., 2010; Hunt et al., 2006),更重要的是考虑同步脱氮除磷。在生物过滤器中不同物种的死亡对N和P的量是变化的。具体而言,磷和氨的去除主要由介质吸附,然后利用微生物,因此,滤料的吸附能力和微生物的亲和性是决定其去除效率的重要因素(Henderson et al., 2007)。由于脱氮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主要是由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介导的耦合作用(Wang et al.,2016)。如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和S型反硝化细菌,有机碳都可以促进物强化技术中的反硝化细菌(Collins et al., 2010)和微生物群落对废水的处理(Pei et al., 2015),还可在控制去除效率中起重要作用。显然,在许多栖息地磷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的协同

作用,例如,在长江口潮间带沉积物中,总磷与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具有显著相关性(Zheng et al.,2014)。此外,在一个批次从地下水过滤器取得实验滤液水,在硝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入磷酸有效地刺激(de Vet et al., 2012)。同样,发现磷可以促进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的丰度,然后在原始和受影响的草原溪流中可以加速反硝化速率(Graham et al., 2010)。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对磷的高容量介质的吸附和补充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项研究中,实验室规模的生物滤池工艺的改进设计,通过引入特殊的材料(如含铁丰富的砂壤土、植物碎屑、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提高理化吸附和硝化反硝化。以下问题将得到解决。(1)哪种材料会有效去除氮磷,说明?(2)添加不同类型的植物碎屑对氮磷去除有什么影响?(3)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的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生物强化技术可行吗?(4)氮磷去除存在耦合作用吗?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装置

实验室规模的十八个生物滤池柱由PVC雨水管,内径为320毫米,总高度为1500毫米。该柱由四层组成,底层为150mm细砾、一个100mm的深砂过渡层和100 mm深细砂过渡层,顶层为700mm的砂壤土和不同特殊材料组成的过滤层(Zinger et al., 2013)。18个生物滤池列为两两一组的九个处理,顶层用不同的材料与沙壤土混合。详细的材料类型和数量见表1。当地的特殊材料证明了富铁土(Supplymentary Material)被选择,事因为其高磷吸附的能力。不同植株型代表不同类型的碳源。巢湖湖沉积物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的硝化和反硝化活性高(Hou et al., 2013)引入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增了生物强化技术。纵队放置在实验室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空气温度。

2.2实验步骤和取样

施工后,生物滤柱可在采样前3个月时间内建立(过滤介质的沉降,生物膜的建立和系统的稳定性)。在建立过程中,过滤器要每天采用矿泉水浇洗,以便可以测量反应系统中的污水。之后就可以开始正式投加样品和确定采集周期(Zinger et al., 2013)。

添加化学药剂制备人工污水(KH 2PO 4, NH 4CL 和KNO 3),需要大量的脱氯的自

来水以达到目标污染物浓度(最终的PO 43--P 中的磷浓为0.8mg/L,NH 4+-N 中氮的

浓度为0.8mg/L,NO 3--N 中氮的浓度为1.2mg/L )。然后污水(20升)被运送到设

定的系统,每天运行,直到六个月。水力停留时间约四小时。每周定期给料后进行采样运行。水样取自每个圆柱口的进水和出水。试验结束后,采集上层颗粒样品,测定磷吸附参数、磷的效率、硝化反硝化速率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

2.3氮和磷的分析

每周对于处理过后的进水和出水中的总氮、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活性磷进行检测。用0.45微米的醋酸纤维薄膜过滤水制备可溶性营养物质,所有的检测都遵循标准方法(APHA, 2012)。

2.4磷吸附等温线和可利用磷分析

上层颗粒样品干燥,地面的样品通过0.25毫米筛子,一克干燥,且进过筛选的土壤能够培养出20毫升0.01 M KCl ,其中含有0、0.1、0.5、1、5、10、50和100 mg P / L ,是在离心管中以KH2PO 的形式存在。离心管了振荡24小时,于3000 rpm 离心10 min 然后用0.45微米的醋酸纤维薄膜过滤。检测滤液中的可溶性营养物质。从溶液中消失的磷酸盐被认为是被土壤吸附了。在温度为25摄氏度时进行实验(James et al., 1992)。在平衡条件下的吸附能力计算为(1):

m V C C S e e /)(0-= (1)

其中Se 是磷在平衡时的吸附能力(mg P/kg ),V 是样品的体积(mL ),C0是磷的初始浓度(mg P/L ),Ce 是在平衡状态下水解态磷的浓度(mg P/L ),m 是吸附量(kg )。

获得的数据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

(2) (Sakadevan and Bavor, 1998)。

S max 是最大吸附量(mg P/kg ),K L 是朗格缪尔平衡常数(L/mg P ),

利用奥尔森法测定了可利用的磷(AP )。一克干燥,被萃取的筛土在20毫升含有0.5 M 碳酸氢钠振动30分钟,然后检测可溶性活性磷(Sinclair and Johnstone, 1995)

2.5潜在的硝化速率(PNR )和潜在的反硝化率(PDR )的测定

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上层膜颗粒从而提取生物膜(Huang et al., 2013)中的DNA 和测定潜在消化速率和反消化速率。根据摇浆法测定潜在消化速率(Fan et al., 2011)。将含有3克生物膜颗粒,100毫升磷酸盐缓冲液(1 mM, pH 7.4)和0.5mL 的硫酸铵(0.25 M)的泥浆在25度下在轨道摇床(180 rpm )培养24小时。分别取1、4、10、16和24 h 的泥浆样品然后进行培养。然后分析样品中的NO 2--N 和NO 3--N ,计算出潜在消化速率中NO2--N 和NO3--N 的单位时间产量。

同时,潜在的反硝化速率用反消化酶活性测定(Jha and Minagawa, 2013)。简单地说,把5克的生物膜颗粒转移到用硼硅酸盐特制的玻璃瓶中,里面加上20毫升反消化酶溶液(7mM 的KNO 3,3mM 的葡萄糖和5mM 的氯霉素)。每个瓶子中

的氧气排出,连续抽出氦和乙炔,以达到最终浓度为10%。样品瓶放置在25摄氏度避光的轨道摇床振动(125r/min )。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分别在0, 0.5, 1,

1.5, 2 小时取的N 2O 气体样品。计算潜在的反硝化速率时以N 2O 的浓度和时间为

坐标制图,曲线斜率符合最佳拟合。

2.6 DNA 提取和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

生物膜中DNA 的提取和使用动力土壤DNA 试剂盒提取巢湖(SC )的初始沉积物中DNA (MO 生物实验室,卡尔斯巴德,CA )以下是制造商的指示说明。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和S 型反硝化菌的丰度针对氨氧化和NIRS 基因使用ABI 第一加热循环测定基因定量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福斯特城,国航(CA ))。对于古菌amoA 基因的底物是amoaf / archamoar (Francis et al., 2005),对于氨氧化基因是areamoA1F/amoA2R (Nicolaisen and Ramsing, 2002)和对于NIRS 基因是nirs1f / nirs6r (Liu et al., 2013)。每一个反应是在50uL 含10ng 的DNA 、0.4mg/mL 牛血清白蛋白(BAS )、0.4mM 、1毫升的红罗霉素参考染料(50x )和25uL 的SYBR Premix EX Taq (Takara Shuzo, Shiga,Japan )

容器中进行。证实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产物经熔解曲线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氨氧化基因和nirS 基因克隆的已知拷贝数的线性化的质粒对于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作为标准法。对于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和NIRS 基因的e L e C S K S S C max

max 011+=

扩增效率分别地达到93%(R2 > 0.98), 89%(R2 > 0.97) and 90% (R2 > 0.98)。

2.7克隆、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

对于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和nirS基因的扩增进行克隆和测序。用pGEM T-Easy载体系统根据制造商的指示说明对克隆进行测定。随机挑选的阳性克隆并送到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上海,中国)。将得到的序列存入GenBank数据库。检索序列通过多序列比对和邻接树结构分析并用巨型版5.1执行。

对于氨氧化古菌中的氨氧化基因序列编号为KU963720-KU963736,氨氧化细菌中的氨氧化基因序列编号为KU963746-KU963759以及反硝化菌中的nirS基因的序列编号为KU963767-KU963781。

2.8统计分析

操作分类单元(OTU)用Mothur软件进行集中(Yang et al., 2014)。结果表明,1–3% 16S rRNA的距离相当于15%的氨氧化基因距离(Pester et al., 2012)。对于古细菌和氨氧化细菌基因以及nirS基因都是用操作分类单元来定义的,因此它们85%相似。

皮尔森的测试是使用18种统计分析软件(SPSS, Chicago, IL),选择0.05这个值是非常重要的。社区矩阵使用PRIMER软件进行了分析(PRIMER-E, Plymouth, UK)。相似性矩阵秩的种群遗传结构、潜在的硝化速率、潜在的反硝化率和最大吸附量的样品之间通过非度量多维标度计算。氨氧化古菌群落和最大吸附量的结构之间的关系,可利用磷是通过量化等级相似矩阵之间的相关性来测试(用5000序列置换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和显著性相关水平)(Hou et al., 2013)。通过使用(热地图插图)软件的系统聚类法和可视化热图对操作分类单元进行聚集(Xia et al., 2015)。

3结果与讨论

3.1、磷的去除性能和机理

生物滤池系统运行直到第八个星期达到稳定,氮和磷的最终去除效率根据未来20周平均值计算。如图一。在这项研究和其他研究报告中与处理没有富含铁的土壤的对比(TP和SRP的去除率分别为49.9±4.1%和60.1±3.8%)

((Bratiereset al., 2008; Liang et al., 2015),富含铁土壤中的磷的去除效率显著更高(所有的TP和SRP都高于95%)(Fig. 1A, B),例如去除M, TM, TMS,AM 和AMS。这些高去除效率与富铁土处理的颗粒中的最大吸附量和朗格缪尔平衡常数是紧密结

合的(Table 2)。说明了富含铁的土壤对磷吸附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充足的Fe元素(Table S1),铁元素通常用于废水处理,都具有较高的除磷效率(Clark et al., 1997)。一般认为,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加入有机碳会导致磷的浸出(Hsiehet al.,

2007)。然而,在这项研究中,磷的去除效率(接近90%)只有植物碎屑(处理

A和T)的处理中比对照组(处理C)效率明显提高(Fig. 1A, B),通过微生物介导的机制可以释放但是不吸附磷(Jin et al., 2013),在处理A, T 和C中最大吸附量和朗格缪尔平衡常数并无显著差异(Table 2)。Du et al. (2011)表明在一个植物碎屑的好氧沉淀中微生物活动可能会增强磷的沉积。可能的原因是植物碎屑的分解产生了大量的有机碳源(Cotrufo et al., 2013),有利于聚磷菌((PAOs)的活性和生长,对于增强生物除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Carvalheira et al., 2014)。

3.2氮的去除性能和机理

氮的去除效率在不同处理方法之间也是可变的。在富含铁的处理中可以显著的观察到氨氮的最高和最低去除率(超过95%),在处理C中表明对富含铁的氨有更强的吸附(Fig. 1C)。

氨氮吸附的硝化作用与低反硝化速率(Fig. 2B),由于有机碳的缺乏导致了硝态氮的积累(Fig. 1D)。从而导致了在没有有机碳的增加的处理C中总氮的去除效果不理想(Fig. 1C)。在处理A和T中由于植物碎屑的增加对总氮的去除率有显著的提高(高于处理C中的17.6%和22.5%)(Fig. 1C),而且,在加有植物碎屑和其他材料的处理AM,AMS,TM和TMS比处理C中总氮的去除效果分别提高了34.3%, 46%, 21.6% 和 46.8%(Fig. 1C)。所有这些事实表明有机碳对反硝化作用的贡献。此外,有机碳的类型对反硝化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与潜在的反硝化率平行(Fig. 2B),氨氮吸附的硝化作用与低反硝化速率(Fig.

2B),由于有机碳的缺乏导致了硝态氮的积累(Fig. 1D)。从而导致了在没有有机碳的增加的处理C中总氮的去除效果不理想(Fig. 1C)。在处理A和T中由于植物碎屑的增加对总氮的去除率有显著的提高(高于处理C中的17.6%和

22.5%)(Fig. 1C),而且,在加有植物碎屑和其他材料的处理AM,AMS,TM和TMS比处理C中总氮的去除效果分别提高了34.3%, 46%, 21.6% 和 46.8%(Fig. 1C)。所有这些事实表明有机碳对反硝化作用的贡献。此外,有机碳的类型对反硝化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与潜在的反硝化率平行(Fig. 2B),在处理T, TM和TMS中显著提高了nirS基因的丰度(Fig. 2D)。相比较分别处理A, AM 和 AMS,表明了陆生植物碎屑对提高反硝化作用更有效。此外,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在两种植物碎屑处理之间也是变化的。集中分析表明,相同类型的植物碎屑处理具有相似的群落组成(Fig. 5)。这些事实表明,有机质特征和反硝化细菌群落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Liang et al., 2015; Morrisseyand Franklin, 2015),并证实了S型反硝化菌在这些碳底物利用的显著差异性。令人惊讶的是,

同时有机碳的提高也能提高潜在的硝化速率(Fig. 2A)和硝化细菌的丰度(尤其

是氨氧化古菌)(Fig. 2C)。尽管人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是自养的,以前研

究中也有认为可降解秸秆能促进土壤硝化活性(Wessen et al., 2010)。与反硝化作用相反的是,水生植物碎屑通过更高的潜在的硝化速率和氨氧化基因丰度,比陆生植物碎屑有更有效的硝化作用。从这些结果来看可以得出,适当的有机碳可诱导硝化细菌和/或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组成的多样性和丰度的增加,从而也加快了潜在的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以及氮的转化和去除。

由于消化和反硝化作用是受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影响,因此我们的处理加入了巢湖湖沉积物的处理,富营养化湖泊有着较高的硝化反硝化活性沉积。在生物滞留池中引进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即强化,生物强化技术常常用于废水处理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报道(Bouchez et al., 2009; Loperena et al., 2007)。在这项研究中,沉积物的处理对于总氮的去除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相比较于处理C, AM 和TM,在处理S, AMS 和 TMS中对总氮的去除效率分别增加了 17.2%, 11.5% 和25.2%。此外,在处理S, AMS 和 TMS比处理C, AM 和TM,有更高的潜在硝化和反硝化速率以及氨氧化和nirS基因丰度(Fig. 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生物强化技术对氨氧化古菌和S 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没有影响,但是在氨氧化细菌中起作用。他们聚集在处理的泥沙和来源巢湖底泥(Fig. 4)。与以往研究的相比(Hou et al.,2013),操作分类单元表明在巢湖的肥沃区域有高的硝化作用活动发生。这些结果表明,成功的诱导了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以及他们的功能作用。

3.3、同时改善磷、氮去除机理

结合三种材料(富铁土,植物碎屑和沉积物)可达到满意的脱氮除磷效果,在AMS 和TMS 中(对于总磷的去除率为97–99%,总氮的去除率为60–63%)(Fig.1)。在系统中基于理想的脱氮除磷效果,在一个单一的系统中实现同时脱氮除磷似乎是可行的,由于它们的耦合机理,提供了准确选择和调节特殊材料的类型和数量。在这项研究中,除了提高磷的去除,添加富铁土也有助于氮的去除。例如,相比于处理C,处理M 时总氮的去除效率提高了20.8%(Fig. 1C )。此外,添加富铁土可以提高磷的吸附,从而导致在颗粒中可利用的磷含量提高(Table

2)。反过来,可利用的磷更有利于微生物的表达通过潜在的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以及相应的基因丰度。这与以前的研究一致,表明磷可以促进硝化细菌(Zheng et al., 2014)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Graham et al., 201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氨氧化古菌在富含铁的处理中也可也聚集为操作分类单元中的一组(Fig.

3)。此外,NMDS 分析的OTUs 和磷参数的数据表明,磷在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中有着显著的影响。氨氧化古菌群落与最大吸附量和可利用磷数值有明显的相关性(01.0,681.0;05.0,374.0<=<=B B A A P P ρρ)(ρ值表示了强度之间的关系,P 值代表了重要性的层次),这表明最大吸附量和可利用磷数值越接近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越相似(Fig. 6)所有这些都表明,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可能会受到磷的影响(Dai et al., 2015)。因此,在物质中对磷的强烈吸附能力可以增加可利

用磷的值,进一步有利于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和活性以及塑造他们的群落结构,有利于氮的去除。总之,磷的去除有利于氮的去除。另一方面,硝化作用的加速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对磷的需求都可能释放更多铵和磷酸盐的吸附位点,从而促进生物滤池填料的生物再生(Baykal and Guven, 1997;Jung et al., 2004)。因此,氮的硝化反硝化去除反过来更有利于磷的去除。

4结论

首先,这个地方的天然富铁土被认为为对氨氮和磷酸盐有极大的吸附容量,为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提供了微生物可利用磷。其次,适量的有机碳可以改善某个或某些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之间的丰度和活性。最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强化技术被认为是一个解决微生物群落缺乏的强有力的手段。最重要的是,上述材料的联合应用最大限度的达到了同步脱氮除磷,同时保持着长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Baykal, B.B., Guven, D.A., 1997. Performance of clinoptilolit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sand filters for the removal of ammonia peaks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Water Sci. Technol. 35 (7), 47–54.

[]2Blecken, G.T., Zinger, Y., Deletic, A., Fletcher, T.D., Hedstrom, A., Viklander, M., https://www.360docs.net/doc/458107680.html,boratory study on stormwater biofiltration Nutrient and sediment removal in cold temperatures. J. Hydrol. 394 (3–4), 507–514.

[]3Bouchez, T., Patureau, D., Delgenes, J.P., Moletta, R., 2009. Successful bacterial incorporation into activated sludge flocs using alginate. Bioresour. Technol. 100(2),

1031–1032.

[]4Bratieres, K., Fletcher, T.D., Deletic, A., Zinger, Y., 2008. Nutrient and sediment removal by stormwater biofilters: a large-scale design optimisation study. Water Res.

42 (14), 3930–3940.

[]5Carvalheira, M., Oehmen, A., Carvalho, G., Reis, M.A.M., 2014. Survival strategies of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and glycogen accumulating organisms under conditions of low organic loading. Bioresour. Technol. 172,290–296. []6Clark, T., Stephenson, T., Pearce, A., 1997. Phosphorus removal by chemicalprecipitation in a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Water Res. 31 (10), 2557–2563. []7Collins, K.A., Lawrence, T.J., Stander, E.K., Jontos, R.J., Kaushal, S.S., Newcomer, T.A.,Grimm, N.B., Ekberg, M.L.C., 2010.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managing nitrogen in urban stormwater: a review and synthesis. Ecol. Eng. 36 (11), 1507–1519.

[]8Cotrufo, M.F., Wallenstein, M.D., Boot, C.M., Denef, K., Paul, E., 2013. The Microbial Efficiency-Matrix Stabilization (MEMS) framework integrates plant litter decomposition with soil organic matter stabilization: do labile plant inputs form stable

soil organic matter? Glob. Change Biol. 19 (4), 988–995.

[]9Dai, Y., Wu, Z., Zhou, Q.H., Zhao, Q., Li, N.N., Xie, S.G., Liu, Y., 2015. Activity,abundance and structure of ammonia-oxidizing microorganisms in plateau soils. Res. Microbiol. 166 (8),655-663.

[]10de Vet, W.W.J.M., van Loosdrecht, M.C.M., Rietveld, L.C., 2012. Phosphorus limitation in nitrifying groundwater filters. Water Res. 46 (4), 1061–1069.

[]11Du, S.T., Shentu, J.L., Luo, B.F., Shamsi, I.H., Lin, X.Y., Zhang, Y.S., Jin, C.W., 2011.Facilitation of phosphorus adsorption onto sediment by aquatic plant debris.

J.Hazard. Mater. 191 (1–3), 212–218.

[]12Fan, F.L., Zhang, F.S., Lu, Y.H., 2011. Linking plant identity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to soil nitrogen cycling through ammonia oxidizer communities. Soil

Biol. Biochem. 43 (1), 46–54.

[]13Francis, C.A., Roberts, K.J., Beman, J.M., Santoro, A.E., Oakley, B.B., 2005.

Ubiquity and diversity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in water columns and sediments

of the ocean. Proc. Nat. Acad. Sci. U.S.A. 102 (41), 14683–14688.

[]14Glaister, B.J., Fletcher, T.D., Cook, P.L.M., Hatt, B.E., 2014. Co-optimisation of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removal in stormwater biofilters: the role of filter media,

vegetation and saturated zone. Water Sci. Technol. 69 (9), 1961–1969.

[]15Graham, D.W., Trippett, C., Dodds, W.K., O’Brien, J.M., Banner, E.B.K., Head, I.M.,Smith, M.S., Yang, R.K., Knapp, C.W., 2010. Correlations between in situ denitrification activity and nir-gene abundances in pristine and impacted prairie

streams. Environ. Pollut. 158 (10), 3225–3229.

[]16Grimm, N.B., Faeth, S.H., Golubiewski, N.E., Redman, C.L., Wu, J.G., Bai, X.M., Briggs, J.M., 2008. 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 Science 319 (5864),

756–760.

[]17Hatt, B.E., Fletcher, T.D., Deletic, A., 2009. Hydrologic and pollutant removal performance of stormwater biofiltration systems at the field scale. J. Hydrol.365 (3–4), 310–321.

[]18Henderson, C., Greenway, M., Phillips, I., 2007. Removal of dissolved nitrogen,phosphorus and carbon from stormwater by biofiltration mesocosms. Water Sci. Technol. 55 (4), 183–191.

[]19Hou, J., Song, C.L., Cao, X.Y., Zhou, Y.Y., 2013. Shifts

between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d archaea in relation to nitrification potential across trophic gradients in two large Chinese lakes (Lake Taihu and Lake Chaohu).

WaterRes. 47 (7), 2285–2296.

[]20Hsieh, C.H., Davis, A.P., Needelman, B.A., 2007. Bioretention column studies of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urban stormwater runoff. Water Environ. Res.

79(2),177–184.

[]21Huang, X., Liu, C.X., Wang, Z., Gao, C.F., Zhu, G.F., Liu, L., 2013.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ammonium removal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a comparison of their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mmonium-oxidizing prokaryotic communities. Clean-Soil Air Water 41 (3), 283–290.

[]22Hunt, W.F., Jarrett, A.R., Smith, J.T., Sharkey, L.J., 2006. Evaluating bioretention

hydrology and nutrient removal at three field sites in North Carolina. J. Irrig. Drain. Eng. ASCE 132 (6), 600–608.

[]23James, B.R., Rabenhorst, M.C., Frigon, G.A., 1992. Phosphorus sorption by peat

and sand amended with iron-oxides or steel wool. Water Environ. Res. 64 (5),

699–705.

[]24Jha, P.K., Minagawa, M., 2013. Assessment of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in lower

Ishikari river system. Jpn. Chemosphere 93 (9), 1726–1733

[]25Jin, C.W., Du, S.T., Dong, W.Y., Wang, J.H., Shen, C., Zhang, Y.S., 2013. Aquatic plant debris improve phosphorus sorption into sediment under anoxic

condition.Environ. Sci. Pollut. Res. 20 (11), 8237–8244.

[]26Jung, J.Y., Chung, Y.C., Shin, H.S., Son, D.H., 2004. Enhanced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using consistent biological regeneration and ammonium exchange

of zeolite in modified SBR process. Water Res. 38 (2), 347–354.

[]27Liang, X.Q., Lin, L.M., Ye, Y.S., Gu, J.T., Wang, Z.B., Xu, L.X., Jin, Y., Ru, Q.K., Tian, G.M.,2015. Nutrient removal efficiency in a rice-straw denitrifying bioreactor.Bioresour. Technol. 198, 746–754.

[]28Liu, X., Chen, C.R., Wang, W.J., Hughes, J.M., Lewis, T., Hou, E.Q., Shen, J.P., 2013. Soil environmental factors rather than denitrification gene abundance control

N2O fluxes in a wet sclerophyll forest with different burning frequency. Soil

Biol.Biochem. 57, 292–300.

[]29Loperena, L., Ferrari, M.D., Saravia, V., Murro, D., Lima, C., Ferrando, L., Fernandez, A.,Lareo, C., 2007. Performance of a commercial inoculum for the 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a high fat content dairy wastewater. Bioresour. Technol. 98(5), 1045–1051.

[]30Morrissey, E.M., Franklin, R.B., 2015. Resource effects on denitrification are mediated by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tidal freshwater wetlands soils.Environ. Microbiol. 17 (5), 1520–1532.

[]31Nicolaisen, M.H., Ramsing, N.B., 2002.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 approaches to study the diversity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J.Microbiol. Methods 50 (2), 189–203.

[]32Odell, K.M., 1994. Water-quality in the shingle creek basin, florida, before and after waste-water diversion. J. Environ. Qual. 23 (3), 563–571.

[]33Payne, E.G.I., Fletcher, T.D., Russell, D.G., Grace, M.R., Cavagnaro, T.R., Evrard, V.,Deletic, A., Hatt, B.E., Cook, P.L.M., 2014. Temporary storage or permanent removal? the division of nitrogen between biotic assimil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stormwater biofiltration systems. PLoS ONE 9 (3).

[]34Pei, L.Y., Wan, Q., Wang, Z.F., Wang, B.B., Zhang, X.Y., Hou, Y.P., 2015. Effect of longterm bioaugmentation on nitrogen removal and microbial ecology for an

A(2)O pilot-scale plant operated in low SRT. Desalin. Water Treat. 55 (6), 1567–1574. []35Pester, M., Rattei, T., Flechl, S., Grongroft, A., Richter, A., Overmann, J., Reinhold-Hurek, B., Loy, A., Wagner, M., 2012. AmoA-based consensus phylogeny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nd deep sequencing of amoA genes from soils of four

different geographic regions. Environ. Microbiol. 14 (2), 525–539.

[]36Read, J., Wevill, T., Fletcher, T., Deletic, A., 2008. Variation among plant species on pollutant removal from stormwater non biofiltration systems. Water Res. 42(4–5), 893–902.

[]37Sakadevan, K., Bavor, H.J., 1998. Phosphat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slags and zeolite to be used as substrates in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Water Res.32 (2), 393–399.

[]38Sinclair, A.G., Johnstone, P.D., 1995. Ability of a dynamic-model of phosphorus to account for observed patterns of response in a series of phosphate fertilizer trials on pasture. Fert. Res. 40 (1), 21–29.

[]39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22nd ed.), 2012.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USA.Wang, H.L., Ji, G.D., Bai, X.Y., 2016.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nitrogen micro-cycle functional genes and their quantitativ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with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rates in a

biotrickling filter. Bioresour. Technol. 209, 100–107.

[]40Wessen, E., Nyberg, K., Jansson, J.K., Hallin, S., 2010. Responses of bacterial and archaeal ammonia oxidizers to soil organic and fertilizer amendments under

long-term management. Appl. Soil Ecol. 45 (3), 193–200.

[]41Xia, X.M., Vidyarathna, N.K., Palenik, B., Lee, P., Liu, H.B., 2015. Comparison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ynechococcus assemblage structures in estuarine waters and coastal waters of Hong Kong. Appl. Environ. Microbiol. 81 (21), 7644–7655. []42Yang, S.Z., Liebner, S., Alawi, M., Ebenhoh, O., Wagner, D., 2014. Taxonomic database and cut-off value for processing mcrA gene 454 pyrosequencing data by MOTHUR. J. Microbiol. Methods 103, 3–5.

[]43Zheng, Y.L., Hou, L.J., Newell, S., Liu, M., Zhou, J.L., Zhao, H., You, L.L., Cheng, X.L.,2014. Community dynamics and activity of ammonia-oxidizing prokaryotes in intertidal sediment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Appl. Environ. Microbiol.

80 (1),408–419.

[]44Zinger, Y., Blecken, G.T., Fletcher, T.D., Viklander, M., Deletic, A., 2013. Optimising nitrogen removal in existing stormwater biofilters: benefits and tradeoffs of a retrofitted saturated zone. Ecol. Eng. 51, 75–82.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 1 引言 氮和磷是生物的重要营养源,随着化肥、洗涤剂和农药普遍使用,天然水体中氮、磷含量急剧增加,水体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并产生毒素,使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然而, 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于有机物的去除,污(废)水一级处理只是除去水中的沙砾及悬浮固体;在好氧生物处理中,生活污水经生物 降解,大部分的可溶性含碳有机物被去除。同时产生N NH -3、N NO --3和- 34PO 和-24 SO ,其中25%的氮和19%左右的磷被微生物吸收合成细胞,通过排泥得到去除;二级生物处理则是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5BOD 和SS , 但对N 、P 等营养物只能去除10%~ 20% , 其结果远不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 适于现有污水处理厂改造的脱氮除磷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2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2.1 生物脱氮机理 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氮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 态氮,即,将3NH 转化为N NO --2和N NO --3。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 化为氮气,即,将N NO -- 2(经反亚硝化)和N NO --3(经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1]。 ○ 1硝化——短程硝化:O H HNO O NH 22235.1+→+ 硝化——全程硝化(亚硝化+硝化):O H HNO O NH 22235.1+???→?+亚硝酸菌 3225.0HNO HNO O ??→?+硝酸菌 ○ 2反硝化——反硝化脱氮:O H H CO N OH CH CH HNO 2222333][222+++→+ 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O H N HNO NH 22232+→+ ][35.122233H O H N HNO NH ++→+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生物脱氮原理 (碳源) (碳源)图1 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图2 A2/O工艺流程

水体中氮的存在形态 生物脱氮原理 1、氨化作用 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氮的过程,常称为氨化作用。 有机氮 氨氮 2、硝化作用 以A 2/O 工艺为例,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好氧反应器中,污水中的氨氮NH 4+-N 在亚硝酸 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氮NO 2--N ,亚硝酸氮NO 2--N 在硝酸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NO 3 --N 。(见图 1左边) 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统称为硝化细菌,属于好氧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 3、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缺氧反应器中,好氧反应器中生成的硝酸氮NO 3--N 和亚硝酸氮NO 2--N 通过内循环回流到缺氧池中,在有一定碳源的条件下,由反硝化细菌先将硝酸氮NO 3--N 转化为亚硝酸氮NO 2--N ,亚硝酸氮再进一步转化为氮气N 2,水体中的氮从化合物转化为氮气进入到空气中,才能最终将污水中TN 降低。(见图1右边) 反硝化细菌是异养兼性缺氧型微生物,其反应需要在缺氧环境中才能进行。 氨化菌

生物除磷原理 磷在自然界以2 种状态存在:可溶态(正磷酸盐PO43-)或颗粒态(多聚磷酸盐)。 所谓除磷就是把水中溶解性磷转化为颗粒性磷,达到磷水分离。 厌氧释磷 污水在生物处理中,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为了自身的生长便释放出其细胞中的聚磷酸盐,同时产生自身生长所需的所需的能量,称该过程为磷的释放。 好氧吸磷 进入好氧环境后,聚磷菌活力得到充分恢复,在充分利用基质的同时,从废水中摄取大量溶解态的正磷酸盐,从而完成聚磷的过程。 富含磷的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外排的方式最终使磷得到去除。

生物脱氮除磷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研究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渐突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污水处理技术逐渐从以单一去除有机物为目的的阶段进入既要去除有机物又要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阶段。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是经济、高效的脱氮除磷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1 反硝化除磷机理 生物脱氮除磷主要是利用反硝化达到除磷的目的。生物脱氮除磷是在厌氧/缺氧环境的交替运行的条件下,易富集一类兼有反硝化作用和除磷作用的兼性厌氧微生物,该微生物能利用氧气或硝酸根作为电子受体,通过他们的代谢作用同时完成过量吸磷和反硝化过程而达到除磷脱氮的目的。对于反硝化除磷现象研究者们提出了两种假说来进行解释:(1)两类菌属学说,即生物除磷系统中的聚磷菌(PAO)可分为两类菌属,其中一类PAO只能一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而另一类则既能以氧气又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因此他们在吸磷的同时能进行反硝化;(2)一类菌属学说,即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只存在一类PAO,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具有反硝化能力,该能力能否表现出来关键在于厌氧/缺氧这种交替运行的环境条件是否得到了强化。而J.Y.Hu等通过试验发现厌氧/缺氧SBR系统中存在一类能以氧气、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的聚磷微生物,因此他将厌氧/缺氧型反硝化聚磷污泥系统的两类微生物的两类微生物菌属假说扩增到

三类微生物菌属;第三类就是既能够以氧气和硝酸盐氮,也能以亚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的类聚磷微生物。 通过总结可以确立的反硝化除磷机理:反硝化除磷菌作为兼性厌氧细菌可以通过厌氧/缺氧条件的驯化培养大量富集;在缺氧条件下能产生分别或同时利用氧气,亚硝酸盐、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DPB。并且通过胞内PHB和糖原质的生物代谢作用来过量吸收磷,其代谢作用与传统PAO相似。DPB体内包含3类内聚物:PHB、糖原和聚磷颗粒。首先在厌氧条件下,DPB通过厌氧释放磷获取能量体内合成PHB;在缺氧条件下DPB可利用3种物质作为电子受体完成磷的摄取,同时完成反硝化过程,PHB消耗和聚磷颗粒的生长同时进行。糖原在这个过程中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在厌氧段糖原消耗用于有机物的降解和磷的释放,在缺氧段又重新生成,从而调节细胞内物质和能量平衡。 2 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 从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分析来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基本上包括厌氧、缺氧、好氧三种状态。而脱氮除磷组合工艺也是前人在不断深入研究脱氮工艺中意外发现的。从早期的SBR工艺到后来的Dephanox 工艺,反硝化除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工艺研究角度,反硝化除磷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污泥系统,代表工艺是单污泥SBR及改进工艺、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和UCT改进工艺(BCFS);另一类是双污泥系统,代表工艺是A2N和Dephanox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国外从六十年代开始系统地进行了脱氮除磷的物理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认为物理法的缺点是耗药量大、污泥多、运行费用高等。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不推荐采用。从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究并逐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除磷。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八十年代后期逐步 实现工业化流程。目前,常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有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等。 ?生物脱氮原理 生物脱氮是利用自然界氮的循环原理,采用人工方法予以控制,首先,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转化成氨氮,而后在好氧条件下,由硝化菌左右变成硝酸盐氮,这阶段称为好氧硝化。随后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菌作用,并有外加碳源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变成氮气逸出,这阶段称为缺氧反硝化。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就是氮的分解还原反应,反应能量从有机物中获取。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影响其脱氮效率的因素是温度、溶解氧、PH值以及碳源,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菌增长速度较缓慢,所以,要有足够的污泥泥龄。反硝化菌的生长主要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并且要用充裕的碳源提供能量,才可促使反硝化作用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与反硝化反应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硝化阶段:足够的的溶解氧,DO值在2mg/L以上,合适的温度,最好在20℃,不能低于10℃,,足够长的污泥泥龄,合适的PH条件。 反硝化阶段:硝酸盐的存在,缺氧条件DO值在0.2mg/L左右,充足碳源(能源),合适的PH条件。 生物脱氮过程如图5—1所示。 反硝化细菌 +有机物(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生物除磷原理 磷常以磷酸盐(H 2PO 4 -、HPO 4 2-和H 2 PO 4 3-)、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生物除 磷就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状态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其以聚合形态储藏在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 生物除磷主要是通过排出剩余污泥而去除磷的,因此,剩余污泥多少将对除磷效果产生影响,一般污泥龄短的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多,可以取得较高的除磷效果。有报道称,当泥龄为30d时,除磷率为40%,泥龄为17d时,除磷率为50%,而当泥龄降至5d时,除磷率达到87%。 大量的试验观测资料已经完全证实,再说横无除磷工艺中,经过厌氧释放磷酸盐的活性污泥,在好氧状态下有很强的吸磷能力,也就是说,磷的厌氧释放是好氧吸磷和除磷的前提,但并非所有磷的厌氧释放都能增强污泥的好氧吸磷,磷的厌氧释放可以分为两部分:有效释放和无效释放,有效释放是指磷被释放的同时,有机物被吸收到细胞内,并在细胞内储存,即磷的释放是有机物吸收转化这一耗能过程的偶联过程。无效释放则不伴随有机物的吸收和储存,内源损耗,PH变化,毒物作用引起的磷的释放均属无效释放。 在除磷系统的厌氧区中,含聚磷菌的会留污泥与污水混合后,在初始阶段出现磷的有效释放,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被耗完以后,虽然吸收和储存有机物的过程基本上已经停止,但微生物为了维持基础生命活动,仍将不断分解聚磷,并把分解产物(磷)释放出来,虽然此时释磷总量不断提高,但单位释磷量所产生吸磷能力随无效释放量的加大而降低。一般来说,污水污泥混合液经过2小时厌氧后,磷的释放已经甚微,在有效释放过程中,磷的释放量与有机物的转化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磷的厌氧释放可使污泥的好氧吸磷能力大大提高,每厌氧释放1mgP,在好氧条件下可吸收2.0~2.24mgP,厌氧时间加长,无效释放逐渐增加,平均厌氧释放1mgP,所产生的好氧吸磷能力降至1mgP以下,甚至达到0.5mgP。因此,生物除磷并非厌氧时间越长越好,同时在运行管理中要尽量避免PH的冲击,否则除磷能

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第一节 概述 一、营养元素的危害 氮素物质对水体环境和人类都具有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氨氮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 氨氮会与氯反应生成氯胺或氮气,增加氯的用量; 含氮化合物对人和其它生物有毒害作用:① 氨氮对鱼类有毒害作用;② NO 3- 和NO 2-可被转化为亚硝胺——一种“三致”物质;③ 水中NO 3-高,可导致婴儿患变性血色蛋白症——“Bluebaby ”; 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所谓“富营养化”就是指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引起水质恶化,其主要因子是N 和P (尤其是P );解决的办法主要就是要严格控制污染源,降低排入水环境的废水中的N 、P 含量;对于城市废水来说,利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对N 的去除率一般只有40%左右,对磷的去除率一般只有20~30%。 二、脱氮的物化法 1、氨氮的吹脱法: -++?+OH NH O H NH 423 2 2每 3 采用斜发沸石作为除氨的离子交换体。 出水 折点加氯法脱氯工艺流程

1、铝盐除磷 4343AlPO PO Al →++ + 一般用Al 2(SO 4)3,聚氯化铝(PAC )和铝酸钠(NaAlO 2) 2、铁盐除磷:FePO 4 Fe(OH)3 一般用FeCl 2、FeSO 4 或 FeCl 3 Fe 2(SO 4)3 3、石灰混凝除磷 O H PO OH Ca HPO OH Ca 23452423))((345+→++--+ 向含磷的废水中投加石灰,由于形成OH -,污水的pH 值上升,磷与Ca 2+反应,生成羟磷灰石。 第二节 生物脱氮工艺与技术 一、活性污泥法脱氮传统工艺 1、Barth 提出的三级活性污泥法流程: 第一级曝气池的功能:① 碳化——去除BOD 5、COD ;② 氨化——使有机氮转化为氨氮; 第二级是硝化曝气池,投碱以维持pH 值; 第三级为反硝化反应器,可投加甲醇作为外加碳源或引入原废水。 该工艺流程的优点是氨化、硝化、反硝化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速率较快且较彻底;但七缺点是处理设备多,造价高,运行管理较为复杂。 2、两级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 与前一工艺相比,该工艺是将其中的前两级曝气池合并成一个曝气池,使废水在其中同时实现碳化、氨化和硝化反应,因此只是在形式上减少了一个曝气池,并无本质上的改变。 二、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系统(A —O 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矛盾

5,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矛盾 (1)泥龄问题 作为硝化过程的主休,硝化菌通常都属于自养型专性好氧菌.这类微生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繁殖速度慢,世 代时间较长.在冬季,硝化菌繁殖所需世代时间可长达30d以上;即使在夏季,在泥龄小于5d的活性污泥中硝 化作用也十分微弱.聚磷菌多为短世代微生物,为探讨泥龄对生物除磷工艺的影响,Rensink等(1985年)[23]用表2归纳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并指出降低泥龄将会提高系统的除磷效率. 泥龄与除磷率关系表2 泥龄/d 30 17 5.3 4.6 磷去除率/% 40 50 87.5 91 由表2可见聚磷微生物所需要泥龄很短.泥龄在3.0d左右时,系统仍能维持较好的除磷效率.此外,生物除磷 的唯一渠道是排除剩余污泥.为了保证系统的除磷效果就不得不维持较高的污泥排放量,系统的泥龄也不得 不相应的降低.显然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泥龄上存在着矛盾.若泥龄太高,不利于磷的去除;泥龄太低,硝化菌 无法存活,且泥量过大也会影响后续污泥处理.针对此矛盾,在污水处理工艺系统设计及运行中,一般所采用 的措施是把系统的泥龄控制在一个较窄范围内,兼顾脱氮与除磷的需要.这种调和,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可行 的.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脱氮与降磷两类微生物的各自优势,可采取的其它对策大致上有两类. 第一类是设立中间沉淀池,搞两套污泥回流系统使不同泥龄的微生物居于前后两级(见图4),第一级泥龄很短,主要功能是除磷;第二级泥龄较长,主要功能是脱氮.该系统的优点是成功地把两类泥龄不同的微生物分开.但是,这类工艺也是存在局限性.第一,两套污泥回流系统,再加上中间沉淀池和内循环,使该类工艺流程 长且比较复杂.第二,该类工艺把原来常规A2/O(见图5)工艺中同步进行的吸磷和硝化过程分离开来,而各 自所需的反应时间又无法减少,因而导致工艺总的停留时间变长.第三,该工艺的第二级容易发生碳源不足 的情况,致使脱氮效率大受影响.此外,由于吸磷和硝化都需要好氧条件,工艺所需的曝气量也可能有所增加. 第二类方法是在A2/O工艺好氧区的适当位置投放填料.由于硝化菌可栖息于填料表面不参与污泥回流,故 能解决脱氮除磷工艺的泥龄矛盾.这种作法的优点是既达到了分离不同泥龄微生物的目的,又维持了常规 A2/O工艺的简捷特点.但是该工艺也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①投放填料后必须给悬浮性活性污泥以优先 的和充分的增殖机会,防止生物膜越来越多而MLSS越来越少的情况发生;②要保证足够的搅拌强度,防止因 填料截留作用致使污泥在填料表面间大量结团;③填料投放量必须适中,投放量太少难以发挥作用,太多则难免出现对污泥的截留.此外,填料的类型和布置方式都应作慎重考虑.

生物脱氮原理

水体中氮素过多所引起的危害—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含 氮量大于0.2~0.3m g/L就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经富营养化污染的水体,治理关键是要脱氮除磷,而脱氮最常用的是生物脱氮。 生物脱氮原理:生物脱氮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硝化反应先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再通过缺氧条件下的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从水中去除。生物脱氮通过氨化、硝化、反硝化三个步骤完成。 1、氨化反应:氨化作用是指将有机氮化合物转化为N H -N的过程,也称为 3 矿化作用。参与氨化作用的细菌称为氨化细菌。在自然界中,它们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好氧性的荧光假单胞菌和灵杆菌、兼性的变形杆菌和厌氧的腐败梭菌等。在好氧条件下,主要有两种降解方式,一是氧化酶催化下的氧化脱氨,另一是某些好氧菌,在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能水解脱氮反应。在厌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对有机氮化合物进行还原脱氨、水解脱氨和脱水脱氨三种途径的氨化反应。 2、硝化反应: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氨态氮进一步分解、氧化,就此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使氨(N H4 + )转化为亚硝酸氮,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亚硝酸菌有亚硝酸单胞菌属、亚硝酸螺杆菌属和亚硝酸球菌属。硝酸菌有硝酸杆菌属、硝酸球菌属。 影响硝化反映的因素: 1、好样环境条件下,并保持一定的碱度:溶解氧在1.2~2.0m g/L。 2、pH:硝化反应的pH在8.0~8.4 3、温度: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在20~30℃ 4、尽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进入,且高浓度的氨氮和硝态氮对硝化作用有抑 制。 以上因素之所以会对硝化作用有影响,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硝化细菌的生长环境造成了影响。 3、反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是指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气态氮(N2 )的过程。进行这类反应的细菌主要有变形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等兼性细菌,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 1、要有充足的碳源 2、pH:反硝化反应的pH在6.5~7.5 3、溶解氧浓度:反硝化菌是异养兼性厌氧菌,溶解氧应控制在0.5mg/L以下 4、温度:反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在20~40℃ 生物脱氮工艺 主要有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三级生物脱氮工艺)、A/O 工艺、A2/O 工艺(脱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1、生物脱氮 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利用硝酸盐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用途,一是利用其中的氮作为氮源,称为同化性硝酸还原作用:NO3-→NH4+→有机态氮.许多细菌、放线菌和霉菌能利用硝酸盐做为氮素营养.另一用途是利用NO2-和NO3-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把硝酸还原成氮(N2),称为反硝化作用或脱氮作用:NO3-→NO2-→N2↑.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只有少数细菌,这个生理群称为反硝化菌.大部分反硝化细菌是异养菌,例如脱氮小球菌、反硝化假单胞菌等,它们以有机物为氮源和能源,进行无氧呼吸,其生化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C6H12O6+12NO3-→6H2O+6CO2+12NO2-+能量 CH3COOH+8NO3-→6H2O+10CO2+4N2+8OH-+能量 少数反硝化细菌为自养菌,如脱氮硫杆菌,它们氧化硫或硝酸盐获得能量,同化二氧化碳,以硝酸盐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可进行以下反应: 5S+6KNO3+2H2O→3N2+K2SO4+4KHSO4 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从而降低了土壤中氮素营养的含量,对农业生产不利.农业上常进行中耕松土,以防止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氮素循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使土壤中因淋溶而流入河流、海洋中的NO3-减少,消除因硝酸积累对生物的毒害作用. 2.生物除磷 1)生物除磷只要由一类统称为聚磷菌的微生物完成,由于聚磷菌能在厌氧状态下同化发酵产物,使得聚磷菌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具备了竞争的优势. 2)在厌氧状态下,兼性菌将溶解性有机物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聚磷菌把细胞内聚磷水解为正酸盐,并从中获得能量,吸收污水中的易讲解的COD,同化成细胞内碳能源存贮物聚β-羟基丁酸或β-羟基戊酸等 3)在好氧或缺氧条件下,聚磷菌以分子氧或化合态氧作为电子受体,氧化代谢内贮物质PHB 或PHV等,并产生能量,过量地从无水中摄取磷酸盐,能量以高能物质ATP的形式存贮,其中一部分有转化为聚磷,作为能量贮于胞内,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实现高效生物除磷目的

生物脱氮除磷大比较

生物脱氮除磷大比较 1.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 在好氧条件下通过硝化反应先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再通过缺氧条件下的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异化还原成气态氮从水中去除。由此而发展起来的生物脱氮工艺大多将缺氧区和好氧区分开,形成分级硝化反硝化工艺,以便硝化与反硝化能够独立进行。 污水生物除磷是通过厌氧段和好氧段得交替操作,利用活性污泥的超量吸磷特性,使细胞含磷量相当高的细菌群体能够在处理系统的基质竞争中取得优势,剩余污泥的含磷量达到3%-7%,进入剩余污泥的总磷量增大,处理出水的磷浓度明显降低。 2.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比较 2.1 AAO工艺 传统的AAO工艺流程是: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兼性厌氧菌将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转化成VFAS1回流污泥带入的聚磷菌将体内的聚磷菌分解,此为释磷,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可供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的环境下维持生存,另一部分共聚磷菌主动吸收VFAS,并在体内储存PHB。进入缺氧区,反消化细菌就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硝酸盐及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消化脱氮,接着进入好氧区,聚磷菌除了吸收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易降解BOD外,主要分解体内储存的PHB产生的能

量供自身生长繁殖。最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释放,沉淀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N2 混合液回流 ↑↓ 进水→厌氧池→缺氧池→好氧(硝化)池→沉淀池→出水 ↑↓剩余污泥 AOO工艺流程图 该工艺简洁,污泥在厌氧、缺氧、好氧环境中交替运行,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污泥沉降性能好。该处理系统出水中磷浓度科达到1 mg/L以下,氨氮也可达到8 mg/L以下。 该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进入沉淀次得混合液通常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以防止沉淀池中反消化和污泥厌氧释磷,但这会导致回流污泥和回流混合液中存在一定的溶解氧回流污泥存在的硝酸盐对厌氧释磷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系统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仅有的一部分污泥是经历了完整的厌氧和好氧的过程,影响了污泥的充分吸磷。系统污泥泥龄因为兼顾硝化菌的生长而不可能太短,导致除磷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 2.2改良Bardenpho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

第十八章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一、氮的去除 1. 机理 硝化: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氧的存在)+水+氢根(消耗碱度) 作用菌:硝化细菌(硝酸盐菌和亚硝酸盐菌) 特点:化能自养,专性好氧,生长率低,对环境条件敏感 适宜条件:温度,20-30摄氏度,(15度以下下降,5度以下停止) DO,2mg/L以上,小于2抑制,小于1.0mg/L完全抑制 PH,7-8(为什么图18-4,6中要加碱) 营养,BOD5/TKN低较好,为什么? 反硝化: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氮气+水+氢氧根 作用菌:反硝化菌(硝酸还原菌+亚硝酸还原菌) 特点:异养兼性菌,需要有机碳的存在(且易于生化),温度范围较宽 适宜条件:温度,5-40摄氏度(15度以下下降) pH,6.5-7.5 DO,小于0.5mg/L较好,高于0.5脱氮效率明显下降 营养,BOD5/TKN>3-5,提问:三种工艺碳源?本身、原水、外加 2. 工艺分解 Barth三段法:有机物氧化+硝化(合并)+反硝化,沉淀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独立反硝化碳源:外加碳源(甲醇) 硝化:碱的投加 Bardenpho:缺氧1+好氧1+缺氧2+好氧2+沉淀 缺氧1:碳源为原水,硝酸盐氮来自于好氧池回流混合液 缺氧2:碳源为内源呼吸碳源 好氧1:去除有机物,硝化产生硝酸盐供反硝化作用 好氧2:吹脱氮气——防止污泥上浮 缺氧——好氧:反硝化前置(Bardenpho前一半工艺),广泛采用 缺氧:碳源为原水,硝酸盐氮来自于好氧池回流混合液 污泥上浮可能原因? 后二者均无需投加碱度,为什么?反硝化作用产生氢氧根离子,直接进入硝化池中补充碱度内回流NR(内循环):混合液回流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典型城市污水300-500% 外回流:回流污泥与混合液MLSS之比 3. 新型工艺 原则:控制DO(不同段停留时间)、营养、碱度、pH、内回流(碳源)、污泥回流、温度等氧化沟、SBR A-O:缺氧-好氧(anoxic-aerobic)如果将A段控制在厌氧状态,则为厌氧-好氧(anaerobic-aerobic),控制一定参数,即可脱氮,又可除磷 二、磷的去除 1. 机理 聚磷菌的聚磷作用,兼性细菌,磷——磷酸盐(有机磷转化)

脱氮除磷原理

脱氮除磷原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活性污泥工艺,在进行去除BOD、COD、SS的同时可生物脱氮除磷。?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污水中的氨氮及由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 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去除。以上三类细菌均具有去除BOD5的作用,但BOD5的去除实际上以反硝化细菌为主。污水进入曝气池以后,随着聚磷菌的吸收、反硝化菌的利用及好氧段的好氧生物分解,BOD5浓度逐渐降低。在厌氧段,由于聚磷菌释放磷,TP浓度逐渐升高,至缺氧段升至最高。在缺氧段,一般认为聚磷菌既不吸收磷,也不释放磷,TP保持稳定。在好氧段,由于聚磷菌的吸收,TP迅速降低。在厌氧段和缺氧 段,NH3-N浓度稳中有降,至好氧段,随着硝化的进行,NH3-N逐渐降低。在缺氧段,由于内回流带入大量NO3-N,NO3-N瞬间升高,但随着反硝化的进行,NO3-N浓度迅速降低。在好氧段,随着硝化的进行,NO3-N浓度逐渐升高。 A-A-O脱氮除磷系统的工艺参数及控制? A-A-O生物脱氮除磷的功能是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三种功能的综合,因而其工艺参数应同时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如能有效地

脱氮或除磷,一般也能同时高效地去除BOD5。但除磷和脱氮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具体体现的某些参数上,使这些参数只能局限在某一狭窄的范围内,这也是A-A-O系统工艺系统控制较复杂的主要原因。? M和SRT。完全生物硝化,是高效生物脱氮的前提。因而,F/M(污泥负荷)越低,SRT(污泥龄)越高。脱氮效率越高,而生物除磷则要求高F/M低SRT。A-A-O生物脱氮除磷是运行较灵活的一种工艺,可以以脱氮为重点,也可以以除磷为重点,当然也可以二者兼顾。如果既要求一定的脱氮效果,也要求一定的除磷效果,F/M一般应控制在一般应控制在8-15d。? 2.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1-2h范围内,缺氧段水力停留时间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应在6h。? 3.内回流与外回流。内回流比r一般在200-500%之间,具体取决于进水TKN浓度,以及所要求的脱氮效率。一般认为,300-500%时脱氮效率最佳。内回流比r与除磷关系不大,因而r的调节完全与反硝化工艺一致。? 4.溶解氧(DO)。厌氧段DO应控制在L以下,缺氧段DO应控制在L以下,而好氧DO应控制在2-3mg/L之间。因生物除磷本身并不消耗氧,所以A-A-O脱氮除磷工艺曝气系统的控制与生物反硝化系统一致。?

(完整版)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比较

2.除磷系统的效率影响因素。 ①PH 7-8之间; ②好氧区中溶解氧2mg/L以上; /P大于10,出水P浓度可降至1mg/L左右; ③进水中易降解COD浓度,当BOD 5 ④低污泥负荷和高SRT对除磷过程不利。当SRT较长时,聚磷菌处于较长的内源呼吸期,会消耗细胞内较多的贮存物质,影响厌氧区对VAF的吸收和PHB的转化,使整个系统的除磷效率降低。 3.A2/O过程中P去除效果变差的原因。(2012) ①进入沉淀池的混合液通常需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以防止沉淀池中反硝化和污泥厌氧释磷,但这同时导致回流污泥和回流混合液中存在一定的溶解氧,影响厌氧释磷过程; ②回流污泥中存在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作用,消耗系统中的易降解COD造成碳源不足的问题; ③系统所排放的污泥中仅有一部分是经历了完整的厌氧和好氧过程,影响了污泥的充分吸磷; ④系统污泥泥龄因为兼顾硝化菌的生长而不可能太短,导致除磷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

4.氨氮的氨氧化原理。(2013) 5.结合N去除的工艺流程,浅述氨氮和总氮的去除途径。(2012) 6.论述生物脱氮除磷中,碳源的重要性以及碳源不足时应采取什么措施(2011)(2009) 碳,是微生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元素。在脱氮除磷系统中,碳源大致上消耗于释磷,反硝化和异养菌正常代谢等其他方面,其中释磷与反硝化过程的反应速率与进水碳源中易降解部分,尤其是挥发性有机脂肪酸(VFA)的数量关系很大。在生物脱氮的缺氧区,易降解COD浓度越高,则硝酸盐反硝化速率越快,缺氧池容积可以减少,反硝化效率高;在生物除磷的厌氧区,易降解COD浓度越高,释磷越充分,除磷效果越好。 解决方法: 一从工艺外部采取措施。增加进水中易降解COD的数量,例如取消初沉池,或设置短时初沉池、污泥消化液回流或将初沉池改为酸化池等; 二从工艺内部考虑。合理为反硝化和释磷分配碳源,将厌氧区前置,缺氧区后置;预处理单元不能过度曝气,同时曝气池为不减少曝气量以降低回流混合液中的DO浓度;降低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含量等。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第一节概述 一、营养元素的危害 氮素物质对水体环境和人类都具有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氨氮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 氨氮会与氯反应生成氯胺或氮气,增加氯的用量; 含氮化合物对人和其它生物有毒害作用:①氨氮对鱼类有毒害作用;②NO3-和NO2-可被转化为亚硝胺——一种“三致”物质;③水中NO3-高,可导致婴儿患变性血色蛋白症——“Bluebaby”; 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所谓“富营养化”就是指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引起水质恶化,其主要因子是N和P(尤其是P);解决的办法主要就是要严格控制污染源,降低排入水环境的废水中的N、P含量;对于城市废水来说,利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对N的去除率一般只有40%左右,对磷的去除率一般只有20~30%。 二、脱氮的物化法

1、氨氮的吹脱法: - ++?+OH NH O H NH 4 2 3 2、折点加氯法去除氨氮: O H H Cl NH HOCl NH 2 2 4 ++→++ + + - +++→+H O H Cl N HOCl Cl NH 3322 2 2 每mgNH 4+ --N 被氧化为氮气,至少需要7.5mg 的氯。 3、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去除氨氮: 采用斜发沸石作为除氨的离子交换体。 调节pH 值 沉淀池 吹脱塔 出水 排泥 进水 石灰或石灰乳 吹脱法脱氨处理流程 NaOC 废折点加活性炭 吸附塔出折点加氯法脱 再生再生液 脱氯 废 澄清或沸石离子 交换床 NH 3或 离子交换法脱 出

三、除磷的物化法(混凝沉淀法) 1、铝盐除磷 4 343AlPO PO Al →++ + 一般用Al 2(SO 4)3,聚氯化铝(PAC )和铝酸钠 (NaAlO 2) 2、铁盐除磷:FePO 4 Fe(OH)3 一般用FeCl 2、FeSO 4 或 FeCl 3 Fe 2(SO 4)3 3、石灰混凝除磷 O H PO OH Ca HPO OH Ca 2 3 45 24 23))((345+→++-- + 向含磷的废水中投加石灰,由于形成OH -,污水的 pH 值上升,磷与Ca 2+反应,生成羟磷灰石。 第二节 生物脱氮工艺与技术 一、活性污泥法脱氮传统工艺 1、Barth 提出的三级活性污泥法流程:

污水处理厂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简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58107680.html, 污水处理厂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简介 作者:孟永进 来源:《硅谷》2009年第15期 中图分类号:X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810007-01 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BOD5和SS,但不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如果含氮、磷较多的污水排放到湖泊或海湾等相对封闭的水体,则会产 生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水质恶化或湖泊退化,影响其使用功能。因此,在对污水中的BOD5和SS进行有效去除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考虑污水的脱氮除磷。其中A-A-O(厌氧-缺氧-好氧)为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一种。 一、工艺原理及过程 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活性污泥工艺,在进行去除BOD、COD、SS的同时可生物脱氮除磷,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污水中的氨氮及由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去除。以上三类细菌均具有去除BOD5的作用,但BOD5的去除实际上以反硝化细菌为主。污水进入曝气池以后,随着聚磷菌的吸收、反硝化菌的利用及好氧段的好氧生物分解,BOD5浓度逐渐降低。在厌氧段,由于聚磷菌释放磷,TP浓度逐渐升高,至缺氧段升至最高。在缺氧段,一般认为聚磷菌既不吸收磷,也不释放磷,TP 保持稳定。在好氧段,由于聚磷菌的吸收,TP迅速降低。在厌氧段和缺氧段,NH3-N浓度稳中有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比较

1.AN/O工艺和AP/O工艺的异同点。(2013) 工艺相同点不同点 AN/O又称前置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均以污水中有机物为碳源, 能同时去除污水中有机物; 缺氧池和厌氧池中的DO都 会消耗COD的量,减少反硝 化(聚磷菌释磷)需要的碳 源; 1.由缺氧区和好氧区组成; 2..曝气池混合液种含有大 量硝酸盐,通过内循环回流 到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脱 氮,而AP/O中无内循环; 3.硝化系统时代周期长,因 此硝化菌污泥泥龄较长; 4.反硝化产生的碱度补充 硝化反应的需要 AP/O工艺 1.由厌氧区和好氧区组成; 2.SRT较短; 3.AP/O工艺中产生的污 泥富含大量的磷; 2.除磷系统的效率影响因素。 ①PH 7-8之间; ②好氧区中溶解氧2mg/L以上; ③进水中易降解COD浓度,当BOD 5 /P大于10,出水P浓度可降至1mg/L左右; ④低污泥负荷和高SRT对除磷过程不利。当SRT较长时,聚磷菌处于较长的内源呼吸期,会消耗细胞内较多的贮存物质,影响厌氧区对VAF的吸收和PHB的转化,使整个系统的除磷效率降低。 3.A2/O过程中P去除效果变差的原因。(2012) ①进入沉淀池的混合液通常需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以防止沉淀池中反硝化和污泥厌氧释磷,但这同时导致回流污泥和回流混合液中存在一定的溶解氧,影响厌氧释磷过程; ②回流污泥中存在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作用,消耗系统中的易降解COD造成碳源不足的问题; ③系统所排放的污泥中仅有一部分是经历了完整的厌氧和好氧过程,影响了污泥的充分吸磷; ④系统污泥泥龄因为兼顾硝化菌的生长而不可能太短,导致除磷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

生物脱氮除磷

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运行及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工程20100897 查双兴 摘要:本文主要从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新工艺,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物脱氮除磷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脱氮新工艺运行影响 l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1.1 生物脱氮机理 1.1.l 传统生物脱氮机理[1]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认为生物脱氮主要包括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2个生化过程,并由有机氮氨化、硝化、反硝化及微生物的同化作用来完成。 氨化作用是将有机氮在生物处理稳定化过程中氧化为氨氮。污水中的有机氮主要以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形式存在。蛋白质可以作为微生物的基质,它在蛋白质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氨基酸,氨基酸在脱氨基酶作用下产生脱氨基作用使有机氮转化为氨氮。 硝化作用是由2组自养型好氧微生物通过2个过程来完成。第一步是亚硝酸菌(包括硝酸单胞菌属、亚硝酸螺杆菌属和亚硝酸球菌属)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第二步是硝酸菌(包括硝酸杆菌属、螺菌属和球菌属)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这2组菌统称为硝化菌。 反硝化作用由异养兼性微生物完成。在有分子氧存在时,反硝化菌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无分子氧存在时以硝酸根、亚硝酸根为电子受体、02-为受氢体生成H0和OH一,有机物作为碳源和电子供体提供能量并得到氧化稳定。反硝化过程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转化是通过反硝化菌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共同完成,同化作用是硝酸根和亚硝酸根被还原为NH3用以新细胞的合成。异化作用是硝酸根、亚硝酸根被还原为N:或NO、No等气态物,主要为N2[2]。 1.1.2 其它生物脱氮机理 (1)短程硝化/反硝化 传统硝化工艺中将氨彻底氧化成硝酸盐(全程硝化),其主要目的是根除氮素的耗氧能力并避免亚硝酸盐对生物的毒害作用。对于生物脱氮来说,硝化过程中从NO2-转化为NO3-与反硝化过程中NO3-转化为N02-这2个过程是一段多走的路程,完全可以省去。从微生物水平上来说,氨氮被氧化成硝酸氮是由2类独立的细菌催化完成,对于反硝化菌无论是硝酸氮还是亚硝酸氮均可以作为最终受氢体。试验证明,整个生物脱氮过程也可以经NH4+—NO2-)—N2这样的途径完成,这个途径就叫做短程硝化/反硝化(Short—cu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这降低了硝化所需的充氧能耗,减少了外加碳源,省去了中和硝化产酸带来的药剂耗【3】。 ( 2 )厌氧氨氧化(ANAMMOX) 1977年,奥地利化学家Broda预言自然界存在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氧化剂的氨氧化反应,并认为它们是隐藏于自然界的自养型细菌【4】。直到 20世纪 8 0年代末,荷兰Delft工业大学Mulder等在研究三级生物处理系统中才发现了这种隐藏于自然界的自养型细菌,并于1990年由该校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开发了ANAMMOX(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5]。其原理即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氨氮转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比较

生物脱氮除磷的工艺比较 1.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 在好氧条件下通过硝化反应先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再通过缺氧条件下的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异化还原成气态氮从水中去除。由此而发展起来的生物脱氮工艺大多将缺氧区和好氧区分开,形成分级硝化反硝化工艺,以便硝化与反硝化能够独立进行。 污水生物除磷是通过厌氧段和好氧段得交替操作,利用活性污泥的超量吸磷特性,使细胞含磷量相当高的细菌群体能够在处理系统的基质竞争中取得优势,剩余污泥的含磷量达到3%-7%,进入剩余污泥的总磷量增大,处理出水的磷浓度明显降低。 2.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比较 2.1 AAO工艺 传统的AAO工艺流程是: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兼性厌氧菌将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转化成VFAS1回流污泥带入的聚磷菌将体内的聚磷菌分解,此为释磷,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可供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的环境下维持生存,另一部分共聚磷菌主动吸收VFAS,并在体内储存PHB。进入缺氧区,反消化细菌就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硝酸盐及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消化脱氮,接着进入好氧区,聚磷菌除了吸收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易降解BOD外,主要分解体内储存的PHB产生的能量供自身生长繁殖。最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释放,沉淀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N2 混合液回流 ↑↓ 进水→厌氧池→缺氧池→好氧(硝化)池→沉淀池→出水 ↑↓剩余污泥 AOO工艺流程图 该工艺简洁,污泥在厌氧、缺氧、好氧环境中交替运行,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污泥沉降性能好。该处理系统出水中磷浓度科达到1 mg/L以下,氨氮也可达到8 mg/L以下。 该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进入沉淀次得混合液通常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以防止沉淀池中反消化和污泥厌氧释磷,但这会导致回流污泥和回流混合液中存在一定的溶解氧 回流污泥存在的硝酸盐对厌氧释磷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系统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仅有的一部分污泥是经历了完整的厌氧和好氧的过程,影响了污泥的充分吸磷。系统污泥泥龄因为兼顾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 摘 要:阐述了生物除磷和反硝化脱氮的机理,针对常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从不同类型污水中去除氮和磷的SBR 工艺、CAST 工艺、MSBR 工艺、O A /2 工艺和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等。这些技术和工艺发挥了不同微生物菌群的优势,使其分别处于各自最佳状态,可提高处理效率、简化操作、降低处理费用。 关键词: 脱氮除磷;SBR 工艺;CAST 工艺;MSBR 工艺;O A /2;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 1 引言 氮和磷是生物的重要营养源,随着化肥、洗涤剂和农药普遍使用,天然水体中氮、磷含量急剧增加,水体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并产生毒素,使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然而, 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于有机物的去除,污(废)水一级处理只是除去水中的沙砾及悬浮固体;在好氧生物处理中,生活污水经生物 降解,大部分的可溶性含碳有机物被去除。同时产生N NH -3、N NO --3和-34PO 和- 24SO ,其中25%的氮和19%左右的磷被微生物吸收合成细胞,通过排泥得到去除;二级生物处理则是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5BOD 和SS , 但对N 、P 等营养物只能去除10%~ 20% , 其结果远不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 适于现有污水处理厂改造的脱氮除磷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2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2.1 生物脱氮机理 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氮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 态氮,即,将3NH 转化为N NO --2和N NO --3。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 化为氮气,即,将N NO -- 2(经反亚硝化)和N NO --3(经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1]。 ○ 1硝化——短程硝化:O H HNO O NH 22235.1+→+

生物脱氮除磷

简述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尖锐化迫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严格的氮磷排放标准,这也使污水脱氮除磷技术一度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经济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成为当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探讨有关于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污染富营养化标准脱氮除磷 1.概述 1.1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有A/O、A2/O、Bardenpho、UCT、氧化沟工艺和VIP工艺等。近年来用SBR及其各种改进型的工艺,如CASS、MSBR等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下面是几种常用的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1.1.1 A2/O除磷脱氮工艺 其工艺特点如下:厌氧、缺氧、好氧在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结合,能同时去除有机物与除磷脱氮。A2/O是一种典型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将部分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质转化为VFA;聚磷菌释磷并吸收VFA以PHB的形式贮存于胞内。在缺氧区,反硝化菌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回流中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同时去碳、脱氮。在好氧区,有机物浓度相当低,有利于自养硝化菌的繁殖,同时聚磷菌超量吸磷,从而通过高磷污泥的排放达到除磷的目的。 1.1.2 MSBR工艺 MSBR法是一种改良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其实质是A2/O系统后接SBR工艺,是二级厌氧、缺氧和好氧过程。它是改良型序批式反应器,是根据SBR技术特点,结合传统活性污泥技术,发展出来的更为理想的废水处理工艺。MSBR不需要设置初沉、二沉池,仍能连续进水、出水,并且水位恒定。采用单池多格形式,大大节省了连接管道,泵及阀门。而且,由于不再间断排水,使池容及设备利用率达到最大。MSBR工艺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及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 正是由于MSBR工艺结合了传统A/A/O和SBR的优点,在污染物去除,尤其是氮和磷的同时去除上有较大的优势,出水水质优且稳定,同时具有流程简洁、控制灵活、单元操作简单而且占地省、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等特点。随着我国水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将会越来越多。MSBR基于其自身的众多优点,它必将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1.1.3 UCT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