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试题

职业卫生试题
职业卫生试题

部门:姓名:身份证号:成绩:

一、选择题(共20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A )正式实施。

A. 2011年12月21日

B. 2012年5月1日

C. 2012年1月1日

D. 2012年7月1日

2. 职业病指( B )。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C )。

A. 职业病危害

B. 职业危害

C. 职业危害因素

D. 职业卫生危害

4.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C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 粉尘、物理、放射

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5.( B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 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 接触矽尘工人

6.劳动者可以在( C )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本人户籍所在地

C.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

7.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 警示标识

C. 警示说明

D. 警示语言

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 C )标准。

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

C.职业卫生

9. 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D )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10.《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 C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安全生产

B.劳动保护

C.预防、控制

1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C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

B.单位职工

C.劳动者

12. 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 A )。

A.考虑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要求

B.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C.满足生产要求

13.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C )。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14. 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 B )和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A.病人的职业史

B.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C.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既往病史

15. ( C )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

A.白内障

B.红眼病

C.电光性眼炎

D.职业性听力损失

16. 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17. 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A)。

A.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B.立即用布抹干

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18. 用人单位应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A)发放钱物代替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A.不得

B.可以

C.部分可以

19.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 )。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20.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 B )。

A.效益原则

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

二、判断题(共20题)

1、《告知卡》是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2、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3、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并要求用人单位在所提供复印件上签章。 (√)

4、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5、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在岗期间发现患有职业病,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企业可以予以辞退。(×)

6、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是气体。(×)

7、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没有职业危害防护的作业。(√)

8、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经领导同意,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终止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有毒物品作业。( √ )

10、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11、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出示监督执法证件,对经常检查的企业或者比较熟悉的企业可以不出示监督执法证件。(×)

12、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13、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14、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是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中所列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的用人单位。(√)

15、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16、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7、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18、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的员工承担。(×)

1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20、用人单位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三、填空题(共5题)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主要岗位卫生标准

主要岗位卫生标准 一,收银台(吧台): (1)下去内物品(电脑、商品陈列柜、单据架、字标等)表面无灰尘、油迹、脏物; (2)做到地面无杂物、烟头、烟灰; (3)垃圾桶内的脏物不得超过三分之二; (4)保证吧台内的物品摆放整齐,茶杯、茶壶的内、外表面均无污渍; (5)注意保持吧台内卫生死角的清洁。 二,更衣室(二次更衣),浴区: (1)更衣箱内、外、衣挂、横梁、号标无灰尘、污渍; (2)长座椅上的浴巾要时刻保持清洁整齐,座椅下每天都要进行清理,地角线、墙角无灰尘; (3)地面(地垫下)、梳妆台上下、镜面、商品展示柜、洗漱台等无杂物、水痕、灰尘; (4)垃圾桶内的脏物不准超过三分之二; (5)保证更衣箱内无客人用过的废旧物品; (6)保证桑拿房和蒸汽房内四壁、地面清洁无异味; (7)保证洗手间内无异味,墙壁和地面无污物,纸篓、大垃圾袋内的废弃物不得超过三分之二; (8)保证池水清洁无浊物,池子四壁无污物,洗面盆内清洁干净;

(9)牙刷、牙膏、浴液、洗发水、香皂、剃须刀、刮胡泡等物品摆放清洁整齐; (10)备品必须及时补充; (11)二次更衣的地垫保持干爽。 三,休息大厅,包房: (1)保证设备、设施表面无灰尘、无污物; (2)保持被单、被罩、枕套等物品整洁无污迹; (3)保持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并做到摆放整齐; (4)烟缸内的烟头不准超过三个,台面物品统一摆放并保持清洁; (5)垃圾桶内的脏物不超过三分之一,包房要做到一客一换(包括床单); (6)注意保持死角处的卫生清洁,如床下、床头柜下、四角、电视四周及电视后、木质墙壁等; (7)保持地面及过道区域的清洁,要做到无杂物、脏物、污渍。 注:每天由当班经理带领各部门的部长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处 罚。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含答案判断选择

、判断题 1.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采样时间一般为 15min ,最高容许浓度的采样时间一般不低于 (X ) 2.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可用微孔滤膜采集。 (X ) 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 (2012 年版 )》将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轻微、 一般、严重。 ( X ) 4.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 1-10 台设置 1 个采样点 ;10 台以上, 至 少设置 2 个采样点。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 20 米设置 1 个采样点。 ( X ) 5. 事故性监测应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为止。 ( X ) 6. 为保证车间内良好的通风和自然换气, 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 厂房的高度 应不低于,人均面积不少于,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 15 m3为宜。(V ) 7. 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 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 V ) 8. 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分级属地管理。 ( V ) 9.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 V ) 10.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 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 及从业人员共同承担。 ( X ) 11. 工业企业选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对因建设工程需要不能避开的,不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 X ) 12. 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宜避免不同有害因素产生交叉污染就可 以。 ( X ) 1 3 . 《职业病目录》中,尘肺指包含矽肺及金属尘肺在内的 13 种尘肺。 ( V ) 14.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有毒物品作业。 中 规定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适用于煤矿井下采掘作业, 作业。 ( V ) 16. 有可能泄漏液态剧毒物质的高风险作业场所,应专设泄险区等应急设 17. 煤矿采煤司机及助手作业时粉尘采样点应布置在距工人操作处下风侧 18. 特殊高温作业,热辐射强度应小于 700W/m2 ,室内气温不应超过 19.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 20. 某企业有男职工 900 人,其中管理人员 80人,劳动者 820 人。管理人 员的工作制度为长 白班,劳动者工作制度实行四班三运转,则该企业最少应设置的厕所男蹲位数为 14 个。 ( X ) 2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评价阶段应完成的工作是: 工程分析、 职业卫生调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 ( X ) 22. 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V ) 23《. 告知卡》 是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 V ) 24. 粉尘采样位置选择在接近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 ( V ) 25. 煤矿井下凿岩工采样位置设在距工作面 3-6m 的回风侧。 ( V ) 26.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滤膜溶解法和沉降法。 ( V ) 27. 焦磷酸重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焦磷酸溶解硅酸盐时的温度不得超过 200 °C o ( X ) 15min ( V ) 也适用于其他矿井下的采掘 ( V ) 。施 ( V ) 26 C 。 ( X ) ( V )

企业职工职业卫生培训试卷(带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 ) 姓名:部门:工种: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52 号) 于(B) 起施行。 A. 2011年10月27日 B. 2011年12月31日 C. 2012年1月1日 D. 2012年7月1日 2.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 A)的各种危害。 A.职业病 B.伤亡事故 C. 不利健康 3.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 彻底B综合C分期 4.(B)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5.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B )的原则。 A.不分开 B.分开 C.适当分开 6.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 C )管理。 A. 规划 B.计划 C.特殊 7.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 ( A),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

8.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 不定期 D.间断 9.任何单位和个人( A )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A. 不得 B.可以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10.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 A )档案。 A. 健康监护 B.工伤保险 C.培训教育 1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 1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A)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13.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 D )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D.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1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 B)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B其所禁忌C危险 15.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C)。

职业卫生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50个,请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 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 1、2012年是《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周年,也是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第一年,贯彻落实好《职业病防治法》,对加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A、10 B、20 C、5 D、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自()起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1年10月27日 C、2002年5月1日 D、2002年10月27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企业、事业单位 B、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C、企业、政府单位 D、企业、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

4、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 B、卫生 C、国务院 D、国家 5、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种。 A、100 B、110 C、115 D、120 6、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从4月25日至5月1日,宣传主题是“()”。 A、职业安全无小事 B、防治职业病,爱护劳动者 C、要职业,更要健康 D、工作·健康·和谐 7、为了做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工作,指导各地区组织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4月16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和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卫生部 B、国家安全生产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1)

气化车间职业卫生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职业病防治法》于(B)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C)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1年11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3、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C),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B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 B、警示标识; C、安全标语 5、矽肺是由于吸入(C )粉尘引起的。 A、煤尘; 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C)种法定尘肺。 A、11; B、25; C、13 7、露天矿与井卞采矿生产过程中,防尘的主要措施是(B)。 A、干式凿岩; B、湿式凿岩。 8、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云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C )mg/m3 A、8; B、6; C、10。 9、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石灰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C )mg/m3 A、6; B、4; C、10。 10、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C) dBA A、115; B、75; C、85。 11、慢性职业总督和慢性职业病在(D)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 B、24小时 C、10天 D、15天 1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C)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复印 13、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D )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 B、20 C、25 D、30 14、(B)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 D、职业病危害评价 1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 D)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 B、20 C、25 D、30 16、根据《关于引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处室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办【2005】11号)和《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根供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1号)的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由(C )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简)

职业卫生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C)正式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1年5月1日C2002年5月1日 D2002年10月27日 2、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A)检测、评价。 A职业病危害因素B潮湿因素C防爆因素D以上都是 3、下列哪种疾病是我国的法定职业病。(C) A肺结核B肺炎C矽肺D胸膜炎 4、职业病防治的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 (C) A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B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C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D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5、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职业病。(D) A噪声性耳聋B电焊工尘肺C森林脑炎D乙型肝炎 6、(C)必须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劳动者B各级政府C用人单位D企业主管部门 7、吸入高浓度的下列哪种毒物可引起“电击样”死亡。(B) A二氧化硫B硫化氢C甲醛D一氧化碳 8、下列哪种口罩是粉尘作业工人必须配备的。(B) A纱布口罩B防尘口罩C医用口罩D防毒口罩 9、就业前健康检查的目的是。(C) A及时发现职业病B建立就业者健康档案C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病,建立就业者健康档案D劳动能力鉴定 10、局部振动病是由于长期使用强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什么为主 的疾病。(A) A周围神经系统为主B神经系统C内分泌系统D末梢循环障碍 11、同一作业的劳动者中,其发生职业性损害有差别的原因。(C) A接触机会B接触浓度C劳动者本身的因素D接触时间 12、一氧化碳的预防应采取哪种措施。(A) A工作场所加强通风B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C佩戴防毒面具 D佩戴防尘口罩 13、电焊作业工人有可能得什么职业病。(B) A电光性眼炎B电焊工尘肺C白内障D支气管炎 14、隧道作业人员有可能得什么职业病。(B) A肩周炎B矽肺C关节D痛风 15、隧道作业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气体是。(C) A氨气B氯气C二氧化碳D甲醛 16、曾经患有哪类疾病的人员不宜从事随道作业。(A) A肺结核病B糖尿病C胆结石D脂肪肝 1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 产生的(A)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 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欺骗。 A职业危害B职业性工伤事故C职业病危害其后果D职业性外伤

2019职业卫生试题及答案20191217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7月1日 2. 职业病指( )。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 A. 职业病危害 B. 职业危害 C. 职业危害因素 D. 职业卫生危害 4.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 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 粉尘、物理、放射 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5.(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 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 接触矽尘工人 6.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 )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7.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

职业卫生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职业卫生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后,与其相应的规章、规范及标准也相继出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于2002年6月1日实施至今已近2年,由于职业卫生标准体系由过去的最高容许浓度(MAC)转变为职业接触限值(STEL和TWA),与其配套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相对滞后,造成了目前在标准应用和结果判定上不一致的混乱现象。为了统一职业卫生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同理解和做法,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客观和准确,在此,我们就职业卫生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与同仁探讨。 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中毒事故处理等工作时,首先要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主要通过文献调研和职业卫生凋查,从原辅材料、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人手,结合作业人员的经验和反应来进行识别,因此它是定性的、广泛的、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对已识别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量测定,它是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在很多时候,被识别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因含量很低或囿于我们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而未检出,而建设项

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中对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的判定是按定性判定原则,因此往往引起业主单位或被检测单位的异 议和不满。如何把定性和定量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判定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依据,值得认真探讨。 2 个体采样的代表性 个体采样测定TWA的方法具有直接、简便等优点。一般测定对象的多少是根据岗位人数来定,岗位人数少于4人,测定对象为2人,岗位人数4~6人,测定对象3人,岗位人数大于6人,测定对象选4人。但由于作业人员在操作时随意性大,1个作业岗位2个被测对象同一工作日测定的TWA和1个被测对象不同工作日测定的TWA差别较大,有时个别被测对象出于个人目的故意增大或减少A。作为检测人员,对于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很难把握。因此,个体采样测定TWA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值得商讨,如何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区域采样估算接触水平 区域采样测定仍不失为一种有效、实用的监测方法,它既可以反映工作环境的污染水平,又可以估算作业人员的接触水平,它弥补了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及试题

附件: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A1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 1、《职业病防治法》于(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1年11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3、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 ),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 )与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 B、警示标识; C、安全标语 5、矽肺就是由于吸入( )粉尘引起的。 A、煤尘; 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 )种法定尘肺。 A、11; B、25; C、13 7、露天矿与井卞采矿生产过程中,防尘的主要措施就是( )。 A、干式凿岩; B、湿式凿岩。 8、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云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就是

( )mg/m3 A、8; B、6; C、10。 9、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石灰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就是( )mg/m3 A、6; B、4; C、10。 10、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 dBA A、115; B、75; C、85。 11、慢性职业总督与慢性职业病在( )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与研究职业中毒与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 B、24小时 C、10天 D、15天 1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 )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复印 13、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 )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 B、20 C、25 D、30 14、( )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 D、职业病危害评价 1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 )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 B、20 C、25 D、30

企业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

企业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 ( )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 ) 3、用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 4、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消声,控制噪声的传播,合理规划厂房等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噪声源对从业人员的危害。( ) 5、通常所称的职业病即为法定职业病。( ) 6、高温作业时,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 7、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种有毒物质。通称为工业毒物。( ) 8.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 9、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损害听觉,引起各种病症,引起事故。( ) 10、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 11、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应小于85分贝。( ) 1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13、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应多食用高热能食物,增加体内代谢放热。( ) 14、一氧化碳中毒常为急性中毒。( ) 15、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称为中毒。( ) 16、能够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 17、在化工生产中,产生工业毒物的状况,有的作为原料,有的是中间体或副产品,有的作为辅助原料,有的为夹杂物,还有的是反应产物或废弃物等。( ) 18、工业毒物的形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蒸气、雾、烟和粉尘。( ) 19、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病变叫职业中毒。( ) 20、在有毒岗位进食不会得慢性职业中毒。( ) 21、在有毒岗位工作,下班后可以将工作服穿回家。( ) 22、氨气体中毒后,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 23、在存有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作业,应采用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加强防护。( ) 24、对逸散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要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飞扬、扩散。( )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2、长时间接触噪声容易引起的噪声性耳聋,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 )。 A、75dB(A) B、85dB(A) C、88dB(A) 第1页 3、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

单位爱国卫生工作标准

单位爱国卫生工作标准 一、单位爱国卫生工作共性标准 (一)各单位要建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小组), 或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 负责本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 (二)各单位要有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 (三)各单位要做到环境整洁 ,绿化美化 ,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 ; 道路硬化 ,路面平整, 下水道通畅 ; 有密闭垃圾容器并清洁完好 ,垃圾袋装倾倒并日产日清 ;厕所为水冲式 ,无破损、无臭气, 壁净地洁 ,无粪垢和满溢 , 粪便经无害化处理 , 定期消毒杀虫。 (四)各单位室内卫生做到地面清洁 , 天棚四壁无积尘蛛网 ,物品用具清洁整齐 ; 楼道内整洁无乱堆、乱贴、乱画现象 , 门窗无破损。 (五)各单位会议室有禁烟标志 , 有公用茶具消毒设施(或一次性茶具)。 (六)各单位职工食堂有有效卫生许可证 ,厨房餐厅无污垢油腻和残渣剩饭, 泔水桶加盖且每天清除 ; 有“防蝇、防尘、防鼠”和餐具消毒设施, 餐具容器做到热力消毒 ; 加工和出售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 , 制作冷菜有专用场所和工具、容器; 仓库物品分类分架 ,存放整齐 , 离墙垫高 ,无霉变和过期食品 ;从业人员有有效健康证 ,工作衣帽整洁 , 个人卫生良好 , 操作期间不吸烟、不戴手饰 , 掌握一般卫生知识。 (七)各单位要积极开展除“四害”活动 ,并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要求。 (八)各单位饮用水要符合卫生标准。

(九)各单位要认真落实相应的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单位爱国卫生工作分类标准 (一)学校 1、大学、中学 : 教室采光、照明、通风情况良好 ;学校应向学生供应开水或直饮水 ; 学生宿舍通风、清洁、整齐 ,无异味;学生不吸烟酗酒 , 个人卫生习惯良好 ;开设健康教育课 , 学生健康档案齐全。 2、小学、幼儿园(托儿所): 教室和幼儿寝室采光、照明、通风情况良好;学校和幼儿园(托儿所)应向学生和幼儿供应开水 ; 不得向学生和幼儿供应不符合健康要求的课间餐和点心 ;幼儿玩具、寝具定期消毒 ;幼儿茶具、毛巾专人专用 , 严格消毒;学生和幼儿健康档案及幼儿晨检档案齐全。 (二)医疗保健预防机构 门诊科室和病房室内不吸烟 ,病人物品勤洗勤换 , 严格消毒 ; 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及时毁形 , 医疗废弃物专人收 集 , 有密闭加锁的存放处和交由环保部门指定的单位统一处置的记录。 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消毒记录 , 并符合《国家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 (三)工矿企业 有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设施 , 排放达到环保要求。生产原料、物品堆放整齐 ;废料定点存放、及时清运 ; 生产场所清洁整齐。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四)食品加工行业生产场所有空气消毒设施和符合要求的更衣室及洗手消毒水池 ; 加工食品设备清洁完好 , 存放、装卸食品容器和车辆清洁并经常消毒 ; 有“防蝇、防尘、防腐”设备及污水排放设施并使用良好。 加工操作应严格做到食品生与熟、食品与药品、食品与天然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起施行。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的方针。 3、( )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4、用人单位的( )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5、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 )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6、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7、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8、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5)等有关规定组织 ( )、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 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不得安排( )、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0、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时,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 )报告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职业病指( )。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2.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 A. 职业病危害 B. 职业危害 C. 职业危害因素 D. 职业卫生危害 3.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 粉尘、物理、放射 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 粉尘、物理、 生物因素 4.(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 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 接触矽尘工人 5.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 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 警示标识 C. 警示说明 D. 警示语言 7.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 必要时 B. 定期 C. 不定期 D. 间断 8.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 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 遇等 D. 职业病病名 9.工作 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 )。 A.考虑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要求 B.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 心理健康的要求 C.满足生产要求 10.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 ) A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 、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C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 、省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没有职业危害防护的作业。( ) 2、职业病没有法定职业病和非法定职业病之称。( ) 3、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 ) 4、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调换工种,劳动者无权拒绝。 ( ) 5、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该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 ) 姓名:

制药企业日常安全培训《职业卫生》试题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单位:_____岗位:_____姓名_____成绩: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 )修正并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 B、2011年12月31日 C、2002年1月1日 2、职业病指(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 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噪声对人体(B)引起危害 A、呼吸系统 B、听力系统 C、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 4、粉尘对人体(A)引起危害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 D、生殖系统 5、防毒口罩和防尘口罩是保护作业者身体健康的一种(B )。使用过程中要三个月对其进行更换,不定期更换滤纸、药剂。 A.必要性设施 B.辅助性设施 C.保护性设施 6、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D、原地 7、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使用过程中应当佩戴(A B C ) A.防毒口罩 B.防护镜 C.橡胶手套 D.防砸鞋 8、氢氧化钠属于( C )碱性腐蚀品,使用过程中应当佩戴防毒口罩、防护镜、橡胶手套。 A.剧毒品 B.酸性腐蚀品 C.碱性腐蚀品

9、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 ) A、防毒面具 B、眼镜 C、手套 D、口罩 10、粉尘有一定的( B C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佩戴防尘口罩。 A.挥发性 B.刺激性 C.爆炸性 D.溶解性 11、甲醇、乙醇、丙酮、丁醇属有毒性的有机溶剂,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必须佩戴(A ),操作现场禁止进食、饮水。 A、防毒面具 B、护耳器 C、手套 D、口罩 12、我公司发酵岗位接触以下那些职业危害:(C) A、粉尘 B、电离辐射 C、噪声 D、毒物 13、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发酵罐等密闭空间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D )。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 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佩戴防毒面具,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D、通风后,佩戴拉起装置(或绳子)、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 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D、佩戴防毒口罩可进入缺氧空间。 15、以下哪项是接触甲醇的职业禁忌证(D) A、全身性皮肤病 B、原发性高血压 C、风湿性关节炎 D、视网膜、视神经疾病 16、用人单位不得安排(ABCD )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未成年工 B、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 C、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 D、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

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

C 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60.10-2004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lead and its compounds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2004年5月21日发布2004年12月1日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T 160.10-2004 前言 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铅(Lead)、氧化铅(Lead oxide)、硫化铅(Lead sulfide)和四乙基铅(Tetraethyl lead)等]的浓度。本标准是总结、归纳和改进了原有的标准方法后提出。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

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T 16010-1995。GB/T 16011-1995、GB/T 16009-1995、WS/T 127-1999、WS/T 126-1999。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绯、裴镅、徐伯洪、徐方礼、宋为丽、李卫东、贺宝芝和刘钢柱。

2019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答案-(20647)

2019 年职业卫生培训考 试试题 (A)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姓名单位名称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4、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5、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 个人健康资料。 6、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 8、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及应急健康检查。 9、按照来源,噪声可分为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10、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 安置。 二、选择题(不限一个答案,全部选对得 3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不得分共45 分) 1、职业病指( 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 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2、尘肺发生的机理是由于粉尘进入肺组织后引起肺泡的防御反应,成为尘细胞,尘肺发生的基本病 变是矽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的纤维增生,主要引起肺(B)改变。 A、细胞化 B、纤维化 C、硬化 3、《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

企业职业卫生培训试题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试题(1) 部门: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4分,共8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7月1日 2、《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于()正式实施。 A. 2009年5月1日 B. 2009年9月1日 C. 2009年10月1日 D. 2009年12月1日 3、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 )。 A.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 B.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 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 D.胸闷、呕吐出血 4、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做出处理决定。 A. 协商,必须及时 B. 提议,必须迅速 C. 协商,应当及时 D. 建议,必须及时 5、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负责。 A.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6、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 )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 不得 B. 可以 C. 经领导批准可以 D. 必须 7.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 A.呼吸道 B.皮肤 C 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8.职业病指()。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word版本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7月1日 2、职业病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 A、单位负责人 B、劳动者 C、医疗机构 D、国家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保管 A、用人单位 B、职工个人 C、专业机构 D、企业主管部门 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 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9、()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 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 D、工伤职工 10、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D、原地 11、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 A、防毒面具 B、眼镜 C、手套 D、口罩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含答案81510

典型事故教育培训试题 1.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该( )。 A找企业负责人解决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C自己去医院治疗 2.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 )。A医疗保险待遇B工伤保险待遇C商业保险待遇 3.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 ) A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B由职业病病人与企业协商解决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4.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 B60 C90 5.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业病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其被诊断、鉴定 为职业病之日起( )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6个月 B 1年 C 2年6.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 A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小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B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大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C接尘工龄、粉尘种类、等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7.甲醛的职业禁忌证有( )。 A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B原发性高血压C风湿性关节炎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 尘防毒组合防护 9.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10.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发生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疾病的总称。当作业地点气温( )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A≥36℃B≥37℃C≥40℃ 11.手臂振动病是( )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骨质改变。 A长期B短期C连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