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两助丸

脾肾两助丸
脾肾两助丸

脾肾两助丸

PishenLiangzhuWan

【处方】党参l64g 麸炒白术44g 炒鸡内金45g 土鳖虫45g 川芎27g 麸炒山药l80g 炙黄芪l80g 酒白芍l80g

盐小茴香l80g 熟地黄340g 酒萸肉l80g 茯苓90g 杜仲(炭)46g 枸杞子46g 盐补骨脂46g 锁阳46g

九节菖蒲46g 郁金46g 陈皮46g 半夏(制)46g

款冬花46g 麦冬46g 川贝母46g 炒牵牛子46g

牛膝46g 肉苁蓉46g 炙甘草46g 使君子仁27g

泽泻l80g 当归27g

【制法】以上三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l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酸。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

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

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黄芪)。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

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泽

泻)。橡胶丝呈条状或扭曲成团,表面带颗粒性(杜仲)。花粉粒球形,直径约

至32μm,外壁有刺,较光(款冬花)。种皮栅状细胞淡黄棕色或棕色,长48~

80μm(牵牛子)。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

地黄)。

(2)取本品5g,剪碎,加硅藻土适量,研匀,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40分钟,

大孔吸附

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氢氧化钠溶液10ml使溶解,通过D

101

树脂柱(内径1.0cm,柱高12cm),以1%氢氧化钠溶液100ml洗脱,弃去洗脱液,

用水100ml洗至中性,弃去水洗液,再用30%的乙醇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

70%乙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

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

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水(1:6:2:2)上层

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

显色清晰,分别在日光和紫外光(365nm)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

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灯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

斑点。

(3)取本品15g,剪碎,加硅藻土适量,研匀,加稀乙醇150ml,超声处理

大孔吸附树脂柱(内

6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 ml使溶解,通过D

101

径为1.5cm,柱高为12cm),加水50 ml洗脱,弃去水洗液,加稀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20 ml使溶解,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30 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每次20 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乙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18g,剪碎,加适量硅藻土,研匀,加甲醇80ml,超声处理30

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补骨脂对照药材0.2g,加甲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补骨脂素对照品、异补骨脂素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mg、3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

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置紫外光(365nm)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

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108)。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

-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

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 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混匀,取约3g,精密

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放置过夜,

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5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

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白芍以芍药苷(C

23H

28

O

11

)计,不得少于2.5mg。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用于脾肾虚弱而致的肢体倦怠,气虚无力,不思饮食,胃脘痞闷,腰痛腰困,腿膝疲软,梦遗滑精,头晕耳鸣。

【用法与用量】用淡盐水送服。一次l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中医养生注重脾肾为主

中医养生,脾肾为主 编辑:辟谷https://www.360docs.net/doc/458488091.html, 肾为先天之本(又称先天之根),是生命的原动力、五脏精力的源泉、生命的主宰,内寄命门真火(又称元阳),被称为人之乾元。故《易经》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通俗讲就是:有了太阳才有了生命,肾之元阳就是身体中的太阳。 命门真火发动人体十二循行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衰,诸脏皆衰,百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结。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本源,所凭者,此火;后天之本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所凭者,此火。(脾胃必赖先天肾阳之温煦,始能蒸化水谷。肾气一衰,火不生土,必然脾胃失运)。 养生若损此火则折寿,治病若损此火则损命。故古人强调“万病不治,求之于肾”,求之于肾就是救人身之阳气。阳气充足与否关键就在于肾气是否充足,补肾气能强五脏。 脾胃与后天之本。脾胃五行属土,被称为脾土、坤元。《易经》讲:“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就是生命的维持必须依靠脾胃这一后天之本,健养脾胃方能养五脏。 人体唯有依靠脾胃,才能将食物消化吸收,才能化生气、血、精液等营养物质,全身脏腑经络组织才能有充分的营养,生命才能维持。 如脾胃有损,胃气不足,不管虚证实证,一切饮食药物皆难以运化。尤其对虚证(气虚、血虚、脏器虚损),都应考虑从脾胃入手调养。脾胃一强,则饮食消化吸收功能旺盛,自然化生足血的精血,使阳易生、阴易长,人体脏腑强盛,正气充沛。

人体本气论 古人总结道:“脾胃健运,饮食倍进,则余脏收荫,而色泽身强矣!”反之,若脾胃受损,胃气受伤,其他四脏必定皆无生气,百病皆生。故《皇帝内经》讲:“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脾与胃相表里,脾之气主升,胃之气主降,脾胃升降之元气混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常说额中气。中气乃一身之气运转的枢纽。中气足人身之气方能运转自如、周流全身。人体中气是否充足,也就成为人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 在人的后天生命中,肾为脾胃之根,脾胃又为肾之本。把胃气与肾气相提并论就是要用胃气去保护肾气。故凡养生调病皆要以顾护培补脾肾元气为主,以保护脾肾元气为第一要义。 脾肾元气又和称为人之本气。人之本气充足健旺,生命方能欣欣向荣;人之本气虚弱,人体就会百病丛生;人之本气衰,生命就会岌岌可危。我们所说的人体正气、阳气,其实是指脾肾元气混化在一起的这个气体。 本气充足旺盛、周流全身,人体就不受侵犯,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所以,保养好脾肾元气,人体气血就可逐渐充盈起来,抵御各种疾病,益寿延年。这就是本堂中医养生的人体本气论,又称脾胃为本论。 本堂对不同人群的调养,均以调整整体、顾护脾肾元气为第一要

补脾肾的偏方

补脾肾的偏方 文章目录*一、补脾肾的偏方1. 补脾肾的偏方有哪些2. 补脾肾吃哪些中药好3. 补脾肾有哪些方法*二、补脾肾如何调理*三、补脾肾吃什么好 补脾肾的偏方 1、补脾肾的偏方有哪些 1.1、杜仲腰花 【原料】取杜仲、川断各15克 ,猪腰子1对 ,白酒25毫升 ,葱、味精、酱油、大蒜、姜、盐、白糖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腰洗净切成腰花放碗内 ,加白糖、盐、酒 ;另将杜仲、川断煎取浓汁后加入腰花中。用武火烧热锅 ,倒入腰花速炒熟 ,然后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次。 1.2、茴香炖煮肾 【原料】取小茴香20克 ,猪腰1对 ,葱、姜、盐、酒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腰(即猪肾 )洗净后 ,在凹处剖一口子 ,将茴香、盐装入猪腰剖口内。用白线缝合剖口后 ,放入锅内 ,加葱、姜、酒、清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后食用。此法适用于偏肾阳虚的肾虚腰痛。 1.3、杞地山药粥 【原料】取生地黄20克 ,山药、杞果各50克 ,大米100克。 【制作】将生地黄切碎 ,山药捣碎 ,和杞果、大米共放锅内

加水适量煮粥 ,代早餐食。每日1次。此法适用于偏肾阴虚的肾虚腰痛。 2、补脾肾吃哪些中药好 2.1、何首乌 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2.2、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2.3、芡实 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本草新编》中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2.4、杜仲 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 2.5、胡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适宜肾虚喘嗽、遗精阳痿、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之人服食。

强直性脊柱炎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0~135-2008)。 凡症见腰骶、胯疼痛,僵直不舒,继而沿脊柱由下而上渐及胸椎、颈椎(少数可见由上而下者),或见生理弯度消失、僵硬如柱,俯仰不能;或见腰弯、背突、颈重、肩随、形体羸;或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临床表现,甚还可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之征象,均可诊为大偻。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纽约标准。 (1)临床标准 ①腰痛、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②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 ③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5cm)。 (2)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2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 (3)分级 ①肯定强直性脊柱炎:符合放射学标准和至少1项临床标准; ②可能强直性脊柱炎:符合3项临床标准或符合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 1.肾虚督寒证:腰骶、脊背、臀疼痛,僵硬不舒,牵及膝腿痛或酸软无力,畏寒喜暖,得热则舒,俯仰受限,活动不利,甚则腰脊僵直或后凸变形,行走坐卧不能,或见男子阴囊寒冷,女子白带寒滑,舌暗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多沉弦或沉弦细。 2.肾虚湿热证:腰骶、脊背、臀酸痛、沉重、僵硬不适、身热不扬、绵绵不解、汗出心烦、口苦黏腻或口干不欲饮,或见脘闷纳呆、大便溏软,或黏滞不爽,小便黄赤或伴见关节红肿灼热焮痛,或有积液,屈伸活动受限,舌质偏红,苔腻或黄腻或垢腻,脉沉滑、弦滑或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督寒证

“温肾补脾,分清泌浊”治诸病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组疾病: 急性肾盂肾炎 发病急,有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及腰部疼痛等,患侧腰部常有明显压痛或叩击痛。 慢性肾盂肾炎 症状较急性期轻。半数以上患者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其后有乏力、低热、厌食及腰酸腰痛等症状,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时常会有急性发作表现。 慢性肾炎 是一组多病因的以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不一致,多数病人以水肿为首发症状,有的则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亦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及/或血尿,或仅出现多尿及夜尿,或在整个病程中无明显体力减退直至出现严重贫血或尿毒症为首发症状。 乳糜尿 主要是由感染斑氏丝虫引起,其临床主要症状为小便混浊如乳脂,似豆浆,或夹有黏稠的血丝、血块,甚至堵塞尿道,小便时有涩痛。 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 主要是由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尿道炎。主要临床表现有尿急、尿频、尿痛、尿道刺痒、灼热不适、尿道口红肿、有少量分泌物等。女性患者可有白带增多,外阴痒等症状。 慢性盆腔炎 表现为下腹胀痛,带多色黄,腰骶酸痛,月经不调等。 痛风 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一切临床表现,皆由尿酸钠盐沉积于组织引起。痛风后期可引起痛风性肾实质病变,称为痛风性肾病。痛风慢性肾病在中晚期时,也会表现为腰痛、浮肿、高血压症状等。 分析可见,以上疾病均表现为下焦(肚脐以下)湿热所致的小便频数、淋漓不畅或尿液混浊,以及腰膝酸楚,下腹部、会阴部坠胀疼痛等。究其病因,会发现这些疾病均存在正虚邪实的病理状态,正虚为脾肾不足,脾虚则中气下陷,吸收消化功能减弱,导致清浊不分。肾虚则内热暗生,扰伤脉络,失其清泄之职。从而邪实(即湿热)蕴结于下焦处。因此,这些病虽然可能分类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致,却都可用中医的“温肾补脾,分清泌浊”治则进行治疗。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治疗急慢性泌尿系统疾病的一张著名验方――萆?分清丸。全方由萆?、益智仁、石菖蒲、乌药等药组成。其中,萆?为君,味苦性平,归肾、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益智仁为臣,暖肾缩便,补脾益气;君臣相配,温肾而利湿,固本而清源;石菖蒲为佐,宣气逐湿,辟秽开窍,以助祛邪化湿之功;乌药为使,既能温肾散寒,行气止痛,又可将他药引入病灶。诸药相配,共奏温肾补脾、分清祛浊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利尿、通淋的作用。对上述多种泌尿系疾病及某些慢性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温补脾肾的食物

温补脾肾的食物 食物的种类比较多,在对食物选择上不能随意的进行,否则对身体没有任何的好处,食物不同在作用上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选择食物前,需要对食物进行更多了解,这样在吃的时候,对身体才会有很好帮助,而且吃的时候,也利于人体各方面发展,那温补脾肾的食物都有什么呢? 很多人对温补脾肾的食物并不是很清楚,这样的食物比较多,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要先进行认识,这样在吃的时候,对身体各方面才不会有任何的危害。 ★温补脾肾的食物: 雪凤鹿筋汤 原料:雪莲花3克,蘑菇片50克,干鹿筋200克,鸡脚200克,火腿25克。 制作:将鹿筋用冷水洗净,加入沸水浸泡,水冷再换。反复多次,待鹿筋发胀后(约需2天),修好净筋,切成指块,下锅。加入生姜、葱白、料酒和适量清水,用火煨透,除去生姜、葱白,

将鹿筋放入盆子内。鸡脚用沸水烫透,除去黄衣,斩去爪尖,折去大骨,洗净后放人盆子内。雪莲花淘洗干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盆子内,面上再放火腿片、蘑菇片,加入骨头汤、料酒、生姜、葱白,上笼蒸2小时左右,待鹿筋熟软时,捞去药袋,加入味精、食盐,搅匀后再蒸30分钟。 服法:当点心食用。 功效: 功能祛寒温阳,强筋健骨。用治肝肾虚寒,关节疼痛,腰膝酸弱,手足乏力,阳萎不举。 菜名:姜附烧狗肉 原料:狗肉1000克,熟附片30克,生姜150克。 制作: 将狗肉漂洗干净,切成小块;生姜洗净,煨熟。将熟附片装人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在砂锅内,加入清水,熬煎2小时左右。投入狗肉和生姜、葱白、加水适量,继续炖煮2小时左右,

以狗肉熟烂为度。酌加精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味品。 服法:当菜或点心食用。 功效: 功能温肾益精,散寒助阳。用治脾肾阳虚,阳萎,早泄,夜尿频多,畏寒肢冷;或见水肿明显,反复发作,肚腹胀大,小便减少,大便稀薄,腰痛背冷,舌淡胖嫩。 菜名:它赛密 原料:羊里脊肉150克,鸡蛋黄1枚。 制作: 将羊肉刮洗干净,投入沸水锅中汆去血水,再用凉水漂洗干净,切成薄片。将鸡蛋黄放在碗内,酌加适量酱油、淀粉和清水,调匀成浆,再放入肉片,搅控均匀。在另一碗内放入适量白糖、料酒、醋、姜汁、淀粉、酱油和清水,调成汤汁备用。在铁锅中注入足量花生油,用武火烧至五成热时,投入肉片,迅速拨散,勿使互相粘连。炸10秒钟后,肉片起卷,呈灰白色,捞出沥去

浅析河西脾肾双补丸组方在治虚中的应用

浅析河西脾肾双补丸组方在治虚中的应用 一、组方:23味大复方,河西走廊道地药材 党参、熟地黄、山茱萸(酒蒸)、泽泻(盐制)、茯苓、牡丹皮、山药(麸炒)、炙黄芪、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炒)、莲子(去心)、枸杞子、白术(土炒)、肉桂(去粗皮)、麦冬、薏苡仁、芡实、牛膝、陈皮、白扁豆、五味子(酒蒸)、辅料为蜂蜜。 二、功效:补先天后天两根本,治脾胃肝肾四脏虚 健脾开胃,补益肝肾。用于脾肾双亏、气阴两虚、面黄肌瘦、食欲不振。 此方初看似乎以滋阴药为主,配以健脾养胃,利湿敛汗之药,以为是纯碎滋阴之方药,仔细观察会发现本药既滋阴又补阳,同时补气补血,补肝益肾,健脾开胃,使长期脾胃肝肾虚弱,气血不足、阴阳失衡之体质得以康复。 三、处方:一药含七方,治虚有依据 这个大复方包含有以下7大名处方: 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2)肾气丸加减:六味加肉桂、枸杞子、温补肾阳。 3)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4)四君子汤:益气补中、健脾养胃。 5)四物汤:补血调血。 6)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 7)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四、方解:滋阴又补阳,补气又补血

该方已不是六味地黄丸单纯滋阴补肾,而是加入肉桂、枸杞子可达肾气丸之温补肾阳之功效。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为主,辅以山茱萸、山药补益肝脾精血,并用肉桂、枸杞,使温阳暖肾,微火而暖,以鼓舞肾气,但又不至于上火,补而不燥。佐以茯苓、泽泻、丹皮调协肝脾;用党参、山药、莲子肉以益气健脾和胃止泻为主,辅以白术、茯苓、薏苡仁、扁豆、芡实等来渗湿健脾;同时四君子加四物汤,则气血双补,再加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党参、麦冬、五味子三药合用,共成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 五、组方特点:补两根本是手段,治四脏虚是目的 1、阴阳双补:强先天之本,使肝肾功能提高。 2、健脾养胃:强后天之本,使脾胃的气血化生功能提高。 3、气血同补:增强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气血的充养功能。 4、生津化湿:生津止汗,止嗽化痰,津血同源,收敛有功,则气血津液足,人自然各脏腑气血充足。 此方充分提供了恢复两大根本的要旨,以补为主,同时增强了气血、津液的生化之功,而又不致补生内火,补而不躁,男女通用,三高通用,实为治脾胃肝肾四脏虚之良药。

莲子清心补脾肾 惊人3功效必知

莲子清心补脾肾惊人3功效必知 春夏之交,老是感觉心烦意乱、压力大到睡不好,甚至感觉健忘吗?当心长期让身体处于不健康状态,容易破坏免疫系统,导致大小生病不间断。营养师表示,抒解压力、拯救失眠,其实很简单,偶尔来碗莲子料理,就是不错的快乐选择。 莲子清心补脾肾高贵不贵好料理 莲子又名莲蓬子、藕实、莲子肉,属于莲属植物,也是一种中草药,无论是鲜品或干品,都常被做成甜品或入菜做料理。而莲子肉中间的绿色莲芯带有苦味,性寒,也可以入药或泡茶使用。 据本草纲目记载,莲子有“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等功能,被认为有补脾止泻、清心养神益肾的作用。莲子的价格平实,是高价值的养生食材。 营养学看莲子保健惊人3功效必知 而就西方营养学角度来看,彰化基督教医院体系营养暨膳食部张格瑀营养师表示,莲子的成分富含碳水化合物,属于六大类食物中的全榖根茎类,且其蛋白质含量丰富,是植物性蛋白质来源之一,常见于素食菜肴。平均每100公克莲子的营养成分,包含有热量321大卡、粗蛋白23.8克、碳水化合物56.6克、膳食纤维8.3克、维生素B1约0.01毫克、

维生素B6约0.18毫克、钙166毫克、镁203毫克、铁0.7毫克、锌1.6毫克。 优点1:抒解压力安心养神 张格瑀营养师表示,莲子中的维生素B群,是天然的抒压剂,尤其维生素B1含量达白饭的3倍,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运作,消除疲劳。而莲子中的钙有“天然神经稳定剂”之称,可与镁离子维持平衡,松弛神经,缓和情绪,调节心跳与肌肉收缩,还可改善经前症候群。 优点2:改善健忘抗氧化 莲子所含的锌能协助抗氧化,活化大脑机能,对改善压力造成的记忆力与专注力退化有益。 优点3:改善失眠愉快心情 莲子可清心火、除烦热、养心安神,可治暑热心烦不眠之症,而其所含的糖类能帮助色胺酸更易被脑细胞吸收,且与维生素B群及镁共同作用,有助眠的功效。 清心莲子汤 材料:莲子1两、百合1两、桂圆5钱、白木耳5钱、冰糖和枸杞适量。作法:莲子去苦芯、洗净后,与百合、桂圆、枸杞、泡开的白木耳一起放入电锅中炖煮,外锅加水1杯,煮至开关跳起,续焖10至15分钟,最后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浅谈补肾健脾法保胎(一)

浅谈补肾健脾法保胎(一) 【关键词】补肾健脾保胎 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小腹疼痛或腰酸、腹部下坠等症状,B超提示宫内孕活胎,并与停经月份相符,妊娠试验呈阳性反应者需要保胎治疗。属“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妊娠腹痛”等范畴。清代叶天士《女科证治》云:“妊娠心腹痛而下血者,为胎动;不痛而下血者,为胎漏。”胎漏、胎动不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先兆流产。《景岳全书》指出:“下次之堕,必如期复然”的滑胎特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习惯性流产,倡导“预培其损”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1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保胎的认识由来已久。关于自然流产的病因病机,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其母有疾以动胎”和“胎有不牢固以疾母”两大类。临床以母体因素多见,常见分型有脾肾不足、阴虚血热、气血亏虚、肝郁气滞、跌打损伤等。多数医家认为肾不系胎,脾失摄养,导致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固为病机之关键。《妇人规》云:“如人肾以系胞,而腰为肾之府,故胎任之妇,最虑腰痛,痛甚则坠。”《胎产秘书》云:“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是胎产诸疾之根本。”《傅青主女科》指出:“补先后二天之脾与肾,正所以固胞胎之气与血,脾肾可不均补乎!” 2理论基础 胎孕与肾气、冲脉及任脉关系密切,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藏精主生殖系胞脉,为先天之本、冲任之本、天癸之源,故有“肾以载胎”之说。肾之精华,因于脾胃,且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血以养胎,气以载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生血,司化源,主中气,统血循常道,载胎养胎,故有“胎茎系于脾”。胎元之载养全赖于先天之肾气与后天之脾气的相互协调,共同维系着正常的妊娠过程。肾精充沛,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源盛流畅,血有所生,则胎得养而无殒坠之虞。若肾气削伐,肾精耗散,肾虚冲任不固,血海不藏,不能滋养或固载胎元,胎失所系而发为胎动不安。如先天不足,肾气虚弱累及脾气匮乏,进而不能化生精血;或多次流产,损伤肾气,殃及冲任,不能蓄胎,终至脾肾两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均使胚胎不能健康成长发育致流产。若脾肾虚弱不能管束其胎,气血素衰不能寄养其胎,胎失所养,冲任不固则出现胎漏、胎动不安,甚至堕胎、小产。故冲任不固,胎元失养,肾不载胎,脾失濡养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须以固肾安胎、益气健脾为治疗原则。脾肾合治,先后天双补,从先天以固胎元,从后天以养胎体。肾气旺,脾气健,气血充足则冲任得固,母健胎安而达到预期效果。 3基础方及加减化裁 我院以寿胎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减(菟丝子15g,桑寄生15g,川断18g,党参30g,白术10g,黄芩10g,淮山药15g)保胎取得满意疗效。寿胎丸出自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此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当,性平微温。君药菟丝子补肾益精,为平补肾阴肾阳之要药,张锡纯称“菟丝大能补肾,肾旺自能萌胎”;辅以桑寄生养血、强筋骨,壮胎元;阿胶最善伏藏血脉,补血止血,滋补肾阴;再配川断益肾气、固冲任、止血安胎,体现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配方原则。阿胶性滋腻,有碍消化,脾胃虚弱者不宜用。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脾胃气虚的常用方。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养胎载胎,以资化源。茯苓淡渗易使津液下行外泄,对养胎不利,故非湿重不用。加黄芩清热安胎,《丹溪心法·金匮当归散论》说:“妇人有孕则碍脾,运化迟而生湿,湿而生热,古人用白术、黄芩为安胎之圣药,盖白术补脾燥湿、黄芩清热故也。”如阴虚津伤苔薄,党参改为太子参,湿热重苔黄厚腻改为泡参。

【国医讲堂】朱良春治疗痛风常用处方三个医案

【国医讲堂】朱良春:治疗痛风常用处方及三个医案 朱良春首届国医大师 1917年生于江苏镇江丹徒,后迁居南通市,2015年12月13日去世。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朱良春18岁拜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学习中医,后跟随沪上名医章次公先生临诊,被弘一法师称为“善疗众病”的“大医王”。擅用虫类药治疗风湿骨病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有“虫类药学家”、“五毒医生”之称。他撰写的《虫类药的应用》,是中医药院校师生、临床医师学习、研究、应用虫类药的范本,也是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后,系统、详细论述虫类药,并作实物对照的第一人。 【摘要】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 1痛风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

则异。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因为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呈“关格”危候,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凡此悉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故我称之为“浊瘀痹”,似较契合病机。 2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由于痛风之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从而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这也说明:痛风虽然也属于痹证范围,具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痹证的共同表现,但浊瘀滞留经脉,乃其特点,若不注意及此,以通套治痹方药笼统施治,则难以取效。3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

治疗胃寒脾弱肾虚(完整)

1首先要降肝火。中医里,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克脾土,肝火一降,脾胃功能自然就会强健。降肝火,注意少熬夜,控制情绪,常按揉脚上的“消气穴”:太冲穴。 2健脾胃,注意少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忌烟酒。 3补肝肾。肝火旺相应的肝血虚,肝开窍于目,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眼睛干涩,手脚关节拘急不利,面白无华,失眠多梦等。肝肾同源,肝肾阴虚后要滋阴补肝肾,建议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平时生活中多吃青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豆类食品。还有黑色食物:包括黑木耳、黑豆、黑米、黑芝麻、海带、紫菜等。 脾虚药物可以吃归脾丸 建议你吃山药薏米粥来调理.药店有卖.山药薏米等量打粉熬粥吃.一天一小碗.还有晚上睡觉时花几分钟做下推腹法!就是推肚子~用手掌,拳头,十指都可以!力量不需要太大.有压迫感就好.从心窝一直推到腹部.别忘了早上起床也要做一次.方法与上叙一样!平时不要吃生冷油腻难 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青菜!不可暴饮暴食!生活饮食要有节律! 脾虚则水谷精微无以传输运化,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养,从而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身倦乏力、食后困倦、食少乏味; 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泻;或谷食不化、四肢欠温、气短怯冷,妇女脾虚带下;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细弱无力等一系列脾虚表现。 脾虚的人如何选择食物? 宜食食物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莱、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其中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食疗参考方 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 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大枣 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健脾:可用山药、白术、苡仁、土豆、白扁豆、红薯等,只要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以健脾。用它们熬粥、炖肉、单煮均可,如果

补脾益肾丸的功效有哪些

补脾益肾丸的功效有哪些 很多时候,当我们的身体哪方面开始出现了虚弱现象的话,那么我们就要从这个时候开始给自己的身体进补,这样才能够及时的改善疾病的症状,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好处也是很多的,而当脾肾不好的时候人们也会选择一些药物来治病,就比如说这个补脾益肾丸,是专门用来治疗这个脾肾不好的现象,那么补脾益肾丸的功效到底有哪些呢? 益类中成药分别以益气、补血、滋阴、助阳的药物为主所组成,具有补虚扶弱,增强抗病机能的作用,用于治疗各种虚证。 所谓虚证,一般说来,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但是,人的气、血、阴、阳有着互相依存的关系。气虚和阳虚是表示机体活动能力的衰退;血虚和阴虚是体内阴血津液等物质的亏损。在临床上阳虚每兼气虚,气虚常致阳虚;阴虚每兼血虚,血虚亦可导致阴虚。 气和血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者是互相生成和互相依赖的。所以,气血两亏的病症,更是临床多见的。阴和阳在病理和症状上,虽各有重点,但阴阳是相互

依存和相互为用的(阴阳互根),在病理变化上常互相影响,不能截然分开。所以,阴阳两虚的病症,也是临床经常出现的。因此,补气养血和滋阴助阳的药物,在中成药的处方中,是经常配伍应用的。 现将疾病的主要症状和适宜的中成药分述如下。 一、气虚:指脾气虚和肺气虚而言。脾气虚则症见:气短懒言,倦怠无力,饮食不振,腹胀便溏;如果气虚下陷,则见脱肛,妇女子宫下垂等症。肺气虚症则见:少气,气息不能续接,说话声音低弱,易出虚汗,劳动则喘促等症。气虚虽有脾气虚与肺气虚之分,但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而肺气的来源,则又赖于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华以润养,故补气以补脾为主。脾气旺,则肺气自充。健脾则可以补气,常用的补气的中成药有补脾益肾丸、补益资生丸、参苓白术丸等。 补脾益肾丸(片)为水丸或洁剂,主要功用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适用于由脾胃气虚引起的气短懒言,身体倦怠,肌热有汗,头痛怕风,渴喜热饮,食欲不振,以及气陷脱肛,子官脱垂等。另外,此药对于固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等均有较好效果。凡一般慢性病,症见脾胃虚弱,气短懒言,身体乏力,自汗,动则气促,食欲不振等症均可应用。用法为水丸每服6克,片剂

“补肾不如补脾”和“补脾不如补肾”辨析

“补肾不如补脾”和“补脾不如补肾”辨析 “补肾不如补脾”与“补脾不如补肾”,是中医学中争论颇多的两大治病法则,后学者常感扑朔迷离,难得要旨。为此,浏览前人典籍,广寻诸家之言,以定其确切之意,勉力成文,尚祈教于同道。 (一)“补肾不如补脾”说 明清大多医家都称此说出自唐代孙思邈,但遍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均未见到。其说最早提出者,当是宋代孙兆,原著可能已佚,仅载于张锐《鸡鸣普济方〃卷十二》“大效厚朴

煎”条下,其曰:“治脾胃虚弱,不入饮食。孙兆云:补肾不如补脾。脾胃既壮,则能饮食既入,能旺荣卫,荣卫既旺,滋养骨骸,保养精血,是以素问云:精不足补之以味,形不足补之以气。宜服此药。大补脾肾虚损,温中降气化痰进食。”其基本观点就是,脾为后天之本,津血精液生化之源,肾须脾的供养,才能充盛,肾虚则补脾。这一观点得到后世医家的继承和发挥。如朱丹溪云:“补肾不如补脾,脾得温则化而食味进,下虽暂虚,亦可少回。”(《格致余论》)胡慎柔也说:“先天固有损者,非后天损之,治先天后治后天耳,岂能舍后天治先天。”(《慎柔五书》)陈修园亦曰:“人之既生,全赖中宫输及肾后肾得补益”,“真阴精血亏损,必救太阴阳明。”甚至还绝对地说:“真正肾虚,必专补脾。”(《景岳新方砭》)

(二)“补脾不如补肾”说 明清医家都称此说出自宋代许霞微,但查许氏著作,均未见到。许氏在《普济本事方〃卷二》“二神园”条下仅说:“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验,予授此方即服之欣然能食,此病不可全作脾虚。盖因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臵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最早提出此说者,当是宋代严用和。严氏在《济生方〃五脏门〃脾胃虚实论治》“补真丸”条下说:“大抵不进食,以脾胃之药治之多不效者,亦所谓焉。人之所生,不善调养,房劳过度,真阳衰虚,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和失布,中州不运,是致饮食不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满,或已食而不消,大腑溏泄,此皆真火衰虚,不能蒸蕴脾土而然。古人云:补肾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如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经

治疗风湿疼痛的中成药物列表

治疗风湿疼痛得药品列表 分类查瞧 本药品列表被可按中成药与西药分类查瞧:治疗风湿疼痛得中成药物列表 治疗风湿疼痛得西药列表治疗风湿疼痛得药品列表伤湿止痛膏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痛,关节、肌肉痛,扭伤。 六经头痛片疏风活络,止痛利窍。用于全头痛、偏头痛及局部头痛。 加味天麻胶囊强筋骨,祛风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中风经络引起得风湿痹痛,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等症。 卡洛芬(卡布洛芬、氯咔唑丙酸、炎易妥)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急性痛风及其她风湿病。也可用于手术后或外伤引起得急性疼痛。 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戴芬)急性关节炎症与痛风发作,慢性关节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关节与脊柱得其她炎性风湿性疾病、与关节与脊柱得退行性疾病有关得疼痛、软组织风湿病、创伤或手术后得肿痛或炎症。 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奥斯克)本药中得双氯芬酸用于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其症状;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史国公药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四肢麻木。 塞隆风湿胶囊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用于风寒湿痹引起得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肌肤麻木,腰膝酸软。 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壮腰消痛液壮腰益肾,疏风祛湿,活络止痛。用于肾虚腰痛,风湿骨质增生引起得疼痛。 壮骨伸筋胶囊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络止痛。用于肝肾两虚,寒湿阻络所致得神经根型颈椎病。 壮骨追风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腰膝无力。 复方水杨酸甲酯乳膏(联邦正通高)风湿疼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扭伤、挫伤、肩膀酸痛、腰痛。对感冒引起得头痛、鼻塞,用之起提神醒脑得作用、

脾肾两助丸

脾肾两助丸 PishenLiangzhuWan 【处方】党参l64g 麸炒白术44g 炒鸡内金45g 土鳖虫45g 川芎27g 麸炒山药l80g 炙黄芪l80g 酒白芍l80g 盐小茴香l80g 熟地黄340g 酒萸肉l80g 茯苓90g 杜仲(炭)46g 枸杞子46g 盐补骨脂46g 锁阳46g 九节菖蒲46g 郁金46g 陈皮46g 半夏(制)46g 款冬花46g 麦冬46g 川贝母46g 炒牵牛子46g 牛膝46g 肉苁蓉46g 炙甘草46g 使君子仁27g 泽泻l80g 当归27g 【制法】以上三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l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酸。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 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 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黄芪)。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 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泽 泻)。橡胶丝呈条状或扭曲成团,表面带颗粒性(杜仲)。花粉粒球形,直径约 至32μm,外壁有刺,较光(款冬花)。种皮栅状细胞淡黄棕色或棕色,长48~ 80μm(牵牛子)。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 地黄)。 (2)取本品5g,剪碎,加硅藻土适量,研匀,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40分钟, 大孔吸附 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氢氧化钠溶液10ml使溶解,通过D 101 树脂柱(内径1.0cm,柱高12cm),以1%氢氧化钠溶液100ml洗脱,弃去洗脱液, 用水100ml洗至中性,弃去水洗液,再用30%的乙醇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 70%乙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 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 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水(1:6:2:2)上层 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 显色清晰,分别在日光和紫外光(365nm)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 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灯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 斑点。 (3)取本品15g,剪碎,加硅藻土适量,研匀,加稀乙醇150ml,超声处理 大孔吸附树脂柱(内 6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 ml使溶解,通过D 101

谈水肿从肺脾肾论治

谈水肿从肺脾肾论治 【关键词】水肿肺脾肾论治水肿的病因病机 水肿的病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如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肾阳不足,无权化水,都能导致水肿。 肺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最易遭受外邪侵袭,风邪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主动但不单行,常挟寒热病邪,泛于人体,经皮毛、口鼻侵入,首犯于肺,肺伤则治节无权,肃降失司,司皮毛之功能阻滞,致使气化功能下降,脾失肺助,气不化津而为湿,湿困中轴,肺脾之气不能下通于肾,肾失开合之功,三焦水道壅塞或阻塞,因此水湿内停,风水相击,风激水泛为水肿。脾为中轴,主升清降浊,运化水湿,治水之脏。如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或冒雨涉水,久居湿地,必损伤于脾,使脾气亏虚,脾为湿困,失其健运,水湿不运,停聚不行,横溢肌肤,而成水肿,或伤于寒湿之气,湿邪久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而成水肿,或肌肤因痈疡疮毒,未能清热消透疮毒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亦成水肿。肾居下焦,主开合,主五液,生育不节,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肾气内伐,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正如《内经》说:“三阴结,谓之水。”肺、脾、肾三脏病变势必影响三焦决渎无权,膀胱气化失职,胃和大小肠分化水谷失常,而致水饮失于代谢,泛溢肌肤,发生水肿病症。其病机是由经络互相影响,内脏制化规律破坏所致。 因此肺脾肾三脏与水肿之发病,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实为水肿病机的关键所在。 历代医家对水肿的认识 有关水肿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水胀”等名称,并对水肿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则等,作了简要的论述。 自《内经》以后,对水肿的理论和治疗,历代都有补充和发展,《扁鹊心书·水肿篇》从脾胃方面对水肿的病因病机做了论述。到了东汉张仲景在《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里水”、“黄汗”、“心水”、“肝水”、“脾水”等十一类水肿的临床表现,论述了发汗利尿的证治要点,并拟定了越脾汤、越脾加术汤、防己茯苓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等治疗水肿的有效方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中有“十水候”、“二十四水候”之称,并在此基础上对水肿病机和临床表现作了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了水肿于胃气有关。金元时代,出现了学术争鸣的局面,期间最著名有刘河间、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四大家。刘河间认为水中的病因病机是:“热胜内而阳气郁滞故也”。张从正治水肿遵《内经》之旨,崇河间之法而有发展,认为水肿之病与脾肾二脏关系最为相关,若脾虚不能制水,或“肾关不利”均可为之。李东垣根据脾胃学说理论,将水肿分为寒热二型,寒者多虚,热者多实,并认为前者多见。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指出水肿之病因:水肿之因,盖脾虚不能制水。肾为胃关,关门不利则水渍妄行,渗透经络。明·张景岳发展了《内经》治疗水肿的大法,强调补益脾肾的重要性,利水补益为治水肿的“正法”,水肿症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以温脾补肾,此正法也…… 近年来,根据《血证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的理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水肿取得了一定疗效。 水肿病的治疗 古代治疗水肿的方法与方剂较多,仔细推究一般都遵循《内经》治水肿的三大治则“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宣发五阳”。后世医家在运用以上治水肿原则的基础上,又有不断充实和发展,如

强脊炎特色疗法——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强直性脊柱炎特色疗法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58488091.html,/therapy/index_2436.html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督寒证 治法:补肾强督,祛寒除湿。 推荐方药:补肾强督祛寒汤加减,狗脊、熟地、制附片、鹿角霜、骨碎补、杜仲、桂枝、白芍、知母、独活、羌活、缤断、防风、威灵仙、川牛膝、炙山甲。 附:①寒湿偏盛证 治法: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泽泻汤加减,制麻黄10g,熟附子10g(先煎),细辛3g,泽泻15g,白术15g. 加减法:痛剧者,易制附片为制川乌10g以通阳散寒;关节肿者,加生苡仁30g、防己15g、萆解30g,以利湿消肿;痛以胸背部为主者,可选加片薤白15g、郁金15g;痛在下肢关节者,选加川牛膝15g. ②肾阳亏虚证 治法:补肾祛寒,通督止痛 推荐方药:处方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15g,山药30g,山茱萸15g,泽泻15g,夕茯苓30g,牡丹皮10g,桂枝10g,附子10g(炮),杜仲20g,续断12g,姜黄15g. 加减法:见下肢肿胀者,加泽兰、泽泻、牛膝各15g;见夜尿频数者,加益智仁15g、桑螵蛸15g、五味子10g;耳鸣如潮者,加磁石30g、枸杞子15g.

中成药:通痹灵片、二藤通痹合剂、白芍总苷胶囊,昆仙胶囊、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金天格胶襄、金乌骨通胶囊、天麻壮骨丸、旭痹颗粒(片/胶囊)、草乌甲素片、金匮肾气丸、祖师麻片、益肾蠲痹丸、血塞通胶囊、七厘散、盘龙七片、痹祺胶囊、金匮肾气丸等。 2.肾虚湿热证。 治法:补肾强督,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补肾强督强化汤加减。狗脊、苍术、炒黄柏、牛膝、苡米、忍冬藤、桑枝、络石藤、白蔻仁、藿香、防风、防己、萆解、泽泻、桑寄生、炙山甲。 附:①湿热偏盛证 治法:清热祛湿,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四妙散加减。黄柏15g,苍术,15g,牛膝15g,薏苡仁30g. 加减法:伴发热者加生石膏(先煎)30g、青蒿15g;关节肿甚者加土茯苓30g、猪苓15g 以化湿消肿;关节痛甚者加姜黄15g、海桐皮15g、元胡15g. ②肾阴亏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强督止痛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20g,山萸肉10g、山药15g,泽泻15g,牡丹皮15g,茯苓30g,姜黄15g,杜仲20g,续断15g. 加减法:阴虚火旺者,加知母15g、黄柏15g;腰背拘急者,加宽筋藤30g、玉竹30g、石斛20g;大便秘结者夕加枳实15g、肉苁蓉30g. 中成药: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湿热痹颗粒(片/胶囊)、六昧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帕夫林胶囊、昆仙胶囊、祖师麻片、血塞通胶囊、七厘散、盘龙七片、痹祺胶囊、通灵痹片、二藤通痹合剂、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益肾蠲痹丸、金天格胶襄等。 3。肾虚瘀阻证 治法:祛瘀通络 推荐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10g,茯苓15g,牡丹皮15g,白芍15g,桃仁10g. 加减法:兼气虚不足者,加黄芪30g、党参30g;血虚甚者,加当归10g、川芎15g、熟地15g;痛在肩颈者,加葛根30g、姜黄15g、钩藤15g;腰背强直者,加宽筋藤30g;腰痛者,加杜仲20g、续断15g. 中成药:白芍总苷胶囊、昆仙胶囊、血塞通胶囊、七厘散、盘龙七片、痹祺胶囊、通痹灵片、二藤通痹合剂、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益肾蠲痹丸、金天格胶囊等。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但中医很多专家更主张补脾胃,认为脾胃的强弱是决定寿命的关键。《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通过调理脾胃,能够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对整体状态进行调整,可以防止衰老。 中医认为,温补莫过于灸法,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灸哪里才能温补脾肾呢?宋代医家窦材《扁鹊心书》的一句话:“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这4个穴位是温补脾肾、扶养正气、延长寿命的要穴。 关元穴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每天对这4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增强抗病能力。平时忙碌的人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足三里 从中医经络学来看,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合穴即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治脏腑疾患,尤其擅长治疗腹部疾患。足三里穴可谓是一个多面手,有通调百病的效果,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四总穴歌》中有这样一句口诀说得好:“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凡是肚腹脾胃方面的问题都可取它来治。不仅如此,足三里穴还是一个长寿大穴。若经常刺激足三里穴,还有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功效。现代人平时应酬特别多,饮食无规律,夜生活过于丰富,再加上平时工作压力大,因此胃肠方面最容易出问题,如胃痛、胃胀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刺激足三里穴。 如何取穴呢?站立,把同侧手掌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向下,食指按在胫骨上,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此穴。按摩时,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穴里处按压,每次5~10分钟,以有酸胀、发热感为宜。很多上班族长时间坐着,难免感觉体乏肢酸,可在休息时敲打足三里穴,再辅以按摩涌泉穴。每次5~10分钟,即感疲劳顿消,步履轻盈。 总的来说,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从足三里穴调治。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头痛、头晕、产后乳汁不足等,也可以通过每天按揉此穴来缓解。 天枢 天热出门在外,或贪食冷饮,或饮食不洁,常导致腹泻。李志刚说,有些人一腹泻就吃止泻药,殊不知,很多肠道传染病发病初期多有不同程度的腹泻,排泄物能将体内的致病菌及其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此时若使用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会隐藏真正的病因,延误治疗。这时针灸穴位便体现了优势。腹泻病位虽在肠,但五脏六腑是相互联系的,一旦其中一个出现问题,都会牵连肠腑,导致大肠的传导功能和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而发生腹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