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测量综合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019版)

光电测量综合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019版)
光电测量综合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019版)

1 报告内容要求

(1)根据题目进行国内外文献查阅调研,撰写光电技术在某一领域应用的设计报告,包括应用背景、发展历史及现状、未来前景等;

(2)详细说明光电应用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原理图);

(3)凡是引用他人的论述、分析、解析式、图、表、数据、计算结果等等,必须加以明显的

注释。

2 报告格式要求

(1)A4纸打印,封页单面打印,正文双面打印;

(2)页边距设置:上下页边距分别为2.5cm和2cm,左右页边距分别为2.4cm和2cm,页眉、页脚边距分别为1.8cm和1.7cm,奇偶页不同、无网格;装订要求:左侧两钉装订;上下钉分别距离上下顶边6-8cm,距侧边8-9mm,与侧边平行;

(3)字号要求:正文小4号宋体字,行距最小值20磅;标题详见模板;

(4)页码:页脚居中插入页码,但封面不得有页码;

(5)按范例制作封面,封面不应有不必要的框线;

(6)所有图表按顺序编号,下注图题,居中,小5号字;

(7)图片出现之前,有相应的文字引出图片;

(8)排版时注意尽量不要出现大幅的空白;

(9)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参考文献序号应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10)除有明确要求内容以外,其他内容排版以表达清晰、美观大方、布局紧凑为基本原则。

四、注意事项

1.查阅文献至少6篇以上(外文文献1篇以上),报告不允许抄袭及互相抄袭,一旦发现,

无论是抄袭还是被抄袭者,各扣10分;

2.每组按模板提交一份综述报告,模板见下页;

光电测量综合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年级专业:× ×级检测或精仪

小组成员:*** (贡献度**%)

*** (贡献度**%)

年月

题目(宋体、黑体、小二号字)

作者1,作者2,作者3,…...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xx专业xx班级)

摘要:字数一般在150字以内。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内容应包括目的、

过程及方法、结论。要求论述简明、逻辑性强、尽量用短句。

关键词:3至5个

Abstract:

Keywords:

1引言(包括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

[单击此处输入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

……………………………………………………

2正文部分(题目自拟)

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

2.1系统结构

2.2工作原理

2.3实验步骤

文字大小规定如下:摘要、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标题见样例。文中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三级编序,且一律左顶格排版。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2.1.1、2.1.2,…排序。

3分析与总结(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表1 中文表题居中(表随文出现)

换行时此处对齐

基本要求表中文字中文采用小5号宋体。

注:表注采用小5号宋体

公式主体居中,编号右对齐。

参考文献:

[单击此处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

[1]作者1[,作者2,作者3][,等]. 期刊论文题名[J]. 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

止页码.

[2]作者. 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各类主要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A].编著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

光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光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光电心率计 指导老师:吴xx 班级: 10XX 设计者: XXX 设计者学号: ************* 同组者姓名: ****************************** ****************************** ********************************* 设计者联系电话: ****************** 目录 一.摘要 (4) 二.技术指标 (4) 三.设计原理 (5) 3.1、光电探测电路 (5) 3.2、电源电路 (6) 3.3、滤波放大电路及虚拟地电路 (6) 3.4、单片机电路 (7) 3.5、显示电路 (8) 3.6、蜂鸣器电路 (9) 四.设计方案论证 (9)

4.1、心率计的软件实现方法 (9) 4.2、滤波放大电路的实现 (9) 4.3、光电探测电路的实现 (10) 4.4、心率值的显示方法 (10) 五. 硬件电路设计 (11) 5.1、电源电路设计 (11) 5.2、光电探测电路 (12) 5.3、“虚拟地”电路 (12) 5.4、滤波放大电路 (12) 5.5、单片机电路 (13) 5.6、译码显示电路 (15) 5.7、蜂鸣器电路 (16) 六.软件设计 (16) 6.1 总流程图 (17) 6.2 主函数流程图 (18) 6.3 采样比较程序 (19) 6.4 心率计算与显示警报模块 (20) 七.结论 (21) 八.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3) 附录一、程序代码 (23)

附录二、原理图 (28) 附录三、PCB所有层图 (29) 附录四、顶层PCB图 (30) 附录五、底层PCB图 (30) 附录六、元件清单 (31) 一.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心,因此对各种医疗设备的需要也越来越大。其中心率测量仪是最常见的医疗设备之一,它能应用于医疗、 健康、体育以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一个简单便宜而又有较高精度的 心率测量仪是很有市场的。 我们无法通过直接测量来获取人的心率,但是由于人的脉搏是与心跳直接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间接测量人的心率。我们小组的光电 系统课程设计制作的光电心率测量仪是用光电传感器测量经手指尖反射的信号,然后经过滤波放大后送到51单片机进行信号处理并将计算所得到的心率值通过动态扫描的方式显示出来。 关键词:51单片机;光电测量;A/D采样;动态扫描显示;响铃提醒。二.技术指标 利用光电方法测量人体心率,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具体要求 如下: 1、采用51 系列单片机 2、制作光电测量头 3、通过A/D 采样方式测定人体心率(不能整形成方波计数)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一、干涉的基本原理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 由一般光源获得一组相干光波的办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光学装置(干涉装置)将一个光源发出的光波(源波)分为若干个波。由于这些波来自同一源波,所以,当源波的初位相改变时,各成员波的初位相都随之作相同的改变,从而它们之间的位相差保持不变。同时,各成员波的偏振方向亦与源波一致,因而在考察点它们的偏振方向也大体相同。一般的干涉装置又可使各成员波的振幅不太悬殊。于是,当光源发出单一频率的光时,上述四个条件皆能满足,从而出现干涉现象。当光源发出许多频率成分时,每一单频成分(对应于一定的颜色)会产生相应的一组条纹,这些条纹交叠起来就呈现彩色条纹。 1、劈尖的等厚干涉测细丝直径 见图7.2.1-2,两片叠在一起的玻璃片,在它们的一端夹一直径待测的细丝,于是两玻璃片之间形成一空气劈尖。当用单色光垂直照射时,如前所述,会产生干涉现象。因为程差相等的地方是平行于两玻璃片交线的直线,所以等厚干涉条纹是一组明暗相间、平行于交线的直线。 设入射光波为λ,则第m级暗纹处空气劈尖的厚度 由上式可知,m=0时,d=0,即在两玻璃片交线处,为零级暗条纹。如果在细丝处呈现m=N级条纹,则待测细丝直径 具体测量时,常用劈尖盒,盒内装有两片叠在一起玻璃片,在它们的一端夹一细丝,于是两玻璃片之间形成一空气劈尖,见图7.2.1-2。使用时木盒切勿倒置或将玻璃片倒出,以免细丝位置变动,给测量带来误差。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编号:SJ000350 2016年6 月3 日至2016 年6 月10 日 课程性质:必修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建筑物放样方案设计 学 院: _____________ 矿业工程学院 _______________ 专 业: _______________ 测绘工程 _________________ 地 点: 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 ______________ 测绘1301班 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任务 (1) 1.2 工程的地理位置 (1) 1.3 工程简介 (1) 1.4 已有的测绘成果 (1) 二、............................................................. 体育馆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2 2.1 概述 (2) 2.1.1 建筑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2) 2.1.2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2) 2.2 平面控制方案 (4) 2.2.1 点位布置方案 (4) 2.2.2 控制网网形简介、网形选择,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4) 2.3高程控制方案 (5) 2.3.1 点位布置方案 (6) 2.3.2 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6) 三、体育馆施工放样方案 7 3.1施工放样方法 (7) 3.2体育馆施工放样方案设计 (7) 3.3实施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 (9) 3.4方案评价 (10) 四、............................................................................... 总结 10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学院名称: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绘11-3班 学生姓名:邹云龙 学号: 20110242 指导教师:周秋生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2013年6月

注:1、在此页后附实习报告、总结。其内容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实习结果等项目。 2、此页为封皮,用A4幅面纸正反面打印。 3、实习总结使用A4幅面纸张书写或打印,并附此页后在左侧一同装订。 4、实习成绩以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五 个等级评定。

目录 一、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4) 二、水准网、测角网、边角网平差计算 (6) 1、水准网平差计算 (6) 2、测角网平差计算 (8) 3、边角网平差计算 (12)

一、设计目的 在学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在掌握了测量数据处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熟悉自动平差软件的应用,通过实例计算,提高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相关测量数据处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程序设计提高用高级语言进行简单测量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1)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根据所给控制网的形状和高程平差值的点位中误差要求,推求水准高差观测的精度要求。 (2)利用已有平差软件完成下述平差计算任务 1)熟悉前方交会与后方交会计算 分别自选1至2个前后方交会计算实例进行平差计算,熟悉程序使用方法。 2)水准网平差计算 3)导线网平差计算 4)测角网平差计算 分别自选1个水准网、测角网和边角网计算实例进行平差计算,要求每个学生的计算题目不能重复。 建议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测量控制网自动平差系统,黑龙江工程学院,2002年版;平差易,南方测绘,2002年或2005年版。使用指导书见相应电子版文件。 (3)编制测量计算程序 仿照已有测量程序的设计界面和程序计算管理功能,在测角(测边)前方交会与后方交会计算程序、单一符合、闭合水准网平差计算程序、单一符合、闭合导线平差计算程序设计选题中选择一至两项内容进行程序设计,设计使用的语言可采用VB、C、C#等。参考书可选测绘出版社出版,葛永会编《测量程序设计》,和黑志坚等编著的《测量平差》教材,以及针对所使用语言的相关程序设计书籍。 三、设计内容 (一)、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4、水准网如下图所示,各观测高差的路线长度相同。

光电课程设计报告2012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名称:《光电技术》课程设计学生姓名:邓跃斌、付炜、黑阳超、林松系别:物理与电子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雷立云 2012年11月29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3) 1、课题 (3) 2、目的 (3) 3、设计要求 (3) 二、实验仪器 (3) 三、设计框图及整体概述 (4)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 (4) N E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作调制电源 (5) 1、用555 N E电路结构 (5) (1)555 N E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5) (2)由555 (3)发射端电路 (6) L F放大器构成接收放大电路 (7) 2、用353 (1)光放大器 (7) (2)光比较放大器 (7) 五、调试过程及结果 (8) 1、调试的过程及体会 (8) 2、调试结果 (8) 六、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 (9) 七、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 (9) 八、参考文献 (10) 九、附录 (10) 1、整体电路图 (10) 2、课程设计实物图 (10) 3、元器件清单 (11)

一、设计任务书 1、课题 光电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2、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巩固电子技术、光电技术、感测技术以及传感器原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系统角度出发,培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个人收集资料,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设计报告撰写等环节,初步掌握光电系统设计方法和研发流程,逐步熟悉开展工程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3、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用555 N E构成占空比为0.5多谐振荡器作发光二极管的调制电源,并对参数选择进行分析说明;选用324 L M构成比较放大器进行报警电路设计;画出所做实验的全部电路图,并注明参数;记录调试完成后示波器输出的各测量点电压波形。 (2)扩展要求(选做) 分析影响作用距离的因素,提出提高作用距离的措施;设想光电报警系统的应用场合,并根据不同应用提出相应电路的设计方案。如需要闪烁报警,电路如何设计? 二、实验仪器 多功能面包板………………………………………………………………1块T D S.60M H z.1Gs s双通道数字存储波示器………………………1台1002 YB A A直流稳压电源…………………………………………………1台17333 万用表………………………………………………………………………1台

控制测量学_课程设计报告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周显平 班级:测矿11-2 姓名:石磊 学号:1179204105

一、概述 1目的要求 依据精度要求和通视性良好的原则,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和已知控制点,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所布设的控制网能能够辐射到整个测区,并满足精度要求。 2任务范围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乡 3 设计任务及作业内容 将四张1:10000的地形图用VPstudio进行矫正,然后利用南方Cass进行拼接并加上图幅,再在拼接好的图上进行设计选点,网型布设完毕后,用科傻软件对所布的控制网进行平差,最后上交一张控制网的地图及技术设计说明书。 二、测区概况 1测量区行政隶属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 2地形情况 哈林格尔乡地处包头市区西南部,总面积83.3平方公里,总人口15847人,乡政府座落于昆区友谊大街南桥东侧。哈林格尔乡地理位置优越,紧靠城区,临近包钢,面对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消费市场十分广阔,交通条件也很便利,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粮食、蔬菜稳步前进,年提供商品粮5832万吨,商品菜35812万公斤,肉、蛋、奶商品量达1105吨、562吨、363吨,大大丰富了包头地区的蔬菜市场。乡镇企业初具规模,形成了轧钢、冶炼、建筑、造纸等15个行业,年产值103800万元,利税11418万元。. 3气候条件 于洪区属高原地区,气候属温和型湿润气候,日照时数为1140—1200小时,年平均气温7.0~7.4℃,大于等于10℃,积温为330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为-33℃,无霜期为155天,年降雨量为700毫米左右,土质为黄土。 4水资源条件 经地质和环保部门检验分析,地下矿泉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完全能满足生活与生产用水。 5通讯条件 近年来于洪区陆续开通了无线、光缆和数字程控交换机,实现了国际、国内电话直拔。现有程控电话装机容量4000门,已装机2976门,手机2000余部,还拥有固网信息电话近百部,通讯条件非常便利 三、已有成果及资料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1、1 课程设计目的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1、2课题介绍本课设题目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1、3 实验背景知识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4 实验原理 1、4、1 检测方法按对沉积物的监测手段分有:热学法和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热学法中又可分为热阻表示法和温差表示法两种;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又有直接称重法、厚度测量法、压降测量法、放射技术、时间推移电影法、显微照相法、电解法

和化学法。这些监测方法中,对换热设备而言,最直接而且与换热设备性能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热学法。这里选择热学法中的污垢热阻法。 1、4、2 热阻法原理简介表示换热面上污垢沉积量的特征参数有:单位面积上的污垢沉积质量mf,污垢层平均厚度δf和污垢热阻Rf。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式表示: (1-1)图1-1 清洁和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及热阻通常测量污垢热阻的原理如下:设传热过程是在热流密度q为常数情况下进行的,图1a为换热面两侧处于清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其总的传热热阻为: (1-2)图1b为两侧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其总传热热阻为: (1-3)忽略换热面上污垢的积聚对壁面与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则可认为(1-4)于是两式相减得: (1-5)该式表明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清洁状态和受污染状态下总传热系数的测量而间接测量出来。实验研究或实际生产则常常要求测量局部污垢热阻,这可通过测量所要求部位的壁温表示。为明晰起见,假定换热面只有一侧有污垢存在,则有:(1-6)(1-7)若在结垢过程中,q、Tb均得持不变,且同样假定(1-8)则两式相减有: (1-9)这样,换热面有垢一侧的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测量清洁状态和污染状态下的壁温和热流而被间接测量出来。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n 目录 一、目录 ----------------------------1 二、序言 ---------------------------- 2 三、设计思路------------------------ 3 四、程序流程图---------------------- 4 五、程序及说明---------------------- 5 六、计算结果-----------------------12 七、总结 --------------------------- 15 第二部分序言 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 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我们学习了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 目的是增强我们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这次课程设计中所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我们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所使用的 C 程序语言使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知识。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平差和计算机程 序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践与应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基础。 3、课程设计重点及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重点是培养我们正确应用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编程能力。 另外它要求我们完成1-2 个综合性的结合生产实践的题目。如目前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水准网严密平差 及精度评定,边角网(导线)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等。此次我所选的课程设计课题是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 评定,其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应用平差模型列出观测值条件方程、误差方程和法方程;解算法方程,得出平差后 的平差值及各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评定各平差值的精度和各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具体算例为: 如图所示水准网,有 2 个已知点, 3 个未知点,(1)已知点高程H1=5.016m , H2=6.016m 7 个测段。各已知数据及观测值见下表( 2)高差观测值 (m)

测量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名称:地形图测量 实验地点: 起止日期: 班级: 组别: 姓名:

一、前言 1、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根据测区情况,确定导线形式及选择数量合理的图根点,掌握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 (2)掌握坐标格网的绘制和图根点的展会及地形测量方法,学会地形图的整饰和清绘。 2、实验设计任务及要求 每组完成指导教师指定测区范围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包括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坐标格网的绘制、图根点的展绘、碎部测量、地形图的整饰和清绘等。 3、实验仪器及工具 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百米绳,水准尺一根,标杆一根,测钎一组,油漆适量、木桩若干,记录表若干、记录板一块《城市测量规范》一本。 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橡皮、毛笔、大头针、小钉、小夹子若干个、绘图纸、水笔等。 二、实验内容、精度要求及步骤 1、项目:地形图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①踏勘选点在测区实地踏勘,布设一条闭合导线,经过观测、计算获得控制点平面坐标。选定7个控制点(即导线点),选点时注意:相邻点间应该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点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导线点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步测量;导线边长大致相等,其平均变长应符合技术要求;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平均,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②建设标志导线点选定后,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圈,圈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性标志。 ③水平角测量用经纬仪,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个测回,要求上、下两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40秒,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超过+-60”根号n。 ④导线变长测量用百米绳往返丈量导线各边边长,其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特殊困难地区限差可放宽为1/1000. ⑤确定起始边的方位角为了使控制点的坐标纳入本校和本地区的统一坐标系统,尽量和测区内外已知高级控制点进行连侧。对于独立测区,可用罗盘仪测定起始边的磁方位角 ⑥平面坐标计算根据起始数据和观测数据,计算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一、干涉的基本原理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 由一般光源获得一组相干光波的办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光学装置(干涉装置)将一个光源发出的光波(源波)分为若干个波。由于这些波来自同一源波,所以,当源波的初位相改变时,各成员波的初位相都随之作相同的改变,从而它们之间的位相差保持不变。同时,各成员波的偏振方向亦与源波一致,因而在考察点它们的偏振方向也大体相同。一般的干涉装置又可使各成员波的振幅不太悬殊。于是,当光源发出单一频率的光时,上述四个条件皆能满足,从而出现干涉现象。当光源发出许多频率成分时,每一单频成分(对应于一定的颜色)会产生相应的一组条纹,这些条纹交叠起来就呈现彩色条纹。 1、劈尖的等厚干涉测细丝直径 设入射光波为λ,则第m级暗纹处空气劈尖的厚度 由上式可知,m=0时,d=0,即在两玻璃片交线处,为零级暗条纹。如果在细丝处呈现m=N级条纹,则待测细丝直径 2、利用干涉条纹检验光学表面面形 检查光学平面的方法通常是将光学样板(平面平晶)放在被测平面之上,在样板的标准平面与待测平面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薄膜。当单色光垂直照射时,通过观测空气膜上的等厚干涉条纹即可判断被测光学表面的面形。 (1)待测表面是平面 (2)待测表面呈微凸球面或微凹球面 当手指向下按时,空气膜变薄,各级干涉条纹要发生移动,以满足式(2), 3 式中λ为入射光的波长,δ是空气层厚度,空气折射率n ≈ 1。 当程差Δ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为暗环,若第m个暗环处的空气层厚度为m,则有:R,即,可得: 式中是第m个暗环的半径。由式(2)和式(3)可得: 可见,我们若测得第m个暗环的半径便可由已知λ求R,或者由已知R求λ了。但是,由于玻璃接触处受压,引起局部的弹性形变,使透镜凸面与平面玻璃不可能很理想的只以一个点相接触,所以圆心位置很难确定,环的半径也就不易测准。同时因玻璃表面的不洁净所引入的附加程差,使实验中看到的干涉级数并不代表真正的干涉级数m。为此,我们将式(4)作一变换,将式中半径换成直径,则有: 对第m+n个暗环有 将(5)和(6)两式相减,再展开整理后有 可见,如果我们测得第m个暗环及第(m+n)个暗环的直径、,就可由式(7)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R。 经过上述的公式变换,避开了难测的量和m,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度,这是物理实验中常采用的方法。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资料

目录 一、目录 ----------------------------1 二、序言 ---------------------------- 2 三、设计思路 ------------------------ 3 四、程序流程图 ---------------------- 4 五、程序及说明 ---------------------- 5 六、计算结果 -----------------------12 七、总结 --------------------------- 15

第二部分序言 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我们学习了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我们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这次课程设计中所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我们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所使用的C程序语言使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知识。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平差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践与应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基础。 3、课程设计重点及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重点是培养我们正确应用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编程能力。另外它要求我们完成1-2个综合性的结合生产实践的题目。如目前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边角网(导线)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等。此次我所选的课程设计课题是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其具体内容如下: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应用平差模型列出观测值条件方程、误差方

光电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光电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李方圆 学号: 1150730006 专业: 应用物理学

目录 1引言 (1) 1.1含义 (1) 1.2结构 (1) 1.3优点 (1) 1.4发展趋势 (2) 2理论分析 (3) 3 MATLAB数值模拟 (3) 3.1 程序主要源代码 (3) 3.2 数值模拟结果 (5) 3.3 结果分析 (5) 4心得体会 (6)

1引言 1.1含义 单包层光纤激光器的输出一般只有几十毫瓦的量级, 因此光纤激光器通常被认为是小功率光电子器件。然而, 对于大多数的激光应用领域, 我们需要更高功率的激光输出。双包层泵浦技术的出现是光纤领域的一大突破, 它使得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真正成为高功率器件。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是新型光纤激光器发展的代表,它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将泵浦能量直接藕合到模场直径相对较小的光纤中去,它可以采用低成本的,大模场(多模)高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因为这个优势,近几年来,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1.2结构 图1 是双包层光纤示意图。光纤由纤芯、内包层、外包层和保护层组成, 折射率从纤心到外包层依次减小。为保证光纤输出单模激光, 纤芯直径为一般为几个微米, 内包层起着使激光约束在单模纤芯内和成为泵浦光的多模导管作用, 外包层起将泵浦光限制在内包层中的作用。内包层的直径一般为几百微米, 这种设计大大减小了对泵浦源模式的质量要求, 可用价格相对便宜的高功率多模二极管阵列做泵浦源, 通过特定的光学装置或直接人射到光纤,一部分泵浦光藕合到纤芯中, 而大部分泵浦光祸合到内包层中, 内包层中的光受外包层限制, 在内包层之间来回反射, 而不被吸收, 在不断的穿过纤芯的过程中, 被其中的激光介质一稀土元素离子吸收, 所以泵浦光在光纤的一端藕合进人光纤, 在光纤的整个长

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为时一周的测量实习即将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 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 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 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 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 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 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 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 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 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 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 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争论,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 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 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 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 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 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 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 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水利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

光电传感器的转速测量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光电传感器的转速测量系统设计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目录 1引言 (1) 2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2.1转速测量原理 (1) 2.2转速测量的一般方法 (3) 2.3转速测量系统组成框图 (3) 3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3) 3.1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3) 3.2光电转换及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4) 3.2.1光电传感器简介 (4) 3.2.2光电转换及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5) 3.3测量系统主机部分设计 (7) 3.3.1单片机 (7) 3.3.2键盘显示模块设计 (9) 3.3.3串行通信模块设计 (11) 3.3.4电源模块设计 (12) 4系统软件设计 (13) 4.1程序模块设计 (13) 4.2数据处理过程 (15) 4.3浮点数学运算程序 (16) 5制作调试 (16) 6结果分析 (18) 7参考文献 (18)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转速测量成为了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测量和控制对象。测速是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们经常需要精确测量每秒钟转轴的转速,学会对电机转速的测量和显示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世界范围内对转速测量合理利用的日益重视,促使转速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的测量仪表相继问世并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由于技术保密,厂家不会提供详细电路图和源代码,用户很难自行进行二次开发和改进。针对这种现状,使用光电传感器结合STC公司的STC 89C51型单片机设计的一种转速测量与控制系统。STC 89C51单片机采用了CMOS工艺和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而且其输入/输出引脚和指令系统都与MCS-51兼容,是开发该系统的适合芯片。 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转速测量原理 在此采用频率测量法,其测量原理为,在固定的测量时间内,计取转速传感器产生的脉冲个数,从而算出实际转速。设固定的测量时间为Tc(min),计数器计取的脉冲个数m,假定脉冲发生器每转输出p个脉冲,对应被测转速为N(r/min),则f=pN/60Hz;另在测量时间Tc内,计取转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个数m应为 m=Tcf ,所以,当测得m值时,就可算出实际转速值[1]: N=60m/pTc (r/min) (1) 2.2 转速测量的一般方法 一般转速测量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转速测量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转速测量框图 1.转速信号拾取 转速信号拾取是整个系统的前端通道,目的是将外界的非电参量,通过一定方式转换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6月20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概述 0 设计目的 0 设计内容 0 编制依据 0 坐标系统 0 二、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1) 两井定向方案 (1) 技术规范及限差要求 (2) 测量方案 (2) 投点、连接 (3) 工作组织与安全措施 (3) 陀螺经纬仪定向步骤 (6) 组织工作与注意事项 (6) 陀螺经纬仪定向误差分析 (7) 两种方案的比较 (7) 两井定向精度估计 (7) 陀螺定向精度估计 (8) 三、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10) 井下导线的等级与布设 (10) 导线布设系统 (11) 精度估算 (12) 基本控制精度估算 (12) 采区控制精度估算 (12) 四、高程联系测量 (13)

高程导入方法 (13) 钢尺导入高程 (13) 钢丝导入高程 (14) 光电测距仪导入高程 (14) 精度估算 (15) 五、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5) 地面水准测量 (15) 地面水准布设方案 (16) 地面水准精度估算 (16) 井下水准控制网设计 (18) 井下水准布设方案 (18) 井下三角高程设计 (19) 布设方案 (19) 精度估算 (19) 六、经验与收获 (20)

一、课程设计概述 设计目的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矿山测量学课程和完成矿山测量教学实验之后进行的,是对学生进行测绘高级工程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某矿井的主要矿山测量工作的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新能力。为了通过模拟实践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更真实的了解矿山测量工作,环境与测绘学院在2012年5月组织09届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矿山测量课程设计,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有效的复习并形成体系。 设计内容 (1)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2)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3)高程联系测量 (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测量规程》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18314-2009) (4)《DZS3水准仪使用说明书》(北京博飞); (5)《Leica TC1500用户手册》(瑞士徕卡);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坐标系统 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为了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应尽可能采用国家3o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矿区平均高程面的矿区坐标系统。矿区面积小于50且无发展可能时,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矿区高程尽可能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无此条件时,方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光电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测量纸张厚度

光电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测量纸张测厚仪的设计 姓名(学号):陈嘉伟(0201) 刘信生(0217) 黎澄伦(0212) 沈其治(0224) 叶伟雄(0227) 班级: 200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2)班 指导老师:罗霞谢家兴赵懿琨张宇 日期: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摘要 国内外测量纸张厚度(或定量)的仪器有接触式和非接触两类,由于接触式纸张测厚仪会损坏纸张,因此现在工业生产中常用非接触式测厚仪来测量产品的厚

度(如钢板、钢带、纸张等)。这类仪表中有利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穿透特性的放射性厚度计;有利用超声波频率变化的超声波厚度计;有利用涡流原理的电涡流厚度计;还有电容式厚度计等。纸张定量是衡量纸张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纸的密度一定时,用其厚度或定量来衡量纸张质量指标是等效的。有些纸张(如电话电缆纸), 生产上要求直接检测其厚度.在线测量纸张厚度是保证纸张质量和实现造纸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自1 800年F.W.Hcr~ctwl发现红外辐射以来,红外技术己在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测量纸张厚度方面的应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说明在这方面的应用尚有一些理论与技术实践问题需要进行探索研究。 本文采用了红外纸张测厚仪,主要论述了红外纸张测厚仪的理论及个部件的设计,我们以实验报告纸为对象研制的红外纸厚传感器,配有放大,采样及模数转换等环节的信号处理单元,应用了AVR系列单片机的运算及控制功能,组成一台智能型的红外纸张测厚仪。与射线定量仪比较,具有价格低,相应速度快,较好的稳定性,切避免了由于存放在放射性物质所引起的问题,最后对该研究结果及进一步的工作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光电纸张测厚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学校:河北工程大学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 2013 年06月24 日至 2013 年06月30 日1 《1》支漳河区段工程测量设计方案 一、概况 1.1实习目的 1.2实习任务 1.3实习地点及时间 1.4实习组织形式 1.5 测区概况1.6位置 1.7测量依据 1.8已有测绘成果 内容二、2.1选点 2.2选点要求 2. 标石类型32.4 使用仪器 三、平面控制测量 3.1观测准备

3.2 观测 3.3 GPS静态观测作业的要求 3.4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 3.5外业观测步骤 2 3.6外业成果记录检查 3.7数据处理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3.8 3.8.1 成果验收 3.8.2上交资料四.图根控制测量选点 4.1 施测 4.2 内业计算4.3五、高程控制水准点布设 5.1 水准路线的布设5.2 5.3使用仪器5.4观测过程水准测量内业计算5.5六、地形图测量精度要求 6.1 6.2外业流程6.3内业处理数据七、横纵断面测量 7.1绘制横断面图绘制纵断面图7.2 3 八、土方量计算 九、测量放样 9.1测量仪器 9.2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9.3施工测量 9.4土方工程 9.5测量核实 建筑物楼体沉降监测方案《2》 1、工程概况

2、工程地质条件 3、监测依据 4、监测目的 5、监测项目 6、测点布置 、监测方法和精度要求78、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 9、监测频率 10、监测报警值 11、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附录C 4 《1》支漳河区段工程测量设计方案 一、概况1.1 实习目的工程测量实习,作为测绘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 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走向工地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国内高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最大的知识收益。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 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1.2 实习任务 全面完成对支漳河分段的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并绘制1:500数字化地形图,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河道横断面图,最后将设计好的道路曲线进行GPS放样。 1.3 实习地点及时间 1. 实习地点:邯郸市支漳河(拦水坝至邯大公路段)。 2. 实习时间:2013年8月29日——2013 年9月18 日。 1.4 实习组织形式

光电测量综合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019版)

1 报告内容要求 (1)根据题目进行国内外文献查阅调研,撰写光电技术在某一领域应用的设计报告,包括应用背景、发展历史及现状、未来前景等; (2)详细说明光电应用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原理图); (3)凡是引用他人的论述、分析、解析式、图、表、数据、计算结果等等,必须加以明显的 注释。 2 报告格式要求 (1)A4纸打印,封页单面打印,正文双面打印; (2)页边距设置:上下页边距分别为2.5cm和2cm,左右页边距分别为2.4cm和2cm,页眉、页脚边距分别为1.8cm和1.7cm,奇偶页不同、无网格;装订要求:左侧两钉装订;上下钉分别距离上下顶边6-8cm,距侧边8-9mm,与侧边平行; (3)字号要求:正文小4号宋体字,行距最小值20磅;标题详见模板; (4)页码:页脚居中插入页码,但封面不得有页码; (5)按范例制作封面,封面不应有不必要的框线; (6)所有图表按顺序编号,下注图题,居中,小5号字; (7)图片出现之前,有相应的文字引出图片; (8)排版时注意尽量不要出现大幅的空白; (9)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参考文献序号应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10)除有明确要求内容以外,其他内容排版以表达清晰、美观大方、布局紧凑为基本原则。 四、注意事项 1.查阅文献至少6篇以上(外文文献1篇以上),报告不允许抄袭及互相抄袭,一旦发现, 无论是抄袭还是被抄袭者,各扣10分; 2.每组按模板提交一份综述报告,模板见下页;

光电测量综合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年级专业:× ×级检测或精仪 小组成员:*** (贡献度**%) *** (贡献度**%) 年月

题目(宋体、黑体、小二号字) 作者1,作者2,作者3,…...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xx专业xx班级) 摘要:字数一般在150字以内。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内容应包括目的、 过程及方法、结论。要求论述简明、逻辑性强、尽量用短句。 关键词:3至5个 Abstract: Keywords: 1引言(包括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 [单击此处输入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 …………………………………………………… 2正文部分(题目自拟) 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 2.1系统结构 2.2工作原理 2.3实验步骤 文字大小规定如下:摘要、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标题见样例。文中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三级编序,且一律左顶格排版。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2.1.1、2.1.2,…排序。 3分析与总结(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表1 中文表题居中(表随文出现) 换行时此处对齐 基本要求表中文字中文采用小5号宋体。

(完整word版)光电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设计

光电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设计 检测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自动化工程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XX年1月 一、设计目的 1、了解光电式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敏电阻、光电池传感器等的结构、原理、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光电效应的概念。 2、了解各种光电元件的性能参数指标及一些其他特性。 3、掌握数字光照度计的使用方法。 4、了解典型传感器的技术指标,重点掌握传感器的设计要求。 5、掌握正确调试电路的方法。 6、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利用开放式传感器实验箱更具体的了解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学会简单传感器控制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提

高动手能力。 7、掌握基本的传感器设计方法,进一步了解常规敏感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 测量光照强度与电压的关系并作出正确的曲线及图表。 2. 根据所提供的设备,正确选择传感器、相关元件。 计算机、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和DRLAB快速可重组综合实验台为必选设备; 传感器的范围已经给定,选择正确传感器并写出选择依据、其他元件可根据自己需求自行选择; 尽量写出其他可以实现测量目的的其他相关传感器。 3. 论述基本原理,并画出相关电路图。 论述本次设计中所设计到的所有相关知识概念及原理; 电路图参考教材电路自己设计。 4. 按照电路原理图在开放式传感器实验箱中搭建电路。 在调试电路时注意各元件的性能参数指标,避免损坏。 光电传感器在不同的光强不同的温度下所对应的电阻值均不相同,不同的环境下所得到的结果差别较大,但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的特性与光电传感器特性相一致,因所处环境的差别本结果仅作为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