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粒度

煤的粒度
煤的粒度

煤的粒度

煤的颗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如何确保煤的颗粒度是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循环流化床锅炉相比具有燃料适用性广、燃烧效率高、环保性能好、负荷调节灵活、灰渣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所以,发展利用劣质煤、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煤的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点是宽筛分的煤粒在适当的气流作用下,在床中一面翻腾运动,一面燃烧,它既不同于煤粉锅也不同于层燃炉的燃烧方式,它是一种沸腾燃烧。

实践证明,入炉煤的颗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启动、运行控制、燃烧效率、风帽及水冷壁等部件的运行均有很大影响。

对点火启动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过程是通过加热锅炉底料至煤的燃点、到正常燃烧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的成败与流化床底料的高度、配风、给煤等诸多因素有关。点火操作是既要把床内底料加热至投煤温度,又要控制投煤过程中不爆燃、不超温结焦,然后过渡到正常燃烧,接受热幅射。

从颗粒度来看,底料中要有足够的细煤粉作为启动前低温阶段的着火物料和底料温升的热源,细煤粉燃烧要求小风量,流化良好,又使煤粉本身以及所发生热量不被风带走过多。另外,细煤粉受热后温升快,对着火有利,可相应缩短加热到着火减少了热风损失,所以控制好点火床底料及入炉煤的粒度,可大大减少点火启动用燃料,节约能源。点火时,底料过少,会使床料流化不均度不均匀,使点火困难,甚至局部超温、结焦;床料过高,又会使底料升温缓慢,锅炉点火用油耗加大,同时料层阻力增大能增加,影响经济运行。因此,点火时底料静止高度一定要保持适当,大量的运行经验表明,底料的静止高度在400 ~500 mm 使锅炉点火顺利进行。在点火初期,底料温度、风温均较低,同样尺寸的颗粒达到沸腾状态的风量要比热态运行时大得多,而少的风量可以减少热风损失,如何缓和这一矛盾,需在操作中具体掌握。

对锅炉运行及燃烧效率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时的基本要求就是床料沸腾正常,床温维持稳定,为此,入炉煤的颗粒度一定要有保证,如有大煤块大量进入流化床,会在床体中沉积形成死滞区,破坏正常的流化状态,使炉内温度场不均匀,造成床温过低或过高停炉。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运行要求有良好的燃烧破碎、筛分系统,以保证进入流化床的煤粒在要求的颗粒度在0 ~13 mm 范围内,否则运行时若为了减少小煤粒飞逸而减小风量,就会影响大煤粒沸腾;若为了照顾大煤

粒沸腾良好而加大风量,煤粒飞逸又会增多,加大锅炉损失,同时风量调节还要与给煤构成一定比例,以维持床温。

煤粒破碎得好,颗粒度均匀,床温易稳定,效率也高,如颗粒度过大、过小,甚至超大,都会给运行操作带来困难,同时造成流化床锅炉飞灰损失及使锅炉热效率降低。

另外,颗粒度增大,则会因照顾大颗粒流化而加大风量,致使小颗粒煤未及时燃烧而飞出炉膛进入旋风部的返料床上二次燃烧,使返料温度过高,造成返料器高温结焦,影响锅炉正常运行,对设备磨损增大。

不同粒径在不同温度下的最小流化速度;最小流化风量,是指由固定床转至沸腾床转折点的截面气流速度及当时的风量。该值取决于燃料粒子尺寸,即颗粒的堆积密度和高度因素。床温恒定时,床料平均直径增加,床料流化所需最小流化风量亦增大,在一定风压下,床料阻力相比较致使流化状态向不良方向移动,而加速了布风板上风帽的磨损,同时飞灰损失随着最小流化风量的增大而增加,水冷受热面的磨损而成倍增加,从而导致锅炉运行周期大大缩短。

综上所述,燃料颗粒度的大小,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粒度特性曲线和粒度特性方程

粒度特性曲线和粒度特性方程 [导读] 表示碎散物料的粒度组成,除了用表格形式表示外,还可以用图形或曲线表示。而且由曲线表示比表格更清楚。因曲线为连续的,所以可求出任意级别的产率。通常,以横坐标表示颗粒的粒度,纵坐标表示物料中各粒级(或累积)产率。这种按筛分试验结果绘制的粒度分布曲线,叫粒度特性曲线。 1.累积粒度特性曲线 若以纵坐标列出的是正累积产率,横坐标表示颗粒的粒度,则可得到正累积粒度特性曲线。同理,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列出的是负累积(又称筛下累积)产率,则可得到负累积粒度特性曲线。表1为某筛分试验结果,图1为累积粒度特性曲线。由图1可见,正负累积粒度特性曲线是对称的,而且相交于产率为50%处。 图1 累积粒度特性曲线 累积粒度特性曲线的优点是绘制简便,缺点是在细粒级一端刻度太窄小,因此,曲线细粒级一端误差较大。 2.半对数粒度特性曲线

若横坐标以各粒级尺寸的对数值标刻度,纵坐标表示累级产率,如图2所示,所得图形称半对数累积粒度特性曲线。此曲线可以克服细粒级部分狭窄的缺点,但粗级部分又压缩得较大。 图2 半对数累积粒度特性曲线 3.全对数粒度特性曲线 纵坐标与横坐标均采用对数表示(如图3)称全对数累积粒度特性曲线。采用全对数法,大部分曲线可以直线化,从而可求出粒度分布的方程式。这种方法有利于研究碎散物料的分布规律。 图3 全对数累积粒度特性曲线 4.粒度特性方程 数学方程式亦可用来描述粒度的分布,虽然这些方程式都是经验关系式,但也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出碎散物料的粒度分布。 在选矿领域内,常用来描述碎矿、磨矿产品的粒度特性的方程有下面两种: (1)A.M.高登-C.E.安德列耶夫-R.舒曼粒度特性方程式。 (2)R.罗逊-E.拉姆勒粒度特性方程式。 (3)是三位学者分别提出了粒度特性方程式,他们是应用全对数坐标绘制筛分分析曲线;得到的一种经验公式。此公式可写为: 式中γ—筛下产物的负累积产率(%);

煤的分类及密度

煤炭的分类及密度 (1)真密度或称真相对密度(TRD),指单位体积(不包括煤的所有孔隙)煤的质量。 真密度指的是20℃时,单位体积(不包括煤中所有孔隙)煤的质量。利用不同物质(如氦、苯、甲醇、水、正己烷等)作为置换物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煤的真密度。因为煤中最小直径约为 0."5-1nm,而氦能完全进入煤的孔隙内。 影响真密度的因素 1.成因类型的影响 不同成因的煤密度是不同的,腐植煤的真密度比腐泥煤大。 2.煤化程度的影响 煤化程度低的时候,真密度增加缓慢;接近无烟煤时,真密度增加很快。泥炭 0."72 g/cm3 ;褐煤 0."8~ 1."35 g/cm;烟煤 1."25~ 1."50 g/cm;无烟煤 1."3~ 1."90 g/cm。 3.煤岩的影响

4.矿物质的影响 (2)视密度或视相对密度,指单位体积(仅仅包括煤粒内部孔隙)煤的质量。用ARD表示。 煤的视密度可以用于计算煤的埋藏量。 (3)堆密度或称散密度,指单位体积(包括煤粒内部孔隙和外部空隙)煤的质量。堆积密度的大小除了与煤的真密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煤的粒度组成和堆积的密实度。堆积密度对煤炭生产和加工利用部门在设计矿车、煤仓以及估算煤堆重量、炼焦炉炭化室和气化炉的装煤量等方面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以上三种密度的数值依次减少 1)无烟煤(WY) 无烟煤的特点是固定碳高,挥发份低,纯煤真密度(TRD)高达 1."35~ 1."90g/cm3 ,无粘结性,燃点高,一般达360~420℃左右,燃烧时不冒烟。这类煤又分01(年老),02(典型)和03(年轻)三个小类,其中北京、晋城和阳泉矿区的无烟煤分别为01号、02号和03号无烟煤的代表。 无烟煤主要作民用燃料和合成氨造气原料;低灰、低硫且质软易磨得无烟煤不仅是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用的还原剂与燃料,而且还可以作为制造各种碳素材料(如碳电极、炭块,阳极糊和活性炭、滤料等)的原料;某些无烟煤制成的航空用型煤还可以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 (2)贫煤 贫煤是烟煤中变质程度最高的一小类煤,呈不黏性或微弱的粘结,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

粒度分析的基础知识

什么叫颗粒? 颗粒其实就是微小的物体,是组成粉体的能独立存在的基本单元。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是要真正了解各种粒度测试技术所得出的测试结果,明确颗粒的定义又是十分重要的。各种颗粒的复杂形状使得粒度分析比原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粒度测试复杂的原因 比如,我们用一把直尺量一个火柴盒的尺寸,你可以回答说这个火柴盒的尺寸是 20×10×5mm。但你不能说这个火柴盒是20mm或10mm或5mm,因为这些只是它大小尺寸的一部分。可见,用单一的数值去描述一个三维的火柴盒的大小是不可能的。同样,对于一粒砂子或其它颗粒,由于其形状极其复杂,要描述他们的大小就更为困难了。比如对一个质保经理来说,想用一个数值来描述产品颗粒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那么他就需要了解粉体经过一个处理过程后平均粒度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了解这些有助于正确进行粒度测试工作。那么,怎样仅用一个数值描述一个三维颗粒的大小?这是粒度测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等效球体 只有一种形状的颗粒可以用一个数值来描述它的大小,那就是球型颗粒。如果我们说有一个50μ的球体,仅此就可以确切地知道它的大小了。但对于其它形状的物体甚至立方体来说,就不能这样说了。对立方体来说,50μ可能仅指该立方体的一个边长度。对复杂形状的物体,也有很多特性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如重量、体积、表面积等,这些都是表示一个物体大小的唯一的数值。如果我们有一种方法可测得火柴盒重量的话,我们就可以公式(1)把这一重量转化为一球体的重量。 重量= 4/3π×r3×ρ-------------------------------- (1) 由公式(1)可以计算出一个唯一的数(2r)作为与火柴盒等重的球体的直径,用这个直径来代表火柴盒的大小,这就是等效球体理论。也就是说,我们测量出粒子的某种特性并根据这种特性转换成相应的球体,就可以用一个唯一的数字(球体的直径)来描述该粒子的大小了。这使我们无须用三个或更多的数值去描述一个三维粒子的大小,尽管这种描述虽然较为准确,但对于达到一些管理的目的而言是不方便的。我们可以看到用等效法描述描述粒子的大小会产生了一些有趣的结果,就是结果依赖于物体的形状,见图2中圆柱的等效球体。如果此圆柱改变形状或大小,则体积/重量将发生变化,我们至少可以根据等效球体模型来判断出此圆柱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等。 假设有一直径D1=20μm(半径r=10μm),高为100μm的圆柱体。由此存在一个与该圆柱体积相等球体的直径D2。我们可以这样计算这一直径(D2):

煤的分类、f

动力煤 boiler; power coal; steam coal;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动力用煤,简称动力煤。 火电厂用的煤炭质量对锅炉设计和生产过程都是重要的基本依据。燃料煤的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煤特性,二是灰特性。煤特性指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元素含量(碳、氢、氧、氮、硫)、发热量、着火温度、可磨性、粒度等。这些指标与燃烧、加工(例如磨成煤粉)、输送和储存有直接关系。灰特性指煤灰的化学成分、高温下的特性、以及比电阻等。这些特性对燃烧后的清洁程度,对钢材的腐蚀性以及煤灰的清除等有很大的影响。 动力用煤就类别来说,主要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贫煤;气煤以及少量的无烟煤。从商品煤来说,主要有洗混煤、洗中煤、粉煤、末煤等。劣质煤主要指对锅炉运行不利的多灰分(大于40%)低热值(小于15.73兆焦/千克)的烟煤、低挥发分(小于10%)的无烟煤、水分高热值低的褐煤以及高硫(大于2%)煤等。 洗精煤 洗精煤(clened coal ),又叫瘦精煤。是指经洗煤厂机械加工后,降低了灰分、硫分,去掉了一些杂质,适合一些专门用途的优质煤。包括炼焦用、非炼焦用的洗精煤和加热、动力用的洗混煤、洗块煤、洗末煤等。不包括洗中煤、矸石和煤泥。洗精煤可分为冶炼用炼焦洗精煤和其它用炼焦洗精煤。冶炼用的炼焦洗精煤,其粒度为小于50毫米、80毫米和100毫米三种;灰分小于或等于12.5%,简称冶炼精煤;其它用炼焦洗精煤,粒度也小于50、80、100毫米三种,灰分在12.5%-16%之间,简称其他精煤。

硬度系数 普氏硬度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就是比较坚固。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kg/cm2) kg/cm2=105pa=0.1MPa 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岩石的抗压强度是指在无侧束状态下(Unconfined)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通常以每平方公分多少公斤,或每平方英寸多少磅。换言之,它指把岩石的加压至破裂所需要的应力。 煤炭系统通常用的普氏岩石分及法就是根据坚固性系数来进行岩石分级的。 ①极坚固岩石f=15~20(坚固的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 ②坚硬岩石f=8 ~10(如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等) ③中等坚固岩石f=4 ~6 (如普通砂岩,铁矿等) ⑤软煤f=1~1.5 ⑥硬煤f=2~3 ⑦软岩f=2~3 矿岩的坚固性也是一种抵抗外力的性质,但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强度是指矿岩抵抗压缩,拉伸,弯曲及剪切等单向作用的性能。而坚固性所抵抗的外力却是一种综合的外力。(如抵抗锹,稿,机械碎破,炸药的综合作用力)。 电铲采装区包括采装区、爆破区和穿孔区 采装区:电铲进行采装作业区域,运输道路已经形成,卡车出入运输。 爆破区:穿孔作业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爆破作业,爆破后,成为采装区。 穿孔区:正在进行穿孔作业,爆破后,成为爆破区。

“颗粒粒径分析方法”汇总大全

“颗粒粒径分析方法”汇总大全 来源:材料人2016-08-05 一、相关概念: 1、粒度与粒径: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度,一般颗粒的大小又以直径表示,故也称为粒径。 2、粒度分布:用一定方法反映出一系列不同粒径区间颗粒分别占试样总量的百分比称为粒度分布。 3、等效粒径: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难以直接用直径表示其大小,因此在颗粒粒度测试领域,对非球形颗粒,通常以等效粒径(一般简称粒径)来表征颗粒的粒径。等效粒径是指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其中,根据不同的原理,等效粒径又分为以下几类:等效体积径、等效筛分径、等效沉速径、等效投影面积径。需注意的是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各种测试方法,对等效粒径的定义不同,因此各种测试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之间无直接的对比性。 4、颗粒大小分级习惯术语:纳米颗粒(1-100 nm),亚微米颗粒(0.1-1 μm),微粒、微粉(1-100 μm),细粒、细粉(100-1000 μm),粗粒(大于1 mm)。 5、平均径:表示颗粒平均大小的数据。根据不同的仪器所测量的粒度分布,平均粒径分、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长度平均径、数量平均径等。 6、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这是一个表示粒度大小的典型值,该值准确地将总体划分为二等份,也就是说有50%的颗粒超过此值,有50%的颗粒低于此值。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 μm,说明在组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大于5 μm的颗粒占50%,小于5 μm的颗粒也占50%。 7、最频粒径:是频率分布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的粒径值。 8、D97:D97指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这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表示粉体粗端粒度指标的数据。 二、粒度测试的基本方法及其分析 激光法 激光法是通过一台激光散射的方法来测量悬浮液,乳液和粉末样品颗粒分布的多用途仪器。纳米型和微米型激光料度仪还可以通过安装的软件来分析颗粒的形状。现在已经成为颗粒测试的主流。 1、优点:(1)适用性广,既可测粉末状的颗粒,也可测悬浮液和乳浊液中的颗粒;(2)测试范围宽,国际标准ISO 13320 - 1 Particle Size Analysis 2 Laser Diffraction Meth 2 ods 2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中规定激光衍射散射法的应用范围为0.1~3000 μm;(3)准确性高,重复性好;(4)测试速度快;(5)可进行在线测量。 2、缺点:不宜测量粒度分布很窄的样品,分辨率相对较低。 激光散射技术分类: 1、静态光散射法(即时间平均散射):测量散射光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米氏理论。测试的有效下限只能达到50纳米,对于更小的颗粒则无能为力。纳米颗粒测试必须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 2、动态光散射法:研究散射光在某固定空间位置的强度随度时间变化的规律。原理基于ISO 13321分析颗粒粒度标准方法,即利用运动着的颗粒所产生的动态的散射光,通过光子相关光谱分析法分析PCS颗粒粒径。 按仪器接受的散射信号可以分为衍射法、角散射法、全散射法、光子相关光谱法,光子交叉相关光谱法(PCCS)等。其中以激光为光源的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仪(习惯上简称此类仪器为激光粒度仪)发展最为成熟,在颗粒测量技术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采用。 激光粒度分析仪:

粒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粒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作者:Malvern 仪器有限公司Alan Rawle 博士,翻译:焉志东,整理:董青云) 什么叫颗粒? 颗粒其实就是微小的物体,是组成粉体的能独立存在的基本单元。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是要真正了解各种粒度测试技术所得出的测试结果,明确颗粒的定义又是十分重要的。各种颗粒的复杂形状使得粒度分析比原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见图1略) 粒度测试复杂的原因 比如,我们用一把直尺量一个火柴盒的尺寸,你可以回答说这个火柴盒的尺寸是20×10×5mm 。但你不能说这个火柴盒是20mm 或10mm 或5mm ,因为这些只是它大小尺寸的一部分。可见,用单一的数值去描述一个三维的火柴盒的大小是不可能的。同样,对于一粒砂子或其它颗粒,由于其形状极其复杂,要描述他们的大小就更为困难了。比如对一个质保经理来说,想用一个数值来描述产品颗粒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那么他就需要了解粉体经过一个处理过程后平均粒度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了解这些有助于正确进行粒度测试工作。那么,怎样仅用一个数值描述一个三维颗粒的大小?这是粒度测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等效球体 只有一种形状的颗粒可以用一个数值来描述它的大小,那就是球型颗粒。如果我们说有一个50 u 的球体,仅此就可以确切地知道它的大小了。但对于其它形状的物体甚至立方体来说,就不能这样说了。对立方体来说,50u 可能仅指该立方体的一个边长度。对复杂形状的物体,也有很多特性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如重量、体积、表面积等,这些都是表示一个物体大小的唯一的数值。如果我们有一种方法可测得火柴盒重量的话,我们就可以公式(1)把这一重量转化为一球体的重量。 重量= )1(r 3 4 3-----------------------ρ??π 由公式(1)可以计算出一个唯一的数(2r )作为与火柴盒等重的球体的直径,用这个直径来代表火柴盒的大小,这就是等效球体理论。也就是说,我们测量出粒子的某种特性并根据这种特性转换成相应的球体,就可以用一个唯一的数字(球体的直径)来描述该粒子的大小了。这使我们无须用三个或更多的数值去描述一个三维粒子的大小,尽管这种描述虽然较为准确,但对于达到一些管理的目的而言是不方便的。我们可以看到用等效法描述描述粒子的大小会产生了一些有趣的结果,就是结果依赖于物体的形状,见图2中圆柱的等效球体。如果此圆柱改变形状或大小,则体积/重量将发生变化,我们至少可以根据等效球体模型来判断出此圆柱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等等。如图2(略)。 假设有一直径D1=20um (半径r=10um ),高为100 um 的圆柱体。由此存在一个与该圆柱体积相等球体的直径D2。我们可以这样计算这一直径(D2): 圆柱体积V 1=)2()m (10000h r 3 2 ----------------μπ=??π

如何划分测试用例的粒度

我们是不太可能在一个测试用例包含所有测试需求的,因为众多的功能以及不同的路径 组合将使这样一个测试用例像巨无霸一般,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除非您的软件所包含的功能真的又少又简单,不过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软件,恐怕也没有测试和发布的必要了。 当然,这也并不是要您走向另一个极端,为需求中定义的每个特性或功能都提供一个甚至多个测试用例。这里的关键,是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度。 有效功能:就是指在被测应用所涉及的实际业务中,当用户在手工状态下进行工作时,整个业务流程中对用户来说,具有实际意义那些功能。这个功能的特征是当我们把这个功能单独从计算机软件还原到用户的原始手工状态时,它的完成可以作为用户实际业务的一个阶段性结束的标志,而不是一旦从这个业务流程中独立出来就失去了意义。而该业务完成后,可以为其他用户或业务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这里区分“有效功能”的关键有如下两个: 1. 这个功能是可以还原到用户原始的手工业务流程中去的。我们的计算机和软件,都是为了帮助用户解决手工业务中一些烦琐和低效的问题,而提出的一些忠实于原始工作方法或略有变通的解决方案,并不是要改变用户全部的业务流程。所以,应该从用户实际业务的角度来判断功能是否有效。 2. 这个功能是否可以标志着用户实际业务的一个阶段性结束?并且这项业务完成之后,被完成的业务实体是否可以交付给其他用户或业务以供完成下面的工作?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拿我们常见的财务软件来说,当添加一张会计凭证时,通常是需要填写会计科目,在使用计算机完成工作时,我们可以利用软件的功能,从很多备选科目中选择一个自己需要的科目,或者通过科目代码来输入科目。这项功能很有可能会作为一个特性要求出现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那么这个科目的选择或输入是不是一个有效功能呢?让我们试着用上面规则来衡量一下。 首先,这个功能在用户手工业务处理过程中是存在的,不同的是这项功能是在用户填写凭证时,在自己的大脑中完成的——用户会根据需要,在自己记忆的科目中选择合适的填写上去,这项功能节省了用户在记忆大量会计科目时付出的额外劳动。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功能是为用户原来的工作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变通的方法。 那么这项功能的完成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用户希望软件提供的是可以添加一张完整的凭证这样的功能,而不仅仅是方便填写会计科目。填写会计科目只是用户在添加凭证时的一个步骤,单独把这个功能提取出来对用户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于业务流程下游的用户,需要的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会计科目的信息,而是一张包含了会计科目以及

煤及煤质专业术语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一、煤及其产品 1、煤(又称煤炭):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经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 2、煤当量(又称标准煤):能源的统一计量单位。凡能产生29.27Mj/kg低位热能的任何能源均可折算为1kg煤当量值。 3、毛煤: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 4、原煤:从毛煤中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铁矿等杂物)以后的煤。 5、商品煤:作为商品出售的煤。 6、洗选煤:经过洗选加工的煤。 7、精煤:煤经精选(干选或湿选)加工生产出来的、符合品质要求的产品。 8、中煤:煤经精选后得到的、品质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间的产品。 9、洗矸:由煤炭洗选过程中排出的高灰分产品。 10、煤泥:洗煤厂粒度在0.5mm以下的一种洗煤产品。 11、筛选煤:经过筛选加工的煤。 12、粒度:颗粒的大小。 13、粒级煤:煤通过筛选或洗选生产的、粒度下限大于6mm的产品。 14、限下率:筛上产品中小于规定粒度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15、限上率:筛下产品中大于规定粒度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16、特大块煤:粒度大于100mm的煤。 17、大块煤:粒度大于50mm的煤。 18、中块煤:粒度介于25~50mm的煤。 19、小块煤:粒度介于13~25mm的煤。 20、粒煤:粒度介于6~13mm的煤。 21、混块煤:粒度大于13mm的煤。 22、混中块煤:粒度介于13~80mm的煤。 23、混煤:粒度小于50mm的煤。 24、末煤:粒度小于25mm或小于13mm煤。 25、粉煤:粒度小于6mm的煤。 26、矸石:采、掘煤炭过程中从顶、度部或煤层夹矸混入煤中的岩石。 27、夹矸:夹在煤层中的矿物质层。 28、含矸率:煤中粒度大于50mm矸石的质量百分数。 二、煤的分类 1、类别: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把煤划分成的大类。 2、小类:根据煤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把大类进一步细分的类别。 3、煤阶(又称煤级):煤化作用深浅程度的阶段。 4、褐煤(符号HM):煤化程度低的煤,外观多呈褐色,光泽暗淡,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植酸。 5、次烟煤(符号CIY):国际煤层煤分类中,含水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等于、大于20到小于24Mj/kg 的低煤阶煤。(20Mj/kg≤含水无灰基高位发热量<24Mj/kg) 6、烟煤(符号YM):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产率范围宽,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 7、无烟煤(符号WY曾称白煤):煤化程度高的煤,挥发分低、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 8、硬煤:烟煤和无烟煤的总称,或者指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等于或大于24Mj/kg或小于24Mj/kg(Qgr.maf ≥24Mj/kg或Qgr.maf<24Mj/kg但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等于或大于0.6%的煤。 9、长焰煤(符号CY):变质程度最低,挥发分最高的烟煤,一般不结焦,燃烧时火焰长。 10、不粘煤(符号BN):变质程度较低的、挥发分范围较宽、无粘结性的烟煤。 11、弱粘煤(符号RN):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粘结性介于不粘煤和1/2中粘煤之间。 12、1/2中粘煤(符号1/2ZN):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13、气煤(符号QM):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焦炭多细长、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 14、1/3焦煤(符号1/3JM):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

Excle做概率累计曲线粒度

excel做概率分布累积曲线步骤 绝对详细的用excel做概率分布累积曲线的好东西,是我一步一步的摸索出来的,热的哦,有问题也可以发消息我解答的。 1. 建立模板建立模板. A. 新建EXCEL 文件, 在A1 : A17 单元格内输入数字“0”, 在B1 : B17 单元格内分别输入数字99. 99 , 99. 9 ,99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1 ,0. 1 ,0. 01 。前者作为横坐标, 代表将来纵轴与横轴的交叉位置, 其数值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者代表纵轴以百分数表示的概率刻度值。 B. 选择C1 单元后击粘贴 函数(见图1 中箭头所指位置) , 待出现粘贴函数菜单后选取统计类的NORMSINV 函数。 C. 出现新的对话框后, 在probability 后输入“B1/ 100”, 然后确定. D.这时C1 单元格内就有了一个函数值, 拖动C1单元格的填充柄(C1 单元格右下角的小黑块) 向下填充, 则C2 : C17 单元格内都自动生成了函数值。 E. 设置C1 : C17 单元格格式, 将其数值的小数位数定为“2”。 2.做草图 2.做草图选中A1 : A17 和C1 : C17 单元格后, 选择图表向导, 按照提示进行: A.在4 步骤之1 中, 选择X、Y 散点图类型中的第一子类型, 后单击下 一步; B.在4 步骤之2 中, 确认系列产生在列(点中“列”前面的小圈) , 后单击下一步; C.在4 步骤之3 中, 可暂不做选择, 直接单击下一步; D.在4 步骤之4 , 根据喜好选图表位置, 本文中选“新工作表”, 单击“完成”后草图就算做成了. 3. 修图 A.首先先去掉图例框、绘图区背景色以及网格线,便于下面的修改; B. 选择数值( Y) 轴, 按鼠标右键弹出菜单后选“坐标轴格式”, 在“坐标轴格式” 菜单中做如下设置: ①在“图案” 项中将主、次刻度线类型及刻度线标志均选“无” ; ②在“刻度”项中,最小值选“-3. 72 ”, 最大值选“3. 72 ”,数值( X) 轴交叉于( C) : 选“-3. 72 ” ; C. 选择数据系列, 按鼠标右键弹出菜单后选“数据系列格式”, 在该菜单作如下设置: ①将图案中的“数据标记样式”选为短横线作为纵轴刻度线; ②在“数据标志”项中选“显示值”, 然后确定。 D.选中数据系列点的“数据标志”,自上而下依次将各标志值改为99.99, 99.9…0.01 (即B1 :B17 的值) 作为刻度值; E 在“数据标志格式”菜单中将文本对齐方式选为水平“靠左”, 垂直“居中”, 标志位置选“靠左”,然后确定。 F 将绘图区框向右拉小一些使刻度值清楚可见。 G 至此, 概率坐标纸就做好了,可以将“sheet1”改名为“数据表”,“图表1”改 名为“图表”后将文件以模板的形式保存起来. 4 实际应用例如根据某砂样的粒度资料得到以下孔隙半径φ与累积重量百分比值的数据表: Φ值累积百分 比 -1 1.00 1.00 5.24 2.00 30.76 3.00 63.76 4.00 83.32 5.00 90.24 5.02 91.84 6.6 91.92 需要对以上数据做概率值累积曲线。步骤:1.打开模板, 自A18 向 下输入φ值, 自B18 向下输入累积重量百分比值, 在 C 列填充得到各百分比 值对应的区间值, 2. 2 然后选中模板中的图表, 在“图表”菜单中选“添加数据”, 在出现对话框后选中要添加的数据区域(此处选A18 : A25和C18 : C25) , 在下一对话框中选添加单元格为“新系列”, 数值( Y) 轴在“列”, 并选中“首列为分类X 值”前面的方框, 然后确定, 对这些统计点所做的累积频率 曲线草图就做好了。 3 调整坐标轴格式, 使图看起来直观些: 在坐标轴格式菜

粒度分析报告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前言 1. 什么是颗粒? 颗粒是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微小的物体,是组成粉体的基本单元。它宏观很小,但微观却包含大量的分子、原子。 2. 什么叫粒度? 颗粒的大小称为颗粒的粒度。 3. 什么叫粒度分布? 不同粒径的颗粒分别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比叫做粒度分布。 4. 常见的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 ?表格法: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粒径所对应的百分比含量。通常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 ?图形法: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图形方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5. 什么是粒径? 颗粒的直径叫做粒径,一般以微米或纳米为单位来表示粒径大小。 6. 什么是等效粒径? 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等效粒径可具体分为下列几种: ?等效体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体积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激光法所测粒径一般认为是等效体积径。 ?等效沉速粒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重力沉降法、离心沉降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粒径,也叫Stokes径。 ?等效电阻径:即在一定条件下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电阻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库尔特法所测的粒径就是等效电阻粒径。 ?等效投影面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的投影面积的球形颗粒的直径。图像法所测的粒径即为等效投影面积直径。 7. 为什么要用等效粒径概念? 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因此难以直接用粒径这个值来表示其大小,而直径又是描述一个几何体大小的最简单的一个量,于是采用等效粒径的概念。简单地说,粒径就是颗粒的直径。从几何学常识我们知道,只有圆球形的几何体才有直径,其他形状的几何体并没有直径,如多角形、多棱形、棒形、片形等不规则形状的颗粒是不存在真实直径的。但是,由于粒径是描述颗粒大小的所有概念中最简单、直观、容易量化的一个量,所以在实际的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人们还都是用粒径来描述颗粒大小的。一方面不规则形状并不存在真实的直径,另一方面又用粒径这个概念来表示它的大小,这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在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所说的粒径并非颗粒的真实直径,而是虚拟的“等效直径”。等效直径是当被测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最相近时,就把该球体的直径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直径。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粒度仪所测的粒径是一种等效意义上的粒径。 不同原理的粒度仪器依据不同的颗粒特性做等效对比。如沉降式粒度仪是依据颗粒的沉降速度作等效对比,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径,即用与被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实际颗粒的大小。激光粒度仪是利用颗粒对激光的散射特性作等效对比,所测出的等效粒径为等效散射粒径,即用与实际被测颗粒具有相同散射效果的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大小。当被测颗粒为球形时,其等效粒径就是它的实际直径。 8. 平均径、D50、最频粒径 定义这三个术语是很重要的,它们在统计及粒度分析中常常被用到。 ?平均径: 表示颗粒平均大小的数据。有很多不同的平均值的算法,如D[4,3]等。根据不同的仪器所测量的粒度分布,平均粒径分、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长度平均径、数量平均径等。 ?D50: 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这是一个表示粒度大小的典型值,该值准确地将总体划分为二等份,也就是说有50%的颗粒超过此值,有50%的颗粒低于此值。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μm,说明在组 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大于5μm的颗粒占50%,小于5μm的颗粒也占50%。 ?最频粒径: 是频率分布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的粒径值。设想这是一般的分布或高斯分布。则平均值,中值和最频值将恰好处在同一位置,如下图。但是, 如果这种分布是双峰分布,则平均直径几乎恰 恰在这两个峰的中间。实际上并不存在具有该 粒度的颗粒。中值直径将位于偏向两个分布中

磨料粒度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第6章宝石加工常用的工艺耗材 第1节磨料 磨料指可用于是研磨或抛光的材料,它们是一些具有棱角和一定硬度及韧性的粉状物质,可直接研磨工件和制成磨具用。 6.1.1 磨料的基本特性 (1)硬度较高,一般不应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2)韧性较好,不能因有研磨压力而易变形和被磨损。 (3)自锐性较好,即当受研磨压力而碎裂时,破碎后的各部分仍保持尖锐的多棱角状。 自锐性示意图 (4)熔点或软化点较高,在研磨发热作用下,磨料尖角不易熔化或变软。(5)化学稳定性较好,不与被加工的材料起反应。 (6)形状和粒度较均匀,每号磨料粒度在一定范围内。 6.1.2 磨料粒度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1、磨料的粒度等级 磨料粒度表示法:粒度号“#”、“w” 粒径尺寸“μm” 磨料粒度分类:磨粒 2000~40 μm (17种) 微粉 40~0.5 μm (12种) (1)磨粒分级:12#、14#、16#、20#、24#、30#、36#、 46#、60#、70#、80#、100#、120#、 150#、180#、240 # 、280# 磨粒的粒度号用筛号表示,例如: 12#表示12#筛以下~14#筛以上的颗粒级 (2)微粉分级:W40 W28 W20 W14W10 W7 W5 W3.5 W2.5 W1.5 W1.0 W0.5微粉的粒度号以微米值表示,例如: W40表示粒径40~28 μm级(上限) 磨料的粒度号与粒径尺寸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2、不同磨料粒度的适用范围 在宝石加工中,不同粒度磨料的适用范围如下表: 6.1.3 磨料的种类和性能 磨料主要是一些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粒状或粉状的矿物质材料。按成因可分为天然磨料和人造磨料两大类。 天然磨料:金刚石、刚玉、石榴石、石英,等等。 人造磨料:金刚石系、碳化物系、刚玉系,等三大系列。 1、金刚石 ?包括天然和人造金刚石。 ?Hm=10,Hv=10000kg/mm2。 ?有一定韧性,但脆性相对较大,因易沿八面体完全解理方向破裂,自锐性较高。因而,耐磨性强,磨削性能好。 ?耐热性良好,在无氧化条件下加热1000℃无变化。 ?化学性质稳定,与酸碱物质不起反应。 2、碳化硅(SiC) ?以石英、石油焦碳为主要原料在1800℃以上高温下炼成的结晶化合物,是一种常用人造成磨料。

粒度参数特征

2)粒度参数 碎屑粒度分析数据主要用于分析岩石的沉积环境及沉积条件,主要参数包括粒 度中值、偏度、峰度、标准偏差、分选系数等。 粒度中值是选取样品中的一个粒度值,大于此粒度值的颗粒数占50%,小于此 粒度值的颗粒数也占50%,于是我们就称这个粒度值为粒度中值。粒度累积 分选系数指粒度累积曲线上25%和75%处所对应的颗粒直径的比值。是表示 碎屑沉积物(岩)分选性的一种参数。其公式为: 式中:So——分选系数,无因次: P25——累计曲线上的25%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 R75——累计曲线上75%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 当颗粒分选很好时,P25和P75两值很靠近,所以SO值就接近于1。 以每个直线段的陡缓反映分选好坏。线段陡(>500~600)分选好,线段 平缓(200~300)分选差。 标准偏差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分选越好。 φ16、φ50和φ84分别代表累积曲线上百分含量为16%、50%、84%三处的粒径(φ值)。 偏度、峰度更能反映尾部变化。中央组分代表了原沉积环境的分选性,而尾部反映 后期沉积环境对沉积物的改造。若中央峰值高,展开度窄,说明分选好。 偏度是统计数据分布偏斜方向和程度的度量,是统计数据分布非对称程度 的数字特征。 又称峰态系数。表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在平均值处峰值高低的特征数。直 观看来,峰度反映了尾部的厚度。 (1)砾岩粒度参数特征

(2)砂岩粒度参数特征 (3)粉砂岩粒度参数 区别:该事件实际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由于观察的时间有长短,随机事件的发生与否也有随机性,所以在不同的试验中,同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可 以彼此不相等。.概率被用来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如果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它发生的概率就是1,例如: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地后“正面1 朝上”的概率是1/2。当试验次数较少的时候,“正面朝上”的频率有可能是0,也 有可能是l或其它数,但是经过多次重复试验后,“正面朝上”的频率会稳定在1/2。 频率与概率的联系即用频率来估计概率。谁也无法预测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是否会发生,但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试验后,事件出现的频率会逐渐稳定,稳定后的频率可以作为概率的估计值。反之,如果知道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就可以由此推断:在多次重复试验后该事件发生的频率将接近其概率。但是:用试 验的方法得出的频率只是概率的估计值,要想得到近似程度较高的概率估计值,通 常需要经过大量的重复试验。 (三)粒度曲线和粒度参数 常用的粒度曲线包括:直方图、频率曲线、累积曲线、概率累积 曲线。

电厂发电用煤质量指标及要求

质量指标: 挥发分:是判明煤炭着火特性的首要指标,挥发分含量越高,着火越容易,燃烧速度越快。根据锅炉设计要求,供煤挥发分的值变化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如原设计燃用低挥发分的煤而改烧高挥发分的煤后,因火焰中心逼近喷燃器出口,可能因烧坏喷燃器而停炉;若原设计燃用高挥发分的煤种而改烧低挥发分的煤,则会因着火过迟使燃烧不完全,甚至造成熄火事故。因此供煤时要尽量按原设计的挥发分煤种或相近的煤种供应。 灰分:灰分含量会使火焰传播速度下降,着火时间推迟,燃烧不稳定,炉温下降。煤的灰分产率越高,发热量越低,燃烧温度下降,排灰量增大,热效低,受热面沾污磨损严重.所以灰分越低越好。 水分:水分含量高,发热量低,排烟损失大,还容易引起煤仓、管道及给煤机内黏结堵塞。但水分的存在有一定的好处,火焰中含有水蒸气对煤粉的悬浮燃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催化剂,水分还可防止煤尘飞扬等。 发热量:发热量是锅炉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电厂煤粉对煤种适应性较强,因此只要煤的发热量与锅炉设计要求大体相符即可,一般不低于设计值0.8MJ/Kg。 煤灰熔融性 对于固态排渣煤粉炉要求ST≥1350℃,低于这个温度有可能造成炉膛结渣,阻碍锅炉正常运行。液态排渣煤粉炉要求灰熔融性越低越好,而且煤灰黏度也越低越好。(灰熔点:由于煤粉炉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多在1500℃以上,在这样高温下,煤灰大多呈软化或流体状态。) 煤的硫分:硫是煤中有害杂质,虽对燃烧本身没有影响,但它的含量太高,对设备的腐蚀和环境的污染都相当严重。因此,电厂燃用煤的硫分不能太高,一般要求最高不能超过2.5%,高硫煤在煤仓内储存时易自燃,所以硫分越低越好,wd(St)<1.25pc.为最好。 粒度:悬燃炉均燃用煤粉,煤粉愈细,愈容易着火和燃烧完全,热损失小,但耗电量增加,飞扬损失大。一般要求粒度为0~30mm,而且大多数20~50um粒度均匀。 中国规定,对供应火力发电厂煤粉炉用煤的粒度要求(洗)末煤13mm,(洗)混末煤<25mm,中煤、洗混煤<50mm,如上述煤种供应不足时可暂时供原煤。 质量要求: 火电厂用的煤炭质量对锅炉设计和生产过程都是重要的基本依据。燃料煤的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煤特性,二是灰特性。 煤特性指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元素含量(碳、氢、氧、氮、硫)、发热量、着火温度、可磨性、粒度等。这些指标与燃烧、加工(例如磨成煤粉)、输送和储存有直接关系。 灰特性指煤灰的化学成分、高温下的特性、以及比电阻等。这些特性对燃烧后的清洁程度,对钢材的腐蚀性以及煤灰的清除等有很大的影响。 电厂煤粉炉对煤种的适用范围较广,它既可以设计成燃用高挥发分的褐煤,也可设计成燃用低挥发分的无烟煤。但对一台已安装使用的锅炉来讲,不可能燃用各种挥发分的煤炭,因为它受到喷燃器型式和炉膛结构的限制。

碎屑颗粒粒度分级表

沉积岩岩石颗粒粒级分级表 (资料来源中国地大岩石学)

沉积岩岩石命名的一般原则 (资料来源GB/T 17412.2─1998) 1、沉积岩岩石的命名原则 按:附加修饰词+基本名称 2、沉积岩岩石基本名称的规定 岩石中内源矿物量或陆源碎屑物量大于50%或能反映岩石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者,为确定岩石基本名称的依据。 3、次要矿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a)次要矿物量小于5%,不参与命名。当具特殊地质意义时,以微 含××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b)次要矿物量为5%及小于25%时,以含××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c)次要矿物量为25%至50%时,以××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4、结构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a)一种结构存在,即以该结构作为附加修饰词。 b)两种结构同时存在,按次者在前主者在后的顺序排列作为附加修 饰词。 c)三种结构同时存在,则不一一列出,而予以总称作为附加修饰词, 如内碎屑、不等晶、不等粒等。 5、成岩后生变化产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a)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小于25%至5%时,称弱××化或弱脱× ×化作为附加修饰词。 b)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小于50%至25%时,称××化或脱××化

作用附加修饰词 c)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为90%至50%时,称强××化或强脱×× 化作为附加修饰词。 d)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大于90%时,称极强××化极强脱××化 作为附加修饰词。 沉积岩基本描述 命名的顺序:名称(颜色-粒度-岩性) 描述顺序:结构—构造—成分及分布规律—胶结物与胶结程度(包括致密成果)—特殊物质及分布规律(炭屑、黄铁矿、化石、印痕、结核、包体等)—岩层中其他岩性的夹层或透镜体(重点描述厚度、接触关系)— 宏观描述:韵律层理、递变层理(正、反粒序层理)、波状层理、爬升波状层理、逆行沙波状层理、层理不明显、均一状层理、渐变层理、过渡层理、互层状层理、纹层理、平行状层理、水平状层理、交错层理(即斜层理,包括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理—与下层的接触关系(突变、渐变)—突变接触面形态(平直、水平或倾斜(倾角)、参差状、穿插、互层等)。

煤的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

编号:SM-ZD-39360 煤的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的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 影响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煤的颗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如何确保煤的颗粒度是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循环流化床锅炉相比具有燃料适用性广、燃烧效率高、环保性能好、负荷调节灵活、灰渣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所以,发展利用劣质煤、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煤的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点是宽筛分的煤粒在适当的气流作用下,在床中一面翻腾运动,一面燃烧,它既不同于煤粉锅也不同于层燃炉的燃烧方式,它是一种沸腾燃烧。 实践证明,入炉煤的颗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启动、运行控制、燃烧效率、风帽及水冷壁等部件的运行均有

很大影响。 对点火启动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过程是通过加热锅炉底料至煤的燃点、到正常燃烧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的成败与流化床底料的高度、配风、给煤等诸多因素有关。点火操作是既要把床内底料加热至投煤温度,又要控制投煤过程中不爆燃、不超温结焦,然后过渡到正常燃烧,接受热幅射。 从颗粒度来看,底料中要有足够的细煤粉作为启动前低温阶段的着火物料和底料温升的热源,细煤粉燃烧要求小风量,流化良好,又使煤粉本身以及所发生热量不被风带走过多。另外,细煤粉受热后温升快,对着火有利,可相应缩短加热到着火减少了热风损失,所以控制好点火床底料及入炉煤的粒度,可大大减少点火启动用燃料,节约能源。点火时,底料过少,会使床料流化不均度不均匀,使点火困难,甚至局部超温、结焦;床料过高,又会使底料升温缓慢,锅炉点火用油耗加大,同时料层阻力增大能增加,影响经济运行。

粒度分析仪简介及使用

实验7、粒度分析仪简介及使用 纯牛奶粒度分布的测定(激光粒度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粒度分析仪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方法。 2.测定纳米粒子的粒度尺径及分布和Zeta电位性质。 二、实验原理: 2.1 激光粒度仪介绍 激光粒度分析仪仪是利用粒子的布朗运动,根据光的散射原理测量粉颗粒大小的,是一种比较通用的粒度仪。其特点是测量的动态范围宽、测量速度快、操作方便,尤其适合测量粒度分布范围宽的粉体和液体雾滴。对粒度均匀的粉体,比如磨料微粉,要慎重选用。 激光粒度仪集成了激光技术、现代光电技术、电子技术、精密机械和计算机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动态范围大、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现已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粒度测试仪器。 激光粒度仪作为一种新型的粒度测试仪器,已经在其它粉体加工与应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的特点是测试速度快、重复性好、准确性好、操作简便。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意义。 2.2激光粒度仪的原理 激光粒度仪是根据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的。由于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和极强的方向性,所以在没有阻碍的无限空间中激光将会照射到无穷远的地方,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很少有发散的现象。如图1所示。 图1,激光束在无阻碍状态下的传播示意图 米氏散射理论表明,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一部分光将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将与主光束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θ,θ角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颗粒越小,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即小角度(θ)的散射光是有大颗粒引起的;大角度(θ1)的散射光是由小颗粒引起的,如图2所示。进一步研究表明,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这样,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强度,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