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简笔画图片

文明礼仪简笔画图片
文明礼仪简笔画图片

文明礼仪简笔画图片

文明礼仪简笔画图片篇一:礼仪参考资料

礼仪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纪》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管子?心术下》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晋)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李之秋(宋)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刘少奇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中国民谚

没道理的事不做,没根据的话不说。——中国民谚

船多江不碍,礼多人不怪。——中国民谚

人前莫吹捧,人后莫挑拨。——中国民谚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中国民谚

虚伪的迎合是友谊的毒剂,诚恳的批评是友谊的厚礼。——中国民谚

有礼貌不一定是智慧的标志,但是缺乏礼貌却一定使人显得愚蠢。——中国民谚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克

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萨迪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蔷薇园》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夸美纽斯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一面镜子。——歌德

探索别人身上的美德,寻找自己身上的恶习。——富兰克林(美)

礼貌是快乐地做事情的方法。——爱默生(美)

生活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你理亏,只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过讨论,提出他不正确的地方。——达芬奇

人的一切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俄)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列夫?托尔斯泰(俄) 为人粗鲁意味着忘却了自己的尊严。——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一个人的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才华、气质和品格。——马雅可夫斯基真正的礼貌来自真诚——塞缪尔?斯迈尔斯(英国政治家、哲学家)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培根(英)

微笑,它不花费什么,但却创造了许多成果。——戴尔?卡耐基(美)

五、礼仪小故事

刘备三请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

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4611408881.html, 博文学习网:文明礼仪简笔画图片)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

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想一想:刘备为什么能请到诸葛亮,如果第三次还请不到,他还会去请吗,为什么,

廉蔺交欢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想一想: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如果你是蔺相如,面对

廉颇的挑衅,你会怎么做,

让梨的故事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也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想一想:四岁的孔融就懂得相互礼让的道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以诚相交

毛泽东与哲学家李达(1890—1966年)交往很深,两人同籍湖南,同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李达是武汉大学校长。他们在解放后第一次见面时,李达想改口喊“主席”,可又不习惯,便一连“毛主”了好几次,“席”字还是没有跟上来。毛泽东便说:“你主、主、主什么,我从前叫过你李主任吗(李达曾任中共一届中央局

宣传主任),现在我叫你李校长好不好,你过去不是叫我润之(毛泽东的字),我叫你鹤鸣兄吗(李达的字),”

毛泽东和李达虽是挚友,但也常常发生争执。一次,两人面对面激烈地争论起来,李达激动得未吃饭就走了。毛泽东对在场的一位同志说:“今天我们两个老家伙很不冷静,这在你们青年同志面前示范作用不好。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我今年六十三,但不耳顺,听了鹤鸣兄的话很逆耳,这是我的错。过去我写文章提倡洗刷唯心精神,可是这次我自己就没有洗刷唯心精神。”毛泽东让这位同志通知李达再谈一次,并转告“六十而耳顺”的意思,感激李达的帮助。当李达同志听知了这些情况后,说“还是润之的气量大”。

两人之间的交往,毛泽东可谓“下交不骄”,李达则是“上交不谄”。充分体现了他们之间以诚相交的友谊。

想一想:毛泽东和李达的确是挚友,你有你的挚友吗,你们是如何以诚相交的, 巧合的论文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1838年就已经形成了进化论的观点,并陆续写成了手稿。他没有急于付印发表,而是继续验证材料,补充论据。这个过程,长达20年之久。

1858年夏初,正当达尔文准备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时,突然收到在马来群岛从事考察研究的另一位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1823—1913年)所写的题为《论物种无限地离开原始模式的倾向》的

论文,其内容跟达尔文正在考虑脱稿付印的理论著作一样。达尔文惊叹

道:“我从未看到过比这件事更加显著的巧合,即使华莱士手中有过我在1842年写的那个草稿,他也不会写出一个较此更好的摘要来。”

在这个关系到谁是进化论创始人的重大问题上,达尔文准备放弃自己的研究成果,把首创权全部归于华莱士。他在给英国自然科学家赖尔博士的信中说:“我宁愿将我的全书付之一炬,而不愿华莱士或任何人认为我达尔文待人接物有市侩气。”

深知达尔文研究工作的赖尔坚决不同意达尔文这样做。在他的坚持和劝说下,达尔文才同意把自己的原稿提纲和华莱士的论文一齐送到“林奈学会”并同时宣读。华莱士这才得知达尔文先于他20年就有了这项科学发现,他感慨地说:“达尔文是一个耐心的,下苦功夫的研究者,勤勤恳恳地搜集证据,以证明他发现的真理。”

华莱士宣布:“这项发现本应该单独归功于达尔文,由于偶然的幸运我才荣获了一席。”

想一想:在荣誉面前达尔文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从未想得到任何荣誉”

1957年,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1926—)和杨振宁(1922—)因发现弱宇称不守恒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一项震惊科学界的重大发现。在物理学上,宇称守恒定律长期被捧为金科玉律。50年代中,李政道和杨振宁密切配合,对

这一定律发生了怀疑,提出推翻它的新理论。当时,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李、杨的观点,有的甚至赌咒发誓,说他俩太狂妄了。但是著名美籍中国女物理学家吴健雄(1913—)坚决支持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她得知李、杨的预言之后,立即来到华盛顿国家标准局,领导一个科学家小姐,利用最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进行紧张的验证实验。

1956年,她和同事们终于用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宇称只在部分物理现象中守恒,而在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中不守恒,从而证实了李、杨的新理论的正确。弱宇称不守恒理论从得到实验证实到获得诺贝尔奖,只经过1年时间,这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按照惯例,为发现弱宇称不守恒定律立下汗马功劳的吴健雄,应与李、杨一起分享诺贝尔奖金,但出乎意料的是,她没有能获得这一崇高荣誉。一些科学家纷纷为吴健雄鸣不平:“这实在太不合理了~”

吴健雄对此却淡然处之。她兴奋地对朋友说:“李政道、杨振宁大胆地提出新理论,他们获得最高科学奖是当之无愧的,我为他们感到欣慰不已。”

“难道你不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感到委屈吗,”

“不,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吴健雄谦虚地摇摇头。

“不管怎么说,这是令人不愉快的。”朋友同情地说。

“我觉得,”吴健雄平静、自豪地说,“研究科学,这本身就是

一件快乐的事。”朋友惋惜地说:“唉,您是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荣誉啊~”

“这话差矣~”吴健雄认真地说,“我是一个学人,从未想得到任何荣誉,我愿意帮助任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

想一想:诺贝尔奖是全世界公认的最高学术奖项,令世人瞩目,吴健雄是怎么看待的,她进行科学研究为的是什么,

70年不断的师生情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周谷城和上海教育界的老前辈陈云涛70多年前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就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1921年,周谷城在湖南一师教新文艺、教育学。他一生信仰马列,是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诤友。在他的影响下,一些学生成为党的早期领导人。陈云涛就是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

文明礼仪简笔画图片篇二:礼仪与教化1(青铜艺术)教案

课题: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

(教案)

学科:美术教师:

《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成就的青铜器,掌握有关鼎的知识和欣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审美观,使学生对艺术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鉴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青铜鼎的器形,花纹,专业名词的解释和有关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图片、视频

教学准备:课前组织学生分组,教材,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新课导入:

编钟乐欣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与我一同聆听一段古老的楚乐。

提问:谁能听出这段乐曲是用什么演奏的,是用什么制成的, 是编钟演奏的,是青铜制作的。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一半是由熠熠生辉的青铜器铸造出来的。其制品很多,不

仅有编钟,还有觚、瓿、壶、以及高大威严的鼎。

鼎不仅是重要的青铜礼器,而且还是青铜文化的代表。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青铜时代,通过对鼎的欣赏来领略青铜艺术的风采。

板书课题《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提问:大家知道鼎最早是谁造的吗,

传说夏禹收九州之金,铸造了九个大鼎,后世为天下之主的,便保有九鼎。鼎在当时象征着国家政权,所以后来人们把谋权篡位称作“问鼎”,而取得了天下成为“定鼎” 提问:鼎的成语(激发学生学习青铜器的兴趣)

三、知识传授 1、鼎的铸造

鼎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统治者往往都是倾注大量的人力财力来铸造大鼎。

提问:用来铸造鼎的青铜是纯铜吗,当时为什么不用纯铜去铸造呢,

(通过提问加深对青铜的印象,通过介绍使学生体验到中华民族在冶炼发面创造之伟大)

青铜是纯铜与锡铅的合金,与纯铜比熔点低,硬度大,易于铸造。 2、鼎的器形

通过学生看——学生画——学生总结——学生自改来逐步掌握不同时期鼎的器形。学生看:提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鼎的轮廓及耳、鼎腹、鼎足的形状。 (培养学生观察力,使学生头脑中有了鼎的大致轮廓)

学生画:学生把头脑中鼎的轮廓用简笔画的形式概括出来,并请三位同学到黑

板上分别画出不同时期鼎的器形。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造型能力)

学生总结:三位同学画的是否标准呢,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三个时期鼎的图片。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细致的分析一下。

(对比三个时期鼎的实物图片,教师引导让学生找不同,并做表格归纳,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改:请刚才的三位同学再次上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利用自己总结出的知识进行修改作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自信心) 鼎的器形经过修改以后就可以说非常精准了,正如我们画出来的一样,这种震慑力在逐渐减退,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讨论形成这种演变的原因。(分组,结合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3、鼎的纹饰

作为青铜鼎上的装饰纹饰是否也在随之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作为青铜器的

装饰纹饰有数十种,我们选取的是鼎的主纹饰,因为主纹饰最能表现出当时的思想观念。我们现在看到的三个就是不同时期鼎的主要纹饰。老师并没有按时代去排列。

提问:三个纹饰感觉相同吗,下面我们还是请出同学为我们的大鼎装饰上合适的纹饰。

(通过学生判断选择不同时期的纹饰来自主掌握知识。加强知识的巩固理解) 介绍饕餮纹、环带纹、蟠螭纹的特点

饕餮纹:

古代传说中一种恶兽,所表现的想象动物是和龙凤一样的图腾。

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正面造型,两边对称,两只巨大的眼睛,狰狞可

怖,这种狰狞恐怖的形象正好满足了殷商时代祭祀气氛或政治需要。

环带纹:

环带曲折如波浪起伏,对大海产生好奇。大海对当时人们来说比较神秘,我们的感受不再是神秘、恐怖的狞历美,而是一种典雅和谐的美。

蟠螭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螭,张口、卷尾、蟠屈。有的

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四、情感升华

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中国的这个宝鼎寓意深刻,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对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纪的希冀。这也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

(通过介绍世纪宝鼎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情感)

五、板书设计:

文明礼仪简笔画图片篇三:中班美术计划

中三班美术专题计划

一、幼儿情况分析

本班上期幼儿共40人,较多幼儿对美术有过接触,20多名幼儿能均匀的涂色,并能教认真的参与,表现也较积极,10多人涂色较马虎,涂色的技法少正确,本班幼儿的剪、撕等技能也较弱,能正确地使用剪刀沿轮廓线剪的幼儿很少。

因此,在美工区,我每天为幼儿准备一些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但主动选择的人数并不多,每次就四至五名幼儿,其中吴泽义对美术的领悟性较强,也特别感兴趣,谭淑予和肖欣然成等几名幼儿基础也较好。从以上的情况看,我觉得本班幼儿美术活动教学仍应从基础的涂色、添画着手,激发兴趣,养成大胆表现的习惯,从基本的线条、图形练起,循序渐进地进行辅导。形象性与情感性是幼儿美术的特点,只有当幼儿对美术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才能真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对美术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情感,才能使美术活动取得教育学意义上的成功,延续和发展美术本身。根据幼儿的实际及年龄特点,结合新《纲要》要求,我拟订了本学期美术专题的具体目标、教学内容及具体的工作安排。详细计划如下:

二、目标

1、继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认识以手指活动为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

2、喜欢观察周围有趣的事物、色彩,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感受

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与主要特征,辨别同种色的深浅,能使用相似色或想象色作画。

3、乐意参加手工操作活动,掌握简单的捏泥、折纸的方法,能大胆地想象,用不同材料表现物象。

4、培养幼儿关注生活中有美感的事物,如美术作品、民间艺术等,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构图上理解美、感受美。

5、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开朗的个性,体验积极、向上的情绪氛围。

三、内容安排

1、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自然中、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美的色彩,认识十二种颜色。开展玩色活动:如瓶盖印画、车轮滚滚、喷刷画、棉签画、菜根印画等。

2、组织各类添画活动,学习掌握各种图形、线条的画法,如添画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的点心,添画小动物的脚印,添画球拍上的网格线,画简单的手帕、衣服、裤子等的形状。

3、利用各种辅助物进行贴画,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完整地布局画面,增强作画的自信,如各种各样的太阳,一窝小鸡,一只大象等。

4、运用简笔画的画法,以线条、简单色块表现物体,重点是引导幼儿观察实物、玩具,学会用形、线来拆分、组合,然后表现物体,并能涂上相应的色彩。为了使幼儿形成大胆作画的特点,主要运用蜡笔、油画棒画单个物体,结合粗水笔画轮廓,如圆形、

椭圆形的小白兔,三角形加线条的竹笋,还有小刺猬、蚕宝宝、长颈鹿等。

5、学习简单的写生画,如苹果、梨、枇杷、草莓、萝卜等,主要要求幼儿捕捉绘画对象的明显特征,创造完整的式样。

6、开展欣赏活动,内容有:获奖的儿童画作品,从画报、刊物上选取,或是同伴的作品;简单的民间艺术,如阿福、布老虎;一些美的事物,如花毛衣、印染丝巾、窗花、糖纸等;美的环境,如节日的布置、春天的公园等。

四、指导要点

1、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情绪氛围,稳定、舒适的作画空间,以幼儿情感的满足为基础,促进美术活动的发展。

2、做好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指导工作,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为核心。

3、抓住评价环节,让幼儿说画、评画、赏画,促进幼儿表述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

4、为幼儿提供多种作画材料与工具,引导他们尝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以增强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

5、把握教育机会做到各领域教育内容目标的有机渗透,有机结合,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总之,在指导中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是基础,使之体验创造的快乐是目的。

中三班下期礼仪教育计划

谷娟

礼仪一直都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而且作为我园的教育特色,我们更应该作为重点对幼儿的礼仪进行良好的培养。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将我班该学期本班的《礼仪教育》教研计划如下:

一、情况分析:

班级小朋友的礼仪经过一年半在幼儿园的培养已经初步见效,只是在幼儿的今后交际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礼仪良好习惯。

二、工作目的:

通过良好环境的创设,和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帮助幼儿理解以上礼仪行为的规范要求同时把示范、明理和训练结合起来使之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从而促进幼儿礼仪行为的有效养成。

三、方法措施:

1、礼仪教育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支持作用,所以我们从幼儿园的环境以及班级环境创设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

在园内楼道的墙壁上都有和礼仪相关的图片和儿歌:“你让我,我让你,不小心碰撞说声对不起,没关系。”等,都是制作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幼儿在闲暇

时常常会三两结对,互相交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迪。在活动室的四周我们张贴着各种儿歌,如“宝宝

有个家,玩具也有家,你有家,我有家,游戏结束都回家”,等等。如此布置的本意显然并非是想让幼儿认字,而是借此告诉幼儿,要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2、区域游戏中的环境创设

在语言区内,我们放置了有关文明礼仪的书籍和图片,张贴一些与礼仪教育要求相一致的卡通画、儿童画,用视觉语言提示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

在生活区内,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小超市,小厨房里等日常生活用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创编一些情节:如何招待小客人,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去超市购物等,让礼仪教育渗透到区域活动中来。

四、家园携手提高幼儿礼仪行为

我们将有效地利用家园联系栏及家长接送幼儿的机会多与家长交流勾通我们的礼仪教育教学法方案,方法,并请家长配合我们以身作则教育感化幼儿的礼仪行为。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们采用积极肯定、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某些行为可作为教育素材时,就及时进行教育,让幼儿明白哪些做法是对的,为什么对;哪些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从小事入手,从成人做起。同时,我们运用丰富多样的赏识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称赞一声“你真棒”或抚摩一下幼儿的头、或给幼儿一个微笑、无声地伸出大拇指??幼儿就在不断的赏识中,巩固着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环境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土壤。父母高尚的情操,文明的举止,会深深感染幼儿。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

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园联系

窗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调同步。

五,以下是我班本学期的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幼儿来园离园等一日活动中礼仪行为的培养。

2.语言区域中幼儿不争抢图书。

3.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月份:

1、正确用剪刀,有谦让意识。

2、美工,建构活动中谦让意识的培养。

3、.进餐时学会细嚼慢咽,不浪费饭菜。

五月份:

1、爱科学,有探究愿望。

2. 盥洗时不玩水,不嬉闹。

3.劳动节日教育。

六月份:

1、睡眠时安静入睡,起床时不吵闹,学会自己穿脱衣。

2、学习时认真倾听他人讲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