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信息化系统技术协议

某汽车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信息化系统技术协议

甲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

法定代表人:

目录

1.合作项目

2.合作时间节点

3.合作内容及合作方式

4.主要工作内容

5.进度及变更管理

6.项目验收

7.项目付款标准

8.相关约定

9.保密事项

10.安全规定

11.其它

甲方:

乙方:

鉴于以下条款内容,甲、乙双方经过共同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平等互利原则,特订立本合同。

1.合作项目:

乙方负责甲方智能制造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

该项目的工作内容:以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控制过程为切入点,在总装车间范围内建设工艺管理、计划物流管理、设备管理三大信息系统,即通过多维数据采集+定制软件开发+系统数据集成,完成以总装车间为单位的全息生产监控系统。

2.合作时间节点:

合同签署之日起九个月内,完成智能制造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

3.合作内容及合作方式:

3.1乙方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现场调研、实施和测试等环节,在此过程中,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

3.2乙方输出文件需按照甲方要求进行制作。

3.3项目初期,甲乙双方必须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制定项目详细的工作计划、输出物交付计划及项目开发各阶段的人员配备计划。

3.3.1 甲方应协调现有各系统供应商开放数据接口,并协助项目实施。

3.3.2乙方需在各主要工作阶段及项目完成后做工作阶段总结,且需甲方确认认可。

3.3.3乙方需配合甲方参加系统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讨论以及交流会议。

3.3.4乙方向甲方提供的文件报告应采用中文格式。

3.3.5乙方需在甲方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系统建设工作,如因项目内容变化或其他原因造成项目时间顺延,乙方须提前告知甲方,并征得甲方同意。

3.3.6合作过程中,乙方需定期对甲方进行系统使用相关的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和计划由双方另行确定)。

3.3.7乙方须确保该系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要求。

4.主要工作内容:

4.1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业务建模:

4.1.1业务需求分析:乙方按照SOA业务架构方法,全面分析甲方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通过业务建模分析目标组织流程,分析基础业务模块、组件、类别、对象和目标,确定问题域模型乙方在输出的业务需求定义及业务需求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并请甲方确认通过。

4.1.2 用户需求分析:乙方按照SOA用户需求梳理流程,系统描述用户在该项目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乙方通过输出客户用例和方案脚本中予以说明,并请甲方确认通过。

4.1.3 功能需求分析:乙方根据SOA功能架构模块,定义本项目实现的软件功能模块,乙方通过输出模块定义,描述了系统定义的用户的行为、流程、操做以及系统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并请甲方确认通过。

4.2系统设计:

4.2.1业务架构设计:乙方按照业务需求分析,确定业务流程、职能部门和参与角色。将参与角色匹配业务活动节点,确定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的组织结构和上下级关系,确定各参与方在本项目中的交互关系,整理业务活动流程中流转的数据信息,将业务活动流程划分为业务系统,抽取出每个业务系统中业务流程,确定在各个业务系统之间交互的数据信息,乙方输出业务体系架构设计方案,请甲方确认通过。

4.2.2 系统架构设计:乙方根据业务架构设计,设计系统体系模块。设计系统模块的定位,设计系统之间的接口和关系,设计系统包含的功能,确定各种数据(如信息流、业务流等)流在系统之间的入口、出口、流转、传递和集成。在业务架构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设计系统整体架构支撑业务架构。

4.2.3应用架构设计:乙方根据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系统开发的层次结构和线程驱动的应用逻辑流程,确定应用系统的性能、负载能力、处理能力扩展性和功能的扩展性,定义接口和调用接口的规范,确定各个应用系统相互交互的内容和过程,设计集成应用界面和应用接口,支撑系统架构设计。

4.2.4数据架构设计:乙方根据应用架构设计,设计应用系统和模块对应的数据库、表单和视图,确定每个数据库的容量和性能要求,梳理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之间的关系,设计统一的数据架构设计,建立多维报表分析系统,设计监控数据交换和数据整合工作。设计监控大数据基础平台,设计数据仓库群、基础资源库以及应用数据库。

4.2.5基础架构设计:乙方根据应用架构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设计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信息集成模块,设计前端采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感应终端、定位设备、射频器、移动扫描枪、传感器、PDA等,确定关键现场设备外壳防护满足GB4208中IP52等级,设备电路主板经工业防腐涂覆处理。确定数据采集设备根据系统需求统一配置RS485接口或RS232 Console串口。设计基础架构包括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信息安全管理等。设计展示设备包括车间、生产调度室监控LED大屏与

数据架构和多维报表分析平台通讯。

4.3 基于SOA架构的软件系统开发

4.3.1工艺管理模块

4.3.1.1 HPV数据管理:对各生产线班次人员和数量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对生产节拍进行监控,将实际节拍与理论节拍进行实时比对;对生产线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包括对异常停线时间的信息采集和生产总时间的统计;对各生产线产量进行统计;计算生产线HPV数据,通过报表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多终端进行数据展现。

4.3.1.2 试装/切换:基于当前业务流程,定制开发试装/切换管理系统,系统所需数据从现有ERP 数据获取,便于信息追溯查询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协同操作,主要内容包括:试装计划管理、试装结果公示、试装台账信息发布、切换件资源信息管理、切换台账信息发布等。

4.3.1.3 作业文件智能化:对总装车间内11线总装车型作业文件进行电子化,实现自动展示;按工段安装显示操作终端,及时显示作业文件;能通过软件系统对作业文件进行更换和更新。

4.3.2 计划物流管理模块

4.3.2.1 SPS拣配管理:获取现有ERP系统管理数据,根据订单要求,实时显示拣配内容和配件清单,在SPS拣配区安装作业显示屏,滚动显示拣配清单。

4.3.2.2 计划管理:整合LES、MES、WMS、SAP数据库信息,基于计划部门业务流程,建立计划管理系统,通过报表引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大数据辅助决策计划调整,将业务程序与数据库进行通信,同时保持系统的扩展性,为其他外部数据提供数据接口。计划管理数据内容包括:滞留车数据、订单报表数据、班次数据、交付周期、在制品信息、计划符合率数据等。

4.3.3 设备管理模块

4.3.3.1 参数监控:使用手持终端,对总装车间设备进行参数采集和数据录入,对设备参数进行监控,及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自动提示异常参数。

4.3.3.2 设备故障维修管理:对于总装车间内可从PLC读取故障信息的设备,通过PLC将数据读取并传入设备管理系统,对于无法从PLC读取故障信息的设备,采用手持终端进行故障数据录入,通过软件系统实现对预警故障筛选,建立设备故障信息库,能提示之前处理方案并能追溯之前维修信息。

4.3.3.3 设备维保管理:建立设备维修保养系统,建立电子化的维保计划,通过手持终端进行工单执行和工单管理,建立设备维保数据库。维修工录入设备润滑、检修、定检、巡检等定期需维护的

信息,对未技术维护的可预警提示。

4.3.3.4 设备点巡检管理:建立设备点检、巡检系统,通过手持终端完成点巡检信息录入和巡检人员位置信息管理。操作工可按照人机界面的点检项目确认每一项的点检内容,对于异常录入和维修工作,通过系统操作进行确认。

4.4 系统部署实施:

4.4.1 项目实施:数采设备安装调试、现场布线施工,网络环境的搭建,服务器的安装调试。

4.4.2 培训咨询:系统使用白皮书的编写,系统功能、操作、运维咨询与培训。

5.进度及变更管理:

5.1乙方应按甲方系统建设主计划进度要求,完成全部系统建设工作。

5.2乙方应按项目进度要求合理安排人力,以确保项目进度按计划正常开展。

6.项目验收:

6.1乙方在项目结束前,需将项目节点需交付的所有输出文件装订成册,交付甲方(包括电子版),同时做好该项目的总结报告。

6.2 乙方向甲方交付系统使用白皮书以及相应的培训材料,对甲方主要使用者进行实操培训,将培训记录总结后交付甲方。

7.项目付款标准:

7.1预付款: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周内乙方开具全款额30%发票(6%增值税专用发票),甲方自收到发票之日起一周内支付合同额30%的预付款;

7.2 上线款:分硬件安装,软件平台上线两部分进行。硬件安装前,乙方为甲方开具硬件全额65%发票,甲方收到发票一周内支付硬件合同额65%硬件款,乙方在收到款项一周内安排硬件安装调试;软件平台上线前,乙方为甲方开具软件款总额30%发票,甲方收到发票一周内支付软件款总额30%软件款,乙方收到款项一周内安排软件平台上线;

7.3 验收款:系统稳定运行1个月后,由甲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给乙方,乙方向甲方开具软件合同额35%发票,甲方自收到发票一周内支付软件合同额35%的验收款;

7.4 质保金:项目验收1年后,乙方向甲方开具合同总额5%的发票,甲方在收到发票一周内支付质保金5%。

8.相关约定:

8.1若乙方未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成,每延迟一天,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2‰的违约金,违约金总额不超过项目金额的50%。因甲方原因或项目内容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则不属于违约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