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测试卷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测试卷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测试卷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现象与“地理”没有关系的是

A.夏天我们家乡昼长夜短B.黑龙江的小麦在春天播种

C.台风“桑美”在浙江沿海登陆D.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2.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风土民情,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A.荷兰的斗牛舞B.因纽特人的雪屋C.西班牙的风车D.水城巴黎

3.分析一下“南船北马,南米北面”等词语的由来

A.南方湿润.北方较干旱 B.传统风俗 C.人们的喜好 D.领导人决策造成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影响重大.

A.日常生活B.农业生产C.交通出行D.工业生产

5.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白色长袍多,而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适应A.炎热的沙漠气候B.潮湿多雨的气候

C.伊斯兰教的审美观D.艰辛的居民生活

6.在历届奥运会的长跑比赛中,一些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常取得好成绩,是因为

A. 黑人身体素质好

B.当地交通不便,靠步行

C.国家贫穷,人们能吃苦耐劳

D.生活在高原,无氧耐力强

7.面食是的主食.

A.北方人B.南方人C.藏族人D.壮族人

8.下列体育活动与开展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冲浪——内陆地区 B.冬季运动会——广州

C.登山运动——平原地区 D.滑雪运动——东北山地

9.天气预报只是近几年的事.千百年来,人们出门看天,靠的是祖祖辈辈观察、积累

流传下来的天气知识.请根据下列事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可能不会下雨的是①星星布满天②蜻蜓、燕子低飞③蛇过道④蜘蛛织网⑤蚂蚁搬家.

A.①②⑤B.①④C.②③⑤D.③④

10.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中三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地图名D.图例和注记

11.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

A.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12.读图,教学楼位于升旗台的什么方向

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

13.标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一般指向

A.正北B.正东C.正西D.正南

14.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应采用的定向规则是

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5.当你面朝东方对着初升的太阳时,你的左侧是

A.西方B.东方C.北方D.南方

16.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中国地图B.亚洲地图C.山东地图D.济南地图

17.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该选择

A.世界交通图B.世界政区图C.中国地形图D.该城市旅游交通地图18.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地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5 000 000 B.1:500 000 C.1:50 000 D.1:50 000 000

19.学习地理要学会不断地收集地理信息。下列关于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错误的是。

A.电视新闻 B.访问互联网 C.阅读各种报刊 D.道听途说15.野外旅行不一定要准备

A.随身听B.地图 C.照相机D.笔记本

20.在下面常用图例中,表示运河的是()

21.关于图例和注记的解释,正确的是

A.图例是用来表示各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符号

C.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D.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是用一样的符号

22.一张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

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 000 B.1:100 000 C.1:10 000 D.1:10 000 000 24.WTO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要在地图上查找它,最佳的方法是

A.先查欧洲政区图,再查世界政区图,最后查瑞士政区图

B.先查世界政区图,再查欧洲政区图,最后查瑞士政区图

C.直接查世界政区地图

D.直接查欧洲地形图

25.学完“地图上的比例尺”之后,小丽、小华、小明、小玲四位同学,针对“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的地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下面是他们四人的发言,你认为谁的说法不正确

A.小丽:从表示范围来看,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

B .小华:从表示范围来看,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小

C .小明:从表示内容来看,比例尺大则表示的内容详细些

D .小玲:从表示内容来看,比例尺小则表示的内容粗略些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26.地理主要分为 和 。

27. 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28.地图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29.比例尺表示 距离比 距离缩小的程度. 30、比例尺分为 、 、 。

31.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 下 ,左 右 ”的规则确定方向。

三.解答题(共20分)

32.请把下列图例符号与其名称连起来:(10分)

33.将下列情景与

适用地图用直线连起来。(10分) 情景 适用地图 A .周末郊外山地越野 1.卫星云图

B .台风将近安全防范 2.地形图

C .人口普查计划生育 3.农业图

D .秋收在即农田规划 4.中国地形图

E.了解青藏高原的大体海拔 5. 人口图

33.读某村平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上图中小河的流向是从________往________流。

(2)一辆汽车从学校驶向农机站,其行驶方向应是:从 向 . (3)水电站位于农机站的 方向.

(4)如果将图中的指向标向右旋转45°,那么,面对此图,其上、下、左、右的方向分 别应为: 、 、 、 .

⑸.该地图的比例尺为1:20000,如果从图中A 、B 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千米。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5分)

(1)图中有哪几种比例尺?(3分)

(2)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_____。 (3)天津在北京的________方向。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考试卷 1.最先村证实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2.下列关于赤道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状是半圆形的 B.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 ) A.6357干米 B.6371干米 C.6378千米 D.6360千米 4.本初子午线是 ( ) A 、地球仪是的任意一条经线 B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 、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下列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 ( ) A.120°E ,10°S B.50°W,40°S C.160°W,30°N D.140°E ,35°N 6. 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8. 下列地点中, 位于 “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 现象的是( ) 9. 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10. 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 A.上海(约31°N) B.北京(约40°N) C.海口(约20°N) D.厦门(约24°N) 11.当北京时间为傍晚时,美国纽约正值: ( ) A.黄昏 B.午夜 C.黎明 D.正午 12下列节日中, 北京地区白天最长的是 ( ) A. 国际儿童节 B. 国际劳动节 C. 建党节 D. 国庆节 13.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是: ( )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经度不同地方时间不同 D.地球形状的变化 14.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图。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两倍: ( ) A.乙图表示范围广,内容粗略 B.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C.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粗略 D.乙图表示的地图面积是甲图的2倍 15.沿河到贵阳的直线距离是4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距离是4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 A.1:100000 B.1:10000000 C.1:1000000 D.1:10000 16. 今年寒假你准备去贵阳旅游,先了解一下有哪些景点,你会选择下面哪种地图 ( ) A 贵阳旅游图 B 中国政区图 C 贵阳交通图 D 贵阳市区图 17.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18.甲点(30°N,75°E)位于乙点(0°,20°W)的什么方向(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9. 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 ) A 山谷 B 山脊 C 陡崖 D 鞍部

七年级下册期末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栏,每小题2分,共50 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傣族的住宅多为竹楼,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当地的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气候 B. 藏族的服饰主要是传统藏袍,以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 C?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这和当地的气候潮湿很有关系 D. 一月份,我国长春与海口市的居民服饰特点区别不大 2。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 A. 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比例大 B.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所占的份额大 C?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D.受气候影响较大 3.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 A. 节约用水 B.兴建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4.下我国下列地区严重缺水的是() A. 海南岛 B.华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将会增加 B.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会减少 C?我国是资源大国,资源不存在短缺问题 D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6. 要将山西省大同煤田的煤炭运输到上海,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和公路运输 B.铁路和海运 C.内河和海运 D.公路运输 7. 关于香港的正确说法是() A. 博彩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 B. 香港各种自然资源丰富 C. 香港是世界上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交通中心 D. 香港的农业非常发达,是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重要

8. 下列关于我国名山的分布,正确的是() A.鼎湖山一一江西 B.黄山一一安徽省 C.泰山一一福建省 D.贡嘎山一一云南省 9. “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在北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北京办公。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各个国家,都在北京设立了驻华使馆机构。”这段话充分说明北京城市职能之一是() A.全国的军事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文化中心 10.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热充足,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水果等生产基地 B .因人口稀疏,人均耕地多,大力发展“基塘农业” C. 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生产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基地 D. 蔬菜种类多,全年可收获10-11次,四季均可上市 11. .几个同学正在谈论首都北京,其中发言有错的是() A. 小北说:北京的位置大致是40°N,116°E B. 小京说:北京位于燕山山脉以南,太行山脉以东 C. 小天说:北京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 小津说:北京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12.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的顺序应是() A.辽中南一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C. 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 D.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中南 13.以下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正确的是() ①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且多暴雨,冲刷严重②土质疏松干燥,极易渗水 ③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④开发历史久、过度放牧、不断开荒种地等人类活动 加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 A.重工业基地 B.综合性工业基地 C.轻工业基地 D.内向型经济 15.下列货物最适用汽车来运输的是() A.2吨水果从郊区运到城里 B.一批信件从北京发往美国 C.1000吨土豆从山西运往河北 D.10万吨大米从上海运往武汉 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明显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为() A.公路 B.航空 C.水运 D.铁路 17. 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发展最高的地区是被称为“鱼米之乡”的()

七年级地理地图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地图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地图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B丘陵是指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地 C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D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 2.以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和缓为特点的'地形 是() A、高原 B、丘陵 C、山地 D、盆地 3.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坡的地方() A.等高线重叠 B.等高线稀疏 C.等高线密集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4.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5.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6.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A.绘图纸张大小 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D.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 7.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 对高度是()。 A.10380米 B.1532米 C.7324 D.8380米 8.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 A、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C—A B、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B—A C、为了尽快到达山顶,应选择从B—A D、为了既快速又省力,应选择从C—A 10.在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 A、10千米 B、0.1千米 C、100千米 D、1千米 二、读图综合题(60分)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点的海拔为米,A点的海拔在米与米之间,C点与D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米。 (2)图中所表示地区的地形是(选择填空)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盆地 (3)若图中的粗实线为一条公路线,则该公路的延伸方向大致为。 (4)图中E点所在地属于(选择填空)。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山顶

2018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2018年七年级地理第一章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可以确定位置,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等,回答1-2题。() 1.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 D.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2.对于地球仪上A、B两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B. B位于北半球C. A位于低纬度D.B位于高纬度 3.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5. 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据报道,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17“、北纬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右图,回答4- 7题。 4.事发地点位于图中() A. a海域 B. b海域 C.海域 D.d海域 5.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 大致是()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正南方向 6.在地球仪表面,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所有经线等长。据此推断,图中①一④各点之间的实地距离最短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不考虑天气因素,②地每天的日出时间总是比①地早1小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纬度差异D.地壳运动 8.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是因为(C) A.太阳和星星都绕地球转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轴是倾斜的 经纬网是我们在地球上 准确定位地理事物的依据。如图是上海、孟买、莫斯科、堪培拉四城市经纬度 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随地球自转一周,四个城市中绕地轴 旋转距离最长的是() A.上海B.孟买C.莫斯科D.堪培拉10. 6月14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上海B.孟买C.莫斯科D.堪培拉 11.四个城市中,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A.上海B.孟买C.莫斯科D.堪培拉 12. 在比例尺1: 10000。的地图中,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5千米 B. 50千米 C. 500千米 D.0.5千米 13.某人自赤道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0米,最后他将位于出发点的() A.正北方B.正西方C.正南方D.正东方 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基本技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地图知识,完成14-15题。 14.读玲玲所在学校的校园平面示意图,教学楼位于宿舍楼的方向是 A.正东B.正北C.正南D.正西 15.玲玲计划周末参观本市博物馆,她应该选择该市的 A.博物馆导游图B.地形图C.商业网点分布图D.人口分布图 结合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6-18题。 16.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1. 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A. 1000米 B. 500米 C. 600米 D. 1200米 17.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以丘陵山地为主B.典型的盆地C.广阔的平原地形D.高峻的高原地形 19. (2017?怀化)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国家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巴西地图B.法国地图C.俄罗斯地图D.埃及地图 20.图中反映盆地地形的是()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地理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地理版含答 案) 距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这是检验我们一学期学习成果的时期。对于初一地理的学习,编辑老师提醒大家要多做一些练习题。一起来看一下这篇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吧!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内)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答案 1、下列成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虹销雨霁 B.雪虐风饕 C.云淡风轻 D.十冬腊月 2、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人才走。这段话调侃的恶劣天气不仅影响了交通运输,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不利。这段话反映的天气是图1中的 3、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A.陆地 B.海洋 C. 云区 D. 城区 读图2(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4-6题。 4、图中①区是一个

A.低温中心 B.高温中心 C.干旱中心 D.低压中心 5、分析图中②、③地区等温线的疏密情况,可知 A.②地温差小 B.②地温差大 C.③地温差大 D.一样大 6、图中①处的地形是 A.盆地 B. 平原 C. 山谷 D.山顶 7、小江和小丽放暑假骑单骑旅行。从图3中的对话可知,山顶的气温是 A. 24 B. 33.6 C. 24℃ D. 33.6℃ 8、世界的干极是 A.撒哈拉沙漠 B.阿塔卡玛沙漠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卡拉库姆沙漠 9、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少 B. 两极地区降水多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侧,东多西少 D.中纬度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10、世界最炎热的大洲和最寒冷的大洲是 A.非洲南极洲 B.亚洲南美洲 C.大洋洲南极洲 D.北美洲欧洲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 温馨提示: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哦。祝你考试成功!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考号 姓名 班级 学校 座位号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 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最先村证实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2.下列关于赤道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状是半圆形的 B.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 ) A.6357干米 B.6371干米 C.6378千米 D.6360千米 4.本初子午线是 ( ) A 、地球仪是的任意一条经线 B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 、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下列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 ( ) A.120°E ,10°S B.50°W,40°S C.160°W,30°N D.140°E ,35°N 6. 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8. 下列地点中, 位于 “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 现象的是( ) 9. 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10. 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 A.上海(约31°N) B.北京(约40°N) C.海口(约20°N) D.厦门(约24°N) 11.当北京时间为傍晚时,美国纽约正值: ( ) A.黄昏 B.午夜 C.黎明 D.正午 12下列节日中, 北京地区白天最长的是 ( ) A. 国际儿童节 B. 国际劳动节 C. 建党节 D. 国庆节 13.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是: ( )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经度不同地方时间不同 D.地球形状的变化 14.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图。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两倍: ( ) A.乙图表示范围广,内容粗略 B.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C.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粗略 D.乙图表示的地图面积是甲图的2倍 15.沿河到贵阳的直线距离是4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距离是4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 A.1:100000 B.1:10000000 C.1:1000000 D.1:10000 16. 今年寒假你准备去贵阳旅游,先了解一下有哪些景点,你会选择下面哪种地图 ( ) A 贵阳旅游图 B 中国政区图 C 贵阳交通图 D 贵阳市区图 17.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18.甲点(30°N,75°E)位于乙点(0°,20°W)的什么方向(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9. 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 ) A 山谷 B 山脊 C 陡崖 D 鞍部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亚洲各海拔所占比重图,完成1-2 题。 1.亚洲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 A.<200米 B.200~500米 C.500~2000米 D.>2000米 2.此图反映了亚洲地形的特点是 A.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形单一 D.各地海拔差异不大 读日本和俄罗斯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日本国土狭长,大部分位于北温带②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③俄罗斯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④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B.耕地面积狭小,农业生产水平不高 C.矿产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 D.工业发达,但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2016年3月,中国与泰国、越南等湄公河流域五国在海南三亚举行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中国总理李克强高兴地说,要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结合东南亚水稻分布图及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完成5-6题。 5.有关图中水稻主要分布特点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分布在沿海地区 B.分布在内陆地区 C.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平原地区 D.分布在河流中上游地区 6.水稻的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图中能够支撑水稻在该地区广泛种植的信息是 ①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②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 ③地处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④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读图“西亚地区”略图,完成7-8题。 7.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温多雨,森林广布 B.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C.温和湿润,河流密布 D.寒冷干燥,冰原广布 8.下列关于该地区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平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3.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B.二个 C.三个D.四个 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

A.160°W B.20°W C.160°E D.20°E 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 B.66.5°N,180° C.66.5°S,20°W D.66.5°S,160°E 7.图1-27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图1—27 8.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9.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该地处于北半球

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11.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 12.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0 50 D.1/50000的比例尺比千米的比例尺小 13.在1:10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2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A.62000千米B.620千米 C.620000千米D.6200千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第1章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A.哥伦布B.麦哲伦C.达尔文D.哥白尼 2.(2分)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棋盘似的正方体B.倒扣的巨锅 C.球体D.圆形 3.(2分)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75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 4.(2分)地球的表面积是() A.4万亿平方千米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D.6357千米 5.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地球仪中“地轴”与地球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A.太阳B.北斗七星C.北极星附近D.月球 6.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A.点B.点C.点D.点

7.(2分)地球仪上的纬线() A.指示南北方向B.长短相等 C.都是半圆D.有无数条 8.(2分)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9.(2分)地球上0°经线是()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10.(2分)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A.赤道B.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11.(2分)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由南向北,度数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 C.由赤道向两极,度数逐渐增大 D.由两极向赤道,度数逐渐增大 12.(2分)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点是() A.25°W,25°N B.25°E,25°S C.145°W,45°S D.145°E,45°N 13.(2分)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赤道B.南回归线C.南极圈D.北回归线14.(2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地球本身不发光 C.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15.读图,回答15~17题. 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交替B.昼夜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2008—2009学年辽宁省辽阳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 全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中(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有关亚洲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跨经度最广的洲。 C、跨纬度最广的洲。 D、跨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2、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位于两大板块之间,多火山、地震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日本人人种优良,智商高 D、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运输 3、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A、多盆地地形 B、海拔较高,以高原为主 C、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关于贝加尔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B、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C、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D、世界最深的湖泊 5、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城市是() A、麦加 B、耶路撒冷 C、麦地那 D、巴格达 6、被欧洲西部人们称为“绿色金子”的是() A、橄榄 B、牧草 C、水稻 D、森林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土耳其高原 C、巴西高原 D、东非高原 8、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东南亚 B、加拿大 C、澳大利亚 D、美国 9、印度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火山 B、地震 C、泥石流 D、水旱灾害 10、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气候问题 D、粮食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测试卷0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长度相等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下图所示地球仪,回答2~3题。 2.地球仪中“地轴”与球面的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A.太阳 B.北斗七星 C.北极星附近 D.月球 3.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雅安的经纬度约是() A.30°S,103°E B.30°N,103°W C.30°N,103°E D.30°S,103°W 5.雅安位于成都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6.如图所示之日,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7.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于4月6-8日在海南博鳌(19.14°N,110.58°E)隆重召开,主题为“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根据资料判断,博鳌位于图中()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8~9题。 8.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图中①地位于②地的()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0.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章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最确切的是。 A.正球体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不正方体 D.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球体 2.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3.地球仪上,纬度30°,经度0°的地方有几处?。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4.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这样的 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24小时 6.假如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有可能会产生。 A.没有昼夜更替 B.日夜星辰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D.没有变化 7.当南极州处于夏季时,昆明市的季节应该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在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幅地图中,反映实际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云南省地图 D.某中学平面图 9.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北京时间),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了8.3级地震,小雨想知道智利在哪里,他应查阅。 A.亚洲政区图 B.亚洲地形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10.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 11.实际距离为100千米,图上距离为1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0 B.1:1000 C.1:100000 D.1:1000000 12. A点海拔500米,B点海拔1500米,则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A.500米 B.2000米 C.1000米 D.1500米 13.云南省的地形在五种地形类型中属于。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盆地 1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 A.绿色 B.黄色 C. 蓝色 D.红色 1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是。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16.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约。 A.1∕2 B.3∕2 C. 1∕4 D.7 ∕3 17.世界的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18.地跨热、温、寒三带的大洲是。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19.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A.南极洲北冰洋 B.亚洲北美洲 C.南极洲大西洋 D.亚洲太平洋 20.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21.下列关于大陆漂移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B.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海水的浮力 C.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 D.大陆漂移的有力证据就是大西洋两岸相似的古生物化石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各小题中均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主要原因是: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区域最广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亚洲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部高,西部低 D.东部低,西部高 3.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 C.中南半岛 D.朝鲜半岛 4.目前,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 拉丁美洲 5.日本传统服装是: A.旗袍 B.西服 C.牛仔服 D.和服 6.濒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7.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的是: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8.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A.亚洲西部 B.亚洲中部 C.亚洲东部 D.亚洲北部 9.下列国家,属于东南亚内陆国的是: A.老挝 B.新加坡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10.人口增长过快导致: A.粮食增长快 B.粮食不足 C.工业发展快 D。环境得到改善 11.现阶段,西亚波斯湾沿岸各国经济发展主要以: A.出口石油为主 B.发展沙漠旅游业 C.开发海洋资源 D.发展农业为主 12.下列河流,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的是: A.伏尔加河 B.叶尼塞河 C.鄂比河 D.勒拿河 13.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十分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B.森林面积大 C.纬度高 D.受海洋影响小 14.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是 A.伊尔库茨克 B符拉迪沃斯托克 C.圣彼得堡 D库尔斯克 15.下列地区,地形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特点的是 A.中南半岛 B.日本群岛 C.印度半岛 D.马来群岛 16.下列不是日本主要海外投资对象的是 A.美国 B.南亚 C. 东亚 D.东欧 17.国际上将俄罗斯划分为欧洲国家,原因是 A.大部分领土在欧洲 B.大部分人口、首都、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欧洲 C.居民都是白种人 D.经济发达 18.日本四大岛屿中,面积最大的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过关练习题

地图 1. 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 1:500 B. 1:5000 C. 1:10000 D. 1:15000 2.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 1:10 B. 1/10 C. 1:10000 D. 1:1000000 3. 丘陵的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A. 200米 B. 300米 C. 400米 D. 500米 4. 在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地形是 A. 高原 B. 山地 C. 山谷 D. 断崖 5. 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 A. 绿色→黄色→褐色 B. 绿色→褐色→黄色 C. 黄色→绿色→褐色 D. 褐色→黄色→绿色 (1)地形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2)下列各地的海拔高度 A_________米 B_________米 D_________米 E_________米 6. 说明地图等高线的含义. (3分) 答: 7. 读图回答. (12分)

(1)A 点的海拔是____________米 (2)B 点的海拔是____________米 (3)C 点的海拔是____________米 (4)A 点与B 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米 (5)A 点与C 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6) B 点与C 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 ) 2. 下列描述表示相对高度的是 A. 学校旗杆高12米 B. 吐鲁番盆地-155米 C. 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D. 死海-400米 8. 下列各图中, 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 9、 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10.甲乙两地实际距离5千米,在图上量得两地相距1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1000001 B.50000 1 C.1:500000 D.5:100000 11. 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45° 55° 40° 60° 55° 56° 45° 48° 45° 40° 45° 15° A B C D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初中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因为() A、鱼的营养价值高 B、民族饮食习惯 C、岛国的资源优势 D、鱼的价格较低 2、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所以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则地球的转动方向是() A、顺时针、逆时针 B、逆时针、顺时针 C、顺时针、顺时针 D、逆时针、逆时针 3、表示东经、西经、南纬、北纬的四个字母是() A、E-W-S-N B、W-E-N-S C、E-S-W-N D、N-S-W-E 4、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获得太阳光热最少的是()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5、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 6、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的直射与斜射 B、公转与自转同时进行 C、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斜交66.5o的夹角 D、地球的自转 7、日心说的创立者是() A达尔文B、布鲁诺C、哥白尼D伽利略 8、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温带地区 D、回归线附近 9、某地(38oN,116oE)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寒带 D、南温带 10、一个人站在北极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朝() A、正南 B、正北 C、西北 D、东北 11、本初子午线的地理意义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纬度和经度的分界线 D、长度和赤道长度相等 12、地球仪上,纬线圈的长度是() A、都相等 B、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C、与经线圈相等 D、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13、每年太阳光直射23.5oN时,是北半球的()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4、A地比B地高出垂直距离为700米,这个高度是() A、海拔B相对高度C、绝对高度D、既是相对高度,又是绝对高度 15、在一年之中,有二次阳光直射的地方是() A、南北回归线上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之间D南北极圈之间 16、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极圈 17、在1:400 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8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A、4千米 B、8千米 C、32千米 D、320千米 18、在一幅三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5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 A、1.5千米 B、3千米 C、150千米 D、50千米 1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平原的颜色一般是() A、绿色 B、黄色 C、蓝色 D、白色 20、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 A、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 B、中国、日本、美国、俄国 C、中国、印度、埃及、巴比路伦 D、希腊、罗马、马其顿、大食 二、填空题(33空)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扁,略鼓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为千米。 2、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是(国)航海家。 3、地球的公转轨道面近似,并与地轴总是保持的夹角。 4、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是,零度纬线也叫。

七年级地理经纬网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经纬网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 一.选择题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应看地图的情况是 A、所有地图 B、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 C、带经纬网的地图 D、带指向标的地图 2.如果你面向南面而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A、东 B、西 C、南 D、北 3.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适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城市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图 4.下列有关地图论叙不正确的是 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 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5.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中国地图比福建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福建省地图是,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 C、绘制厦门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福建省地图更为简

略 D、绘制集美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6.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政区和交通图”上,量得福州与北京的图 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A、150千米 B、600千米 C、1500千米 D、6000千米 7.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 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A、10厘米 B、4厘米 C、2.5厘米 D、0.4厘米 8.四种比例尺,最大的是: A、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1:5000000 D、 050千米 9.站在南极点上的人, 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A、北 B、南 C、西 D、东 10.读右上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点位于B点的西北B.A点位于C点的东北 C.C点位于A点的西南D.B点位于A点的正东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纬线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3.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 A.160°W B.20°W C.160°E D.20°E 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B.66.5°N,180° C.66.5°S ,20°W D.66.5°S,160°E 7.下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8.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9.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该地处于北半球 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11.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 ()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 12.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1/50 000的比例尺比的比例尺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