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灵菇

藏灵菇
藏灵菇

藏灵菇

简介:

藏灵菇是天然野生制酸奶的唯一菌种,由藏灵菇制成的酸奶,只有藏灵菇和鲜牛奶,无需加热,含有100/%的乳酸活菌,绝无任何添加成份:如增稠剂,添加剂,甜味素,防

腐剂,调味素等.

效用:

常食之可增强身体抵抗力,具有:1.补钙,2.氨基酸,3降血压,防止脑出血,4.降血脂,防止心脏病,每天喝250毫升,不吃降血脂药,-星期能降下血脂.5.软化血管,防止老化,6.润肠通便,排毒养颜,尤其肠癌患者,7.不含糖,更适合糖尿病患者8.胃病患者,9.护发保黑发亮,防止白发,促使白发转黑.10.常饮可增加身高.增加身体免疫力. 但牛奶中培养时,很多的杂菌也在大量的繁殖,有益、有害菌混杂,究竟最后谁战上风很难说,一旦被有害菌侵入体内,很容易引起肠炎等疾病。

藏灵菇的发现:

“西藏灵菇”又名“西藏雪莲”,是源自西藏雪原的特有珍稀菌种,是西藏土生土长的有生命的菌类。十九世纪,因其神秘奇异的功效而被欧洲一位医学院教授发现,样子有点像是缩小

了的白色小猴头,大约有蒸熟的米饭粒那么大,拾起一颗,感觉软软的,有点发粘,韧性极好。早在2002年,北京地区曾经就流行过“西藏雪莲”,后经权威部门检测发现所谓神奇的“西藏雪莲”只是一种菌类,它含60%~70%的乳酸菌,其它则是革兰阳性菌、双歧杆菌、酵母菌、芽孢等杂菌,还有一些从没见过的菌类杂菌。它进入人体后转化成蛋白质,水解后又成了氨基酸,而氨基酸有助人体吸收。藏灵菇是天然野生制酸奶的唯一菌种,由藏灵菇制成的酸奶,只有藏灵菇和鲜牛奶,无需加热,含有100/%的乳酸活菌,绝无任何添加成份:如增稠剂,添加剂,甜味素,防腐剂,调味素等.常食之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颗粒状物质,这种物质传说来自西藏,专家猜测来自印、巴,当地人自古以来就在家中泡牛奶喝。科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许多微生物,比如专门能够利用乳糖的酵母菌,还有乳酸菌(主要包括乳酸球菌、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醋酸菌,此外也有报道称发现过双歧杆菌。这些菌经过长期的相互适应和协同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菌相,以这种颗粒为发酵剂在牛乳中发酵后而得到的发酵乳制品被称为酸牛奶酒,在当地叫做开菲尔(也有译作克菲尔)。此种颗粒状物质被称为开菲尔粒。由于开菲尔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酒精、乳酸、醋酸,使制品具有独特的发酵风味和清爽的沙口感,深受许多国家人们的喜爱。

藏灵菇的研究

中科院微生物学研究所菌种中心的高级实验师贾建华女士说,关于“西藏灵菇”,他们已经接待了六七批来鉴定的人。虽然鉴定出来的菌种小有差别,但目前发现的都属于克鲁维酵母属和假丝酵母属的真菌,无毒性,此外还包括乳酸菌、醋酸菌等。据从事酵母菌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白逢彦博士介绍,这两种菌属于好氧菌,一般情况下,在25℃-30℃下在适宜的培养基里几个小时就能繁殖一倍。对于读者提出的不慎把“灵菇”吃进肚中会不会有危害的问题,白博士说,我们用肉眼看到的白色“灵菇”其实是聚合体,而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存在于奶中,用纱布过滤是滤不掉的。也就是说,无论用不用纱布过滤,都会有一部分真菌进入人体。但菌种是无毒的,所以不应该有不良影响。

藏灵菇的显微镜观察

将“灵菇”做成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认定“西藏灵菇”就是开菲尔的一个品系。“西藏灵菇”(经过反复冲洗后应为不规则乳黄色颗粒)即为开菲尔粒,它是由特有的粘多糖类物质形成的网络,分有很多片层,不同片层分布有不同的菌相。开菲尔粒最大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和抗污染力。开菲尔粒中的复杂菌相经长期的相互适应和协同使开菲尔粒形成了整体“战斗力”,能够抑制杂菌和致病菌的滋生。特有的粘多糖能够保护开菲尔不受外界微生物的侵染,像霉菌,侵染不到开菲尔粒内层,它释放的酶也不能把片层分解破坏。如果我们将开菲尔冲洗干净,自然干燥,半年后再使用,它仍然有活性。遗憾的是,许多国家比如前苏联、日本、德国从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

开菲尔粒,但时至今日,也没有人为地仿制成功开菲尔粒。虽然许多国家也有工业化生产的开菲尔问世,口感和作用也与传统的开菲尔基本相似,但是不能形成开菲尔粒。国内企业其实也有生产开菲尔饮料的,但是因为口感不适应等原因,老百姓不大能接受。对于民间所传关于“灵菇”的注意事项中提到的“灵菇”必须用玻璃和陶瓷制品来盛,贾女士认为,这其实和煎煮中药忌用铁器差不多,因为鲜奶发酵成酸奶后,呈酸性,有一定腐蚀作用,会和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不过,遗憾的是,限于研究的范围,贾女士和白博士只能给我们提供“灵菇”的种属,对于它的药理效应还不能做出详尽介绍。

注意事项

对于在我国民间传饮的这种“西藏灵菇”,至此有3点需要强调。

(一)、它不是蘑菇,它属于开菲尔中的一个品系,从菌相构成到粒的特性都跟开菲尔极其相似。

(二)、“西藏灵菇”的抗污染能力没有真正的开菲尔那么强。

(三)、“西藏灵菇”中含有的菌相与传统的开菲尔粒中的菌相是否一致还在研究中。不过,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它有一定的调整肠内菌群,改善人体胃肠内环境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但仍需要对“灵菇”做进一步的食品安全性研究,以便尽早将它进行产业化生产。

食用方法:

每半斤鲜奶大约两汤匙灵菇,24小时后,用塑料漏斗过滤出奶,使用塑料或木质汤匙压净奶,喝下排出的培养液。用清凉的凉开水(忌用自来水)清洗灵菇,然后放回干净的容器内(必须是陶瓷或玻璃制品),再注入半斤鲜奶,盖好容器盖(应有透气孔若干)放于室温下(约16度左右,参考温度),但不能放冰箱里,培养液要连服20天,每日于睡前服用,服用20天后,间隔服用10天,按此顺序服用,直到身体恢复健康。在不服用的10天间隔里,每天必须坚持清洗并用鲜奶浸泡,同以往一样滋润它,以防止减低药效或死去。健康的灵菇17天长大一倍,这时即可分割使用,请勿使用酸奶粉,勿使灵菇接触金属。

二、西藏灵菇的功效

1、增强人体机能抵抗力;

2、治疗心脏病、改善动脉硬化、并对胆固醇水平有积极影响作用;

3、治疗胰、肝、脾病;

4、对胆、胆囊及胆结石有极好的疗效;

5、缓解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6、灵菇产生的抗生素具有消炎作用;

7、使血压正常;

8、治疗胃病,对小便不畅有一定疗效;

9、防止病症发展;

10、延缓衰老;

11、消除疲劳,并能提供人体每日所需的维生素。

三、灵菇酸奶的作用

(一)灵菇酸奶与牛奶不同之处

灵菇酸奶与牛奶不酸奶比牛奶更容易消化吸收。

灵菇酸奶通过发酵,牛奶中的乳糖被分解,很多喝了牛奶肚子咕噜叫的人,如换喝灵菇酸奶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也不会泻肚。(二)灵菇酸奶与一般酸奶的不同之处

灵菇酸奶分解出来的乳酸、碳酸气有独特味道能提高食欲,还能促进唾液分泌和肠蠕动,对体内促进作用比酸奶高。

灵菇酸奶对平衡肠道细菌有独特的功效。肠内约有100多种100多亿个细菌生存,其中包括有益于蠕动的有益细菌,也有不利于健康的有害细菌。它们的平衡比例对人体健康至关重大,灵菇酸奶能有效抑制有害细菌,促进有益细菌。特别对高龄者来讲,肠胃蠕动随着有害细菌增多而衰弱,喝灵菇酸奶既可抑制有害细菌,又可促进肠胃蠕动。

(三)灵菇酸奶的疗效

1.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的繁殖,对肠道有保护作用。

2.用乳酸菌做成的抗菌性物质有防止感染的效用。

3.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肠道蠕动,对消化不良和泻肚有防治作用。

4.能提高肝脏功能:对肝、胆结石有极好的疗效。

5.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

6.改善动脉硬化,对平衡血压--高压降低、低压升高有良好的作用。

7.缓解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8.具有消炎作用,并能消除疲劳。

9.防治病症发展,延缓衰老。

10.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11.有平喘止咳作用。

12.对癌症有预防作用,并能消除抗癌药物的副作用。

四、灵菇酸奶的自制流程

1、选用清洁的灵菇菌5-10克。

2、所用器皿用滚开水消毒。

3、把手彻底洗干净。

4、选用陶瓷或玻璃容器不能用铁或搪瓷器皿。

5、倒入新鲜消毒奶0.25-0.5公斤。

6、密封后放在室温15℃-20℃的地方。

7、24小时后,灵菇酸奶做成。发酵时间最长不能过48小时。

8、将发酵的灵菇酸奶滤出灵菇菌块。

9、把滤出的灵菇块用凉开水冲洗干净,以待再次使用。

10、灵菇酸奶的味道类似普通酸奶,如口敢不适合可加点白糖。

11、灵菇酸奶一次喝不完可放入冰箱,保质期为5天。

12、健康的灵菇每10-17天长大一倍,可分割使用。

五、注意事项

每半斤鲜奶大约两汤匙灵菇,24小时后,用塑料漏斗过滤出奶,使用塑料或木质汤匙压净奶,喝下排出的培养液。用清凉的凉开水(忌用自来水)清洗灵菇,然后放回干净的容器内(必须是陶瓷或玻璃制品),再注入半斤鲜奶,盖好容器盖(应有透气孔若干)放于室温下(约16度左右,参考温度),但不能放冰箱里,培养液要连服

20天,每日于睡前服用,服用20天后,间隔服用10天,按此顺序服用,直到身体恢复健康。在不服用的10天间隔里,每天必须坚持清洗并用鲜奶侵泡,同以往一样滋润它,以防止减低药效或死去。健康的灵菇17天长大一倍,这时即可分割使用,请勿使用酸奶粉,勿使灵菇接触金属。

红茶菌

简介

红茶菌又名“海宝”、“胃宝”,是用糖、茶、水加菌种经发酵后生成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其本身的酸度又抑制了有害细菌的生长,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尤其对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疑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还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近年来,红茶菌在日本及欧美兴起了应用和研究的新高潮。其实150多年前它起源于我国渤海一带

营养功能

红茶菌饮料主要营养成分及相应的功能如下:

(1)多糖、茶多酚、低聚异麦芽糖、茶碱: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自身抵抗力;调节血脂,调节血糖;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减少肠道腐败物质和致癌物质;增加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2)醋酸、乳酸、柠檬酸:清理肠胃,帮助消化,防治便秘,提高维生素的稳定性,预防有害病菌、病毒入侵,预防感冒。

(3)咖啡因:提高大脑活力,消除疲劳,振作精神。

另外,红茶菌中含有三种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对人体可起到特殊的保健作用。

红茶菌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

红茶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民间传统酸性饮料,它的产生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秦朝。除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地区,红茶菌在欧洲中部和东部各国也一直广为流传,那里的人们把酸茶酒(即红茶菌)当清凉饮料来治疗消化不良和动脉硬

化等症。自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到现在,红茶菌又在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时尚。它是以糖茶水为原料,经醋酸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酵而成的。红茶菌菌液中含有一部分茶叶的浸出物、活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葡萄糖酸、醋酸、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茶多酚、咖啡因、乙醇和二氧化碳等。红茶菌一直被饮用它的人们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有多种保健作用的健康饮品。它的保健作用包括:清理肠胃,预防和治疗便秘和痔疮;帮助消化;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避免各种结石的发生;帮助身体及时排除毒素,防癌、抗癌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等。可以说它是一种良好的健身饮料。红茶菌虽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对它的科学研究却起步较晚。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方心芳先生于1951 年《黄海》杂志第12 卷第5期刊登了《海宝是什么》一文,这是我国关于红茶菌的首篇科

学论文。文中认为红茶菌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是醋酸菌和酵母,同时指出红茶菌中的醋酸菌不只一种,但以膜醋菌为主。20

世纪70 年代末期到80 年代初期,红茶菌饮料在我国非常流行,一些介绍红茶菌效果及制作方法的文章大量涌现。近些年来,我国对红茶菌的抗菌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菌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仍是寥寥无几。国外对红茶菌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初。从20 世纪初期到中期,一些医生和学者纷纷报道了红茶菌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效果和作用。从20 世纪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有关红茶菌的微生物组成及相互作用、发酵条件、菌液成分、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陆续有文献报道。1 红茶菌菌种的类型及菌种间的相互关系用于发酵培养红茶菌的菌种主要是醋酸菌和酵母菌,有的红茶菌有少量乳酸菌[主要是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terium bulagricum)]。到目前为止,人们从各种红茶菌中分离到的醋酸菌有: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 um) 、拟木醋杆菌(Acetobacterxylinoides)、葡萄糖酸杆菌(Ba cterium gluconicum)、产酮醋杆菌(Acetobacter ketogenum)、弱氧化醋酸菌(Acetobacter suboxydans) 、葡萄糖醋酸菌(Glu conobacter liquefaciens)、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aceti)和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其中最主要的是木醋杆菌。酵母菌有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不显酵母(Saccharomyces inconspicus)、路德类酵母(Saccharomyco des ludwigii) 、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ns) 、克鲁斯假丝酵母(Can

didacrusei)、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酒香酵母(Brettanyomyces)、克勒克酵母(Kloeckera)、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等。发酵红茶菌的菌种是由上述的一种或多种醋酸菌和上述的一种或多种酵母菌组成,有的还有乳酸菌。不同的菌种组成,其菌液中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有所不同。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红茶菌中是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在发酵开始阶段,由于醋酸菌不能直接利用蔗糖或利用蔗糖的速度很慢,由酵母菌将蔗糖降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并进一步发酵产生乙醇,醋酸菌则在培养液中有了葡萄糖、果糖和乙醇之后开始大量生长繁殖,将葡萄糖和果糖氧化产生葡萄糖酸、乙酸等代谢产物,并将酵母产生的乙醇氧化生成乙酸。有资料表明,酵母菌产生的乙醇能刺激醋酸菌的生长,产生更多的纤维素膜和乙酸,而醋酸菌产生的乙酸又会刺激酵母菌产生乙醇,而乙酸、乙醇的存在可保护醋酸菌和酵母菌,使它们免受其它微生物的侵染。

2 发酵条件的研究

Mi-Ae-Choi (1994)等人对不同温度(5~45°C)和碳源(蔗糖、葡萄糖、果糖和玉米糖浆)对红茶菌的pH 和总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产酸的最适温度是30°C,蔗糖和果糖、葡萄糖和玉米糖浆产生的有机酸的种类相似。果糖比葡萄糖代谢的速度快得多,而果糖和葡萄糖都比蔗糖的代谢速度快。Jürgen Reiss(1993)在20~22°C 的发酵温度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不同碳源(蔗糖、果糖、乳糖和葡萄糖)对红茶菌(菌种组成

为木醋杆菌、拟木醋杆菌、葡萄糖酸杆菌、粟酒裂殖酵母、路德类酵母及其它酵母菌种)代谢产物(乙醇和乳酸)和pH 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显示,蔗糖和果糖能产生较多的乙醇,葡萄糖则产生少量的乙醇。蔗糖能提高乳酸的产出而其它糖类产生的乳酸则很少。Martin Sievers等(1995)对两种菌种来源(含不同酵母菌种)的红茶菌的发酵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红茶菌于室温条件(20~22°C)下培养了60d,检测它们的发酵过程。结果不同的酵母菌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利用速率不同,代谢的过程也不相同。酵母菌在糖的利用上起了决定作用,且不同的酵母菌的利用方式是不同的。Matin Sievers 等还指出他们所用的木醋杆菌能代谢乳酸,因此他们没有象Jürgen Reiss 那样检测到乳酸。

3 红茶菌成分分析

一些学者对红茶菌菌液中所含成分进行了分析,由于所采用的菌种、培养条件、分析方法、分析的侧重点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资料其结果也不同。德国的Günther W. Fr ank(1991) 认为红茶菌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酸、醋酸、酒精、乳酸、氨基酸、蛋白质、叶酸、地衣酸、Vc 和多种B族维生素等[14]。C.-H.Liu 等人(1995)对来自台湾的两种红茶菌用HPLC 进行分析,显示该红茶菌中含有甘油、乙酸和乙醇。美国的Michael R.Roussin(1996) 报道了用HPLC/MS/PDAD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光电扫描)方法对来自美国和世界其他地

方的19 个红茶菌试样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没有找到以前几乎是公认的功能因子-葡萄糖醛酸,而且各种维生素的含量

很少,不过检出了许多前人没有检出的物质。他们从这19 种红茶菌中检出了40 多种化学物质。而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如何起作用还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Biljana Bauer-Petrovska(19 98)用原子吸收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红茶菌中的矿物质和可

溶性维生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锌、铜、铁、锰、镍和钴的含量比不经发酵的茶水中的要高,对人体有害的元素铅和铬的含量都很少,且比茶水中的含量减少了许多。这说明经微生物作用,可以增加有益元素而减少有害元素。

4 作用机理研究

有关红茶菌有益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研究,从红茶菌的性质和成分出发初步阐述了其作用机理。

4.1 清理肠胃,帮助消化,抑制有害菌,防治胃肠道疾病,预防结肠癌的发生。红茶菌能降低胃的pH,而胃肠道上部的酸化作用对健康很有益处,对胃肠道中的有害菌如与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有密切关系的幽门螺杆菌等有拮抗作用,还可以预防结肠癌的发生。Kim 等人(1994)在对肠道细菌的葡萄糖苷酶和葡萄糖苷酸酶的特性的研究中发现,这两种酶的活性随着pH 的升高而增强,在pH7 时的活性是pH6 时的5~10 倍,他们认为高pH 环境可以诱导这两种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4.2 饮用红茶菌可以维持血液正常的pH 值。医学研究表明癌症患者血液pH 值为7.56,而正常肌体的血液pH 值为7.

5 以下。静脉血的血清学检测表明红茶菌饮料可以显著地使血液保持正常的pH 值,这一发现对研究红茶菌预防和治疗早期癌症的原因有重要的意义。

4.3 红茶菌中的主要成分—醋酸,是对健康非常有益的物质。现代医学证明,醋酸具有消除疲劳、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防肥胖,使钙易于被人体吸收、保持骨骼的柔韧以及润肌嫩肤的作用。

4.4 许多人认为红茶菌的解毒抗癌功能因子之一是葡萄糖醛酸,它是人体肝脏中最主要的解毒物质之一。葡萄糖醛酸可与外源的毒素或人体代谢产生的内源有毒物质相结合,变成水溶性的葡萄糖苷酸,并一起排出体外,从而使可能引起身体各种病变的或已经发生病变的毒素被及时清除,起到防病和治病的良好效果。

4.5 红茶菌中存在的葡萄糖二酸1,4 内酯可使肝素、透明质酸、硫酸粘多糖以及葡萄糖醛酸的破坏大大减少,帮助身体更有效地排出毒素,防癌抗癌,并缓解关节炎、痛风、气喘和相关组织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其它不适。

4.6 红茶菌中的葡萄糖酸能与重金属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帮助人体排出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有研究表明新的红茶菌饮用者尿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

4.7 红茶菌中含有不少茶叶的浸出物,这些浸出物的保健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据古今研究,茶的保健功能多达30 余项,其中主要的有兴奋神经、强心扩、兴奋呼吸、抗凝血、降血脂、预防冠心病、利尿、助消化、解毒与抗菌、防癌、抗辐射等。茶多酚具有抗突变功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延缓人体衰老;茶中的绿原酸、儿茶素、VC、VE 等都有保护皮肤的功能。红茶菌中还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已知或未知成分,它有益健康的原因不是其中某种物质的单独作用而是多种有益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也是多方面的。近些年来,欧美一些国家在红茶菌的临床应用效果上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比如,美国的Yoram Azrad 在1998 年报道了艾滋病病人饮用红茶菌6 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病人的临床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在此期间没有发生可能的各种感染。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红茶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民间传统酸性饮料,具有多种保健作用,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天然微生物发酵产品。但是,红茶菌健身作用的机理是非常复杂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搞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还应加强它的应用研究,使之更充分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

培养

红茶菌是由红茶(或用绿茶、乌龙茶、苦丁茶、花茶等)、白糖(或冰糖、蜂蜜)和水酿制而成。其培养方法如下:

(1)母液的培养:先在开水中加入红茶、白糖(冰糖)少许,调成稀的红茶糖水,再略煮灭菌后,即盛入消过毒的玻璃杯中,冷却至35℃时,再加入一块如手指头大的红茶菌种,用洁净纱布封住杯口,三、四天后,杯底生出绿色纤毛,液面长出海蜇皮似的菌膜,再过几天,茶液变酸,味如杨梅汤,就制成了母液。

(2)饮液的培养:在消毒过的大口瓶里,加进煮开的红茶糖水,冷却后,把母液加入,过一个星期左右,即发酵成酸甜茶液,即可饮用。茶液饮完,留下的菌母亦可继续如上法培养饮液,循环不绝。培养红茶菌的原料比例是红茶:糖:水=0. 2:5:200。

(3)菌种的培养:菌种的培养是在培养母液基础上进行。母液中生成的菌团有多层,下层较嫩而鲜,宜作菌种。良好的菌母会浮在液面,呈乳白色半透明胶质菌团,培养液气味为酸甜。如果菌团上呈红绿色即表示已受污染,培养液不能饮用。

红茶菌培养注意事项

一、作好消毒工作。重中之重就是消毒,培养红茶菌的容器必须要做好消毒。方法1、在开水中煮沸10分钟;方法2、用消毒水进行消毒。(如培养中发现表面长有其它菌可以用酒精在表面喷洒一日二次)

二、菌种的选择。要选择乳白色半透明的菌种,其品质好,易成活。选择菌种厚,菌膜面积大的,其菌种菌力强,不易酶变(上面不长白毛)。

大号菌种菌力强,做菌液快,而且质量高。一次做菌液做的多。采用坛子,玻璃瓶等培养,切忌不可用塑料,铁制品培养。可保持红茶菌原有的很多优秀品质。

选用小号菌种一次只能做一小杯10天一个周期。

选用大号菌种可以做多些。

三、原料的选择。最好用一些没有处理过的天然茶叶,糖最好选用白砂糖,葡萄糖。葡萄糖长势更好,培养速度快。白糖做的口味更甜。少使用蜂蜜,现在的蜂蜜不纯,杂质多。

四、糖,茶,水的投放量。糖、茶、水的重要比例是5:0. 1—0.4:100(五比零点一至零点四比一百)。茶要少放有一点点着色就可以了。水第一次做要少放,第二次有经验可以加倍。

五、通风。一定要做好通风不让其它杂菌成活,通风是很主要的,因为通风可以有效的减少其它杂菌在培养器具中的浓度使其它菌不能寄生在红茶菌菌膜上。

六、购菌种时请注意其单位。因为红茶菌菌种有80%是水,所以不要以重量来选购菌种,因为菌种到家时都是水,看起来多少克好像很多的样子,其实购的都是水。选些直径大的,品质好的,厚度好的.(选自★我爱红茶菌网★)

饮用方法

(1) 为了保持菌液中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活性,培养后的菌液应随倒随喝,不应装入瓶内或冷藏在冰箱中。

(2) 为了避免菌液过酸,刺激肠胃,甚至引起并发性的酸中毒,可用冷开水冲稀菌液饮用,但忌用冰冻水。

(3)根据自身体质,每天饮用一次或多次。饮用时宜加入2倍的凉开水冲淡饮之,使菌液甜酸可口。

红茶菌是营养饮料,服后无副作用。但有些初饮者服用红茶菌后会有些副作用,如兴奋、失眠、胃酸、轻度腹泻、皮肤发痒等。如能坚持饮用,大多症状会自行消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