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模式选择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模式选择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模式选择

《零售学》

课程论文

题目: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模式选择

院系名称: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物流管理0401班(班级不用缩写)学生姓名: ***** 学号: ***********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模式选择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物流金融这一概念开始进入我国人民的视野,并伴随着我国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物流金融的出现整合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同时也将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有机结合为一体。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银行金融创新的需要。物流金融的发展首先受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反之物流金融的发展也会促进物流业的发展。随着物流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物流金融模式业日益完善,出现了多种服务模式。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程度的差距,而且不同的物流金融模式有着不同的运作条件,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时,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择符合自己的服务模式进行运作。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金融模式也逐渐从单一走向综合,朝着更为深入的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方向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选择条件

1 引言

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得物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和其他物流服务,因激烈的竞争使其利润率下降到平均只有2%左右,已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而对于供应链末端的金融服务而言,目前还有许多值得开采和挖掘的空间。于是许多跨国第三物流供应商都在物流服务中增加金融服务的项目,提供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集成化服务,并将此作为吸引客户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物流与金融结合的产品,不仅能促进物流体系高效运转,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经营利润,而且可以协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这种增值服务一推出就广受客户欢迎,发展极其迅速,已成为决定物流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

2 物流金融的内涵

2.1 物流金融的概念

物流金融业务可以在企业生产运营中从相反的方向变实物流为资金流,变凝固资本为流动资本,使整个市场变成一个系统,物流可以及时转化为资金流,资金流再转化为物流,成为一个整体的良性循环,从而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加速资金周转,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物流金融的作用在企业运作实践中不断显现,但是,物流金融的概念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统一的说法。

罗齐、朱道立(2002)提出“融通仓”的概念:“融”指金融,“通”指物资的流通,“仓”指物流的仓储。融通仓是三者的集成、统一管理和协调。

梁虹龙、欧俊松(2004)在“物流金融初探”中指出:物流企业可以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向银行按企业信用担保管理的有关规定提供信用担保,并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客户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银行基本上不参与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储雪俭、詹定国(2005)在“物流金融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中指出:物流金融就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

因此本文认为物流金融是指企业以市场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强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商品质押作为授信条件,运用较强实力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公司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物流金融服务不仅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还为客户提供直接或间接的金融增值服务。

2.2 物流金融的现状及作用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金融服务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和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而且也是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推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可以说,物流金融是一个“多赢”的合作。

2.2.1 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传统的企业向银行贷款,一般是以房子、机器设备、车子等固定资产来抵押的,而物流金融能够拿流动资产来抵押。这些流动资产主要包括一些价值稳定、市场畅销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如钢材、有色金属、棉纱、石油类、电器、陶瓷、家具等,只要符合质押品标准的原材料或产品都可以抵押。这对于缺

乏固定资产抵押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对自身信用能力的整合和再造,原来达不到银行信用标准的中小企业,利用物流银行业务,将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质押贷款,极大提高了自身的融资能力。物流金融是企业融资方式的变革,对于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具有重要的意义。

2.2.2 盘活企业资金沉淀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原材料和流动产品占用了大量的资金,金融服务解决了在物流过程中的融资问题,使企业能够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产品开发和快速扩张方面,有效地盘活物流过程中的资金沉淀。利用物流金融融资,企业能够把动产盘活,原来拿来购买原材料的钱,经生产、卖出去后才能变成现金,但现在,原材料买回来后通过融资在仓库内就立刻变成现金。如果把这笔现金再拿去做其他的流动用途,便能增加现金的流转率。通过帮助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率,提高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增加了利润,提高了企业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同时由于物流企业通过金融服务更加有效地融入企业的供应链中,有利于企业集中主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3 有利于银行开发新利润空间

当前我国的贷款资产质量不高、呆坏帐比例居高不下。如何提高贷款质量、控制贷款风险,发展新的业务成为银行关注的首要问题。中小企业具有巨大的融资市场,但由于中小企业信用度不高,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标准,银行贷款不可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物流金融可将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抵押,又有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可切实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降低贷款的风险,物流金融融资业务将成为银行新的利润源泉。例如,深圳发展银行2000年与一家物流公司合作,为企业提供质押贷款,当年的银行授信全部收回,没有出现一笔坏帐。广东发展银行2004年6月推出物流银行业务,半年运作金额就突破了40亿元,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2.2.4 促进供应链各方实现“共赢”

物流金融是推进供应链整合、提高整个供应链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对提高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国际上,不管是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大型制造企业,或者是承担供应链整体物流业务的大型物流企业,承担供应链资金流服务的金融企业都积极参与了物流金融活动。在物流金融活动中,这些

企业既强化了自己的竞争地位,又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世界排名第一的船运公司马士基、世界排名第一的快递公司UPS 都是物流金融活动的参与者。物流金融已经成为这两个超大型公司的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在金融业,法国巴黎银行、荷兰万贝银行等对大宗商品都可提供以销售收入支付采购贷款等融资服务。

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采购中心,国内的供应链日趋紧密,与国际上的供应链合作也日益加强。为了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我国更应该高速度全方位的推进物流金融业务。

3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模式

随着物流业、金融业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物流金融的服务模式也逐渐出现,并在实践中发展创新,目前出现了多种物流金融模式,不同的物流金融模式具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并且在物流、金融和中小企业的活动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3.1垫付模式

图1 垫付货款模式 垫付货款模式的操作流程是:发货人委托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送货,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垫付扣除物流费用的部分或者全部货款,第三物流供应商向提货人交货,根据发货人的委托同时向提货人收取发货人的应收帐款,最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与发货人结清货款。

3.2代收模式

图2 代收货款模式

代收货款模式如图4-2所示,代收货款模式不同于垫付货款模式,代收货款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先向发货人提货,然后向提货人送货时代替发货人收取货款,最后由物流企业和发货人结算。代收货款模式已经在发达地区的邮政系统和1.交货 2.垫付货

4.代收货3.交货 1.交货

4.结算货款业3.代收货款

2.交货

很多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中广泛开展。在代收货款模式中,发货人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签订协议,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每日向用户送货上门同时根据合同代收货款,每周或者每月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与发货人结清货款。第三方物流企业代收的资金在交付前有一个沉淀期。在资金的这个沉淀期内,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等于获得了一笔不用付息的资金。

3.3质押模式

质押模式是借款企业以存放于物流企业仓库的货物,或者物流公司开出的代表货物所有权的仓单向银行提供质押,银行根据质押品的价值向借款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物流企业为借贷双方提供货物监管、反担保、评估、资产处置等服务。根据质押物的不同,质押模式可以分为权利质押模式和流动货物质押模式。

3.3.1 权利质押模式

基于权利质押的物流金融业务,主要是以代表物权的仓单、或者类仓单(如:质押入库单、质押货主通知单)出质的质押业务。

图3 权利质押模式 基于仓单质押的物流金融业务的运作过程一般如见图4-3所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交申请,并同意遵守业务规则,由仓储企业协助银行对需融资企业进行资质认证、审核,符合要求的融资企业与银行、仓储企业签订三方协定,协议规定服务内容、费用标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等,签订协议后企业就可以开展质押业务;需融资企业将货物发运到仓库,由仓储企业对货物进行验收入库,并根据实际验收情况开具仓单;融资企业将仓单交给银行,银行根据市场价格并参考仓储企业的建议,确定质物市场价格,然后根据约定的比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质

2

押贷款的贷款比例)确定质押贷款额,并在约定的时间内资金到达融资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仓储企业根据协议要求对出质仓单所记载的仓储物进行监管,质押期间,仓储企业要定期检查质物的状况,并与银行及时沟通;融资企业自主进行质物的销售,销售的货款直接汇入银行看管账户;融资企业全部或部分归还贷款,银行归还仓单或开具仓单分割提货单给融资企业,融资企业凭仓单或仓单分割单提货。

3.3.2 流动货物质押模式

货物质押模式与仓单质押模式在性质上和许多操作方法、流程上是相同的,所最大的不同是货物质押模式是以流动中的货物为质押品。从实际操作来看,基于流动货物质押的物资金融业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具体货物的实体进行的质押,类似于冻结,仓储企业替银行对相应货物进行特别监管(冻结),融资企业提货时应有银行的允许(解冻或部分解冻的指令)。另一种业务模式是在保持质物的名称、质量、状况不变,同时数量不低于一定量的前提下,质物可以相对地动态流动。即在保持一定的总量的前提下,货物可以正常的进出库,相当于用相同的物品(相同名称、质量、状况、数量)替换标的物品。

4 不同物流金融服务模式的选择条件

物流金融服务的模式不同,其对参与主体的要求也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进入物流金融服务时,应考虑各种物流金融服务模式的进入条件,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和要求开展合适的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4.1垫付模式的选择条件

在垫付货款模式中,发货人、提货人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签订协议,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为提货人的采购活动垫付货款,同时发货人应无条件承担回购义务。这样一来既可以消除发货人资金积压的困扰,又可以让两头放心。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而言,其盈利点是将客户与自己的利害连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客户群的基础越来越稳固。但是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需要较强的资金实力以缓解垫付货款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垫付货款模式实质是一种替代采购模式,在实践运作时,物流公司可以在向发货人垫付货款时获得货品所有权,然后根据提货人提供货款的比例释放货品。这种模式对于一家供应商面对众多中小型采购商的情形时优势更加明显,第三方

物流企业不仅起到为中小企业提供间接融资的功能,而且可以成为中小采购商的采购中心,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总之垫付货款的模式对于

UPS的托收业务就是一种典型的垫付货款方式。如纽约的时装公司向香港的服装供应商订购货物,UPS收到香港供应商交运的货物后,可以即时向其支付高达80%的货款。货物送交到纽约的收货人手中后,由UPS收取货款,再将余额向香港供应商付清。UPS将剩下20%货款交付给发货人之前,产生了一个资金运动的时间差,在资金的这个沉淀期内,UPS等于获得了一笔不用付息的资金。

4.2 代收货款模式的选择条件

在产品丰富、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今天,大量小规模的采购商常常倾向于看上哪家的货就从哪家进,而且对商品的款式、价格、质量的要求复杂多变,不可能批量进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就不可能与一家或几家供货方建立长期稳固的供销关系。这种零散的发货方式也决定了处于异地的供货方不会派人送货上门,进行交易。很多交易的供需双方并不认识,而仅凭电话联系好商品型号与价格发货,因此在买卖双方不见面的情况下,“一手交出货物、一手收回货款”的这一交易中的关键环节,供货方只能委托货运公司来完成。但是,在当前整个商业社会的诚信体系还不健全的前提下,发货方发完货后怕对方不给钱,而收货方也害怕付过钱后对方不发货,由此,作为中介桥梁的货运部满足客户需求而开展的代收货款业务应运而生。由于这种方法对发货方来说简单、方便,节省人力与费用,于是在全国各地的货运市场盛行起来。在郑州,大部分货运部都存在代收货款行为,100张单子至少99张是代收货款。

第三方物流企业代收的资金在交付前有一个沉淀期。在资金的这个沉淀期内,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等于获得了一笔不用付息的资金。物流企业可以将这笔资金进行资本运作,使其增值。在这里这笔资金不仅充当了交换的支付功能,而且具有了资本与资本运作的含义,并且这种资本的运作紧密服务于物流服务,这不仅加快了客户的流动资金周转,有助于改善客户的财务状况,而且为客户节约了存货的持有成本。所以,代收货款模式适合于资金实力不足但是极力愿意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物流企业。

4.3质押模式的选择条件

资本流通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自身与金融机构良好合作关系,为客户

与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合作平台,协助中小型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资本流通模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模式,目前,大多数研究和实践活动都是集中在这种模式上。这种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企业信用体系不发达所造成的“融资”困境。资本流通模式主要有质押模式和信用模式两种作业方案。

4.3.1 权利质押模式

基于权利质押的物流金融业务,主要是以代表物权的仓单、或者类仓单(如:质押入库单、质押货主通知单)出质的质押业务。

仓单是由货物保管方向存货人开具的代表拥有货物物权的凭据。在传统的现货交易中,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一般要经过收购、批发、中转、零售等环节。仓单的出现把货物流动转换成为了单据的流动,不移动现货也能实现最终的销售目的,这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运杂费、装卸费,减少了商品损耗、迂回运输(二次运输)或重复运输、搬倒运输等,大大节约了货物流通费用。由于标准仓单对待销售商品有严格的管理标准和质量要求,所以仓单流通也可以避免现货市场目前出现的上当受骗、质量纠纷、债务链深重和不合理运输现象等问题,使现货交易更为快捷、方便和安全,可大大提高现货交易的效率和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另外,仓单流通是一种高层次的现货流通形式,由此也带动了资金的流通通过等待来卖出好价钱。厂商将产品交仓库制仓单后,如果觉得市场价格偏低,希望或者消费者购买仓单后,暂时还不想用于消费的需要,则可以到银行办理仓单质押业务。在国外认为这是现货抵押,间或出于投机而且有仓储企业的信誉担保。在抵押贷款期限内,如果有必要,银行有权凭仓单到仓库查验货物,仓单在贷款限期满前必须赎回,否则到期后,银行有权委托将仓单或货物进行拍卖,所以,仓单质押贷款一般不会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业务。也就是说,仓单具有良好的资金融通功能。

由于仓单质押比较适应我国目前企业融资难、银行放贷难的市场现状,能够较好地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矛盾。因此,近年来这个行业受到了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和银行的广泛关注。目前,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中储与各大商业银行都推出了仓单质押的融资业务。

4.3.2 流动货物质押模式

第一种流动货物的质押模式是对具体货物的实体进行的质押,类似于冻结,仓储企业替银行对相应货物进行特别监管(冻结),融资企业提货时应有银行的允许(解冻或部分解冻的指令),这种质押方式对质物的监管更为严格,保证了质物的安全,但与此同时使得物资的流动性受到了限制,对融资企业物资的销售过程不利,这是在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在货物保持一定总量的前提下货物可以进行相对动态流动的质押模式,在对流动货物进行有效监控的同时,允许物资在总体平衡下,保持动态流动状态,这样就有力地支持了融资企业的经营活动。然而,第二种模式也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更高的资信水平和对活动进行实时监控的能力。

5 总结

在物流金融服务活动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还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服务,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是物流金融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也是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的微观主体。随着经济和业务的发展,客户对物流金融的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进行业务创新,才能满足客户需求,才能推动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因此,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必须培育和增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牛似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对策分析[J].江苏论坛,2005,(4):41-42.

[2]李慎恒.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5,(2):135-136.

[3]孟超,田志军.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物流金融[J].经济研究,2006,(9):52-53.

[4]林勋亮.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思考[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6):16-20.

[5]何旭.第三方物流的金融服务模式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0):24-25.

[6]何卫萍.关于供应链环境下物流金融价值的思考[J].时代经贸,2007,(10):170-171.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物流已经不再作为工商企业直接管理的活动,而常从外部物流专业公司中采购物流服务。例如,早在1992年对全球500家最大制造商物流主管的调查表明,有37%的企业采用外包物流服务。1997年,主要的英国零售商近47%的配送是外包的。在美国,第三方物流的利用率已经达到73%,还有16%的企业研究未来第三方物流的利用。此外,在国际物流方面也有物流服务外包的趋势。据荷兰国际配送协会的调查表明:2/3的美国、日本、韩国等的欧洲配送中心是由外包物流公司管理的。据中国仓储协会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中国目前的工业企业的物流活动中,全部委托第三方代理的占被调查企业的52%,还有%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由此可见,物流外包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企业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在当今竞争日趋激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大背景下,物流外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1)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由于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很难在业务上面面俱到。为此,企业应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在自己最为擅长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外包给物流公司。如美国通用汽车的萨顿工厂通过与赖德专业物流公司的合作就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萨顿集中于汽车制造,而赖德管理萨顿的物流事务。赖德接洽供应商,将零部件运到位于田纳西洲的萨顿工厂,同时将成品汽车运到经销商那里。萨顿使用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订购,并将信息发送给赖德。赖德从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300个不同的供应商那里进行所有必要的小批量采购,并使用特殊的决策支持系统软件来有效地规划路线,使运输成本最小化。? (2)可以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换库存 当科学技术日益进步时,专业的外包物流供应商能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和设备,而普通的单个制造公司通常在短时间内难以更新自己的资源或技能;不同的零售商可能有不同的、不断变化的配送和信息技术需求,此时,外包物流公司能够以一种快速、更具成本优势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而这些服务通常都是制造商一家难以做到的。同样,外包物流供应商还可以满足一家企业的潜在客户需求的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接洽到零售商。如美国赖德专业物流公司向一家床垫制造商西蒙斯公司(Simmons)提供一种新技术,使得后者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方式。在合作前,西蒙斯公司在每一个制造厂储存了2~5万个床垫来适时满足客户的时尚需求。在合作以后,赖德在西蒙斯的制造厂安排一个现场物流经理。当定单到达时,该物流经理使用特殊的软件来设计一个把床垫发送给客户的优化顺序和路线。随后这一物流计划被发送到工厂的楼底,在那里按照确切的数量、款式和顺序制造床垫,并全部及时发送。该项物流合作从根本上降低了西蒙斯对库存的需求。? (3)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 企业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备。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而如果使用外包物流公司不仅减少了设施的投资,还释放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

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与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https://www.360docs.net/doc/4613060994.html,企业管理资源中心-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免费管理资料下载平台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与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摘要]本文拟就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企业如何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主业和发挥专业特长;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选择是自营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从而切实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等问题提出讨论。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自营物流;选择对策 一、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有效流动与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整个过程。它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活动。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据统计:我国目前工业品流通成本占商品价格的50%—60%,零售商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20%以上,流通费用支出占CDP的20%,而发达国家仅为10%。当前,低成本所支持的低价格依然是我国工商企业开展竞争的主要手段,然而生产环节的物质、劳动消耗的节约潜力已很有限,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则有较大空间。据专家预测:如果全社会流通费用降低1%,可节约资金178亿元。因而,物流对企业而言,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完善的物流将起到减少人力,减少企业内部运作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物流产业从1980—1999年翻了一番,从460亿美元增长到921亿美元,同期美国的CDP从3000亿美元增长到9300亿美元。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发展,围绕物流领域成本与效率的竞争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而企业如何回归主业(即将精力集中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专长业务的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把物流这样一些对企业来说相对薄弱或不重要的环节进行外包给专门从事物流管理的企业去做,是中国企业加入WTO 后必须面对和缜密思考的问题。 二、第三方物流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 物流外协第三方,即通常所说的第三方物流(英文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 或TPL)是由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专业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它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买卖,而是为顾客提供以合同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和谈判等。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物流已不再作为工商企业直接管理的活动,常从外部物流专业公司中采购物流服务。如早在1992年对全球500家最大制造商物流主管的调查表明,有37%的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1997年,主要的英国零售商已控制了94%的工程配送(从配送中心到商店),其中将近47%的配送是外协的。在美国的一些主要市场上,3PL的利用率已经达到73%,还有16%的企业研究未来3PL的利用。此外,在国际物流方面也有物流服务外协的趋势。据荷兰国际配送协会(HIDC)的调查表明:三分之二的美国、日本、韩国等的欧洲配送中心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的。据中国仓储协会最近的一次调查:我国目前的工业企业的物流活动中,全部委托第三方代理的占被调查企业的52%,有45.3%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由此可以看出:物流外协(Outsourcing)已成为各个国家企业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 三、第三方物流的利与弊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大背景下,物流外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摘要:对现代企业的三种物流模式——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及物流联盟进行分 析比较,将企业物流模式选择中考虑的关键要素作为衡量指标体系,构建企业物 流模式决策方案。 关键字:物流;物流模式;现代企业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和现代信息技术的 广泛应用,物流在商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流水平成了衡量商业 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准之一。选择适合企业的物流模式,运用快捷、高 效和低成本的物流系统来支持商业企业更好的发展,已成为管理者们决策的重点。 一、商业物流模式的类型商业物流是构成消费品供应链的终端环节,也是形 成商品使用价值最重要的环节,涵盖从商品采购到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的整个物流 全过程。具体包括商品采购、进货运输、商品储存、加工配送、门店物流以及为 各环节提供配套服务的信息系统等。 根据提供物流服务的主体,一般将其运作模式分为以下四类:1. 自营配送模式。从提高企业的绩效和便于管理的目的出发,许多能力较强的商业企业采取自 建物流系统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常温仓储和冷冻品及生鲜产品仓储方面,这一 现象更加普遍。 2. 外包物流模式。自营物流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也便于管理,但并不 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采用自营物流的模式。 3.共同化配送模式。共同化配送是指多家商业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物流联盟,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在互惠互利原则指导下,共同出资建设或租 用配送中心,制定共同的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共同使用配送 车辆的配送模式,联盟各方通过契约形成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 信任、二、商业企业选择物流模式的依据商业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采取自营物流, 什么条件下将物流外包,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一)从定性方面分析企业物流采取 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服务,主要基于两个因素:即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 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 1.应当注意的是采用自营物流的企业物流能力一般比较全面,但许多企业 受自身业务规模的限制,其物流要素的利用率偏低。为了提高物流要素的利用率,这类企业可以采用反向外包物流业务的战略,即充分利用自身的物流能力,在保证 本企业的客户服务被满足的前提下,同时为其它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这样不仅能 够提高企业物流要素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整体物流成本,而且可以拓展业务范围,开辟新的利润源泉。海尔物流便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 2.如果物流在企业战略中起关键作用,但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却较低,组建物流联盟将会在物流设施、运输能力、专业管理技巧上收益极大。 3.如果企业一方面物流业务规模不大,在其战略中地位并不很重要,另一 方面物流能力也不是很强。这类企业多为一些初创的企业或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 企业,可以考虑将其物流业务直接外包给那些定位于为客户提供全面和高质量物 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这类物流公司,可以使企业对 其客户的服务承诺更有保证,并减少了要素能力建设方面的投资。 4.对于物流在其战略中不占关键地位,但其物流服务能力却很高的企业来说,可以寻找伙伴共享物流资源,通过增大物流量降低成本来获得规模效益。 (二)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借鉴量本利分析的模型,来解释 商业企业是采用自营物流还是采用外包物流。其计算公式为:P=R-(V+F) = KQ-

企业自营物流模式分析

摘要:国内有实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自己发展物流也是一种必然,或者说出于无奈,发展到一定程度再社会化.我国的海尔集团就是的典型代表,海尔选择自营物流的原因是: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供应链条件下的物流,都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通过采购计划就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新产品开发等商业秘密等,出于商业考虑,海尔选择了自营物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我国正处于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物流发展正处于一种混合态势:既有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企业自营物流模式,也有专业化物流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模式.本文对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企业自营物流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企业选择物流模式时提供参考. 一、企业自营物流的形式 企业要出产品就如同军队要打仗一样,也要有后方的支援和保障,即产品制造需要组织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供应,优化工厂和车间的布局,保持一定的库存;市场营销需要将产品运送到有市场需求的地方去,以及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必要的加工处理等等.这就需要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自身开展物流业务,企业自备车队、仓库、场地、人员,自给自足地自营物流已成为传统企业物流的主体.在该方式下,企业也会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向运输企业购买运输服务,但是这些服务都只限于一次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而且是临时性的纯市场交易的服务. 企业开展自营物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物流功能自备.该种表现形式在传统企业中非常普遍,企业自备仓库,自备车队等,企业拥有一个完备的自我服务体系.这其中又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彼此独立的完成各自的物流使命.二是企业内部设有物流运作的综合管理部门,通过资源和功能的整合,专设企业物流部或物流公司来统一管理企业的物流运作.我国的工业企业基本上还处于第一种情况,但也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设立物流部或物流公司,如海尔. (2)物流功能外包.该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将有关的物流服务委托给物流企业去做,即从市场上购买有关的物流服务.如由专门的运输公司负责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二是物流服务的基础设施为企业所有,但委托有关的物流企业来运作,如请仓库管理公司来管理仓库,或请物流企业来运作管理现有的企业车队. 二、典型的企业自营物流模式分析 国内有实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自己发展物流也是一种必然,或者说出于无奈,发展到一定程度再社会化.我国的海尔集团就是的典型代表,海尔选择自营物流的原因是: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供应链条件下的物流,都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通过采购计划就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新产品开发等商业秘密等,出于商业考虑,海尔选择了自营物流. 海尔是一个多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其面对的是全球的顾客和供应商.海尔整合物流职能前,产品部负责采购物流、商流,海外推广部负责产品的销售物流,物流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中而并不进行单独的核算,这样分散物流的管理,导致效率的损失和管理的难以控制:一方面货运途中的信息和原材料库存情况难以控制,另一方面,管理的分散性也必然导致协调成本的增加.整合物流职能后,海尔专门成立物流推进本部,由集团副总裁亲自负责,本部下设三个事业部:采购事业部、配送事业部、储运事业部,海尔物流的高效率来自于三个事业部协同经营. 海尔的物流配送模式是以"一网三流"为支持,通过三个"JIT"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即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以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全球用户资源网和计算机信息为支持.海尔的物流系统帮助海尔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零库存即"三个JIT":JIT采购、

综合物流运作模式

综合物流运作模式 综合物流运作模式就是组建综合物流公司或集团。综合物流公司集成物流的多种功能--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的辅助功能,例如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组建完成各相应功能的部门,综合第三方物流大大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对上家生产商可提供产品代理、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家经销商可全权代理为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综合物流项目必须进行整体网络设计,即确定每以一种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各自承担的工作。其中信息中心的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以及配送中心的选址流程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物流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应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调控和管理,物流系统的信息交换目前主要利用EDI、无线电和INTERNET,INTERNET因为其成本较低信息量大,已成为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趋势。配送中心是综合物流的体现,地位非常重要,它衔接物流运输、仓储等各环节,综合物流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趋势,组建方式有多种渠道,目前我国正处在探索阶段,但一定要注意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作者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是由某一项目发展商,投资新建或改建自己原有设备,完善综合物流设施,组织执行综合物流各功能的业务部门,这种方案非常适合迫切需要转型的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可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凭借原有专项实力,有较强的竞争力。方案二是项目发展商收购一些小的仓储、运输企业以及一部分生产、销售企业原有的自备车辆和仓库,对其进行整编改造。据统计,企业自备车辆和仓库占到总体物流设施的一半左右,如果能够对这一部分设施收编改造,就可直接推动商家租用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激活第三方物流市场。方案三就是原有的专项物流运营商以入股方式进行联合,这种方式初期投入资金少,组建周期短,联合后各单项物流运营商还是致力于自己的专项,业务熟悉利于发挥核心竞争力,参股方式可避免联盟模式中存在的利益矛盾,更利于协作。 物流活动是一个社会化的活动,涉及行业面广,涉及地域范围更广,所以它必须形成一个网络才可能更好的发挥其效用。综合物流公司或集团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网络组织结构。现在主要有两种网络结构,一种是大物流中心加小配送网点的模式,另一种是连锁经营的模式。前者适合商家、用户比较集中的小地域,选取一合适地点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户集中区建立若干小配送点或营业部,采取统一集货,逐层配送的方式。后者是在业务涉及的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公司,负责对该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物流业务,地区间各连锁店实行协作,该模式适合地域间或全国性物流,连锁模式还可以兼容前一模式。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企业物流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等。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资源条件,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慎重选择物流模式。(1)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如果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高,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相对较低,则采用外包物流;如果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较低,同时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低,则外购物流服务:如果物流对企业成功重要度很高,且企业处理物流能力也高,则自营物流。(2)企业对物流控制力的要求。越是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企业越是要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此时企业应该自营物流。一般来说,最终产品制造商对渠道或供应链过程的控制力比较强,往往选择自营物流,即作为龙头企业来组织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制定物流服务标准。 (3)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的回运或鲜活产品的分销,则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球市场的分销,宜采用地区性的专业物流公司提供支援;对产品线单一的企业,则应在龙头企业统一下自营物流;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应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对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商来说,企业自营虽有利可图,但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物流服务公司去做。(4)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一般地,大中型企业由于实力较雄厚,通常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计划,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另外,还可以利用过剩的物流网络资源拓展外部业务(为别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而中小企业则受人员、资金和管理的资源的限制,物流管理效率难以提高。此时,企业为把资源用于主要的核心业务上,就应该把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专业物流代理公司。如实力雄厚的麦当劳公司,每天必须把汉堡等保鲜食品运往中国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浅谈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浅谈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英文题目:Analysis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l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一、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概述 (3) 二、文献综述 (3) 三、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现状分析 (5) (一)企业自身方面 (5) (二)第三方物流配送方面 (6) 四、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6) (一)缺乏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6) (二)未能高效合理使用现代科技的手段 (7) (三)条块分割严重使得企业规模偏小 (7) (四)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 (7) 五、对策建议 (8) (一)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8) (二)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9) (三)进行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 (9) (四)培养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 (9) 六、案例分析 (11) 七、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浅谈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摘要: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融合信息业、仓储业、运输业等复合型服务产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部分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的物流企业以此来取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企业自身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出发,对第三方配送模式的现状作出分析,提出该模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希望在文中提到的发展策略能促进物流行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Analysis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l Abstract:As a complex service industry that integrates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and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he logistics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is an important link that connects production with consumption. Some enterprises outsource their logistics business to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gain greater advantage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o ensure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hird-party distribution mode from the aspect of enterprise and the third-party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 put forwar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mode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hope tha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could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Keywords:Third-party logistics;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Solutions

物流模式选择分析

一、电子商务的具体实施有多种物流模式可以选择,主要有: 1 、与传统商务共用一套物流系统 2 、企业自营物流模式 3 、第三方物流模式 4、物流联盟模式制造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基于正式的相互协议而建立的一 种物流合作关系,参加联盟的企业汇集、交换或统一物流资源以谋取共同利益;同时, 合作企业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5、供应商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就是有生产企业直接将商业企业采购的商品,在 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商店,甚至是货架的物流活动。 二、主要三种模式优劣势分析 1 2、企业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共用物流体系的基本思路 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或委托国内大型网络交易平台销售商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均 可在网上完成。物流采用以下办法解决:当企业收到网上订单和顾客已付款通知后,通知离 顾客所在地最近的物流节点(即各地销售点,连锁店等)组织配送,客户收货后通过现场确 认和网上确认,并通过网络对物流节点的服务评分。然后在每月末由企业与物流节点进行结 算(即利润分成,实现双赢),最后物流节点再根据库存情况采用第三方物流或其它方式进行批量补货。图1和图2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物流体系模式。

图1采用第三方物流或自建辆流体系樓式 图2采用与传统商务共用物流体系模式 3、供应商配送模式 供应商配送模式就是有生产企业直接将商业企业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 到各个商店,甚至是货架 的物流活动。我国的大大型企业如海尔、海信、康师傅、食品生产 企业如康师傅,国外像宝洁等都有自己的分销体系,都能根据商品的属性、 运输的距离、运 输的能力等条件合理的安排物流活动。 这中模式对合作的双方信息的共享要求高、 信息的保密性要好。沃尔玛和宝洁的合作, 就是供应商配货的典型例子! 三、几种模式的发展探析 1对于物流联盟模式有合资式战略联盟和契约式战略联盟 2、企业+第三方物流共建模式 由于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覆盖广、配送繁琐,电商企业往往就可以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来做,。如当当网的配送,就是利用自己的仓库和物流团队和每个城市的快递公司合作来, 共同完成与消费者之间的货到付款交易。当当以此来建立他的物流网体系,并获得成功! 电子霸Lt^ 务企业厂丿 配送信息传递二>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选择范例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选择(范例) 步骤二:物流模式分析 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配送模式情况 模式 方式一√ 方式二√ 方式三√ 步骤三:按矩阵分析法,分析选择物流模式 第 1 小组组长:王小源 小组成员张红、沈力、汪洋、丁晓磊、费功阳 运用方法矩阵分析法 选择模式选择原则 第三方物流王晓明对于本地的顾客或是周边的顾客有一定的物流处理能力, 但是企业经营物流的能力还是属于偏弱的。顾客是因为产品所以 会选择王晓明的网店进行购买,所以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应该 是较低的,根据矩阵选择法的分析,应该选择第三方物流模式。步骤四:按功能分析法,分析选择物流模式 第 1 小组组长:王小源 小组成员张红、沈力、汪洋、丁晓磊、费功阳 运用方法功能分析法 选择模式选择原则 第三方物流对于王晓明的网店来说物流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该电商企业物 流属于非战略系统,同时,没有设备资金能力,没有成本竞争力, 没有服务竞争力,所以应该选择第三方物流模式。

步骤五:按优劣势分析法,分析选择物流模式 方式 优劣势 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 优势 1.增加服务的范围; 2.减少资金、人力及 物流等的投入; 3.提高物流效率。1.降低物流成本;2.能 够保证服务质量和客 户的满意度。 1.增加了物流覆盖的区 域; 2.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网 店营销; 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 利于降低投资风险。 劣势 1.物流的服务和管理 不容易控制。2.配送 及运输不易标准化。1.业务覆盖范围有限; 2.占用时间、精力等。 1.物流的控制能力低; 2.物流的服务和管理不容 易控制。 3.物流公司的选择也很重 要。 选择建议供应商周边地区的客 户可以考虑选择。湖州市区的客户可以 考虑选择。 根据地区及成本的考虑, 本案例选择该模式。 步骤六:按层次势分析法,分析选择物流模式 王晓明的现有物流模式主要有供应商配送模式、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按照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选择: 1.确定成本因素、服务因素、环境因素、内部因素的权重。根据王晓明这笔业务的实际情况,确定三个要素的权重分别为0.3、0.3、0.2、0.2,保证权数总和为1。 2.对可供选择的物流模式参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然后计算评分。 成本因素服务因素环境因素内部因素 供应商配送模式21 21 15 27 自营物流模式18 18 12 15 第三方物流模式24 27 18 18 3.计算三种物流模式的得分: 供应商配送模式:21*0.3+21*0.3+15*0.2+27*0.2=21 自营物流模式:18*0.3+18*0.3+12*0.2+15*0.2=16.2 第三方物流模式:24*0.3+27*0.3+18*0.2+18*0.2=22.5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第三方物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物流模式,它已经成为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现状及国内一些典型第三方物流的分析,提出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我国第三方物流能力给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global scale in the logistics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 received people's attention day by day. As one kind of more and more universal phys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it already became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our country physical distribu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omestic some typical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s analysis, proposed that the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 existence's question, how and does promote our country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 ability to give certain suggestions key word: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 physical distribution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分析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分析 中文摘要: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电子商务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网上进行购物的数量日益剧增。本论文阐述了物流,物流模式的分类以及企业选择物流模式过程中应了解考虑的各个方面。主要是从定义方面展开,与当今经济发展要求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与消费者,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物流配送,物流代表着一个企业的能力,不同的企业,其物流配送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当然,在其选择物流模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Abstract: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also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commerce developmentAs people income level rise, the online shopping population increas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logistics, the logistics mode of classif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s choose logistics mode and should consider all aspects of understandingMainly from defining aspects, combined with today'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nd time backgroundElectronic commerce development cannot leave the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and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logistics represents the ability of an enterprise, different companies,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 is not the sameIn its select logistics mode at the same time, of course,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物流模式企业营销 Keywords:The InternetlogisticsLogisticsmodeEnterprise marketing 目录

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的五种模式

第三方物流五种模式 【IT168 信息化】 在1989年之前,第三方物流这个概念还没有在加拿大出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制造企业里的材料部,运输部,配送部以及各种运输公司,仓储公司,货运代理和报关行。它们所从事的是单一的仓储运输职能。然而在最近的二十几年里,这些企业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广泛的横纵联合,很多都脱胎换骨逐渐成为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加拿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都起源于五种形式,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有的强项,以不同的方式服务于不同的客户。这五种模式是:企业内部物流模式;配送模式;运输企业模式;货运代理和报关行模式,以及冷冻仓储模式。 1. 企业内部物流模式 大企业通常都设有材料部,运输部,配送部或物流部,负责企业原材料采购和成品交付的运输,以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管理。有些企业可能拥有自己的车队,有些企业则使用独立的运输公司。当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刚刚出现在舞台时,这些企业就给予充分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们建立了发达的配送网络和信息系统,以远远高于行业水平的配送速度,成为行业的物流先锋。这些企业看到自己的物流优势,於是将其物流部与母公司分割,成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位於多伦多的 Progistix-Solution Inc.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加拿大的几个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之一。它的前身是贝尔加拿大公司的物流部,负责贝尔零配件的配送,通过与加东,加中,加西三个快递公司的伙伴关系,将它们纳入自己的信息网络,贝尔保证它的现场技术服务人员在电话下订单后的三十分钟内收到所需要的零配件。贝尔意识到将自己的物流专长服务于其它公司的潜能,於是在1995 年将其物流部分割出来,成立了Progistix-Solution Inc.,提供客户最快速反应的零件配送。施乐加拿大公司就是其客户之一。 2. 配送模式 配送模式的企业其实最早起源于运输公司,但由於引入了物流管理的理论,所以较早蜕出其初期的运输外壳,进化成为一个提供配送服务的物流管理公司。它的专长在于拥有成熟的技术,先进的信息系统,专业的物流管理队伍。当它进入新的市场,或获得新的物流外包合同时,它往往只是注入自己的专业队伍和信息系统,在客户企业的固有设施和硬件设备的平台上进行配送运作。它会为每一个客户企业成立一个子公司来专门为其服务。 天美百达公司( Tibbett & Britten) 就是这一模式的佼佼者。它于1958 年在英国创建,主要从事一些运输服务。1984 年是它的转折点,开始转型成为以管理见长的配送公司,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成绩2009 — 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论文题目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模式选择方法研究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基础 学号××× 姓名××× 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专业××× 考试时间 2010-06-30

摘要: .............................................................................................................................................. I 引言: . (1) 正文: (1) 一、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1) 一)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保障。 (1) (二) 物流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 (2) 二、物流模式的比较分析 (2) (一)自营物流 (2) (二)第三方物流 (2) (三)物流联盟 (3) 三、物流模式的选择 (3) (一)、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4) (二)企业经营物流的能力 (5) 四、结论 (6) 五、相关参考文献 (7)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模式选择方法研究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有望成为未来主流商务模式,而适当的物流模式是成功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物流对于电子商务的作用,指出物流是电子商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后罗列了三种主要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并作了相应的比较分析,指出物流模式各有优劣,紧接着在物流模式选择参考图的基础上,从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与企业经营物流的能力两个维度应用层次分析法深入探讨影响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各项因素,再结合相关权重,估算出各种模式的加权值,最后综合比较,从而为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提供一种可行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电子商务、物流、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2001年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给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这一表述表示了广义的或基本的第三方物流涵义,《物流术语》修改稿(第三稿)改为: 第三方物流指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借鉴第三方物流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的物流实践,理解第三方物流有三个层次以及相关要点: 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的主体是第三方,即非生产者自身或货主、也非最终用户,它所提供的产品并不是自己所有的。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是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之上的物流活动,信息技术特别是指基于电子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的电子信息技术,是支持集成化物流、个性化物流管理的技术依托,它们能够充分支持满足客户所需全部或部分物流需求的集成运作、可视化监控、个性化服务等过程的技术需要。 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客户方之间是现代经济关系,并以合同这一调整和约束现代经济活动行为和关系的法律形式为基础得以体现。 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系统性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发展呈现专业化、高级化、一体化经营方式,物流增值服务的系统化、个性化和物流业务运作规模化、网络化。 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型

案例新科安达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新科安达位于深圳市蛇口,中国深圳招商局与新加坡合资企业,是中国第一家由外方控股管理的物流公司。1998年底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 成都等地建立了6个区域配送中心;在宁波、上海外高桥、北京怀柔、沈阳、乌鲁木齐建立了16个配送中心,送达城市273个。到2000年公司拥有20个区域配送中心(网络作业点),6个仓储作业点、6个运输协调点、4个准备发展的点,送达城市延伸到350个。新科安达依托物流综合信息系统(ILIS)构筑物流运作网络,形成全国、区域配送中心体系。拥有145000平方米仓库,一部分仓库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改造。利用合同确定运输业务合作运输车队。新科安达能够提供整套的物流(后勤)服务,包括:收货、存货、发货、定单处理、质量控制、盘点、增值服务等。所谓增值服务主要包括支持捆绑销售的促销服务、贴标签、保存、回收服务(过期产品、退货、产品质量问题等)、代收货款、保险、其他咨询服务。 建立综合物流信息系统、电子网络跟踪系统、电子物流系统等。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仓库管理、运输调度、决策分析等八个功能模块;具有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运输配载优化、物流流程优化。根据货物和客户要求,货物管理精细到批号管理,包括某一个批号货物发往何处。建立电脑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具有保质期管理、具有成熟的接泊作业管理,像药品物流管理等精细的要求都可以满足。建立自己的关键客户群:具有业务量大、长期合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等特点。目前有46家客户,主要是三资企业,主要产品有快速消费品、日用品、食品、药品、石油化工产品等,配送范围达到全国598个城市。承接定单的方式是参与物流投标,中标后与客户签订1~5年长期 合同。除了基本因素以外考虑的主要因素还有安全、健康和环保。 99.9%;破损盗窃率<0.1%;库存准确率≥99.9%。 新科安达第三方物流经营中的一条重要思路是跟品牌公司走,大客户、长期合作伙伴等客户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注重企业文化的一致性,文化上的差异往往导致合约上的不完满。营销中不允许用对方的名称作推销活动,对客户的主要竞争对手采取回避原则,即不能同时做主要竞争者的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实务运作的核心能力 一、物流企业应具备的竞争力应有以下几个: 物流企业需要拥有一定的物流经营资产,但是通过资产、技术、经济等关系形成较强的物流资源控制能力,对能够为客户企业提供系统的集成物流服务更为重要。物流企业结合具体经营内容主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核心能力: ⑴运输配送车辆的实际调度能力。 ⑵物流信息管理与动态通信能力。 ⑶在途车辆(货物)的监控能力。 ⑷企业投资与运作经济财务实力。 二、物流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案例—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集锦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集锦 1.海尔模式--自营物流系统 自营物流系统的企业中,最典型的就是海尔集团。海尔物流特色可总结为,借助物流专业公司力量,在自营基础上小外包,总体实现采购JIT、原材料配送JIT和成品配送JIT的同步流程。1999年海尔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作,其物流运作模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海尔来讲,物流首先是使其实现三个“零”的目标,即零库存、零距离和零营运资本;其次,是使其能够获得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核心竞争力。 2.美的模式--剥离物流业务、组建物流公司 如果说海尔是把物流作为降低成本的机器,美的集团则把物流作为一个赚钱机器。2000年1月美的集团成立了安得物流公司,把物流业务剥离出来。安得物流公司作为美的集团一个独立的事业部,成为美的其他产品事业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一方面能为美的生产、制造、销售提供最快捷的物流服务,同时也作为专业物流公司向外发展业务。美的的其他事业部可以使用安得物流,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物流公司 3.伊莱克斯模式--全面外包物流业务 伊莱克斯将物流完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商为他们提供整个或部分供应链的物流服务,以获取一定的利润。1995年,伊莱克斯合资组建伊莱克斯中意电冰箱有限公司时,就明确了责任分工,伊莱克斯只负责产品生产,而中意冰箱厂全权负责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工作。随后,伊莱克斯又将物流外包给了专业的物流公司。目前伊莱克斯将物流交由包括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在内的三家物流公司负责。 4.东芝物流--独立的物流子公司 日本的企业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物流公司。东芝公司为了开拓新的业务,在1974年出资建立了东芝物流(株)的独立物流子公司,主要管理东芝集团的家电产品和信息产品。随后,日本其他电子行业也陆续建立起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东芝公司的内部物流业务大概在70%左右,外部业务在30%左右,基本上实现了与社会物流公司的资源共享。日本的家电行业基本采用这种模式,内部物流为主,外部物流为辅,比如松下、索尼等。 5.日立物流--独立的物流公司 日立物流是个例外,日立公司为此投入了大笔资金,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占很大部分,拥有很多仓库以及车辆。经过多年运作,日立物流积累了很多仓库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