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氢性质

氟化氢性质
氟化氢性质

氟化氢性质

一、氟化氢的物理性质

HF的熔点:-81-3.1℃;沸点:19.54℃,临界温度为188±3℃,临界压力为66.2±

3.5kg/cm2;沸点升高常熟(E)1.9;冰点-83.55℃;每克分子HF的熔融热为4580.4J;

溶解热19.01kJ/mol;生成热(气):-268.8KJ/mol,(液)-329.3 KJ/mol,结晶密度为温度(℃)-93.8 -97.2 -191 -273

密度(g/cm3) 1.653 1.658 1.749 1.77

液体HF无色易挥发。在-74~4.2℃时,HF液体密度ρ可用下式计算:

ρ=1.002-2.265×10-3t+3.125×10-6t2g/cm3,其值见下表:

温度(℃)-60 -30 0 25

密度(g/cm3) 1.1231 1.0735 1.0015 0.9546

HF液体的介电常数:-73℃时为174.8,-70℃时为173.2,-42℃时为134.2,-27℃时为110.6,0℃时为83.6,据报道最低比电导率是1.4×10-5Ω-1?cm-1。

HF的蒸发热很低,是因为气态HF的缔合热较高。在低压下,19.54℃时,液态HF变成简单气态HF,蒸发热等于32.66KJ/mol。

二、HF的化学性质

氟化氢分子的氟氢键非常牢固。液体HF有很大的活性,它能同自身以及与许多其它化合物结合。HF有形成络合物的特性,因此,可与酸性氧化物、含氧酸及盐剧烈作用,生成络酸或络盐。

HF同许多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作用,生成水与氟化物。HF可同任何含有氟元素以外的负元素或负基团结合、置换或反应,这取决于反应物或反应产物的耐熔性质与温度,它也同在电位序中氢以下的所有金属作用,除非它们形成耐熔氟化物的不溶解保护层,如铝和镁。与铁,特别是与镍形成高度保护作用的氟化物薄膜。铜在电位序中位于氢以下,当然在没用或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就没用作用,在有氧存在时,铜很快地被腐蚀。某些合金如蒙乃尔合金,对HF有高的耐腐蚀性质,但不锈钢非常容易被腐蚀。铁和钢很耐蚀;铅与之作用很快。

HF对水有很强的亲和力,它是一种很强的脱水剂,如木材或纸一接触就碳化了,目前还没有发现能使它干燥的化合物,它只能用电流干燥。硫酸与之作用生成水和氟磺酸,各种干燥剂不是同HF加成就是同它发生作用。

HF可作有机化合物的脱水剂,制备有机氟化物的试剂、聚合剂以及强力的缩合作用催化剂和水解作用的催化剂。

无水氢氟酸生产工艺

HF系由萤石和硫酸反应而得。反应式为:

萤石中的杂质SiO2、CaCO3、R2O3和硫化物等同时发生如下反应:

从上述反应看出,萤石中的杂质,不仅浪费原料,而且影响产品质量,从而给工艺过程带来困难。生产工艺过程和技术条件,就是以除去这些杂质为基础。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控制冷凝和蒸馏的温度,使HF与其中的各种杂质分离。HF-H2O系形成恒沸混合物:其中HF含量为38.26%。如果氢氟酸中的HF含量低于38.26%时,不可能用蒸馏的方法制得浓度高于38.26%的氢氟酸。因此,无水HF生产,必须使用外热炉产生高浓度的HF 气体,然后在各个工艺设备和温度条件下,逐一将杂质除去。如在粗馏塔中首先将H2SO4、H2O等高沸点物质和粉尘大部分除去;在脱气塔中,控制塔顶温度在-8~-10℃;塔釜19~22℃,使HF和高沸点物质几乎全部冷凝。而SO2、SiF4和其它易挥发组分以气态形式脱除。冷凝液中主要是HF,以及少量的H2SO4、H2O和H2SiF6。通过蒸馏使HF气化,而与高沸点物质H2SO4、H2O和H2SiF6分离。将HF气体冷凝下来便是无水HF(AHF)。

1)、HF气体的产生

萤石中的各种杂质,特别是游离硫磺,它以游离状态混入HF气体中,在以后的各道工序中以升华硫而积累下来,必须从设备、管道和填料中清除,同时它还使设备腐蚀加剧,引起生产中断,使生产设备的效能降低。据文献报道,可用氧化剂使HF气体中的微量硫氧化成H2SO4,从而容易与HF分离。氧化剂的种类有过氧化物、高锰酸钾和重络酸盐等无机氧化性化合物。其它杂质使原料消耗增高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萤石中的CaF2含量要求在97%以上,粒度要求100~200μ。我国的萤石精矿粉通常为-200目筛50~70%。实践证明,如磨细到-200目筛90%以上,CaF2实收率可提高15%以上。硫酸的收率也提高很多。

硫酸浓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动力学因素,在多相反应中,萤石粒度变化不大,当温度一定时,其反应的速度随硫酸浓度的增高而加快。

温度是一个热力学因素,也是一个动力学因素。提高反应物料温度恒能加快反应速度。具资料报道,反应炉内物料温度应控制在350~400℃。在有预反应器的装置中,物料温度可控制在200℃左右。

当前我国无水HF生产中,反应炉的操作技术条件大致是:

1、配料比:H2SO4/CaF2=1.3~1.4;

2、炉温:炉头:450~500℃;炉中:350~400℃;炉尾:280~340℃;导气管:

140~180℃。

3、炉尾负压:29~49Pa。

4、排渣:CaF2<4%;H2SO4<4%。

精馏

反应炉内产生的HF混合气体,经粗馏塔除去部分H2SO4、H2SiF6、H2O和尘埃之后,还含有各种杂质:如H2SO4 、SiF4、H2O、SO2等化合物。精馏就是逐一的将这些化合物除去,以制取符合要求的AHF。

AHF的精馏就是利用各组分的液化点和沸点的不同。如100%H2SO4沸点279.6℃,98.3%H2SO4沸点338.8℃(恒沸点),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AHF的沸点为19.54℃;液体SO2的沸点-10.09℃;SiF4的沸点-65℃,制取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的AHF。

1、SO

2、SiF4及其低沸点物质的分离

SO2、SiF4和其它低沸点物质的分离是在脱气塔中进行的。混合气体自塔身进入,入口以下为提馏段,入口以上为精馏段。进塔之气流上升与下流之HF冷凝液相遇,将上升之HF气体部分冷凝。上升之HF气体至列管冷凝器时,几乎全部冷凝。液态HF下流至塔釜,塔釜温度控制在使易挥发组分气化,而挥发出去的部分HF上升至低温区时又重新液化。比HF的液化点更高的物质几乎全部冷凝入塔釜。这样,SO2、SiF4和其它易挥发组分,在脱气塔可全部脱除,进入废气回收处理系统。脱气塔釜的酸液化学成分如下:

HF:93~98%,H2SO4:<1.5%,SO2:<0.02%,H2SiF6:<0.05%。

脱气塔的操作技术条件:

(1)塔顶列管冷凝器温度:-8~-10℃,使用的盐水温度:-25℃;

(2)塔釜用蒸汽加热,控制温度:19~22℃;

(3)脱气塔塔顶负压:980Pa左右;

(4)塔内液面在视镜的1/2处;

操作中要经常通过视镜观察塔内的回流情况,控制好回流比,即控制好精馏段内液体回流量与溜出液量之比。

经常地自塔釜中取样分析SO2含量,合格后方能溢流入精馏塔。塔顶温度要控制在使尾气中的HF含量尽可能的低。

2、高沸点物质的分离

高沸点物质即H2SO4和H2O,它的分离是在精馏塔中实现的。从HF-H2O系沸点组成图得知,氢氟酸的恒沸混合物沸点最高,恒沸混合液中HF含量38.26%,当混合液中HF 含量大于38.26%时,HF为易挥发组分;HF含量低于38.26%时,气相中H2O含量增多。因此,在精馏过程中残液的组成倾向恒沸混合液,故任何浓度的氢氟酸不可能通过精馏获得两种纯组分的物质。也就是说,从HF-H2O系中精馏提纯过程,如原液HF含量高于恒沸混合液,便可获得高纯的HF,HF含量低于恒沸混合液,则永远不能获得高纯的HF。纯粹的HF用精馏方法是不可能制取的。精馏制取AHF的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原液连续自提馏段的上部加入塔内,并在该处与精馏段的回流液混合,随即下流至塔釜中。在下降的同时,液体和上升气流互相作用,使液体中易挥发组分(低沸点组分)分离出来,因而下流入塔釜的液体几乎为恒沸混合物,称为残液,并不断地被引出。由于是连续作业,精馏操作处于稳定状态时,无论是提馏段还是精馏段,其液体与蒸汽的组成均保持不变。

塔釜的残液成分:

总酸度(以HF计)55~65%;H2SO4:5~10%。精馏塔顶引出来的HF气体,进入冷凝器液化便是AHF。

精馏过程的操作技术条件:

(1)精馏塔顶通-10℃盐水,塔顶温度18~20℃,塔釜温度45~65℃;

(2)成品冷凝器出酸温度:0±5℃;

(3)精馏塔的压力不超过24.5×104Pa;

精馏过程的技术操作:

(1)开始精馏前向成品冷凝器通-25℃盐水,向成品计量槽通-10℃盐水;

(2)脱气塔釜之冷凝液经分析,SO2含量合格后方可溢流至精馏塔;

(3)脱气塔的酸溢流至精馏塔前,先向精馏塔顶通-10℃盐水,控制好温度;当塔釜液面达到视镜1/2时,可在塔釜内通蒸汽,开始精馏。

(4)根据各控制点的温度,调整蒸汽和盐水流量;

(5)精馏塔的残液每天白班压放一次,压酸前通知化验室取样分析;

(6)成品计量槽系两台槽交替使用;接班检尺时关闭上班使用的计量槽闸门,开启本班用计量槽闸门,待上班酸分析合格时,向装瓶岗位联系,将酸放入装瓶压

出槽或贮槽。若不合格,则放回脱气塔或精馏塔。

(7)精馏完成后,关闭精馏塔塔釜蒸汽和塔顶盐水,将塔釜残酸放入压出槽,压往60%酸贮槽。

(8)待成品计量槽的酸放完后,关闭成品冷却器盐水;

(9)经常检查各仪表的运行状况。

3、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础,可用下式表示:

W原?X原=W馏?X馏+W残?X残

式中:W原、W馏、W残:分别为原液、馏出液和残液的重量(Kg);

X原、X馏、X残:分别为原液、馏出液和残液的组成(%)。

4、精馏塔的热量衡算

利用热量衡算,可以确定精馏塔塔釜的蒸汽消耗(D),其计算过程如下:

热量收入:

(1)原液带入热量(Q f):Q f=W f C f t f①

式中:Q f-原液带入热量(KJ)

W f-原液重量(KG)

C f-原液比热(KJ/KG?℃)

t f-原液温度(℃)

(2)蒸汽带入热量(Q d):Qd=D(I-?)

式中:D-蒸汽重量(KG);

I-蒸汽的热含量(KJ/KG);

?-冷凝水热含量(KJ/KG);

热支出:

(1)塔顶馏出物带出的热量(Qv):Qv=Gv iv

式中:Gv-馏出物重量(kg)

iv-馏出物的热含量(kj/kg)

(2)塔釜残液带出之热量(Qw):Qw=GwCwtw

式中:Qw-残液带出之热量(KJ);

Gw-残液重量(kg)

Cw-残液比热(KJ/KG?℃)

tw-残液温度(℃);

(3)冷冻盐水带出之热量(Q):Q=WC△t

式中:W-盐水重量(KG);

C-盐水比热(KJ/KG?℃)

△t-出、进盐水温差(℃)

(4)精馏塔的散热损失为Qn。

因此,总的热量衡算式为:

Qf+Qd=Qv+Qw+Q+Qn

进而:Qd =Qv+Qw+Q+Qn-Qf

D=( Qv+Qw+Q+Qn-Qf)/( I-?)

AHF的贮存和装瓶

1、AHF的贮存

AHF用设计有夹套的钢制贮槽存贮。夹套中通-10℃盐水,使其保持较低的温度,防止AHF气化。通常要求贮槽内AHF的温度不高于5℃;还要求贮槽能耐一定的压力,并设置与精馏塔或脱气塔相通的放空管,使HF气体不致排空和得到回收,同时可避免槽内产生较大的压力。AHF贮槽的填充系数不得超过槽总容积的90%。

2、AHF的装瓶

AHF用特制的钢瓶包装,钢瓶要求能耐压196×104Pa,并按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验。因装AHF的钢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AHF吸水,不可避免地会吸入一部分水分进入瓶内,

致使钢瓶腐蚀。所以盛AHF的钢瓶每使用一次要进行清洗处理,以确保安全。

AHF的装瓶操作方法:

AHF的装瓶可利用位差注入法,液下泵装瓶或用压缩空气将AHF压入钢瓶内,现将压缩空气装瓶法介绍如下:

用压缩空气装瓶时,应设有压出槽,通常压出槽的容量能装AHF一吨左右,其工作压力为19.6×104~29.4×104 Pa。装瓶步骤如下:

先打开压出槽进口阀和放空阀,待压出槽装满后关闭两阀。然后把已过磅的空瓶口阀门与压出槽阀门用紫铜管连接,确保管路畅通后便可以开始装瓶。装瓶时,打开压出槽上之压缩空气阀,保持规定的压力,如瓶内压力增高,AHF装不进去时,慢慢打开瓶上之放空阀,使压力降低后再继续装,一般说来AHF钢瓶的容积为83L,其充填系数不大于0.83。即每瓶装AHF量可计算如下:

每瓶装AHF(KG)=83L×比重×0.83

如取AHF的比重为1(KG/L),则每瓶装AHF重量为(KG):

AHF=83×1×0.83=68.89(KG)

AHF装瓶操作安全事项: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安全教育,严禁不熟练的人员单独操作;

2、工作人员必须配备防毒面具和必须的防护用品;

3、钢瓶要事先严加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未经妥善处理的不得充装:

⑴漆色、字样不符合规定,或漆色、字样脱落(AHF钢瓶规定为灰色,字体为黑色)。

⑵瓶阀、瓶冒和防震圈等保安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者;

⑶不能判明装过何种气体或液体且瓶内没有余压者;

⑷钢瓶皮重超过钢印所示重量较多的;

⑸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

⑹超过检验期限的。盛AHF钢瓶,规定每两年检查一次,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倍;

⑺钢瓶经过外观检查有缺陷,不能保证使用的。

4、AHF充装的钢瓶在存贮和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⑴钢瓶不得靠近热源;夏季应防止日光爆晒,离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m;

⑵贮存时要拧紧瓶冒,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碰击;

5、装酸完毕时,连接紫铜管的残酸应放入回收罐中,以防污染环境。

6、查出可能有危险的钢瓶应单独放置,更不能使用。

7、酸沾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水冲洗,烧伤时,用5%氨水浸泡,并立即去医院治疗。

无水氢氟酸的技术标准

国家标准(1998-01-01实施)

项目

指标%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氟化氢含量≥99.95 99.90 99.70

水分含量≤0.03 0.06 0.10

氟硅酸含量≤0.010 0.020 0.050

二氧化硫含量≤0.007 0.015 0.030

不挥发酸(以H2SO4)≤0.005 0.020 0.050

氟对人体的影响

氟是人体组成的微量元素之一,有防龋作用,对增高骨质的硬度,神经传导和酶系统有一定

作用。人每日需要1.0~1.5mg的氟,最高不得超过3~4.5mg。我国空气中氟化氢及氟化物(换算成氟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饮水含氟容量上限为1.5mg/l。

进入人体的氟主要来自饮水、食品、尘埃和吸入肺内的气态氟化物。肠对可溶性氟化物的吸收率为80%,而对那些难溶性氟化物,如氟化钙、冰晶石、磷灰石的吸收率为60%,进入肠内的氟在1小时内有40%被吸收。

工业环境中,可溶性气态氟化物和尘埃大多数是从呼吸道进入体内。HF可以很快被上呼吸道吸收;粉尘类氟化物依其分散度大小,可进入肺泡,支气管和鼻喉部。可溶性氟化物在肺泡中很快被吸收进入循环;难溶性氟化物的吸收与肺泡清除率有关。不论氟的摄入途径如何,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是一致的,一部分积聚在骨骼和其它组织中,一部分由尿、汗等排出体外。肾是主要的排氟器官,氟吸入后,尿中很快出现氟,3小时尿可排出20%;24小时可排出50%。据报道,一昼夜内氟的总排泄量中,随汗液排出25~46%;随唾液排出≤10%;粪中排出约10%;其余的氟随尿排出。骨骼组织中也有氟放出,所以即使人体停止摄入氟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氟仍可继续排泄。

尽管进入体内的氟在不断地排出,而有一部分在体内蓄积。蓄积的氟90%沉积在骨与牙中,少量沉积在其它软组织中,因此,体内含氟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人体摄入高剂量氟,引起的急性中毒症状。最初表现为刺激性毒物作用,而后出现各种酶系统——代谢系统、功能系统、细胞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损坏。早期可观察到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特有症状。应迅速洗胃并减少氟的吸入,否则2~3天内即致死亡。

引用含氟高于8mg/l的水,以及长期接触含氟化合物,会引起骨骼系统的慢性氟中毒。骨与关节的慢性氟中毒为氟骨症,其病理表现为:骨变厚,重量增加,韧性降低,其中以海绵骨变化明显。严重者由于椎旁韧带的广泛钙化出现脊柱僵直,关节活动受限。

工业慢性氟中毒的骨骼关节症候的描述:开始时为模糊的风湿性疼痛,然后疼痛局限在脊柱,特别在腰骶部并感到僵直,最后发展到脊柱转动受限是很有意义的体征。

氟斑牙:氟斑牙的表现与饮水含氟量和饮用年限有关,分为垩白、着色、缺损三型。

氟作业工人五官病变诊断:工业氟中毒早期表现为鼻部炎症,随着作业时间的延长,鼻部损害越严重,萎缩性鼻炎逐年增高,并常常伴随鼻窦炎。引起视力下降,刺激性结膜炎,干燥异物感,流泪、眼痛等。

慢性氟中毒的防止:

预防为主的方针。湘铝排氟疗法:每周三次滴注5~10%葡萄糖500ml,并加维生素C1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