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冲击实验指导书

金属材料冲击实验指导书
金属材料冲击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金属材料冲击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分析低碳钢材料在常温冲击下的破坏情况和断口形貌。

2、测定低碳钢材料的冲击韧度αk值。

3、了解冲击试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

1、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GB/T 229?1994标准规定的10mm?10mm?55mm U形缺口或V 形缺口试件。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测量试件缺口处尺寸,测三次,取平均值,计算出横截面面积。

2、检查回零误差和能量损失:正式试验开始前在支座上不放试件的情况下

“空打”一次:

(1)取摆:按“取摆”键,摆锤逆时针转动;

(2)退销:按“退销”键,保险销退销;

(3)冲击:按“冲击”键,挂/脱摆机构动作,摆锤靠自重绕轴开始进行冲击;

(4)放摆:按“放摆”键,保险销自动退销,当摆锤转至接近垂直位置时便自动停摆;

(5)清零:按“清零”键,使摆锤角度值复位为零。注意:必须在摆锤处于垂直静止状态时方可执行此动作。

第一次“空打”后显示屏上显示的空打冲击吸收功N1即为回零误差,此值经校正后应不大于此摆锤标称能量值的0.1%。

继续“空打”五次,记下第六次空打冲击吸收功N6,则摆锤在摆动中由于空气和摩擦阻力造成的能量损失为:

()1610

1N N e -= 此值应不大于此摆锤标称能量值的0.5%。

3、正式试验:按“取摆”键,摆锤逆时针转动上扬,触动限位开关后由挂摆机构挂住,保险销弹出,此时可在支座上放置试件(注意试件缺口对中并位于受拉边)。然后顺序执行以上“取摆”、“退销”、“冲击”、“放摆”动作。显示屏上将显示该试件的冲击吸收功和相应的冲击韧度。

4、摆锤抬起后,严禁在摆锤摆动范围内站立、行走和放置障碍物。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实验指导书

苯甲酸红外光谱的测绘—溴化钾压片法制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应用领域。 3、掌握红外光谱分析时粉末样品的制备及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方法。 4、熟悉化合物不同基团的红外吸收频率范围.学会用标准数据库进行图谱检索 及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当化合物受到红外光照射,化合物中某个化学键的振动或转动频率与红外光频率相当时,就会吸收光能,并引起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频率的透射光强度减弱。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振动频率不同,会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光,检测并记录透过光强度与波数(1/cm)或波长的关系曲线,就可得到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 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不同,我们将红外光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0.75~2.5μm;13158~40001/cm),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1/cm)和远红外区(25~1000μm;400~101/cm)。分子振动伴随转动大多在中红外区,一般的红外光谱都在此波数区间进行检测。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五部分组成。红外光经迈克尔逊干涉仪照射样品后,再经检测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以干涉图的形式送往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数学处理,最后得到红外光谱图。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波数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材料科学、生物学、物理、环境科学、煤结构研究、橡胶工业、石油工业(石油勘探、润滑油、石油分析等)、矿物鉴定、商检、质检、海关、汽车、珠宝、国防科学、农业、食品、生物医学、生物化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物证检验等)、气象科学、染织工业、日用化工、原子能科学技术、产品质量监控(远距离光信号光谱测量:实时监控、遥感监测等)等众多方面。 三、仪器和试剂 1、Nicolet 5700 FT-IR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 2、压片机(日本岛津公司) 3、压片模具(日本岛津公司) 4、玛瑙研钵(日本岛津公司) 5、KBr粉末(光谱纯,美国尼高力公司) 6、苯甲酸(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溴化钾压片法)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及思维导图

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 【本课思想导图】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指导调察,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仪器、药品及其它】 1、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学生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资料。 3、酒精灯、火柴、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砂纸、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黄铜、铜、焊锡、锡、铁片、铅、铝片、铝合金。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BS EN 10045-11990 金属材料夏比冲击试验 第一部分测试方法 中文版

BS EN 10045-11990 金属材料夏比冲击试验 第一部分测试方法中文版 第一部分:测试方法(V和U型缺口) 实施对象和领域: 本标准详细的描述了金属材料夏比冲击试验的的细节。 3、试验原理: 用规定高度的摆锤对处于简支梁扎的缺口试样进行依次性打击,测量试样折断时的冲击吸取功。 4、名词: 本标准所适用的名词如表1和图1、图2: 表1——名词 5、试样: 5.1 取样数量和取样位置应该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作出详细讲明。 5.2 标准试样应该是55mm长,同时它的截面是10mm见方的正方体,在长度的中心部位开有缺口,两种型号的缺口详细讲明如下:

a)V型缺口角度45度,缺口深2mm,缺口弯曲半径0.25mm,如不能制备标准试样,能够采纳宽度7.5mm或5mm等小尺寸试样,缺口应该开在狭窄的一面。 B)U型缺口或锁眼缺口试样,缺口深5mm ,缺口弯曲半径1mm。 除了铸造试样缺口所在的两平行表面达到所需要的周密度则能 够不进行机加工以外,原则上试样应该机加工完成。 5.3 缺口所在平均平面应垂直于试样的纵轴线。 5.4 试样详细尺寸公差在表2中给出。 表2——试样尺寸许用公差

5.5 。。。。。。如果相应的产品标准只能承诺,不管如何,只有两个试样的形状和尺寸相同,那他们的结果比较才有意义。 5.6 机加工应该尽可能的不改变试样的性能,例如,冷热加工应该把对试样的阻碍减到最小。开缺口应该专门小心。 6.1 试验机应该被严格的制造和安装并符合欧洲标准10 045-2的要求。 试验机要紧的特点含义见表3。 表3——试验机特点

6.2 当摆锤式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能量为(300±10)J并采纳标准试样时,则试验视为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在上述条件下确定的缺口冲击功的缩写符号为: ——KU 适用于U型冲击试样 ——KV 适用于V型冲击试样 例如: ——KV=121J: ——名义能量300J ——标准V型缺口试样 ——断裂吸取功121J 6.3 试验机有不同的承诺冲击能量,因此在刻度盘上指针所指的冲击能量前应增加KU或KV的标记。 例如: KV 150:承诺能量150 J KU 100:承诺能量100 J ——KU 100=65 J ——承诺最大能量100J ——标准U型缺口试样 ——冲击功65 J 6.4 关于V型缺口辅助试样,KV符号后应补上实验机承诺冲击能量和试样的宽度。 例如: ——KV300/7.5:可用最大冲击功300 J,试样宽度7.5 mm ——KV150/5:可用最大冲击功150 J,试样宽度5 mm ——KV150/7.5=83 J

铝轮毂冲击试验作业指导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用于铸造铝合金轮圈的抗冲击性(即轮辐与轮辋、轮辐与轮心的连接强度及结构强度)和轮胎与轮辋配合受到侧向冲击力后的密封性能。2.引用标准: 道路车辆—车轮—冲击试验规程 3.试验样品 3.1 样品条件 3.1.1 试验轮需是按正常生产工艺加工完毕,但不喷漆的新轮,并己通过各工 序的检查。 3.1.2 每组试验应具有相同的压铸批次和热处理批次。 3.1.3 如果一个轮型多种PCD孔应选择具有最小的螺栓孔节圆直径和最少螺栓 孔数,与最大的螺栓孔节圆直径和最多的螺栓孔数。 3.2 抽样频率 3.2.1 型式试验:每套模具2件。 3.2.1.1 冲击部位:风嘴处与风嘴对面不同的位置。 3.2.2 例行可靠性试验:每8000付随机抽取1付。 3.2.3 样轮认证按用户要求执行。 4.试验设备 13°轿车冲击试验机。 5.试验程序 5.。1 将轮胎(无内胎)装在试验机上,然后将整个车轮安装在试验机的支架上,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试验。并依试验合格验收标准进行判定。 5.2根据客户的要求,选用如下测试标准 –––––––––––––––––––––––––––––––––––––––––––––––––––––––––––––––––––––––––––––––––––––––––––

5.2.1内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221-1997 日本,中东:VIA 歐洲:TUV 美英:SFI 5.3 试验条件 5.3.1 高速试验机的支架角度,使车轮的轴线与冲头垂直方向成13°± 1°。 5.3.2 冲头下落高度 冲头下落高度应轮辋轮缘的最高点上方230±2mm处。 5.3.3 冲头移动 冲头外缘高水平与轮辋轮缘重叠25㎜±/㎜。 5.3.4 冲头质量 D = 0.6 W + 180 (㎏)。 式中:D—冲头质量可在±2%的范围内波动(kg)。 W—额定载荷(kg),具体按客户的要求而定 5.4 重复试验 车轮螺栓发生断裂等异常现象时应重复试验。 6.试验合格验收标准 6.1用染色渗透法进行检查,如下述情况均未发生,则视冲击试验合格:(1)车轮的轮辐及中心未出现任何可见的裂纹。 (2)轮辐和轮辋发生分离。 (3)在一分钟内轮胎充气泄尽。 注:车轮变形或冲击重锤直接接触的车轮部位的断裂。不视做试验失败。–––––––––––––––––––––––––––––––––––––––––––––––––––––––––––––––––––––––––––––––––––––––––––

1 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指导书

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1、铝合金时效硬化曲线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实验2、焊接工艺与焊缝组织检验 实验4、热塑性塑料的挤出造粒和注射成型

实验1、铝合金时效硬化曲线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固溶淬火及时效处理的基本操作; 2.了解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时效强化效果的影响规律; 3.了解固溶淬火工艺(淬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淬火速度等)对铝合金时效效果的影响; 4.掌握金属材料最佳淬火温度的确定方法; 5.加深对时效强化及其机制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沉淀相)或形成溶质原子聚集区以及亚稳定过渡相的过程称为脱溶或沉淀,它是一种扩散型相变。发生这种转变的最基本条件是,合金在平衡状态图上有固溶度的变化,并且固溶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如图2-1所示。如果将C 成分的合金自 单相α固溶体状态缓慢冷却到固溶度线(MN)以下温度(如T 3 )保温时,β相将从α相固溶体中 脱溶析出,α相的成分将沿固溶度线变化为平衡浓度C 1,这种转变可表示为α(C )→α(C 1 )+β。 其中β为平衡相,它可以是端际固溶体,也可以是中间相,反应产物为(α+β)双相组织。将这种双相组织加热到固溶度线以上某一温度(如T 1 )保温足够时间,β相将全部溶入α相中,然后再急冷到室温将获得单相过饱和的α固溶体。这种处理称为固溶处理(淬火)。 图2-1 固溶处理与时效处理的工艺过程示意图 然而过饱和的α相固溶体在室温下是亚稳定的,它在室温或较高温度下等温保持时,亦将发生脱溶。但脱溶相往往不是状态图中的平衡相,而是亚稳相或溶质原子聚集区。这种脱溶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称为时效硬(强)化或沉淀硬(强)化。 合金在脱溶过程中,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均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时效。室温下产生的时效称为自然时效,高于室温的时效称为人工时效。 若将过饱和固溶体在足够高的温度下进行时效,最终将沉淀析出平衡脱溶相。但在平衡相出现之前,根据合金成分不同会出现若干个亚稳脱溶相或称为过渡相。以Al-4%Cu合金为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1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 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三、实验数据及处理 材料 直径d o(mm)高度 l(mm) L d o 截面积A0 (mm 2 ) 屈服载荷 F s(K N) 最大载荷 F b(K N) 1 2 平均 低碳钢铸铁

载荷一变形曲线(F—△l曲线)及结果 材料低碳钢铸铁F—△l曲线 断口形状 实验结果屈服极限ós=屈服极限ób= 四、问题讨论 (1)观察铸铁试样的破坏断口,分析破坏原因; (2)公析比较两种材料拉伸和压缩性质的异同。

金属村翻盖的压缩试验 原始试验数据记录 实验指导老师: 200 年月日

实验四金属扭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 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三、实验数据及处理 弹性模量E= 泊松比μ= 实验前 材料标距 L0(mm) 直径d0(mm)平均极惯 性矩I p (mm4) 最小抗扭 截面模量 W T (mm3)截面I 截面II 截面III 1 2 平均 1 2 平均 1 2 平均 低碳钢铸铁

低碳钢钢剪切弹性模量测定 扭矩T(K N)扭转角(rad)扭转角度增量(rad)△φT0= T1 T2 T0 T3 T4 T5 △T= 理论值相对误差 截荷-变形曲线(F-△l曲线及结果) 材料低碳钢铸铁 T—φ曲线 断口形状 实验记录屈服扭矩T s 破坏扭矩T b 破坏扭矩T b 实验结果屈服极限t s 强度极限t b

四、问题讨论 (1)为什么低碳钢试样扭转破坏断面与横截面重合,而铸铁试样是与试样轴线成450螺旋断裂面? (2)根据低碳钢和铸铁拉伸、压缩、扭转试验的强度指标和断口形貌,分析总结两类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

金属硬度测试实验指导书讲解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实验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 2012.10

实验一金属材料的硬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2、了解布氏、洛氏硬度实验机的主要结构及操作方法。 二、概述 金属的硬度可以认为是金属材料表面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硬度测量能够给出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数量概念。硬度值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就越困难。另外硬度与其他机械性能(如强度指标σ b及塑性指标ψ和δ)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硬度的大小对于机械零件或工具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具有决定性意义。 测量硬度的方法很多,在机械工业中广泛采用压入法来测定硬度,压入法又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压入法硬度试验的主要特点是: ①实验时应力状态最软,(即最大切应力远远大于最大正应力)因而不论是塑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均能发生塑性变形。 ②金属的硬度与强度指标之间存在如下近似关系: σ b=K*HB 式中:σ b ——材料的抗拉强度值;HB——布氏硬度值K——系数 退火状态的碳钢K=0.34~0.36 合金调质钢K=0.33~0.35 有色金属合金K=0.33~0.53 ③硬度值对材料的耐磨性、疲劳强度等性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常硬度值高,这些性能也就好。在机械零件设计图纸上对机械性能的技术要求,往往只标注硬度值,其原因就在于此。 ④硬度测量后由于仅在金属表面局部体积内产生很小压痕,并不损坏零件,因而适合 于成品检验。 ⑤设备简单,操作迅速方便。 三、布氏硬度 (一)布氏硬度试验的基本原理 布氏硬度试验是施加一定大小的载荷P,将直径为D的钢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如图1-1所示)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卸除载荷,根据钢球在金属表面上所压出的凹痕面积F凹求

金属材料的熔炼和浇铸部分实验报告

《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实践课程-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熔炼和浇铸部分实验报告 一、实 验目的 金 属材料的熔炼 和铸造作为金 属材料使用最为广泛的成型方法之 一,在工业零件,尤其是大型零件的制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实验通过对有色合金进行熔炼浇注,了解铸造的整个流程,对金属的铸造有直观的认识。 二、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1. 坩埚熔炼炉的使用 本实验使用电阻坩埚熔炼炉,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加热部分-电阻丝加热熔炼炉和控温部分-控温继电器。 打开总电源,在控温继电器的显示屏幕上显示有两个数字,红色的数字为当实验名称 金属材料的熔炼和浇铸部分 时间地点 2015年12月 23 日 材料学院325室 指导教师 王军、严彪 专业班级 无机 班 级 无机班 学生姓名 沈 杰 学 号 1531519

前熔炼炉炉内温度,绿色数字为设定的加热保温温度。待继电器示数稳定后,对加热温度进行设置。 点击按钮,设定数字变为4位数并闪动,点击按钮,选择要改变的位置,按进行调节,直到设定为想要的温度。点击按钮,确定加热保温温度。打开加热电源后,电流表显示有加热电流,说明已经开始加热。到达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直至坩埚内金属熔化为液态。 2.金属浇注的方法 关闭加热电源,打开熔炼炉炉盖,用铁钳将坩埚从熔炼炉中取出,慢慢倾倒坩埚,使得里面的金属溶液慢慢流入模具中,充满整个形腔。将模具静置,待其冷却后卸模取样。 注意事项: 金属浇注是高温操作,必须注意安全,必须穿戴白帆布工作服和工作皮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预防危险。浇注前,必须清理浇注行进通道,防止摔倒。浇注时必须切断加热电源。在浇注前对模具进行预烘,防止模具中残留水分导致金属溶液飞溅。 三、思考题 1、铸造时温度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铸造过程中温度的选择至关重要:过高温度浇注易造成粘砂、铁夹砂、缩孔、缩松、热裂、跑火、局部氧化、尺寸不合格、反应性气孔偏多等缺陷;过低温度浇注易造成:浇不足、冷隔、过渡圆角偏大、夹渣、夹砂、析出性气孔

焊接实验指导书要点

实验一焊条电弧焊基本操作(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技能。 2、了解焊条电弧焊常用设备、工具和辅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焊接位置对焊接规范参数的基本要求。 4、了解焊条电弧焊安全与防护技术。 二、实验设备器材及实验材料 1、焊接设备:ZX7-250、ZX7-400逆变直流焊机。 2、焊接材料:Φ2.5、mm、Φ3.2mm、Φ4.0mm 的J422,12mm厚低碳钢板。 3、焊接辅助工具及防护用品:焊钳、面罩、工作服、敲渣锤、钢丝刷、焊条保温桶等。 三、实验原理 (一)焊接设备及辅助器件 1、焊条电弧焊基本原理 焊条电弧焊是利用焊条与工件之间建立起来的稳定燃烧的电弧,使焊条和工件熔化并融合在一起形成熔池,随后熔融态的熔池逐步冷却结晶形成焊缝,从而获得牢固焊接接头的工艺方法。焊接过程中,药皮不断地分解、熔化而生成气体及溶渣,保护焊条端部、电弧、熔池及其附近区域,防止大气对熔化金属的有害污染。焊条芯在电弧热作用下不断熔化,进入熔池,组成焊缝的填充金属。 2、焊条电弧焊设备及辅助器件 焊条电弧焊的整个装置是由弧焊电源、电缆和焊钳组成。弧焊电源、电缆、焊钳、焊条、电弧和焊件组成了焊条电弧焊的焊接回路。 图1-1 焊条电弧焊的装置组成 1、焊条电弧焊设备——弧焊电源 (1)对弧焊电源的基本要求 弧焊电源是焊条电弧焊的主要设备,它的作用是为焊接电弧稳定燃烧提供所需要的、合适的电

流和电压,它必须具备电弧所要求的电气性能和工艺性能。 1)对弧焊电源电气性能的要求 ①外特性要求 焊条电弧焊电极尺寸较大,电流密度低。在电弧稳定燃烧的情况下,负载静特性处于水平段。故也要求电源外特性曲线与电弧静特性曲线相交,即要求焊条电弧焊电源具有下降的外特性。从电弧稳定性方面考虑,要求电源应具有陡降外特性。 ②调节特性要求 当焊件的材质、厚度、几何形状或焊接材料规格发生变化时,焊接参数也应做相应的变化。因此,要求弧焊电源能够通过调节,得出不同的外特性曲线,以适应这种需要,这种性质叫弧焊电源的调节特性。焊条电弧焊最理想的调节特性是要求空载电压随焊接电流的减小而增大,随焊接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③动特性要求 焊接电弧对弧焊电源而言是一个动负载,要求弧焊电源应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 2)对弧焊电源工艺特性的要求 为保证电弧的稳定燃烧和焊接过程的顺利进行,得到良好的焊接接头,弧焊电源在性能和结构方面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保证引弧容易空载电源越高越有利于引弧,但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经济性,要求空载电压一般不超过100V,特殊情况要超过,必须具有自动防触电装置; ②保证电弧稳定燃烧; ③保证焊接参数稳定(主要是指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的稳定); ④焊接参数能能够调节,以适应焊接不同性质和厚度的材料; ⑤使用时节省电能,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消耗材料少,成本低; ⑥使用安全、可靠、方便,性能良好,容易维修。 (2)弧焊电源的种类 焊条电弧焊所用电源一般分为交流弧焊电源、直流弧焊电源和逆变电源三大类。 表1-1 弧焊电源的特点及应用

EN+金属材料夏比冲击试验(中文)

EN+金属材料夏比冲击试验(中文)

————————————————————————————————作者:————————————————————————————————日期:

EN10045 中文版 金属材料夏比冲击试验 第一部分:测试方法(V和U型缺口) 1、实施对象和领域: 1.1本标准详细的描述了金属材料夏比冲击试验的的细节。 2、涉及标准: 3、试验原理: 用规定高度的摆锤对处于简支梁扎的缺口试样进行依次性打击,测量试样折断时的冲击吸收功。 4、名词: 本标准所适用的名词如表1和图1、图2: 表1——名词 涉及名词 名称单位 (看图1和 图2) 1 试样长度mm 2 试样厚度mm 3 试样宽度mm 4 缺口处材料厚度mm 5 缺口角度Degree 6 缺口半径mm 7 砧骨距离mm 8 砧骨半径mm 9 每个枕骨锥形角度Degree 10 摆锤锥形角度Degree 11 摆锤弯曲半径mm 12 摆锤宽度mm KU或KV冲击功Joule

5、试样: 5.1 取样数量和取样位置应该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作出详细说明。 5.2 标准试样应该是55mm长,并且它的截面是10mm见方的正方体,在长度的中心部位开有缺口,两种型号的缺口详细说明如下: a)V型缺口角度45度,缺口深2mm,缺口弯曲半径0.25mm,如不能制备标准试样,可以采用宽度7.5mm或5mm等小尺寸试样,缺口应该开在狭窄的一面。 B)U型缺口或锁眼缺口试样,缺口深5mm ,缺口弯曲半径1mm。 除了铸造试样缺口所在的两平行表面达到所需要的精密度则可以不进行机加工以外,原则上试样应该机加工完成。 5.3 缺口所在均匀平面应垂直于试样的纵轴线。 5.4 试样详细尺寸公差在表2中给出。 表2——试样尺寸许用公差 名称 U型冲击试样V型冲击试样 名义尺 寸 机械公差 名义尺 寸 机械公差 ISO符 号 ISO符 号 长度55mm ±0.60m m j s 15 55mm ±0.60mm j s 15 厚度10mm ±0.11m m j s 13 10mm ±0.60mm j s 12 宽度 标准试样10mm ±0.11m m j s 13 10mm ±0.11mm j s 13 小尺寸试样7.5mm ±0.11mm j s 13 小尺寸试样5mm ±0.06mm j s 12 缺口角度45o±2o 缺口处材料厚度5mm ±0.09m m j s 13 8mm ±0.06mm j s 12 缺口半径1mm ±0.07m j s 12 0.25mm ±0.025m

冲击性能作业指导书

塑料埋地排水管冲击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 编制目的: 为确保操作熟练、规范和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有效。 二 检测环境: 试样应在(0±1)℃的水浴或空气浴中进行状态调节(见表4),状态调节后应在空气中取出10s内或水浴中取出20s内完成试验。如果超过此时间间隔,应将试样立即放回预处理装置,最少进行5min调节处理。仲裁试验时应使用水浴。 三 检测原理: 以规定质量和尺寸的落锺从规定高度冲击试验样品规定的部位,即可测出该批(或连续挤出生产)产品的真实冲击率。 此试验方法可以通过改变落锺的质量和/或改变高度来满足不同产品的技术要求。 TIR最大允许值为10%。 四 取样要求: 1、长度为(200±10)mm,试样切割面应与管材的轴线垂直,切割端应清洁、无损伤。 2、外径大于40的试样应沿其长度方向画出等距离标线,并顺序编号。 3、试样数量可根据标准中规定及操作步骤确定。 五 仪器设备: 冲击试验装置 六 检测依据: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时针旋转法》GB/T 14152-2001 七 试验步骤: 1、外径小于或等于40 mm的试样,每个试样只承受一次冲击。外径大于40 mm的试样进行冲击试验时,首先使落锤冲击在1号标线上,若试样未破坏,则按样品制备中状态调节的规定对样品进行调节处理后再对

2号标线进行冲击,直至试样破坏或全部标线都冲击一次。 注:当波纹管或加筋管的波纹间距或筋间距超过管材外径的0.25倍时,要保证被冲击点为波纹或筋顶部。 2、逐个对试样进行冲击,直至取得判定结果。 3、观察试样,经冲击后产生裂纹、裂缝或试样破碎判为试样破坏,根据试样破坏数按表6判定TIR值。 八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若试样冲击破坏数在表6的A区,则判定该批的TIR值小于或等于10%。若试样冲击破坏数在表6的C区,则判定该批的TIR值大于或等于10%。若试样冲击破坏数在表6的B区,则应进一步取样试验,直至根据全部冲击试样的累计结果能够作出判定。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实验指导书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实验指导书 仲洪海编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 2009年8月

实验一 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及原理 一、实验目的 1、概括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及使用。 2、练习用PDF(ASTM)卡片及索引对多相物质进行相分析。 二、X射线衍射仪的简介(D/MAX-RB) 它是由X射线发生器、测角仪、信号检测系统、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和应用软件等构成。 应用软件可进行衍射线条的指标化、物相定性分析、计算非晶体材料径向分布函 双线分离等。总之衍射仪目前已数、X射线衍射线条的分析、残余奥氏体的测定。K a 具有采集衍射资料、处理图形数据、查找管理文件以及自动进行物相定性分析等功能。 图2-15是X射线衍射仪的中心部分——测角仪的示意图。D为平板试样,它安装在试样台H上,试样台可围绕垂直于图面的轴O旋转。S为X射线源,也就是X射线管靶面上的线状焦斑,它与图面相垂直,与衍射仪轴平行。由射线源射出的发散X 射线,照射试样后即形成一根收敛的衍射光束,它在焦点F处聚集后射进计数管C中。F处有一接收狭缝,它与计数管同安装在可围绕O旋转的支架E上,其角位置2θ可从刻度尺K上读出。衍射仪的设计使H和E的转动保持 固定的关系,当H转过θ度时,E即转过2θ度。这种关系保证了X射线相对于试样

的“入射角”与“反射角”始终相等,使得从试样生的衍射线都正好艰聚焦并进入计数管中。计数管能将X射线的强弱情况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计数率仪、电位差计将信号记录下来。试样连续转动时,衍射仪就能自动描绘出衍身强度随2θ角的变化情况。 测角仪的光学布置也在图2-15中展示。S为靶面的线焦点,其长轴方向为竖直。入射线和衍射线要通过一系列狭缝光阑。K为发散狭缝,F为接收狭缝,分别限制入射线及衍射线束在水平方向的发散度。防散射狭缝还可排拆试样的辐射,使峰底比得 制到改善。S 1,S 2 为梭拉狭缝,是由一组相互平行的金属薄片所组成,相邻两片间的 空隙在0.5mm以下,薄片厚度大约为0.05mm,长为60nn。梭拉狭缝可以限制入射线 及衍射线束在垂直方向的发散度至大约2o。衍射线在通过狭缝L、S 2 及F后便进入计数管C中。 在衍射仪中,X射线的探测元件为计数管。计数管及其附属电路称为计数器。常用的计数器有正比计数器、盖革计数器及闪烁计数器。 G-测角仪圆;S-X射线源;D-试样;H-试样台;F-接收狭缝;C-计算机;E-支架;K-刻度尺 三、物相分析方法 物相定性分析是X射线衍射分析中最常见的一项测试。首先,仪器按所给的衍射条件进行衍射数据的自动采集,接着进行寻峰处理并自动启动检索程序。当检索开始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 总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461480345.html,好好学习社区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整机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方法。 2. 引用标准: 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 4343.2-1999《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 GB/T 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4365-2003《电磁兼容术语》 IEC 60335-1:2001+A1:2004《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Safety -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CISPR 14-2:1997+A1:2001《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2: Immunity product family standard》 IEC 61000-4-5:2005《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Surge immunity test》 EN60335-1:2002《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EN 55014-2:1997+A1:2001《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2: Immunity product family standard》 EN 61000-4-5:1995+A1:200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Section 5: Surge immunity test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 受试设备。 3.2 浪涌(冲击) surge 沿线路传递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 3.3 耦合网络 coupling network 用于将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递到另一个电路的电路 3.4 去耦网络 decoupling network 用于防止施加到EUT上的浪涌(冲击)影响其他不做实验的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3.5 差模电压 differential mode voltage 一组规定的带电导体中任意两根之间的电压。差模电压又称对称电压 (symmetrical voltage)。

金属材料冲击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金属材料冲击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分析低碳钢材料在常温冲击下的破坏情况和断口形貌。 2、测定低碳钢材料的冲击韧度αk值。 3、了解冲击试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 1、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GB/T 229?1994标准规定的10mm?10mm?55mm U形缺口或V 形缺口试件。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测量试件缺口处尺寸,测三次,取平均值,计算出横截面面积。 2、检查回零误差和能量损失:正式试验开始前在支座上不放试件的情况下 “空打”一次: (1)取摆:按“取摆”键,摆锤逆时针转动; (2)退销:按“退销”键,保险销退销; (3)冲击:按“冲击”键,挂/脱摆机构动作,摆锤靠自重绕轴开始进行冲击; (4)放摆:按“放摆”键,保险销自动退销,当摆锤转至接近垂直位置时便自动停摆; (5)清零:按“清零”键,使摆锤角度值复位为零。注意:必须在摆锤处于垂直静止状态时方可执行此动作。 第一次“空打”后显示屏上显示的空打冲击吸收功N1即为回零误差,此值经校正后应不大于此摆锤标称能量值的0.1%。 继续“空打”五次,记下第六次空打冲击吸收功N6,则摆锤在摆动中由于空气和摩擦阻力造成的能量损失为:

()1610 1N N e -= 此值应不大于此摆锤标称能量值的0.5%。 3、正式试验:按“取摆”键,摆锤逆时针转动上扬,触动限位开关后由挂摆机构挂住,保险销弹出,此时可在支座上放置试件(注意试件缺口对中并位于受拉边)。然后顺序执行以上“取摆”、“退销”、“冲击”、“放摆”动作。显示屏上将显示该试件的冲击吸收功和相应的冲击韧度。 4、摆锤抬起后,严禁在摆锤摆动范围内站立、行走和放置障碍物。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完整)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docx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__________ ( 90 多种) __________(几千种) ( 1)常温下一般为 _____态(汞为 ____态),有金属光泽。 2、金属的物理性质:(2)大多数呈 _______色(铜为 _______色,金为 _____色) ( 3)有良好的 _______性、 _______性、 _______性 3、金属之最: (1) 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 _____: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 >铜) (4) _____: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铜 >铝 >铁) (5) _____:硬度最高的金属(6)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 (7) 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8)_____:密度最大的金属(9)_____:密度最小的金属 4、★: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________,硬度比各成分 _______,抗腐蚀性能 ______ 铁的合金铜合金 焊锡形状记忆金属 合金 钢黄铜青铜 : 生铁 含碳量含碳量_______________ 钛和钛合金 成分 _________合金合金合金 _________ 不锈钢:含 ____、______ 紫铜即为纯铜熔点低 备注 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 3)抗腐蚀性能好 【例题 1】根据金属铝的下列用途,说说它们各利用铝的什么性质:用铝制成各种炊具,是利用它的;铝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它的;铝可以制成电线,是利用它的。 【例题 2】家用铁制的锅铲尾部加一木柄,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不易导电⑥有光泽 A .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④⑤ D .②⑤⑥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大多数可以发生反应) (1)常温下: a.铝在空气中易氧化,但不会进一步腐蚀的原因:,化学方程式 b.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都会生锈。 (2)点燃或加热条件: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铜在空气中加热: 注意:做铁丝燃烧试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在铁丝上缠一根火柴的目的是。集气瓶底部应预先或,原因: 第 1 页共 9 页

(完整word版)落锤冲击试验.doc

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 落锤冲击试验 颁发日期 : 第一章落锤冲击试验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管材的抽样检验和作为连续生产时抽样检验的依据。 2试验依据 GB /T14152 -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 (eqv ISO 3127:1994) 3试验原理 以规定质量和尺寸的落锤从规定高度冲击试验样品规定的部位, 即可测出该批产品的真实冲击率(整批产品进行试验时,其冲击破坏总数除以冲击总数即为真实冲击率TIR ,以百分数表示)。 TIR 最大允许值为10% 4试验设备 4.1 落锤冲击试验 落锤冲击试验机由试验台、备件箱、电器柜和控制仪表组成。 4.1.1 试验台由试件升降机构、落锤提升机构、防二次冲击机构、落 锤 导向装置等部分总成。 4.1.1.1 试件升降机构:用于安装不同规格的管材试件。 4.1.1.2 落锤提升机构由提升架和落锤冲击架两部分组成,落锤冲击架可以安装不同质量的落锤,同时使落锤沿导向导轨自由准确的落下,

作业指导书 落锤冲击试验 颁发日期 : 落锤的规则可以根据试件的外形尺寸进行更换。 4.1.1.3 防二次冲击机构使防止落锤冲击反弹后再次下落形成对试件 的再次冲击,以保证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4.1.1.4 落锤导向装置保证落锤在铅直方向自由落下。导向管选取用剩磁材料,以保证落锤下落时不受影响,导向管下部开活动门,以便安装落锤。 4.2 电器控制柜各按钮功能如下: 4.2.1 空气开关:控制系统总电源开合。 4.2.2 吸盘旋钮:用于控制吸盘有无吸力。 4.2.3 捕捉旋钮:用于控制捕捉机构在落锤第一次冲击试样后对落锤 进行捕捉。 4.2.4 落锤上升按钮:按动此按钮,吸盘吸附锤体上升至预期位置。4.2.5 落锤下降按钮:落锤冲击试样结束后,按动此按钮,使吸盘下 降至规定位置。 4.2.6 落锤停止按钮:吸盘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按动此按钮,吸盘可 随时停止。 4.2.7 设置:该设置为双向显示的智能数控仪,用于设置落锤的冲击 高度。 5试样的制备 5.1 试样的制备:试样应从一批或连续生产的管材中随机抽取切割而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 主讲:林植慧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实验一, 二 低碳钢(Q235钢)、铸铁的轴向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观察低碳钢(Q235钢)和铸铁在拉伸试验中的各种现象。 2.测绘低碳钢和铸铁试件的载荷―变形曲线(F ―Δl 曲线)及应力―应变曲线(σ―ε曲线)。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比例极限P σ,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和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b σ。 4.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 5.观察低碳钢在拉伸强化阶段的卸载规律及冷作硬化现象。 6.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和铸铁(脆性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试件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电子式引伸计。 3.游标卡尺。 4.低碳钢、铸铁拉伸试件。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在强度和变形方面表现出来的性质,它是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低碳钢和铸铁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两种材料,而且它们的力学性质也较典型。 试验采用的圆截面短比例试样按国家标准(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制成,标距0l 与直径0d 之比为5100 0或=d l ,如图1-1所示。这样可以避免因试样尺寸和形状的影响而产生的差异,便于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相互比较。图中:0d 为试样直径,0l 为试样的标距。国家标准中还规定了其他形状截面的试样。 图 1-1 金属拉伸试验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在实验过程中,与电子万能试验机联机的计算机显示屏上实时绘出试样的拉伸曲线(也称为F ―l ?曲线),如图1-2所示。低碳钢试样的拉伸曲线(图1-2a)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及局部变形阶段。如果在强化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