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未来_苏珊_巴斯奈特访谈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未来_苏珊_巴斯奈特访谈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未来_苏珊_巴斯奈特访谈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未来

——苏珊·巴斯奈特访谈

[英]苏珊·巴斯奈特1黄德先2

(1、英国华威大学2、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广汉 618307;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 200083)

摘要: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织,在苏珊·巴斯奈特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她对这两个学科的看法会引领学科的变动与发展。在她彻底否认这两个学科属性之后,它们该分别走向何方是学界迫切关心的问题。她对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未来的看法,无疑会再次推动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翻译

Abstract:The interweaving betwee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s been best illustrated by Susan Bassnett’s academic research. Her views always determine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disciplines. Where to move next for the two disciplines has become the urgent concern among translation scholars and comparative scholars after her dethronement of th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the two fields. Her views on 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ill undoubtedly push them forwards once again.

Key words:translation stud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6101(2009)02-0015-8

苏珊·巴斯奈特不论是作为比较文学学者还是翻译研究学者,她的个人观点总是很容易变成这些学科的公共行为,引领这两个学科的变动与发展,这也足见其影响力。自1980年出版《翻译研究》以来,她一直是翻译研究这个学科的旗手,极力推动翻译研究的学科独立。1990年她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1998年提出了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这些都是翻译研究这个学科在上世纪90年代繁荣的标志。1993年她在《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中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死亡,竭力提升翻译研究的地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之后,她的研究兴趣转向新闻与传播研究,直到2006年再次回到比较文学,又彻底否定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学科属性,认为两者都只是研究文学、阅读文学的方法而已。这次彻底的否定到底是

怎么发生的?是否又像某些学者所批评的那样是学术与市场的一次共谋?这两个学科的前景在哪里?针对上述疑惑,本文作者就这两个领域学者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同她进行了访谈,特别是作为翻译研究这个学科发展的参与者与历史见证人、比较文学死亡论的提出者,她的回答或许能提供我们期盼已久的答案。

黄德先(以下简称黄):任何人提到作为独立学科的翻译研究,必然会引用霍姆斯(James Holmes)《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72)和您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1980,1991,2002)。然而有关翻译研究的内容,您与霍姆斯的看法却差异很大。霍姆斯构想了这个学科的一个整体的蓝图,而您仅提到4个研究领域,即翻译史、目标文化中的翻译、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诗学[1:16-17]。20年后来回顾这个学科,您觉得是否有所遗漏?

巴斯奈特(以下简称巴):需要记住的是霍姆斯与我的思想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间隔,尽管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有一些相同,但霍姆斯的思想是在完全不同的时代形成的,他主要关注的是试图建立一个他认为是新兴学科的蓝图,而我关注的是确立翻译里面有哪些研究领域。20年后的今天,我认为这个学科开启了相当多的领域,目前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有两个领域:(1)翻译的作用与互联网,即翻译与数字化传播;(2)世界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杂合书写的研究,利用语言的多重性,把翻译作为记忆或纪念,这就直接与身份问题相关。

黄:1990年,您和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这个学科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繁荣。我们能否把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看作是一次范式的转变?从语言、文本、作者和读者转向社会、历史与文化,从原文转向译文,从内部研究转向外部研究?

巴:当勒菲弗尔和我提出“文化转向”时,我们只不过认为文本总是存在于语境中。文本的创作在一个语境,文本的阅读又在另一个语境。我们对那些脱离语境分析的研究感到很不满,因而唤起学者关注历史、政治和社会等重大问题。18年以来,我认为我们当时是正确的。就目前世界文学与全球传播来看,也证实了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黄:1998年,您提出了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聚合,并明确提出“翻译转向”。您又大胆地向前跨了一步,也是对翻译研究的一种预见。10年以后,您如何评估“翻译转向”对其它学科的影响?似乎翻译依然是其它学科研究的一个有价值的个案,而并未成为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出现?

巴:回到1998年,当时我想的是提升文化研究者对翻译重要性的认识。我认为自翻译研究诞生以来,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该学科对其它学科几乎没有影响,特别是对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另一个问题是翻译研究领域的学者思维封闭,想把自己圈起来,与那些本该有对话的学者隔离开来。

黄:其它领域的学者似乎对翻译研究学者单方面的期待充耳不闻。特里维迪(Harish Trivedi)就提出,“文化研究显然在更广的领域,更具有理论的摧毁力量,继续隆隆向前,不关注也不接受翻译研究学者所提出的建议。……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依然是个未实现的迫切任务,一个未竟的事业。”①如果他说的没错,您能解释这个原因吗?

巴:特里维迪仅仅是重复我在上一个问题中所说的话。文化研究还没有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此外翻译学者也要乐意参与对话,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才会成为可能。

黄:您在《比较文学批评导论》(1993)一书中提出“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已经过时”,并解释说,跨语言的文学研究,已经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话题,“我们现在应该将翻译研究看作是一门主要的学科,而比较文学是有价值但次要的研究领域。”[2:161]您的观点引起了比较文学危机的大讨论。大多数的翻译研究学者都在期待明天,却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这是否就是您对翻译研究在过去30年里的发展不满意的原因?

巴:这又需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我写那本书是在15年以前,当时这个学科的确在衰落。今天,如阿普特(Emily Apter)、达姆罗什(David Damrosh)、布罗德斯基(Bella Brodzki)以及其他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比较文学的形势很不同了。

黄:在《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中,您提出,“今天,反观那个主张,看来基本上是错误的:翻译研究在过去30多年里发展并不快,对比依然是翻译研究学术的核心。”[3:6]这和您在《翻译研究》(第三版)中的观点完全不同,您能解释一下您对翻译研究态度改变的原因吗?

巴:比较文学的形势不同了,翻译研究的形势也不同了。再回到我先前的看法,那些把自己看作是翻译研究的学者在周围筑起一道墙,并没有把这个学科往前推动多少。我不得不读的那些引用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勒菲弗尔和我以及其他学者的文章,皆无新意。他们所做的个案研究缺乏理论化,决意不想向前推动这个学科。我认为我们都准备在翻译研究中向前大跨步了,但时至今日并没有跨出去。我也认为这种大的跨

①参见特里维迪授权本文作者翻译的《翻译文化与文化翻译》(“Translating Culture vs. Cultural Translation”),中译文即将发表,原文见https://www.360docs.net/doc/4615669248.html,/91st/vol4_n1/pdfs/trivedi.pdf.

越恰恰可能来自中国、印度,以及其他积极参与多语文本与世界文学研究的学者。

黄:您进一步提出,“要是我今天来写这本书,我会说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都不应该看作是学科:它们都是研究文学的方法,是相互受益的阅读文学的方法。”[3:6]这个主张更是与众不同。尽管您谈的是比较文学,但同时也把翻译研究推下了神坛。为什么?提到翻译研究,您该选择哪一个术语:一个研究的主题?一个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

巴: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认为比较文学或翻译研究不能够被看作一个学科。我认为它们是阅读的方式,借用普拉特(Mary Louise Pratt)的说法,是“接触区”(contact zones)①。“接触区”非常重要,它之所以重要更是因为它的开放性,拒绝把自己筑墙围起来,而是在不断更新。

黄:如果凸现读者和历史语境能给比较文学带来真正革新的研究文学的方法,那么什么能够给翻译研究带来突破?自上世纪90年代繁荣之后,目前翻译研究似乎进入了学术的停滞期。您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巴: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如我刚才所说的,翻译研究的确进入了学术的停滞期。同时,我认为这个学科的前途来自于世界文学的新范式,来自于新闻翻译和互联网翻译研究所带来的对翻译定义的重新思考。我的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正在做这个领域的博士论文。

黄:您重申了克罗齐(Benedetto Croce)的主张,比较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文学史。“比较文学的未来在于放弃任何规定性的方法来限定研究的对象,不是聚焦于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学观念,而是要承认它和文学转换所带来的必然的相互联系。”[3:10]我们能否说这是一个趋势,从“转向”到“回归”?从“文化转向”、“翻译转向”到回归文学自身?我们该如何理解“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学观念”?所有文化现象是否都是文学文本?

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们能否说这是一个趋势,从“转向”到“回归”,回归文学自身?我不想使用“文学”这个词,而确实想用“文本”。并非所有文化现象都是文学文本,但所有文化现象肯定都是文本。或许我们需要做的是重估符号学里的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

黄:“翻译是促进文学史中信息流形成的关键方法,因此,任何比较文学的研究都需要把翻译史置于中心位置。”[3:10]这是否意味着比较文学

①接触区,又译作“交互的场所”,指截然不同而且强弱悬殊的文化互相激荡之地。两种高度不对称的文化发生接触、碰撞、连结时,就会产生一种所谓接触区的社会文化现象,并且以一种跨界状态来说明权力的配置,并非只发生优势文化消融掉弱势文化的情形,而是相互的影响、冲击。见Mary Louise Pratt,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2,P3。

应该有一个翻译史的转向?还是指从历史的视角来跨越时间与空间来研究文学?翻译研究中的翻译史与比较文学中的翻译史是否有差异?

巴:我的确认为文学史应该考虑翻译。这并不是什么激进的看法,的确文学史需要反思把翻译边缘化这个问题。这种边缘化,我认为主要是文学史的书写总有其它目的:即把文学史看作是肯定一个民族伟大的一种方法,强化民族身份的一种方法。此时,学者并不想承认受到外部的影响,而是主张伟大的文学都是本土成长起来的。

黄:比较文学学者应该“放弃对术语和定义的毫无意义的争辩,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勾勒跨文化、跨时空边界的书写史和阅读史。[3:10] ”您是否强调比较文学的审美,而非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方面?所有的文学研究应该研究文学而不是政治?是否意味着文学研究的理论思考的终结?

巴:我绝不是建议审美应该高于意识形态,我认为放弃对术语和定义的毫无意义的争辩,集中关注在语境中来研究文本,这才会使我们产生更多的成果。这肯定并不意味着文学研究理论思考的终结。

黄:比较文学不断受到死亡的威胁。第一次危机来自克罗齐的挑战,第二次挑战来自韦勒克(René Wellek),第三次来自您的“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死亡”[2:47]。您是否同意“比较文学学科的扩张导致了其危机”这个说法?如果翻译研究也进行扩张,把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和其它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都纳入进来,是否也会注定走向学科的危机,导致无学科?能否说翻译研究要研究翻译?这能称作跨学科之祸吗?

巴:我认为这个问题源自前面所说的对术语的争议。危机的语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应该把比较文学、翻译研究是或不是一个学科的问题搁置一边,来研究文本,研究它们的生产,研究它们是如何被阅读的。

黄:翻译研究不应该为文学翻译研究所取代,翻译实践中主要是非文学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解不开的结,翻译研究应该关注实践者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应用翻译研究应该聚焦把翻译产业看作一种文化生产,文学翻译的理论思考与翻译生产的现实没有多大的关联,那么翻译研究学者的核心问题应该是职业导向的研究。总之,翻译研究是为社会、为译者、为国际交流而存在的。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巴:我一直主要关注的是文学翻译,但你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翻译实践中很大一部分是非文学翻译。我对翻译研究另外一个一直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把研究区分为技术翻译、法律翻译、口译、文学翻译等。我们应该更加密切地关注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而不考虑文本类型,不考虑其研究是职业导向的还是理论导向的。

黄: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认为翻译研究当前似乎有五大范式:语言学范式、社会学范式、文化范式、认知范式和机器翻译研究[4]。为增加翻译研究基本概念的权威,这个学科大量借用其它权威学科,使其成为借用最多的学科。无论翻译研究学者采取什么方法,都应该回答下面的问题:翻译是什么?翻译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他们应该有相同的研究对象:翻译产品与翻译行为。您如何看待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

巴:切斯特曼指出翻译研究借用各种不同的学科理论,这没有错。但我认为这不是问题。我也非常赞同你的看法,构成翻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我最近出版的与贝尔萨(Esperanca Bielsa)合写的新书《翻译与国际新闻》(Translation and Global News)中,我们就指出新闻的翻译被文学翻译疏离,使得翻译这个词不再具有什么意义,国际新闻的生产是当今世界任何地方翻译的主要来源。

黄:翻译理论的定义和概念只是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曾说,“理论如果指对引导我们的假设进行合理的系统性反思,它仍然如往常般不可或缺。”[5:2]翻译研究学者不应该忙于创造各种各样的工具,而应该把它们用于解释、预测,甚至应用于翻译。您如何看待翻译研究中所有这些互不相关的工具?翻译研究的理论思考能否也像文学理论一样自律?

巴:这个问题也有意义。翻译研究中这些工具是否相关,我不能肯定。我的确认为翻译研究需要从其它学科受益,但同时既要借用也要输出。

黄:近来受到伊格尔顿《理论之后》(After Theory, 2003)的警醒,翻译研究学者开始质疑对翻译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研究。我们能从“理论之后”学到什么?翻译研究的理论之后会出现什么?翻译研究的哲学问题能否成为翻译研究学者感兴趣的话题?

巴:翻译研究学者一直在关注翻译的哲学问题。我认为目前唯一的区别就是对翻译的边界有了更多的思考,对翻译实际是什么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数字化时代,很多传统的文本观念受到了挑战。

黄:翻译在新闻生产中的作用成为您过去几年主要的学术研究兴趣。相对于翻译研究、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您似乎在探索翻译研究与传播研究间的共同点。这是否可看作传播研究中的翻译转向?

巴:我研究翻译与国际新闻,凸现的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新闻和传播学者非常关注国际问题,但基本都忽略了翻译的作用,即跨语言交际的作用。贝尔萨的研究表明,新闻和传播学者尽管谈的是翻译,但他们普遍不承认翻译。

黄:您在《把消息带回家:同化策略与异化策略》中指出,同化策略

是新闻翻译的合法策略,而异化翻译只与文学翻译相关[6:120]。韦努蒂异化翻译强调的是文学翻译,他主张的抵抗式翻译策略有他自己的意图,“英语中的异化翻译,是为了民主地缘政治关系的利益,来抵抗民族优越感、种族主义、文化自恋、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7:20]您怎么看他的异化策略?您是否认为新闻翻译背后也存在相同的意图?

巴:同化策略是所有形式中的主要策略。它当然也是新闻翻译的策略,不论是纸质新闻还是电视新闻,不论是戏剧翻译还是技术翻译,同化都是主要策略。我理解韦努蒂的作为抵抗的翻译策略,一旦针对某一类文本的功能,它就站不住脚。新闻的异化翻译到底有什么用呢?

黄: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外语,也容易通过互联网获得外国的新闻,他们更愿意看到新闻的原貌。互联网的新闻服务,由于有充足的时间,并不把新闻的时效看作首要目标,而是希望通过翻译提供更准确的新闻。把新闻的时效看作首要目标的主流通讯社,则直接改编外来新闻。这种没有译者参与的新闻,往往把新闻当作商品,按照读者的需要来改编,是否可以这样说没有译者介入的改编的新闻,在新闻信息流动中就不再客观?您怎样评价新闻制作中翻译的作用?

巴:跨越语言边界编辑的新闻,包括新闻合成、编辑、综述、甚至翻译等一系列的文本过程。10万字的新闻录音,可能最终在另一语言中只有两行。问题是这能否合法地看作是翻译。

黄:再回到比较文学,中国学者提出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即法国学派的比较研究,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中国学派的跨文化研究。您如何看待这三个阶段的研究?

巴:我不认同比较文学经历了这三个主要阶段的说法。比较的方法论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改变与阐释。我认为比较文学当前正沿着全球化研究与记忆研究(memory studies)所共同铺设的道路在前行。它们都与身份问题相关。去年我编辑了《现代语言研究论坛》(Forum for Modern Language Studies)的一个专辑,都是对影响问题和互文性的考察。影响研究早就死亡了,这很清楚。互文性正在成为当前文学分析最有用的工具。一些文学理论家,如罗伯特·扬(Robert Young)、霍米·巴巴(Homi Bhabha)也开始谈论翻译,隐喻性地使用了翻译的思想,尽管特里维迪对此进行了批评,抨击它为“文化翻译”(cultural translation),这一点我肯定你也知道。这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这表明对翻译的思考变得多么的重要。这就是其意义所在。

黄:翻译已经成为比较文学中跨文化研究的核心,比较文学学者越来越关注翻译问题。您能介绍一些西方比较文学中的翻译研究的情况吗?

巴:最近我读到了布罗德斯基的《骸骨能复活吗?》(Can These Bones Live? 2007)和西蒙(Sherry Simon)的《翻译蒙特利尔》(Translating Montreal: Episodes In The Life Of A Divided City, 2006)。他们所做的都是比较文学与翻译中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性研究。

附言:巴斯奈特教授对此访谈做了精心的准备,并反复多次完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在此我再次对巴斯奈特教授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Susan Bassnett. 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 Susan Bassnet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3.

[3] Susan Bassnett. “Reflections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J].

Comparative Critical Studies,2006(3,1-2).

[4] Andrew Chesterman.“Does Translation Theory Exist?”(Summary of a plenary lecture in Turku, April

4, 2003)[J]. K??nt?j? 6: 4.

[5] Terry Eagleton. After Theory[M]. Penguin Group, 2003.

[6] Susan Bassnett. “Bringing the News Back Home: Strategies of Acculturation and Foreignization”[J].

Susan Bassnett (ed.)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pecial Issue: Global News

Translation[C].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5, vol.5(2).

[7] 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2004.

简讯

为不断加深与学术界的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国比较文学》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2009年1月17日,本刊编辑部赴苏州大学举行“学术动向与期刊发展”座谈会,就目前国内外比较文学学术动向、本刊的栏目设置、编辑流程、编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与苏州大学比较文学学科暨比较文学研究中心的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讨论。会上,方汉文、季进、朱建刚、吴雨平教授等活跃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一线的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言献策,向本刊的现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改进意见,并对杂志的未来发展贡献了不少建设性创意设想。通过此次走出去、与更多读者作者进行面对面的恳谈互动,编辑部听取了多方的真实反响,深感获益匪浅。今后将开展更多类似活动,以切实加强编读往来沟通,充分发挥本刊在学界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小末)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摘要] 文化负载词是指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等词,因而文化负载词的的适当处理是文学翻译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探讨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带来一定的启示,最终使译文读者跨越文化的障碍,达到文化上功能对等的效果。 [关键词]: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文化负载词;归化;异化 序言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趋频繁,翻译的语言学方法在翻译研究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1990年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列费维尔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巴斯奈特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的对等就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文学作品中蕴藏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如成语、俗语、谚语、典故、委婉语等。文化负载词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核心价值所在。在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适当处理对于传播和树立国家形象极其关键。本文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举例探讨对文学作品翻译中在处理文化信息时所采用的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 一、苏珊·巴斯奈特以其文化翻译观 1. 苏珊·巴斯奈特 苏珊·巴斯奈特是一位活跃在当今英国甚至整个世界翻译界的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西方翻译研究向文化转向的坚定倡导者。她的著作主要有《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与列弗维尔合编)、《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比较文学:批评导论》(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等。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深远。 2.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在《翻译、历史与文化》这一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主要内容表现在:第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传统的词、句子、段落或是语篇上;第二,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译码——重组过程,而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应走出语义等值的局限,实现文化上的功能对等,翻译的等值是多层面的。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第四,翻译的原则和规范是不断变化的。翻译的目的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根据巴斯奈特阐述的文化翻译观,翻译的目的在于文化交流,因而文化是第一位的,信息是第二位的。就具体翻译而论,译者应该尽可能地保留文化的

文化翻译观下的旅游翻译

文化翻译观下的旅游翻译 宋玮炜 摘要: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旅游翻译中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其中中西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不能合理的处理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势必影响翻译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旅游的发展。本文运用了文化翻译观的有关理论,分析了旅游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文化翻译观的旅游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旅游翻译;文化 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降临,我们经历着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经历着翻译爆炸。我国旅游翻译的兴起是由我国旅游业的腾飞带来的。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和国内社会环境日益稳定之后。旅游业不仅为我国带来了更多的外汇储备,并能带动其他一系列服务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声誉及地位。而当今,最盛行的莫过于文化旅游,它是旅游学大范畴中的一个全新概念,是旅游活动中的一个以文化追求为核心的旅游方式,主要关注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精神、物质、口头或非物质的遗产,了解不同民族和人民的不同文化的独特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平的现代旅游。吸引海外游客源源不断来我国的是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资料的翻译,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也必然涉及传统习俗,人文文化翻译。但是,中西文化中存在的巨大差异在某些方面又成为旅游的障碍,文化鸿沟两岸的不同的文化思维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来,承载这种文化和产业双重属性的中国旅游业应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研究和探讨在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策略和技巧。 一、“文化翻译观”理论概述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化翻译观”。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机械转换,而是将其视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文化翻译观”的提出者应当首推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她是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翻译家、诗人和文学家。作为翻译文化比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意义重大。巴斯奈特认为“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视心脏以外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未来_苏珊_巴斯奈特访谈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未来 ——苏珊·巴斯奈特访谈 [英]苏珊·巴斯奈特1黄德先2 (1、英国华威大学2、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广汉 618307;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 200083) 摘要: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织,在苏珊·巴斯奈特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她对这两个学科的看法会引领学科的变动与发展。在她彻底否认这两个学科属性之后,它们该分别走向何方是学界迫切关心的问题。她对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未来的看法,无疑会再次推动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翻译 Abstract:The interweaving betwee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s been best illustrated by Susan Bassnett’s academic research. Her views always determine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disciplines. Where to move next for the two disciplines has become the urgent concern among translation scholars and comparative scholars after her dethronement of th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the two fields. Her views on 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ill undoubtedly push them forwards once again. Key words:translation stud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6101(2009)02-0015-8 苏珊·巴斯奈特不论是作为比较文学学者还是翻译研究学者,她的个人观点总是很容易变成这些学科的公共行为,引领这两个学科的变动与发展,这也足见其影响力。自1980年出版《翻译研究》以来,她一直是翻译研究这个学科的旗手,极力推动翻译研究的学科独立。1990年她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1998年提出了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这些都是翻译研究这个学科在上世纪90年代繁荣的标志。1993年她在《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中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死亡,竭力提升翻译研究的地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之后,她的研究兴趣转向新闻与传播研究,直到2006年再次回到比较文学,又彻底否定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学科属性,认为两者都只是研究文学、阅读文学的方法而已。这次彻底的否定到底是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3、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Ч叵怠J紫攘鞔а芯康摹拔难Ч叵怠笔嵌嘣难Ч叵怠h蟮诟

机器翻译研究综述

机器翻译综述 1.引言 1.1机器翻译的历史 现代机器翻译的研究应该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但是早在这以前很多人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想法,甚至是远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要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 在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科学家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与此同时,英国工程师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副总裁韦弗在讨论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就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实现语言的自动翻译的想法。在1949年,韦弗发表了一份名为《翻译》的备忘录,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问题。他提出了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他认为翻译类似于解读密码的过程。 第二,他认为原文与译文“说的是同样的事情”,因此,当把语言A翻译为语言B时,就意味着从语言A出发,经过某一“通用语言”或“中 间语言”,可以假定是全人类共同的。 在这一段时间由于学者的热心倡导,实业界的大力支持,美国的机器翻译研究一时兴盛起来。 1964年,美国科学院成立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调查机器翻译的研究情况,给出了“在目前给机器翻译以大力支持还没有多少理由”的结论,随后机器翻译的研究就陷入了低潮期。直到70年代以后机器翻译的研究才重新进入了一个复苏期,随后机器翻译的发展又迎来了繁荣期 1.2机器翻译的主要内容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机器翻译领域中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方法,总结如下:●直接翻译方法 ●句法转换方法 ●中间语言方法 ●基于规则的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方法 基于实例的方法(含模板、翻译记忆方法) 基于统计的方法 在当前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基于统计的方法进行的,因为基于统计的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并且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知识作为支撑,可以让更多的计算机科学家投入到实用系统的研究中,极大的促进了统计机器翻译的发展。 下面对各个方法逐一的进行介绍。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_史倩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 史倩 (周口师范学院外语系 河南周口 466001) [摘 要]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又有了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研究。译介学作为比较文学视野下迥异于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是从跨语言、跨 民族的角度,从文学和文化的层面来研究翻译这一实践活动的,对于“文化转向” 下的文学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比较文学;译介学;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文学翻译 一、引言 由于翻译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流的必由之路,以对具有跨越 特征的文学关系的研究为己任的比较文学自然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 翻译研究。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翻译研究已发展成为比较文学(译 介学)的一个自成体系的、不可或缺的分支。然而,随着中外翻译 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翻译研究究竟应该自成一派还是被视为 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问题,仍然有很大的争议。 译介学属于比较文学中的媒介学范畴,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 的一门学科。从宽泛意义上来讲,译介学专门研究跨文化翻译,尤 其是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桥梁作用以及所具有的特殊意 义和价值,研究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为什么会出 现文化信息失落与变形,研究“创造性叛逆”等问题。 在中国,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很多人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还不清楚,对于把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联系在一起也表示不可理解。 很多人至今尚未弄清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有何关系,或者说不明白 译介学与传统的翻译研究有何区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译介学和 翻译研究这两门学科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何为译介学 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 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 行研究(谢天振,1999:1)。其意思是指,对文学翻译、翻译文学 及其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是一种跨文化研究。也可以说,译介 学是对那种专注于语言转换层面的传统翻译研究的颠覆。 严格而言,译介学的研究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 究或者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如 何转换的问题,而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 落、变形、增添、扩神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 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谢 天振,1999:1)。由此可见,比较文学中的译介学研究是比较文学 研究中语言、文字与文学性相结合的部分,主要指文学翻译、翻译 文学以及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也是把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交流 实践所进行的跨文化研究。由于原语和译语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是各自社会的文化载体,译介学从文化角度入手对翻译研究进行审 视。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译介学也因此越来越受到比较文学研究 学者的重视,成为比较文学中的热门分支学科之一。 三、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与译介学 古今中外,传统的翻译研究都普遍认为翻译的实质就是语言间 的转换,是语言运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 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是把一种 文字材料换成另一种文字材料的过程。由此可见,传统翻译研究视 任何翻译行为的实质为不同语言之间的意义对等转换,视对原文语 言的对等转换为传统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文化理论家伊塔玛·埃文·佐哈尔提 出了“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西方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 化转向”,改变了人们对“翻译”和“翻译研究”的传统观念,研究 视点从“以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本为中心”,研究内容从“如何 译”转向“为何译”、“为何如此译”等方面上来,注重异语文化对 翻译的操纵。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勒弗菲尔、巴斯奈特等比较文学学者为翻译研究引入了比较文学的视角和方法。 并且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人们也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而每种语言都无可避免地带有某一民族文化的积淀印证,而作为对另种语言的理解和阐释的活动——翻译以及在此活动中产生的误译,也即对另一种语言的误解与误释,就必然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谢天振,1999:196)因此就要求翻译者要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根据译介学理论,由中国翻译家用汉语译出的、以汉文形式存在的外国文学作品为创造和丰富中国现代文学所做出的贡献与我们本民族的文学创作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翻译史上,在译介文学作品方面一个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当属晚清时期的林纾,他不懂外语但却成为闻名中外的翻译大家。再如: 傅东华先生翻译的《飘》出版于1940年,吸引了几代读者,在翻译圈内占据近半个世纪的地位,直到1989年才有另一个新译本问世。谢天振先生认为,尽管现在新译本很多(至少5个),但是新译本是否真能超出旧译本仍有待时间的检验(1999:148)。该译本之所以如此富有生命力,除了傅先生优美的文笔,地道的译文以外——小说中的中国化倾向十分明显,如美国南方的人物与地点都统统“穿上中国服装”,从而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如南方庄园主的口里可以说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中国先哲的名句格言,而且出现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十足的“牌楼、大地主、营丁”等词语。因此译语读者面对大量的中国化的信息,恐怕会觉得在读一本中国的近代故事,而不觉得在读一本关于美国内战时期的小说。 翻译永远是对原作艺术现实的反映,译者只有尽可能接近原作所反映的艺术现实,并在译作中创造性地加以“再现”,才能使译作成为一件堪与原作媲美的艺术品。当然,若译者只精通原作语言而不了解原作所描写的生活,不熟悉作品中的人物,不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者缺少对原作内涵的感悟力就不可能胜任文学翻译工作,则不可能呈现给读者一部与原作具有大致相同价值的译作。因而就要求译者必须对原作进行重新创作,凭自己的创作天赋来再现其艺术魅力。 并且,从译介学的研究角度看,文学翻译毫无疑问是再创作,是译者在翻译的范围内进行的。这种再创作的结果就是把外国文学作品变成本国文学作品,同时还要保留其在原民族文学中的地位。一部译作,如果不能作为艺术品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那它就不会融入并成为译入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同样,如果不能保留其原民族作品的地位,它也就不能被称为译作。可以说,文学翻译不仅延长了原作的艺术生命,又赋予它第二个生命。 因而,译介学研究的实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是把翻译研究置于一个更大更广阔的民族和文化的背景之下,审视和阐发这些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是如何交流的。它的兴趣并不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不去研究翻译的标准和不同的翻译方法,而是把翻译中涉及的语言现象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加以考察。强调翻译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印象以及其艺术效果是否与原文有等同性和相同的感染力,翻译作品其影响与效果是否与原作品有一致性还是另有独创性,抑或是没有达到原作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和分析。 四、结语 正如前面所说,译介学是对那种专注于语言转换层面的传统翻译研究的颠覆,它研究的是翻译的结果作为历史事实的译本,而不是翻译的过程。译介学描述分析译本,比较同一个作品的各种译本,但不是如传统翻译研究那样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评论其优劣;不是对翻译过程进行规范,而是从更广阔的背景上 136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精)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 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 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比较文学例子整理

第二章第二讲译介学 二、译介学的研究对象 (一)、文学变异现象研究 对“归化”、“异化”、“误译”、“过滤”等翻译现象的研究。 原因:语言不只是字、词、句问题,更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模式问题。 1、误译、误读、误释现象研究 Surprised,Desert turmoil,Sea sun。 惊奇,沙漠的混乱,大海的太阳。 李白:惊沙乱海日 2、文化信息的减损、增值 Walk to the place where the water has its source;and,seated,await the birth of the cloud。 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归化、异化现象 林纾译哈葛德小说23部,中有16部加上“史”、“传”、“录”、“志”、“记”为书名。 Joan Haste 《迦茵小传》 She 《三千年艳尸记》 Black Heart and White Heart,and Other Stories 《蛮荒志异》 林纾有意用中国传统诗文的词汇译外国小说。 The World Desire 《金梭神女再生缘》 王子——太子东宫 卫士——羽林蛇冠——龙冠 埃及宫殿——藻井、铜鼎、觞 (二)翻译文学研究 把翻译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把翻译文学作为国别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 (三)翻译文学史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文学史:描述翻译事件,记述翻译家活动,梳理翻译思想、理论等。 比较意义上的翻译文学史:文学交流史、文学关系史、文学影响史。 文学交流史:翻译文学是国别文学、民族文学与其他语种文学间进行交流的载体。 文学关系史:翻译文学是一国文学与他国文学产生联系的媒介。 文学影响史:翻译文学是一国文学在他国的传播、影响、变形和接受。 三、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一)翻译观念转变 原来: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内容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内容,注重形式忠实。 后来: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注重文化内涵的准确转达,甚至于以本土文化视角重释。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思想简述-精品文档资料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思想简述-精品文档 资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思想简述 1、苏珊巴斯内特简介 Susan Bassnett(1945--- )国际知名翻译理论学者、比较文学家和诗人,是英国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资深教授,曾任该校副校长、“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早年在欧洲多国接受过教育,掌握多门语言并了解多种文化,在意大利开始其学术生涯,到沃里克大学任教前曾在美国短期工作。现担任英国国家委员会英国研究咨询委员会主席、国际翻译理事会理事、欧洲翻译协会理事等学术团体职务。 巴斯内特教授学术兴趣广泛,从莎士比亚到西尔维亚普拉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到后殖民时期的印度,都在她的视域之内。她的研究范围包括: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英国文化、拉美文学、戏剧作品、女性作品和后殖民时期的翻译现象、旅行文学研究、传媒研究等等。 从1969年翻译出版意大利艺术评论家阿尔甘(G. C. Argan, 1909-1992)的《复兴之城》,到2009年出版与别尔萨博士合着的《全球化时代的新闻翻译》,巴斯内特已出版专着、编着和译着共30余种。 2、文化转向的历史背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学翻译观在翻译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翻译被视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60年代后期,西方

翻译理论研究从字、词、句为单位过渡到以语篇为单位,翻译的功能学派大行其道。70年代,以色列学者Even Zohar提出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真正从文本转移到文本以外的文化、社会、历史及政治因素的相关研究。这一时期的翻译研究虽然以不同的名称命名,“翻译研究”、“描述翻译学”、“多元系统理论”、“操纵学派”、“低地国家学派”等,但它们从事翻译研究的基本范式和方法却非常相近。 作为描述学派的前身,多元系统理论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某种特殊的体裁(genre)上,而是着眼于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多元系统理论为翻译的“文化转向”奠定了基础,强调翻译活动应有目的文化的各个系统决定,强调翻译能促进文化的发展。此后,以Toury和Hermans为代表的描写学派(descriptive studies)发展了多元系统理论。1976年,在比利时勒芬(Leuven)召开的翻译界学术会议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成立。 “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这个术语涉及描述翻译生产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方法和问题。学者们更多地从跨学科的角度,从比较文学、语言学、语言哲学、解释学、交际理论、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开拓新的思路。 3、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

比较文学四套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世纪年代末至90年代。 3、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5、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7、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和戏剧类三大类。 8、《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10、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 两方面。 12、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 的。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2、什么是“期待视野”? 3、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 三、论述:(54分) 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填空:(16分) 1、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世纪年代。 3、渊源学分为,,, 和集体的渊源。 4、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抒情类、和三大类。 5、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跨越性和三个条件组成。 6、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大致包括、 和三个方面。 7、《管锥编》的作者是。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题材研究? 2、什么是“文学误读”? 3、什么是“套话”? 三、论述:(54分) 1、试从形象学研究的角度谈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人对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世纪年代。 3、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4、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 的。 5、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包 括、、、接受学 和。 6、梵·第根的代表作是。 7、中国大陆第一部以“比较诗学”为名的著作是。 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 2、跨文明阐发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 4、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试论述诗学与比较诗学的区别和联系。

语料库和知识库的研究现状

语料库和知识库研究现状 2015-12-9

摘要:语料库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基础资源,也是经验主义语言研究方法的主要资源,它与自然语言处理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用统计语言模型的方法处理自然语言的基础资源。知识库广泛应用于信息检索、机器问答系统、自动文摘、文本分类等领域,为进行大规模的真实性文本的语义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它也成为自然语言处理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由于语料库和知识库的广泛应用,如今国内外对语料库和知识库的研究给与高度的重视,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各国在语料库和知识库的建设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通过对语料库与知识库相关文献资料的搜索整理,重点介绍目前国内外在语料库和知识库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语料库;知识库;研究现状 1前言 语料库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文本或者说话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1]。而知识库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使用,全面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或某些)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或若干)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片集合。语料库和知识库在传统语言研究、词典编纂、语言教学、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重要作用,所以自从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语料库——美国布朗语料库(Brown Corpus)诞生开始,大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致力于语料库和知识库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语料库知识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形成了规模不一的各种语料库和知识库,并且涌现了众多有关语料库和知识库的专着、论文等。对于语料库和知识库发展现状的总结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清楚的了解语料库和知识库当前发展的形势,对今后语料库知识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应用语料库知识库发展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绪论 一、从研究对象和范畴看:三个阶段: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布吕奈尔三人主义 二、从价值取向着眼 三、比较文学的价值 1、对文学研究而言,比较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确立于19世 纪七八十年代的比较文学,处于对狭隘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研究的不满,后者滞后于当时文学的全欧性与全球性交流的事实。 新的视角:本国文学与他国文学关系的角度 新的领域:不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 2、对文学创作而言,比较文学提供了了解与欣赏其他民族文学的理论指导。 比较文学可以提醒创作者注意吸取他国文学的主题,题材与写作技巧,以推动自己与本国文学的发展。 3、对文化交流而言,比较文学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文化体系互识互证互补,最终推 动世界文化交流与世界和平。 全球化趋势使不同民族、不同体系之间的文化交流、对话与包容势在必行,比较文学有助于缓解文化霸权与极端民族主义的矛盾,促进文化多元化。 比较文化是“跨文化之桥”(乐黛云语)“自我”和“他者”的认识之道(孙景尧语)四、比较文学和文学比较:两者不等同,并非任何运用比较方法展开的文学研究都属于比较 文学:1、两个比较所归属的层面不同:前者是一种比较意识,属本体;后者是一种研究方法。2、指涉的对象不同:前者前就对象必须跨越国家语言民族学科等界限;后者则不一定跨越;3、使用方法不同:前者除比较法之外,还可使用实证法批评法和阐发法。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国外比较文学学科史 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比较文学,酝酿于十九世纪20—30年代、形成于十九世纪70—90年代的欧洲,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1、思想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全球渗透促成全球意识和比较意识的产生,最终促成文学研究的全球意识与世界胸怀的形成。 2、研究方法方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展,促成揭示事物之间联系的比较研究的形成于比较方法的广泛应用。 3、文学发展方面,各民族文化与文学交流的频繁,促使传统的民族、国别文学研究方式被突破,比较文学应运而生。 (美)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兴起时为反对大部分19世纪学术研究中狭隘的民族主义,抵制法德意英等各国文学的许多文学史家的孤立主义。 二、学科确立的标志 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816年法国两位中学教师编录的书中。1829年,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开设比较文学课程,被公认为比较文学之父。 比较文学确立于19世纪70—90年代,其标志如下: 1、理论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成果的问世。 英国学者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86 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 法国学者洛里哀《比较文学史》1903 总结了早起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72—1884)是影响研究的范例,法国戴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

机器翻译是建立在语言学、数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的多边缘学科。现代理论语言学的发展、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以及概率统计学的引入, 对机器翻译的理论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Weaver机器翻译思想的提出, 开始了机器翻译的研究热潮。Chomsky在50年代后期提出的短语结构语法, 给出了“从规则生成句子”的原则。由于短语结构语法采用单一标记的短语结构来描述句子的构成, 描述粒度过粗, 因此存在约束能力弱、生成能力过强问题, 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依靠单一的短语结构信息, 不能充分判别短语类型和确认短语边界, 于是, 复杂特征集和词汇主义被引入自然语言语法系统, 广义短语结构语法、词汇功能语法、中心语驱动的短语结构语法等语言学理论也相应地产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基于规则方法一直是机器翻译研究的主流。 在基于规则的方法中, 语言规则的产生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大量的语言规则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另外,规则方法在保证规则的完备性和适应性方面也存在着不足。而此时, 统计学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的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于是, 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应运而生。随着双语语料的大量增加、计算机性能的提高, 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方法被提出,并由此泛化产生了基于模板的机器翻译方法。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几种典型的机器翻译方法: (1)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

从Chomsky提出转换生成文法后,基于规则的方法一直是机器翻译研究的主流,Chomsky认为一种语言无限的句子可以由有限的规则推导出来。 早期的机器翻译系统, 从体系结构上可以分为直译式、转换式和中间语言式,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源语言分析的深度, 它们的相同点是都需要大规模的双语词典、大量的源语言推导规则、语言转换规则和目标语言生成规则。其中, 转换式的基于规则方法对源语言分析得比较深, 它涉及到词汇结构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 并完成词汇、语法、语义三层结构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换, 而且转换式的方法又充分考虑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特征联系, 它比中间语言方法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翻译结果。因此, 转换式的方法更多地被应用在早期的机器翻译系统中, 整个翻译过程被分为, 源语言分析部分, 转换部分和目标语生成部分。而早期的系统, 如德国西门子的METAL系统、美国的SYSTRAN系统、日本日立公司的ATHENE系统以及中国中软公司的HY-1汉英系统, 都是基于转换的机器翻译系统。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的优点在于, 规则可以很准确地描述出一种语言的语法构成, 并且可以很直观地表示出来。机器可以按照一组规则来理解它面对的自然语言, 这组规则包含了不同语言层次的规则, 包括用以对源语言进行描述的源语言分析规则、用以对源语言/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规则以及用于生成目标语的生成规则。

比较文学对研究文学的意义

比较文学对研究文学的意义 篇一:比较文学课后答案 比较文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1、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特征: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梵·第根对这一点有经典的阐述,他把这种关系限定在“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上”。其次,流传学具有实证性。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研究范围:(1)、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包括其评价、介绍等)。(2)、接受者所受到放送者那些具体作品的影响及对放送者的评价。(3)、接受者是否摹仿放送者,摹仿了

那些方面,如文体、风格、思想、情感、主题、背景等。(4)、接受者是直接还是间接接触作品,是直接阅读原文,还是通过译文或评论了解作品,译本在其影响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5)、文学界、出版界、读者是怎样接受这些作品的,他们的反映和情感是怎样的。(6)、作品的传播情况如何,哪些阶层受影响最广。(7)、影响的程度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8)、影响的时间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9)、是什么帮助人们接受影响并使影响成熟;是什么造成接受者对影响的选择。(10)、是什么影响确立了放送者在接受者眼中的形象和地位。 2.举例分析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性。 中国元曲在欧洲的流传,就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的典范。它先是经历了在英法两国的流传与接受,约两个世纪以后它又“返销”中国,即1990年天津人艺又把它作为西洋话剧的搬上舞台。于是作为起点的中国古代戏剧作品,经历了在法国、英国的改编和再创造,最后又返回它的故乡。 在中、法、英三国的流传中存在着两种方式:一是双向互动直线式交叉影响。英国人通过法国而认识中国文化。曾经有学者指出,英国剧作家谋飞的,是根据伏尔泰的改编创作的,在角色、场景和台词上不少地方与伏氏相同或相似,但谋氏之作在结构上更多的是直接取材中国的。可见,作为放送者的在英国人那里变成了接收者,即它接受了法国的和中国的的影响,形成了它与法国、中国戏剧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一种交叉影响和互动关系。二是双向互动的循环交流。从中国的到伏尔泰的,直至再返回中国,这既是一种循环互动,也有交叉影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讨论了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然后以一个实例指出,实际翻译过程是一个决策过程,对比功能分析可以为分析在翻译中可供选择的各种语言选项及其形式、语义特征和篇章、语用使用条件提供一个总体描述框架,因而对指导具体翻译和分析译文所作选择的得失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 引言 对比语言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方法问题。虽然从事语言对比的研究者很多,但是思考和提出系统的、专门用于语言对比的理论模式和框架的研究者却屈指可数。波兰格但斯克大学的Krzeszowski教授是其中的一位,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Chesterman教授是另一位这样的学者。如果说前者(1979, 1980)提出的“对比生成语法”模式(简介见许余龙1992: 180 -181; 2002: 163 -164)主要适用于句法结构对比的话,那么后者(1998)提出的“对比功能分析”模式的适用范围则要广泛得多,不仅可以用于词汇、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对比,也可以用于话语分析、文体、修辞和社会语言学对比(关于其研究方法以及在英汉对比中的应用,见许余龙2005)。而且,由于Chesterman是一位多语交际和翻译研究专家,出版过多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方面的专著(如Chesterman, 1997; Chesterman & Wagner, 2002; Williams & Chesterman, 2002/2004),因此他更加强调对比研究与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将从翻译和对比功能分析的性质和特点出发,讨论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对比功能分析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2.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 2. 1翻译的性质和特点 著名捷克学者Levy (1967/1989: 38)指出,“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翻译是一个交际过程:翻译的目的是将原文表达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外国读者。而从译者在进行实际翻译工作时的任何一刻来看,翻译是一个决策过程:一系列的情景需要译者在一组(通常可明确定义的)选项中作出某种选择”。 翻译的这两个基本性质和特点在以后的一些研究中,特别是功能主义取向的研究中(如见Hatim, 1997/2001; Hatim &Mason, 1997; Nord, 1997/2001),得到了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也正是翻译的这两个基本性质和特点,使得语言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和翻译成为两种具有密切联系的研究。正如Hatim (1997/ 2001: 1)所指出,“要知道对比语言学是如何运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翻译;而要了解翻译的过程,一种有趣的方法是看译者在处理篇章时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2. 2对比功能分析的性质和特点 所谓对比功能分析,广义而言是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对比分析模式的特点是从察觉到的两种(或多种)语言可表达的相似意义出发,致力于确定这种相似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是如何表达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句法、语义、篇章、语用、语境的使用条件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会优先选用哪种形式,等等。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表现为:两者都旨在确定哪种形式在什么样的使用条件下是表达某一意义的最佳形式。而两者之间的区别则在于:翻译的任务是要确定,在某一特定使用条件下的一种源语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在目标语中的最佳表达形式是什么;而对比功能分析则致力于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