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同步测试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

巴黎同步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流经巴黎市区的著名河流是( )

A.泰晤士河B.莱茵河

C.多瑙河D.塞纳河

2.法国首都巴黎是一座魅力之城,其魅力主要来自( )

A.文化底蕴B.现代建筑C.繁华市场D.新潮服饰

3.下图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它是( )

A.卢浮宫B.凯旋门

C.埃菲尔铁塔D.巴黎圣母院

4.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艺术之都,下列能体现这点的是( )

①有大大小小100多个博物馆

②有热爱文化和艺术的人们

③有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

④有便捷的交通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5.下图是达·芬奇在16世纪初绘制的不朽杰作《蒙娜丽莎》。要欣赏该杰作,我们应

选择的地点是( )

A.巴黎圣母院

B.卢浮宫

C.法国国家戏剧艺术博物馆

D.巴士底歌剧院

6.法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7.作为现代艺术的象征,收藏了20世纪以来西方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的博物馆是( )

A.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B.卢浮宫

C.奥塞博物馆D.凡尔赛宫

8.法国首都巴黎被世人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主要是由于它的( ) A.城市规模与艺术氛围

B.街头艺术与露天画廊

C.生活环境与时尚潮流

D.城市景观与艺术氛围

9.下列关于巴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巴黎最著名的建筑景观主要集中在塞纳河两岸

B.奥塞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作品

C.巴黎的城市艺术包容了不同时代的风格

D.在巴黎这样的现代化城市中,只有在博物馆中才能找到艺术

二、非选择题

10.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巴黎著名建筑景观的分布有何特点?

(2)列举三项巴黎著名的建筑景观。

(3)除了能从博物馆和历史名胜中欣赏巴黎的文化艺术外,还能在哪些场所感受到巴黎浓厚的文化气息?

(4)巴黎因为什么而获得“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的美誉?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国际大都市,流经巴黎市区的河流是塞纳河,泰晤士河流经英国,莱茵河流经德国,多瑙河流经欧洲八个国家,故选D。

2.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巴黎香水有"梦幻工业"之称。巴黎是历史之城、美食之都和创作重镇。这是一座魅力之城,其魅力主要来自它的文化底蕴。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 项。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图中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

4.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艺术之都,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有大大小小100多个博物馆、有热爱文化和艺术的人们、有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这些都能体现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艺术之都;而便捷的交通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不能体现文化艺术著名,所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5.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

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6.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的气候,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西部紧邻大西洋,受西风影响明显,法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法国东部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法国无该气候的分布。故选B。

7.A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巴黎的建筑。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收藏了20世纪以来西方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故选A。

8.D

【解析】

【分析】

根据巴黎的城市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法国首都巴黎被世人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主要是由于它的城市景观与艺术氛围。故选:D。

【点睛】

考查巴黎的城市特点。

9.D

【解析】

【详解】

巴黎文化底蕴浓厚,其“街头艺术”、露天画廊和左岸古旧的咖啡馆,丰富并点缀着巴黎人的文化生活,因此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10.(1)著名建筑景观主要分布在塞纳河两岸。

(2)卢浮宫、埃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等。

(3)还可以从巴黎街头的旧书摊、露天画廊、咖啡馆等场所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4)①塞纳河流经全城,景色优美;②悠久的历史文化;③历代统治者致力于文化艺术的保存和收藏;④巴黎人民对文化的敬重,对艺术的追求,对美的独特鉴赏力和深深的热情。【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文化之都——巴黎。

【详解】

(1)据图分析,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巴黎著名建筑景观均分布在塞纳河沿岸。

(2)巴黎著名的建筑景观有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埃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等。(3)巴黎的人们将对文化与艺术的热爱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在巴黎街头的旧书摊、露天画廊、咖啡馆等场所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1、 社区: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交往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可以是村庄、小城镇、街道,也可以是市区、郊区、大都市等) 2、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也是绘制平面图不可缺少的) 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再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采用此方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做“缩尺”。 公式:比例尺= (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1米=100厘米)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例如,1:10000 。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 地图范围 描述的内容 大 小 详细 小 大 简略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常见图例—见P6) 3、社区的功能:社区具有政治功能(如,选举,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经济功能(如人们可以在社区超市购物),文化功能(如人们可以在社区内进行健身和学习,进行体育比赛、文艺活动及各种讲座和培训)和管理功能。 4、社区分:功能社区(例如:工业区,大学区,高科技园区,农场,生活小区,商业区等) 自然社区(例如:村落,城镇等) 行政社区(例如:街道,乡,镇,县,市等) 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包括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异。 5、聚落是人类生活和聚居的场所。乡村和城市是聚落两大类型。先有乡村聚落后才有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牧村、林场和渔村。 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聚落规模宏大,建筑林立,街道交通便捷,文化娱乐设施完善,就业机会多、教育等等条件优越。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15课 【想一想】“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不费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国的势力,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此不仅没有反对,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材料阅读】表明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第16课 【材料阅读】(1)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长城的修筑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闭关锁国的作用;同时长城把游牧区和农耕区隔开,阻碍了游牧民族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2)同意第二种看法。因为在西域中列置亭障,称为西汉在西域的政治军事据点,称为中原先进经济文化在西域的传播站;对匈奴的进攻起了屏护作用,保证了汉朝同西域的交通畅通,所以说具有关键意义。 【自我测评】 (1)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 活。(2)促进了汉朝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3)奠定了我国对西域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第17课 【议一议】

(1)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2)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3)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18课 【说一说】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宏大场面和威武雄姿,生动地表现了秦始皇的煊赫军势,展现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材料阅读】 《史记》由五部分组成: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表10篇----编排时间和事件;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 第20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目录详细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4------8 1从社区看我家 2在社区中生活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9------15 1乡村聚落 2城市聚落 3往来在区域之间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6------22 1带着地图定向越野 2带着地图去旅行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大洲与大洋 24------29 1人类的栖息地 2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第二课自然环境 30------41 1地形多样 2气象万千 3众多的河湖 4风光迥异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42------52 1人口与人种 2语言与宗教 3国家和地区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53------56 1观察地球仪 2使用地球仪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家住平原 58------63 1稻作文化的印记 2用机械种庄稼 第二课与山为邻 64------69

1垂直的生计 2山地之间 第三课傍水而居 70------75 1耕海牧鱼 2水上都市 第四课草原人家 76------81 1逐水草而居 2现代化的牧场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 82------87 1石油宝库 2沙漠绿洲 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88------92 1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 2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3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 4感受区域的发展 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 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 94------96 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97------100 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 101------103 第四课汽车城:蔚山 104------106 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 107------109 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110------113 1描述城市的位置和环境 2归纳城市的特色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众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西和中西部,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地形各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至呈三级阶梯。

综合因素。 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 1、台湾的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海海域,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边 是太平洋。主体是台湾岛,此外有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构成 2、台湾的位置重要性:从海上交通的角度:台湾位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咽喉, 东亚通往东南亚、亚洲通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交通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3、台湾之最:台湾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台湾最高的山:玉山 台湾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台湾最大的湖泊(旅游景点):日月潭4、台湾的气候: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 带季风气候。台湾的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夏季风的影响以及地形的影响)5、台湾的地形特征:台湾山地多,平原少。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 只有西部沿海有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和盆地。(浙江省地形也是以山地和丘陵

为主) 6、受地形的影响:漂流短小,落差大,水能丰富;自东向西流。(不修建东西方 的铁路:地形影响) 7、矿产分布:台湾山脉西部多产铁、石油,北部火山区有丰富的硫磺矿,东侧 有铜、铁。 8、工业和人口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西区(西部开发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土 地肥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9、主要城市:台北: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高雄: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第二大城市,其临海工业区是 台湾最大的工业区。 新竹: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摇篮(硅谷) 台南:记载台湾开拓建设的历史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初中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完整版)

差 七上第一单元教案集 第一课我家在哪里(第一课时) 从社区看我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3、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利用比例尺,计 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升入了初中学习,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新同学,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是我们了解与认识社区的出发点。” 引出社区概念。(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 的生活空间──人类生活共同体。)社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每个社区有不同的位置和环 境。那么怎么让朋友们了解自已家的位置和环境呢?(一个好办法是画一幅社区平面图)新课教学: 一、从社区看我家 1、社区 出示图1-1和图1-2①,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仔细观察、讨论“这两幅图画得是同一地方吗?”找出它们的差异,并作好记录。看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 差异找得最多。(两图方向、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异、图幅有大有小等)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图下第二小题,可以让一组同学扮演杜鹃,一组同学扮演王朋,分别向同学描述图中景物的相对位置,看看其他同学能否听明白。 这时教师作适当引导,自然地过渡到第三小题,怎样修改一下,使这两幅图趋于一致, 别人容易读懂?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 两图方向不同-------→要有统一的方向(方向)图幅有大有小-------→要有统一的大小(比例尺)地图的三要素 符号有异-------→要有统一的符号(图例和注记) 展示图1-3②,让学生仔细读图,并比较图1-3对图1-1和图1-3对图1-2,分别作了哪些改进?师生共同一边比较,一边阅读图旁对地图三要素的含义的注释,加深对地图三要素 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地图的语言”。 2.地图三要素 老师: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只有懂得了地图的语言才能正确地阅读地图,和地图对话。 介绍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结合地图,让学生懂得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三种:指向标③、经纬网④和通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⑤”,通过反复阅读地图,巩固记忆。 教师:让学生记住比例尺⑥有三种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让学生看图操作,训练学生能三种方式互相转换;知道比例尺有大有小,知道用比例尺计算地图上任何两 地的距离。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和文字说明就是地图的图例⑦,它帮助我们识别地图上不同类型的信息,认识地图上的地理事物。让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的图例,利用图册,反复 阅读各种地图,巩固学生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知识。 [活动:假如你是杜鹃或王朋,利用1-3图,向别人描述自己家的位置和周围环境] 小结: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评一个最佳小组合作奖。 尝试应用:1、画一幅自己学校或自己所在社区的平面图。 教后反思 设计教学情境,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生动化。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发现问题、自主分析归纳地图的三要素。在此基础上,讲述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的概念,然后引导 学生练习使用地图语言去描述某地的位置,并进行比例尺的量算。最后鼓励学生尝试绘制自 家所在社区的平面图。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第二课时) 在社区中生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对生活的小区进行调查,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2.通过讨论、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的环境产 生认同感、自豪感。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1、我的家在哪里P4 (1)地图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社区中生活 P7 2、乡村和城市P9 (1)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 (2)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所以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而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分布。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 (3)乡村聚落的房屋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云南傣族(热带季风气候)的高脚楼,通风防潮;西亚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的厚墙小窗房,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

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4)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 (6)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4、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6 (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比较和缓,是缓坡;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比较陡峭,是陡坡。(答题时一定要先说明等高线的稀疏或密集状况,再得出缓坡或陡坡的结论)具体见书本P17 (2)分层设色地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其中,一般来说,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丘陵,褐色代表高原,白色代表雪线以上。褐色越深,海拔越高;褐色越浅,海拔越低;绿色越深,海拔越低,绿色越浅,海拔越高。图册P9有缓坡、陡坡、鞍部、山脊、山谷,悬崖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注意山脊处不可能出现河流,山谷处有可能孕育出河流) (3)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类型的地图。如金华小朋友去北京旅游,需要带中国交通图,北京旅游图。 (4)选择交通方式,需要考虑 路上需要的时间、路费花销和交通舒适程度。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期末试卷(附答 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如果地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那么通常右边表示的方向是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在140000000的地图上,一厘米表示实地距离是 A、4千米 B、400千米 C、4000千米 D、40千米 3、某城市东门是店铺林立、商品丰富、人流繁多的地区,这里是 A、文教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工业区 4、一般地图上表示河流、湖泊的颜色是 A、黑色 B、蓝色 C、白色 D、红色 5、中国位于 A、亚洲东部 B、太平洋东岸 C、南半球 D、西半球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已在那里设立了 A、直辖市 B、省 C、自治区 D、特别行政区 7、有关东西两半球界线的划分,正确的是 A. 0°和180 °经线圈 B. 20 W和160°E经线圈 C. 20°E和160 W经线圈 D.赤道 &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阳光灿烂 B、雨过天晴 C、风和日丽 D、四季如春 9、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 A.海湾 B.海峡 C.内海 D.海洋 10、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大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德干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11>下列气候类型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山气候 D、季风气候 12、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山区面积广大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13、我国著名的三峡水利工程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14、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的连线,正确的是 A、壮族——广东 B、维吾尔族——内蒙古 C、藏族——新疆 D、回族——宁夏 15、中国南方与北方的自然界线是 A、秦岭一淮河一线 B、黑河一腾冲一线 C、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16、那达慕”盛会反映了哪个少数民族的风情 A、回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傣族 17、梯田是小伙子的脸”哪个少数民族的俗语 A、傣族 B、哈尼族 C、土家族 D、苗族 18、在新疆的绿洲上居住的人们利用的一种灌溉设施是 A、坎儿井 B、建造大型水塔 C、开凿运河 D、都江堰水利工程 19、J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主要反映了气候的 A、复杂性 B、多样性 C、突变性 D、垂直差异性 20、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要素有…… A、风力和降水 B、气温和气压 C、气温和降水 D、风力和气压 21、下列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澳大利亚 B、加拿大 C、意大利 D、中国 22、美国纽约地理坐标是40 °N、75 W,关于纽约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3、.................................................. 下列省级行政 区,属于西部地区的是 ................................. A、山西省 B、河南省 C、江西省 D、重庆市 24、........................................................ 关于哈 萨克牧民科学利用天山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分布在山谷间的牧场 B、春秋时节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C、冬季主要在山麓地带 D、天山牧场可四季放牧” 25>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 ............... A、阿根廷 B、蒙古 C、澳大利亚 D、中国 26、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 ....................... 1 /3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第一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1课时)徐燕玉 教学目标: 1.观察地图概括出法国和巴黎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从巴黎城市的建筑和博物馆中感受城市的艺术之美。 3.从街头生活感受巴黎人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力和宽容心。 教学重点 1.观察地图概括出法国和巴黎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从巴黎城市的建筑和博物馆中感受城市的艺术之美,从街头生活感受巴黎人对艺术的追求。 教学难点: 1.从各种不同的建筑中感受到巴黎城市的艺术文化。 2.从巴黎人对艾菲尔铁塔、玻璃金字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态度转变中,感悟巴黎人对艺术的理解力和宽容心。 一、课前自学自主探究 1. 法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其首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巴黎位于_______________北部,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流经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流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祥地是_______________。 3.法国巴黎被人们誉为之都,典雅优美的建筑,别具一格的广场,巴黎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二、课间互动合作知新 1.观察第98页巴黎城区图,回答: (1)巴黎最著名的建筑有哪些?它们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 (2)在图中找到三大博物馆 A.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脏。卢浮宫规模宏大,共收藏有4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尤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著称于世。有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B.奥塞博物馆:展示着人类在18-19世纪取得的辉煌成就——近代艺术的殿堂。 C.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收藏了20世纪以来西方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 这三个博物馆共同构成了法国艺术的文化长卷。 2. 走在巴黎街头,除了能从博物馆和历史名胜中欣赏巴黎浓浓的文化艺术,还能在哪些场所感受巴黎深厚的文化气息? 3.说读有关艾菲尔铁塔、玻璃金字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内容,提问: 这3个与巴黎情调似乎格格不入的“怪物”,巴黎人对此态度如何?体现巴黎人对艺术的什么态度? 非议—接受—欢迎 体现巴黎人对艺术的包容。 4.巴黎成为文化艺术之都的表现? 5.巴黎能成为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宫殿,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 A、美丽的塞纳河——景色优美,孕育了很多名胜古迹,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完整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一、我的家在哪里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1)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例如,0 50 100千米 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数字式:例如,1:5000000 (2)比例尺大小对地图的影响: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大、小、详);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小、大、粗)。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2、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可确定其他四个方位) 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按照指向标定方向。(平移指向标) 经纬网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说明。(熟悉P6页图1-6常见图例)(二)在社区中生活: 1、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2、社区的含义:社区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是构成社区的几大要素。 二、乡村和城市 (一)乡村聚落: 1、聚落的含义:聚落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2、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乡村人们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它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3、乡村聚落景观和生产活动差异的原因: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环境等人文环境特点。(如:云南傣族的竹楼,防潮通风作用;沙特民居墙厚、窗小,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条件) (二)城市聚落: 1、城市聚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行政管理中心。 2、城市聚落的由来:城市聚落是有乡村聚落发展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村落----市井----集市----城市的过程。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上) 第一单元复习 1、我的家在哪里 ①构成社区的要素: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 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②地图的三要素: A.方向:“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有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文 字式,数字式;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计算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C.图例和注记;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2、多种多样的社区 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见书P10 表格) ②社区的差异: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 ③社区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2、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①常见地图:政区图、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海拔、坡度、线路)、旅游图、中国铁路干线图 第二单元复习 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 2、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 4、明确洋与洲之间的位置。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和南极洲。 5、掌握世界上的一些海峡名称及它们的位置、沟通的水域。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台湾海峡。 6、世界上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洋与洋之间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7、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亚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河是尼罗河(非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差异莫过于乡村和城市。所以,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就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角度。 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 向法(最准确) 3.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在相同图幅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即“大小详,小大略”。 4.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5.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6.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7.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平原地区村落规模大, 一般呈团状分布,山谷村落呈条带状分布。 8.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有农村、渔村、林 场和牧村等。 9.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 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这样,城市聚落就出现了。 10.步入一些大城市会看到那里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 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还有看不见的地下管道系统。 11.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等方面的工作。 12.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不仅 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13.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 1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 况。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山地一般用褐色表示,海洋用蓝色表示,而且颜色越深,表示海洋深度越深。 15.地形剖面图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地区沿剖面线地带的起伏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1.人类生活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土壤和 光照等构成了自然环境;人口、人种、语言、历史宗教和生产活动的等地球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现象构成了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是认识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两个最基本的着眼点。 2.从太空看,海洋占据地球表面71%的面积,陆地占据29% 3.大陆和其附近岛屿合起来成为大洲,全球按照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4.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按照面积大小依次是太平洋(最大、最深、最多岛 屿)、大西洋(“S”状)、印度洋(热带海洋)和北冰洋(最小、最北、最冷)。(掌握其特征)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测试卷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测试 卷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 A、都生活在同一居民区 B、彼此利益相关,交往比较密切 C、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 D、对所在区域有某些共同的看法 2、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确定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它们的字母代号分别是(D) A、NSEW B、SNWE C、SNWE D、NSWE 3、下列不属于 ...地图三要素的是(C) A、比例尺 B、图例和注记 C、地图说明 D、方向 4、在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你的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从你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应为(D) A、60千米 B、6000千米 C、600千米 D、6千米 5、如果你要绘制一幅你所在的小区的地图,用下列哪种比例尺,可使地图上的地理事物最为详细(B) A、1:5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米 C、二十万分之一 D、1:45,000 6、图例“◎”通常表示的是(A) A、首都 B、城市 C、湖泊 D、山峰 8、村落、城镇属于(B) A、功能社区 B、自然社区 C、行政社区 D、虚拟社区 9、居委会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这是社区的(A)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10、下列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信息交流的是(B) A、杭州的西湖藕粉销往海外 B、教师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网》下载教学资源,交流教学心得 C、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巴黎城市公共空间

我于2011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到法国考察城市规划与建设。考察了巴黎、圣马洛、第戎、里昂、尼斯、戛纳、马赛、图卢兹、波尔多、图尔、博维等城市,期间与当地有关部门、规划学会、事务所进行了拜访和学习。 在出行之前,我学习了法国的历史,认真观看了《大国崛起》(法国篇)和《城市的远见》(打造世界之都——巴黎),阅读了《巴黎手记》(王受之著)、《法国城市规划40年》等介绍法国及巴黎的书籍,一旦亲身面对,与自己想象中的它,或是似曾相识,或是迥然大异,不一而足。20天的学习考察,时间虽然短暂,但感触颇多。 1、依法办事。法国——法律之国,《拿破仑法典》是世界各地编撰新法典时当做基础来使用的法典,没有拿破仑法典就没有现代民法,就不会有大陆法系。在现在的法国,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以法律为依据。办理任何事情首先是看法律是如何规定。 2、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1789年法国大革命,从巴黎传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了整个世界的天空,推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被载入了联合国的宪章和世界文化遗产。1789年之后的不到100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次王朝复辟、两个共和国,这个政治哲学的大实验场最终选择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思想,从第一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一个国家的历史上出现5个共和国,这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可见自由、平等、博爱的弥足珍贵。 3、对思想与文化艺术的尊崇。建成于1791年的先贤祠是法国思想和精神圣地,这里供奉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居里夫妇等72位伟人,有艺术家、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但是政治家仅仅只有11人;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蓬皮杜中心是巴黎乃至法国的三大艺术宝库。法国对思想与文化的尊崇,已经浸润到人们的灵魂。一个拥有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力量。

2018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全)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纲要 第一单元:人在社区中生活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一、地图三要素 二、社区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一、乡村聚落:村落,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种植业)、牧村(畜牧业)、林场(林业)和渔村(渔业)。 (1)村落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平原上的村落(密集、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条带状分布)

(2)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坡度往往与降水有关(平顶尖顶);墙壁厚度和窗子大小与气温(有时还会涉及风或风沙)有关;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如傣族竹楼等)。 二、城市聚落: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的功能不是单一的,例如拥有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王府井-商业区,方庄小区-住宅区。 (1)造成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2)主要差异: 地区乡村城市 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小,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大,人文景观 建筑物矮,稀疏高,密集 公共设施类型少,数量不多,不够便利类型多,数量多,便利 人口数量少,密度小,从事农林牧渔数量多,密度大,从事工商业,服务业三、区域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具体某特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贸易)、文化(文艺演出)、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教)等各个方面。(结合例子去记)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一、等高线地形图: ①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③等高线:一个区域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④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⑤特点: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相邻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A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悬崖⑥口诀:山顶(山峰):闭合曲线,外低高,▲符号。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 第六单元走进社会(基础知识训练) 1、人类来自于自然界,又不同于自然界中动物的特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在 中成长。 2、人离不开社会这面镜子的参照和评价,正如古人所说:“人以铜为镜,可以; 以古为镜,可以;以人为镜,可以。 3、中学阶段,是形成健康的意识的关键时期。 4、青春期健康自我意识的特征是、、、,能够明辨是非,准备担负。“”的意识,不是健康的自我。 5、我们需要与他人沟通,学会在沟通中相互。 6、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晚辈会对长辈产生和隔膜,通常称之为“ ”。 7、21世纪的教育主题是让青少年学会、学会、学会、 学会。 8、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也需要,而理解的基础就是要有一个。 9、为了保持经常沟通和彼此理解,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相互、待人。 10、正直、宽容、见多识广、敢于给自已提出批评意见的,是; 奉承、背后诋毁、夸夸其谈者,是。 11、结交诤友、益友的基础是。 12、我们在社会中成长,沟通与,尊重与,友谊与,对你,对我,对他,都是至关重要的。 13、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是我们的第三个家,人们把网络社区又叫做“”。 14、来自遗传或者无法选择的先天因素的社会角色是的,也有一些社会角色是 的。 15、合格的社会角色也需要。我们青少年就要从做起。 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的规则 1、除了成文的规则外,社会生活动中还存在一类规则,它们往往以的方式流传

下来。各民族的大都包含这样的规则。 2、竞技规则保证了的比赛,又是实行公平的竞技规则的前提。同样,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也需要的规则。 3、成克杰案说明了法律面前。 4、人行横道线的出现说明了规则来自于,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 5、有时候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规则的。 6、在我国,重要的法律都要由审议通过。 7、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所有联合国会员国都应该遵守的规则。 8、在家庭生活中,儿女有什么义务?,父母有什么义务? 。 9、学习交通规则的本质是懂得怎样和别人。 10、总要以规则作为前提和保障。 11、为了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国家根据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建立起提供救助和补贴的制度,叫做。 12、社会保险最基本的内容是、和。 13、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 14、是专门研究法律,以专业的法律知识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 15、人人都担当起社会责任,是的标志。 第八单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 1、,是一种为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而享用物品和服务的过程。 2、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消费行为是在市场上。 3、通过电脑网络进行商品的买卖,叫。 4、影响购物的因素包括:(至少列举4项) 5、合理的购物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安排支出,使支出与收入水平相适应。其次,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第三,购物时,要从自己的出发。 6、“寅吃卯粮”,利用的方式提前享受生活。 7、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 8、注重的消费,已经日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成为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 9、“用钱来生钱”的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2019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二课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1.________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作品,还汇集了建筑、雕塑、摄影、装饰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了人类在18~19世纪取得的辉煌成就。它与________、________一起被称为巴黎三大博物馆。 2.有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对他的一项引起争议的建筑非常自信,他说:“这将成为法国的标志。”这一建筑是() A.卢浮宫 B.玻璃金字塔 C.埃菲尔铁塔 D.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3.法国首都巴黎被世人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原因在于它的() A.城市规模与艺术氛围 B.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C.生活环境和时尚潮流 D.城市景观与艺术氛围 4.巴黎的发祥地是() A.西岱岛B.撒丁岛 C.爱尔兰岛D.科西嘉岛 5.小李暑假时去了一座世界著名的城市旅行,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引领现代时装潮流的世界时装之都,众多的古迹再加上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世界著名的建筑,使他流连忘返。小李去的是() A.东京B.伦敦 C.巴黎D.纽约 6.在巴黎,古典艺术的宝库指的是() A.卢浮宫B.奥塞博物馆 C.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D.凡尔赛宫 7.流过法国首都巴黎的河流是() A.泰晤士河B.多瑙河 C.塞纳河D.莱茵河 8.法国位于() A.亚洲西部B.欧洲北部 C.欧洲西部D.北美洲 9.巴黎城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下列属于巴黎著名的建筑杰作的有() ①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②白宫③埃菲尔铁塔 ④卢浮宫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0.关于巴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巴黎最著名的建筑景观主要集中在塞纳河两岸 B.巴黎城内有大大小小100多个博物馆 C.巴黎的城市艺术包容了不同时代的风格 D.在巴黎这样的现代化城市中,只能在博物馆中才能找到艺术 11.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能反映巴黎气候特征的是()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2020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2020 一、选择题(16分) 1、下列关于社区的叙述,不准确的有:( ) A、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 B、某些共同的看法 C、比较密切的交往 D、都生活在同一小区 2、社区认同感是指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人们,对该地区产生的一种休戚与共的心理,由此产生的对该地区的喜爱和依恋之情,下列四位参加“营建美好社区”的代表的发言,最能反映社区认同感的是( ) A、本区的住户都是高科技产业的从业人员 B、本区的居民都是一个部门的 C、本区的环境是全市各社区中的 D、本区的居民都以身为本社区的一分子而感到光荣 3、下列关于图例概念的表述,准确的是:( ) A、表示事物名称的文字和数字 B、依据指向标定方向 C、地图上所使用全部地图符号及说明 D、表示图上距离缩小的水准 4、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准确的有:( ) ①根据比例尺,在图上能够算出两点的实际距离 ②比例尺通常可用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表示 ③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水准 ④同样的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5、有一幅地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其数字比例尺是:( ) A、1:5 B、1:500 C、1:500 000 D、1:5 000 6、在比例尺为1:5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一厘米代表是距离为:( ) A、50千米 B、0.2千米 C、200千米 D、5千米 7、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5 000 000 B、1:500 000 C、1:50 000 D、1:50 000 000 8、下列属于自然社区的有:( ) ①农村②生活小区③城镇④农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如果地图上即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确定方向通常是用( ) A、一般定向法 B、指向标定向法 C、经纬网定向法 D、不能确定 10、如果你和父母要从杭州到北京去旅游,你将准备下列哪几幅地图:( )(答案不) ①中国交通图②北京旅游图③中国地形图④、世界政区图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1、早晨,我们迎着太阳来学校,有微风吹来,令你的红领巾飘向你的左手边。你认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差异莫过于乡村和城市。所以,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就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角度。 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 向法(最准确) 3.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在相同图幅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 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即“大小详,小大略”。 4.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5.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6.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7.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平原地区村落规模大, 一般呈团状分布,山谷村落呈条带状分布。 8.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有农村、渔村、林 场和牧村等。 9.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 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这样,城市聚落就出现了。 10.步入一些大城市会看到那里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 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还有看不见的地下管道系统。 11.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等方面的工作。 12.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不仅 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13.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