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1.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概念

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需要设置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组织、有系统地将屋面雨水及时排除到室外。

2.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

(1)按雨水管道布置位置分类

1)外排水系统: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形式。按屋面有无天沟,又可分为檐沟外排水系统和天沟外排水系统。

2) 内排水系统:是指屋面设有雨水斗,建筑物内部设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单斗排水系统和多斗排水系统,敞开式内排水系统和密闭式内排水系统。

3)混合排水系统:同一建筑物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雨水排除系统,分别设置在屋面的不同部位,组合成屋面雨水混合排水系统。

(2)按管内水流情况分类

1)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2)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由于在北方地区,气温比较寒冷,室外水容易结冰,故本设计采用内排水系统。

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外排水系统的组成

1)檐沟外排水系统(重力流)。

2)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单斗压力流)。

(2)内排水系统的组成

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

内排水的单斗或多斗系统可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大屋面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宜按多斗压力流设计,雨水斗的选型与外排水系统相同,需分清重力流或压力流。

无论何种屋面雨水的排除都必须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进行设计。

一般情况下,檐沟外排水系统应按重力流设计,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应按单斗压力流设计,内排水系统可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大屋面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宜按多斗压力流设计。

本设计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

4.雨水排水系统管材的选用

外、内排水系统采用的管材有UPVC塑料管和铸铁管,其最小管径可用DN75mm,但注意下游管段管径不得小于上游管段管径,且在距地面以上1m处

设置检查口,并牢靠地固定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对于工业厂房屋面雨水排水管道,也可采用焊接钢管,但其内外壁应作防腐处理。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1.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概念 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需要设置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组织、有系统地将屋面雨水及时排除到室外。 2.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 (1)按雨水管道布置位置分类 1)外排水系统: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形式。按屋面有无天沟,又可分为檐沟外排水系统和天沟外排水系统。 2) 内排水系统:是指屋面设有雨水斗,建筑物内部设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单斗排水系统和多斗排水系统,敞开式内排水系统和密闭式内排水系统。 3)混合排水系统:同一建筑物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雨水排除系统,分别设置在屋面的不同部位,组合成屋面雨水混合排水系统。 (2)按管内水流情况分类 1)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2)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由于在北方地区,气温比较寒冷,室外水容易结冰,故本设计采用内排水系统。 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外排水系统的组成 1)檐沟外排水系统(重力流)。 2)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单斗压力流)。 (2)内排水系统的组成 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 内排水的单斗或多斗系统可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大屋面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宜按多斗压力流设计,雨水斗的选型与外排水系统相同,需分清重力流或压力流。 无论何种屋面雨水的排除都必须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进行设计。 一般情况下,檐沟外排水系统应按重力流设计,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应按单斗压力流设计,内排水系统可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大屋面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宜按多斗压力流设计。 本设计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 4.雨水排水系统管材的选用 外、内排水系统采用的管材有UPVC塑料管和铸铁管,其最小管径可用DN75mm,但注意下游管段管径不得小于上游管段管径,且在距地面以上1m处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对屋面排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能够有效的在雨季降低屋面的承载力、有效地降低屋面雨水渗透、快速的排出屋面雨水防止集聚等。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哪家专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 1、雨水斗:①整个雨水系统的进口;②主要作用是极大限度的排泄雨、雪水等;③对进水具有导流、稳流的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减少系统的掺气;④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 2、连接管: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 3、悬吊管: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 4、立管: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相连接;

5、排出管:将立管的水输送到地下管道中,雨水排出管设计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6、埋地横管:密闭系统一般采用悬吊管架空排至室外,不设埋地横管;敞开系统,室内没有检查井,检查井之间的管为埋地敷设。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哪家专业?小编为您推荐南京欧标世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欧标世诺建筑排水是一家专注建筑排水系统的服务商,欧标世诺专注排水十年业绩遍布华东,同时在华东区域建立了多家线下服务网点提供快捷的安装售后服务。(下设南京欧标世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无锡分公司,常州分公司,重庆分公司,杭州分公司等)。 公司目前代理销售德国HOMA国际品牌污水提升系统及相关给排水设施。其它各类管材管件等系统设备。优异的方案设计,优良的品质要求,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公司赢的了良好的市场和行业双口碑,公司秉承提供好方案,好产品,好安装,好售后的宗旨给客户以良好的服务。荆轲,一个四处为家的刺客,他的心犹如浮云,心如飘蓬,是没有根的,然而高渐离的筑声,却成了他愿意停留在燕国这片土地上的原由。 虽是初见,却如故人。也许所有的遇见,早已经是前世的注定,没有早晚,刚好在合适的时间遇见你,就是最美的相识。 他曾经游历过多少地方,自己已经数不清,但是没有一处可以挽留他行走的脚步,唯有今日高渐离的筑声,让他怎么也舍不得离开。

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①供人活动屋面宜设平箅型雨水斗年一般建筑)2年~5②连接管100mm,设计重现期P(0.9③汇水面积平均径流系数(屋面)水平投影面积 (一侧)侧墙面积1/2 四侧按两侧 ④重力流0.8)排水悬吊管按非涡流(充满度0.75m/s 管内流速不小于)PVC最大泄流量(铸铁)最大泄流量(排水立管(直径) )(L/s()L/s)(mm 75 5.46 5.71 100 11.77 15.98 125 21.34 22.41 ⑤雨水斗汇水面积)分钟(根据当地5min 确定雨水斗直径降水厚度h5 ) 100㎡q5(L/s·降雨强度 H(mm/h) P=1 P=2 P=3 P=4 P=5 P=10 3.43 4.25 4.69 5.00 5.24 5.98

宁波124 153 169 180 188 215 1 / 6 雨水斗: 虹吸排水系统主要工作原理是在降雨初期,屋面雨水高度未超过雨水斗高度时,整个排水系统工作状况与重力排水系统相同。随着降雨的持续,当屋面雨水高度超过雨水斗高度时由于采用了科学设计的防漩涡雨水斗(见上图),通过控制进入雨水斗的雨水流量和调整流态减少漩涡,从而极大地减少了雨水进入排水系统时所夹带的空气量,使得系统中排水管道呈满流状态,利用建筑物屋面的高度和雨水所具有的势能,在雨水连续流经过雨水悬吊管转入雨水立管跌落时形成虹吸作用,并在该处管道内呈最大负压。屋面雨水在管道内负压的抽吸作用下以较高的流速被排至室外。

2 / 6 二楼的附图是有问题,没设排水沟,也没做泛水,雨水口附近无法汇水。 至于汇水面积的计算问题,不是简单的按屋面面积,100管经200平米控制。其实“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其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平米”是《屋面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20210201095815)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1屋面雨水排除方式 1. 檐沟外排水(水落管外排水)(小型屋面) 雨水T屋面T檐沟T水落管T散水坡T地面T檐沟T铅皮、预制砼 水落管T白铁皮、铸铁管。 d =75~100mm,间距8~16m。 2. 天沟外排水:利用屋面构造上所形 成的天沟本身容量和坡度排泄雨水(大型屋面)雨水T屋面T天沟T 立管T地面或管道 天沟长度:40~50m, i =0.003 天沟在两跨中间并坡向端墙,雨水斗设在伸出山墙的天沟末端,立管连接雨水斗沿外墙布置,屋外设雨水斗,建筑物内有雨水管道的雨排水系统。 图7-1天沟布置示意图 3. 内排水:建筑立面要求高,大屋面面积,屋面上有天窗,多跨,锯齿形建筑屋面。雨水T屋面T雨水斗T悬吊管 T立管T埋地管T出户管T室外管道 内排水系统 一.组成: 1. 雨水斗:65型(铸铁);79型(钢焊制) 布置:以伸缩缝或沉降缝为分水线,伸出屋面的防火墙可作为分水线,也可在伸缩缝、防火墙、沉降缝二侧各设雨水斗,悬吊管穿越伸缩缝时应作伸缩接头。 2. 悬吊管:当雨水斗不能直接接立管埋地时,用悬吊管在空中吊设,适当位置接立管。 i < 0.003,端头及L > 15m,设检查口,检查口间距》20m。悬吊管:铸铁,安装固定在墙梁衍架上。 3. 立管:要求和悬吊管同径,且不宜大于300mm,距地面1.0m安检查口。 4. 排出管:DN玄立管管径。 5. 埋地横管:DN > 200 管道连接检查井:敞开式;管件:封闭式 二.分类 1. 单斗和多斗形式 2. 敞开式、密闭式 敞开式一一重力排水普通检查井 密闭式——压力排水密闭三通 7-2雨水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汽流动物理现象 目的:了解雨水内排系统,由于水气两相流动,管内压力变化,变化的影响因素?规律?从而为雨水管系设计提供依据。 一.单斗系统 1.雨水斗泄流状态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施工详解

一、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施工详解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及时排除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雪水,避免形成屋顶积水对屋顶造成威胁,或造成雨水溢流、屋顶漏水等水患事故,以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按照屋面有无天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檐沟外排水 一般用于居住建筑,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单跨工业建筑,屋面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地面。

2、天沟外排水 一般用于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特别是多跨度的厂房屋面,多采用天沟外排水。 所谓天沟,是指屋面上在构造上形成的排水沟,接受屋面的雨雪水。雨雪水沿天沟流向建筑物的两端,经墙外的立管排到地面或排到雨水道。

天沟布置示意图 天沟与雨水管连接 3、内排水系统 根据立管连接雨水斗的个数分为:单斗、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系统是否与大气相通分为:密闭系统、敞开系统 按雨水管中水流的设计流态可分为: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重力无压流雨水系统;压力流雨水系统(虹吸式雨水系统)1、单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只连接单个雨水斗的系统。 2、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一般不得多于4个)的系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斗排水,以充分发挥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单斗系统的排水能力大于多斗系统。多斗系统的排水量大约为单斗的80% 。 敞开系统: 为重力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室内,敞开式可以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 密闭系统: 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密闭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 一般为安全可靠,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 采用虹吸式雨水斗,管道中是全充满的压力流状态,屋面雨水的排水过程是一个虹吸排水过程。 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 设计水流状态为半有压流,系统的设计流量、管材、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 内排水系统由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等部分组成。 1、雨水斗 雨水斗是整个雨水管道系统的进水口,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的排泄雨、雪水;对进水具有整流、导流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减少系统的掺气;同时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 目前国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79型、87型雨水斗、平蓖雨水斗、虹吸式雨水斗等.

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 【篇一:第六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第六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6.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管道的设置、管内的压力、水流状 态和屋面排水条件等条件有关。 1.按建筑物内部是否有雨水管道分为内排水系统和外排水系统两类。建筑物内部设有雨水管道,屋面设雨水斗的雨水排除系统为内排水 系统,否则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又分为架空管排水系统和埋 地管排水系统。 2.按雨水在管道内的流态分为重力无压流、重于半有压流和压力流 三类。重力无压流是指雨水通过自由堰流入管道,在重力作用下附 壁流动,管内压力正常,这种系统也称为堰流斗系统。重力半有压 流是指管内气水混合,在重力和负压抽吸双重作用下流动,这种系 统也称为87雨水斗系统。压力流是指管内充满雨水,在负压抽吸作 用下流动,又叫虹吸式系统。 3.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檐沟排水、天沟排水和无沟排水。当建筑 屋面面积较小时,在屋檐下设置汇集屋面雨水的沟槽,称为檐沟排水。在面积大且曲折的建筑物屋面设置汇集屋面雨水的沟槽,将雨 水排至建筑物的两侧,称为天沟排水。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面径流,直接流入雨水管道,称为无沟排水。 4.按出户埋地横干管是否有自由水面分为敞开式排水系统和密闭式 排水系统。敞开式系统是非满流的重力排水,管内有自由水面,连 接埋地干管的检查井是普通检查井。可接纳生产废水,但暴雨时会 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密闭式系统是满流压力排水,连接埋地干管 的检查井内用密闭的三通连接,室内不会出现冒水现象。但不能接 纳生产废水。 5.按一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分为单斗系统和多斗系统。多斗系 统中每个雨水斗的泄流量小于单斗系统的泄流量。 6.1.2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普通外排水 普通外排水由檐沟和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的立管组成。根据降雨量和 管段的通水能力确定一根立管服务的屋面面积,再根据屋面形状和

屋面雨水管规范

屋面雨水管规范 【篇一:雨水管安装施工方案】 雨水管安装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及要求: 1.1采用河马牌pvc雨水管,检测报告符合设计要求。 2作业条件: 2.1 屋面找平层施工已完成,经检查验收合格。 2.2 建筑物雨水管处装饰工程已完成,具备做雨水管的条件。确保安装水 落口等的操作安全。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 → 2、雨水管制作安装:雨水管管材为pvc硬塑料管。 3、雨水管安装:安装雨水管随外沿抹灰架子由上往下进行,每个结头处安装一个伸宿节防止雨水管损坏后维修,先在水落口处吊线坠弹出雨水管沿墙的位置线,根据雨水管每节长度,预量出固定卡位置,间距一般为1200mm,设在下面一节管的上端,卧卡子用水泥砂浆固定,不得打入木塞固定和固定在木塞上。雨水管若遇建筑腰线时,和腰线连通粉刷时加钢丝网防止腰线裂缝空鼓。 4、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雨水管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无空鼓气泡现象、颜 色一致。 4.1.2 雨水管的安装必须牢固,固定方法、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排水 通畅,不漏水。 4.2 基本项目: 4.2.1雨水管的连接口应紧密,承插方向、长度、排水口距散水的高度,正、侧面视为顺直。 5、成品保护 5.1雨水管存放应平整,横、竖分层码放。 5.2 雨水管安装前,对雨水斗应采取措施,不使雨水斗的排水浇墙,造成墙面污染。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雨水管安装不直:安装卡箍时未认真找正。应弹线;侧向应控 制距墙的距离,目测顺直。 6.2 雨水斗高于找平层:造成屋面积水,应加强管理;操作应认真,保证防水层按要求的坡度做。 6.3 雨水管固定不牢:主要是在基层下木塞用圆钉或木螺丝固定而 造成;固定点严禁下木塞,雨水管卡箍采用塞水泥砂浆固定,其他 采用射钉或螺栓。 三、安全要求 1、严格遵守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禁盲目施工。 2、外脚手架必须确保安全。

屋面排水

众所周知,雨雪降落到屋面后在短时间内形成积水,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雨水四处溢流或屋面漏水,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活动。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设置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以便有组织、有系统地将屋面雨水及时排除。如何在设计时做到科学、快速,是广大设计人员面临的现实问题。科学,意味着方案合理、设计准确;快速,体现在工程应用性,即通过简明的计算表格,迅速得到工程计算数据及结果。本文从雨水的各种排除方式着手,进行简单对比分析,认为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在目前具有典型工程设计应用价值,拟结合徐州地区雨量公式,总结出本地区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应用路径。 1传统的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及其特点、应用场合 传统的屋面雨水排水方式,有多种分类方法。按雨水排水系统是否在建筑物内部,分为内排式和外排式;按每根雨水立管接纳雨水斗的个数,分为单斗系统和多斗系统;按室内埋地管检查井是否密闭或是否设有明渠,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按雨水排水管道系统内的压力类型 分为重力流和压力流。 1.1 屋面雨水外排水方式 雨水系统各部分均敷设于室外,室内不会由于雨水系统的设置而产生水患。 (1)檐沟外排水 由檐沟、承雨斗、立管组成。适用用于小型低层建筑,室外不设雨水管渠。一般由土建人员进行设计,即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的两侧,每隔15~20m设100mm直径的落水管1根,每个承水斗负担的汇水面积不超过250m2,落水管的材料过去常用雨水排水铸铁管、镀锌铁皮方形管、石棉水泥管,现在使用较为普遍的是UPVC管。 (2)天沟外排水 由天沟、雨水斗、立管、排出管组成。适用于大面积厂房屋面排水,室外常设有雨水管渠。当厂房内不允许进雨水或设置雨水管道、天沟长度不大于50m时优先采用该种方式。 立管及排出管采用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1.2屋面雨水内排水方式 屋面雨水内排水方式,指屋面设有雨水斗,建筑内部设有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管、检查井的雨水排水系统。对于建筑立面要求高的高层建筑、大屋面建筑、寒冷地区建筑、墙外设置雨水排水立管有困难的建筑,常采用内排水方式。同时也适用于跨度大、特别长的多跨工业厂房,在屋面设天沟有困难的锯齿形或壳形屋面厂房及屋面有天窗的厂 房。 内排水整个系统均采用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在可能受振动处应采用钢管,焊接接口。在高层建筑中,雨水管一般敷设在管井内,并在每根立管的末端设置金属波纹管作缓冲。排出管穿越基础时应做刚性套管。目前有些地区推广应用塑料管,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 热熔连接。 1.2.1敞开式内排水 敞开式内排水为重力流排水,管道系统利用雨水斗收集雨水经悬吊管排入立管,再排入明渠或敞开的埋地管和检查井,最后由排出管进行排放。该系统可以接入生产废水,但不能完全 避免埋地管道冒水。

屋面排水设计

屋顶排水设计 为了迅速排除屋面雨水,需进行周密的排水设计,其内容包括:选择屋顶排水坡度,确定排水方式,进行屋顶排水组织设计。 6.2.1 屋顶坡度选择 一、屋顶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 常用的坡度表示方法有角度法、斜率法和百分比法。坡屋顶多采用斜率法,平屋顶多采用百分比法,角度法应用较少。 二、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 1、屋面防水材料与排水坡度的关系 防水材料如尺寸较小,接缝必然就较多,容易产生缝隙渗漏,因而屋面应有较大的排水坡度,以便将屋面积水迅速排除。如果屋面的防水材料覆盖面积大,接缝少而且严密,屋面的排水坡度就可以小一些。 2、降雨量大小与坡度的关系 降雨量大的地区,屋面渗漏的可能性较大,屋顶的排水坡度应适当加大;反之,屋顶排水坡度则宜小一些。 三、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 1、材料找坡 材料找坡是指屋顶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一般用于坡向长度较小的屋面。为了减轻屋面荷载,应选用轻质材料找坡,如水泥炉渣、石灰炉渣等。找坡层的厚度最薄处不小于20mm 。平屋顶材料找坡的坡度宜为2%。 2、结构找坡 结构找坡是屋顶结构自身带有排水坡度,平屋顶结构找坡的坡度宜为3%。 材料找坡的屋面板可以水平放置,天棚面平整,但材料找坡增加屋面荷载,材料和人工消耗较多;结构找坡无须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料,构造简单,不增加荷载,但天棚顶倾斜,室内空间不够规整。这两种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均有广泛的运用。 [屋顶坡度的形成见下图] 屋顶坡度的形成 6.2.2 屋顶排水方式

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主要适用于少雨地区或一般低层建筑,相邻屋面高差小于4m;不宜用于临街建筑和较高的建筑。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经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 二、排水方式选择 确定屋顶排水方式应根据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质量等级、使用性质、屋顶面积大小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三、有组织排水方案 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具体条件的千变万化,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有组织排水方案。现按外排水、内排水、内外排水三种情况归纳成9种不同的排水方案:[有组织排水方案见下图] 有组织排水方案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分析 摘要:从水力学的角度分类,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一般可分为重力流和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两类。文章在分析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该排水方式与传统重力流雨水排水方式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并对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屋面排雨水;压力流虹吸式;设计 0 前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屋面的造型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各种大面积的场馆、现代工业厂房在全国各地大量兴建,这些建筑往往气势宏伟、美观实用,但随之也带来了大或超大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的问题。近10年来,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首都机场T3A航站楼以及部分核电厂的常规岛主厂房等都采用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与重力流排水系统相比,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对其设计和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利用虹吸原理,在降雨过程中,当屋面积水达到一定高度时,雨水通过能有效防止漩涡的虹吸式雨水斗进入

管道,该雨水斗能减少雨水进入排水系统时所夹带的空气量,使得系统中排水管道呈满流状态,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和落水具有的势能,在管道中形成局部真空(负压),从而快速排出屋面雨水。 1.1 工作原理 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计算基础是不可压缩流体的能量守恒定律——伯努利方程。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水力分析(系统排出管为自由出流)如图1所示,系统最高处B —B 断面为屋面雨水斗进水口,X —X 断面为计算断面,可定在系统任意高度处,系统最低处A ~A 断面为排出管出水口。 图1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图l 列出B —B 和X —x 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具体如下: )()(2222BX y BX j X X X B B h h g V P h g V P H ++++=++ (1) 式(1)中)(BX j h 、)(BX y h 分别为雨水斗B —B 断面到X —X 计算断面的 总的局部损失和总的沿程损失,P B =O ,V B =0,P X 为管道X —X 断面处的 压力水头,令h=H-h X ,,代入式(1)得:

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设计_方宏伟

高 层 建 筑 屋 面 雨 水 排 水 设 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建筑业的发 展,无论普通住宅还是高档 公寓、大型写字楼,其建筑高度越来 越高,20层甚至于30层以上已屡见 不鲜,建筑师越来越注重建筑物外 立面的建筑风格及装饰效果。如何 在满足外装风格及效果的前提下, 将高层建筑屋面雨水迅速、及时地 排至室外雨水管渠或地面并减少事 故隐患,已成为设计单位必须重点 关注的技术问题。 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高层建筑 屋面雨水排水多采用重力流内排水 方式,雨水管道材质及连接方式有 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焊接、热镀锌 钢管螺纹或沟槽连接、给水铸铁管 文 : 方 宏 伟 【摘 要】针对越来越多的高层建 筑,提出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的依 据,阐明系统选择的思路及应注意的 问题,总结高层建筑屋面雨水系统设 计参考意见。 【关 键 词】高层建筑 屋面雨水  设计 重力流 压力流 【Abstrac t 】Facing more and more high- rising buildings,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basis of roofing---rain-dr ainage des ign of high-rising buildings, illustrates the thinking thoughts of system selecting and the prob- lems concerned. Moreover, it sums up the reference suggestions about this design. 【Key Words】High-rising building Roofing rain Des ign Gravity stream Pressure stream 水泥捻口或胶圈撞口、高压稀土柔 性排水铸铁管A型法兰接口或柔性 排水铸铁管W型接口、给水型及排 水型UPVC管承插连接或粘结等多 种形式。其中有些雨水排水系统设 计合理,选材得当,运行良好,而有 些雨水排水系统却因系统选择、管 道布置及管材选用考虑不周,在验 收及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现象也 时有发生。 设计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 系统时,应充分了解屋面雨水排 水各系统的设计流态,根据建筑 设计布局,参照当地降雨量强度 合理确定设计雨水流量,并结合 各种屋面排水系统的特点,考虑 其安全性和经济性,选择适当的 雨水排水系统及管材,确保屋面 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放能力满足设 计规范的要求,满足管道系统发 生事故时检修的可操作性,并将 水患损失减到最小限度。 2.1 屋面雨水系统的设计流态 及划分 屋面雨水系统的流态是雨水排 放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对屋面雨 水排放过程中系统内流态的认知经 过了长期的探索,从重力流起步,转 变为压力流,再进展到实质性重力 流直至目前较为成熟的压力流。期 间由清华大学、机械工业部第一设 计院和第八设计院等单位参加历时

建筑屋面水排水

第7章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7.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3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3.1 雨水量计算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雨水量的大小是设计计算雨水排水系统的依据,其值与该地暴雨强度q、汇水面积F以及径流系数ψ有关, 屋面径流系数一般取ψ=0.9。 1.设计暴雨强度q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中有设计重现期P和屋面集水时间t两个参数。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气象特征确定,一般 性建筑物取2~5年,重要公共建筑物不小于10年。由于屋面面积 较小,屋面集水时间应较短,因为我国推导暴雨强度公式实测降 雨资料的最小时段为5min,所以屋面集水时间按5min计算。

工业企业特征P(年) 1生产工业因素 生产和机械设备不会因水受损害 生产可能因水受损害,但机械设备不会因水受损害生产不会因水受影响,但机械设备可能因水受损害生产和机械均可能因水受损害0.5 1.0 1.5 2.0 2土建因素 房屋最低层地板标高低于室外地面标高 天窗玻璃位于天沟之上低于10cm 屋顶各方面被房屋高出部分包围,妨碍雨水流动0.5 0.5 0.5 工业建筑雨水设计重现期

1.设计暴雨强度雨水设计流量是雨水排水系统最基本的参数,按降雨强度计算,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降雨强度计算公式不同:式中q ——设计降雨强度,L/s·ha ;P ——设计重现期,a ;t ——降雨历时,min ; A 、c 、n 、b ——当地的降雨参数,根据统计方法确定。 n b t P c A q ) ()lg 1(167++=

各地的降雨强度公式可以在室外排水设计手册中查出。如当地无降雨强度公式时,可以根据当地雨量记录进行推算,或借用邻近地区的降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 北京地区的设计降雨强度可按下式计算:70.0) 8()lg 85.01(2111++=t P q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第七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7-1 建筑内部排水体制和排水系统的组成 一、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分类 粪便污水、生活废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含酸、碱性污水)、生产废水(冷却废水)、工业废水(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合流排除)、屋面雨水(雨水、雪水)等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用来排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盥洗、洗涤的生活废水和粪便污水。生活废水一般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道,而粪便污水通常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用来排除工艺生活过程中的污(废水)。由于工业生产门类繁多,污废水性质极其复杂,因此又可按其遭受污染程度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两种,前者仅受轻度污染,一般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道;后者污染较严重,通常需要厂内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用以排除多层、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的屋面雨雪水。 二、建筑排水体制 分流制:即针对各种污水分别设单独的管道系统输送和排放的排水体制; 合流制:即在同一排水管道系统中可以输送和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水的排水体制。 对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指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的合流与分流; 对于工业建筑——指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的合流与分流。 在下列情况下,建筑物需设单独的排水系统。 1、公共食堂、肉食品加工车间、餐饮业洗涤废水中含有大量油脂。 2、锅炉、水加热器等设备排水温度超过40℃。 3、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致病菌或含有放射性元素超过排放标准规定的浓度。 4、汽车修理间或洗车废水中含有大量机油。 5、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需要单独处理。 6、生产污水中含有酸碱,以及行业污水必须处理回收利用。 7、建筑中水系统中需要回用的生产废水。 8、可重复利用的生产废水。 9、室外仅设雨水管道而无生活污水管道时,生活污水可单独排入化粪池处理,而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雨水管道。 10、建筑物雨水管道应单独排出。 在下列情况下,建筑物内部可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

屋面排水雨水管

屋面排水雨水管 【篇一:怎样计算屋面落水管】 怎样计算屋面落水管? 屋面落水管的布置与屋面集水面积大小、每小时最大降雨量、排水管管径等因素有关。可用公式:f=438d2/h 式中:f—单根落水管允许集水面积(水平投影面积,m2) d—落水管管径(cm,采用方管时面积可换算) h—每小时最大降雨量(mm/h,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在工程实践中,落水管间的距离(天沟内流水距离)以10-15m为宜。当计算间距大于适用间距时,应按适用距离设置落水管;当计算间距小于适用间距时,按计算间距设置落水管。 8.3 雨水口应根据不同的排水方式一个立管能承担的最大集水面积来设置,并应注意考虑相 邻建筑排至该屋面的水量;屋面雨水口或落水管位置应与其它平面图一致。 雨水立管承担最大集水区域面积表 雨水管内径 100mm150mm200mm 外排水明管150㎡ 400㎡800㎡ 内排水明管120㎡ 300㎡600㎡ 内排水暗管100㎡ 200㎡400㎡ 屋面汇水面积计算规则 a.屋面汇水面积应按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b.高出屋面的侧墙的汇水面积计算 ⑴.一面侧墙按侧墙面积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⑵.两面相邻侧墙按两面侧墙面积的平方和的平方根√a2+b2 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⑶.两面相对等高侧墙不计汇水面积 ⑷.两面相对不同高度侧墙按高出底墙上面墙面积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⑸.三面侧墙按最低底墙顶以下的中间墙面积的50%加上⑵、⑷两种情况最低墙顶以上墙面面积 ⑹.四面侧墙最低墙顶以下墙面不计入,只计算⑴、⑵、⑷、⑸的情况最低墙顶以上的面积

8.4 每一屋面或天沟雨水管直径不宜小于100,一般设不少于2 个排水口;当内排水只有一个排水口时,可在山墙上或女儿墙增设溢水口;小面积凹廊或阳台可采用直径50 排水管。 8.5 雨水管应避免曲折,当遇到建筑腰线或其他突出墙面装饰物时,雨水管应直通而不应绕 行,以免堵塞和噪音。 8.5 当屋面被防火墙隔开时,应两侧分别排水,不得在防火墙上开洞设排水孔道。 8.6 单向排水屋面宽度宜控制在9-12m。 8.7 相邻屋面高差大于2 m 时应设直通屋面的楼梯或上屋面的人孔、或外墙爬梯。 8.8 种植屋面应设置人行通道,四周设围护墙及泄水管、排水沟,并严防泄水孔堵塞;屋顶 绿化应考虑喷灌设施。 8.9 高层上人屋顶女儿墙净高为1200(种植屋面应特别注意)。 8.10 露台栏杆高度多层不应小于1050,高层为1200;垂直杆件间 的净距不应大于110 且不 应采用横向设计;顶层阁楼住户之间必须设安全防护,分隔墙高度 不小于2000。 8.11 平屋面与立墙或立墙窗台处的防水层翻起高度不宜小于300; 北方地区应注意此处的保 温。 【篇二:屋面排水】 平屋面的排水一般采用墙外设檐沟和屋面本身找坡两种办法来解决。在外墙或女儿墙外作成檐沟,立面造型要受到一定约束,不能完全 实现。在女儿墙内的屋面板上做边沟,与屋面的梁、板有矛盾,故 意做成凹槽结构也有困难,房间内的空间也有影响,光靠不太厚的 保温(隔热)层也不可能,削减了保温(隔热)层也不利,该边沟的保 温(隔热)层也难保护;故意加厚找坡层和保温(隔热)层,像地 下车库加厚垫层来设边沟也不合适(见图1)。因此,有把屋面板由 结构找主坡,建筑做边坡来解决,但由于平面不规则,变化较多, 结构找坡受到一些限制,也难以实现。另外,房间内的顶上板面不平,看起来不舒服。因此,全由建筑找坡较为简便灵活。这里讨论研究 的问题也仅限于此。 图

现代住宅高层屋面雨水排水设计实施

现代住宅高层屋面雨水排水设计与实施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无论普通住宅还是高档公寓、大型写字楼,其建筑高度越来越高,这就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屋面雨水排水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为设计与施工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设计;重力流;压力流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and energy saving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a kind of trend of development, no matter average house or luxury apartment, large office building, its building height more and more high, this to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detail, but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unit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high building;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design; gravity flow; pressure flow 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和组成

第6章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6.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6.2雨水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规律?6.3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第6章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6.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 分类与组成

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需要设置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组织、有系统的将屋面雨水及时排除到室外,否则会造成四处溢流或屋面漏水,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管道的设置、管内的压力、水流状态和屋面排水条件等有关。 按建筑物内部是否有雨水管道分为两类内排水系统外排水系统 1.

建筑物内部设有雨水管道,屋面设雨水斗的雨水排除系统为内排水系统,否则为外排水系统。 雨水通过室内架空管道直接排至室外的排水管(渠),室内不设埋地管的内排水系统称为架空管内排水系统;架空管内排水系统排水安全,避免室内冒水,但需用金属管材多,易产生凝结水,管系内不能排入生产废水。雨水通过室内埋地管道排至室外,室内不设架空管道的内排水系统称为埋地管内排水系统。 按照雨水排至室外的方法 内排水系统又分为:架空管排水系统埋地管排水系统

2. 按雨水在管道内的流态分为重力无压流、重力半有压流和压力流三类。 重力无压流是指雨水通过自由堰流入管道,在重力作用下附壁流动,管内压力正常,这种系统也称为堰流斗系统。 重力半有压流是指管内气水混合,在重力和负压抽吸双重作用下流动,这种系统也称为87雨水斗系统。 压力流是指管内充满雨水,主要在负压抽吸作用下流动,这种系统也称为虹吸式系统。

3. 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檐沟排水、天沟排水和无沟排水。 当建筑屋面面积较小时,在屋檐下设置汇集屋面雨水的沟槽,称为檐沟排水。 在面积大且曲折的建筑物屋面设置汇集屋面雨水的沟槽,将雨水排至建筑物的两侧,称为天沟排水。 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面径流,直接流入雨水管道,称为无沟排水。

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需要设置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组织、有系统地将屋面雨水及时派出到室外,否则会造成四处溢流或屋面漏水,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管道的设置、管内的压力、水流状态和屋面排水条件等有关。 1、按建筑物内部是否有雨水管道分为内排水系统和外排水系统两类,建筑物内部设有雨水管道,屋面设雨水斗的雨水派出系统为内排水系统,否则为外排水系统。按照雨水排至室外的方法内排水系统又分为架空管排水系统和埋地管排水系统。雨水通过室内架空管道直接排至室外的排水管(渠),室内不设埋地管的内排水系统称为架空管内排水系统;架空管内排水系统排水安全,避免室内冒水,但需用金属管材多,易产生凝结水,管系内不能排入生产废水。雨水通过室内埋地管道排至室外,室内不设架空管道的内排水系统称为埋地管内排水系统。 2、按雨水在管道内的流态分为重力无压流、重力半有压流和压力流三类。重力无压流是指雨水通过自由堰流入管道,在重力作用下附壁流动,管内压力正常,这种系统也称为堰流斗系统。重力半有压流是指管内气水混合,在重力和负压抽吸双重作用下流动,这种系统也称为87雨水斗系统。压力流是指管内充满雨水,主要在负压抽吸作用下流动,这种系统也称为虹吸式系统。 3、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檐沟排水、天沟排水和无沟排水。当建筑屋面面积较小时,在檐沟下设置汇集屋面雨水的沟槽,将雨水排至建筑物的两侧,称为天沟排水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面径流,直接流入雨水管道,称为无沟排水。 4、按出户埋地橫干管是否有自由水面分为敞开式排水系统和密闭式排水系统两类。敞开式排水系统是非满流的重力排水,管内有自由水面,连接埋地干管的检查井是普通检查井。该系统可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埋地管,但是暴雨时会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雨水漫流室内地面,造成危害。密闭式排水系统是满流压力排水,链接埋地干管的检查井内用密闭的三通连接,室内不会发生冒水现象。但不能接纳生产废水,需另设生产废水排水系统。 5、按一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分为单斗系统和多斗系统。在重力无压流和重力半有压流状态下,由于互相干扰,多斗系统中每个雨水斗的泄流量小于单斗系统的泄流量。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普通外排水 普通外排水由檐沟和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的立管组成。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面集流到檐沟,然后流入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立管排至室外的地面或雨水口。根据降雨量和管道的通水能力确定1根立管服务的屋面面积,再根据屋面形状和面积确定立管的间距。普通外排水适用于普通住宅、一般的公共建筑和小型单跨厂房。 2、天沟外排水 天沟外排水由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组成。天沟设置在两跨中间并坡向端墙,雨水斗设在伸出山墙的天沟末端,也可设在紧靠山墙的屋面。立管连接雨水斗并沿外墙布置。降落到屋面上的雨水沿坡向天沟的屋面汇集到天沟,再沿天沟流至建筑物两端(山墙、女儿墙),流入雨水斗,经立管排至地面和雨水井。天沟外排水系统适用于长度不超过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 天沟的排水断面形式应根据屋面情况而定,一般多为矩形和梯形。天沟坡度不宜太大,

给排水基础知识第九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第九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9-1屋面雨水排水方式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和混合排水系统。 一、雨水外排水系统 1、檐沟外排水系统 又称水落管排水系统或普通外排水系统,由檐沟、雨水斗及水落管(立管)组成。雨水多采用屋面檐沟汇集,然后流入隔一定间距沿外墙设置的水落管排泄至地下沟管或地面。适用于一般居住建筑、屋面面积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小型单跨厂房等建筑屋面雨不的排除。 水落管的布置间距应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屋面汇水面积和水落管的通水能力来确定。据经验,一般为15~20m设一根DN100的水落管,其汇水面积不超过250m2。阳台上的水落管可采用DN50。 2、天沟外排水系统 天沟外排水即利用屋面构造上所形成的天沟本身容量和坡度,使雨雪水向建筑物两端(山墙、女儿墙方向)泄放,并经墙外立管排至地面或雨水管道。由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和排出管组成。适用于长度不超过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以及厂房内不允许布置雨水管道的建筑。 在工程实践中常采用天沟外排水的方式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采用天沟外排水不仅能消除厨房内部检查井冒水的问题,而且具有节约投资、节省金属材料、施工简便,利于合理地使用厂房空间和地面以及为厂区雨水系统提供明沟排水或减少管道埋深等优点;但若设计不善或施工质量不良,会出现天沟翻水、漏水等问题。 天沟外排水,应以建筑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作为屋面分水线。天沟的流水长度,应结合天沟的伸缩缝布置,一般不宜大于50m,其坡度不宜小于。为防止天沟末端处积水,应在女儿墙、山墙上或天沟末端设置溢流口,溢流口比天沟上檐低50~100㎜。 立管直接排水至地面时,需采取防冲刷措施,在湿陷性土壤地区,不准直接排水,冰冻地区立管需采取防冻措施。 二、雨水内排水系统 大屋面面积的工业在,尤其是屋面有天窗、多跨度、锯齿形屋面或壳形屋面等工业厂房,其屋面面积大或曲折,内跨屋面雨水用水落管排除有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雨水管系统。对建筑立面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也应设置建筑雨水管系统;此外,高层大面积平屋顶民用建筑,特别是处于寒冷地带的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