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电大儿童文学任务一、二答题答案

2016电大儿童文学任务一、二答题答案
2016电大儿童文学任务一、二答题答案

任务一答案:

一、单选题;

(1/15)、少年后期的儿童文学应当自觉地把( )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2分)

A、艺术性

B、文学性

C、思想性

D、深刻性

(2/15)、2岁的儿童掌握词汇量约300个,到了3岁时词汇量已达( )。(2分)

A、500个

B、800个

C、1500个

D、1000个

(3/15)、婴幼儿是靠( )接受儿童文学的,(2分)

A、听觉和感觉

B、感觉和视觉

C、阅读和感觉

D、视觉和听觉

(4/15)、少年前期年龄的界定大致在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我国的( )阶段。(2分)

A、幼儿园

B、小学

C、高中

D、初中

(5/15)、( )是少年后期文学常见样式之一。(2分)

A、童话

B、寓言

C、散文

D、故事

(6/15)、少年社会化程度的最显著标志是( )。(2分)

A、情感萌芽

B、人际交往

C、人格形成

D、成人感

(7/15)、“爱的母题”的审美基调( )。(2分)

A、端庄深邃

B、奇异狂放

C、游戏幻想

D、悠远率直

(8/15)、童年期是指( )阶段,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小学阶段。、(2分)

A、一至六、七岁

B、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C、十四、五岁至十八岁

D、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

(9/15)、( )儿童小说是儿童阅读的最早的小说。(2分)

A、婴幼儿期

B、幼儿期

C、少年期

D、童年期

(10/15)、少年前期儿童最为喜欢的体裁是( )。(2分)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童话

(11/15)、建立起社会的道德感、正义感、责任感是( )儿童文学的作用之一。(2分)

A、童年年期

B、少年前期

C、青年期

D、少年后期

(12/15)、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从( )以后才真正开始的。(2分)

A、1岁

B、2岁

C、4岁

D、3岁

(13/15)、在儿童文学中,( )是儿童文学特点最鲜明的文学。(2分)

A、婴幼儿文学

B、童年期文学

C、少年后期文学

D、少年前期文学

(14/15)、( )是人格初步形成的时期。(2分)

A、童年年期

B、少年前期

C、青年期

D、少年后期

(15/15)、( )、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2分)

A、浅显性

B、韵文性

C、艺术性

D、新奇性

二:判断题:

(1/10)、根据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婴幼儿文学的语言是口语化的。(2分)

A、正确

B、错误

(2/10)、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从2岁以后才真正开始的。(2分)

A、正确

B、错误

(3/10)、儿童故事是童年期儿童阅读最早的文学样式。(2分)

A、正确

B、错误

(4/10)、科幻作品是少年前期少年最为喜欢的体裁。(2分)

A、正确

B、错误

(5/10)、区别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的分界线是有无童趣。(2分)

A、正确

B、错误

(6/10)、所谓文学接受是指读者注意文学作品、初步阅读或听讲作品,以至产生兴趣的过程。(2分)

A、正确

B、错误

(7/10)、童年期儿童喜爱的散文是以篇幅短小的抒情散文和知识性散文。(2分)

A、正确

B、错误

(8/10)、少年后期是最富有集体主义情感、最重友情的阶段。(2分)

A、正确

B、错误

(9/10)、少年后期的儿童文学应当自觉地把深刻性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2分)

A、正确

B、错误

(10/10)、少年社会化程度的最显著标志是“成人感”。(2分)

A、正确

B、错误

三:多选题

(1/10)、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是( )。(3分)

A、韵文性

B、直观性

C、叙事性

D、幻想性

(2/10)、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是指( )。(3分)

A、婴幼儿文学

B、学龄期文学

C、少年期文学

D、童年期文学

(3/10)、为了分析上的方便,把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描述为( ) 和产生兴趣几个阶段。(3分)

A、需要

B、阅读

C、注意

D、讲解

(4/10)、对少年前期文学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真实性、( )。(3分)

A、抒情性

B、深刻性

C、艺术性

D、新奇性

(5/10)、少年后期的年龄特点是个体在( )上基本成熟,并已接近成人。(3分)

A、性格

B、气质

C、心理

D、生理

(6/10)、少年后期的社会化程度具体表现在( )等方面的初步形成。(3分)

A、道德

B、理想

C、人格

D、世界观

(7/10)、婴幼儿文学常采用的表现手段是( )。(3分)

A、拟人

B、比喻

C、反复

D、夸张

(8/10)、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除了小说和童话之外,还应有( )。(3分)

A、儿歌

B、儿童诗

C、散文

D、故事

(9/10)、皮亚杰早在20年代就对儿童语言做过详细研究,他将儿童语言分为两大类( )。(3分)

A、口头语言

B、自我中心语言

C、社会化语言

D、诗体语言

(10/10)、童年期文学的基本要求是( )。(3分)

A、浅显性

B、真实性

C、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

D、趣味性

四、简答

简述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答:我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先生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运用新的方法进行儿童文学的类型学研究。打破了体裁、题材、风格、流派这些通常的划分类别的界限,富于创意地将儿童文学作品划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爱的母题”又分为母爱型和父爱型两种。现代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是“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它采用极和儿童口味的表现形式,在审美上侧重于“审美情感的升华”,在情绪基调上是“亲切温馨”的。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直面人生”,它是以现实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父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指向的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天性。这类儿童作品关注的是儿童的自由发展,它通常是以新奇的艺术形象、曲折的情节来表现。如瑞典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三部曲和《小飞人卡尔松》三部曲就是属于此类型的典型作品。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传达的是“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自然母题”这类儿童文学无疑能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孩子们则可以惊叹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激情。传达的是“悠远率真”的艺术氛围。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殊要求是什么?

答: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是儿童,因此对语言有自己的特殊要求。首先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因为孩子年龄小,识的字少,理解能力也有限。其次,儿童文学的语言还要简短精练,切忌长句。原因不但在于短句的语法关系一般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而且也因为短句更适宜于表现活泼的、跃动的、更贴近于儿童天性的人和事。再次,儿童文学的语言要规范优美,避免语言上的随意性和粗鲁化。因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期,他们阅读文学作品,兼有一个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所以儿童文学作家更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在语言的使用上,有意识地承担起维护祖国语言健康美和纯洁美的责任。

五、名词解释

成人感

所谓成人感是指初中生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大人,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渴望参与成人的角色,渴望别人把他们看作大人,渴望得到尊重,要求独立。成人感的产生是初中生意识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特征。

少年后期

少年后期一一指十四五岁到18岁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一阶段又叫青年初期,它是整个儿童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青年时期的开始阶段,其个体特征是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少年后期是整个儿童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不仅在生理、心理的个体发展上已接近成熟,而且以童年期与少年前期的社会化进程为基础,经过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已基本具备了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成员的各种条件。掌握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技能的社会化要求,在少年后期已基本达到,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道德意识形成。其次是世界观初步形成, 三是理想的初步形成, 四是已经初步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人格.

任务二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