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乳检测

胶乳检测
胶乳检测

胶乳检测胶乳性能检测

一:胶乳

胶乳又称乳胶。聚合物微粒分散于水中形成的胶体乳液的总称。通常将橡胶微粒的水分散体系称为胶乳;树脂微粒的水分散体系称为乳液。可直接作表面涂层、制造薄膜和胶粘剂等,经加工可制成生橡胶、胶乳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可分为天然胶乳、合成胶乳和人造胶乳三类。

1.天然胶乳

由橡胶树割胶流出,呈乳白色,固含量为30%~40%,橡胶粒径平均为 1.06μm。新鲜的天然胶乳含橡胶组分27%~41.3%(质量)、水44%~70%、蛋白质0.2%~4.5%、天然树脂2%~5%、糖类0.36%~4.2%、灰分0.4%。为防止天然胶乳因微生物、酶的作用而凝固,常加入氨和其他稳定剂。为便于运输及加工,天然胶乳采用离心或蒸发等方法,浓缩至固含量60%以上,称为浓缩胶乳。天然胶乳主要用于海绵制品、压出制品和浸渍制品等。

2.合成胶乳

一般通过乳液聚合可制得固含量为20%~30%的合成胶乳(如聚丁二烯胶乳、丁苯胶乳等)。为使固含量达40%~70%,首先使橡胶微粒附聚成较大的颗粒,即在工业上主要采用调整聚合配方、添加附聚剂、搅拌、加压、冷冻等措施,再采用与天然胶乳相似的方法浓缩。合成胶乳主要用于地毯、造纸、纺织、印刷、涂料及胶粘剂等领域。

3.人造胶乳

非乳液聚合的橡胶胶乳。向溶液聚合生成的胶液(如异戊橡胶)中加入水和表面活性剂,使橡胶微粒分散于水中,然后蒸除溶剂制得。如果橡胶不能充分溶解于溶剂中,也可以将生胶或胶料在含有乳化剂的水相存在的条件下,不断捏炼,直至形成稳定的橡胶水分散体。二:常规检测项目

常规性能:

硬度、拉伸、撕裂、压缩、变形、压缩、挠曲、龟裂、拉伸疲劳、蠕变、应力松弛、自由震荡粘弹性、门尼粘度、低温刚性、脆性温度、拉伸耐寒系数、滑动磨耗、滚动磨耗、金属磨耗、臭氧老化、紫外光老化、氙灯老化、湿热老化、热老化、介电常数、击穿电压强度、导电、抗静电性能、水平燃烧、垂直燃烧、阻燃、防火等级等。

同科专业提供提供胶乳制品检测项目,其包括:天然胶乳检测、丁苯胶乳成分分析、丁

二烯胶乳成分检测、丁基胶乳成分测试、氯丁胶乳检测、乙丙胶乳成分分析、异戊胶乳成分分析、丁腈胶乳检测等相关检测项目。

机器视觉的辅助驾驶系统的视频中行人检测跟踪讲解

机器视觉的辅助驾驶系统的视频中行人 实时检测识别研究文献综述 1机器视觉发展 国外机器视觉发展的起点难以准确考证,其大致的发展历程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机器视觉概念,20世纪70年代真正开始发展,20世纪80年代进入发展正轨,20世纪90年代发展趋于成熟,20世纪90年代后高速发展。在机器视觉发展的历程中,有3个明显的标志点,一是机器视觉最先的应用来自“机器人”的研制,也就是说,机器视觉首先是在机器人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二是20世纪70年代CCD图像传感器的出现,CCD摄像机替代硅靶摄像是机器视觉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三是20世纪80年代CPU、DSP等图像处理硬件技术的飞速进步,为机器视觉飞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国内机器视觉发展的大致历程:真正开始起步是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进入发展期,加速发展则是近几年的事情。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加工中心,许许多多先进生产线己经或正在迁移至中国,伴随这些先进生产线的迁移,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视觉系统也进入中国。对这些机器视觉系统的维护和提升而产生的市场需求也将国际机器视觉企业吸引而至,国内的机器视觉企业在与国际机器视觉企业的学习与竞争中不断成长。 未来机器视觉的发展将呈现下列趋势: (1)技术方面的趋势是数字化、实时化、智能化 图像采集与传输的数字化是机器视觉在技术方面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多的数字摄像机,更宽的图像数据传输带宽,更高的图像处理速度,以及更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将会推出,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样的技术发展趋势将使机器视觉系统向着实时性更好和智能程度更高的方向不断发展。 (2)产品方面:智能摄像机将会占据市场主要地位 智能摄像机具有体积小、价格低、使用安装方便、用户二次开发周期短的优点,非常适合生产线安装使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智能摄像机所采用的许多部件与技术都来自IT行业,其价格会不断降低,逐渐会为最终用户所接受。因此,

胶乳微球吸附原理

胶乳微球物理吸附 反应微球带磺酸基、羧基、醛基表面的都是疏水微球,都可以用来设计被动吸附蛋白。磺酸基微球表面含带有负电荷的磺酸基团,pka大约为2,因此在酸性pH保持稳定。醛基微球表面也带有磺酸基团,但能和蛋白行程共价键。羧基微球表面含带负电荷的羧基基团,在pH5.0以上时保持稳定。 带有疏水基团的蛋白的吸附和配位结合,是最简单和直接的标记方法。这种方法中,微球溶液和含目标蛋白的溶液混合,反应后,未结合的游离蛋白通过清洗步骤除去,从而获得胶体蛋白复合物。疏水吸附方法只能用于疏水微球(硫酸盐、羧基、醛基表面修饰的微球)。醛基表面修饰微球是一个特例,其疏水吸附结果取决于后来的共价结合。虽然物理吸附是不依赖pH的,但反应缓冲液的pH对蛋白的结构有非常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蛋白吸附到微球上的反应效率。一般,在被吸附蛋白等电点附近pH时,物理吸附效率会很高。 反应步骤: 1. 用反应缓冲液系数蛋白到10mg/ml; 2. 用反应缓冲液系数胶乳微球到1%; 3. 将蛋白溶液加入到胶乳微球溶液中,10ml胶乳中加入1ml蛋白溶液。室温搅拌孵育2hr; 4. 离心或超滤,除去未结合蛋白; 5. 将微球蛋白复合物用储存缓冲液溶解。 注意事项: 1. 最优蛋白标记量影响因素 1)有效比表面积:粒径减小时,比表面积/mg微球值得增加; 2)胶体稳定性:蛋白对胶乳有稳定和去稳定作用; 3)免疫反应:最近标记量由免疫反应需要决定。 2. 胶乳微球中加入蛋白后,快速搅拌混合,利于反应均衡。反应体积是1ml时,可用移液器吸取蛋白加入微球中,并吹打数次。如果反应体积较大时,用烧杯,边搅拌边加入蛋白, 3. 储存缓冲液和反应缓冲液不同时,抗体有脱落的可能; 4. 表面活性剂能使得抗体从胶乳中脱落,所以应避免加入。 微球共价结合抗体方法 一、一步法 1. 准备50mM pH 6.0的reaction buffer,醋酸或MES buffer更合适 2. 用reaction buffer溶解抗体,使其浓度为1mg/mL。 3. 用reaction buffer 悬浮微球,使其浓度为1% w/v 4. 边搅拌边将一倍体积的抗体溶液加入到10倍体积的微球悬液中,室温下持续搅拌20分钟 5. 准备浓度为10mg/ml(52umol/mL)的EDC溶液,用前准备,现配现用。 6. 将计算需求量的EDC溶液加入到上述微球悬液中。(Note 6). 7. 室温下,立即调节pH (Note 7). 8. 移除未结合的蛋白,并将包被微球用storage buffer重悬。(Note 3 and 4) B. 两步法 为了避免EDC将相邻微球之间的蛋白偶联导致微球聚集或者蛋白之间交流,两步法偶联抗体更合适。两步法中,在蛋白加入之前,多余的EDC被移除。两步法中,蛋白也可以使用

配电房智能辅助监控系统

TIP3000配电房智能辅助监控系统 一,系统概述 TIP3000配电房智能辅助监控系统,是对小区、工业园区等变配电场所设备的状态监测、环境的实时监控、安防监控、火灾消防等信息的检测和控制。系统对各种监测及报警数据进行分析,实时反映现场设备运行的环境情况、设备本身运行情况,通过联动控制,保证配电房场所的电力设备安全运行。防止因环境改变、非授权活动、设备状态变化等引起的事故,满足配电房远程运维的可靠管控要求。为新型现代化配电房的智能化、可视化、自动化、互动化做有效支撑。

1、系统总体架构 根据《配电房管理制度》、《配电房操作规程》以及《电力安全生产条例》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应用案例,采用分布式和模块化架构,把配电房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分为站端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说明: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行子系统配置。 2、网络拓扑设计 目前,对于配电房智能辅助监控系统通常有以下几种传输方式: 已有以太网的配电房:每个配电房主机需要一个RJ45网口和一个IP地址即可。 仅有2M光纤接口:配置一台2M--以太网桥,通过光电转换,提供以太网接口。 没有以太网和光纤的配电房:可以选择如下两种方式: 就近租用电信运营商的以太网或者光纤:适合于小区内运营商网络连接较为方便的地方。 租用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采用3G、4G路由器接入的方式,可以使用公网或者组成VPN专网。本方案需要向运营商缴纳网络使用费用和购买VPN服务器。 总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配备以太网为最优化和成本最低的传输方式。

配电房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平台采用云部署模式,利用统一的系统管理应用,实现参数配置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数据管理和接口标准管理。 1.实现在线监控数据管理,具备通过在线检测模块采集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环境、 安防、消防状态检测数据。 2.实现配电场所的设备在线监测、环境温度、湿度、SF6气体浓度、臭氧浓度、含氧量、 烟雾火灾、水位、粉尘、噪声、震动、防小动物等信息的采集和告警,电力环境调控机、风机、空调、除湿机、灯光等设备的控制管理等; 3.通过视频监控以及安防入侵检测实现配电房安防状态检测; 4.通过对配网变压器、中压开关柜、低压配电柜和电缆等设备的现在检测,实现设备的 状态在线检测以及局放、测温等检测; 5.系统平台具备配电房设备在线检测数据浏览功能,包括:综合环境检测、安防状态检 测、设备状态检测等在线检测数据的浏览功能; 6.实现在线检测数据综合分析功能、设备实时状态分析评估功能,实现检测数据完整性、 一致性、采集及时性的统计分析功能。 四,设计原则和依据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是:以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为基础、以自主开发的监控产品和系统软件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将动力环境设备监控、门禁监控、安防报警、视频监控、消防监控等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分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系统维护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协调运行能力及详细的管理功能,实现系统所有监控子系统的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有效降低系统维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强度,提高系统可用性并节约系统维护成本。

Protocol1一步法偶联胶乳微球与抗体

1. Dissolve the protein to be modi?ed at a concentration of 1–10 mg/ml in 0.1 M sodium phosphate, pH 7.4. NaCl may be added to this buffer if desired. For the modi? cation of 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 (KLH; Thermo Fisher) as described by Staros et al., 1986, include 0.9 M NaCl to maintain the solubility of this high-molecular-weight protein.If lower or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the protein are used, adjust the amounts of the other reactants as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correct molar ratios. 2. Dissolve the molecule to be coupled in the same buffer used in step 1. For small molecules, add them to the reaction in at least a 10-fold molar excess over the amount of protein present. If possible, the molecule may be added directly to the protein solution in the appropriate excess. Alternatively, dissolve the molecule in the buffer at a higher concentration, and then add an aliquot of this stock solution to the protein solution. 3. Add the solution prepared in step 2 to the protein solution to obtain at least a 10-fold molar excess of small molecule to protein. 4. Add EDC (Thermo Fisher) to the above solution to obtain at least a 10-fold molar excess of EDC over the amount of protein present. Alternatively, a 0.05–0.1 M EDC concentrationin the reaction usually works well. Also, add sulfo-NHS (Thermo Fisher) to the reaction to bring its ?nal concentration to 5 mM. To make it easier to add the correct quantity of EDC or sulfo-NHS, higher concentration stock solutions may be prepared if they are dissolved and used immediately. Mix to dissolve. If this ratio of EDC/sulfo-NHS to peptide or protein results in precipitation, scale back the amount of addition until a soluble conjugate is obtained. 5. React for 2 hours at room temperature. 6. Purify the conjugate by gel ?ltration or dialysis using the buffer of choice (for many conjugates 0.01 M sodium phosphate, 0.15 M NaCl, pH 7.4 is appropriate). If some turbidity has formed during the conjugation procedure, it may be removed by centrifugation or ?ltration.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测试技术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测试技术 一、中国汽车行业车辆主动安全的发展现状 汽车进入中国市场的短短20年间,已然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及销售国。2014年的产销分别完成2143.05万辆和2107.9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2%和6.1%。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疾行,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汽车制造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都受益匪浅。然而婉转优美的旋律背后,掩盖的却是整个社会浮躁与取巧的心态。自由奔放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一个让人焦虑的数字,仅2013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达到60000人,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的事实是对安全意识和辅助措施的缺乏。 今年年初奥迪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消费电子展)期间,向外界展示了集合汽车安全、传感器通信之大成的自动驾驶技术,前不久丰田汽车也在东京举行“全球安全技术交流会”,而中国的汽车企业近年来也不约而同的将研发重点放在了汽车安全技术的研发当中。无论是主动安全还是被动安全,安全产品的开发应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改善汽车安全,尤其是主动安全技术(ADAS)地位正在凸显,主动安全技术(ADAS)正在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新宠儿。 先进驾驶辅助技术(即ADAS)即主动安全技术的诠释,它是一种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全程帮助驾驶员的主动安全辅助系统。现阶段ADAS 系统应用最广的三大技术是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以及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EB),预计2015年这3中技术组成的ADAS市场价值将急速增加。除此之外,ADAS系统还包括夜视系统(NV)、驾驶员困倦报警系统、自适应灯光控制系统、以及限速交通标志提醒等系统。 二、ADAS技术应用的现实及普世意义 随着消费者对车辆安全的理解和需求不断提升,ADAS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也就成为了汽车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筹码,能够让更多汽车搭载更加有效减少伤亡的安全系统,也更具有现实和普世意义。此时,除了研究ADAS的新功能和算法,保证ADAS功能在整车环境的可靠与稳定已成为了其开发最大的难点。只有通过完善的ADAS测试技术才能够尽早在研发阶段发现问题,挖掘ADAS隐藏的功能缺陷及不合理之处,才能够保证ADAS技术应用的功能完整性及有效性,从而确保产品在炙手可热的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际化标准组织以及Euro NCAP(汽车界最权威的安全认证机构)均对ACC、LDW系统指定了实车测试的典型工况及要求,并且Euro NCAP对此有详细的评估准则与星级评分。此外2014年Euro NCAP将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正式纳入评估体系,并且制订了实车测试的典型工况与评价标准。因此,ADAS 系统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显而易见。 三、ADAS系统自身特色及测试重点 ADAS系统的功能与应用特性不同于常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ADAS具有自身的特点: 1)ADAS的应用场景一般为人、车、路构成的闭环系统,三者缺一不可 2)ADAS与自身车辆性能以及道路的特性、驾驶员的安全行为直接相关 3)ADAS系统通常需与多个车载控制系统协作,是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

荧光微球标记抗体制备的详细步骤及问题分析

荧光微球标记抗体方法及问题分析 很多公司开展了荧光胶乳免疫层析做定量分析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分析项目,关注胶乳标记技术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多。本人总结了部分胶乳微球标记技术相关主题帖,并加以分类,以便朋友们查阅,希望朋友们继续完善或分享经验。 1. 胶乳大小选择 【求助】免疫胶乳或免疫颗粒(聚苯乙烯)的粒径 免疫胶乳或免疫颗粒(聚苯乙烯)的粒径- 丁香园论坛 【求助】乳胶免疫比浊中的乳胶颗粒大小与抗体 乳胶免疫比浊中的乳胶颗粒大小与抗体- 丁香园论坛 2. 胶乳标记方法 【交流】蛋白如何偶联到聚苯乙烯乳胶颗粒上 蛋白如何偶联到聚苯乙烯乳胶颗粒上- 丁香园论坛 (求助)胶乳标记 (求助)胶乳标记- 丁香园论坛 【求助】抗原或抗体致敏胶乳的缓冲液和pH值 抗原或抗体致敏胶乳的缓冲液和pH值- 丁香园论坛 3. 胶乳标记过程问题 【求助】胶乳偶联出现絮凝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稳定性问题- 丁香园论坛 【求助】胶乳增强免疫比浊中抗体交联的问题 胶乳微球物理吸附 反应微球带磺酸基、羧基、醛基表面的都是疏水微球,都可以用来设计被动吸附蛋白。磺酸基微球表面含带有负电荷的磺酸基团,pka大约为2,因此在酸性pH保持稳定。醛基微球表面也带有磺酸基团,但能和蛋白行程共价键。羧基微球表面含带负电荷的羧基基团,在pH5.0以上时保持稳定。 带有疏水基团的蛋白的吸附和配位结合,是最简单和直接的标记方法。这种方法中,微球溶液和含目标蛋白的溶液混合,反应后,未结合的游离蛋白通过清洗步骤除去,从而获得胶体蛋白复合物。疏水吸附方法只能用于疏水微球(硫酸盐、羧基、醛基表面修饰的微球)。醛

基表面修饰微球是一个特例,其疏水吸附结果取决于后来的共价结合。虽然物理吸附是不依赖pH的,但反应缓冲液的pH对蛋白的结构有非常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蛋白吸附到微球上的反应效率。一般,在被吸附蛋白等电点附近pH时,物理吸附效率会很高。 反应步骤: 1. 用反应缓冲液系数蛋白到10mg/ml; 2. 用反应缓冲液系数胶乳微球到1%; 3. 将蛋白溶液加入到胶乳微球溶液中,10ml胶乳中加入1ml蛋白溶液。室温搅拌孵育2hr; 4. 离心或超滤,除去未结合蛋白; 5. 将微球蛋白复合物用储存缓冲液溶解。 注意事项: 1. 最优蛋白标记量影响因素 1)有效比表面积:粒径减小时,比表面积/mg微球值得增加; 2)胶体稳定性:蛋白对胶乳有稳定和去稳定作用; 3)免疫反应:最近标记量由免疫反应需要决定。 2. 胶乳微球中加入蛋白后,快速搅拌混合,利于反应均衡。反应体积是1ml时,可用移液器吸取蛋白加入微球中,并吹打数次。如果反应体积较大时,用烧杯,边搅拌边加入蛋白, 3. 储存缓冲液和反应缓冲液不同时,抗体有脱落的可能; 4. 表面活性剂能使得抗体从胶乳中脱落,所以应避免加入。 微球共价结合抗体方法 一、一步法 1. 准备50mM pH 6.0的reaction buffer,醋酸或MES buffer更合适 2. 用reaction buffer溶解抗体,使其浓度为1mg/mL。 3. 用reaction buffer 悬浮微球,使其浓度为1% w/v 4. 边搅拌边将一倍体积的抗体溶液加入到10倍体积的微球悬液中,室温下持续搅拌20分钟 5. 准备浓度为10mg/ml(52umol/mL)的EDC溶液,用前准备,现配现用。 6. 将计算需求量的EDC溶液加入到上述微球悬液中。(Note 6). 7. 室温下,立即调节pH (Note 7). 8. 移除未结合的蛋白,并将包被微球用storage buffer重悬。(Note 3 and 4) B. 两步法 为了避免EDC将相邻微球之间的蛋白偶联导致微球聚集或者蛋白之间交流,两步法偶联抗体更合适。两步法中,在蛋白加入之前,多余的EDC被移除。两步法中,蛋白也可以使用更高pH的buffer来溶解,从蛋白的稳定性方面和加速蛋白和活化微球之间的交联速度方便考虑,是非常有利的。 B1 简单一步法: 1. 准备50mM pH 6.0的活化buffer,醋酸或MES buffer更合适;用活化buffer 悬浮微球,使其浓度为1% w/v 2. 每ml微球悬液加入20mg的EDC,室温孵育20分钟,然后再次加入20mg/mL的EDC,继续室温孵育20分钟。(Note 7). 3. 离心或超滤,用等体积的包被缓冲液清洗两次微球,最后悬浮在包被缓冲液中。(Note 3). 4. 用包被缓冲液溶解抗体到1mg/mL,包被缓冲液pH7~9,浓度为50mM~100mM。(Note 1)

ADAS驾驶辅助系统测试方案-风丘科技

ADAS驾驶辅助系统测试方案 随着ADAS驾驶辅助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技术上的日臻成熟,ADAS在全球汽车市场近年来已开始快速普及和商业化,如何确保ADAS系统的可靠和安全已成为汽车领域的重要问题,因而ADAS驾驶辅助系统的测试也成为了各大整车厂及零部件厂商关注的热点。 ADAS的架构包括激光雷达、照相机、GPS等传感器、俯视的控制ECU以及传感器融合ECU。ADAS驾驶辅助系统的作用就在于将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数据与汽车本身的动力学参数等数据进行融合及运算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ADAS驾驶辅助系统的测试而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处理,进而纠正控制策略。

ADAS测试面临的挑战: 以Google智能汽车简图为例,它包含64束的激光雷达、车载雷达、2个照相机、2个红外照相机、GPS定位装置等传感器。在进行ADAS驾驶辅助系统测试时,首先就需要将所有的这些数据记录下来,从而对测试带来了如下挑战: 1)融合各种传感器数据,如图像、雷达; 2)采集数据量大,高达4T/天。风丘科技与众多整车厂及零部件客户做过计算,大致1天需要记录存储大约4T的数据,一般的设备很难记录下来,而且对数据存储的时间有很高的要求; 3)不同车辆上的数据采集同步。在做一些测试的时候,如ACC跟车,需要在2台车上进行同步采集; 4)车辆状态采集。如车辆的加减速度等; 5)高精度的GPS; 风丘科技的ADAS测试方案: 为了解决ADAS测试面临的以上问题,风丘科技携手德国IPETRONIK共同推出如下方案: 1、德国CAETEC品牌ARCOS记录仪:支持GPRS、以太网、USB等。车上的摄像头可直接连 接ARCOS,从而采集数据。 2、对于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可通过CAN协议采集数据。 3、高精度的GPS:对GPS进行标定,目前已达到2cm的精度。 4、传统的数据采集:M-sense、M-CNT模块以及传感器;也可以通过总线如CAN总线、LIN 总线等在车辆上进行数据采集。

最全临床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一)DR :头部、胸部、腹部、盆部、四肢骨骼、脊柱等部位, 造影(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二) CT (三) DSA (四)MRI,MRA (五)ECT:SPECT,PET (六)B超:心脏彩超,腹部、甲状腺、肾上腺、血管等彩超,阴超,四维彩超(七)核医学检查 (八)介入诊断:动脉造影术,全脑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术。 二、实验室检查 (一)生化化学检验:肝功能,血脂,血糖,,肾功能,电解质, (二)血液学检验:血常规、血型,凝血,甲功,唐氏症筛检,OGTT,糖化血红蛋白,类风湿因子,动脉血气分析,心梗,BNP,ESR,C反应蛋白等(三)病理学检验:常规病理组织学切片; 术中冰冻组织学切片; 针吸及脱落细胞学检查; 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流式细胞学; 疑难病理切片会诊 尸体解剖检查及组织、细胞培养 (四)免疫学检验:免疫球蛋白,性激素,乙肝两对半,输血前,肿瘤标志物,抗体,IGRA等。

(五)微生物检验:血液、骨髓、脑脊液、尿液、痰液、咽拭子、粪便、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关节液、生殖道标本、厌氧菌、真菌、HP等标本培养。 三、体液及排泄物检验: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滑膜液、骨髓、精液、前列腺液、痰液、阴道分泌物、胃液、十二指肠引流液、羊水(培养、涂片),尿(常规、HCG、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便(常规、隐血、寄生虫) 四、心电图室相关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药物试验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五、内窥镜检查:喉镜,纤维支气管镜,消化道内镜(胃镜、十二指肠镜、直肠、乙状结肠、纤维结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膀胱镜,宫腔镜,ERCP,超声内镜,胶囊内镜。 六、脑电图,TCD,肌电图 七、动态血压,阿托品试验 八、肺功能监测,睡眠呼吸监测 九、病毒分离 十、核酸检测:PCR

核酸探针与羧基微球偶联的实验方案

核酸探针与羧基微球偶联 根据Bio-Plex公司的羧基微球偶联探针方案,选取适当编号的羧基微球,用EDC将合成的氨基修饰探针分别偶联到不同标号的羧基微球上制备核酸探针微球,偶联方法如下: 1.将选定编号的梭基微球及2瓶未开封EDC粉末(10mg/瓶)置室温平衡60min。 2.将待偶联的带C12连接臂的氨基修饰核酸探针提前用灭菌ddH2O溶解,至 终浓度为0.1 nmol/μl,高速震荡混匀。 3.羧基微球用涡旋震荡仪高速震荡30秒,然后置超声仪中超声震荡2次,每 次各15秒。 4.用移液器移取100μl微球(Bio-PlexTM 羧基微球)加入1.5ml Eppendorf管中。 5.14000xg离心4min使微球沉淀。 6.小心移除上清液,在每管中加入加入8.5μl 0.1M MES (pH4.5),涡旋震荡混 匀。 7.每种核酸探针各取1μl(0.1 nmol/μl)加入到对应编号的羧基微球管中。 8.在10 mg/瓶的EDC粉末瓶中加入1 ml 灭菌ddH2O,充分溶解EDC粉末, 新鲜制备浓度为10 mg/ml 的EDC溶液,向每种羧基微球管中加入0.5μl EDC 溶液,立即涡旋震荡混匀。 9.各羧基微球管用铝箔包盖避光,置试管震荡器上缓和震荡(约500rpm )室温孵 育30min。 10.向每管中重复加入0.5μl新鲜制备的10mg/ml浓度的EDC溶液,避光缓和震 荡孵育30min 。 11.向每管中加入1 ml 0.02% Tween 20涡旋震荡混匀。 12.14000xg离心4min。 13.小心移除上清液,再向每管中加入l ml 0.1% SDS,涡旋震荡混匀。 14.16000xg离心4min。 15.小心移除上清液,加入20TE (pH8.0)涡旋震荡混匀。 16.微球计数:用血球计数仪对完成偶联的微球悬液进行计数,每μl微球数不少 于4×104个为宜。 17.偶联完成的微球悬液避光储存于2~10℃,备与验证序列杂交确认偶联反应的 质量。

抗体,胶乳基本偶联步骤

免疫胶乳偶联试验方案一 试剂准备: MES缓冲液500mM,pH5-6,4℃储存; EDAC 配置浓度为52μmol/mL(称取10mg EDAC,加入1mL去离子水); NHS 配制浓度为50mg/mL水溶液; 蛋白质溶液缓冲液稀释至浓度为1-10mg/mL。 二步偶联法: 1. 将配好的溶液按以下顺序滴加入离心管 ①100μL 500mM MES 缓冲液; ②加水稀释至1mL; ③200μL 5%微球; ④230uL NHS 溶液 ⑤EDAC 水溶液(计算量) 2. 放置在恒温摇床上,37℃,120rpm,30min; 3. 13000rpm离心30min,沉降后,弃上清,收集离心沉淀;用1mL 50mM MES 缓冲液洗涤2次;离心沉降后,弃上清。 4. 将配好的溶液按以下顺序加入离心管中,混匀 ①100ul 500mM MES 缓冲液; ②加水稀释至1mL; ③蛋白质溶液。 5. 放置在恒温摇床上,37℃,120rpm,2h;

6. 13000rpm离心20min沉降后,弃上清,收集离心沉淀;用1mL 50mM MES 缓冲液(或者调节pH至8.0左右),同时加入BSA溶液至其终浓度为1%,洗涤3 次;离心沉降后,弃上清。 7. 加入0.97mL MES 缓冲液(或者调节pH至8.0左右),将微球浓度调为1%,并重新悬浮,然后搅拌,接着温和的超声分散; 8. 重新悬浮后加入一定量的BSA溶液(比如终浓度为1%),保存。9.福林酚法测定偶联蛋白质含量(可选)。(如要测蛋白质含量,则前面的方法中不可加入BSA。)

1. 每ml反应混合物加入以下成分: 加入DIW,定容最终体积为1ml; 0.1ml 10X的MES buffer,ph6.0~6.5(10X的buffer通常用0.5M); 0.1ml 10%的微球(终浓度为1%); 0.23ml NHS水溶液(50mg/mL); 11.5mg 一定体积的19.2mg/ml(100mM)的EDAC水溶液; 2. 室温下搅拌反应15~30min;(Note7) 3. 清洗:MES buffer或DIW清洗两次;(Note3); 4. 用MES buffe或者DIW悬浮微球到浓度为1%; 5. 同时,用MES buffe r溶解稀释抗体。buffer一般为ph7~9,50mM~100mM。最终的蛋白浓度1mg/mL; 6. 清洗完微球后,立即加入一定体积的抗体溶液。(Note 2)。(注意:此处给出的例子,微球浓度和蛋白浓度和buffer分别为0.5%(w/v),0.5mg/mL,25~50mM); 7. 室温下搅拌孵育2hr; 8. 每ml反应液中加入2.5ml 乙醇胺,室温搅拌孵育10~30min; 9. 清洗:MES buffer清洗两次离心去除上清,重新悬浮微球,然后搅拌,接着温和的超声分散(加入一定量的BSA)。(Note 3/4)

胶乳偶联方案的输出

实验方法:一步法共价结合 实验步骤: 1、配制50mM的MES反应缓冲溶液,pH值为6.0; 2、将蛋白质溶解于反应缓冲溶液中,其浓度为10mg/L; 3、用反应缓冲溶液稀释胶乳微球,使其浓度为1%(W/V); 4、将上述蛋白质溶液与胶乳微球混合,混合后在温室培育20分钟; 5、用去离子水配制EDAC溶液,浓度为10mg/mL(52μmol/mL); 6、取计算量的EDAC溶液加到蛋白质与胶乳微球混合液中; 7、用0.1M氢氧化钠(NaOH)溶液调整该反应混合液的pH值至6.5±0.2,在摇 床温室培育2小时; 8、将未结合的蛋白质除去,贮藏于缓冲溶液中。

实验方法:简单二步法共价结合 实验步骤: 1、配制50mM的MES反应缓冲溶液,pH值为6.0; 2、将蛋白质溶解于反应缓冲溶液中,其浓度为10mg/L; 3、用反应缓冲溶液稀释胶乳微球,使其浓度为1%(W/V); 4、1mL胶乳微球悬浮液,加入20mgEDAC,在室温培育40分钟,在20分钟后第 二次加入20mg/mL; 5、用相等体积的该缓冲溶液来洗涤胶乳微球,离心,用1倍体积的缓冲溶液重 复处理; 6、将蛋白质溶解于50-100mM的MES缓冲溶液中,蛋白质浓度为1mg/mL; 7、再将胶乳微球悬浮于去离子水或结合的缓冲溶液中,迅速加入溶解的蛋白质, 37℃搅拌反应3小时; 8、按1mL反应混合液加入2.5μL乙醇胺混合,搅拌反应10分钟; 9、除去未结合的蛋白质,贮藏与贮存的缓冲溶液中

实验方法:生成NHS-酯的中间体二步法共价结合 实验步骤: 1、每ml反应混合物加入下列各物: a.去离子水是最后容积为1.0mL; b.0.1mL的10x的贮备缓冲溶液,其pH值为6.0-6.5(一般可用0.5M MES缓冲溶液);胶乳微球最终浓度为1%(W/V); c.0.23mL的50mg/ml的NHS在去离子水中的溶液; d.19.2mg/mL(100mM)的EDAC在去离子水中的溶液 2、在室温将此混合物反应15-30分钟,不断搅拌; 3、用MES缓冲液或纯化水洗涤胶乳微球悬浮物,除去未反应的NHS和EDAC; 4、重新将胶乳微球在去离子水中悬浮,使其浓度为1%(w/v); 5、将结合的蛋白质溶于50-100mM的MES缓冲溶液中,浓度为1mg/mL; 6、立即加入蛋白质溶液(胶乳微球、蛋白质和缓冲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5% (w/v)、0.5mg/mL、25-50mM); 7、将混合物反应至少2小时,轻轻搅拌; 8、按1mL反应混合液加入2.5μL乙醇胺混合,搅拌反应10分钟; 9、除去未结合的蛋白质和乙醇胺,贮于适宜的贮存缓冲溶液中。

EDC-NHS法偶联乳胶微球

Activation 1. Wash particles (e.g., 100 mg of 1 μm carboxylated latex beads) into coupling buffer (50 mM MES, pH 6.0). Suspend in 5 ml coupling buffer. The addition of a dilute detergent solution may be done to increase bead stability and prevent clumping (e.g., 0.01 percent SDS). Avoid the addition of any components containing carboxylates or amines (such as acetate, glycine, Tris, imidazole, etc.). Also, avoid the presence of thiols (e.g., DTT, 2-mercaptoethanol, etc.), as these will react with EDC and effectively inactivate it. 2. Add 100 mg of EDC and 100 mg of sulfo-NHS. Mix to dissolve. To facilitate faster dissolution, EDC and sulfo-NHS may be dissolved immediately before use as a concentrated stock solution in reaction buffer and then an aliquot of this solution added to the particle suspension to obtain the correct ?nal concentration. 3. React for 15 minutes at room temperature. 4. Quickly wash beads 2 times with coupling buffer using centrifugation and resuspend using a sonic probe in 5 ml of the same buffer. Coupling 5. Dissolve protein to be coupled in 5 ml coupling buffer at a concen tration suf? cient to provide 1- to 10-fold molar excess of ligand over the maximal calculated monolayer concentration for the amount and type of beads used. For particle manufacturers reporting a carboxylate concentration in meq/g, this is equivalent to μmol/mg. The optimal protein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optimized. Note: Too low a protein concentration may result in particle crosslinking. For coupling of expensive antibodies that may not be available in enough quantity to reach the optimal molar ratio on the particles, the addition of another protein (i.e., bovine gamma globulin or BSA) may be done to take up remaining reactive sites. 6. Combine the protein solution with particles and mix thoroughly. 7. React at room temperature 2–4 hours with mixing. 8. Wash beads with coupling buffer and resuspend in the same buffer containing 100 mM of an amine-containing hydrophilic quenching molecule to block excess reactive sites (i.e., ethanolamine or Tris). 9. Wash beads and resuspend in an appropriate buffer for storage.

Bio-Plex 核酸偶联操作手册

Bio-Plex核酸偶联操作手册 1,原理介绍 Bio-plex液相悬浮芯片系统提供了多达100种的羧基微球,用户可以自己偶联探针或蛋白,用于检测目标核酸或蛋白。本手册介绍的是核酸偶联的操作步骤。 核酸的偶联需要首先合成2种寡聚核苷酸片断,分别是 1,捕获探针:一段带有5’氨基修饰的C6或C12手臂的寡核苷酸。这段序列需要与待检测的序列反向互补。 Note:关于究竟用C12 还是用C6作为手臂,有人认为C12 会提供更好的结果,但是也有人认为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异;但是没有人认为C12 会得到不好的结果,所以用C12做手臂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选择。 2,验证探针:一段带有5’生物素标记的片断,序列与捕获探针反向互补。这段序列用于验证偶联的效率。 如下图所示,列出了捕获探针和验证片断的例子: 表1,捕获探针和验证探针示意(序列按照5’-3’的方向) 下图是整个偶联过程的示意图:

2.0材料 2.1寡核苷酸,如Biosearch Technologies或者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 2.2 微球偶联所需试剂 √试剂供应商/货号数量 1.5ml离心管USA Scientific 1415-2500 多个 EDC(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Pierce 77149 2X10mg (一次 偶联所需) 血球计数器VWR 15170-172 1 MES (2-吗啉乙磺酸)Sigma M2933 25g 5N NaOH Fischer SS256-500 500ml Tween 20 Sigma P9416 50ml SDS,10% 溶液Sigma L4522 100ml TE buffer,pH8.0,100X Sigma T9285 100ml 2.3 杂交检测所需试剂 √试剂供应商/货号数量 Sarkosyl(N-月桂酰肌氨酸)Sigma L9150 50g 5M TMAC(四甲基氯化铵)Sigma T3411 500ml 链霉亲和素-藻红素(SA-PE),1mg/ml Prozyme PJ31S 1mg 3.0 微球偶联 以下是微球偶联过程中所需的试剂,按照下表列出的数量,然后加分子生物学级的水至250ml的体积。 0.1M MES pH4.5 (偶联缓冲液),250ml 试剂目录号终浓度每250ml所需量MES Sigma M2933 0.1 M 4.88g 调整pH至4.5,0.22um的膜过滤除菌,4度保存。 0.02% Tween 20 (清洗缓冲液I),250ml 试剂目录号终浓度每250ml所需量Tween 20 Sigma P9416 0.02% 50ul 0.22um的膜过滤除菌,室温保存 0.1% SDS (清洗缓冲液II),250ml 试剂目录号终浓度每250ml所需量SDS,10% Sigma L4522 0.1% 2.5ml 0.22um的膜过滤除菌,室温保存 TE,pH8.0 (样品稀释液),250ml

【CN110007092A】一种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测定血清中CMPF含量的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76633.8 (22)申请日 2019.04.08 (71)申请人 杭州博谱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 道龙潭路8号1幢105室 (72)发明人 朱永良 杨晓东 陈佳明 缪刘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51)Int.Cl. G01N 33/68(2006.01) G01N 33/531(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测定血清中CMPF含量的试剂盒(57)摘要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偶联物为CMPF与蛋白以及胶乳微球在偶联剂的作用下依次脱水得到的偶联产物,其可用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人血清中CMPF含量的试剂盒中。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均相酶免疫法CMPF检测试剂盒中的试剂稳定性较差,同时载体酶在反应过程中活力会有损失,导致反应产物得率较低的缺点,将现有技术中不稳定的酶偶联物通过使用稳定性较好的胶乳微球偶联物替代,提升了试剂的稳定性以及在反应过程中活性不会损失,防止对测试结果的干扰的优点;本发明中的试剂盒还能够实现样本的快速高通量检测, 满足临床检测要求。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CN 110007092 A 2019.07.12 C N 110007092 A

1.一种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物为CMPF与蛋白以及胶乳微球在偶联剂的作用下依次脱水得到的偶联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卵白蛋白、血蓝蛋白或多聚赖氨酸中的一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CMPF与蛋白偶联:将CMPF与蛋白溶于缓冲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偶联剂,搅拌反应后透析得到CMPF-蛋白偶联物; (S.2)CMPF-蛋白的活化:将步骤(S.1)中得到的CMPF-蛋白偶联物稀释后再次加入偶联剂,搅拌反应得到CMPF-BSA偶联物的活化液; (S.3)CMPF-蛋白与胶乳微球的偶联:将胶乳微球溶液溶于缓冲液后加入(S.2)中得到的CMPF-蛋白偶联物的活化液,搅拌反应结束后加入封闭剂进行封闭处理,离心除去杂质,得到沉淀的胶乳微球,然后再向其中加入缓冲液,超声重悬,即可获得胶乳微球-蛋白-CMPF 偶联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S.1)中CMPF、蛋白以及偶联剂三者的质量比为100:(30 ~50):(180 ~ 250),搅拌反应时 间为180 ~2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S.2)中CMPF-BSA偶联物稀释至蛋白含量为0.4 ~0.6mg/m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S.2)中加入的偶联剂占步骤(S.1)中所加入的偶联剂质量的50 ~75%,搅拌反应为10 ~ 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6所述的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以及(S.2)中的偶联剂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或者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胶乳微球溶液中的胶乳微球的含量为10%,其为粒径80nm-120nm的氨基胶乳。 9.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步骤(S.3)中反应时间为1.5 ~2.5h,封闭处理时间为1.5 ~ 2.5h。 10.一种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MPF含量的试剂盒,包括试剂R1以及试 剂R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R1中含有权利要求1 ~9中所述的胶乳微球-蛋白-CMPF偶联 物。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 2 CN 110007092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