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系统开发布置流程

汽车悬架系统开发布置流程
汽车悬架系统开发布置流程

悬架系统开发流程---布置部分

目标设定BENCHMARK

在此主要是分析竞争车型的底盘布置。底盘布置首先要确定出轮胎、悬架形式、转向系统、发动机、传动轴、油箱、地板、前纵梁结构(满足碰撞)等,因为这些重要的参数,如轮胎型号、悬架尺寸、发动机布置、驱动形式、燃油种类等在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早地确定下来。在此基础上,线束、管路、减振器、发动机悬置等才能继续下去

悬架选择

对各种后悬架结构型式进行优缺点比较,包括对后部轮罩间空间尺寸的分析比较,进行后悬架结构的选择。

常见的后悬架结构型式有:扭转梁式、拖曳臂式、多连杆式。

扭转梁式悬架

优点:

1.与车身连接简单,易于装配。

2.结构简单,部件少,易分装。

3.垂直方向尺寸紧凑。

4.底板平整,有利于油箱和后备胎的布置。

5.汽车侧倾时,除扭转梁外,有的纵臂也会产生扭转变形,起到横向稳定作用,

若还需更大的悬架侧倾角刚度,还可布置横向稳定杆。

6.两侧车轮运转不均衡时外倾具有良好的回复作用。

7.在车身摇摆时具有较好的前束控制能力。

8.车轮运动特性比较好,操纵稳定性很好,尤其是在平整的道路情况下。

9.通过障碍的轴距具有相当好的加大能力,通过性好。

10.如果采用连续焊接的话,强度较好。

缺点:

1.对横向扭转梁和纵向拖臂的连续焊接质量要求较高。

2.不能很好地协调轮迹。

3.整车动态性能对轴荷从空载到满载的变化比较敏感。

4.但这种悬架在侧向力作用时,呈过度转向趋势。另外,扭转梁因强度关系,允

许承受的载荷受到限制。

扭转梁式悬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一些前置前驱汽车的后悬架上应用较多。

拖曳臂式悬架

优点:

1.Y轴和X轴方向尺寸紧凑,非常有利于后乘舱(尤其是轮罩间宽度尺寸较大)

和下底板备胎及油箱的布置。

2.与车身的连接简单,易于装配。

3.结构简单,零件少且易于分装;

4.由于没有衬套,滞后作用小。

5.可考虑后驱。

缺点:

1.由于沿着控制臂相对车身转轴方向控制臂较大的长宽比,侧向力对前束将产生

不利的影响。

2.车身摇摆(body roll)对外倾产生不利影响;(适当的控制臂转轴有可能改善外

3.调校很困难,因为所有的几何参数以及相关变量都是相关联的。

4.由于没有衬套,所有传递给车身的振动都是未经过滤的。

多连杆式悬架

优点:

多连杆式悬架能同时兼顾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这种优点主要得益于其结构上具有下面这些几何特性:

1.利用多杆控制车轮的空间运动轨迹,能更好地控制车轮定位参数变化规律,得

到更为满意的汽车顺从转向特性。

2.受到侧向力时前束具有自动回正能力;

3.受到纵向力时前束具有自动回正能力。

4.车轮行驶时的外倾角回复能力。

5.通过障碍的轴距较大

6.能兼顾后轮驱动。

7.后轮驱动时的转向力控制。

缺点:

1.零部件数量多,制造加工困难。

2.试验调校工作复杂,且不便于调整,适应性较差。

3.对悬架几何尺寸的公差和弹性元件特性的要求较高。

4.单位质量的负荷能力较低(需要一个后副车架)。

5.对使用条件要求比较苛刻。

6.所占空间较大,影响后乘员舱和后底板的空间布置。

7.制造成本较高。

考虑到后悬架载荷的变化较前悬架大,一般的,前悬架结构选择时性能不优于后悬架。

簧上质量的值按大小顺序为:1)Beam Axle(刚性轴);2)Twisted Axle(扭梁);3)

簧下质量

Multilink Axle

在此引入“过强度系数”的概念:

同一平台车的最大质量,一般最大不超过1.35;否则在满足了最大质量的车型后,过强度系数=

同一平台车的最小质量

对最小质量的车型来说强度就显得过剩,带来的是成本的无谓增加。

悬架的设计总是与整车的设计紧密相连的,整车预布置通常包括动力总成的预布置和悬架的预布置。在基本确定了整车的总体尺寸、驱动型式、相应的轮胎、最小的目标转弯半径后就可以进行悬架的预布置了。

1.悬架的预布置

在悬架的预布置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整车姿态

一般来说,整车姿态是通过悬架的布置来设定的,可以说悬架的布置决定了整车姿态。一旦整车姿态确定后,在以后更改就比较困难了。通常整车在满载状态下的整车姿态是0~0.5°之间。如下图所示:

整车姿态示意图

2.轮胎的跳动行程

轮胎行程根据车型的不同略有不同。通常在悬架的预布置过程中前后轮胎的行程按上跳、下跳各100mm考虑;越野车要大一些。在后期的调整中,由于后轴载荷变化较大,为了提高后排乘客的舒适性后悬架的行程取值要比前悬架的大。

还要考虑轮胎加装防滑链的要求。

3.驱动型式

驱动型式对悬架的影响主要在四驱的保护上。一般来说如果一款轿车后悬架采用了扭转梁结构,要保护四驱在总布置上就很困难了。

四驱布置的对比

4.导向杆的布置

对于导向杆的布置,纵向导向杆(或拖曳臂)设计布置时尽可能水平布置,以保证轮胎上跳或者回弹轴距变化尽可能的小;而横向推力杆(或横向摆臂)尽可能与后轴平行且左右对称布置。

2.前悬架的布置

前悬架的型式主要有非独立钢板弹簧悬架、麦弗逊独立悬架、双横臂独立悬架、多连杆独立悬架和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一些变形。悬架在目前的轿车和部份的轻型客车、轻型货车的前悬架大多采用独立悬架,一般在整车设计之初就已确定了悬架的型式。下面以麦弗逊为例来说明一下前悬架的设计过程。

在前悬架的布置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转向系统几何尺寸的确定

在转向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转向梯形,以保证车轮能绕一个转向中心在不

高车辆的灵活性,减小转弯半径而改变转向梯型;当然,初步确定的时候可以不这样考虑。

根据初步设定的最小转弯半径和相应的计算公式及阿克曼转角的关系可以初步确定左右车轮转角的关系,同时结合相应的前纵梁布置产生的几何约束就可以确定左右车轮的转角。同时可以初步选定轿车转向系统角传动比,一般为15-17。

定义转向半径,转向角和阿克曼角

阿克曼角关系:Ctg α1- Ctg α2 = q/p

最小转弯半径公式:

主销尺寸的定义

主销几何尺寸的定义主要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和它们的偏置距。主销后倾角和主销相对轮心的偏置距一起保证轮胎的侧向力回正力距以利于汽车的直线行驶;主销内倾角保证车辆低速行驶条件下的自动回正性。

同样,对主销的初步取值也是通过经验来选取或者通过对参考样车的测量来获得。

一般对轿车的前独立悬架来说主销后倾角在3°~4°左右,主销内倾角在10°~o

?

Ackermann error

t t t

p q 1 2 q dD ()222222w f C t l t a l R R ++???

? ??+--=

主销后倾角示意图主销内倾角示意图

前悬架几何尺寸的定义

在主销的几何尺寸确定以后,结合轮胎、副车架、轮胎转角的几何约束就可以开始确定前悬架的设计硬点。首先定义主销上的A点,A点在轮辋和等速万向节中间,位置越低越好。(越低则地面的激励对球头销的侧向力偏小)如下图所示:

A点示意图

A点即下球头销的中心,A点与B点的连线即是主销在整车坐标中XZ平面的投影。图中清晰的显示了定义设计硬点A要考虑的边界条件。

定义主销上控制点B时,在一般的悬架中尽可能的将位置设计的低一些;这样有利于获得更大的主销内倾角,提高车辆低速行驶时的转向回正力矩。但是要考虑轮胎上跳下跳目标和B点的支撑的功能性;特别对于麦弗逊前悬架来说B点的位置越高越好,有利于平衡掉滑柱的横向分力,减小滑柱导杆的摩檫。(公式验证)

●减振器的布置

在X-Z平面内定义减震器时通常让减振器轴线跟主销轴线重合,这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如此无法减小减振器活塞杆对油封的横向力)如下图所示:

在X-Z平面内定义减震器车轮外倾角的变化示意图

在双横臂前悬架(或双叉臂前悬架)中,由于空间的原因通常减振器和弹簧做成总成件;在Y-Z平面内定义减震器(包括弹簧)时主要考虑的是杠杆比。在麦弗逊悬架中通常根据轮胎尺寸定义C点(需要的话要考虑防滑链)。D点是控制臂旋转轴线和通过A点的Y-Z 平面的交点。A,、B、D点的相互位置决定了轮胎上下跳过程中的轮距的变化和外倾角的回正性。

为了得到足够的轮胎上下跳过程中外倾角的回正性,可以通过将B点向内移,但是所有这些都要同悬架的其他特性综合考虑;具体可以在悬架几何运动分析中考虑。

在Y-Z平面内定义减震器

●控制臂旋转轴线的定义

控制臂轴线的主要根据抗制动点头来角定义,如果增加在X-Z平面内的倾角(即E 点比F点低),抗点头能力就能提高;当然这需要和后悬架匹配。在横向上如果布置允许的话总是希望尽量的长一些(S12目前较长,力臂变长,受力变小);在相同的A点行程下,摆臂越长横向摆角越小,有利于提高橡胶衬套的寿命。同时在Y-Z平面内应保证前悬架的侧倾中心高在0~120mm的范围内。

下摆臂定义示意图

转向系统设计硬点的布置

H和I点示意图

转向杆系与悬架导向杆系在轮胎上下跳动的运动学上会产生运动干涉,这个干涉主要引起轮胎前束的变化。在转向系统几何尺寸的所有点的定义中,对于点H主要通过考虑阿克曼角和轮胎几何约束来确定。定义I点的位置时主要考虑轮胎上下跳过程中的前束变化最小化。根据悬架杆系的几何运动关系确定I点;将I点放在轮胎上下跳过程中H点所形成的圆弧的中心。

I 点确定示意图

依据上述步骤在三维制图软件中可以确定各个设计硬点的坐标。获得了这些前悬架设计硬点的空间坐标后,可以通过相应的公式得出前悬架的运动学分析;目前更多的是运用ADMAS 软件进行分析。

3. 后悬架的设计步骤

目前公司车型的后悬架主要是扭转梁和拖曳臂的非独立悬架,这些类型的后悬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悬架参数也教容易控制;但是后排乘客的舒适性也较低。目前轿车用的后悬架选用多连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缺点是:零件数增加,公差要求更严格,加工成本增加;试验测试复杂;承载能力相对较弱。

在后悬架的设计时需要基本确定汽车断面尺寸、轮胎上跳和下跳行程、是否要驱动保护、轮胎规格、承载能力、整车操纵目标、前悬架特征和零部件采用的工艺。有了以上的基本输入后,一般分以下几点对后悬架进行布置。

选择连杆数目和梯形结构,对于一款中级轿车一般采用两连杆或者三连杆的居多。通常把具有两根横向连杆的独立悬架叫着两连杆独立悬架,具有三根横向连杆的独立悬架叫着三连杆独立悬架(如下图所示)。连杆越多意味着橡胶衬套应用的也越多,过多的使用橡胶衬套意味着需要冒更多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两连杆独立悬架外倾角能够通过横向拉杆的几何运动来控制。

三连杆的车轮外倾和前束的控制可以分别通过各自的调节杆完成。因此三连杆的独立悬

两联杆后独立悬架 三联杆后独立悬架

●后悬架各控制点的安装位置

在布置之出首先要明确哪些悬架的控制硬点连接在车身上,哪些点悬架的控制硬点连接在副车架上。将这些点布置在副车架上会花费更多的成本和增加整车的重量,但是能提高对前束和车轮外倾的控制精度,提高过滤震动噪音的能力。对于一款中级轿车而言通常都将控制外倾和前束连杆上的设计硬点和主横向摆臂的设计硬点布置在副车架上。

通常来说对点1(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点)和16(车轮中心)设定按以下几点来做布置:制动点头和加速抬头的关系;整车尺寸和白车身的几何约束;是否需要做后轮驱动的保护。为了控制整车的制动点头和加速抬头现象,通常点1的z轴坐标要高于点16(轮心)的z 轴坐标。

●定义后悬架主销

如图所示,后主销轴是黄色和蓝色平面的交线。黄色平面是拖曳臂衬套的正交面,蓝色的平面是车轮外倾角控制臂轴线和主横向摆臂产生的平面,通常二者是平行的。由于橡胶衬套的弹性变形,这样确定的只是初步的主销。其余的关系与前悬架的一致。

相当于转向横拉杆

●定义横向摆臂的长度和方向

在满足布置的几何约束的前提下,主横向摆臂越长越好(越长对衬套的寿命越小);俯视方向上尽量与后轴平行(搞不明白),在保护四驱时与后轴的夹角越小越好(搞不明白)。同时保证后悬架的侧倾中心高在80~150mm的范围内。对于车轮外倾控制臂和前束调节杆的布置,在满足布置的条件下长度和方向主要跟据悬架的运动学关系来决定。如下

减振器和缓冲块和弹簧的布置

减振器布置位置大体上有四种,如下图所示:

可以根据实际的布置需要来选择。与弹簧一样,杠杆比越接近1越好。

在完成了前后悬架的基本布置之后就要对悬架机构进行静态力学分析、动态力学分析和悬架的几何运动学分析。

后驱保护

前束和车轮外倾调节杆

悬架机构静态与动态力学分析

悬架机构几何学运动分析

主销分析

内外轮转角关系

车轮行程分析

-1.5-0.7500.751.5-100-50050100Wheel Travel [mm]T o e A n g l e V a r i a t i o n [d e g

]25

车轮行程于侧倾中心分析

-4-2024-100-50050100Wheel Travel [mm]C a m b e r A n g l e V a r i a t i o n [d e g ] 00.250.50.7511.251.5-100-50050100Wheel Travel [mm]

W h e e l t o D a m p e r M o t i o n R a t i

o 500

横向载荷分析

-1.5-0.750

0.75

1.5

-5000

-3000-1000100030005000Lateral Load [N]T o e A n g l e V a r i a t i o n [d e g

] 1.5

纵向载荷分析

-4-2024-5000-3000-1000100030005000Lateral Load [N]

C a m b e r A n g l e V a r i a t i o n [d e g

]-1.5-0.7500.751.5-3000-2000-10000100020003000Driving Force [N]T o e A n g l e V a r i a t i o n [d e g ]0.751.5o n [d e g ]

前后悬架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在设计零部件结构时首现要明确该零部件的功用、力学分析、边界条件、工艺可行性和成本。下面对各零部件进行分类介绍。

弹簧

1.螺旋弹簧

螺旋弹簧是缓冲元件,形似螺旋线而得名,它具有不需润滑,不怕污垢,重量小且占空间位置少的优点。当路面对轮子的冲击力传到螺旋弹簧时,螺旋弹簧产生变形,吸收轮子的动能,转换为螺旋弹簧的位能(势能),从而缓和了地面的冲击对车身的影响。但是,螺旋弹簧本身不消耗能量,储存了位能的弹簧将恢复原来的形状,把位能重新变为动能。

2.扭杆弹簧

3.钢板弹簧

减振器

减振器形似筒状,是一种消振元件。它的工作形式就是利用本身的油液流动的阻力来消耗振动的能量。当减振器内的油缸活塞受外力作用移动时,油液高速流经阻尼孔道,通过摩擦消耗动能,转换为热量,从而使地面对汽车的冲击作用减弱直至消失。但是,能量-15-10

-5

0510

15-4000-3000-2000-100001000200030004000

Driving Force [N]L o n g .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 W L C [m m ]

的消耗是需要时间的,要产生有效的摩擦,孔道必须做得很小,由于单位时间流过的液体有限,产生的摩擦损耗也有限,减振器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振动。

稳定杆

球销

轮胎轮辋

车架

摆臂和杆系

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汽车电子硬件设计》-详细目录发布时间:2011-05-29 22:58:53 我把目录给整理了一下,并且把一部分以图形的方式画了出来,全部画出来以后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把内容给联系起来,这样对我也是一种直观的整理方式。 对《汽车电子硬件设计》的建议 第0章汽车电子和产业概览 汽车电子企业和汽车电子产业链 汽车电子企业的变化 我国的汽车电子产业

第1章汽车电子环境 1.1 气候与化学环境 基本温度实验、模块的外壳防护等级、湿热试验、化学环境和盐雾1.2 机械负荷 振动、冲击和跌落

1.3 电气负荷 过电压与反电压、开路与短路、地偏移和供电的非理想情况1.4 电磁兼容 电源传导干扰、静电 第2章汽车电子开发流程 2.1 质量体系 TS16949、八项基本原则

2.2 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 模块的开发流程、V型过程、职责划分、团队构建、Review方法、文件系统、流程化的思考 第3章汽车电子硬件设计方法 3.1 可靠性预测 元器件失效率计算、失效分布、使用的修正和降额设计 3.2 最坏情况分析 基本介绍、极值分析法、均方根分析、蒙特卡罗分析、PSPICE 3.3 DFMEA 故障解决方法、DFMEA的基本内容 3.4 故障树分析 基本介绍、实际应用 3.5 潜在路径分析 熔丝盒问题、潜在电路的分析 3.6 热分析 稳态的散热计算、热特性参数、PCB导线设置

第4章元器件注意事项 4.1 对于元器件的规范要求 ROHS、氧化和湿敏 4.1 电阻 选值、元件工艺、最坏精度、散热分析、防浪涌能力、大封装问题 4.2 电容 数字电路的噪声、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MLCC电容、铝电解电容、钽电容、容值偏差4.3 二极管 特性和参数、稳压管的使用、细致的功耗计算 4.4 三极管 饱和的条件、注意事项

汽车开发流程

一、市场调研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如果不经过很细致的市场调研可能就会“打水漂”了;现在国内有专门的市场调研公司,汽车公司会委托他们对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喜好、习惯等做出调研,明确车型形式和市场目标,即价格策略,很多车型的失败都是因为市场调研没有做好。譬如:当年雪铁龙固执的在中国推广两厢车,而忽视了国人对“三厢”的情有独钟,致使两厢车进入中国市场太早,失去了占领市场的机会。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主要分三个阶段:总体布置、造型设计、制作油泥模型。 1.总体布置(草图) 总布设计是汽车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车厢及驾驶室的布置,发动机与离合器及变速器的布置、传动轴的布置、车架和承载式车身底板的布置、前后悬架的布置、制动系的布置、油箱、备胎和行李箱等的布置、空调装置的布置。 2.造型设计(手绘草图) 在进行了总体布置草图设计以后,就可以在其确定的基本尺寸的上进行造型设计了。包括外形和内饰设计两部分。设计草图是设计师快速捕捉创意灵感的最好方法,最初的设计草图都比较简单,它也许只有几根线条,但是能够勾勒出设计造型的神韵,设计师通过大量的设计草图来尽可能多的提出新的创意。这 个车到底是简洁、还是稳重、是复古、还是动感都是在此确定的。 当然,如果是逆向设计,则就不需要这个过程了,把别人的车型直接进行点阵扫描,然后在计算机中进行造型勾画就行了。 3. 制作油泥模型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草图绘制完成后,可以用使用各种绘图软件制作三维电脑数据模型(这种模型能够直接将数据输入5轴铣削机,铣削出油泥模型),看到更加清晰的设计表现效果,然后进行1:5的油泥模型制作。 完成小比例油泥模型制作后,进行评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美学、工艺、结构等,OK后进行1:1的油泥模型制作。 传统的全尺寸油泥模型都是完全由人工雕刻出来的,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模型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制作一个整车模型大约要花上3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各大汽车厂家的全尺寸整车模型基本上都是由5轴铣削机铣削出来的,这种方法制作一个模型只需要1个月甚至更少的时间。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介概要

上海大众简介 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占地面积333万平方米。新成立的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为第四个整车生产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63.5万平方米。 上海大众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基于大众、斯柯达两大品牌,公司目前拥有帕萨特、波罗、途安、LAVIDA朗逸、TIGUAN途观和Octavia明锐、Fabia晶锐、Superb昊锐等十大系列产品,覆盖A0级、A级、B级、SUV等不同细分市场。 成长的上海大众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见证了改革开放的30年。 1978年11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亲自批示, 正式拉开了轿车中外合资经营洽谈的序幕。经过六年缜密的谈判,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合营合同签字仪式,上海大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 在探索中国轿车工业合资经营的道路上,上海大众迎难而上,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为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的实践模式。在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开展了振兴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这一跨地区、跨行业的宏大系统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国内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上海大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经过各方多次追加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从最初的1.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1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由9.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69.4亿元人民币。经过一、二、三期技术改造工程和资产收购,上海大众目前

汽车整车开发流程-quan

汽车整车开发流程

目录 一、方案策划阶段 (1) 二、概念设计阶段 (1) 1.总体布置草图 (2) 2.造型设计 (2) 三、工程设计阶段 (9) 1.总布置设计 (10) 2.车身造型数据生成 (10) 3.发动机工程设计 (12) 4.白车身工程设计 (12) 5.底盘工程设计 (12) 6.内外饰工程设计 (14) 7.电器工程设计 (14) 四、样车试验阶段 (14) 五、投产启动阶段 (18) 六、国内自主品牌 (18)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研发中的核心流程,也就是专业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 一、方案策划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投资风险非常大,如果不经过周密调查研究与论证,就草率上马新项目,轻则会造成产品先天不足,投产后问题成堆;重则造成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分析就成为了新项目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新车型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也就是车型确定是微型车还是中高级车)以及市场目标。可行性分析包括外部的政策法规分析、以及内部的自身资源和研发能力的分析,包括设计、工艺、生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内容。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新车型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新车型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在方案策划阶段还有确定新车型是否开发相应的变形车,确定变形车的形式以及种类。项目策划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一份符合市场要求,开发可行性能够保证得到研发各个部门确认的新车型设计目标大纲。该大纲明确了新车型的形式、功能以及技术特点,描述了产品车型的最终定位,是后续研发各个过程的依据和要求,是一份指导性文件。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开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确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评估研发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成本预算,及时控制开发成本;制作零部件清单表

全新整车项目车开发过程

新车型的研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以至于它需要几百号人花费上3、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不同的汽车企业其汽车的研发流程有所不同。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研发中的核心流程,也就是专业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 一、方案策划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投资风险非常大,如果不经过周密调查研究及论证,就草率上马新项目,轻则会造成产品先天不足,投产后问题成堆;重则造成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分析就成为了新项目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新车型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及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也就是车型确定是微型车还是中高级车)以及市场目标。可行性分析包括外部的政策法规分析、以及内部的自身资源和研发能力的分析,包括设计、工艺、生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内容。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新车型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新车型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在方案策划阶段还有确定新车型是否开发相应的变形车,确定变形车的形式以及种类。项目策划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一份符合市场要求,开发可行性能够保证得到研发各个部门确认的新车型设计目标大纲。该大纲明确了新车型的形式、功能以及技术特点,描述了产品车型的最终定位,是后续研发各个过程的依据和要求,是一份指导性文件。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开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确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评估研发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成本预算,及时控制开发成本;制作零部件清单表格,以便进行后续开发工作。概念车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总体布置草图设计和造型设计两个部分。 1.总体布置草图 总体布置草图也称为整体布置草图、整车布置草图。绘制汽车总布置草图是汽车总体设计和总布置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汽车的总体方案及整车性能要求提出对各总成及部件的布置要求和特性参数等设计要求;协调整车及总成间、相关总成间的布置关系和参数匹配关系,使之组成一个在给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性能达到最优并满足产品目标大纲要求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汽车.而总体布置草图确定的基本尺寸控制图是造型设计的基础。

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流程

1、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一般由传感器与信号开关、电控单元ECU、执行器(执行元件)组成。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型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的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其中主要传感器及其作用如下表所示。 传感器种类传感器作用 空气流量传感器测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包含空气温度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 器 飞轮转速传感器固定在气缸上的飞轮转速传感器头,感受这些位置的变化,是电控单元识别第一活塞至上止点位置的基准信号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测量冷却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 凸轮轴相位传感器测定发动机各缸活塞压缩行程终止点 燃油温度传感器测量燃油温度,当温度高于90°时,发动机功率将减小到60% 燃油压力传感器提供共轨燃油压力信息 电控单元ECU的功能主要是接受来自传感器的各种信号,经过处理之后,将参数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发送给执行器汽车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执行器一般受ECU控制,主要任务是具体执行或实现某项控制功能。主要包括喷油器、点火控制模块、怠速空气控制阀以及各种电磁阀等。执行器用来精确无误地执行ECU发出的命令信号。目前,汽车电控系统的执行器类型繁多,结构与功能不尽相同。执行器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执行器和固态智能动力装置。主要执行器及其特点和功能如下表所示。 执行器种类特点及作用 燃油压力调节和第三泵电磁阀调节控制燃油压力和燃油量 喷油器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执行元件,根据ECU的指令,控 制燃油喷射量 VGT增压器控制电磁阀控制可变集合截面涡轮增压器活动叶片 电热冷启动电磁阀发动机冷启动时向电热冷启动赛头供电 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保护空气调节系统 2、对现代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流程的理解。 现代电子产品开发是软硬件同步开发的过程,节约资源,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开发流程包含汽车电子系统总体设计、微处理器选择、控制程序的设计与开发和ECU硬件的抗干扰设计。汽车电子产品软件开发流程是“V”形开发流程。“V”形开发流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功能设计、原型仿真、代码生成、硬件在回路仿真-HIL、标定。与传统的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可重复,可定义,可定量管理、可优化。 软件开发工程的发展对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影响是巨大的,电控系统开发过程的工艺改进,即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可以使电子产品开发更科学化、标准化。

各汽车品牌汽车开发流程

各汽车品牌汽车开发流 程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各汽车品牌汽车开发流程 导读:汽车(整车、零部件)的开发是相当复杂的项目,如何在大量的设计和验证过程中保证进度,每家厂商都有自己的项目管理方法。 所有汽车新项目的开发和管理,都会把质量放在第一。质量广义上代表一种能力,包含了一家品牌汽车厂的制造能力,管理能力,研发能力、业务能力,其实统统都可以叫质量能力。 汽车行业内部称之为新项目流程管理和开发,这个流程和汽车最终成品下线的整体质量息息相关。 我们通过与各公司项目管理人员的交流,整理出大家比较熟悉的几个品牌的项目流程,并简单介绍。 大众集团对于新项目的开发流程就如上图所展示,可以看到的是整个项目节点划分的非常多,非常细。我们白日梦车有做过大众项目经理的同事指出了几个关键节点,分别是:PF项目确认,B认可,0S零批量,以及SOP量产。 B认可后,所有零部件供应商必须要进行开模,相当于实物制造启动指令。 0S交样也是大众非常关键的一点,这个时候大众质保部门会全力介入,比如产线试装,各类路况的路试,供应商首批样件检验和认可,供应商产能评审2TP,等等。 沃尔沃的节点名称和描述更为详细一点,造车理念也是贯彻了欧洲人的精细,项目的时间节点划分的很精细。有意思的是,沃尔沃在MP1批量投产后,会进行为期6个月的量产全检,用通用体系的术语叫GP12。GP12全检对新项目刚投产的质量不稳定现象能够有效防范和隔离。 通过项目周数来看,沃尔沃开发一辆汽车的时间,要比大众集团慢2个月左右。有可能是因为大众集团的新车项目比沃尔沃多,车辆必须快速推向市场,从而一定的压缩项目时间。至于说,质量方面,沃尔沃的质量能力大家应该是有目共睹。 说说日系的日产,日产的流程是分为从Phase1~ Phase5,初看让人一目了然。 大家会觉得奇怪,不是说日本人造车匠心精细着称吗,怎么做项目这么简单。其实日产只是化繁为简,可以看看图二,每个阶段中有小的任务和里程碑,只有将所有任务验证完成并且合格,才能进入到下一个大阶段。 其中翻译一些关键字: VC lot代表试装样件,主机厂试验和实车试装。 PT1预批量生产,需要完成量产流程和产品尺寸过程能力验证。 PT2预批量生产,需要完成制造过程能力审核。 日系这种地图指导式的项目开发流程,让人觉得非常可靠,一环扣一环的感觉。 通用汽车是贯彻先期质量策划的先驱,其流程和体系被业界广为传唱甚至很多零部件供应商直接照搬通用的体系,这个流程对于文件、订单方式、造车区域有了明确的定义,让初学者和新手可以一目了然。正式物流订单分为小批量、中批量、大批量,比大众等车厂更为实际和科学。 戴姆勒-奔驰的流程是我们一些工程师比较喜欢的,原因很简单,每个里程碑的目标安排合理,不多也绝不少。 概念冻结,需求冻结,然后1:1模型确认,最后设计冻结。这一套流程简介不繁琐,目标性很强。项目工程师告诉我们,在实际做项目中,奔驰的项目节奏是最有效率的,这样会使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有很大的提高。大家也看到了,奔驰在2016年整年推出好几款新车,意味着,新项目从2013年开始就紧锣密鼓开展。新车的质量口碑都非常好,并且在2016年独占豪华品牌第一的宝座,没有内部紧凑精密的团队配合,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成绩的。

汽车开发设计流程管理【项目】

整车设计流程 1、概念设计 1.1设计内容 市场定位分析、初期总布置设计、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和计算、造型设计指导书,参考样车分析、供应商平台调查、成本分析、编制产品描述书。 1.1.1初期总布置 根据市场及用户需求,选定各分总成,初步确定整车基本参数,在此基础上完成人体布置和各类运动分析,视野分析,手触及空间分析和仪表可视性分析等。该过程借助三维设计软件模拟完成,分析出现的问题反馈到模型中进行调整,使所设计的汽车满足现代汽车高水平的驾驶操作性、乘坐舒适性和居住性等要求。 1.1.2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和计算 进行整车初步动力性和经济性计算,分析整车性能满足产品定量目标的程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1.1.3确定造型设计方向 确定初步外部尺寸、整车技术参数、造型风格和内部配置。 1.1.4参考样车分析 对参考样车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优势和不足,结合市场情况提出所开发产品的目标定位。 1.1.5供应商平台调查 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货源可行性评估,评价他们在满足质量、供货能力及开发水平的前提下提供总成和部件的能力。识别价格及质量具有相对竞争力的供应商,以满足产品定位的要求。 将所有涉及该过程的开发伙伴协调在一起,整合资源满足用户最大需求。在供应商和制造者之间建立信息沟通,提升整个汽车生产链运作的效率,并增进更高层面上的技术创新。 1.1.6成本分析 确定各系统和整车的目标成本。 1.1.7编制产品描述书 描述书作为产品开发的依据文件,将所要开发的产品项目的背景、目标、车型规划、总成选择、装备、进度等进行详细描述。 1.2团队 一支有着丰富汽车理论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优秀团队,熟知中国汽车配套资源及现有车型。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很好的把握中国汽车发展的潮流。 1.3市场定位 从消费者调查、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及,企业制造能力分析来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 2、汽车造型 2.1 分析造型设计任务书 2.2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样车准备 2.3工程与造型的契合 2.4确定设计理念,提出设计方案 2.5阶段评审 2.6初步草图设计 2.7方向性评审 2.8细化效果图草图设计 2.9设计评审 2.10效果图设计 2.11效果图评审 2.12效果图修改及提交 2.13根据客户的意见修改效果图 2.14效果图批准

汽车整车开发流程

新车型的研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以至于它需要几百号人花费上3、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不同的汽车企业其汽车的研发流程有所不同,我们下面讲述的是正向开发的量产汽车一般的研发流程。以满足车友对汽车研发流程的好奇感。 研发流程包括管理、设计、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辅助流程,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研发中的核心流程,也就是专业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 一、方案策划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投资风险非常大,如果不经过周密调查研究与论证,就草率上马新项目,轻则会造成产品先天不足,投产后问题成堆;重则造成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分析就成为了新项目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新车型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也就是车型确定是微型车还是中高级车)以及市场目标。可行性分析包括外部的政策法规分析、以及内部的自身资源和研发能力的分析,包括设计、工艺、生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内容。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新车型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新车型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在方案策划阶段还有确定新车型是否开发相应的变形车,确定变形车的形式以及种类。项目策划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一份符合市场要求,开发可行性能够保证得到研发各个部门确认的新车型设计目标大纲。该大纲明确了新车型的形式、功能以及技术特点,描述了产品车型的最终定位,是后续研发各个过程的依据和要求,是一份指导性文件。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开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确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评估研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本设计指南制定了公司乘用车一般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该系统综述 汽车整车线束,就是将汽车的电源和各用电器按照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用导线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汽车整车线束由于各车型的结构型式,电器设备的数量,安装位置、接线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但有基本的规定 A、单线制 B、各用电器并联 C、有保险装置以保护线路 D、采用单色或双色导线、多色线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公司整车线束的开发。 系统基本组成 整车线束是分布在车体内,根据它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成各种线束。 线束的基本组成主要由导线、插接器、胶带、波纹管、固定卡、电器盒和固定支架等组成,如下图: 2.设计构想 设计原则 1、完整正确地体现整车电器系统的功能 2、根据车型的需要设计成整体或分组分段的电线束 3、根据汽车电线束所处的工作环境及在汽车内的空间布置合理选择保护层 和固定方式 4、选择线束内部的电线时要针对用电设备的负载合理选择电线截面积和颜 色 5、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连接点和过渡接头以提高线束质量、改善制造工 艺

6、为降低电线电阻和降低电线成本,设计时应避免重复布线,使线的长度 最短 7、对汽车上一些电器信号应增加防干扰措施 1、满足整车装配要求和布置要求 2、为用电器提供电源和搭铁 3、同汽车上某些开关及继电器结合起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功能控制 4、把某些传感器和开关信号输送给汽车上的相应控制单元,并把控制单元 的控制信号传递给相应的执行机构 5、电器内部的通讯(如CAN—BUS) 顾客要求 1、线束走向整洁、合理,安装牢固 2、方便维修 3、价格低,使用寿命长 4、标识清楚 性能要求 使用寿命:用户正常使用不得少于50万公里或10年(以先到为限) 连接可靠性: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用电器之间的连接可靠,满足Q/中所规定 工作温度:在-40℃~130℃中的不同温度能正常工作,高低温实验后,线束包扎紧密不松散,可弯曲,端子无退位。 工作环境:耐油、防尘、防腐蚀、防水,线束经耐油实验(耐机油、汽油、玻璃清洗剂)和盐雾实验后,线束外包扎紧密不松开,线束导通率100%。 导线拉拔力:拉拔力满足Q/中所规定 电压降:电压降应符合Q/中所规定 导通率:100% 包扎:线束波纹管的直径以能完全包住导线且保证导线的直径不小于线束波纹管内径的3/4;胶带不得散开

汽车电子控制器(ECU)的硬件设计流程

汽车电子控制器(ECU)的硬件设计流程 汽车电子控制器(ECU)的开发和任何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基本是相同的,需要硬件、软件、测试三方面的工程师去完成。 在设计流程上一般又分为功能样件、测试样件(一般两轮甚至更多)、量产件。不同阶段的样件主要的任务不同,设计和测试关注的重点也会不一样。 如果有硬件开发经验的,可以跳过这一段,直接到最后。 一、硬件设计 1.项目需求分析 项目需求的分析是设计任务开始的第一步,一份完善的项目需求一般包含了控制器的功能、MCU性能要求、外部电气架构、工作环境、安装位置、工作环境、工作电压范围、外部负载参数、诊断需求、目标成本等内容,有了这些内容,开发人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进行设计工作了,当然项目需求是一个时常会变的东西,这变化也是硬件设计痛苦的来源之一。 2.硬件总体方案设计和器件选型 根据外部的负载和接口需求,基本可以确定出硬件的总体方案:几路ADC、几路数字输入、几路CAN、几路LIN、几路高低边驱动等等。然后根据所需的接口数量进行器件选型,这里要考虑成本、平台成熟度、芯片供应商配合程度、供货周期等因素。在一个成熟的公司,针对不同的应用都会有一些成熟的平台(类似于整车的平台化),比如车身控制器选16位某芯片、车机选32位某芯片。如果项目成本卡的很严,那可能就要发挥硬件工程师的创造力了,用三极管电阻电容做出功能强大的电路。 3.原理图设计、结构设计、PCB设计 器件选型完成,元器件都入库完毕以后就可以开始原理图设计了,根据项目需求和自己的经验去将原理图和芯片的外围电路细化,此时除了考虑功能实现,还需要关注故障诊断、电气性能和电磁兼容相关的问题:防静电、信号完整性、外部负载功率、防反接、防掉电、

一汽大众项目开发主要流程

一汽大众主要流程 注意: 1、工程样品检验:工程样品认可由主机厂产品部主导,工程样品分为三类:手工样件、工装样件、OTS认可后的更改样件 如何是A类零件,只需要一汽大众做认可;但如果是B类零件,一部分试验由德国大众来负责,叫产品工程性能检验认可,即BMG认可。 如果一汽大众自己负责的部分合格了,又拿到了德国的BMG认可,就由一汽大众产品部颁发工程样品认可,如果是OTS件,简称OTS认可。 2、首批样件检验:首批样件检验由主机厂质保部主导 首批样件检验的理由是: 新的供货厂商 新零件/ 产品更改 技术要求更改 生产条件更改 新的生产厂地 生产长期中断 新的二次以下配套厂 首批样件(EM样件)的提交类似于通用的PPAP提交,提供的样品是完全用正式批量生产设备在正式批量生产条件下生产的。 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供应商必须自检,并提供合格的自检报告,即首批检验报告及其它附属报告,但大众不指定具有检验资格的实验机构。 供应商还必须提供EM样件供大众做试验,大众只把自己的试验结果作为唯一认可的依据。 通用可以不提供PPAP样件,通用认可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或者供应商自己的实验室。 首批样件检验合格意味着零件本身获得批量认可。大众汽车集团的各用货厂可以在其PVS和OS阶段使用该厂的零件。 批量用货只有供货厂的2TP成功地结束且供货厂获得批量供货生产认可后才能认可。 3、 PVS(生产试制批量) 在生产试制批量(PVS)中,所有的单件和总成件都到位并首次在批量条件下制造出 PVS是在批量生产条件下的一种认可 PVS对外购的国产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些到了PVS阶段首批样件检验还没有达到合格状态(即还没有得1分或3分)的零件几乎就没有机会参加主机厂的批量生产启动了(SOP) PVS是检验人们是否能把整车制造出来(对批量生产设备进行的试验),是否所有的零件(自制件和外购件)都合格和到位 进行生产试制批量(PVS)和前提条件: ——所有需产品工程性能检验的零件都已获得认可 ——所提供的首批样件是否批量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 ——所有的零件在首批样件检验中获得总分1分或3分的结果 4、 OS(零批量) 在批量生产启动前,对其进行一项总温习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在批量生产的条件下进行整个生产过程来看一看是否一切都进行良好。 启动零批量的前提条件是: ——所有产品工程性能检验(BAUMUSTER PRUEFURGEN)都以合格的结果获得结束 ——所有零件的首批样件检验都已结束,其结果都获得合格(复检都已完成) ——外购件和自制件都成功的通过了在批量生产条件下的两日生产验收 零批量阶段生产的整车是不许出售的,它们用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质量路试。 5、两日生产(2TP) 生产批量要求的数量来验证过程的质量能力。 目标:供应商获得批量供货生产认可 类似于通用的Run@Rate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任我通汽车整车座椅制作设计教程; 首先制作汽车座椅目的是:个性,舒适,丢弃残旧内饰,进行整改翻新; 整车座椅制作改装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对于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与安全。故座椅的设计开发在整车的设计中尤为重要。

一、座椅组成及术语1座椅总成的组成

1)座椅(seat) 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2)固定装置(anchorage) 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3)调节装置(adjustment system) 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 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 A. 纵向位移(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B. 垂直位移(vertical displacement) C. 角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 4)锁止装置(locking system) 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 5)头枕(head restraint) 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 2相关术语

1)“H”点(“H”point) 二维或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HipPoint)。 2)“R”点“(R”point) 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基准线(referenceline)为 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C.1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3)加速踏板踵点(AHP) 在加速踏板未压缩时,人体模型的踵点在被压塌的地板覆盖件上的点。 4)拇趾参考点(BOF) 在侧视图上过AHP点作人体样板鞋底的切线在该切线上离AHP点203mm处的一个点。 5)踏板装置角 在侧视图上踏板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6)踏平面角 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踏在加速踏板上时在侧视图上鞋底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7)坐姿舒适性

汽车ECU开发流程

汽车ECU开发流程 1.1汽车ECU开发的V循环方法 1.1.1设计计算 发动机匹配项目设计计算的目的是根据汽车要求的性能确定发动机和变速器等部件的类型和参数。它分为以下3种方法。 (1)手工计算 主要是根据汽车驱动力与行使阻力的平衡图来确定汽车在不同档位情况下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从而评价变速器的不同传动比对汽车性能的影响,确定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参数。这种方法计算繁琐,结果不够准确。 (2)仿真计算 在设计汽车和各部件模型的基础上,输入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汽车部件和整车的性能参数,指定要求的行驶循环,最后计算出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制动性能。它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和打印各种分析报告和图表结果,计算快速准确,能反映汽车系统中任何参数的变化对整车性能的影响。目前国内常见的车辆仿真商业软件有奥地利李斯特内燃机及测试设备公司(AVLLISTGmbH)开发的汽车性能仿真分析软件CRUISE。 (3)参数优化 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制动性能作为目标函数,将发动机功率、汽车重量和变速器的各档传动比等参数作为优化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寻求最优匹配组合,使汽车达到最佳性能价格比。 1.1.2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布置 在完成发动机匹配设计计算后,根据初步确定的计算参数和汽车布置形式,可以从市场上选择一款或多款发动机和变速器,然后选择和开发相应制动、转向和空调系统等部件,在发动机舱和车身上试布置。也可以通过建立汽车和部件的CAD数字模型,在CAD软件环境中试装配,检查干涉情况,并进行调整。在确定汽车主要部件的位置后,可以进行后续工作。 1.2发动机附件系统的开发

通常汽车发动机供应商只提供基础发动机或发动机基体,它缺少部分外围附件系统,因此需要汽车制造商开发这些系统。这些附件系统包括:风扇及风扇离合器、进排气管道、空气过滤器、发动机油泵、发动机悬置、动力转向泵、三元催化器、空调压缩机、燃油供应系统。 1.3设计与分析 1.3.1CAD设计 在现代汽车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应用CAD软件来设计汽车和部件的数字模型。 主要的汽车设计CAD软件有:美国UnigraphicsSolutions公司的Unigraphics、美国ParametricTechnologyCorp公司的Pro/ENGINEER、法国DassauhSystems(达索)公司的CATIA。 主要的CAD建模方法有:特征造型、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逆向扫描。 1.3.2CAE分析 主要的汽车CAE分析软件有:ANSYS(安世)股份公司的ANSYS系列软件、MSCSoftware公 司的Adams、Nastran和Patran等系列软件、LMS公司的Sysnoise、Falancs和https://www.360docs.net/doc/4617834044.html,b 等系列噪声分析软件。 发动机匹配项目中的CAE分析项目有:发动机的噪声与振动分析、发动机支撑的分析、发动机热力学分析、汽车碰撞分析、计算流体力学分析(验证散热器的尺寸和发动机进气流动特性)。 1.4主要试验项目 主要试验项目包括:发动机和汽车台架试验、发动机噪声与振动试验、发动机悬置的振动频率测量试验、排气系统的耐久性试验、发动机过滤器和冷却系统的压力和流动试验。 2发动机的电气匹配技术 2.1发动机管理系统及其开发技术 2.1.1发动机管理系统 发动机管理系统(EMS)是在发动机电子点火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电子控制喷射、排放控制、电子点火、起动、防盗、诊断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电路系统。EMS 能实现对发动机各系统的精确和灵活控制,是改善发动机各项性能指标和排放的主要手段。

各汽车品牌汽车开发流程

各汽车品牌汽车开发流 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各汽车品牌汽车开发流程 导读:汽车(整车、零部件)的开发是相当复杂的项目,如何在大量的设计和验证过程中保证进度,每家厂商都有自己的项目管理方法。 所有汽车新项目的开发和管理,都会把质量放在第一。质量广义上代表一种能力,包含了一家品牌汽车厂的制造能力,管理能力,研发能力、业务能力,其实统统都可以叫质量能力。 汽车行业内部称之为新项目流程管理和开发,这个流程和汽车最终成品下线的整体质量息息相关。 我们通过与各公司项目管理人员的交流,整理出大家比较熟悉的几个品牌的项目流程,并简单介绍。 大众集团对于新项目的开发流程就如上图所展示,可以看到的是整个项目节点划分的非常多,非常细。我们白日梦车有做过大众项目经理的同事指出了几个关键节点,分别是:PF项目确认,B认可,0S零批量,以及SOP量产。 B认可后,所有零部件供应商必须要进行开模,相当于实物制造启动指令。 0S交样也是大众非常关键的一点,这个时候大众质保部门会全力介入,比如产线试装,各类路况的路试,供应商首批样件检验和认可,供应商产能评审2TP,等等。 沃尔沃的节点名称和描述更为详细一点,造车理念也是贯彻了欧洲人的精细,项目的时间节点划分的很精细。有意思的是,沃尔沃在MP1批量投产后,会进行为期6个月的量产全检,用通用体系的术语叫GP12。GP12全检对新项目刚投产的质量不稳定现象能够有效防范和隔离。

通过项目周数来看,沃尔沃开发一辆汽车的时间,要比大众集团慢2个月左右。有可能是因为大众集团的新车项目比沃尔沃多,车辆必须快速推向市场,从而一定的压缩项目时间。至于说,质量方面,沃尔沃的质量能力大家应该是有目共睹。 说说日系的日产,日产的流程是分为从Phase1~ Phase5,初看让人一目了然。 大家会觉得奇怪,不是说日本人造车匠心精细着称吗,怎么做项目这么简单。其实日产只是化繁为简,可以看看图二,每个阶段中有小的任务和里程碑,只有将所有任务验证完成并且合格,才能进入到下一个大阶段。 其中翻译一些关键字: VC lot代表试装样件,主机厂试验和实车试装。 PT1预批量生产,需要完成量产流程和产品尺寸过程能力验证。 PT2预批量生产,需要完成制造过程能力审核。 日系这种地图指导式的项目开发流程,让人觉得非常可靠,一环扣一环的感觉。 通用汽车是贯彻先期质量策划的先驱,其流程和体系被业界广为传唱甚至很多零部件供应商直接照搬通用的体系,这个流程对于文件、订单方式、造车区域有了明确的定义,让初学者和新手可以一目了然。正式物流订单分为小批量、中批量、大批量,比大众等车厂更为实际和科学。 戴姆勒-奔驰的流程是我们一些工程师比较喜欢的,原因很简单,每个里程碑的目标安排合理,不多也绝不少。 概念冻结,需求冻结,然后1:1模型确认,最后设计冻结。这一套流程简介不繁琐,目标性很强。项目工程师告诉我们,在实际做项目中,奔驰的项目节奏是最有效率的,这样会使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有很大的提高。大家也看到了,奔驰在2016年整年推出好几款新车,意味着,新项目从2013年开始就紧锣密鼓开展。新车的质量口碑都非常

一文看懂汽车电子ECU bootloader开发(工作原理及开发要点)

一文看懂汽车电子ECU bootloader开发(工作原理及开发要点)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按照摩尔定律),MCU内部集成的逻辑功能外设越来越多,存储器也越来越大。消费者对于汽车节能(经济和法规对排放的要求)型、舒适性、互联性、安全性(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新能源电动车、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更大大加速了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控单元)集成的功能日益复杂,为了应对软件远程(在线)功能升级(增加新的功能)和bug修复的需求、对bootLoader(启动加载程序)的需求越来越多。本文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子ECU bootloader的一般性工作原理和开发要点,其适用于所有的汽车电子ECU bootloader开发。 一、bootloader的功能BootLoader,顾名思义,就是驻留在ECU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一段程序加载代码,每次ECU复位后,都会运行bootloader。它会检查是否有来自通信总线的远程程序加载请求,如果有,则进入bootloader模式,建立与程序下载端(通常为PC上位机)的总线通信并接收通信总线下载的应用程序、解析其地址和数据代码,运行NVM (None Valitale Mo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驱动程序,将其编程到NVM中,并校验其完整性,从而完成应用程序更新。如果没有来自通信总线的远程程序加载请求,则直接跳转到应用程序复位入口函数(复位中断ISR,也称作Entry_Point()--使用Processor Expert 的CodeWarrior 工程或者Startup()函数--普通CodeWarrior 工程),运行应用程序。 基于此,汽车ECU的bootloader三大主要概念如下: 与远程程序下载端建立可靠的总线通信以获取要更新应用程序; 解析应用程序编程文件(S19/HEX/BIN)获得其在NVM中的地址和程序代码及数据; 运行NVM驱动将应用程序的代码和数据编程到NVM中并校验; 二、如何建立可靠的总线通信?汽车ECU常见的数据总线有CAN和LIN,因此通常汽车ECU的bootloader都是通过CAN或者LIN下载数据的。当然也可以基于其他总线,比如基于SPI总线或者I2C总线(典型如一些带有安全监测的功能安全ECU,通过主MCU对

整车设计和开发流程图

轿车车身的设计及开发流程

目录概述: 第一章:轿车车身设计要素 第二章:整车开发流程 第三章:项目开发流程 第四章:项目开发过程中需归档的文件目录: 第五章:可行性分析阶段 第六章:车身相关间隙设计规 第七章:车身外间隙设计规 第八章:密封条的截面沿用规 第九章:鈑金过孔的问题 第十章:门盖系统校核规 第十一章:工艺知识 一、钣金冲压件冲压,焊接,和电镀的工艺性检查条例

二、车身工艺性检查 三、部分B21车身鈑金工艺分析报告: 四、冲压钢板性能: 五、冲压工艺工序 六、焊接种类及相关介绍 概述: 车身是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整车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车身也一样,它主要包括车身本体、外饰件、饰及附件,由于它是轿车上载人的容器,因此要求轿车车身应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此外,轿车车身又是包容整车的壳体,能够最直观地反映轿车外观形象等特点,所以,轿车车身设计应非常注重外形造型,以满足人们对轿车外形地审美要求,取得较好的市场。而汽车人体工程学、汽车空气动力学、汽车造型及审美艺术、汽车车身新材料的研究及开发、汽车车身结构强度分析、汽车车身设计方法及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正是设计出具有良好性能的轿车车身的必要基础。 下面,分章予以说明: 第一章:轿车车身设计要素

轿车车身设计要素,亦是从事车身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所必须考虑的方面和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是提高车身设计质量的关键容。全面掌握、研究和应用车身的设计要素,是设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从现代轿车车身设计的角度出发,汽车产品的设计要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车身外形设计方面 ⑴车身空气动力特性要素 ⑵车身尺寸确定的人体尺寸要素 ⑶车身外形设计、饰造型的美学要素 ⑷外形的结构性和装饰的功能性要素 2.车身室布置设计方面 ⑴人体工程要素,包括人体尺寸、人体驾驶和乘坐姿势、人体操纵围、人眼视觉 和视野、人车视野、人体运动特征、人体的心理感觉等。 ⑵车身部设计的安全保护要素。 3.车身结构设计方面 ⑴结构设计的强度、刚度要求; ⑵轻量化设计要素,包括结构合理性和合理选材; ⑶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要素 ⑷车身防腐蚀设计设计要素 ⑸车身密封性设计要素 ⑹结构设计的制造工艺性要素 4.产品开发方面 ⑴产品开发的市场性要素; ⑵系列化产品发展要素; ⑶生产、工艺继承性要素。 第二章:整车开发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