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犀鸟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犀鸟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犀鸟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犀鸟科

< sizcache="106" sizset="242"> 中文学名:犀鸟科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鸟纲(Aves)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目:突胸总目又名今颌总目;犀鸟科曾划归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亚目:犀鸟目(Bucerotiformes)由过去的犀鸟科升级而成。科:犀鸟科(Bucerotidae) 属:共有12属,中国有4属。种:世界45种,中国有4种:冠斑犀鸟、白喉(小盔)犀鸟、棕颈(无盔)犀鸟及双角犀鸟。分布: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印度、中南半岛、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为典型的热带森林鸟类。犀鸟科(Bucerotidae)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佛法僧目的1科。因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具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

犀鸟科佛法僧目的1科,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具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共有12属45种。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印度、中南半岛、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为典型的热带森林鸟类。中国仅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和广西西南部,有4属4种:冠斑犀鸟、白喉(小盔)犀鸟、棕颈(无盔)犀鸟及双角犀鸟(见图)。

犀鸟科

犀鸟每年入春后约5~6月由群居转为成对,选择高大树

干距地约在16~33米处的树洞为巢,自己并不啄木,均利

用天然腐朽或白蚁侵咬的洞穴。犀鸟的繁殖习性很特殊,雌鸟选好巢址后,在洞底铺一层碎木屑,就在洞内产1~4枚

纯白色的卵。产卵后蹲在巢内不再外出,将自己的排泄物混着种子、朽木等堆在洞口。雄鸟则从巢外频频送来湿泥、果实残渣,帮助雌鸟将树洞封住。封树洞的物质渗有雌鸟粘性的胃液,因而非常牢固。最后在洞口留下一个垂直的裂隙,供雌鸟伸出嘴尖接近雄鸟的喂食。雌鸟幽囚洞中达数月之久,直到雏鸟快出飞时才破洞而出。在此期间,全靠雄鸟喂食。雄鸟能将胃壁的最内层脱落吐出,呈一薄膜状,用以贮存果实,以供雌鸟和雏鸟食用。雌鸟出洞时已全身换上新羽,立即负责喂雏。雌鸟在封闭的洞穴内,还不时地清扫粪便等污物,它直接用嘴抛出洞外,它自己排便时,将肛门对着洞口直接喷射出,这种奇特的生活方式,也许是防卫天敌的伤害,及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所形成的适应。

本科鸟类为善于攀援的并趾型鸟,其外趾和中趾基部有三分之二互相并合,中趾与内趾基部也有些并合。冠斑犀鸟是中国最常见种,体大型,体重700~960克(雄)和600~850

克(雌);嘴巨大而下弯,象牙色,长130~140毫米;整个

体长700~800毫米;嘴上具一个侧扁的盔突,盔突随年龄而增长;眼周有裸露部,呈紫蓝色(雄)或肉色(雌);体羽纯黑

具绿色光泽,尤其是翅和尾更鲜亮,翅端和尾尖各具一道白斑。

斑犀鸟亦称"冠犀鸟",属佛法僧目,犀鸟科。该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云南省的南部、西部以及广西省的西南部地区。斑犀鸟体形十分奇特,为稀有的观赏珍禽之一,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冠斑犀鸟

冠斑犀鸟为大型鸟类。体长74一78厘米。嘴上具有大的单峰盔突,颜色为腊黄色或象牙白色。盔突的内部为海绵状结构,很轻。盔突背面由基部到先端有一块显著的黑色斑,盔突的两侧也各有一块黑色斑,从中部斜向喙的先端。盔突上的黑色斑块的大小和颜色的深浅,随着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幼鸟盔突上的黑斑极不明显,仅为灰黑色的阴影,随着年龄的增加,黑斑也逐渐明显和扩大。另外雄鸟盔突上的黑斑比雌鸟要大得多,从嘴的基部直至盔突先端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而雌鸟在盔突的背面几乎没有黑斑。

雄鸟的头部、颈部、背部、包括两翅和尾羽为黑色。头部、背部和两翅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尤其是翅膀上更为显著,翅膀的边缘为白色并杂有黑色。初级飞羽的基部为白色,在

翅膀上形成显著的白色翅斑。外侧尾羽上具有宽阔的白色端斑。颏部、喉部、上胸部和腋羽为黑色,其余下体为白色。雌鸟的羽色和雄鸟基本相似,但体形稍小。眼睛大而美丽,虹膜为红褐色,眼周的裸露皮肤雄鸟为黑色或为紫蓝色,雌鸟为白色或肉白色。喉侧的裸露斑块为肉色;跗跖和趾铅黑色。

冠斑犀鸟的分布范围(绿色部分)冠斑犀鸟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孟加拉国、泰国、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南部西双版纳,以及广西扶绥、大新、崇左、宁明、隆安、龙州、靖西等地。

冠斑犀鸟

冠斑犀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常绿阔叶林中。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多在树上栖息和活动,有时也到地面上觅食。叫声为“嘎克、嘎克、嘎克”,非常洪亮。飞翔时头部和颈部向前伸直,两翅平展,很象一架飞机,所以俗称“飞机鸟”。它主要以榕树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蜗牛、蠕虫、昆虫、鼠类和蛇等。吃食的时候,常常先将食物抛在空中,然后用嘴准确无误地一口叼住,再吞咽下去。消化不了的果核、兽骨等食物残渣,则从胃中反吐出来。

冠斑犀鸟吃东西时,往往先用嘴将食物向上抛起,然后在用嘴准确的接件,吞下食物。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身型庞大

的犀鸟,飞行速度较慢,飞翔时翅膀发出极大的声响,就像天上过飞机一样,而且停落在树顶时,不时地发出响亮而粗历的鸣叫声,连续不断,能传出很远,如同马嘶一般。

冠斑犀鸟一般寿命在30-40岁左右,最高寿的可达50岁。

摄于广西西大明山保护区的冠斑犀鸟繁殖期为4一6月。营巢于悬崖绝壁上的石洞、石缝或者树洞的底部,有的巢可以连续几年使用。石洞距离地面的高度为60米左右,洞口的

直径为60厘米左右,巢中铺垫有松树叶、杂草、羽毛等。

巢的直径为27厘米,深度为13厘米。每窝产卵2一3枚。由雌鸟在洞口封闭的巢中孵卵。

冠斑犀鸟春末夏初交配,它们选择在天然大树洞里孵卵,当雌鸟产完卵后,就卧在树洞里孵卵,雄鸟衔泥将洞口封闭,只留一个投食的小孔(这种奇特的育雏方式,有利于保护后代免受蛇类和其他禽兽的侵害)。在雌鸟卧巢孵卵期间,全

由雄鸟衔食从小孔中给雌乌喂食,直到孵出的雏鸟羽毛长齐。雄鸟每天远寻近觅,劳碌奔波于森林与“家庭”之间,把获得

的食物喂进雌鸟和雏鸟的嘴里。雄鸟白天忙过,夜晚还要栖息在洞外树上,站岗放哨,警惕妻儿受到敌人的侵害。待幼鸟羽毛丰满,雌雄鸟才破洞团聚,并共同带领小鸟练飞觅食。一对犀鸟中,如有一只死去,另一只绝不会苟且偷生或另寻新欢,而是在忧伤中绝食而亡,故被人誉为“钟情鸟”。[1] 濒危等级

冠斑犀鸟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

生效年代:1997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

生效年代:1996濒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主要原因是自六十年代以来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致使其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目前仅在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定数量。该种鸟类的种群数量已经处于日趋减少的状况。

因为贸易被捕猎:在现实生活中,冠斑犀鸟奇特的封闭式繁殖习性虽然能够保证雌鸟和雏鸟不被天敌袭击,但在人类的不法行为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甚至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出外觅食的雄鸟惨遭偷猎者捕杀,雌鸟和雏鸟由于得不到食物供给,被活活饿死在洞中。因此,必须坚决地铲除偷猎,以及盗伐林木、污染环境等现象,才能使它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生活,繁衍生息。保存现状

由于冠斑犀鸟的配对几乎是终身制,猎杀一只就相当于毁灭了整个家庭,现在,冠斑犀鸟的雌雄比例严重失衡,种群数量也在继续的下降之中。上世纪70年代之前,广西西南地区几乎都有冠斑犀鸟的分布。由于栖息地不断被蚕食,猎杀

的行为屡禁不止,冠斑犀鸟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目前广西确切知道有冠斑犀鸟的分布的地区仅仅限南宁西部的西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数量也由之前的上千只急速下降到不足50只。[2]

冠斑犀鸟由于冠斑犀鸟奇特的繁殖习性,产地的傣族同胞都叫它“爱情鸟”,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据说在很早以前,原始森林中住着一对青年夫妻,男的叫岩歌,女的叫玉坎。岩歌是傣旅的好猎手,玉坎是有名的美人。他们新婚燕尔,情意缠绵。为了自己外出打猎的时候,不使玉坎遭到坏人的伤害,岩歌每次外出时都把竹楼的楼梯抽到楼上去,然后从外边把门窗封好,给玉坎留下足够的食物,让她一个人在家中织筒裙、编竹席,一直等到他打猎归来。

但是,有一次发生了意外。岩歌在打猎的时候在山中迷了路,过了整整20多天后才回到家中,而玉坎却早已饿死了。岩歌悲痛欲绝,放声大哭,然后用白布把玉坎的尸体和自己裹在一块,将竹楼点燃起熊熊的大火。从此以后,这对恩爱夫妻就变成了两只冠斑犀鸟,仍然保持着火热而纯真的爱情和独特的生活习性。

盔犀鸟(Rhinoplax vigil)是旧大陆的一类热带鸟。头骨像头盔,套在突出的喙上面,被称为鹤顶红。用其头骨制成的各

种工艺品被广为收藏。

收藏界中的一红,二白,三黄。一红即鹤顶红,是犀盔鸟头骨,珍贵无比。但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很多高仿鹤顶红,实为树脂、蜜蜡等之类的混合物,藏家一定要多加辨认。

盔犀鸟头骨工艺品

盔犀鸟(helmeted hornbill),属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犀鸟科(becerotidae)。分类学中为Rhinoplax属中一种,该属名尚无中文翻译。

犀盔鸟应该在元代之后。史料中,最早出现“鹤顶”一词,是元末汪大渊的《岛夷志略》。所记出产国有丹马令、吉兰丹、苏洛鬲、龙牙犀角、须文答剌等。但没有说其以此为贡物。而鹤顶作为贡物入中国的,最早可能在至元间。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二十八年冬十月)癸未,罗斛国王遣使上表,以金书字,仍贡黄金、象齿、丹顶鹤、五色鹦鹉、翠毛、犀角、笃缛、龙脑等物。”《岛夷志略》有罗斛国,没有说它在哪里,只是说:“其田平衍而多稼,暹人仰之。气候常暖如春。”并且罗斛国所贡多为东南亚土产,故应位于南洋,多数学者认为在今泰国湄南河下游。罗斛国所贡的“丹顶鹤”很可能就是鹤顶,因为丹顶鹤产于亚洲东北,足迹罕至南亚,即使偶有迷鸟也非常少,不可能作为贡品。

而对它大量接触则在郑和下西洋之后,郑和随员巩珍的《西

洋番国志》、马欢的《瀛涯胜览》,以及费信的《星槎胜览》等书中,都或繁或简地提到这种奇特的鸟类。正因为其头胄的特殊,出产国常作为贡品以入中国。据《明史》记载,曾进贡过鹤顶的国家,只有浡泥、满剌加、榜葛剌三个而已。又说文郎马神产鹤顶,但没有说它曾贡。《明史》择要而记,不可能把所有的事详细记录。征之《明会典》,则曾以此为盔犀鸟的型态。鹤顶作为贡物以入中国,明载《会典》自无可疑,但各出产国自宣德以后贡者日稀。其最后入贡时,据《明史》爪哇、浡泥在嘉靖九年、满剌加在正德三年、苏门答剌在成化二十二年。且其进贡都不是经常性的。[1]

盔犀鸟

盔犀鸟主要体毛呈深棕色,翅尖及尾羽为白色,并有黑色宽条纹。公鸟头颈肌肤裸露,呈红色。头胄中后部外表鲜红,前部与喙为黄色。母鸟颈为淡蓝色,头胄小,颜色亦较淡。体型是所有犀鸟科鸟类中最大的,公鸟自喙尖至尾端约125厘米,并有长达五十公分的两根中央细长尾羽;母鸟体型略小而无长尾羽。[2]

产于马来半岛、婆罗州和苏门答腊等地500米以下的低海拔森林中,其头胄有犀鸟象牙之称。[2]

通常成对或小群生活,繁殖特性如同多数犀鸟科鸟类一样,筑巢于树洞,雌鸟产卵其中,雄鸟以泥封洞口,仅留一小孔自外喂食,雏鸟孵化至羽毛接近长全时,母鸟才破洞飞出。

[2]

食性为杂食,食谱包括果实、昆虫、蜥蜴,以及小蛇等。[2] 清中期鹤顶红透雕螭龙纹带扣

一般的鸟类头骨皆为中空,无法雕刻,而盔犀鸟的头胄部分为实心,且外红内黄,质地细腻,易于雕刻,堪比象牙。盔犀鸟的头胄之所以被称为鹤顶红,并非因出产地命名,而

是东南亚藩属国作为贡品进贡的头胄,无人知晓该鸟形态,便将其冠以“仙鹤”之名。恰因古代文官朝服之上多有以“仙鹤”为图案,这种“官居一品”、“指日高升”的寓意便自然赋予其中,取其色泽红艳之故,故称鹤顶红。可制成鼻烟壸、皮带扣,雕刻小动物或山水人物艺术品。尤其直接雕刻于其头部的精巧雅致雕刻品,形态美妙无比,非一般象牙雕能媲美。鹤顶在元代已入中国,但广为国人所知则是郑和下西洋之后。因出产国多以为贡物,故典制不仅在贡国下列出,且还规定了正式的回赐价格。朝廷的官员多用于制杯、腰带等以资赏玩。明中叶后国力渐渐减弱,出产国不再进贡,因此鹤顶红逐渐变,因而更加贵重;至清初实施海禁政策,与产地贸易断绝,在中国遂至绝响。但因只见制成品而未睹活物,明人记述中有很多是凭成品猜测而出错的。[2]

2010年以后,中国民间开始出现盔犀鸟头胄原料,一般多

做成挂牌或整件加工,其价格没有少于万元的。

在2004年北京翰海的秋拍中,清中期·鹤顶红朝珠(一百零

八粒),估价5万至7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4.3 万元。在2007年纽约佳士得的春拍上,就有一只齐白石作鹤顶红“一品仙鹤”鼻烟壶,成交价超过65万元。

在2011年苏州的拍卖市场上,一件清·鹤顶红龙纹带扣的成交价为3万元。[1]

2012年9月13日,武昌红巷艺术城的祥德轩中的一串清鹤顶红手串,经武汉收藏家协会古玩专业委员会会长吴兴平鉴定,估价40万-50万元。[3]

有人认为盔犀鸟罕见的主因是过度猎捕而致稀有,以致绝迹于中国。此说虽言之成理,但尚需斟酌。最起码在明末以前,猎捕过度说是值得讨论的。众所周知,人类近数十年对雨林的开发,是导致当地许多物种减少、消失的主因。假如盔犀鸟在四、五百年前就已濒临灭绝,再经近世的栖地破坏,恐怕今日早无遗种了。[

棕颈犀鸟,别名:棕颈无盔犀鸟,亦称无斑犀鸟,属于犀鸟科,为典型的热带留鸟,产于云南南邻、西藏东南部,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棕颈犀鸟,属于犀鸟科,学名为Aceros nipalensis。别名:棕颈无盔犀鸟,亦称无斑犀鸟。是大形鸟类。

同物异名:Bucero nipalensis Hodgson,1829,

棕颈犀鸟

全长约120厘米。雄鸟头、颈、胸部羽毛棕色;眼周淡蓝色;喉部皮肤亮腥红色。背、翅黑色,具绿色光泽,初级飞羽先端白色。尾羽基部黑色具绿光泽,下半部为白色。腹部、两胁及肛周为棕红色。嘴蜡黄色长而大,上嘴有宽黑斑纹。脚为带棕或绿的黑色。雌鸟两翅和尾羽带有白色,羽衣除头和羽冠外均为黑色而具绿色光泽。

雌雄鸟都有强大的嘴,嘴形巨大而向下弯曲,嘴上无盔突(即盔状突起)。雄鸟的上嘴为黄白色,靠近基部的两侧有大约5道横行的黑色雕纹,下嘴的基部为橄榄色,端部为乳白色。眼周裸露的皮肤为亮蓝色,嘴基的皮肤为紫蓝色,其后有一个大的肉色斑。喉部的裸露部分为亮红色,基部为青蓝色。头上具有象头发一样的羽冠,羽冠和整个头部,以及颈部和胸部均为橙棕色,腹部和其余下体逐渐变为栗色。背部和翅膀为黑色,具有绿色光泽,初级飞羽的尖端为白色。尾羽基部的一半为黑色,端部一半为白色。雌鸟的头部、颈部和下体为黑色。脸部裸露的皮肤为淡蓝色,嘴基裸露的皮肤为深蓝色。嘴较雄鸟的嘴为小,嘴上的雕纹也比较少,其余和雄鸟基本相似。

叫声:雄雌两性均发出轻声啸叫Kup,声不如双角犀鸟深沉。

虹膜为血红色,脚和趾为褐色或绿黑色。[1]

为典型的热带留鸟,较其他犀鸟更喜山区环境,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海拔600 -1800米)中,在树洞内营巢。常成对或10多只集结成小群活动。主要以榕树果等肉质野果为食。常成对或10多只集结成小群活动。主要以榕树果等肉质野果为食。

棕颈犀鸟

一般在4~6月繁殖,利用自然的大树洞营巢,每窝产卵1或2枚,卵的大小平均为59.2×43.1mm,卵壳呈白色。由雌鸟孵卵。

产于云南南邻、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从尼泊尔至中国西南、缅甸北部及印度支那均有分布。

棕颈犀鸟种群数量较为稀少,在西双版纳的勐腊自然保护区内偶尔见到,估计数量大约每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分布于1~3只。

国外广泛分布于不丹、印度、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树林地区。随着各国热带两林地区的广泛发展及开垦种植经济作物等因素,令其栖地减少;乱捕滥猎的情况也时有所闻。国内外动物园有饲养,但未有成功繁殖纪录。[2]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 生效年代:1997

IUCN濒危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

IUCN濒危等级:VU A1cd+2cd,C1 生效年代: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生效年代:1996

栖息地破坏: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开垦,使棕颈犀鸟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因为贸易被捕猎:由于棕颈犀鸟为保护动物,一些不法商贩收购棕颈犀鸟以牟取高额利润。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稀有;

已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

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将棕颈犀鸟列为地区重点保护动物,严禁猎捕。双角犀鸟是大型鸟类,也是中国所产犀鸟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产于云南南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名称:双角犀鸟

双角犀鸟全球主要分布图

拉丁学名:Bucerosbicornis

是否药用动物:否是否经济动物:是迁徙:留鸟。生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喜林中沟谷地带。体型:体长1.2米;嘴峰30厘米;翅50厘米;尾380-432mm;跗蹠73-75mm。食性: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类、鼠类等动物性食物。主要在树上觅食,有时也到地上觅食。习性: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

双角犀鸟

体长达120厘米左右。雄性成鸟长着一个30厘米长的大嘴和一个大而宽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双角犀鸟。

体羽主要为黑白两色。喙和盔突巨大呈蜡黄色,顶部双隆起形似双角;周围羽毛向两侧扩展至眼后,与颏、喉连成一圈黑色;头的余部及颈白而沾黄。上体及胸皆黑色。翅黑色,飞羽基部和先端白色。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带纹。腹至尾下覆羽白色。栖息于常绿阔叶林中,常5、6只至数十只结群

活动。主要吃各种野果,也食蛇、蜥蜴、大型昆虫、鼠类和谷物。繁殖习性似冠斑犀鸟。[1] 上嘴和盔突顶部均为橙红色,嘴侧橙黄色,下嘴呈象牙白色。它的颊、颏和喉等部位均为黑色,后头、颈部为乳白色,背、肩、腰、胸和尾上的覆羽都是黑色,腹部及尾下的覆羽为白色。翅膀也是黑色,但翅尖为白色,还有明显的白色翅斑,极为醒目。尾羽为白色,但靠近端部有黑色的带状斑。腿灰绿色并沾有褐色,爪子几乎为黑色。雌鸟的羽色和雄鸟相似,只是盔突较小。有趣的是雄鸟眼睛内的虹膜为深红色,雌鸟的却是白色,在它们的眼睛上还生有粗长的睫毛,这是其他鸟类所少见的。

双角犀鸟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的盈江、西双版纳等地。这种鸟类最长可存活大约50年。[2]

双角犀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

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它在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欢成群活动于高大的榕树上。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犀鸟群大多固定在一个地点取食,直到食物吃尽才更换新的取食地点。它们也常常成群飞行,一个接一个地前后鱼贯前进。飞翔时速度不快,姿态也很奇特,头、颈伸得很直,双翅平展,作几次上下鼓动后,便靠滑翔前进,然后再鼓动几下翅膀,如此反复进行,如同摇撸一般。由于翼下的覆羽未能掩蔽飞羽的基部,所以

在飞行时飞羽之间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它在鸣叫时,颈部垂直向上,嘴指向天空,发出粗厉、响亮的叫声。日落时,便飞到为密集的叶簇所遮蔽的大树顶上过夜。

双角犀鸟的食量很大,食性也很杂,主要以各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类、鼠类等动物性食物。一般在树上觅食,也有时在地上。犀鸟的大嘴看起来很笨重,实际上它既是工具又是武器,使用起来却非常地灵巧,可以轻松自如地采摘浆果,轻而易举地剥开坚果,还能得心应手地捕捉鼠类和昆虫。

双角犀鸟每年的3—6月是双角犀鸟的繁殖期,巢大多是选择森林中的菩提树等高大乔木上的天然树洞,对其进行加工和修整而成。这种树洞又大又宽,离地面也很高。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少数为1枚或3枚。卵刚产出时为纯白色,以后变为淡皮黄色或皮黄褐色。雌鸟承担孵卵,孵化期大约为31天,雏鸟为晚成性。雌鸟在孵卵期间用自己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和粪便混合后堆积在洞口,将洞口封闭缩小,同时雄鸟也在外面用它的大嘴衔泥,并混合果实、种子和木屑将洞口封闭,仅留一个小孔让雌鸟嘴端能够伸出,颇有点“金屋藏娇”的意味。雌鸟在洞中孵卵、育雏,既安全,又舒适,不怕风吹日晒,还有利于保护雏鸟免遭蛇类、猴类和猛禽等的威胁和侵害。雌鸟和雏鸟排便时,把肛门对准洞口,直接喷射出去,雌鸟还不时地用嘴将洞内的污物清除出洞口,以保

持洞内的清洁。雌鸟在雏鸟孵出后还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换羽,这时几乎没有飞翔的能力,换羽之后,便将洞口的封闭物啄破,与长大的雏鸟一起飞出来。整个孵卵、育雏期间的食物,全由雄鸟供给。为了使“娇妻爱子”们都能得到充足的食物,

雄鸟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飞到外面觅食。这时,雄鸟还会将自己砂胃中的一层壁膜脱落下来,吐出体外,形成一个薄囊,它就用这个薄囊临时贮存觅到的浆果、坚果等食物,带回巢中。如果雌鸟没有伸出嘴来迎候,雄鸟便用嘴轻轻地敲打树干,通知雌鸟取食。因此,到繁殖期结束的时候雌鸟和雏鸟都长得很肥胖,而雄鸟却累得精疲力尽,瘦骨嶙峋。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0)濒危等级:濒危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现已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的严重濒危物种。[2]

中国红皮书:EIucn2000:LR/ntIucn2003:VUA1acd 2acd;C1.2001,2003:LR/ntver2.3(1994).

奇特的恋爱双角犀鸟无人时偷吻

没人时,它们就珍惜分分秒秒,深吻缠绵;一看见有人,两只鸟就立刻分开,像害羞一样。”昨日,野生动物园里犀鸟的饲养员讲述了这样一则趣事。犀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颜色异常鲜艳,外表特别漂亮。其中,最特别的莫过于它们那长长的大嘴。对它们来说,深吻可不容易。不过,这难

不倒这对“有情鸟”。昨日上午,饲养员躲在一边偷偷地观察着这对热恋的犀鸟。果然,犀鸟小伙子四处看了看,确定没人后,又和它的公主深吻起来。两只鸟正陶醉在幸福中时,远处响起了脚步声,一队游客朝它们走来。非常好玩的是,两只犀鸟一下子分开,彼此头朝着相反的方向,像害羞的恋人装作没事的样子。原来,它们一直边和人玩躲猫猫边谈恋爱。

一直以来,这对热恋的双角犀鸟就住在同一个笼舍里。以前喂食的时候,胆小害羞的犀鸟小伙总是躲得远远的,现在可不一样。“恋爱后,它总是站在前面保护犀鸟小姐,如果饲养员靠近,它不仅不后退还跳上前作势要用巨嘴啄人。”饲养员笑着说,现在喂食都不敢打扰它们,远远地在门口放下食物就离开了。

据野生动物园技术总工徐麟木介绍,犀鸟的繁殖季节是从每年3月开始,可能是气温原因导致犀鸟提前发情。

犀鸟为珍禽,可供观赏。在东南亚一带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而它的盔特形似象牙,可供作工艺品。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兽类 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 长臂猿(所有种)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 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 亚洲象、黑麂、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 鼷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 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 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 金丝猴(所有种)云豹、中华白海豚、野骆驼、麋鹿 扭角羚、马来熊 两栖爬行动物 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 鸟类 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 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 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 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 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 遗鸥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兽类

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 棕熊(包括马熊)小熊猫、石貂、黄喉貂、水獭(所有种)小爪水獭 斑林狸、大灵猫、小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 猞猁、兔狲、金猫、渔猫、麝(所有种)河麂 马鹿(包括白臀鹿)水鹿、驼鹿、斑羚、藏原羚 鹅喉羚、鬣羚、黄羊、盘羊、岩羊、海南兔 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鳍脚目(所有种)鲸目(除一类外其它鲸类)两栖爬行动物 三线闭壳龟、大鲵、绿海龟、凹甲陆龟、玳瑁 大壁虎、山瑞、鳖、细痣疣螈、镇海疣螈、地龟 细瘰疣螈、虎纹蛙、云南闭壳龟、太平洋丽龟 贵州疣螈、大凉疣螈、棱皮龟 鸟类 角鸊鷉、赤颈鸊鷉、鹈鹕(所有种)鲣鸟(所有种)海鸬鹚 岩鹭、海南虎斑鳽、小苇鳽、彩鹳、白鹮 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所有种) 隼科(所有种)鹰科其它鹰类、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 雪鸡、血雉、红腹角雉、藏马鸡、蓝马鸡 原鸡、勺鸡、白冠长尾雉、锦鸡(所有种)灰鹤 蓑羽鹤、长脚秧鸡、姬田鸡、棕背田鸡、花田鸡 小青脚鹬、灰燕、小鸥、黑浮鸥、黄嘴河燕鸥 黑腹沙鸡绿鸠(所有种)黑颏果鸠、皇鸠(所有种)斑尾林鸽 鸦鹃(所有种)鸮形目、灰喉针尾雨燕、凤头雨燕、橙胸咬鹃

(完整版)《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0题) 1.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资源属于(C)所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条)A.个人B.集体C.国家 2.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 A.一级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珍贵和濒危野生动物 C.有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 3.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持狩猎证可在猎捕量限额管理范围内猎捕(A)。(《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条) A.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B.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C.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4.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C)。(《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 A.经主管部门许可可以猎捕、杀害 B.大量驯养繁殖成功后可以猎捕、杀害 C.禁止猎捕、杀害 5.因科学研究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B)申请特许猎捕证。(《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 A.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6.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应当(B)。(《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A.按国家赔偿法给予国家赔偿 B.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 C.由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给予补偿 7.《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确定每年的(A)月1至7日为江西省爱鸟周,11月为江西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 A.4 B.5 C.6 8.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C)。(《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 9.下列我省自然保护区中,被列为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是(A)。(《辅导讲话》P162) A.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B.井冈山自然保护区 C.庐山自然保护区 10.《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规定,每年的4月至(B)月为非重点保护的鸟类、兽类野生动物的禁猎期。(《辅导讲话》 P168) A.10 B.11 C.12 二、多项选择题(5题) 1.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ABC)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条)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同义词条: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目录 ?1兽纲 Mammalia ?2鸟纲 Aves ?3爬行纲 Reptilia ?4两栖纲 Amphibia ?5鱼纲 Pisces ?6文昌鱼纲 Appendicularia ?7珊瑚纲 Anthozoa ?8腹足纲 Gastropoda ?9瓣鳃纲 Lamellibranchia ?10头足纲 Cephalopoda ?11昆虫纲 Insecta ?12肠鳃纲 Enteropneusta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于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原林业部、农业部发布施行的一个保护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的名录。1993年4月14日,原林业部发出通知,决定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和附录Ⅱ所列非原产中国的所有野生动物(如犀牛、食蟹猴、袋鼠、鸵鸟、非洲象、斑马等),分别核准为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03年2月21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第7号令,将麝科麝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以全面加强麝资源保护。 该名录中的动物分为两个保护级别,罗马数字Ⅰ:表示保护级别为一级;Ⅱ:表示保护级别为二级。 编辑本段 兽纲 Mammalia 灵长目Primates 懒猴科Lorisidae 蜂猴(所有种) Nycticebus spp. Ⅰ 猴科Cercopithecidae 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 Ⅱ 熊猴Macaca assamensis Ⅰ 台湾猴Macaca cyclopis Ⅰ 猕猴Macaca mulatta 豚尾猴Macaca nemestrina Ⅰ 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 Ⅱ 叶猴属(所有种) Presbytis spp. Ⅰ 金丝猴(所有种) Rhinopithecus spp. Ⅰ 猩猩科Pongidae 长臂猿(所有种) Hylobates spp. Ⅰ

1.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一类保护动物名录 兽类 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 长臂猿(所有种)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 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 亚洲象、黑麂、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 鼷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 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 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 金丝猴(所有种)云豹、中华白海豚、野骆驼、麋鹿 扭角羚、马来熊 两栖爬行动物 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 鸟类 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 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 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 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 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 遗鸥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兽类 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

棕熊(包括马熊)小熊猫、石貂、黄喉貂、水獭(所有种)小爪水獭 斑林狸、大灵猫、小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 猞猁、兔狲、金猫、渔猫、麝(所有种)河麂 马鹿(包括白臀鹿)水鹿、驼鹿、斑羚、藏原羚 鹅喉羚、鬣羚、黄羊、盘羊、岩羊、海南兔 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鳍脚目(所有种)鲸目(除一类外其它鲸类)两栖爬行动物 三线闭壳龟、大鲵、绿海龟、凹甲陆龟、玳瑁 大壁虎、山瑞、鳖、细痣疣螈、镇海疣螈、地龟 细瘰疣螈、虎纹蛙、云南闭壳龟、太平洋丽龟 贵州疣螈、大凉疣螈、棱皮龟 鸟类 角鸊鷉、赤颈鸊鷉、鹈鹕(所有种)鲣鸟(所有种)海鸬鹚 岩鹭、海南虎斑鳽、小苇鳽、彩鹳、白鹮 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所有种) 隼科(所有种)鹰科其它鹰类、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 雪鸡、血雉、红腹角雉、藏马鸡、蓝马鸡 原鸡、勺鸡、白冠长尾雉、锦鸡(所有种)灰鹤 蓑羽鹤、长脚秧鸡、姬田鸡、棕背田鸡、花田鸡 小青脚鹬、灰燕、小鸥、黑浮鸥、黄嘴河燕鸥 黑腹沙鸡绿鸠(所有种)黑颏果鸠、皇鸠(所有种)斑尾林鸽 鸦鹃(所有种)鸮形目、灰喉针尾雨燕、凤头雨燕、橙胸咬鹃 黑胸蜂虎、绿喉蜂虎、犀鸟科、白腹黑啄木鸟、阔嘴鸟

实用文档之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

实用文档之"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计360种,隶属于31目86科。种名前带*号者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未标*号者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名录中各科、属、种均按拉丁学名排列。 一、哺乳纲 刺猬、小缺齿鼹、普通伏翼、爪哇伏翼、灰伏翼、东方蝙蝠、大蝙蝠、长翼蝠、大鼠耳蝠、山蝠、斑蝠、大蹄蝠、中蹄蝠、无尾蹄蝠、双色蹄蝠、普氏蹄蝠、中菊头蝠、小菊头蝠、角菊头蝠、皮氏菊头蝠、鲁氏菊头蝠、马铁菊头蝠、印度假吸血蝠、华南兔、豪猪、扫尾豪猪、赤腹松鼠、隐纹花松鼠、红白鼯鼠、棕鼯鼠、灰鼯鼠、中华竹鼠、银星竹鼠、白腹巨鼠、貉、赤狐、黄鼬、黄腹鼬、鼬獾、猪獾、狗獾、果子狸、食蟹獴、豹猫、野猪、小鹿、赤麂、毛冠鹿 二、鸟纲 小鸊鷉、凤头鸊鷉、普通鸬鹚、大白鹭、中白鹭、白鹭、池鹭、牛背鹭、苍鹭、草鹭、夜鹭、绿鹭、黄斑苇鳽、紫背苇鳽、栗苇鳽、黑鳽、东方白鹳、小白额雁、灰雁、豆雁、鸿雁、赤麻鸭、翘鼻麻鸭、绿翅鸭、绿头鸭、针尾鸭、花脸鸭、罗纹鸭、斑嘴鸭、赤膀鸭、赤颈鸭、白眉鸭、琵嘴鸭、青头潜鸭、凤头潜鸭、棉凫、长尾鸭、普通秋沙鸭、鹌鹑、中华鹧鸪、白眉山鹧鸪、灰胸竹鸡、雉鸡、白胸苦恶鸡、董鸡、黑水鸡、白骨顶、凤头麦鸡、剑鸻、环颈鸻、丘鹬、扇尾沙锥、针尾沙锥、青脚鹬、红脚鹬、白腰草鹬、矶鹬、白腰杓鹬、黑腹滨鹬、水雉、红嘴鸥、银鸥、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斑鸠、鹰鹃、四声杜鹃、小杜鹃、中杜鹃、大杜鹃、噪鹃、普通夜鹰、短嘴金丝燕、白腰雨燕、小白腰雨燕、普通翠鸟、蓝翡翠、三宝鸟、戴胜、蚁鴷、斑姬啄木鸟、黑枕绿啄木鸟、大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棕腹啄木鸟、栗啄木鸟、家燕、金腰燕、灰喉山椒鸟、赤红山椒鸟、黑短脚鹎、白头鹎、黄臀鹎、白喉红臀鹎、绿鹦嘴鹎、棕背伯劳、虎纹伯劳、红尾

猛禽

猛禽 1.鹰雕 外形特征:大型猛禽,头后有长的黑色羽冠,比棕腹隼雕的羽冠要 显著得多,常常垂直地竖立于头上。虹膜为金黄色,嘴为黑色,蜡 膜为黑灰色,脚和趾为黄色,爪为黑色。上体为褐色,有时缀有紫 铜色,腰部和尾上的覆羽有淡白色的横斑,尾羽上有宽阔的黑色和 灰白色交错排列的横带,头侧和颈侧有黑色和皮黄色的条纹,喉部 和胸部为白色,喉部还有显著的黑色中央纵纹,胸部有黑褐色的纵 纹,腹部密被淡褐色和白色交错排列的横斑,跗跖上被有羽毛,同 覆腿羽一样,都具有淡褐色和白色交错排列的横斑。翅膀下面和尾 羽的下面的黑色和白色交错的横斑极为醒目。虹膜金黄色,嘴黑色, 蜡膜灰黑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台湾、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地。 种群现状: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 2.金雕 外形特征:全长76~102厘米,翼展平均超过2.3米,体重2~7.2 千克。头顶黑褐色,后头至后颈羽毛尖长,呈柳叶状,羽基暗赤褐 色,羽端金黄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上体暗褐色,肩部较淡,背肩 部微缀紫色光泽;尾上覆羽淡褐色,尖端近黑褐色,尾羽灰褐色, 具不规则的暗灰褐色横斑或斑纹和一宽阔的黑褐色端斑;翅上覆羽 暗赤褐色,羽端较淡,为淡赤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 羽内翈基部灰白色,缀杂乱的黑褐色横斑或斑纹;次级飞羽暗褐色, 基部具灰白色斑纹,耳羽黑褐色。下体颏、喉和前颈黑褐色,羽基 白色;胸、腹亦为黑褐色,羽轴纹较淡,覆腿羽、尾下覆羽和翅下覆羽及腋羽均为暗褐色,覆腿羽具赤色纵纹。虹膜栗褐色,嘴端部黑色,基部蓝褐色或蓝灰色,蜡膜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佳木斯、绥化、广东、大兴安岭,吉林、云南西部,喜马拉雅山脉等地, 种群现状:被评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虽然并不是非常常见,但它们却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大型猛禽。 3.林雕 外形特征:又叫树鹰,中型猛禽,通体为黑褐色,跗跖被羽,尾 羽较长而窄,呈方形。飞翔时从下面看两翅宽长,翅基较窄,后 缘略微突出,尾羽上具有多条淡色横斑和宽阔的黑色端斑。嘴较 小,上嘴缘几乎是直的,鼻孔宽阔,呈半月形,斜状;外趾及爪 均短小,爪的弯曲程度不如雕属种类,而且内爪比后爪为长;两 翼后缘近身体处明显内凹,因而使翼基部明显较窄,使翼后缘突 出,飞翔时极微明显。下体也是黑褐色,但较上体稍淡,胸、腹 有粗着的暗褐色纵纹。嘴铅色,尖端黑色,蜡膜和嘴裂黄色,趾 黄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分布于福建、海南、台湾等地,但各地均极罕见,其 中在台湾为留鸟,在海南东南部为旅鸟。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54种)Ⅰ级(53) 光叶蕨 玉龙蕨 *水韭属 巨柏 苏铁属(所有种) 银杏 百山祖冷杉 梵净山冷杉 元宝山冷杉 资源冷杉(大院冷杉) 银杉 巧家五针松 长白松 台湾穗花杉 云南穗花杉 红豆杉属(所有种) 水松 水杉 *长喙毛茛泽泻 普陀鹅耳枥 天目铁木 伯乐树(钟萼木) 膝柄木 萼翅藤 *革苞菊 东京龙脑香 狭叶坡垒 坡垒 多毛坡垒 望天树 *貉藻 瑶山苣苔 单座苣苔 报春苣苔 辐花苣苔 *华山新麦草 银缕梅 *盾鳞狸藻 长蕊木兰 单性木兰 落叶木莲 华盖木

峨眉拟单性木兰 藤枣 *莼菜 珙桐 光叶珙桐 云南蓝果树 合柱金莲木 独叶草 异形玉叶金花 掌叶木 *发菜 Ⅱ级 法斗观音座莲 二回原始观音座莲亨利原始观音座莲对开蕨 苏铁蕨 天星蕨 桫椤科(所有种)蚌壳蕨科(所有种)单叶贯众 七指蕨 *水蕨属(所有种)鹿角蕨 扇蕨 中国蕨 贡山三尖杉 蓖子三尖杉 翠柏 红桧 岷江柏木 福建柏 朝鲜崖柏 秦岭冷杉 台湾油杉 海南油杉 柔毛油杉 太白红杉 四川红杉 油麦吊云杉 大果青扦 兴凯赤松 大别山五针松

红松 华南五针松(广东松)毛枝五针松 金钱松 黄杉属(所有种) 白豆杉 榧属(所有种) 台湾杉(秃杉) 芒苞草 梓叶槭 羊角槭 云南金钱槭 *浮叶慈菇 富宁藤 蛇根木 驼峰藤 盐桦 金平桦 天台鹅耳枥 *拟花蔺 七子花 金铁锁 十齿花 永瓣藤 连香树 千果榄仁 *画笔菊 四数木 无翼坡垒(铁凌) 广西青梅 青皮(青梅) 翅果油树 东京桐 华南锥 台湾水青冈 三棱栎 *瓣鲜花 *辐花 秦岭石蝴蝶 酸竹 *沙芦草 *异颖草 *短芒披碱草 *无芒披碱草

国家三有动物名录

国家三有动物名录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编辑 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一般指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强对我国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的规定,经研究,于2000年5月在北京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制定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于2000年8月1日以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发布实施。 中文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法律保障《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颁布时间1988年12月10日 发行时间2014.8.8

物种总数1591 昆虫总数110 哺乳纲 兽纲 MAMMALIA 6目14科88种 刺猬、达乌尔猬、大耳猬、侯氏猬、树鼩、狼、赤狐、沙狐、藏狐、貉、鼬、白鼬、伶鼬、黄腹鼬、小艾鼬、黄鼬、纹鼬、艾鼬、虎鼬、鼬獾、缅甸鼬獾、狗獾、猪獾、大斑灵猫、椰子狸、果子狸、小齿椰子猫、缟灵猫、红颊獴、食蟹獴、云猫、豹猫、野猪、赤麂、小麂、菲氏麂、毛冠麂、狍、驯鹿、草兔、灰尾兔、华南兔、东北兔、云南兔、东北黑兔、毛耳飞鼠、复齿鼯鼠、棕鼯鼠、云南鼯鼠、海南鼯鼠、红白鼯鼠、台湾鼯鼠、灰鼯鼠、栗褐鼯鼠、灰背大鼯鼠、白斑鼯鼠、小鼯鼠、沟牙鼯鼠、飞鼠、黑白飞鼠、羊绒鼯鼠、低泡飞鼠、松鼠、赤腹松鼠、黄足松鼠、蓝腹松鼠、金背松鼠、五纹松鼠、白背松鼠、明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橙腹长吻松鼠、泊氏长吻松鼠、红颊长吻松鼠、红腿长吻松鼠、橙喉长吻松鼠、条纹松鼠、岩松鼠、侧纹岩松鼠、花鼠、扫尾豪猪、豪猪、云南豪猪、花白竹鼠、大竹鼠、中华

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名单

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名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名单 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从野生动物管理学角度讲,濒危动物是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所列动物,以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濒危动物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是指濒危动物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野生种群数量较少,存在灭绝的危险。相对性是指某些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绝对数量并不太少,但相对于同一类别的其他动物物种来说却很少;或者某些濒危动物虽然在局部地区的野生种群数量很多,但在整个分布区内的野生种群数量却很少。 一些国家或地区视为濒危物种的野生动物,在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并不视为濒危动物。一些种类的濒危动物在得到了有效保护、其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上升、不再有灭绝危险时,也可以退出濒危动物的行列。 濒危动物等级的划分,有两种方法: 1.两级法这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划分的标准,它是根据物种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资源数量、濒危程度以及是否为中国所特有等多项因素综合评价、论证而制定的。 I级:指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绝灭的野生动物。 II级:指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 2.六级法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着名的《红皮书》中对受危胁物种的分级方法,近年来我国出版的部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也开始用此法。 绝灭(Ex):指野生状态下已经绝迹,但人工饲养或放养的尚有残存,如麋鹿。 国内绝迹(Ex):指国内野生状态的已经绝迹,国外尚有野生的,如高鼻羚羊。 濒危(E):野生种群数量已降低到濒临灭绝或绝迹的临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继续,如朱鹮、华南虎。 易危(V):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势必沦为"濒危"者,或因接近某"濒危"级别,而必须予以保护以确保"濒危"种的生存,如金猫、云豹。 稀有(R):从分类订名以来,总共只有为数有限的发现纪录者,如沟牙鼯鼠。 不足(I):情况不甚明显,但有迹象表明可能属于或疑为濒危或趋危者,如普氏原羚、假吸血蝠。 濒危动物目录 1.哺乳类 中文名学名保护级别 单孔目Monotremata 长吻针鼹ZaglossusbruijniEN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日国务院批准,一九八九年一月十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农业部令第1 号发布,自一九八九年一月十四日施行) ━━━━━━━━━━━━━━━━━━━━━━━━━━━━━━━━━━━━━ ━━━━━━━━━━━━━━━━━━━━━━━━━━━━━━━━ 保护级别 中名学名 Ⅰ级Ⅱ级 ──────────────────────────────── 兽纲 MAMMALIA ──────────────────────────────── 灵长目PRIMATES 懒猴科 Lorisidae orisidae蜂猴(所有种)Nycticebus spp. Ⅰ 猴科 Cercopithecidae Cercopithecidae短尾猴Macacaarctoides Ⅱ 熊猴Macaca assamensis Ⅰ 台湾猴Macaca cyclopis Ⅰ 猕猴Macaca mulatta Ⅱ 豚尾猴Macaca nemestina Ⅰ 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 Ⅱ 叶猴(所有种)Prsbytis spp. Ⅰ 金丝猴(所有种)Rhinopithecus spp. Ⅰ 猩猩科 Pongidae 长臂猿(所有种)Hylobates spp. Ⅰ ──────────────────────────────── 鳞甲目PHOLIDOTA 鲛鲤科 Manidae 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Ⅱ ──────────────────────────────── 食肉目CARNIVORA 犬科 Canidae 豺Cuon alpinus Ⅱ ━━━━━━━━━━━━━━━━━━━━━━━━━━━━━━━━ ━━━━━━━━━━━━━━━━━━━━━━━━━━━━━━━━ 保护级别 中名学名 I级 II级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是最初由原林业部和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共同制定并发布的一份由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名录。其中,保护等级分为第一和第二级,具体划分了水生和陆生动物,并确定了由林业和林业行政部门管辖的特定物种。《名录》于1988年12月10日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原林业部和农业部发布施行,之后也经历了些许变更。《名录》的颁布把对于这些野生动物的保护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如有人违反相关法规(如捕杀或倒卖名录内所列的野生动物),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2019年,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调整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1] 2020年6月,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 [2] 2020年6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有关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19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8日通过,1989年3月1日起施行)第二章第九条规定(国家对珍贵、

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7],原林业部和农业部共同拟定了一份名录,列出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白鳍豚、中华鲟等)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猕猴、黑熊、金猫、马鹿、黄羊、天鹅、玳瑁、文昌鱼等),名录还对水生、陆生动物作了具体划分,明确了由渔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的具体种类。该名录于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 [8],1989年1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农业部令第1号发布,自发布日起施 行 [9]。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修正)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修正)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拯救濒临灭绝的物 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境内从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及相关活动,均须遵守本条例。 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适用渔业法、渔业条例等法律、法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野生动植物包括: (一)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一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 (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动植物 本条例所称野生动植物制品,是指野生动植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协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录按照国家公布的 执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公布,报国务院备案;省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名录,由省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公布。 第六条设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基金,基金的征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管理和禁食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成员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中小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知识 教育。 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义务,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掌握列入保护对象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消长情况,为保护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第九条在珍稀或者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动植物种的主 要生存繁殖地区,按照国家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或者资源贫乏的地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限期性的禁猎采区、禁猎采期。分布零散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明令保护。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自然保护区、禁猎采区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

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名录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农业厅关于公布《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江西省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通知 (赣林资发[1995]30号) 各地区行政公署,省辖市、各县(市)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第二款、《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制定的《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江西省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公布施行。请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工作。 附件: 一、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一)陆生部分 中名俗名学名 兽纲 MAMMALIA 狼△野狗 Canis lups 狐毛狗 Vulpes vulpes 貉獾狗 Nyctereutes pocyonoides 黄腹鼬△香茹狼 Mustela kathiah 黄鼬黄鼠狼 Mustela sibirca

鼬獾猸子 Melogale moshata 食蟹獴△石犴 Herpestes urva 果子狸△花面狸 Paquma larvata 豹猫野猫、狸子 Felis bengalensis 毛冠鹿青麂 Elaphodus cephalophus 赤麂黄麂 Muntiacus muntiak 小麂麂子 鸟纲 AVES 小鸊鷉王八鸭子 Podiceps ruficollis 凤头 普通鸬鹚鱼鹰 Phalacrocorax carbo 苍鹭老等 Ardea cinerea 草鹭 A. purpurea 大白鹭△ Egretta alba 白鹭△ 池鹭棕包颈 Ardeola bacchus 绿鹭 Budurus stalianus 牛背鹭△ Budurus ibis 黑 dupetor flavicollis 大麻 Botaurus striatus 鸿雁铁嘴鹅 Anser cygnoides 豆雁铜嘴鹅 灰雁红嘴鹅

国家一二级水生保护动物

一、水生博物馆所藏的一、二级保护水生动物标本有: 一级:中华白海豚鼋中华鲟达氏鲟库氏砗磲鹦鹉螺红 珊瑚 二级、棱皮龟大鲵大理裂腹鱼大珠母贝苍珊瑚江豚真海豚沙珊瑚苍珊瑚绿海龟玳瑁山瑞鳖 二、水生博物馆一二级水生保护动物的濒危及保护现状如下: 中华白海豚 (一)濒危现状 1、在中国

据杨光等观察,广西北海至大风江河口区的中华白海豚有200多头左右[1]。 据1997-1999年调查,初步推断厦门海域约有60头中华白海豚[2]。估计台湾西部的种群数量在30-200头之间[3]。 Jeferson(2000)统计认为,香港的中华白海豚数量从春季85头到秋季的163头之间[4]。 广东省湛江水域数量约不足100头[5]。 2、在全球 中国南部珠江口种群数量至少有1,000头[6];厦门种群有80头[7];台湾海峡东部种群有99头[8];雷州半岛种群有237头[9]。 澳大利亚水域昆士兰的克利夫兰湾有34-54头[10],摩顿湾有119-163头。[11] 南非东开普省海岸的阿尔哥亚湾有450头[12];南非夸祖鲁-纳塔尔海岸理查德湾有170-244头[13];莫桑比克马普托湾有105头[14];莫桑比克巴扎鲁托群岛有60头[15];桑给巴尔有58-65头[16]。 (二)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级。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种(NT),2008年评估。 列入香港《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170条)和《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第586 条) 引用文献 [1] 杨光, 王倩, 徐信荣. 2004. 北部湾中华白海豚的种群现状与保护对策[Z]. 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2 ]刘文华, 黄宗国. 2000. 厦门中华白海豚的分布和数量. 海洋学报. 22(6):

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手册

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野生动物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人类的好朋友。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兽类约有450多种、鸟类有1186种、爬行类320种、两栖类210种左右、鱼类3000多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在这些野生动物中,有很多世界上稀有的,有的还是我国特有的。如体态肥硕、性情温顺的大熊猫,机警敏捷的金丝猴,全身雪白、头顶独红的丹顶鹤,体形奇特的麋鹿等。 这些野生动物,不仅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野生动物,让它们得到合理的繁衍,对于改善自然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近些年,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其数量越来越少。其中的原因,有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引起动物生活不适,有人类乱砍滥伐,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还有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些珍贵动物就有在球上灭绝的危险。 1988年11月,我国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目的就是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国家把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以外,各省、市、自治区还有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朱鹮、丹顶鹤等97种。 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小熊猫、穿山甲、黑熊、天鹅、鹦鹉

等238种。还有许多种动物属于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是公民的义务,因为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公共财产的一部分。另外,野生动物资源是自然资源,有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的效益,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讲,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比如说燕子,燕子能帮我们把田里的害虫吃掉。如果我们人类杀害捕捉它们,它们会吃掉那些常常来搔扰我们的蚊子,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吗?没有了燕子,我们的周围变得很多害虫,这些害虫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坏处呀! 比如说青蛙,青蛙也能帮我们吃田里的害虫,可以说是田里的警察。我们支捕杀他们,一旦没有了青蛙,田里的害虫越来越多,害虫不断地吃菜,难道我们会有美好的丰收吗? 比如说猫头鹰,猫头鹰捉田鼠,是对我们人类有好处的,人类却常常捕猎它们。没有猫头鹰,田鼠会增加。田鼠吃的庄稼和菜就更多了,我们人类一样没有好的收成。所以,我们要保护以上的动物。同时,我们还要保护其他的野生动物! 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人类是否将动物当朋友看待呢?人人都在为保护动物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偏偏有那么一部分人,利令智昏,疯狂地捕杀野生动物。难道我们对动物做出的“承诺”失效了吗?难道我们都不去想想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不要再不择手段地伤害危在旦夕的野生动物了,生态灾难不能重演! 最后,我们以一个地球人的身份呼吁大家: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一、野生动物保护的一般知识

保护生物学

专业课程论文 ` 题目:鸦鹃的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性状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生物科学2011级 姓名:蒋雪 学号:20110513636 指导教师:彭建军

鸦鹃的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性状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蒋雪 指导教师彭建军 摘要:鸦鹃科的种类在全世界共有27种,分布于非洲、印度、东南亚、东至澳大利亚。中国只有褐翅鸦鹃和小鸦鹃2种,见于长江以南地区。即褐翅鸦鹃,又名大毛鸡,小鸦鹃又名小毛鸡。著鸡酒就是用这两种鸟体为主要原料浸制而成的。褐翅鸦鹃和小鸦鹃广布我国东南各省,数量较多。在6 0年代,仅两广的毛鸡年产量就达十万至数十万只,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同时鸦鹃还有较大的药用价值。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更加增强, 对自然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及.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 人类活动的加剧, 全球环境迅速恶化,人类对鸦鹃的大量捕杀,鸦鹃数量急剧下降,进一步威胁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丰富的生物资源,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已成为人类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在中国,鸦鹃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因此对鸦鹃的开发利用及保护研究成了一大焦点。 关键词:鸦鹃;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开发利用 1 鸦鹃的生态学 1.1鸦鹃的分布 1.1.1 褐翅鸦鹃的分布褐翅鸦鹃( Cent ropussinens is) 是鹃形目、杜鹃科、鸦鹃属的鸟类,翼和翕为红褐色,通体乌黑的羽毛上闪烁着山野特有的紫蓝色金属光泽( 依西华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的福建采标本描述),性极机警,不善飞行,善隐蔽,目前已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南部和海南岛,在以上地区都为留鸟。 1.1.2 小雅鹃的分布小鸦鹃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我国分布于安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香港、海南、福建、台湾、河南等地。 1.2鸦鹃的生活习性根据查阅文献得知,褐翅鸦鹃在常绿阔叶落叶林中出现几率为零,说明其没有选择在这种环境中活动,其主要选择的生境类型是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边缘、灌木林、灌草丛、农耕地。从相关资料可以看出: ( 1) 褐翅鸦鹃不选择阴郁度在80%以上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在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植被类型中没有发现其进入或活动过,遇见率为零。这可能和其树木的高度和树林的阴郁度有关,该鸟不善飞行,一般飞得是很高,所以没有选择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植被类型活动。( 2) 选择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边缘和灌木林作为其主要的歇息生境。在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边缘和灌木林生境中发现其多数是站在树上或是枝条上歇息、跳跃、戏耍。占 19. 35%;灌木林出现占3. 23%。该鸟选择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边缘

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农业厅关于公布《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江西省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的通知 (赣林资发[1995]30号) 各地区行政公署,省辖市、各县(市)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第二款、《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制定的《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江西省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公布施行。请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工作。 附件: 一、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一)陆生部分 中名俗名学名 兽纲 MAMMALIA 狼△野狗 Canis lups 狐毛狗 Vulpes vulpes 貉獾狗 Nyctereutes pocyonoides 黄腹鼬△香茹狼 Mustela kathiah 黄鼬黄鼠狼 Mustela sibirca 鼬獾猸子 Melogale moshata 食蟹獴△石犴 Herpestes urva 果子狸△花面狸 Paquma larvata 豹猫野猫、狸子 Felis bengalensis 毛冠鹿青麂 Elaphodus cephalophus 赤麂黄麂 Muntiacus muntiak 小麂麂子 M.reevesi 鸟纲 AVES 小鸊鷉王八鸭子 Podiceps ruficollis 凤头 P.cristatus 普通鸬鹚鱼鹰 Phalacrocorax carbo 苍鹭老等 Ardea cinerea 草鹭 A. purpurea 大白鹭△ Egretta alba 白鹭△ E.garzetta 池鹭棕包颈 Ardeola bacchus 绿鹭 Budurus stalianus 牛背鹭△ Budurus ibis 黑 dupetor flavicollis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本法规定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是指野生动物的整体(含卵、蛋)、部分及其衍生物。 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 第三条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保障依法从事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人工繁育等保护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培育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五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相关保护规划和措施,并将野生动物保护经费纳入预算。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通过捐赠、资助、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活动,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公益事业。 本法规定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是指野生动物野外种群生息繁衍的重要区域。 第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关举报或者控告违反本法的行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机关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七条国务院林业草原(1)、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和支

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日期:1991-08-05 00:00 发布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一年八月五日辽政发〖1991〗43号公布) 兽纲 序号中名(别名)学名 1狼Canis lupus 2狐狸(赤狐、草狐狸、火狐狸)Vulpes vulpes 3貉(貉子)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4黄鼬(黄鼬狼、黄皮子)Mustela sibirica 5香鼬(香鼠、香鼠子)Mustela altaica 6青鼬(蜜狗、黄喉貂、黄▲(yao))Martes flavigula 7银鼠(伶鼬、白鼠)Mustela nivalis 8艾虎(地狗)Mustela eversmanni 9猪獾(沙獾、猪鼻獾)Arctonys collaris 10狗獾(獾子、芝麻獾)Meles meles 11豹猫(山狸子、狸猫)Felis bengalensis 12野猪(山猪)Sus scrofa 13狍(狍子)Capreolus capreolus 14普通刺猬(刺猬、刺球子)Erinaceus europaeus 15达乌尔猬(短棘猬)Hemiechinus daurieus 鸟纲 序号中名(别名)学名 16红喉潜鸟Gavia stellata 17黑喉潜鸟Gavia arctica 18白嘴潜鸟Gavia immer 19黑颈▲▲(piti)(王八鸭子、水葫芦)Podiceps caspicus 20白额鹱Puffinus leucomelas 21红脸鸬鹚(水老鸦)Phalacrocorax urile 22大白鹭(鹭鸶)Egretta alba 23小白额雁(弱雁)Anser erythropus 24鸿雁(洪雁、大雁)Anser cygnoides 25黑雁(大雁)Branta bernicla 26豆雁(大雁、东方豆雁)Anser fabalis 27绿翅鸭(小水鸭、小麻鸭、八鸭)Anas crecca 28斑嘴鸭(大麻鸭、蒲鸭)Anas poecilorhyncha 29黑嘴鸥Larus saundersi

2020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2020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年月日湖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年月日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年月日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年月日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年月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年月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十一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拯救濒临灭绝的物种,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境内从事野生动植物的猎采、经营、驯养繁殖和其他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有关的活动,均须遵守本条例。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适用渔业法、湖南

省渔业条例等法律、法规。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野生动植物包括: (一)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一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 (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三)国家、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植物。 本条例所称野生动植物产品,是指野生动植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协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录按照国家公布的执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公布,报国务院备案;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名录,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公布。 第六条设立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基金,基金的征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条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