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实验指导201609(1)讲解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实验指导201609(1)讲解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实验指导201609(1)讲解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实验指导

主要内容:

实验一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

实验二方便食品中淀粉α-化程度测定

实验三油脂氧化的测定

实验四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测定

实验要求

一、实验前的预习

实验前请做好预习,将原理、步骤以及计算过程弄清楚,并写在实验记录本上。结合所学知识,弄清楚实验中用到的一些知识点,并将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二、实验过程

1、实验前认真听老师讲解实验原理、过程及要求。

2、不熟悉的仪器设备,请在老师指导后使用,切勿随意乱动。

3、实验台面试剂药品架上必须保持整洁,所用的试剂,用完后请立即盖严放回原处。

4、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和数据应即时如实地填在记录本上。

5、实验中应记录使用仪器的类型,编号以及试剂的规格、浓度等,以便于实验报告的书写。

6、每次实验都请签到,并按老师的要求写在相应的位置。

7、每次实验前,请班长安排同学轮流值日,值日人员要负责当天实验室的卫生,安全,实验结束前请值日员督促同学完成各自的整理任务。值日人员离开实验室前,应检查水、电、门窗等是否关闭。

三、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写出实验报告,报告的格式如下:

实验编号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仪器、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

实验一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模拟实验测定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美拉德反应即蛋白质、氨基酸或胺与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美拉德反应开始,以无紫外吸收的无色溶液为特征。随着反应不断进行,还原力逐渐增强,溶液变成黄色,在近紫外区吸收增大,同时还有少量糖脱水变成5-羟甲基糖醛(HMF),以及发生键断裂形成二羰基化合物和色素的初产物,最后生成类黑精色素。本实验利用模拟实验:即葡萄糖与甘氨酸在一定pH缓冲液中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后测定HMF的含量和在波长为285nm处的紫外吸光值。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水浴锅、试管等。

试剂:均以相应的AR级试剂配制。

1、0.5 mol/L葡萄糖溶液:90 g葡萄糖溶解于1 L蒸馏水中。

2、0.5 mol/L蔗糖溶液:85.5 g蔗糖溶解于0.5 L蒸馏水中。

3、0.5 mol/L甘氨酸溶液:37.5 g甘氨酸溶解于1 L蒸馏水中。

4、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4 g氢氧化钠溶解于1 L蒸馏水中。

5、0.1 mol/L盐酸溶液:4 mL浓盐酸溶液溶解于0.5 L蒸馏水中。

6、2%亚硫酸钠溶液:10 g亚硫酸钠溶解于0.5 L蒸馏水中。

四、操作步骤

1、取7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1.0mol/L葡萄糖溶液和0.1mol/L甘氨酸溶液,编号为A0, A1,A2,A3,A4,A5, A6。按下列顺序加试剂。

2.用pH试纸测出A1,A2,A3 的pH值。

3. A1,A2,A3,A4,A5, A6 6支试管置于90℃水浴锅内并记时,分别于30in, 40min, 50min, 60min后取出,冷却。(每组只做一个时间)

4. A0,A3 进行全波长吸收扫描,找到最大吸收波长。

5. 在A3最大吸收波长下检测A1,A2,A3,A4,A5, A6 各试管在不同时间下的吸光值。

表1 各试管中加入试剂

编号葡萄糖甘氨酸NaOH HCl H2O Na2SO3蔗糖

A0 5ml 5ml

A1 5ml 5ml 2ml

A2 5ml 5ml 1ml 1ml

A3 5ml 5ml 1ml 1ml

5ml 5ml 1ml 1ml

A4(不

加热)

A5 5ml 5ml 1ml 1ml

A6 5ml 1ml 1ml 5ml

五、思考题

1. 简述美拉德反应机理及过程

2、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实验二、淀粉类食品中α-化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α-淀粉酶的作用,观察淀粉制品α-化度的差别,理解生淀粉、老化淀粉和糊化淀粉的酶解速度差异,从而了解糊化淀粉对于食品加工和人体消化吸收的意义。理解糖的还原性质和淀粉及酶解产物与碘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淀粉食品在含充足水分条件下加热到糊化温度以上发生糊化。糊化后快速脱水可以固定在α-状态,缓慢降温则可能发生老化。淀粉糊化度的高低可以用α-化度来表示,而α-化度高,则容易为淀粉酶所水解,因此α-化度也是衡量淀粉人体肠道消化难易程度的一个指标。

用碘量法测定淀粉酶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的含量,可以反映出淀粉的α-化度。淀粉与碘形成包合物从而呈现颜色,其颜色深浅与淀粉的糖链长度和分子状

态有关。碘量法测定中淀粉作为指示剂。

C6H12O6+I2+NaOH——→ C6H12O7 +NaI+H2O

I2(过量部分) +2NaOH = NaOI+NaI+H2O

NaOI+NaI+2HCl =NaCl+ I2+H2O

I2+Na2S2O3 = NaI+ Na2S4O6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材料

生玉米淀粉、速食绿豆粥、预糊化食品、老化的粉丝、老化的米饭等。

2、试剂

a. 淀粉酶(活力单位3000~5000)固体

b. 0.1 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24.8 g硫代硫酸钠溶解后移入1 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c. 0.1 mol/L的碘标准溶液:称取碘1.28g 和碘化钾3g,先将碘化钾溶解于少量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碘,使其全部溶解后,移入100mL 棕色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置避光处待用。

d. 10%硫酸溶液:17.7 mL浓硫酸溶解后移入1 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e. 1 mol/L盐酸溶液:83.3 mL浓盐酸溶解后移入1 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f. 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4 g氢氧化钠溶解后移入1 L容量瓶,冷却定容。

3、实验器材

25mL 滴定管、250mL 三角瓶、100mL 量筒、5ml 移液管、100ml 容量瓶、滴管、搅棒、滤纸、漏斗、电炉、铁架台、铁圈、石棉网、分析天平、研钵、50℃恒温水浴。

四、实验步骤:

1.取3个碘量瓶A,B,C,分别称取粉碎后经60目筛的样品1.00克两份,置于A,B瓶中,以C瓶做空白对照。

2.分别加入50mL水,并将A瓶放在电炉上微沸2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

3.向各瓶加入稀释的糖化酶0.1g,摇匀后一起置于50℃恒温水浴中保温1h。

4.取出,立即向每瓶中加入1M盐酸溶液2mL,终止糖化。

5.将各三角瓶内反应物移入容量瓶定容至100ml后过滤。

6.分别取滤液10 mL置于250 mL碘量瓶中,准确加入0.1M的碘标准溶液5mL及0.1M氢氧化钠溶液18mL,盖严放置15min。

7.打开瓶塞,迅速加入10%硫酸溶液2 mL,以0.1M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记录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五、计算

α-化度=(V0-V2)/(V0-V1)×100%

V0——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mL。

V2——滴定未糊化样品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mL。

V1——滴定糊化样品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mL。

六、分析与讨论

请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此次实验的关键点有哪些?你认为自己的实验做的如何?应该注意哪些环节?

七、思考题

1.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是什么?

2.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在酶解后的产物加入碘水之后颜色有所差异,为什么?

3.预糊化淀粉、老化淀粉和生淀粉的α-化度差异原因是什么?

实验三油脂氧化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掌握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二、原理

脂肪氧化的初级产物是氢过氧化物ROOH,因此通过测定脂肪中氢过氧化物的量,可以评价脂肪的氧化程度。同时脂肪氧化的初级产物ROOH可进一步分解,产生小分子的醛、酮、酸等,因此酸价也是评价脂肪变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实验中过氧化值的测定采用碘量法,即在酸性条件下,脂肪中的过氧化值与过量的KI反应生成I2,用Na2S2O3滴定生成的I2,求出每千克油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称为脂肪的过氧化值(POV)。

酸价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进行。即以酚酞作指示计,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中和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酸价越高,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

三、仪器和试剂

(一)仪器

碱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移液管1ml、天平(感量0.001g)、量筒100ml

碘价瓶250ml、微量碱式滴定管5ml、量筒5ml ,50ml、移液管

(二)试剂

1.丁基羟基甲苯(BHT)。

2.0.01mol/L Na2S2O3:用标定的0.1mol/L Na2S2O3稀释而成。

3.氯仿一冰乙酸混合液:取氯仿40ml加冰乙酸60ml,混匀。

4.饱和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10g,加水5ml,贮于棕色瓶中,如发现溶液变黄,应重新配制。

5.0.5%淀粉指示剂:500mg淀粉加少量冷水调匀,再加一定量沸水(最后体积约为100ml)。

6.0.1mol/L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7.中性乙醚—95%乙醇(2 :1)混合溶剂:临用前用0.1mol/L碱液滴定至中性。8.1%酚酞乙醇溶液。

四、实验步骤

油脂样品

1 室温保存食用油

2 添加0.012g BHT,60℃加热6-8h的油脂

3 未添加BHT, 60℃加热6-8h的油脂

(一)过氧化值测定

1.称取混合均匀的油样2-3g于碘量瓶中,或先估计过氧化值,再按表称样。

2.加入氯仿-冰已酸混合液30ml,充分混合。

3.加入饱和碘化钾溶液1ml,加塞后摇匀,在暗处放置3-5分钟。

4.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混合后立即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时,加淀粉指示剂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

5.同时做不加油样的空白试验。

表1油样称取量

估计的过氧化值(毫克当量)所需油样(g)

0--12 5.0--2.0

12--20 2.0-1.2

20--30 1.2--0.8

30--500.8--0.5

50--900.5--0.3

(二)酸价测定

1.按表1称取均匀的油样注入锥形瓶。

2.加入中性乙醚-乙醇溶液50ml,摇动,使油样完全溶解。

3.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碱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秒内不消失,记下消耗的碱液体积V

表2 油样取样量

估计酸价油样量(g)准确度

<1200.05

1-4100.02

4-5 2.50.01

15-750.50.001

>750.10.0002(四)结果计算

(一)过氧化值(POV)

式中:N——Na2S2O3溶液摩尔浓度(mol/L)

V——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ml)

W——称取油脂重量(g)

双试验结果匀许差不超过0.4meq/kg ,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

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二)酸价

式中:N——氢氧化钾的摩尔浓度

V——消耗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ml)

W——称取油脂重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mg KOH/g油,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五、注意事项

1.测定蓖麻油时,只用中性乙醇而不用混合溶剂。

2.测定深色油的酸价,可减少试样用量,或适当增加混合溶剂的用量,以百里酚酞或麝香草酚酞作指示剂,以使测定终点的变色明显。

3.滴定过程中如出现混浊或分层,表明由碱液带进水过多,乙醇量不足以使乙醚与碱溶液互溶。一旦出现此现象,可补加95%的乙醇,促使均一相体系的形成。

4.加入碘化钾后,静置时间长短以及加水量多少,对测定结果均有影响。

5.过氧化值过低时,可改用0.005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六、思考题

1、油脂氧化的检测指标还有哪些?

实验四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以蛋清蛋白、卵黄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明胶为原料,了解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食品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物理化学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及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主要包括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等。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非常复杂,受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比如,蛋白质种类、蛋白浓度、温度、溶剂、pH、离子强度等。

三、实验材料和试剂:

蛋清蛋白;

2%蛋清蛋白溶液:取2g蛋清加98g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液;

5%蛋清蛋白溶液:取5g蛋清加95g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液;

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大豆分离蛋白粉;

1M盐酸;1M氢氧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硫酸铵溶液;酒石酸粉末;硫酸铵粉末;氯化钠;氯化钙饱和溶液;水溶性曙红Y;明胶;植物油。

四、仪器设备:

100ml/50ml烧杯、普通玻璃试管、带盖刻度试管、50ml塑料离心管、pH试纸、恒温水浴锅、天平等。

五、实验步骤:

1. 蛋白质的水溶性

⑴在50mL的小烧杯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并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清蛋白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⑵在四个试管中各加入0.15g大豆分离蛋白粉,分别加入5mL水,5mL饱和食盐水,5mL 1mol?mL-1的氢氧化钠溶液,5mL 1mol?mL-1的盐酸溶液,摇匀,在温水浴中温热片刻,观察大豆蛋白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

在第1、2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3mL,析出大豆球蛋白沉淀。第3、4支试管中分别用1mol?mL-1盐酸及1mol?mL-1氢氧化钠中和至pH4~4.5 (用pH试纸测定),观察沉淀的生成,解释大豆蛋白的溶解性及pH对大豆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2. 蛋白质的乳化性

取2.5ml卵黄蛋白加入250ml三角锥形瓶中,加入47.5mL水,0.25g氯化钠,混合均匀后,一边摇匀一边加入植物油10mL,加完后,手握锥形瓶,较强烈的振荡5min使其分散成均匀

的乳状液,静置10min ,待泡沫大部分消除后,观察乳化效果,油相和水相是否出现分层? 从乳化层中取出10mL 于玻璃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溶性曙红Y 溶液数滴,将染色均匀,取一滴乳状液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被染色部分为水相,未被染色部分为油相,根据显微镜下观察所得到的染料分布,确定该乳状液是属于水包油型还是油包水型。用红色表示水相,白色表示油相,绘制示意图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图所示两种乳状液:(此图中用黑色代表油相、白色代表水相)

图1 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乳状液形态示意图

3. 蛋白质的起泡性

(1) 取两个50mL 带刻度的塑料离心管,分别加入2%和5%的蛋清蛋白溶液15mL ,扭紧盖,同时用力上下震荡1-2min, 观察泡沫产生的数量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从刻度上分别读取产生泡沫的体积V ,起泡性计算如下:

起泡性(%)= 溶液原体积泡沫体积= 15

V

×100%

静置,分别记录泡沫消除的时间,表示泡沫稳定性。

(2) 取三支带盖玻璃刻度试管,各加入2%蛋清蛋白溶液5mL ,其中一份加入酒石酸0.1g ,一份加入氯化钠0.1g ,另一支做对照,混匀后,用pH 试纸测定各管的pH, 然后以相同的方式振荡2min ,观察泡沫产生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并按上式计算起泡性。分别记录泡沫消除的时间,表示泡沫稳定性。

4. 蛋白质的胶凝作用

⑴ 在试管中取1mL 蛋清蛋白,加1mL 水和几滴饱和食盐水至溶解澄清,放入沸水浴中,加热片刻,观察凝胶的形成。

⑵ 在100mL 烧杯中加入2g 大豆分离蛋白粉,40mL 水,在沸水浴中加热不断搅拌均匀,稍冷,将其分成二份,一份加入5滴饱和氯化钙,另一份加入5滴蒸馏水,放置温水浴中数分钟,观察比较凝胶的生成情况。

⑶ 在试管中加入0.5g 明胶,5mL 水,水浴中温热溶解形成黏稠溶液,冷后,观察凝胶的生成。

思考题: (1) 酒石酸和氯化钠对蛋白质形成的泡沫稳定性有何影响?为什么? (2) 什么是凝胶作用?影响大豆蛋白凝胶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经典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我国居民来说,每日膳食纤维摄入的理想水平是(C) A. 10?15克 B. 15?20克 C. 20?25克 D. 25?30克 2?以下食物搭配能较好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是(A ) A. 大豆+面粉 B. 鸡蛋+猪瘦肉 C. 大米+大白菜 D. 带鱼+猪肝 3?以下各类人群中,蛋白质营养状况处于负氮平衡的是(D ) A. 青少年 B. 正常成年人 C. 孕妇 D. 消耗性疾病患者 4.1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产生的能量是(D ) A. 9.0千焦 B. 16.74 千焦 C. 16.81 千焦 D. 37.56 千焦 5?摄入混合膳食时,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相当于基础代谢的( B) A. 5% B. 10% C. 15% D. 20%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蒸馏水比自来水营养 B. 经济发展了,营养问题就解决了 C. 保健食品的营养价值高 D. 早中餐高质量、高营养,晚餐应清淡 7. 以下含有维生素 B12的豆制品是() A. 豆浆 B. 豆腐

C. 豆干 D. 豆腐乳 8. 有明显降血糖作用的蔬菜是() A. 萝卜 B潢瓜 C. 苦瓜 D. 冬瓜 9. 大米过分淘洗容易引起损失的营养素是() A. 维生素A B. B族维生素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E 10. 在加热情况下最容易发生氧化聚合的油脂种类是() A. 大豆油 B. 橄榄油 C. 亚麻油 D. 花生油 11. 可明显减少维生素、矿物质等水溶性营养素损失的烹调方式是() A. 炸 B. 蒸煮 C. 烤 D. 微波加热 12. 长期食用精白米等精制食品时,易患的营养缺乏病是() A. 干眼病 B. 脚气病 C. 癞皮病 D. 佝偻病 13. 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食物是() A. 淡水鱼类 B. 禽肉 C. 畜肉 D. 海水鱼类 14. 以下含维生素 C最丰富的食物是() A. 鲜枣 B. 苹果 C. 西瓜 D. 梨 15. 蛋白质的质和量均较高的豆类品种是() A. 大豆 B. 绿豆 C. 赤小豆 D. 豌豆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论文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课后体会 民以食为天,我们人生于世,最密切相关的就是吃!可以见得食品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我们机体运动或者思考都需要能量,而这些都需要我们从食物中获得。但是,仅仅获取能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人体,体内的各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含量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使得我们健康正常的生活。这些对人体密不可分的物质我们称之为营养。 营养是人类从外界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过程,即食物在体内经消化、吸收、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益智健体、抗衰防病、延年益寿的综合过程。平衡营养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不可一味摄取单一的营养素,也不可毫不选择的摄取各种营养素,要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平衡。我们人体的构成大致可以总结 为: 不难得看出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组织的正常代谢依赖着必需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通过合理膳食而获得。营养因素对疾病的防治以及衰老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晚年的健康状况更为密切。营养良好的人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膳食呢?第一是全面平衡,即样样都吃,不挑食,不偏食。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达到平衡膳食之目的。营养学家建议: 1、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以提高膳食蛋白质数量和质量,但要防止过剩。 2、改变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食物结构,增加鸡和鸭等禽类、水产品和乳类的摄入量,防止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过剩。 3、增加大豆制品的摄入量,以改善膳食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 4、稳定粮食的摄入量,保持我国"五谷为养"的优良传统,但要限制蔗糖摄入量,目前可以纽特健康糖代替蔗糖,防止热量摄入过多。 5、保证蔬菜摄入量,最好每人每天能摄入各种蔬菜500克左右,以确保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来源。 6、食用菌应纳入膳食结构,因其所含蛋白质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含多种微量元素,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营养学实验

营养学实验 自编教材

营养学实验指导 何计国戴蕴青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月修订年20065 实验一体格测量 原理: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体形的维持不

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营养因素的影响,所以常常把身长、体重、以及体形方面的测量参数用作评价营养状况的综 合观察指标。 一.测量指标 1.体重 2.身长 3.胸围 4.上臂围、上臂肌围 5.皮褶厚度等。 上述指标中以身高和体重最重要,它综合反映了蛋白质,热能等心摄入利用和贮备情况反映了机体、肌肉、内脏的发育和潜在能力。二.测量方法 1、体重:被测者在测量之前1小时内禁食,排空尿液粪便。测量时脱去衣服、帽子和鞋袜,只着背心(或短袖衫)和短裤,安定地站(坐或卧)于秤盘中央。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 数点后两位。 2、身高:测量身高应当固定时间。一般在上年10时左右,此时身长为全日的中间值。

3、胸围:成人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平静呼吸时的中间数读至0.1厘米。 4、上臂围:左臂自然下垂,用软尺先测出上臂中点的位置,然后测上臂中点的周长。 5、皮脂厚度:测量一定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表示或计算体内脂肪量。脂肪的变动与热能供给十分密切。 (1)三头肌部: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2厘米处。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后方,使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定者以左手姆指及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然后从姆指下测量1厘米左右之皮脂厚度。 (2)肩胛下部:左肩胛骨下角下方约2厘米处。上肢自然下垂,与水平成45°角测量。 (3)腹部:用左手姆指及食指将距脐左方1厘米处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与正中线平行 捏起呈皱褶,不要用力加压,在约距姆指1厘米处的皮肤皱褶根部,用皮褶计测量。一般要求在一个部位测定3次、取平均值。 三、评价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汇总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草坪N 、P 、K 的含量测定 焦志敏 施鹏程 赵娜 冯海燕 陈瑜 梁希07-2 一、 草样的采集 1.选定地点:根据本实验的目的——测定校园内草坪中氮磷钾的含量,以评定草坪的营养状况,选择了主楼前的一片草坪,即东起白皮松、青扦,西到香椿、沙地柏所包括的范围内的草坪(如下图所示)作为实验草样。 2.采集草样:由于采集测定的草样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采集时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如上图),在样地中的四个顶点和对角线的中点和交点各取草样,组成平均样品。同时,所采集的草样长势基本一致、未受到病虫害,以及草样顶端新成熟的健壮叶。由于草坪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在采样时,选取了同一时间进行。 二、 样品的制备、保存 1.样品的洗涤:由于采取的草样带有泥土或喷洒的肥料药剂,为了避免草样的污染,故样品先进行洗涤,一般用湿布擦净表面的沾染物即可。 2.样品的杀青与保存:测定营养成分常用干燥样品,所以洗净的样品必须尽快干燥,以减少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如果延迟过久,细胞的呼吸和霉菌的分解都会消耗组织的干物质而致改变各成分的百分含量、蛋白质也会裂解成较简单的含氮化合物。杀青要有足够的温度,但温度又不能太高,因此,分析用的植物鲜样要分两步干燥,先将鲜样在80—90℃烘箱中烘30分钟,然后,降温至60 香椿沙地柏青杄

—70℃,逐尽水分,大约要用12~24小时。 3.样品的研磨、过筛:干燥的样品要用研钵或带刀片的磨样机粉碎,并全部过筛。而筛孔的选择视称样的大小而定,通常可用圆孔直径为1mm的筛,但本实验称样仅1g左右,故使用0.5mm的筛进行筛选。样品过筛后充分混匀,然后保存于密封的磨口广口瓶中,瓶外贴放一样品标签。 三、样品的消煮及定容 1.样品的称量:称样时将样品充分混匀后多点勺取,使用电子天平(1/1000)称取1g的样品,然后装入100ml开氏瓶底部,并在瓶外注明小组名称,避免混淆。 2.样品消煮:向装有测定样品的开氏瓶中加入1ml水润湿,再加入5ml浓H2SO4(化学纯比重为1.84)摇匀,然后加1滴高氯酸,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使固体物消失成为溶液,待H2SO4发白烟、溶液成褐色时,拿下来冷却,再加1滴高氯酸,继续加热消煮约5—10分钟,如此反复一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取下冷却,然后用水将消煮液定量地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定容。 四实验方法与结果 1 N元素的测定: (1)实验目的:测定草样中的氮元素含量,以此掌握测定植物氮含量的方法 (2)方法原理: 植物样品经开氏消煮、定容后,吸取部分消煮液碱化,使铵盐转变成氨,经蒸馏和扩散,用H3BO3吸收,直接用标准酸滴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3)试剂 40%(m/v)NaOH溶液 2%H3BO3—指示剂溶液 取标准溶液〔C(HCl或1/2H2SO4)=0.01mol/L〕 碱性溶液 (4)操作步骤: 蒸馏法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含NH4—N约1ml),用定氮仪蒸馏。(5)结果计算 全N%=C(v-v0)×0.014×100/(m×v2/v1) 式中 C—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0.0093 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ml; 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ml; 0.014—N的毫摩尔质量,g/mmol; m—称样量,g;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 使用凯氏定氮仪: V=17.981ml V0=0.868ml 由公式可得:

7月自学考试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食品营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98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是在( )。 A.1982年 B.1986年 C.1992年 D.1997年 2.在食物的热效应中,耗能最高的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脂肪和蛋白质的混合 3.糖类的净能量系数是( )。 A.4千卡 B.7千卡 C.9千卡 D.16千卡 4.根据氮平衡指标,青少年的氮平衡应( )。 A.>0 B.=0 C.<0 D.≤0 5.以下为必需氨基酸的是( )。 A.丙氨酸 B.甘氨酸 C.丝氨酸 D.蛋氨酸 6.以下食物中生物价最低的是( )。 A.全牛奶 B.牛肉 C.大米 D.大豆 7.以下属于痕量元素的是( )。 A.钾 B.锌 C.钙 D.氯 8.以下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 1

A.维生素B B.维生素C C.维生素H D.维生素D 9.钙在肠的吸收减少,自肾的排泄增多,不能沉着在骨骼是因为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0.以下属于成酸性食品的是( )。 A.洋葱 B.蛋黄 C.柠檬 D.牛奶 11.维生素B1又称为( )。 A.核黄素 B.生物素 C.硫胺素 D.钴胺素 1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三级预防中的第一级预防也称( )。 A.三早预防 B.病因预防 C.临床预防 D.康复性预防 13.肥胖症每天烹调用油应低于( )。 A.15克 B.20克 C.25克 D.30克 14.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每天的食盐量为( )。 A.1~2克 B.3~5克 C.5~6克 D.6克以上 15.以下食物中GI最高的是( )。 A.小米 B.粳米 C.玉米面 D.荞麦 16.以下食物中糖尿病患者应当忌食是( )。 A.黄豆 B.魔芋 C.燕麦 D.蜜饯 17.以下属于影响骨质疏松发生发展主要营养素的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水 2

食品化学与分析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一章绪论 1、食品化学的定义:从化学角度与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 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与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 贮藏与运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与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与安全性 影响的科学。 2、食品化学的分类:㈠根据研究内容分为:食品营养化学、食品色 素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工艺化学、食品物理化学与食品 有害成分化学㈡根据研究对象分为:食品碳水化合物化学、食品 油脂化学、食品蛋白质化学、食品酶学、食品添加剂化学、维 生素化学、食品矿质元素化学、调味品化学、食品香味化学、 食品色素化学、食品毒物化学、食品保健成分化学。 3、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1、确定食品的组成、营养价值、安全性 与品质等重要特性2、食品贮藏加工过程中各类化学与生物化 学反应的步骤与机制3、确定影响食品品质与安全性的主要因 素4、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与动力学行为及其环境因素 的影响 4、食品分析的定义:对食品中的化学组成以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 因素的研究与探讨食品品质与食品卫生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 5、食品分析检验的内容:㈠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㈡食品添加剂的 检验㈢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㈣食品新鲜度的检验㈤掺假 食品的检验

6、食品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㈠感官分析法(所使用的感觉器官 不同,感官检验分为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听觉检验。常用的检验方法:差别检验法、类别检验法、分析或 描述性检验法)㈡理化分析法(根据原理与操作方法不同可以分 为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⑴光学分析法⑵电化 学分析法⑶色谱分析法)㈢微生物分析法㈣酶分析法 第二章食品成分及其结构与性质 1、生物体系的基本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核酸、 维生素、矿物质与水。 2、自由水:食品中与非水成分有较弱的作用或基本没有作用的水, 这部分水主要靠毛细管力维系,称为游离水或体相水。 3、结合水:存在于食品中的与非水成分通过氢键结合的水。就是食 品中与非水成分结合的最牢固的水。水通过氢键与大分子结合 的那部分水又称为束缚水,通过氢键与离子结合的那部分水又 称为离子化水。 4、单分子层水:与食品中非水成分的强极性基团如羧基、氨基、羟 基等直接以氢键结合的第一个水分子层。在-40℃下不结冰,也 不能为被微生物利用。一般来说,食品干燥后安全贮藏的水分含 量要求即为该食品的单分子层水。 5、多分子层水:单分子层水之外的几个水分子层包含的水,这部分 水占据单分子覆盖层旁边未覆盖的非水物表面位置以及单分子 覆盖层外位置。

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

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 (一)目的意义 使学生掌握营养评价中常用的人体形态、体格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有关器械的使用和校正方法。 (二)原理 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体形的维持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营养因素的影响,所以常常把身长、体重、以及体形方面的测量参数用作评价营养状况的综合观察指标。 (三)测量工具 软尺、体重秤、身高测试仪、皮褶计、 (四)测量指标 1.体重 2.身长 3.胸围 4.上臂围、上臂肌围 5.皮褶厚度等。 (五)测量方法 1、体重:被测者在测量之前1小时内禁食,排空尿液粪便。测量时脱去衣服、帽子和鞋袜,只着背心(或短袖衫)和短裤,安定地站(坐或卧)于秤盘中央。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 2、身高:测量身高应当固定时间。一般在上年10时左右,此时身长为全日的中间值。 3、胸围:成人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平静呼吸时的中间数读至0.1厘米。 4、上臂围:左臂自然下垂,用软尺先测出上臂中点的位置,然后测上臂中点的周长。 5、皮脂厚度:测量一定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表示或计算体内脂肪量。脂肪的变动与热能供给十分密切。 (1)三头肌部: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2厘米处。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后方,

使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定者以左手姆指及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然后从姆指下测量1厘米左右之皮脂厚度。 (2)肩胛下部:左肩胛骨下角下方约2厘米处。上肢自然下垂,与水平成45°角测量。 (3)腹部:用左手姆指及食指将距脐左方1厘米处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与正中线平行捏起呈皱褶,不要用力加压,在约距姆指1厘米处的皮肤皱褶根部,用皮褶计测量。一般要求在一个部位测定3次、取平均值。 (六)营养评价 可以根据体测量评价参考数值所列的正常参考值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测量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然后进行评价。 1. 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身长(厘米)–105。 2. 体质指数(BMI) 体重(公斤) BMI(体质指数)= ———————— 身长(米)2 体质指数也是较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以体质量(kg)/身高(m)2表示。判断标准是: 消瘦正常超重肥胖 男<20 20~25 25~28 >28 女<19 19~24 24~27 >27 3. 皮褶厚度 皮褶厚度用来表示皮下脂肪的厚度,为防止误差应选择3个或3个以上测量的部位,多选择肩胛下、肱三头肌、脐旁3个测量点。以平均值作判断标准:消瘦正常肥胖 男<10mm 10~40mm >40mm 女<20mm 20~50mm >50mm (七)注意事项

2018年自学考试《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5g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为( ) A.10 kcal B.15 kcal C.20 kcal D.25 kcal 2.人体氮唯一的来源是( ) A.脂肪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碳水化合物 3.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矿物质 4.以下哪项是膳食纤维的主要特征? ( ) A.提供能量 B.节约蛋白质作用 C.吸水作用 D.构成细胞和组织成分 5.成年女性铁营养状况良好时,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应为( ) A. 110g/L B. 120g/L C. 130g/L D. 140g/L 6.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是( ) A.蔬菜 B.牛奶 C.动物肝脏 D.谷类

7.下列哪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功能? (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8.碘的食物来源主要是( ) A.蔬菜类 B.粮谷类 C.豆制品 D.海产品 9.1000ml乳汁中含热量为( ) A.200kcal B.300kcal C.500kcal D.700kcal 10.婴儿辅食添加开始的时间是( ) A.1~2个月 B.4~6个月 C.8个月 D.1岁以后 11.谷类食物中哪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低? ( ) A.色氨酸 B.赖氨酸 C.组氨酸 D.蛋氨酸 12.天然牛奶中缺乏哪种营养素? ( ) A.优质蛋白质 B.钾 C.铁 D.钙 13.畜禽肉类主要提供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2、维生素A B.维生素C、维生素A C.维生素B1、维生素C D.维生素C、维生素D 14.婴儿首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 )

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优选5篇.doc

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优选5篇 【导语】 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优选5篇由***整理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 篇1: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2: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3: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4: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5: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正文】 篇1: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本次实训,是对我本事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十分有意义的。 经过这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我动手做项目的本事。 在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原先,学的时候感叹学的资料太难懂,此刻想来,有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

在这次实训中还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本事,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首先,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本事,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我动手操作的本事,在工作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其次,实训中的项目作业也使我更加有团队精神。 从那里,我学会了下头几点找工作的心态: 一、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主角转化。 仅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仅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经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仅有经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主角的转换。 二、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提高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当把学习作为坚持工作进取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进取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本事,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三、提高工作进取性和主动性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展此刻自我面前的是一片任自我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职责。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认为大学生实习难,就业难,除非你有关系,能给你简便找到工作,否则就难逃市场选择的厄运。我在该公司实习总结了五个攻略,只能智勇

营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析什么是: 营养学;研究合理利用食物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提高旧能,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科学 营养素:食物中含有的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化学物质 完全蛋白质(其他几个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不但能够维持人体身体健康并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必须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过慢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有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必须脂肪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不饱和脂肪酸(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膳食纤维:一切不能为人体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包括存在于豆类、谷类、水果蔬菜中的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基础代谢: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热量。即在无任何体力和紧张思维活动、全身肌肉松弛、消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情况下,用以维持体温和人体必需的生理功能所需的热量。 热能:热能又称热量、能量等,它是生命的能源。人的每天劳务活动、体育运动、上课学习和从事其他一切活动,以及人体维持正常体温、各种生理活动都要消耗能量。 合理营养:其目的是促使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确保各组织器官和机能的正常活动。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寿命 运动员营养:研究运动员在不同的训练或比赛情况下的营养需要,营养因素与机体机能、运动能力、体力适应与恢复以及运动性饿疾病等的关系 2填空 必须氨基酸有几个?(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氨酸 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分别有?(脂溶: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 水溶: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 维生素C、生物素、叶酸、泛酸、维生素PP)哪些是7大营养物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无机盐、水、膳食纤维)人体能量消耗得方式(基础代谢的消耗、运动的生热效应、食物的生热效应、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 简答题 1?蛋白质、糖、脂肪的营养功效(蛋白质:构成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构成机能物质,调节生理功能;供给热能;人的记忆过程也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脂肪:储存和功能;组织细胞的组成部分;防护作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进饱腹感、改善膳食的感官性状;糖;有补充体液、供给能量、补充血糖、强心利尿、解毒等作用。葡萄糖为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体内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同时供给热量,或以糖原形式贮存,能促进肝脏 的解毒功能,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2?维生素ABC的功用(维生素 A :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康; 促进生长发育;抗氧化和抗癌作用;维生素 B :维生素B1能促进糖类的新 陈代谢,维护心脏和神经的健康;增进食欲与消化功能;维生素B2能促 进生长发育,维护眼睛,皮肤健康;维生素B12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 熟,维持机体正常的造血功能,防止脂肪肝。维生素C : 参与氧化还原作 用;促进胶蛋白的合成;提高应激能力;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增强机体 饿免疫力和抗癌作用。 3?人体水的摄入方式和代谢方式各有几种?(摄入:固体食物中的水、饮水、代谢水。排出: 尿液、粪便中的水、从肺及皮肤蒸发的水、) 4?运动员的合理营养内容是什么?(保持热量平衡;提供平衡膳食和多样食物;食物的体积 小且易于吸收;合理的膳食制度;食物的烹调加工要合理;营养品的补充问题。

食品营养学试题和答案

《食品营养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 1、营养: 2、蛋白质的功效比值: 3、amino acid score: 4、食品的成酸成碱作用: 5、膳食指南: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为了指导居民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许多国家制订有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即:()。 A、DRIs B、RDAs C、RNI D、EAR 2、胃酸由()构成,由胃粘膜的壁细胞分泌。 A、硫酸 B、盐酸 C、醋酸 D、鞣质酸 3、胃粘液的主要成分为()。 A、胃蛋白酶原 B、胃蛋白酶 C、胃酸 D、糖蛋白 4、小肠液是由十二指肠和肠腺细胞分泌的一种()性液体。

A、酸性 B、弱酸性 C、碱性 D、弱碱性 5、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 A、消化食物 B、吸收营养素 C、吸收水分 D、消化食物残渣 6、一般来说,机体所需要能量的()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 A、30% B、50% C、60% D、70% 7、据用“弹式热量计”测定,1g蛋白质在体外燃烧平均产生热量为()。 A、17.15 kJ B、39.54 kJ C、23.64 kJ D、18.61 kJ 8、食物中的营养素在消化道并非100%吸收,一般混合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吸收率依次为()。 A、96%,92%,98% B、98%,95%,92% C、98%,92%,95% D、95%,98%,92% 9、人体铁的总量约为()。 A、4~5g B、8~15g C、14~15g D、114~115μg 10、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平均约为()。 A、10% B、16% C、26% D、6.25% 11、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碘在体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锌的生理功能一般分为催化、结构、调节功能; C、硒遍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以肝脏中浓度最高;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 试卷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食品加工07-1,2,3班、营养检测07-1,2,3班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 食品: 2、 消化: 3、 自由水: 4、 食品添加剂: 5、 食品营养强化: 二、选择题(共10空,每题1.5分,共15) 1. 食品中的主要成分,一般不包括: ( ) A.蛋白质 B.水分 C.脂肪 D.维生素 2. 人激烈运动时肌肉有酸痛感,原因是 ( ) A.肌肉中糖经乳酸发酵生成乳酸 B.肌肉糖经酒精发酵生成酒精 C.肌肉被拉伤 D.其他 3. 下面式子能正确表示蛋白质水解过程的是 ( ) A.蛋白质→胨→肽→氨基酸 B.蛋白质→肽→氨基酸→胨 C.蛋白质→氨基酸→肽→胨 D.蛋白质→胨→氨基酸→肽 4. 淀粉糊化温度一般为多少? ( ) A. 100℃以上 B.20℃~40℃ C. 60℃~80℃ D.60℃以下 5. 绝大多数的酶是 ( )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脂肪 D 多糖 6. 米淘洗后,从膳食营养来看,下列哪种营养素的损失最大? ( ) A.维生素B 1 B.维生素A C.蛋白质 D.淀粉 7. 果胶酶在水果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软化肉类 B.软化果蔬 C.产生风味 D.导致褐变 8. 绿叶蔬菜久煮变黄,这是由于其叶绿素发生反应生成何种成分之故? ( ) A.脱镁叶绿素 B. 叶绿醇 C.叶绿酸 D.脱叶醇基叶绿素 9. 烹调异味大的动物原料常加入香辛料,这是利用气味间的什么作用? ( ) A.夺香 B.消杀 C.对比 D.协同 10. LD 50是动物的 ( ) A.半数致死量 B.致死量 C.75%致死量 D.25%致死量 ……………………………………………………………装………………订………………线……………………………………………………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植物营养学实验技术》

实验一植株粗灰分及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一、植株粗灰分的测定(直接灰化法)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植株灰化的条件和判断灰化完全的标准; (2)灼烧的温度必须控制在适宜温度; (3)样品应先炭化,以防灰化时爆燃,引起残灰飞失。 2、实验原理 将样品在高温下灼烧,有机物化分解挥发,剩下的部分即为植株粗灰分。 3. 需用的仪器和试剂 仪器:高温电炉、万分之一天平、调温电炉、瓷坩埚。 4. 实验步骤 样品预处理:吹干→烘干→粉碎过筛→混匀→装瓶。 测坩埚重:洗净→灼烧→冷却→称重 炭化、灰化:称样→炭化→灰化→冷却→称重。 5. 教学方式 每个班分成两个小班,每个小班安排一个老师负责讲解、指导,每个学生动手操作。 6. 考核要求 (1)能正确判断植株样品是否灰化完全; (2)明确要先碳化的原因。 7. 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清楚项目测定的目的意义、测定方法、原理、操作步骤、结果计算、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分析或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 二、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⑴实验目的 掌握H2SO4—H2O2消化—蒸馏定氮法测定植株全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⑵实验要求 溶液中残余的H2O2必须分解除去;消化完全标志是溶液无色透明;检查2%硼酸溶液pH值是否变化;蒸馏定氮时注意消化管密封;确保待测液中NH3蒸馏完毕。

2.实验内容或原理(不包括硝态氮) 植物样品首先经浓硫酸的脱水碳化、氧化等一系列作用后,而未被硫酸破坏和分解的有机物和碳又经过双氧水分解出的新生态氧的强烈氧化作用,从而使有机氮等转化为无机铵盐,消煮液中的铵用半微量蒸馏法定氮,从而计算出植株中氮的含量。 3.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⑴需用的仪器 150ml(细口)、250ml三角瓶;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电热板或普通电炉、定氮仪等 ⑵需用的试剂 浓硫酸、双氧水、2%硼酸溶液、定N指示剂等 4.实验步骤 称植株样品→加浓硫酸和H2O2消化→容量瓶中定容→准确吸取一定体积待测液用蒸馏法定氮→结果计算。 5.教学方式 实验操作过程分小班进行,即指导学生人数每位教师不得超过16人;学生实验过程是一人一组。实验前老师先检查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情况,再由老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们再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中老师应随时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或指出操作不当等问题,最后检查每位学生实验过程所得原始数据。 6.考核要求 ⑴植株样品的消化过程和消化完全的标志 ⑵定氮仪的测定原理和使用 ⑶待测液定量体积估算 ⑷标准铵态氮的回收实验 ⑸硼酸吸收液和氢氧化钠加入量的估算 ⑹硫酸标准溶液浓度的选择 7.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写明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原始数据记录、结果计算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分析或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 三、植株全磷含量的测定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产能营养素净能量系数最高的是() A.蛋白质B.脂肪 C.糖类D.乙醇 2.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宜比例应为()A.1﹕1﹕1 B.1﹕2﹕1 C.1﹕1﹕2 D.2﹕1﹕1 3.从构成上分类,果糖属于() A.单糖B.双糖 C.寡糖D.多糖 4.以下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视黄醇B.硫胺素 C.核黄素D.叶酸 5.我国古代提出“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概念的着作是()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 C.《饮食概要》D.《黄帝内经》 6.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同类互换原则,以下可用于替换馒头的食物是() A.黄豆B.瘦猪肉 C.菠菜D.面包 7.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应与作息时间和劳动状况相匹配,一般每日午餐所占的比例应为 ()A.20% B.30% C.40% D.50% 8.我国为预防内陆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所采取的食品强化方法是() A.食盐加碘B.食盐加铁 C.面粉加碘D.面粉加铁 9.人体发生厌食和异食癖时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 A.钙B.碘 C.硒D.锌 10.过量食用后,最容易引起维生素A中毒的是()

A.瘦猪肉B.胡萝卜 C.芒果D.鱼肝油 11.以下有关糖尿病人饮食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吃蛋类B.应控制总能量的摄入C.不能吃水果D.不能吃含淀粉多的食物12.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摄入过多的() A.钙B.钠 C.钾D.磷 13.体质指数(BMI)的计算公式为() A.体重(kg)/身高(m)2 B.身高(m)2/体重(kg)C.体重(kg)/身高(cm)2 D.身高(cm)2/体重(kg)14.所有谷类食物均不含 ...的维生素是() A.硫胺素B.核黄素 C.烟酸D.抗坏血酸 15.稻米中含量最高的糖类是() A.葡萄糖B.淀粉 C.果糖D.麦芽糖 16.与绿叶蔬菜的绿色深浅呈正相关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 1 B.维生素B 2 C.维生素C D.维生素K 17.以下不同部位猪肉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奶脯B.后臀尖 C.里脊肉D.肋条肉 18.牛奶通过发酵变成酸奶,在这个过程中,营养素含量增加的是()A.钙B.铁 C.乳糖D.B族维生素 19.鱼类食物中含量较低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0.以鲜奶作为良好食物来源的营养素是() A.碘B.铁 C.钙D.硒 21.以下食品类别中营养素密度最高的是() A.甜饮料B.酒类 C.动物油脂D.绿叶蔬菜

食品营养学实验1-3

实验一烹调前后食物总抗坏血酸含量的改变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一)目的意义 食物中的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形式。当食物放置时间较长或经过烹调处理后,有相当一部分抗坏血酸转变为脱氢型,脱氢型的抗坏血酸仍有85%左右的维生素C活性,测定总抗坏血酸可以评价烹调方法对食物中抗坏血酸的影响。 (二)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根据脎在硫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 1. 恒温箱:37 ±0.5℃。 2.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3. 捣碎机。 4. 4.5mol/L硫酸: 谨慎地加250mL硫酸(比重1.84)于70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5. 85%硫酸:谨慎地加900mL硫酸(比重1.84)于100mL水中。 6.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溶解2g2,4-二硝基苯肼于100mL4.5mol/L硫酸内,过滤。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用前必 须过滤。 7. 2%草酸溶液:溶解20g草酸(H2C2O2)于700mL水中,稀释至1000mL。 8. 1%草酸溶液:稀释500mL2%草酸溶液到1000mL。 9. 1%硫脲溶液:溶解5g硫脲于500mL1%草酸溶液中。 10. 2%硫脲溶液:溶解10g硫脲于500mL1%草酸溶液中。 11. 1mol/L盐酸:取100ml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12.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溶解100mg纯抗坏血酸于100 mL1%草酸中,配成每毫升相当于1mg抗坏血酸。 13. 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盐酸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 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检验铁离子方法:利用普鲁士蓝反应。将2%亚铁氰化钾与1%盐酸等量混合,将上述洗出滤液滴入,如有铁离子则产生蓝色沉淀。 (四)操作步骤 1.样品的制备 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1)烹调处理将食物分为两份,一份不进行烹调处理,另一份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 (2)样品提取均匀取未经烹调及烹调后的样品100g加100g2%草酸溶液,倒入捣碎机中打成匀浆,取10~40g 匀浆(含1~2mg抗坏血酸)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滤液备用。

食品营养学课程含试验内容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四、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学时) (1)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内容(2)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3)国内外的营养状况 (4)营养与膳食问题(5)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 第二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学时) (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2)脂类的消化与吸收(3)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4)维生素的消化与吸收(5)矿物质的消化与吸收(6)水的吸收(7)消化系统概况(8)营养素的体内运输(9)消化产物的排泄 第三章能量(2学时) (1)能量与能量单位(2)能值及其测定(3)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4)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5)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6)基础代谢(7)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8)能量代谢失衡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2学时) (1)碳水化合物的功能(2)食品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3)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4)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5)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6)功能性低聚糖第五章脂类(2学时) (1)脂类的功能(2)脂类的组成及其特征(3)脂肪在精练加工过程中的变化(4)脂类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营养问题(5)脂肪的营养评价(6)脂类的供给量和食物来源(7)脂肪在体内的动态变化(8)具有特殊功效的脂类(9)必需脂肪酸、磷脂(11)胆固醇的健康作用及其过量危害 第六章蛋白质和氨基酸(2学时) (1)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2)蛋白质的功能(3)氨基酸与必须氨基酸(4)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6)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7)蛋白质的摄取与食物来源(8)蛋白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9)氮平衡(10)具有特殊功效的肽与氨基酸 第七章维生素(2学时) (1)维生素概述(2)水溶性维生素(3)脂溶性维生素(4)维生素在加工时损失的一般情况(5)维生素与健康 第八章矿物质(2学时) (1)矿物质概述(2)矿物质功能(3)食品的成酸与成碱作用(4)食品中的矿物质(5)食品加工对矿物质含量的影响(6)重要的矿物质元素(7)矿物质与健康 第九章水和膳食纤维(2学时) (1)水的功能(2)水的需要量及其来源(3)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4)膳食纤维的作用(5)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6)膳食纤维的摄取与食物来源 第十章营养与膳食平衡(2学时)

经典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我国居民来说,每日膳食纤维摄入的理想水平是( C) A.10~15克 B.15~20克 C.20~25克 D.25~30克 2.以下食物搭配能较好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是(A ) A.大豆+面粉 B.鸡蛋+猪瘦肉 C.大米+大白菜 D.带鱼+猪肝 3.以下各类人群中,蛋白质营养状况处于负氮平衡的是(D ) A.青少年 B.正常成年人 C.孕妇 D.消耗性疾病患者 4.1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产生的能量是(D ) A.9.0千焦 B.16.74千焦 C.16.81千焦 D.37.56千焦 5.摄入混合膳食时,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相当于基础代谢的( B) A.5% B.10% C.15% D.20%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水比自来水营养 B.经济发展了,营养问题就解决了 C.保健食品的营养价值高 D.早中餐高质量、高营养,晚餐应清淡 7.以下含有维生素B12的豆制品是() A.豆浆 B.豆腐 C.豆干 D.豆腐乳 8.有明显降血糖作用的蔬菜是() A.萝卜 B.黄瓜 C.苦瓜 D.冬瓜

9.大米过分淘洗容易引起损失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A B.B族维生素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10.在加热情况下最容易发生氧化聚合的油脂种类是() A.大豆油 B.橄榄油 C.亚麻油 D.花生油 11.可明显减少维生素、矿物质等水溶性营养素损失的烹调方式是() A.炸 B.蒸煮 C.烤 D.微波加热 12.长期食用精白米等精制食品时,易患的营养缺乏病是() A.干眼病 B.脚气病 C.癞皮病 D.佝偻病 13.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食物是() A.淡水鱼类 B.禽肉 C.畜肉 D.海水鱼类 14.以下含维生素C最丰富的食物是() A.鲜枣 B.苹果 C.西瓜 D.梨 15.蛋白质的质和量均较高的豆类品种是() A.大豆 B.绿豆 C.赤小豆 D.豌豆 16.以下属于优质铁食物来源的是(D.瘦肉 ) A.牛奶 B.大米 C.菠菜 D.瘦肉 17.下列食物中含钙最高的是() A.虾皮

植物营养学实验

实验一根系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淋洗法) 根系是作物吸收养分的重要器官,作物根系阳离子代换量(Cation Exchange Content, CEC)的大小,大体上可反映根系吸收养分的强弱和多少,因此,测定根系阳离子代换量(CEC)对于了解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与指导合理施肥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方法原理 根系中的阳离子,在稀HCl中,能被H+代换出来,而根系所吸收的H+量与代换出来的阳离子量相等。在洗去多余的HCl溶液后,用中性KCl溶液将H+代换出来,以KOH溶液滴定至pH 7.0,根据消耗KOH的浓度和用量,计算出阳离子代换量(以每1kg干根的厘摩尔数表示)。 二、操作步骤 从田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株若干(尽可能不要损坏根系),先用水冲洗根系,再放在筛子上置于水中轻轻振荡,至洗净为止,后再用蒸馏水冲洗数次,然后切去地上部分,置于30℃烘箱中烘干(一般烘8 h以上),将烘干根样取出磨细,过18~25号筛(0.7~1.0 mm),混合均匀,贮于广口瓶中备用。 称取烘干磨细的根样0.1000 g,放入180~250 mL烧杯中,先加几滴蒸馏水使根系湿润,避免以后操作时根浮在液面上,再加0.01 mol·L -1HCl 100 mL,搅拌5 min,待根样下沉后,将大部分盐酸连同根样倒入漏斗中过滤,然后用蒸馏水漂洗至无Cl-为止(用AgNO3检验)(一般用110~200 mL蒸馏水,少量多次即可洗至无Cl-)。再用尖头玻棒将过滤纸中心穿孔,以100 mL KCl(事先调至pH 7.0)逐渐将过滤纸上的根样全部洗入原烧杯中,用pH计测定根-KCl 悬浮液pH值,然后加7~8 d酸碱混合指示剂,用0.01 mol·L -1 KOH滴定至兰绿色(保持30 s 不变),记下所消耗的0.01 mol·L -1 KOH 毫升数,并以此计算出根系的阳离子代换量(以每1kg干根的厘摩尔数表示)。 三、结果计算 CEC(cmol·kg-1)= N KOH×V KOH ×100 根样干重(g) 四、注意事项 1、过滤及漂洗时,溶液不超过漏斗的2/3处,并遵守“少量多次”的洗涤原则。 2、滴到终点后,以摇荡10下不变色为准,如时间过长,终点会变到原来的颜色。 五、试剂配制 1、1 mol·L -1 KCl溶液;称取分析纯KCl 74.55 g,溶于800 mL蒸馏水中,用KOH调至溶液pH 值到7.0后定容于1 L容量瓶中。 2、0.01 mol·L -1 KOH溶液;称取分析纯KOH 0.561 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 L。 3、0.01 mol·L -1 HCl;吸取比重1.19的浓HCl 0.83 mL,用蒸馏水定容至1 L。 4、酸碱混合指示剂;1份0.1%中性红酒精溶液与1份0.1%次甲基兰酒精溶液混合。 5、2 %的AgNO3溶液;称取2 g AgNO3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 mL。 六、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