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电学基础知识全面总结

一.真空中的静电场与真空中的稳恒磁场比较:

静电场稳恒磁场

理论基础

库仑定律:安培定律:

场的产生静止电荷稳恒电流

场的描述

电场强度:

磁感应强度:

场的性质

有源无旋场(保守场:引入势函

数):

无源有旋场:

场的计算(三种方

法)

库仑定律;

高斯定理(见场的性质);

毕-萨定律:

安培环路定理(见场的性

质):

三个定义(见场的描述)元场源的场

点电荷的场:电流元的磁场:

电场力

安培力:

洛仑兹力:

二.库仑电场与感生电场的比较:

库仑电场感生电场

由电荷产生;

有源场:(见场的性质)

无旋场:(见场的性质)

由变化的磁场产生;

无源场:

有旋场:

1. 都具有场这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的各种基本属性;

2. 都对电荷有力的作用,场矢量的定义相同;

在导体中感生电场可引起电荷的堆积,从而建立库仑场。

三.磁介质与电介质的比较:

磁介质电介质

微观

模型

分子环流:电偶极矩:

描述磁(极)化状态的量

磁化强度矢量:极化强度矢量:

介质对场的影响

磁化电流(束缚电流)产生附加场

束缚电荷产生附加场

辅助矢量

磁场强度:

电位移矢量:

高斯定理与环路定理

高斯定理:

环路定理:

高斯定理:

环路定理:

四.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比较:

传导电流位移电流

由电荷运动产生,与电荷宏观定

向运动有关;

存在于导体中,方向始终与电场

方向相同:

有热效应,遵从焦耳—楞次定

律。

由变化电场产生,与电荷宏观定向运动无关;

存在于真空、介质和导体中,方向与电场方向可

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在导体和真空中无热效应,在介质中发热,但不

遵从焦耳—楞次定律。

都可以激发磁场;

都遵从安培环路定理;

具有相同的单位

大学物理电磁学总结

大学物理电磁学总结 电磁学部分总结静电场部分 第一部分: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电场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它同实物一样也具有能量、动量、质量等属性。静电场的物质特性的外在表现是: (1)电场对位于其中的任何带电体都有电场力的作用 (2)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 电场力要作功——电场具有能量 1、描述静电场性质的基本物理量是场强和电势,掌握定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电场强度 E = q 0 ∞ W a 电势 U a ==E ?d r q 0a 2、反映静电场基本性质的两条定理是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Φe =E ?d S = ε0 ∑q L E ?d r =0 要掌握各个定理的内容,所揭示的静电场的性质,明确定理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影响各个量的因素。重点是高斯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3、应用 (1)、电场强度的计算 1q E =r 02a) 、由点电荷场强公式 4πεr 及场强叠加原理 E = ∑ E 计 i 0 算场强 一、离散分布的点电荷系的场强 1q i E =∑E i =∑r 2i 0 i i 4πεr 0i 二、连续分布带电体的场强 d q E =?d E =?r 20 4πε0r 其中,重点掌握电荷呈线分布的带电体问题 b) 、由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计算场源分布具有高度对称性的带电体的场强分布 一般诸如球对称分布、轴对称分布和面对称分布,步骤及例 题详见课堂笔记。还有可能结合电势的计算一起进行。 c) 、由场强和电势梯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场强(适用于电势容易计算 或电势分布已知的情形),掌握作业及课堂练习的类型即可。 (2)、电通量的计算 a) 、均匀电场中S 与电场强度方向垂直 b) 、均匀电场,S 法线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成θ角 E =-gradU =-?U ?U ?U ?U =-(i +j +k ) ?x ?y ?z c) 、由高斯定理求某些电通量 (3)、电势的计算

大学物理基础知识点大全

大学物理基础知识点大全 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学物理基础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基础知识点 【篇一】 一、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二、电荷量的检验 1、检测仪器:验电器 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三、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4、成立条件 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 ②点电荷 【篇二】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 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 AB=qUAB=Eqd{W 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大学物理电学基础知识全面总结

一.真空中的静电场与真空中的稳恒磁场比较: 静电场稳恒磁场 理论基础 库仑定律:安培定律: 场的产生静止电荷稳恒电流 场的描述 电场强度: 磁感应强度: 场的性质 有源无旋场(保守场:引入势函 数): 无源有旋场: 场的计算(三种方 法) 库仑定律; 高斯定理(见场的性质); 毕-萨定律: 安培环路定理(见场的性 质): 三个定义(见场的描述)元场源的场 点电荷的场:电流元的磁场: 力 电场力 安培力: 洛仑兹力:

二.库仑电场与感生电场的比较: 库仑电场感生电场 区 别 由电荷产生; 有源场:(见场的性质) 无旋场:(见场的性质) 由变化的磁场产生; 无源场: 有旋场: 联 系 1. 都具有场这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的各种基本属性; 2. 都对电荷有力的作用,场矢量的定义相同; 在导体中感生电场可引起电荷的堆积,从而建立库仑场。 三.磁介质与电介质的比较: 磁介质电介质 微观 模型 分子环流:电偶极矩: 描述磁(极)化状态的量 磁化强度矢量:极化强度矢量: 介质对场的影响 磁化电流(束缚电流)产生附加场 : 束缚电荷产生附加场 : 辅助矢量 磁场强度: 电位移矢量:

高斯定理与环路定理 高斯定理: 环路定理: 高斯定理: 环路定理: 四.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比较: 传导电流位移电流 区 别 由电荷运动产生,与电荷宏观定 向运动有关; 存在于导体中,方向始终与电场 方向相同: ; 有热效应,遵从焦耳—楞次定 律。 由变化电场产生,与电荷宏观定向运动无关; 存在于真空、介质和导体中,方向与电场方向可 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在导体和真空中无热效应,在介质中发热,但不 遵从焦耳—楞次定律。 联 系 都可以激发磁场; 都遵从安培环路定理; 具有相同的单位

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篇一: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电磁学总结 一、三大定律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q1和 q2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与这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uuurqqurF21=k122err urur高斯定理:a)静电场:Φe=EdS=∫ s ∑q i i ε0 (真空中) b)稳恒磁场:Φm= uurrBdS=0∫ s 环路定理:a)静电场的环路定理:b)安培环路定理:二、对比 总结电与磁 ∫ L

urrLEdl=0∫urrBdl=0∑Ii(真空中) L 电磁学 静电场 稳恒磁场稳恒磁场 电场强度:E 磁感应强度:B定义:B= ururF定义:E=(N/C)q0 基本计算方法:1、点电荷电场强度:E= urrurdF(dF=Idl×B)(T)Idlsinθ 方向:沿该点处静止小磁针的N极指向。基本计算方法: ur qurer4πε0r21 ruruIdl×er0r1、毕奥-萨伐尔定律:dB=24πr 2、连续分布的电流元的磁场强度: 2、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urnur1E=∑Ei=4πε0i=1 rqiuueri∑r2i=1i n rururur0Idl×erB=∫dB=∫4πr2 3、安培环路定理(后面介绍) 4、通过磁通量解得(后面介绍) 3、连续分布电荷的电场强度:

urρdVurE=∫ev4πεr2r0urdSururλdlurE=∫er,E=∫es4πεr2l4πεr2r00 4、高斯定理(后面介绍) 5、通过电势解得(后面介绍) 几种常见的带电体的电场强度公式: 几种常见的磁感应强度公式:1、无限长直载流导线外:B=2、圆电流圆心处:电流轴线上:B= ur1、点电荷:E= qurer4πε0r21 0I 2R 0I2πr 2、均匀带电圆环轴线上一点: urE=B=3、圆 rqxi22324πε0(R+x) R2IN2(x2+R2)32 10α2 3、均匀带电无限大平面:E= 2ε0 (N为线圈匝数)4、无限大均匀载流平面:B= 4、均匀带电球壳:E=0(r

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电磁学总结 一、三大定律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q1 和q2 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与这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uuu r q q ur F21 = k 1 2 2 er r ur u r 高斯定理:a) 静电场:Φ e = E d S = ∫ s ∑q i i ε0 (真空中) b) 稳恒磁场:Φ m = u u r r Bd S = 0 ∫ s 环路定理:a)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b) 安培环路定理:二、对比总结电与磁 ∫ L ur r L E dl = 0 ∫ ur r B dl = 0 ∑ I i (真空中) L 电磁学 静电场 稳恒磁场稳恒磁场 电场强度:E 磁感应强度:B 定义:B = ur ur F 定义:E = (N/C) q0 基本计算方法:1、点电荷电场强度:E =

ur r u r dF (d F = Idl × B )(T) Idl sin θ 方向:沿该点处静止小磁针的N 极指向。基本计算方法: ur q ur er 4πε 0 r 2 1 r ur u Idl × e r 0 r 1、毕奥-萨伐尔定律:d B = 2 4π r 2、连续分布的电流元的磁场强度: 2、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ur n ur 1 E = ∑ Ei = 4πε 0 i =1 r qi uu eri ∑ r2 i =1 i n r ur u r u r 0 Idl × er B = ∫dB = ∫ 4π r 2 3、安培环路定理(后面介绍) 4、通过磁通量解得(后面介绍) 3、连续分布电荷的电场强度: ur ρ dV ur E=∫ e v 4πε r 2 r 0 ur σ dS ur ur λ dl ur E=∫ er , E = ∫ e s 4πε r 2 l 4πε r 2 r 0 0 4、高斯定理(后面介绍) 5、通过电势解得(后面介绍) 几种常见的带电体的电场强度公式: 几种常见的磁感应强度公式:1、无限长直载流导线外:B = 2、圆电流圆心处:B = 3、圆电流轴线上:B = ur 1、点电荷:E = q ur er 4πε 0 r 2 1 0 I 2R 0 I 2π r 2、均匀带电圆环轴线上一点: ur E=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1 一、电路知识概论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 (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九、电流的大小:i=q/t 十、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十一、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i=i1+i2; (2)并联电路: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 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2 (一)电流

电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与教学方法

电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与教学方法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电流、电场等与电有关的现象和规律。掌握电学的基础知识是学习电子学、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器和理解电路原理的必备能力。本文将对电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就如何进行电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电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1. 电荷:电荷是电的基本属性,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流:电流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决定。 3. 电压:电压是电荷在电场中产生的势能差,也可以理解为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所具有的能量。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4. 电阻:电阻是指电路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电阻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描述,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U = I × R。 5. 电功率: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电功率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由功率公式 P = U × I 描述。

6.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电路中的电阻可以串联(依次连接)或并联(同时连接)而成不同的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电阻的倒数之和。 7. 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可以储存电荷的装置,由正极、负极和介质组成。电容器的容量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法拉(F)。 8. 磁场与电磁感应:电流在导体中会产生磁场,磁场又会引起电流在导体中的感应。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的变化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9.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直流电路中电流方向恒定,交流电路中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可以用正弦函数表示。 二、电学的教学方法 电学作为一门具有抽象概念和数学运算的学科,在教学中需要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进行讲解和学习。 1. 引入实例: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电灯的工作原理、家庭电路的组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学原理。 2. 图像辅助教学:通过示意图、图表等形象化的方式展示电路和电流的流动,使学生对电学概念有直观的认识。 3. 实验教学:通过电路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

电学基础知识总结一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一) 电学是探究电流、电压、电场、电荷等相关现象的一门 科学,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电学的基础知识。 一、电荷 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个基本特性,包括正电荷和负电 荷两种。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电荷转移,产生正电荷或负电荷。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时,物质处于中性状态,不具备电学性质。 二、电场 电场是由电荷在空间中形成的,是指在某个点处所受到 的电场力。它的大小和方向由电荷的数量和位置决定,用矢量表示。电场的强弱受到距离的影响,越靠近电荷,电场的强度就越大。 三、电势差 电势差是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获得的能量,是电量 单位和电势单位的商。若将电荷从电势高处移动到电势低处,则电荷会释放出一定能量,电势差就是这个能量的大小。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V),1V=1J/C。 四、电阻 电阻是指电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电阻的大小和 材料的物理属性、形状、温度等都有关系,它的单位是欧姆(Ω)。电阻大小与电感一样,跟导体温度成正比,温度升高

时,导体电阻增大。 五、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 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表述为:在恒定温度下,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即I=U/R,其中I表示 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六、电功率 电功率是指电能消耗或者电能转化的速率,用瓦特(W) 表示。单位时间内,所耗电能的多少就可以表示出电功率。电功率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计算得到,即P=UI。 以上就是电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它们构成了整个电学 体系的基础。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电学相关学科的深入学习和应用至关重要。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二) 本篇文章将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些电学的基础知识。 一、交流电和直流电 电流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类型。直流电是指电流方 向不变的电流,常用于电池供电的场合;而交流电则是电流反复变化的电流,例如工厂和家庭用的供电就是交流电。 二、电容 电容是指导体内储存电荷的能力,是电容器的一种物理量。电容器内的导体被带电后,会在导体两侧形成一个电场,导体内的电荷会被这个电场吸引而停留在导体上。电容的大小与金属导体的面积、距离和介电常数等因素有关。 三、电感 电感是指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因素,主要由线圈或其 他导体的电磁感应产生。当电流经过电感时,由于电场的作用,

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汇总

稳恒电流 1.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定义、单位、电流密度矢量、电流场 (注意我们又涉及到了场的概念) 2.电流连续性方程(注意和电荷守恒联系起来)、电流稳恒条 件。 3.欧姆定律的两种表述(积分型、微分型)、电导、电阻定律、 电阻、电导率、电阻率、电阻温度系数、理解超导现象 4.电阻的计算(这是重点)。 5.金属导电的经典微观解释(了解)。 6.焦耳定律两种形式(积分、微分)。(这里要明白一点:微分 型方程是精确的,是强解。而积分方程是近似的,是弱解。) 7.电动势、电源的作用、电源做功。、 8.含源电路欧姆定律。 9.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流定律、环路电压定律。明白两者的物 理基础。) 习题:13.19;13.20 真空中的稳恒磁场 电磁学里面极为重要的一章 1. 几个概念:磁性、磁极、磁单极子、磁力、分子电流 2. 磁感应强度(定义、大小、方向、单位)、洛仑磁力(磁场对电荷的作用) 3. 毕奥-萨伐尔定律(稳恒电流元的磁场分布——实验定律)、磁场叠加原理(这是磁场的两大基本定律——对比电场的两大基本定律) 4.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重点)。 5. 磁矩、螺线管磁场、运动电荷的磁场(和毕奥-萨伐尔定律等价——更基本) 6. 稳恒磁场的基本定理(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与电场对比) 7. 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重要——求磁场强度)8.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安培定律积分、微分形式) 9. 安培定律的应用(例14.2;平直导线相互作用、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磁力矩做功)

10. 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电场力);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洛仑磁力);重力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引力)。 11. 三场作用叠加(霍尔效应、质谱仪、例14.4) 习题:14.20,14.22,14.27,14.32,14.46,14.47 磁介质(与电解质对比) 1.几个重要概念:磁化、附加磁场、相对磁导率、顺磁质、抗磁 质、铁磁质、弱磁质、强磁质。(请自己阅读并绘制磁场和电场相关概念和公式的对照表) 2.磁性的起源(分子电流)、轨道磁矩、自旋磁矩、分子矩、顺 磁质、抗磁质的形成原理。 3.磁化强度、磁化电流、磁化面电流密度、束缚电流。 4.磁化强度和磁化电流的关系(微分关系、积分关系) 5.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基本定理、磁场强度矢量H、有磁介质 存在时的安培环路定律(有电解质存在的安培环路定律)、磁化规律。 6.请比较B、H、M和E、D、P的关系。磁化率、相对磁导率、绝 对磁导率。 7.有磁介质存在的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例15.1、例15.2)、 有磁介质存在的高斯定理。 8.铁磁质(起始磁化曲线、磁滞回线、饱和磁感应强度、起始磁 导率、磁滞效应、磁滞、剩磁、矫顽力、磁滞损耗、磁畴、居里点、软磁材料、硬磁材料、矩磁材料)(了解) 习题: 15.11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总结

电磁学部分总结 静电场部分 第一部分: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电场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它同实物一样也具有能量、动量、质量等属性。静电场的物质特性的外在表现是: (1)电场对位于其中的任何带电体都有电场力的作用 (2)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电场力要作功——电场具有能量 1、描述静电场性质的基本物理量是场强和电势,掌握定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电场强度 电势 2、反映静电场基本性质的两条定理是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要掌握各个定理的内容,所揭示的静电场的性质,明确定理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影响各个量的因素。重点是高斯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3、应用 (1)、电场强度的计算 a)、由点电荷场强公式 及场强叠加原理 计 算场强 q F E = ⎰ ∞⋅==a a a r d E q W U 0∑⎰⎰= ⋅=Φi S e q S d E 0 1 ε ⎰=⋅0 r d E L 020 41r r q E πε=i i E E ∑=

一、离散分布的点电荷系的场强 二、连续分布带电体的场强 其中,重点掌握电荷呈线分布的带电体问题 b)、由静电场中的高斯 定理计算场源分布具有高度对称性的带电体的场强分布 一般诸如球对称分布、轴对称分布和面对称分布,步骤及例 题详见课堂笔记。还有可能结合电势的计算一起进行。 c)、由场强和电势梯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场强(适用于电势容易计算 或电势分布已知的情形),掌握作业及课堂练习的类型即可。 (2)、电通量的计算 a)、均匀电场中S 与电场强度方向垂直 b)、均匀电场,S 法线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成θ角 2041i i i i i i r r q E E πε∑=∑=⎰⎰π==0 204d r r q E d E εU gradU E -∇=-= ) (k z U j y U i x U ∂∂+∂∂+∂∂-=

物理电学基础知识(完整版)

电流、电压、电阻 1、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 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2、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 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动力电路)。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且受温度的影响。 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串联) ①电流:I=I 1=I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 1+U 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 1+R 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 总=nR ④分压作用: 2 1 U U = 2 1R R ;计算U 1、U 2,可用: 总 U R R R U 2 11 1+= ; 总 U R R R U 2 12 2+= ⑤比例关系:电流:I 1∶I 2=1∶1 2 1 21212121R R U U P P Q Q W W ====(Q 是热量) 5、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并联) ①电流:I=I 1+I 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 1=U 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211 11R R R +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2121R R R R R +=。 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 总=n 1R ④分流作用: 1 2 21R R I I = ;计算I 1、I 2可用: 总 I R R R I 2 12 1+= ; 总 I R R R I 2 11 2+= ⑤比例关系:电压:U 1∶U 2=1∶1 1 2 21212121R R I I P P Q Q W W ====(Q 是热量)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总结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总结

电磁学部分总结 静电场部分 第一部分: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电场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它同实物一样也具有能量、动量、质量等属性。静电场的物质特性的外在表现是: (1)电场对位于其中的任何带电体都有电场力的作用 (2)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电场力要作功——电场具有能量 1、描述静电场性质的基本物理量是场强和电势,掌握定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电场强度 电势 2、反映静电场基本性质的两条定理是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q F E = ⎰∞⋅==a a a r d E q W U 0

要掌握各个定理的内容,所揭示的静电场的性质,明确定理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影响各个量的因素。重点是高斯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3、应用 (1)、电场强度的计算 a)、由点电荷场强公式 及场强叠加原理 计 算场强 一、离散分布的点电荷系的场强 二、连续分布带电体的场强 其中,重点掌握电荷呈线分布的带电体问题 ∑⎰⎰= ⋅=Φi S e q S d E 0 1 ε ⎰=⋅0 r d E L 020 41r r q E πε=i i E E ∑=0 2041i i i i i i r r q E E πε∑=∑=⎰⎰π==0 204d r r q E d E ε

充满电场空间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内部的场强大小等于真空中场 强的 倍,方向与真空中场强方向一致。 电位移矢量 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自由电荷) 掌握程度:作业中的情形 三、电容、电场能量 1、孤立导体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影响电容的因素; 电容器电容的大小只取决于极板的形状、大小、相对位置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情况 2、电容器的能量 3、电场能量 能量密度 适合任何电场 相对介电常数 --r εr ε 1E D ε=r 0εεε=∑⎰⎰=⋅q S d D S U Q C = U Q C ∆= 2 22 1 212CU QU C Q W e ===DE E V W e e w 2 1 212===ε

电学:基础知识

知识点1 电荷 一、使物体带电 1使物体带电的方法:两个物体相互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体接触另一物体使物体带电叫做接触带 电;带电体靠近另一物体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2。带电体:带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称为物体 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 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三、电荷量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简称电荷,用符号Q 表 示,单位是库 仑,简称库,符号是C. 2.验电器: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组成,原理是同种电荷互 相排斥,能粗略的比较物体带电荷的多少。 四、原子结构 1。物质的构成:由分子、原子构成。 2。原子:由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 带负电,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3.电子: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它的电荷量为1.6×10— 19 C ,称为元电荷,用字母e 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e 的整数倍。 知识点2 电路 一、电路的构成 1.一个完整电路的构成:。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二、电路的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 一起。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四、电路的连接方式 1.电路的链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联电路(串并联结合)。 五、等效电路图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验电器

大学物理复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五篇

大学物理复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五篇 第一篇:大学物理复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一.静电场: 1.真空中的静电场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线→电通量→真空中的高斯定理 ρqqρ⑴库仑定律公式:F=k122er r适用范围: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 ρρF⑵电场强度定义式:E= qo⑶电场线:是引入描述电场强度分布的曲线。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 静电场电场线性质: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不闭合,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不中断,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 ⑷电通量:通过任一闭合曲面S的电通量为Φe=∇⎰SρdS方向为外法线方向 ρ1ρE•dS=⑸真空中的高斯定理:Φe=∇⎰SεoρρE•dS ∑qi1int 只能适用于高度对称性的问题:球对称、轴对称、面对称应用举例:球对称: ⎧0⎪均匀带电的球面 E=⎨Q⎪4πεr20⎩(rR) 均匀带电的球体 ⎧Qr⎪⎪4πε0R3E=⎨Q⎪2⎪⎩4πε0r(rR)轴对称:无限长均匀带电线 E=λ2πεor ⎧0(rR)⎪⎩2πε0r面对称: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 E=ρρE⑹安培环路定理:∇⎰•dl=0 lσ 2εo★重点:电场强度、电势的计算 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①点电荷场强公式+场强叠加原理②高斯定理电势的计算方法:①电势的定义式②点电荷电势公式+电势叠加原

理电势的定义式:UA=⎰APρρE•dl(UP=0) B电势差的定义式:UAB=UA-UB=⎰A电势能:Wp=qo⎰PP0ρρE•dl ρρE•dl(WP0=0) 2.有导体存在时的静电场 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空腔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 ⑴导体静电平衡条件: Ⅰ.导体内部处处场强为零,即为等势体。 Ⅱ.导体表面紧邻处的电场强度垂直于导体表面,即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⑵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在导体的表面⑶空腔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 Ⅰ.空腔无电荷时的分布: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 Ⅱ.空腔有电荷时的分布(空腔本身不带电,内部放一个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静电平衡时,空腔内表面带-q电荷,空腔外表面带+q。 3.有电介质存在时的静电场 ⑴电场中放入相对介电常量为εr电介质,电介质中的场强为:E=⑵有电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SρρD•dS=∑q0,int E0 εrρρ各项同性的均匀介质 D=ε0εrE ⑶电容器内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的电介质后,电容为 C=εrC0 ★ 重点:静电场的能量计算① 电容: ② 孤立导体的电容 C=4πεR 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C=0QQ= ∆UU+-U-举例:平行板电容器 C= 圆柱形电容器 C=4πεoR1R2εos 球形电容器 C= R2-R1d2πεoL R2ln()R1Q211=Q∆U=C(∆U)2 ③ 电容器储能公式We=2C22④ 静电场的能量公式 We=⎰wedV=⎰εE2dV

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1e=1.6×10-19 C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 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