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相关论文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相关论文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相关论文

第7卷第6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7 No.6 2006年12月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Dec.2006

湘西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麻 学 锋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摘要:在古城“凤凰”品牌的带动下,凤凰核心景区边缘自发形成了边缘型乡村旅游景点,快速发展的凤凰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需要高质量的旅游人力资源与之匹配。但实地调查表明凤凰核心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乡村旅游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乡村旅游乡土人才匮乏、乡村旅游人力资源构成不合理以及管理者缺乏基本的旅游管理素养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因此,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核心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凤凰县

中图分类号:F75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013(2006)06-0029-03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是指在品牌景区的乡村地域内,利用核心景区周边的乡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林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历史人文、古村风貌、农家生活等的资源环境所从事的观光、体验、休闲活动。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本质上是对核心景区的一种补充。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发展既加速了核心景区旅游的产业集聚步伐,也提升了核心景区的竞争力。发展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关键在于其人力资源。

一、凤凰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形势

湘西凤凰肥地处湖南西部和湘、黔两省交界处。它是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区域。凤凰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这里有秀丽迷人的山水风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使凤凰旅游业形成了一个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态势。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依托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并通力合作,形成了“大湘西旅游圈”,凤凰景区正处于这个圈的中心,旅游产业高速增长。凤凰景区核心景点主要有:凤凰古城、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和奇梁洞。2004年凤凰景区共接待中外旅游者189万人次,同比增长75%,实现旅游总收入2.9亿元,增长93.33%,主要景点的门票收入达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89%[1]。

湘西自治州的凤凰县农村依托旅游核心景区,凭借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核心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显现出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凤凰核心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景点先后出现14处,目前仍然经营的有7处,尤其以山江苗族博物馆、麻冲老洞古苗寨、落潮井勾良苗族风情村为亮点。以2005年为例,这些景点旅游收入分别达:120,206,90万元,带动的旅游从业人员分别为:105,120,86人,占所在村寨劳动力的比例分别大约为:30%,32%,28%。由此可见,乡村旅游作为既古老又新颖的旅游活动,逐渐成为旅游者的新宠。广阔的乡村走向旅游活动的前台,乡村生态、乡村风光、乡村民俗、乡村生活等成为了旅游活动的对象物,使旅游活动和产品系列更加丰富,旅游者所获得的体验更加全面。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凤凰的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转移载体。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离不开懂民俗民风、有知识、会管理的乡土人才积极参与。但笔者实地调查发现,那些精通少数民族风情的村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受过高中等教育的青年人不甘心扎根于山区的村寨,从事少数民族民俗研究和实际工作。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凤凰核心景区边缘自发兴起的乡村旅游出现了单纯的“克隆”现象,旅游景点生命周期短暂,进而影响了凤凰旅游

收稿日期:2006-09-12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4JJ40054;4JJ40055)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5D062)

作者简介:麻学锋(1970-),男,苗族,湖南凤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30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2月

业产业集聚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凤凰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现状

目前,凤凰县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近3.1万人,其中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近5 000人。凤凰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依托凤凰核心景区而自发形成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其最大卖点是苗族乡村民俗风情。经过景区经营者的培训和旅游实践锻炼,凤凰乡村旅游人力资源较2003年最初兴起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严重不足。

1.乡村旅游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旅游人才匮乏不是凤凰所特有的现象,而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通病”。2005年末湘西自治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达1.5万人,年龄35岁以下占76.5%,属一支年轻的队伍;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的仅占24.5%,获专业技术职称的仅占13.7%,从事乡村旅游的人才更是少得可怜。笔者通过对凤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实地调查发现:凤凰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有高级职称1人(退休干部),中级职称5人(其中退休教师2人),初级职称7人(其中下岗重新就业4人)。

2.乡村旅游乡土人才匮乏

凤凰是以苗族居民为主的区域。2004年末凤凰县总人口37.41万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7.69万人,占总人口的74.02%,其中苗族20.21万人,土家族7.01万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02%。苗族人口优势目前并未转换成人才优势,受过高等教育的苗族人才可谓凤毛麟角。独特的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离不开懂苗族民俗民风、有知识会管理的乡土人才的积极参与。而目前存在的矛盾是,那些精通苗族风情的村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受过高、中等教育的苗族青年人不甘心扎根于苗区,从事苗族民俗研究和导游等实际工作。

3.乡村旅游人力资源构成不合理

凤凰旅游从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由于近几年旅游业发展迅猛,核心景区旅游80%的从业人员是下岗工人和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处于核心景区边缘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更加参差不齐。刚刚开始发展的凤凰核心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实在太少。具体情况可以目前发展最好的麻冲老洞景区为例进行说明(表1)。

表1 老洞古苗寨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情况表

工作类别平均受教育年限/年人数/人平均年龄/岁

表演 5.25 50

33.42

推销 7.45 10

31.36

卫生 3.35 20

48.67

基建 3.45 32

47.35

管理 9.15 10

45.31

从上表数据可知该村旅游从业人员平均受教

育年限为5.73年,旅游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1.22

岁,与旅游从业人员年轻化的趋势不符。由此可见,

老洞古苗寨旅游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并

且年龄太大,与旅游从业人员年轻化、知识化的趋

势并不相符,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推

销人员素质不高很难深入理解苗族特有的文化内

涵和民族风俗并充分表达,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民

族文化消费需求[2]。

4.管理者缺乏基本的旅游管理素养

乡村旅游经营专业人才知识缺乏是制约乡村

旅游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欠发达民族地区。凤凰

县依托核心景区发展核心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从

2003年开始到2006年7月先后开发了14处,到现

在还在经营的景区只有7处,可见景区的生命周期

之短暂。寻根溯源,其根本原因是乡村旅游景点经

营专业人才知识缺乏,不重视知识更新。以目前经

营业绩最好的山江苗族博物馆、麻冲老洞古苗寨、

落潮井勾良苗族风情村为例进行说明(表2)。

表2 乡村旅游经营人员专业素质情况表

景点文化程度所学专业平均年龄专业培训

山江苗族博物馆本科中文 65 否

麻冲老洞古苗寨中师62 否

勾良苗族风情村大专工民建 48 是

在笔者所调查的景点中能将苗族文化内涵表

达出来的只有山江苗族博物馆,但讲解人员既是经

营者和管理者又是推销者。繁多的事物和年龄原因

使得经营者根本无力考虑创新,所设计表演的节目

和展示的苗族文物多年没有得到更新,苗族优秀的

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不能得到充分展现。同时,从

上表中可以看出经营者没有一人系统学习过旅游

第7卷第6期 麻学锋湘西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研究31

专业知识,很难理解处于景区边缘的乡村旅游的定位,最终因盲目开发导致各个景点相互“克隆”,恶性竞争,进而影响了景点的生命周期和旅游产业集聚步伐以及整个景区竞争力的提升。

三、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旅游产业目前是凤凰的支柱产业。当前,旅游人才紧缺,尤其是乡村旅游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凤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人才显得重要而紧迫,这关系到凤凰旅游发展的实力和后劲。

1.促进各方加强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

旅游部门要配合项目开发,帮助制定出具体的人才培训规划,并争取与教育、农业、劳动、民政、民族事务委员会等部门的人才培养规划对口合作,共同推进和实施。要依托现有的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和其他培训中心,争取必要的财力支持,分级分类开展培训,重心在村寨,关键在带头人。当前迫切需要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策划和开发、景区管理、家庭旅馆的经营管理、活动组织、市场促销、语言、传统技艺、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尤其是让带头人充分理解核心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本质上是对核心景区的一种补充[3]。

2.加大力度培养应用型乡村旅游本土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针对目前凤凰乡村旅游本土人才特别匮乏的实际,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乡村旅游本土人才,留住人才。如在小学和中学开设民族旅游课程,积极鼓励农村本土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参加旅游活动,多学习苗族民间的歌舞和其他表演节目并能懂得和表达出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使其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时对现有的旅游技艺人才应给予较高的报酬,把他们的报酬与一般群众的报酬档次拉大,创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表演的氛围,对现有人员进一步加强培训,设法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大力培养导游人员,把教师、学生、寨内有文化的年轻人培养成能说会演的导游人员,鼓励他们取得合格的导游证书,并投入到旅游活动中去。还应充分利用湘西自治州教育扶贫“9+2”模式,有意识地选派合格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旅游专业知识。

3.建立动态激励管理机制,激励相关各级党政领导抓好旅游人才资源开发

将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纳入县直各相关部门和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赋予一定分值,年终考核,兑现奖惩,实施动态激励管理机制。通过建立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单项表彰奖励制度,每年年终对旅游人才资源开发搞得好的部门和乡镇进行表彰奖励。将乡村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列入乡镇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鼓励各级领导干部抓好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同时,形成必要的压力机制,迫使相关党政领导不得不抓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年终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得评定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表彰的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在一年之内不得同级重用或提拔使用,以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切实搞好旅游人才资源开发。

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市场

制定出台旅游人才的选拔、培养、吸引、表彰、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政策措施,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程度上、更宽的领域里合力推进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使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制度建设要围绕强化服务功能和拓展开发领域两个方面来展开,力争达到扩张旅游人才数量、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和发挥旅游人才作用等三个方面的效果。

加快旅游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网络枢纽和高级旅游人才数据库建设,形成机制健全、信息灵敏、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进一步消除旅游从业人员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打破身份、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探索多种人员流动形式;健全完善旅游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 粟娟.湘西民族地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价

值工程,2006(1):9-12.

[2] 刘静江.“大湘西”旅游人力资源发育现状与对策

[J].开发研究,2005(1):126-128.

[3] 王琼英.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学报,2006(1):115-120.

责任编辑:李东辉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旅游业发展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旅游业发展论文 县域乡村旅游产品及其开发探索 摘要: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推动、旅游需求市场的强劲拉动下,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迎来了又一轮的高潮。衡阳县旅游开发起步不晚,而且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发展不快,发展水平较低。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优势资源、主导产品、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并应对农家乐、观光休闲农业、乡村生态游、节庆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优先开发,重点发展。 关键词:县域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衡阳县 0 引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业的决定》(湘发[2007]13号)文件精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旅游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大力开发农村旅游产品。200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办公厅根据《国务院加快旅游是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精神,又下发了《湖南省农村旅游建设“3521”工程实施方案》(湘政办涵[2009]127号)。有感于党和政府对发展农村旅游的高度重视,本文仅就以湖南省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奇的衡阳县为例,对县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进行探索。

1 衡阳县农村旅游产品开发的背景 1.1 乡村旅游产品及其开发的一般认识 关于乡村旅游产品的感念国内外学者对其鉴定的见解很多,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形成了几个方面的共识,即①乡村旅游产品发生在农村地区;②以特有的农村景观资源对城区居民具有吸引力、魅力;③有自己的独特农村文化内涵;④乡村旅游产品所对应的资源市场主要为城市居民;⑤强调乡村社区和农民参与经营。在此基础上对学者们的各种界定进行归纳和概括。较多完整的乡村旅游产品概念;应该是从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以乡村社区为载体,以乡村自然人文景观,乡村产业和乡村文化为媒介,以乡村地区的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为手段达到旅游者对乡村自然和人文的感知和体验,从而达到精神升华的新型旅游产品[1]。乡村旅游产品具有本质上的乡村性、空间分布的独特性、产品供给的丰富多样性,旅游消费的低水平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等特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区设计是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而制定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而且必须遵循政府主导社区与农民参与市场主体。择优开发突出特色综合功能,可持续发展,符合标准化原则[2]。 衡阳县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相对较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配合“纪念王船山逝世三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开发了船山文化专项旅游项目,为此,修通了从衡阳县城西渡镇至王船山故居曲兰乡

论文开题报告: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学院旅游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选题的背景及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这一理念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而随着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乡村旅游已经开始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城市人在经历了繁忙沉重的工作生活后就会倾向于在闲暇时间外出旅游,以追求心神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此时乡村旅游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选择此课题的目的在于分析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并且分析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对如何开发以及如何改善展开研究并且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2、选题的意义 游客外出旅游是为了获得一种审美与娱乐的体验 。 朱慧娟2011年在《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一文中写到我国农村面积较大,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农村地区发展缓慢,设施落后,科技发展低,经济实力弱,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局限。我国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二、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 由《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丛书》编委会编写的《乡村特色旅游建设指南》一书中提到吸引游客参加乡村旅游的元素之一是可以参与、体验乡村才有的项目,包括弄湿活动体验;新鲜水果和蔬菜采摘;篝火晚会、烧烤;垂钓;乘坐畜力车在乡间观光;体验乡村节庆;学习民族舞蹈和传统手工制作等。这样可以让游客到乡村去观赏乡村的风光,了解一些乡村风情、礼仪风俗等,可以在乡村及其附件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 龚维嘉2008 年在《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一文中提到旅游线路的设计应该在投入运行之前就具备对游客的足够吸引力,运行中则能够使游客感到舒服和不断出现新奇感,运行结束后仍然能够使游客保持一种长久的回味无穷的体会。 从以上研究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旅游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并且体验式的乡村旅游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在此篇文章中我将从我国体验式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以及开发的的现状着手研究,进一步指出我国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三、选题研究的内容: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绪论 一、我国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 二、基于体验式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乡村旅游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乡村旅游论文:天水乡村旅游产业 的发展研究 【摘要】关于天水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能够大力推进天水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且给出了四种发展模式。提 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天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天水乡村旅游产业总体推进思路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我市争创“全国最佳优秀旅游城市”、各县(区)争创“中国旅游强县(区)”的目标,充分利用我市旅游品牌优势,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遵循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管理规范、突出特色”的方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抓点带面、立足服务、打造品牌,大力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2.发展目标。以天水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田园风光为主,全面构筑结构合理、服务良好、效益明显,与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到“十一五”末,全市拟建成1-2个乡村旅游示范县区、3-4个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0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并力争其中有1/3进入国家及行列。到

2010年,全市以旅游业为重要产业的自然村争取达到全市自然村总数的1%,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达到1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达到5万人,乡村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1.8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10%,逐步形成人文资源、自然风光和乡村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格局,使乡村旅游成为我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 3.开发原则。①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都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的同时,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子,确保乡村旅游健康永续和持续发展。②把全面推广和示范引导结合起来,建立示范点,重点扶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从而带动和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③结合实际,科学规划部署,合理开发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民俗性、亲和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多样性上不断创新。④在利用和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坚决避免因盲目发展,统筹不够和低层次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⑤树立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提升服务层次,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协调、规划、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工作,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4.工作重点。各县区政府及旅游、农业部门要紧密协作,建立顺畅高效的工作机制,把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中,结合实际,发展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为可持续发

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毕业论文

摘要 生态旅游是 21 世纪的旅游热点,森林生态旅游则是最能体现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森林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一个非常好的场所。本文以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学等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及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对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的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SWOT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SWOT分析,建议

Abstract Eco-tourism is a tourist hotspot in the 21st century, forest eco-tourism is a form which can embody eco-tourism best. Forest eco-tourism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forestry development, it will also become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forestry. Based on Forest eco-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theory as eco-tourism, ecological economics, this paper analyzed principles and design of forest eco-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give Fuzhou Qi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eco-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first introduced the overview of Fuzhou Qi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then analyzed eco-tourism resort product Development status of Fuzhou Qi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with SWO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gave the advice to development for eco-tourism products of Fuzhou Qi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Key words:Forest eco-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SWOT analysis, advice

乡村旅游的开发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在越来越受到亲睐和推崇的同时,也引起政府、专家和学者们的注意。本文就近来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乡村旅游的开发分析、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和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内乡村旅游开发 目录 引言 (3)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4)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4) (一)传统的乡村旅游 (4) (二)现代乡村旅游 (4) 三、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5) (一)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5) (二)、乡村旅游开发类型 (6)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7)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 (8)

(一)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 (9) (二)开发程序的原因 (9) 五、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11) (一)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11)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11) (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11)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 (11) (五)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 12 (六)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确实增加农民的收益 ......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

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传统的乡村旅游 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

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童菲学号:20151200209 学院:旅游学院 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 课程:从生态视角下谈日本最美小村——合掌村任课教师:闫伟宾 2016年9月

从生态视角下谈日本最美小村——合掌村 摘要:现阶段国外乡村旅游非常重视生态的理念,注重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以促进本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合掌村生态建筑具有数百年历史,是当地农民祖先智慧的结晶。在村民的积极努力下于1995年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是日本著名乡村旅游观光胜地,被称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本文主要论述了合掌村的农民如何保护乡土文化,如何从生态角度保护合掌村,以期为我国当前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因此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来做好乡村旅游规划正符合了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要求。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Abstract:Abroad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rural tourism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cological idea,pay attention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so as to promote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rural village of crossing their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has hundreds of years of history,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local peasant ancestors.Under the efforts of the villagers in1995to declare to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is now a famous Japanese rural tourism resort,known as\"beautiful country\"of traditional Japanese dye-in-the-wood.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rossing their village farmers how to protect the local culture,how to crossing their vill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so as to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o provide a case of reference value.So ecological theory as a guide to be is in line with th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planning in this era. Key words:rural tourism;Ecological;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乡村生态旅游论文

浅议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享受美景、陶冶情操已成为大众休闲的时尚选择,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和行为,以其自身特点迎合了人们的消费心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它不仅丰富了旅游业内容,而且繁荣了我国农村经济和文化,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特色不鲜明、经营管理比较粗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未得到充分显现等,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深层次发展,不利于其发展目标的实现。因而,深入把握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探索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其今后的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具有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相比,它除了能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观光游览和农事学习等需求外,还具有生态体验和生态教育功能,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持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1】。 并且,由于乡村生态旅游发生的旅游环境特定在乡村,因而从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环境等方面都体现了乡村所具有的特性。从旅游者角度看,它不仅让游客在自然美景中放松身心、获得生态知识,而且能使其亲身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它所体现的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以乡村粗放的土地利用结构、特有的田园文化与生活充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特征。从乡村生态旅游业角度看,它更强调于当地居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亲子游产品的天淼山庄旅游开发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基于亲子游产品的天淼山庄开发研究 姓名: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管理112班 学号: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亲子游产品需求背景概况 (1) (一)综合因素对亲子游的推动 (1) (二)传统乡村旅游到达瓶颈 (2) 二、天淼山庄亲子游产品的旅游开发现状 (2) (一)天淼山庄简介 (2) (二)天淼山庄亲子游产品的旅游开发现状 (3) 三、天淼山庄亲子游产品的不足之处 (4) (一)开发投入不足,产品内涵易被模仿 (4) (二)市场宣传不足,缺乏效益 (5) (三)亲子旅游产生的负面影响 (5) 四、天淼山庄旅游开发对策 (5) (一)增添乡村文化体验项目 (6) (二)线上与线下相互促进 (6) (三)注重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 (四)树立特色品牌 (6) (五)加强生态旅游人才引进与培养 (7) 结语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表 1吸引因素 (3)

基于亲子游产品的天淼山庄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仇泰安 指导老师刘庆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成熟,亲子游旅游产品必将成为主体旅游产品。本文从亲子游旅游产品的概述着手,结合国内外对亲子游旅游产品的研究,确定了亲子游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结合开发现状中亲子游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亲子游旅游产品再开发的策略。本文以天淼山庄景区亲子游产品为例,探讨亲子游产品的开发现状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够对于亲子游度假民居亲子游产品的开发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溧阳市;亲子游产品;开发现状 StudyofTourismDevelopmentofTianmiaoVillaBasedo nParent-childTripProduct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management QIUTaianTutor LI UQ i ng you Abs t r a c t : S incedomestic economy has improved .The tourism industry i s g ettingm a ture.Parent-childtrip w i l lbe an essential sphere. The article starts fromthe concept of parent-child trip product com pares w iththe inner and abroad research have drawaoutline of Parent-child trip m arket. In additionally, thearticleanalyzethe flaw of tourism product, fig uringthe appropriate strategy of J iangsuProvince. The a rticle takethe TianmiaoVilla for instance,raised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 as w ell as the executiveactivities . Hopefully it w illhelp to the parent -child trip tourism. Key words :Liyang; Parent-child trip; Tourism development 亲子游是兼具家庭旅游和儿童旅游属性的一种放松身心、开阔视野、增进亲子感情的旅游形式, 其基本特征是参加人员为父母与孩子, 从家庭结构上来看, 参加主体多为核心家庭。[1]溧阳市以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及优秀的经济条件,成为了江苏乡村旅游的重点,乡村旅游景点在政府的扶植下不断出现。强烈的竞争凸显了转型的必要。随着《爸爸去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范文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范文 今年是全国乡村旅游年。××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提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了××省乃至全国乡村游一颗闪亮的明珠。截止11月,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0%。在今年“20xx—××乡村游十大美景及十大景区”大型评选活动中,××景区以最高票位入选,并获得最佳影响奖。××在发展乡村游产业的时候,以环境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为背景,以特色为亮点,深度挖掘××的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本土化的东西,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使该产业逐渐成为××旅游兴县的主导力量。 一、发展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是基础 该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始终认为,要做大做强该产业,必须紧紧依托本县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生态这一品牌,宣传生态、保护生态,以生态留客,以环境聚财。一是××具有资源优势。××是××省唯一的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区。境内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年均气温17摄氏度,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5万个,有全国罕见的无菌区,被誉为“天然氧吧”。境内九岭山海拔1794

米,是赣西北最高点,从其南麓源出的北潦河南北两支流平行横贯全境,水资源四季充沛,且无污染、矿物质含量高。二是生态产业链初具规模。优良的生态,造就了×ד中国椪柑之乡”和唯一的“中国娃娃鱼之乡”的美名。以无公害椪柑、绿色大米、珍稀白茶、早熟梨、油光板栗、高山蔬菜等为主的特色种植和加工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产品上市前全部达到了生态和环保的要求。三是生态保护卓有成效。××是全省沼气工程建设先进县,全县沼气池保有量达7000只,有数万农民从中受益,年节约薪材3万多立方米;××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娃娃鱼保护,现已成功繁殖娃娃鱼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20xx年颁布了禁伐阔叶林的政府公告,近年来共关闭30多家粗放型的木竹加工企业;严令禁止在境内主干河流上游开工建厂。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乡村旅游,传统文化是内涵 国内乡村游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的经验说明,传统文化越丰富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更红火。因此,××注重把自身的文化建设融入到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去,使得该产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该县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唐升元年(公元937年),迄今一千多年,诗词文化、青天文化、禅宗文化、客家文化,交相辉映。历史上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有

关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几点构想的论文

关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几点构想的论文关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几点构想的论文关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几点构想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乡村旅游;产品;构想 [论文内容提要]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较晚,乡村旅游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尽完善本文就如何设计出更好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出几点构想国际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其诞生我国乡村旅游的广泛兴起始于1998年“华夏城乡游”,目前已在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迅速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今后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预计到201X年在全国建成100 个乡村旅游特色县 1000个乡村旅游特色乡 100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初步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格局,成为国内旅游的主要支撑,满足1/2的市场需求但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较晚,乡村旅游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尽完善 在此,提出几点构想,以期设计出更好的乡村旅游产品一乡村旅游产品应符合美学要求美好的事物可以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对美的体验应贯穿于旅游者的整个活动 中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首先就是要在旅游资源中发现美,并按照美学原理创造美,使分散的美集中起来,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 体,使复杂粗糙原始的美经过设计变得更纯粹更精致更典型化,符合旅游审美的要求;其次要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通过展示陈列表演,以及宾主之间的互动,让游客不仅能在感官上得到享受,也能在心灵上得到升华以农家乐为例,目前大多乡村旅游地都开展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农家乐”旅游活动,多数经营者一般只注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食宿服务,而对旅游项目的设计不愿投入较多的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以白坪飞龙度假村为例 专业:城市规划 学生:指导老师: 摘要 近些年来,由于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闲时自由时间的加多,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国内休闲旅游的新热点。如何在与之出现的产业单一,无法形成积极盈利等问题中寻找突破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其中的关键。怎样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确定自身的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是笔者想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梳理研究了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等资料的前提下,以武胜县白坪飞龙度假村为例,分析了其现状、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策略等,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Research on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 White Ping Resort Dragon Case Major: Urban Planning Student: Zeng Rui Supervisor: Guo Yanro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conomy and people free time and more spare time,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hot spot of domestic leisure tourism. How in the industry with a single, unable to form a positive earnings and other issues in the breach,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key. How to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make full use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combined with the rural tourism market demand, determine its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author wants to discuss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in combing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rural tourism, and other materials under the premise of Bai Ping dragon resort in wusheng count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development strategy, etc.,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完整版】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录 摘要 (2)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内涵 (3)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3)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3) (三)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 (4) 二、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5) (一)乡村旅游可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5) (二)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5) (三)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整体文明的提高 (5) 三、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6) (一)开发水平较低,产品形式单一,产品雷同现象严重 (6) (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低 (6)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关配套政策 (6) (四)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 (6) (五)观念落后,产业组织自发性强,难成规模效益 (6) (六)乡土文化城市化,渐失特色性 (7) (七)品牌意识欠缺,促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7) 四、发展乡村旅游对策研究 (7) (一)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7) (二)科学策划,丰富内涵,丰富产品结构,吸引客源 (8)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8) (四)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发展资 (8) (五)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8) (六)整合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性和文化性 (9) (七)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模式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趋丰富,这也直接引发了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越来越热的旅游大军中,乡村旅游活动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旅游业不可小视的新的增长点。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有延续了千年历史的乡土文化,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有恬静安宁的田园风光,做大做强做活乡村旅游不仅可以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获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尤其在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后,乡村旅游更是获得长足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谈起,就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来解决的策略,使乡村旅游走上健康的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发展对策

论文_乡村旅游的开发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课 题 系 部 教研室 企业管理教研室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0704040121 姓 名 导 师 定稿日期: 2010年4月1日 经济管理系 旅游管理 07级 乡村旅游的开发 张蓉蓉 章新芬

乡村旅游的开发 【内容摘要】: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在越来越受到亲睐和推崇的同时,也引起政府、专家和学者们的注意。本文就近来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乡村旅游的开发分析、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和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内乡村旅游开发

目录 引言 (3)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4)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4) (一)传统的乡村旅游 (4) (二)现代乡村旅游 (4) 三、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5) (一)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5) (二)、乡村旅游开发类型 (6)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7)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 (8) (一)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 (9) (二)开发程序的原因 (9) 五、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11) (一)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11)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11) (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11)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 (11) (五)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12) (六)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确实增加农民的收益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摘要]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江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乡村旅游对解决江西“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江西乡村旅游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办法和举措。 一、乡村旅游与江西新农村建设 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但对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却影响深远。因为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江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旋律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早在四、五年以前江西就有一些乡村搞起了以欣赏田园风光、感受地方风俗、品味特色农家饭菜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如庐山脚下的农家饭庄等。目前,在将江西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后花园”的战略思想主导下,全省各地都在本着“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推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相结合,积极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使不少偏远山村初尝发展旅游的好处。乡村旅游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1.江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江西自古以来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有风光秀美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更有我们祖先辛勤耕耘留下的宝贵遗产。有世界双遗产的庐山、革命圣地八百里井冈、道家胜地三清山和龙虎山、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等自然景观;有千古第一村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今年是全国乡村旅游年。××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提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了××省乃至全国乡村游一颗闪亮的明珠。截止11月,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0%。在今年“2019—××乡村游十大美景及十大景区”大型评选活动中,××景区以最高票位入选,并获得最佳影响奖。××在发展乡村游产业的时候,以环境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为背景,以特色为亮点,深度挖掘××的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本土化的东西,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使该产业逐渐成为××旅游兴县的主导力量。一、发展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是基础该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始终认为,要做大做强该产业,必须紧紧依托本县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生态这一品牌,宣传生态、保护生态,以生态留客,以环境聚财。一是××具有资源优势。××是××省唯一的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区。境内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年均气温17摄氏度,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7%,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5万个,有全国罕见的无菌区,被誉为“天然氧吧”。境内九岭山海拔1794米,是赣西北最高点,从其南麓源出的北潦河南北两支流平行横贯全境,水资源四季充沛,且无污染、矿物质含量高。二是生态产业链初具规模。优良的生态,造就了 1 / 5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研究论文5400字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研究论文5400字 摘要: 在旅游逐渐走向大众化的今天,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市场上亟待出现更多独具特色和创意的乡村旅游产品。智慧的旅游通过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借助互联网,在主动感知旅游资源、创新旅游营销活动、增强旅游者体验等方面发挥了其独有的优势,实现了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关键词: 智慧的旅游;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推广 对于当前社会的大多数人群来说,旅游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众旅游”是对当今旅游时代的准确把握,也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多的人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加之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是每周5天工作制及每年5至52天不等的在职带薪休假制度,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增加了人们的休闲时间。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正在大幅度增加。在时间和经济基础同时满足的条件下,旅游者的数量不断增多,旅游需求不断提高,旅游者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为选择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个性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如火如荼发展起来。乡村旅游作为近年来持续升温的旅游产品,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集观光、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的产业经营者大多数属于农村地区,拥有着淳朴的民风,地域优势较为明显。然而,绝大多数经营者缺乏现代化旅游产业的运营经验,自身素质偏低,使得其市场竞争力偏弱,长此以往,不利于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因此,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就要首先解决诸如旅游无门路、电话问不到、网上无信息、开车找不到、沟通不通畅等方面的困境。智慧的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通过互联网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智慧的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等层面,智慧的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不仅能够解决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也能够更好地助推乡村旅游的发展及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 1智慧的旅游模式下的乡村旅游市场开发背景 智慧的旅游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旨在改变我国旅游城市目的地局限性强、市场狭窄、恶性的削价竞争严重等现状,从而发展新的旅游市场。开拓乡村旅游市场,需要把握有针对性群体的主要需求。 1.1面对社会现状,积极开发农民旅游市场。 积极开发农民市场,使农村的人能走出去,城市的人能走进来,扩大市场规模,增加旅游收入。目前,我国的旅游市场的消费主体依然集中于城镇,市场狭窄、恶性的削价竞争严重已成为普遍问题,因此,发掘新的旅游市场非常必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日益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巨大的人口基数为形成较大的客源市场提供了可能,未来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将是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外出旅游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开发农村居民旅游市场不仅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也将成为拉动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举措。农村市场也存在很大的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