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的文学特色

论《论语》的文学特色
论《论语》的文学特色

浅论《论语》的语言艺术及其文学特色

摘要: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开端,《论语》的语言虽然质朴简洁,但形成了一种雍容和顺、舒徐含蓄的新的语言风格,显得语言简练、词约义丰、深入浅出、用意深远。这不但在当时是前无古人的,而且对后世的文学语言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匠心独运的语言艺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隽永有味的哲理气息三个方面论述《论语》的语言艺术及其文学特色。

关键词:《论语》;语言艺术;人物形象;哲理气息

《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1]由此可见,《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是语录体散文著作。而通过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一系列鲜明的人物性格又跃然纸上。除此以外,《论语》用独特的说理方法记录思想的精华,具有说理文的某些特点。我们去探讨《论语》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成就应从它的语言着手,分析文本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体味它所反映出的言近旨远的生活哲理。

一、匠心独运的语言艺术

“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然而《论语》又是一部重点记叙人物言语的书。因此,研讨《论语》的语言特色,是研究其书文学价值的极其重要的方面。对于《论语》的语言评价,鲁迅先生曾有过“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 [2]的说法,后来很多学者对此纷纷表示赞同。诚然,质朴无华是《论语》的重要语言特色之一。但是我们信手翻阅该书,却也不难发现其也有文采斐然,丰腴深厚的另一面。“言之不文,其行不远”,“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见儒家学派是重视文采的,既重视文章的内在意蕴和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论语》遵照这一原则,在创作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活跃有生气,使语言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论语》中用得很多,全书共有50多处。[3]《论语》

中的比喻是“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云于貌,或拟于声,或譬于事”(《文心雕龙·比兴篇》),所以运用得非常自如。《论语》中的比喻是多样化的,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等诸种比喻方法一应俱全。有明喻, 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这是以众星环绕北辰来比喻德政的成效;有隐喻,“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颜渊》)其中隐含着上行下效的道理;有暗喻, 如:“他人之贤者, 丘陵也, 犹可逾也; 仲尼,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子张》)说明一般贤者是丘陵,孔子是日月;借喻相对来说用得更多些,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借河水日夜不停地流,来感慨时光流逝,勉励自强不息。

《论语》中像这样的比喻,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它们将深奥的理论和真挚的感情寓于具体可见的形象之中,不仅使道理深入浅出而且使语言具有一种盎然的诗意,令读者在接受思想启迪的同时又获得了一种审美享受的欢愉。

此外,《论语》中也不乏采用排比句式。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罕》)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这三点,缺一不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强调四种文化思想上的修养;“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为政》)以年龄为序,用独到的视角审视人生百态。“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是说治理国家要先正名分。这些语言通灵畅达,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

《论语》中还运用了大量对偶的修辞手法。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雍也》),“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泰伯》),“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等等对偶句的运用,使得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一种音乐美感。

对比也是《论语》中运用的较多的一种修辞方法。首先,在有些对偶句中,

蕴含着对比。最典型的对比手法莫过于将“君子”与“小人”进行对比。[4]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等一系列的句子,是将“君子”和“小人”的品德和行为进行对比,表现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之处,凸显了君子德行的光辉灿烂。其次,有些没有完全对偶的句子中也出现很多对比,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说明了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统治者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5]

通过对比,深刻说明了作为统治者必须“身正”的道理。“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这两个比喻都用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结果来进行对比,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做出结论。

《论语》开创性地使用了不少修辞格, 使语言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成为后代范式。其中不仅包括上文已经列举的比喻、排比、对偶、对比,除此以外,还有夸饰,如以“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说明孔子对音乐陶醉的程度;有顶针,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有设问,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启发人们注重加强仁德修养;有反问,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强调要对自身进行多次反省。有回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阐明了“仕”和“学”的相互关系。遇到不足传情达意之处,《论语》还采用重复或重叠修辞格, 如《雍也》章中, 以“贤哉!回也。”开头, 同时也以“贤哉!回也。”结尾,表达了孔子对其爱徒由衷的赞美。

总而言之,《论语》用简洁凝练但不乏文采的语言,达到了充分表现思想感情以及说理透彻的效果。在这里,笔者仅以文章中所采用的部分修辞为例,说明《论语》运用语言的颇具匠心。当然,《论语》中的语言特色远不止仅仅表现在这一方面,还有,虚词运用得当,“比兴”手法的运用,诗化的语言,雅俗共赏的口语等,也使《论语》的语言简约而深远,优雅而含蓄。难怪程颐说:“读之愈久,愈觉气味深长。”朱熹也说:《论语》愈看愈见滋味出。”

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论语》虽是语录记言,并未形成刻画人物、塑造形象的自觉意识,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或几个人的对话,没有过多的情节和人物的描摹,但即便是如此,我们阅读《论语》时仍然能从简单的情节和简短的对话中,感受到《论语》字里行间皆蓄有生命,有时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使一个或胆大、或懦弱、或正直、或智慧、或聪明、或木讷、或鲁莽、或儒雅、或厌恶、或喜爱的人物形象宛然如见。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的形象[6],是《论语》的又一大特点。

孔子是《论语》人物刻画的中心。他一丝不苟,端庄稳重,雍容大度,他维护自己的理想,有顽强的精神,但这里的孔子绝不是顶着“圣人”的光圈而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他有时还显得幽默风趣,极重感情。《述而》篇中这样描写孔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除此之外,《论语》更多的是在简单的对话、动作、神情中传神刻画了孔子的形象。胡念贻先生认为,《论语》“这部书所写的人物,都以孔子为中心。在我国文学史上,以表现一个人物为中心的著作,这是第一次出现。”“《论语》中对孔子形象的描绘,它的动人之处,是在于它通过孔子生活中,一些具体事件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 [7]

首先,《论语》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巨人形象[8]。关于孔子人格魅力的反映,主要通过其弟子的赞述表现出来。子贡说:“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寡已。”(《子张》),颜渊也有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等。在《论语》中,弟子对孔子的赞叹不胜枚举,它们都是孔子人格精神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孔子自身的一些话语,也可以窥见其高尚的人格精神。如,《雍也》篇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颜渊》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孔子“仁者”情怀;《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见孔子讲求诚信的精神;《里仁》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体现了孔子推崇孝道。

其次,孔子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物。《阳货》篇中“子之城武,闻弦歌之声”段,夫子莞尔而笑的言辞体现了他机警,诙谐而又严肃的一面;《子罕》篇

中,孔子把自己比作待价而沽的美玉,只等人家来买,而不愿藏在匣子里,孔子用仕之切的心情,可见一斑;《述而》篇中,孔子有这样的自我表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几句话,表现出孔子不愿弃道谋官,抒发出他的安贫乐道的精神。《雍也》“伯牛有疾”段,孔子握着伯牛的手,依依难舍,孔子的痛惜、无奈,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孔子的恸哭哀叹,悲痛欲绝。

不仅孔子的性格,孔子一群弟子的性格也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侍坐》这样的“具有文学意义的记事文”中,“不但写出了孔门师弟闲谈时的活泼从容的气象,而且从各人的谈话中还表现了不同的性格。” [9]这里,我们就以《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为例: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该段是孔子问及弟子们的志向时,其弟子“各言其志”的回答。子路迫不及待地“率尔而对”,文章在起伏之间活灵活现地显现出子路的率直刚勇和不讲礼让,于是“夫子哂之”。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以俟君子”“愿为小相”,体现了二者的谦逊。而当问及曾皙时,它并不急着回答,而是“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从容地描写创造出一种真实的场面氛围,接着描绘了一幅生气盎然的图画:“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一系列动人生活画面的描写,使人物在这节奏感中翩翩起舞,极为有力地烘托出曾皙开朗潇洒的性格和坦然怡适的心态,抒发了他有志于在无事无为中做出有事有为的政绩来的志向。于是,子路的率直,冉有、公西华的谦虚,曾皙的洒脱,孔子的循循善诱,师生间的愉悦,都通过该段简单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中刻画的栩栩如生了。

三、隽永有味的哲理气息

《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以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10]

《论语》讲述了治国之大道。在《为政》中论述当政者为政的重要原则,可谓鞭辟入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的是统治者运用道理去治理国家政治,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强调用道德来引导人民,就可以达到人民归顺的效果;“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述了选取正直的人为政对于人民服从的重要性;“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说明了采用何种措施才能使人民敬顺、忠诚而又勤勉。又如《泰伯》中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教导为政者不居于那个职位,就不考虑它的政务。《季氏》篇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述怎样才能使社会达到稳定和谐的局面。《颜渊》中“子贡问政”说明了“民无信不立”的道理,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这

些治国箴言适时被后人引用与借鉴,成为治国名言。难怪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论语》记载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述而》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其中“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方法,“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里的“文”指文献知识,“行”指社会生活实践,“忠”指尽职尽责的责任感,“信”指诚实尚义的品质。这里可见孔子的教育培养理念是注重综合素质的。除此以外,丰富的教育格言在《论语》中比比皆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有教无类。”(《卫灵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择善而从”等等,孔子不愧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时至今日,他的许多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座谈讨论,仍旧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

《论语》教给我们为人的修养。如教人改正过错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如教给人平和之心的“不怨天,不尤人”(《宪问》);如教人为人处事的内在原则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如教给人以责任和刚强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如教给人要时常内在反省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学而》);如教给人要有远大理想和志向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教给人交友之道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它教给人不同年龄层段需要警惕的三件事情,“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教给我们的这些古典的精神力量,隔着遥远的时空传颂至今,帮助我们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

《论语》达到了思想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统一。它字里行间的充溢着的精思妙语,让人读后,掩卷沉思,不觉如沐春风,豁然开朗,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得

到一些精神上的畅快,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

综上所述,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先行者,《论语》以匠心独运的语言艺术,使之文采斐然;以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为后代作家所效仿;以隽永有味的哲理气息,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论语》的语言艺术和文学特色为以后中国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成功的范例。

[参考文献]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杨汉云.《论语》的语言艺术特色[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8)

[4]徐柏青.论《论语》的语言艺术[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6]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7]胡念贻.从人物形象看《论语》的文学价值[J].文史哲,1962(3)

[8]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1941

[10]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试论苏轼词作的风格多样性

试论苏轼词作的风格多样性 辽宁省鞍山市华育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王希 摘要:在传统文化中,对苏轼词风格的认识往往以“豪放”评之,我认为这有失于偏颇和简单化,其原因在于仅以几首豪放词来涵盖苏轼词全貌,以偏盖全。我通过对几首苏轼词代表作的评论赏析,说明起词作风格的具体表现,提出苏词体势高妙,时而慷慨豪放,时而清丽委婉,时而飘逸旷达,风格多样,不可一而论之。 关键词:苏轼风格多样豪放旷达婉约 词的历史可谓久远,但直到宋代,才可称“得其时也”。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为词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词坛一时名家辈出,各领风骚。而因词风迥异造成的流派之争也便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作为一代文坛名匠,苏东坡的词风,更是被后世的文论家们屡加评论。 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辩》中说:“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词情蕴籍,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人们就把宋代的词人分为两派:晏殊,晏几道父子及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俱归入婉约一派;苏轼,贺铸,辛弃疾,陆游等归入豪放一类。这种分法虽显简单粗略,但后人却纷纷认同。 纵观古今对苏轼词风的评论,大体有“豪放”,“旷达”,“婉约”等几种说法。其实,对象苏轼这样才华横溢,气质浪漫,个性自由,风格多变的一代文豪,试图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词风,那肯定是徒劳的,也是片面的。如果仔细探究一下苏轼的全部词作,使可见苏词风格的多样,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雄浑豪放,亦有《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的缠绵悱恻,更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超脱旷达等等,不一而足。再基于苏轼执着而不乘张,既能拼搏进取,亦能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以及挥洒自如的写作态度和变化莫测的诗文技巧。我认为,对苏轼风格应分而论之。 一、苏轼词作风格中的“豪放” 苏东坡之所以被后世众论者尊为“豪放派”之鼻祖,主要还是由于他的一些描写自己的抱负与理想的词作,确实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慷慨豪迈的气质,领词风转变之先河。 如他创作的第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全篇洋溢着一股报国杀敌的豪情,其词在脉脉柔情的传统词风中,敲响了慷慨激昂,纵横奔放的豪迈鼓乐,“回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给人一种豪气冲天的冲动感觉。另外,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田》回忆自己与苏辙少入仕之初,自信“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勃勃雄心,《南乡子·旌旗满江湖湖》中季风迂儒,赞扬“帕首腰刀”的勇士,《阳关曲·赠张继愿》中“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的惋惜,都充满高昂豪放的精神,这在唐诗佳处,也不过如此。因而王灼说他:“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1)。便是此意。 二、苏轼词作风格中的“旷达”

苏轼的文学地位和贡献

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岁。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学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诗书,即“奋厉有当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与弟辙同试礼。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读了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顿觉“有孟轲之风”,遂将试卷交主考官欧阳修。修见轼卷,“惊喜以为异人”,拟取为第一,又疑其为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取为第二;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欧阳修兴奋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高度褒奖苏轼“善读书,善用书”,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着我”。苏轼兄弟遂同科进士及第。其后又同辙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诩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曾任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赋的创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艺的颠峰。其诗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自然奔放,圆美流动。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园》、《荔枝叹》;又有浪漫主义佳篇,如《游径山》、《百步洪》,充溢着有磅礴的气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新明净,华美自然,尤其是后者更成了咏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绝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云:“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苏轼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启豪放词派之先河,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表现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写得真挚细腻,深沉淳厚,回肠荡气,一往情深。苏轼的散文更是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使他成了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的当然领袖。苏轼的书法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书苑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苏轼是一位画家,是中国文人画运动的发端和中坚人物。其写意和传神、常形和常理、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广泛地为文人画派所传诵,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至今。苏轼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三苏都是弹古琴的高手。《历代琴人传》引张右衮的《琴经?大雅嗣音》记载说: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苏。 苏轼的博学多识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中医药学很有研究。流传至今的重要医书《苏沈良方》就是将苏轼收集的医药良方与宋代另一位大科学家沉括收集的良方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他在农业、水利、烹饪、养生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 像苏轼这样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文人”,他发出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为之灿然。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位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而其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的影响能超越苏轼之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忠诚报国,爱国爱民,政绩卓著,是一个深爱人民爱戴的良友。苏轼曾两度杭州为官,向朝廷力争不能废除西湖,并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还疏浚六井与运河,平抑粮价,赈灾济困,创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的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旧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晚年遭贬惠州,又从惠州再贬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纷纷走上苏堤悼念苏轼;太学生们也在寺院举斋志哀。士大夫们写了很多祭文吊唁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他以他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学和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着灿烂的人格魅力。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上唐中心小学付义泉手机: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虽然我们在素质教育各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至少我们在思想上对素质教育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名扎根农村教育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今咱们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众所周知不容忽视的问题:重智轻德。从上到下单纯地、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校考不好,局长给压力,老师考不好,校长给压力,学生考不好,老师、家长给压力,这样我们教师的教育培养方向自然发生扭曲,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任务脱离轨道。习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今教育所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又如何得以实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又应如何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和实践? 一、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我查找、收集并理解了一些资料。我们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它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到学校教育上,它就同学科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是教学升华为教育。而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论苏轼词的创作风格

论轼词的创作风格 摘要:在北宋词坛上,轼享有巨大的声誉,轼词的创作风格一直以来也都是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轼词的创作风格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具体表现为多样化的题材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前人创作传统、儒释道三家结合的思想以及轼曲折的人生经历是词的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词“以诗为词”的创作风格对后世词人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键词:轼;创作风格;以诗为词;原因;影响 轼是中国词坛上别具一格的作家。轼基于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大胆的对词进行了变革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词的创作风格可以凝练成四个字—“以诗为词”,轼“以诗为词”的创作风格又有具体两方面的体现,即多样化的题材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再通过对轼词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和其影响的具体分析,进而领略轼旷达的情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一、轼词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 在北宋词坛上,轼既继承了前人传统突破了传统樊篱,将诗文革新运动扩大至词的领域,在原有词风的基础上实现了标志性的突破与创新,为词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全新的境界。轼用词这一新型的音乐性文体,表现诗歌原始而古老、历久而弥新的题材,并将赋、比、兴等诗歌手法运用于词的创作,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词的审美潜力,为宋词成为与唐诗比肩的一代文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故而,一言以蔽之,轼词创作风格的集

中体现就是“以诗为词”,取词的躯壳而赋以诗的神气。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一)多样化的题材 轼“以诗为词”的表现手法是他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就是以诗之法,运词之意,以诗之器,显词之艺,将诗歌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作当中,消解诗词界限,合二为一,达到了诗词一体的艺术效果,进而拓宽了词的表现空间,提升了词的表现能力,词同样可以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故而形成了词多样化的题材,无论是豪放词、旷达词还是男女恋情词,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具风韵,回味无穷。轼在词创作方面最难能可贵而且也是最具闪光点的一点,就是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融入到词的创作当中,这在他多种题材的词作当中都有展现。 1、展现建功立业的豪情 在轼众多的豪放词当中,《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1]可谓是东坡平生第一快词,整首词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希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英雄志士的形象。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此年轼四十岁,“老夫”是轼的自称,有宦海浮沉的疲惫之意;词的首句充分描述了轼出猎时的装束,“千骑”形容出猎的队伍之盛大,声势之雄壮,此处有夸之语;词的第二句意谓作者自己出猎的勇猛姿势可以像当年权射虎那样。词的下片意在抒情,“酒酣胸胆尚开”意谓胸怀开阔,豪气勃发;“持节云中,何日遣唐?”此句一语中的,意谓不知朝廷何时才能重用自己。此时的轼正在遭受贬谪期间,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渴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展现出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如果说《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东坡平生第一快词,那么《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说是他豪放词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轼的这首词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因为它完全符合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含义。每个人生来都有现实的抱负和人生的寄托,即将自己的存在价值最大限度的放大,彰显自我的存在感,换而言之,就是平凡大众的英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建平中学高一<1>班李雪莹16 【内容摘要】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无不被他诗词中那份潇洒旷达、豪放飘逸、仗义执言所感染,一再地想挖掘这些词风形成的原因。也许历史上也有许多背景与他相似的人,但为何却只成就出“世上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大文豪书东坡?在此,我想从苏东坡的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等方面追根溯源,浅析苏轼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苏轼,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北宋诗词发展大背景——————————————————————————————————苏轼一开始就能从众多学者中脱颖而出,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说的正是苏轼三父子。在宋朝,苏氏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学世家。其父苏洵发奋虽晚,但非常用功。苏轼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勤勉学习的影响。从小热爱读书的习惯到苏轼做官后仍在一直延续,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记载:“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如此发奋学习,也不奇怪他日后会成为一代文化巨匠。 当然能使苏轼获得巨大成也包括他自身的诗词天赋。在苏氏一族日日文化熏陶与苏轼过人聪慧的有益影响下,年未及冠的苏轼已经能“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这也为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苏洵最先替苏轼打开文学大门,那欧阳修则是引领苏轼踏入文学界的第一人。 北宋散文家欧阳修和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领袖。后来两个人成为宋代

散文史上相提并举的两位杰出学者,并称“欧苏”,在词的风格上都属于豪放派。欧阳修为人严谨,但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竭力赞美与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而苏轼就是在那些被伯乐慧眼识中的才子里,一匹脱颖而出的千里马。 欧阳修发现苏轼才能的经过,也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某一年欧阳修担任礼部省试的主考官。其中一名考生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与《春秋对义》让欧阳修赞叹不已,并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这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从此他对苏轼青睐有加,多次提拔他。他曾在《与梅圣俞四十六通》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欧阳修慧眼识金,提拔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苏轼能被欧阳修这样当时的大文豪所赏识,也算是一种幸运,不过客观原因还是他出众的文采能够力压群雄。欧阳修的支持更巩固了苏轼在宋朝文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也给了苏轼不断向前的动力。 如果说苏轼的才华本该使他的文学之路一帆风顺,那么政治上一次次的挫败则成为影响苏轼形成其独特诗风的重要因素。 就经历而言,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足迹所履近二十多处。当时北宋宰相王安石提倡新法——发展经济。但由于没有资本支持,这一举措势必要加重赋税征敛。苏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改革,也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他处在这么个尴尬的地位却要倔强地坚守自己的观点,于是被新旧党相互排挤。而这段时间正好落在苏轼充满斗志与理想的年龄段,所以苏轼的诗风

定稿 试论苏轼词中的“豪放”与“婉约”

试论苏轼词中的“豪放”与“婉约” 内容提要: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这是在我们以前学过的教材中经常提到的。虽然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他的词中温婉含情的婉约词作的数量并不少于慷慨激昂的豪放词作的数量。本文主要从苏轼豪放词与婉约词题材突破方面,通过对苏轼的几首代表性的词的分析,展现出苏轼词风的多样,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了解苏轼。 关键词:豪放;婉约;题材 一、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后苏轼登上仕途,因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政见不和,被谏官李定等人以讪谤新法罪逮捕入狱,即“乌台诗案”,侥幸获释后被贬黄州充团练副史。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他又激烈反对,特别是反对废除免役法。之后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他又被一贬再贬,最后远放到儋州(今属海南)。直至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卒于常州。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心中种种忧愤,都成为其创作的源泉。 二、从苏轼词的题材分析其词风 苏轼最早的词作,按王文诰《苏诗总案》载,为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所作《浪淘沙》,词句尚为“绮陌香尘”、“槛内群芳”之类,可说是尚在学步欧晏(欧阳修、晏殊)。翌年所作的《行香子·过七里滩》,上下片之结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均令人有目不暇给之感,已可混入欧晏词集了。但仍未见苏轼之人格、性格、词格。后年所作的《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堂庑渐大、登临渐高,使用了大字眼、大角度,使用了议论的句式。已可见苏轼豪放洒脱词风的苗头。①真正实现豪放词风创制的,是苏轼随后的知密州时期。当然,苏轼在认识到自己开创了“自是一家”的词作新阶段之后,仍然有婉约之作出现。它说明:有些场合、情景、题材只适合以婉约的风格来表现;有些场景,只有以婉约的手法来表现,才会使听者爱听,读者爱看。婉约词风作为词史上一种成功的形式,已成为了难以取代的存在。 因此,我们解读苏词的风格,不能单纯的把之归结为“豪放”或“婉约”。苏轼的词风,既有“大江东去”的壮阔,“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挽雕弓射天狼”的雄劲;又有“记得画屏初会遇”的委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美,“花退残红青杏小”的清新。不论婉约与豪放,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 本文主要从题材的突破上说说苏轼词中的“豪放”与“婉约”风格。 (一)豪放词题材的突破 明人张南湖在《古今词话》中对“豪放”的解释为“气象恢宏”,并首推苏轼为豪放词代表。苏轼开创的豪放词,冲破了“以词为艳科”的藩篱,而“以诗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组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与发展性。 语言的建构从学科知识上划分应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从学科能力上划分应包括口头语言的听、说能力和书面语言的读、写能力。文化的理解包括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对国际文化的理解、对生活文化的回归和对自然文化的关爱。思维的发展包括语文的经验思维、语文的迁移思维和语文的反思思维。审美的鉴赏包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对美的人格的追求。 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四大类,分别突出了语言和文学——准确地讲是国语和国文——的工具性、思考性、思想性以及文化性。 每类能力素养阐释有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概念定义,第二段落为价值或意义,第三段落分解具体要素。 ?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创新?分别关注国语的工具性和思考性,属于概念程序能力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分别侧重国文的思想性和文化性,属于策略创新能力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包括: 1、积累; 2、系统; 3、交际; 4、评价。这些是语言基础素养。 5、策略;属于个性创新素养。 ?思维发展与创新?素养包括:

1、直觉体验; 2、语言表达; 3、观点表达; 4、逻辑表达。这些是思考的基础素养。 5、批判思维和自我反思;属于个性创新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包括: 1、审美感情; 2、审美品位; 3、审美表达; 4、审美创造。前两个方面侧重于审美观念的形成,后两个方面重在审美实践。 ?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包括: 1、文化自信; 2、文化吸收; 3、人生价值; 4、社会责任。前两个方面以体验理解为主,后两个方面以指导实践为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

论苏轼词的艺术特征

论苏轼词的艺术特征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她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就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 苏词风格的特征:在气魄方面雄奇、博大;在“法度”方面突破陈规,不许泛滥。为了弄清“豪放”一词的含义,我们还可以瞧苏轼自己的一段话: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一枕得无睡,辄亦得之耳。《东坡续集·答陈季常》)这就是苏轼称赞陈季常豪放词风的话,联系她称赞吴道子的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话,可以断言:苏轼心目中的“豪放”,既要能体现“诗人之雄”,酣畅淋漓地抒发为造物主所不容的“如此快活”的感情,又要在“法度”(即一般艺术规律与传统)容许范围内“出新意”、“寄妙理”。 从以上可以瞧出,所谓“豪放”,在气魄方面,它要求雄奇、博大,不允许中正、平庸;在“法度”方面,它既要

求突破陈规,又不允许泛滥无归。 然而,苏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豪放的风格呢? 第一,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了题材,丰富 了内容。 晚唐、五代文人词发展于歌楼酒宴之中,其主要特征就是“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因而被视为“艳科”、“诗余”。词的内容只能写儿女私情、离愁别恨。北宋时期晏殊、张先、欧阳修等词人,几乎毫无保留地承袭了晚唐、五代的词风。其后的柳永,善于用“俚语”与铺叙手法描写病态的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尤其就是妓女的生活,词的内容有所扩大,但其基调仍未跳出“艳科”的窠臼。苏轼则一扫靡艳词风,开创豪放一派,正为胡寅《酒边词序》说的: ??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 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 外,于就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苏轼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词”提到了与“诗”并列的地位,凡就是“诗”能表达的内容,多写进“词”里去了,山川景物[如《水调歌头》]。记游咏物[如《浣溪沙》]。感旧怀古[如《沁园春》,《念奴娇》]。惜别怀人[如 《八声甘州》]。述行明志[如《江城子》]等等,都成了苏词的题材。刘熙载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艺概》卷四),此语恰到好处地道出了苏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读本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读本 语文核心素养及解读 二年级语文组 一、倾听能力 培养小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在各个学段都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学会了听,才会说,最后才逐渐学会写。听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会听的人才会学,而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说话能力 说话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培养的训练活动。特别是当今工作节奏高效化、生活内容社交化、科技发展高速化,小学生毕业后具备高素质的说话能力有助于步入社会适应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交往需要。同时说话训练也有助于青少年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及思维反应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培养。 三、阅读能力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四、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既能从语言训练学生,也能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思维,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作文教学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五、朗读能力

朗读能力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感的重要表现。朗读能力高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强,同时较高的朗读能力也能反映出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感,其语文素养也自然高人一筹。因此,在低年级阶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 六、书写能力 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低年级教学的语文教师,我总认为教会学生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不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来看,都是我们老师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七、质疑能力 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语文老师的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教问、乐问、善问的良好品质。 八、逻辑能力 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数学需要逻辑思维,语文也同样需要感性之外的逻辑思维。 九、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进行创造力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陶行知先生说

论语经典语录及分析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 学而篇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理由: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当时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觉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有没有对家人或别人撒谎;有没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没有做到给自己一定的惩罚。 为政篇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理由:这段话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代表,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这段话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在生活中,不管是不是身为一个管理者,都要把重点放在德治。以德服人。 八佾篇第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说:美丽的笑容真好看啊,漂亮的眼睛黑白分明,波光流转,把洁白的面容打扮得绚丽多彩,说什么呢?孔子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才可以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子夏说:礼是不是也建立在“义以为质”本性之后呢?孔子说:启发我的人,是卜商啊,从现在开始可以与子夏谈论诗经的问题了啊。 理由:这段话一开始最打动我的是那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非常喜欢这句话,所以对于这段语录的印象格外深刻。而这段话的转换也很快,从“绘事”聊到了“礼”。充分说明了孔子举一反三的思想。 里仁篇第四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臣子的忠心表现在匡救国家社稷,朋友的道义表现在相互切磋,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言谈处事当中,也要有所注意。比如国君有过错,臣子上谏,假使国君能听进去,固然可以尽心讲解,要是听不进去,那就不要再说了。不知进退,一味憨直的屡屡让国君烦心,国君一定会讨厌再听到类似的话,不但不会认为臣子忠心,反而会觉得臣子在诽谤,最后只能自取其辱。在国君周围的人一定要注意。朋友之间,发现对方有过错就要加以劝导,假使朋友能听进去,固然可以好好劝诫,要是听不进去,那也别再说了。如果不考虑对方的承受力,只图言无不尽,屡次三番,一定会引起朋友的反感,不但不会认为朋友有道德,反而会结怨,时间长了就会越来越疏远。 理由:子游这话是说给进言的人听的,对于听者来说,一定要明白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故当虚心善受,让周围的人都乐于告诫自己,都愿意和自己切磋,时间长了,德行就会日益增长而过失就会日益减少,圣贤之道也就不远了。一旦有了厌恶之心,对进言者冷眼相加,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 “ “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6)03-0054-04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的名称,在中国文学 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其文曰:“取譬不远,昊天 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1]比喻手法的运用,起于何 时,已难考证,但在《诗经》中,我们可找到许多运用比 喻手法的例子,如:“白茅纯束,有女如玉。”[2]“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3]这样的例子在《诗经》中不胜枚举。因此“比” 这种文学技巧,被后人公认为《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之 一。应该说,在《诗经》的成书阶段,即春秋中期,比喻 手法已被当时的文人熟练地运用和掌握了。《诗经》之后, 东汉的郑玄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给“比兴”作注时引 东汉郑众的话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 [4]所谓“比方于物”,即打比方,就是普通的比喻。南朝刘勰 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谈论“比”时说:“比之为物,取类不 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5]其中 “喻于声”、方于貌”, 都是比较直接的相似,是具体对具体, 很简单。而“拟于心”,譬于事”则是从具体到抽象。刘勰对中 国的“比喻理论”有所推进,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相似,很有 意义,只是没有进一步探索本体与喻体如何相似。直至宋

代,陈骙《文则》中的“十喻”,才有了更大的发展。陈氏将

“ 比喻分为十种,其中纯粹的比喻有五种:一是“直喻”,就是 带比喻词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明喻。二是“简喻”是省略比 喻词的,现在通称为暗喻。三是“对喻”,现代通称为“引喻”。 四是“类喻”和“详喻”,应该都属于联合比喻,只是一个是并 列的,一个是承接的。五是“博喻”,是一个本体多个喻体[6]。 陈氏对比喻的十种分类虽然有一些不足,但仍然无损他在 “比喻理论”上的贡献,除了其中非比喻成分,其它的分类在 比喻的研究史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具有发凡起例的重要 作用。当代学者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专辟一 节“譬喻”。陈先生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 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 象的,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7]随后,陈先生将 “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用当代修辞学的方法, 详加论述。陈先生关于“比喻”的阐释,代表了“比喻理论”的 最新发展。综上所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中国有很长 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从《诗经》以来,中 国的文人学者在文学创作中都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手法。如: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发展到宋代,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巅峰,名家如林, 名作如海,群星灿烂。而在众星之间,有一颗大星,光芒 万丈,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颗大星,就是一代文宗苏

苏轼文学成就

苏轼文学成就 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组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与发展性。 语言的建构从学科知识上划分应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从学科能力上划分应包括口头语言的听、说能力和书面语言的读、写能力。文化的理解包括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对国际文化的理解、对生活文化的回归和对自然文化的关爱。思维的发展包括语文的经验思维、语文的迁移思维和语文的反思思维。审美的鉴赏包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对美的人格的追求。 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四大类,分别突出了语言和文学——准确地讲是国语和国文——的工具性、思考性、思想性以及文化性。 每类能力素养阐释有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概念定义,第二段落为价值或意义,第三段落分解具体要素。 “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创新”分别关注国语的工具性和思考性,属于概念程序能力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分别侧重国文的思想性和文化性,属于策略创新能力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包括: 1、积累; 2、系统; 3、交际; 4、评价。这些是语言基础素养。 5、策略;属于个性创新素养。 “思维发展与创新”素养包括:

1、直觉体验; 2、语言表达; 3、观点表达; 4、逻辑表达。这些是思考的基础素养。 5、批判思维和自我反思;属于个性创新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包括: 1、审美感情; 2、审美品位; 3、审美表达; 4、审美创造。前两个方面侧重于审美观念的形成,后两个方面重在审美实践。 “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包括: 1、文化自信; 2、文化吸收; 3、人生价值; 4、社会责任。前两个方面以体验理解为主,后两个方面以指导实践为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

论苏轼词的创作风格

论苏轼词的创作风格 摘要:在北宋词坛上,苏轼享有巨大的声誉,苏轼词的创作风格一直以来也都是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苏轼词的创作风格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具体表现为多样化的题材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前人创作传统、儒释道三家结合的思想以及苏轼曲折的人生经历是苏词的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苏词“以诗为词”的创作风格对后世词人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键词:苏轼;创作风格;以诗为词;原因;影响 苏轼是中国词坛上别具一格的作家。苏轼基于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大胆的对词进行了变革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词的创作风格可以凝练成四个字—“以诗为词”,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风格又有具体两方面的体现,即多样化的题材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再通过对苏轼词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和其影响的具体分析,进而领略苏轼旷达的情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词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既继承了前人传统突破了传统樊篱,将诗文革新运动扩大至词的领域,在原有词风的基础上实现了标志性的突破与创新,为词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全新的境界。苏轼用词这一新型的音乐性文体,表现诗歌原始而古老、历久而弥新的题材,并将赋、比、兴等诗歌手法运用于词的创作,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词的审美潜力,为宋词成为与唐诗比肩的一代文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故而,一言以蔽之,苏轼词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就是“以诗为词”,取词的躯壳而赋以诗的神气。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一)多样化的题材 苏轼“以诗为词”的表现手法是他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就是以诗之法,运词之意,以诗之器,显词之艺,将诗歌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作当中,消解诗词界限,合二为一,达到了诗词一体的艺术效果,进而拓宽了词的表现空间,提升了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工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既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