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设计说明书模板

幕墙设计说明书模板
幕墙设计说明书模板

北软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园电子商务

3#、8#楼幕墙工程设计总说明

1 幕墙工程系统概述

工程名称: 北软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园电子商务-3#、8#楼幕墙工程

工程地点: 国际物流园区喜达路以北、寿达路以南、凤凰大道以东

建设单位(发包方):北软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发

设计单位: 省城乡建筑

工程性质: 民用建筑

主体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建筑高度(裙楼): 20.3 m

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

建筑防雷分类: 二类

工程围包括:玻璃幕墙、铝合金百叶幕墙、玻璃地弹门、铝合金格栅等。

2 幕墙工程设计取值分析

2.1设计基本资料

工程所在地区:省市

基本风压:0.45 kN/m2 (50年一遇)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地面粗糙度类别:B 类

建筑场地类别:Ⅲ类

当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本工程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类别:重点设防类

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外围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5年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二级

建筑物防雷分类:二类

2.2设计参照标准、规及资料

设计参照标准、规及资料见本设计说明“附录A、附录B”。

3 幕墙系统的材料选用

3.1 一般规定

建筑幕墙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

玻璃幕墙应选用耐气候性的材料。金属材料和金属零配件除不锈钢及耐候钢外,钢材应进行表面镀锌处理、无机富锌涂料处理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铝合金材料应进行表面阳极氧化、粉末喷涂或氟碳漆喷涂处理。

3.2 铝合金材料

本工程采用高精级铝型材,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JGJ 102-2003)和《铝合金建筑型材》(GB/T 5237-2008)的相关规定。

铝型材材质牌号状态为6063-T5、6063-T6,所有铝型材壁厚依据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室外铝型材外装饰面采用氟碳喷涂处理,膜厚应不小于40μm,表面喷涂颜色以建筑师最终确定的样品为准。所有不可见铝型材采用银白色阳极氧化处理,阳极氧化膜厚为AA15级。

3.3 铝板

铝板选用国生产的优质铝板,单层铝板基材为3003-H14,室外所有铝板外表面均采用氟碳喷涂处理,厚度不小于40 微米,室所有铝板外表面均采用粉末喷涂处理,厚度不小于40 微米,颜色具体见业主封样。

室外铝板:采用2.5mm单层铝板(外装饰面氟碳喷涂)

背板:采用2mm单层铝板(外装饰面粉末喷涂)

3.4 钢材

幕墙结构用钢材采用Q235B钢,不可见所有钢制件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处理,锌层厚度应满足《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3912-2002中要求。

大跨度钢立柱、横梁、雨篷钢龙骨,外表面做氟碳喷涂处理。在加工厂,钢件需先表面抛丸除锈,等级为Sa2.5,不得手工除锈,喷两道水性无机富锌底漆,厚度不小于80μm,到工地安装完后,喷环氧云铁富锌中间漆,厚度不小于80μm,再喷氟碳面漆,厚度不小于80μm。钢件焊接部位,打磨除渣,在喷氟碳面漆前,需补喷两道水性无机富锌底漆,厚度不小于80μm。

3.5 玻璃

本工程的玻璃(各幕墙系统所选用的玻璃类型详见各幕墙立面图)厚度按设计计算确定,玻璃类型如下:

玻璃幕墙部位:8+12A+6中空钢化LOW-E玻璃

地弹门:12mm厚钢化透明玻璃

3.6密封材料

本工程密封胶选用中性硅酮结构胶密封及中性硅酮建筑密封胶,建筑密封胶与结构密封胶应选用同一品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的规定。

所有橡胶条/干式耐候胶,除与硅酮密封胶接触之外,都应为热塑性三元乙丙。海绵橡胶条/耐候胶/垫块应为挤压成型黑色三元乙丙或硅酮橡胶,硬度值为邵氏A级硬度45±5。

3.7防火保温

防火隔离材料采用厚度为100mm,容重为80kg/m3,耐火极限1小时的不燃性岩棉,表面带锡箔纸,并由1.5mm镀锌钢板承托。镀锌钢板与结构衔接部位采用防火胶进行密封。

保温棉采用厚度为50mm,容重为60kg/m3,耐火极限为A级的岩棉,表面带锡箔纸。

3.8其它材料

所有与铝型材直接接触的五金配件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五金件的材质如为碳钢,碳钢表面需镀锌处理。不锈钢螺栓采用奥氏体不锈钢A2-70。

本工程采用预埋件和后置埋件,表面热浸镀锌处理,化学螺栓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13中规定要求,本工程M12化学螺栓拉力设计值为8.0kN,按16kN 做拉拔试验。

4 幕墙系统物理性能以及保证性能的措施

4.1节能设计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国各城市建筑气候分区表,市属于夏热冬冷地区。透明幕墙部位采用8+12A+6中空钢化LOW-E玻璃。

4.2抗震设计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本工程可划分为重点设防类,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4.3防火设计

本工程外围护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在玻璃幕墙与结构洞口间隙填充密实厚度不小于100mm、密度不小于80kg/m3、耐火极限不小于1小时的防火岩棉,表面带锡箔纸,并由1.5mm镀锌钢板承托。镀锌钢板与结构衔接部位采用防火胶进行密封。以确保达到规耐火极限要求。

4.4防雷设计

本工程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2010年版)中防雷分类等级的二类防雷标准进行防雷设计。

二类防雷建筑需要考虑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人,对于高度不超过45m的建筑则可不考虑侧击雷的影响。建筑高度20.3m,在压顶部位应设置防直击雷系统。

4.5设计性能指标

本工程玻璃幕墙系统物理性能的分级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的相关规定进行划分。

1抗风压性能

幕墙的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幕墙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k确定,其指标值不应低于Wk,且不应小于1.0kPa。

在抗风压性能指标值作用下,幕墙的支承体系和面板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不应大于下表的要求。

表4.5.1幕墙的支承结构、板面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要求

表4.5.2 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

24级。通过计算,所有构件和连接均满足规要求。

2 水密性能

幕墙水密性能指标应按如下方法确定:

GB 50178图2.1.2中的ⅢA 和ⅣA 地区,即热带风暴和台风多发地区按下式计算,且固定部分不宜小于1000Pa ,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P=1000μZ μCW0 式中: P ——水密性能指标;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C ——风力系数,可取1.2; W 0——基本风压(kN/m2)。

其它地区可按上述公式计算值的75%进行设计,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700Pa ,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表4.5.3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表

3

气密性能

气密性能分级指标是指10Pa 压差下的幕墙的漏气量,以100 Pa 压差下实测漏气量折算成10Pa 压差下漏气量作为分级依据。气密性能指标应符合GB 50176、GB 50189、JGJ 132、JGJ 134、JGJ 26的有关规定,并满足相关节能标准的要求。一般情况可按表4.5.4确定。

表4.5.4 建筑幕墙气密性能设计标准一般规定

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指标qL 应符合表4.5.5的要求。

表4.5.5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

幕墙整体(含开启部分) 气密性能分级指标qA应符合表4.5.6的要求。

表4.5.6 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依据工程实际需要和招标文件要求,结合设计选用的材料和构造,本工程幕墙系统气密性能达到表4.5.6的3级标准。

4热工性能

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应按GB 50176的规定确定,并满足GB 50189、JGJ 132、JGJ 134、JGJ 26和JGJ 75的要求。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幕墙遮阳系数应满足GB 50189和JGJ 75的要求。

幕墙在设计环境条件下应无结露现象。

幕墙传热系数分级指标k应符合表4.5.7的要求。

表4.5.7 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

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应符合:

(1)遮阳系数应按相关规进行设计计算;

(2)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分级指标SC应符合表4.5.8的要求。

表4.5.8 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

要求。透明幕墙部分保温性能达到5级,遮阳系数达到6级要求。

5空气声隔声性能

空气声隔声性能以计权隔声量作为分级指标,应满足室声环境的需要,符合GBJ 118的规定。

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指标R W应符合表4.5.9的要求。

表4.5.9 建筑幕墙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本工程通过合理的选用材料和科学的构造设计,幕墙系统的空气声隔声性能等级为3级。

6平面变形性能

建筑幕墙平面变形性能以建筑幕墙层间位移角为性能指标。在非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在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的3倍。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符合表4.5.10的规定。

表4.5.10 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

平面变形性能分级指标γ应符合表4.5.11的要求。

表4.5.11 建筑幕墙平面变形性能分级表

建筑幕墙应满足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幕墙,其试验样品在设计的试验峰值加速度条件下不应发生破坏。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振动台抗震性能试验或其它可行的验证试验。

本工程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550。本工程幕墙系统需进行抗震设计,幕墙平面变形性能指标应不小于1/550×3=1/183,幕墙平面变形性能等级为3级。

7耐撞击性能

耐撞击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人员流动密度大或青少年、幼儿活动的公共建筑的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指标不应低于表4.5.12中的2级。

撞击能量E和撞击物体的降落高度H分级指标和表示方法应符合表4.5.12的要求。

表4.5.12 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

本工程为公共建筑,人流密度大,依据所选材料性能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到幕墙的耐撞击性能不低于2级,即在本级撞击运动量的作用下,幕墙不发生损伤。

8光学性能

有采光功能要求的幕墙,其透光折减系数不应低于0.45。有辨色要求的幕墙,其颜色透视指数不宜低于Ra80。

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指标透光折减系数T r应符合表4.5.13的要求。

表4.5.13 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

立面幕墙均有采光功能的要求,同时也有辨色要求。设计所选用的中空LOW-E玻璃的透光折减系数和颜色透视指数均符合上述参数标准,完全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9承重力性能

幕墙应能承受自重和设计时规定的各种附件的重量,并能可靠地传递到主体结构。

在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水平受力构件在单块面板两端跨距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该板面两端跨距的1/500,且不应超过3mm。

5 其它说明

1、本设计幕墙立面分格图为幕墙外表面,图面标注尺寸单位为毫米,标高为米。

2、考虑到主体结构施工时产生的误差,幕墙施工时某些部位的材料安装位置或尺寸可能会作调整。

3、图纸的尺寸数据以标注为准,切勿以比例尺度量。

附录A 设计参照标准、规及资料

A.1 幕墙设计规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7-2007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

《建筑幕墙平面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 18250-2000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GB/T 18575-2001

《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GB 50210-2001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JGJ 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JGJ 133-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2001

《建筑玻璃采光顶》JG/T 231-2007

(完整版)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v1.0 200X年月XX日 修订历史记录

编制 审查 审核 批准 文档评审负责人:参加评审人员: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设计依据 (4) 2软件系统结构 (4) 2.1功能需求 (4) 2.2子模块划分 (4) 2.3子模块间关系 (4) 3公共数据结构 (4) 4程序设计说明 (5) 4.1程序1设计说明 (5) 4.1.1程序描述 (5) 4.1.2功能 (5) 4.1.3性能 (5) 4.1.4输入 (5) 4.1.5输出 (5) 4.1.6算法 (5) 4.1.7流程 (5) 4.2程序2设计说明 (5) 5模块重用说明 (5)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1.2背景 〖说明待开发软件(子)系统的名称和此软件(子)系统所属大系统的名称; 说明任务的来源(开发背景和市场背景)等;该软件(子)系统与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1.3定义 〖列出本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1.4设计依据 〖列出本文档所引用的有关设计依据(标题、文件编号、版本号、作者、发布日期、出版单位),包括本项目内部已编写的有效文档、出版刊物和国家标准或规范〗2软件系统结构 2.1功能需求 2.2子模块划分 〖说明本软件系统(或模块)的实现,即其内部的子模块划分(给出程序的名称和标识符)。建议以图形说明。〗 1.XXXXXXXX 2.XXXXXXXX 3.XXXXXXXX 4.XXXXXXXX 5.XXXXXXXX 6.XXXXXXXX 2.3子模块间关系 〖说明各子模块间的控制、顺序等耦合关系。〗 3公共数据结构 〖给出本软件系统使用的每一个公共数据结构的类型定义、存储方式,公共数据结构内各元素项的类型定义、初始取值、可能取值的范围及相应的物理含义。建议以类似C语言的数据说明格式来描述。〗

产品详细设计说明书模版

XXX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作者: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版本所有:北京无限讯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本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5)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6) 3.1程序描述 (6) 3.2功能 (6) 3.3性能 (6) 3.4输入项 (6) 3.5输出项 (6) 3.6算法 (7) 3.7流程逻辑 (7) 3.8接口 (7) 3.9存储分配 (7) 3.10注释设计 (7) 3.11限制条件 (7) 3.12测试计划 (7) 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8) 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9)

详细设计说明书又可称程序设计说明书。编制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有关内容合并入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的来源。

SBR工艺设计说明书

S B R工艺设计说明书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保护环境,解决城市排水对水体的污染以保护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保证人民的健康,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以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对现存的污染状况予以有效的治理,而且对将来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城市排水问题的合理解决必将带来重大的社会效益。 第一章绪论 、本次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熟悉并掌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环节,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平均水量为20000d m/3,进水水质如下: ⑴、污水处理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 ⑵、生化部分采用SBR工艺。

⑶、来水管底标高.受纳水体位于厂区南侧150m。50年一遇最高水位。 ⑷、厂区地势平坦,地坪标高。厂址周围工程地质良好,适合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⑸、所在地区平均气压柱,年平均气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具体设计要求: ⑴、计算和确定设计流量,污水处理的要求和程度。 ⑵、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简述其特点及目前国内外使用该工艺的情况即可) ⑶、对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形式、数目与尺寸,主要设备的选取。 ⑷、水力计算,平面布置设计,高程布置设计。 第二章 SBR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 、SBR工艺主要特点及国内外使用情况: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池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经过这个废水处理工艺的废水可达到设计要求,可以直接排放。处理后的污泥经机械脱水后用作肥料。

建筑设计说明书

1.建筑设计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咸阳渭新有限公司科研办公楼。 2. 建设单位:咸阳渭新有限公司。 3. 建设场地:拟建场区位于咸阳市渭河以南陈阳寨村村西,河堤路南侧的咸阳恒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征地院内北部,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455.50m。场地平面见附录1。 4.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具体要求见附录2。 1.1.2原始设计资料 (一)气象条件 1.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C。 2. 主导风向:东北。基本风压0.35kN/m2。 3. 基本雪压:0.25kN/m2。 4. 年降雨量:591.1mm;日最大降雨量:92.3mm;时最大降雨量:56mm;雨季集中在9、10月份。 5.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450mm。 (二)工程地质条件 1. 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级(中等);

2.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 kN/m2; 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为Ⅲ类; 4. 稳定水位深度为11.80~12.00m,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为1.0~2.0m。水质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作用,在干湿交替的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作用。 5. 场地20.0m深度范围内未见可液化土层,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 (三)施工条件 1. 建设场地平坦,道路通畅,水、电就近可以接通,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2. 拟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和机械化水平均较高。拟建场地平面图 1.2建筑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要达到以下的一系列要求:(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2)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结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建筑物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考虑建筑物所赋予人们在精神上的感受。(5)建筑物还要满足总体规划的要求,任何一个单体建筑都是存在于一个总体的规划之中,哪怕单体再漂亮、美观,而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同意,我们都可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的依据:(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度;(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4)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5)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1.2.1建筑平面设计 1)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本设计是办公楼,应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和服务用房等

项目开发详细设计说明书(超好用模板)完整版

详细设计说明书XX有限公司

修订记录

目录 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应用模块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应用模块总体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应用模块接口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假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类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分块类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图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图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整体继承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类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名1> Class Description.............................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名n> Class Description.............................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交互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情景编号1: 情景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互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例外情况及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情景编号n: 情景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状态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状态图编号1:状态图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状态图编号n:状态图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时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用户界面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用户界面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用户界面具体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界面编号1:界面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界面编号N:界面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 模板

XX项目 设计规格说明书 (仅供内部使用) 重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XX年XX月XX日

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发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条件与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3.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4.功能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界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1 的算法与程序逻辑..................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法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工设计说明书格式

《化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乙烯制取环氧乙烷生产工艺设计 姓 名: 学科、 专业: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苏州科技学院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注:题目,居中,字体:华文细黑,加黑,字号:二号,行距:多倍行距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注:宋体,小三 注:居中,宋体, 小一号,加黑。

注:标题“目录”,字体:黑体,字号: 小三。章、节标题和页码,字体:宋体, 字号:小四。 目录 1 总论 (1) 1.1 概述 (1) 1.2 设计产品的性能、用途及市场需求 (1) 1.3 设计任务 (1) 2 设计方案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生产工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XXXX (1) 2.2 原料及催化剂的选择 (2) 2.2.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热量衡算 (2) 2.4.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生产流程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环氧乙烷反应系统的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二氧化碳脱除系统的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主要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1.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第六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⑵总建筑面积:12029.78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5层(6层水箱间)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1.2平面设计 1.2.1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柱网尺寸 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筑柱网采用:9000×7200、9000×3300、9000×5700。 1.2.3平面布置形式及变形缝的设置 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建筑总长125.1m ,分别在6轴和7轴,14轴和15轴之间设有变形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mm 30~20,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防震缝的宽度一般为()mm 100~50。 1.2.4功能分区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版

(项目名称)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件版本 编写日期 发布日期

文件修改记录 修改日期版本号变化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文档审批信息 版本号提交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发布日期备注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术语和缩写 (1) 1.4参考资料 (1) 2概述 (1) 2.1系统概述 (1) 2.2系统功能定义 (1) 3总体结构说明 (1) 3.1系统结构 (1) 3.1.1系统内外部关系图 (1) 3.1.2功能模块简要说明 (1) 3.1.3依赖的外部接口 (1) 3.1.4对外提供的接口 (1) 3.2模块程序构件结构图 (1) 4数据模型(Data Model)设计 (2) 4.1逻辑实体模型 (2) 4.1.1实体模型1 (2) 4.1.2实体模型2 (3) 4.2表结构(物理设计) (3) 4.2.1表汇总 (3) 4.2.2表1 (3) 4.2.3表2 (3) 4.3视图列表 (4) 5功能实现说明 (4) 5.1数据流类模块 (4) 5.1.1数据流程图 (4) 5.1.2实现说明 (4) 5.1.3程序设计 (4) 5.2业务处理类模块 (5) 5.2.1Object Model设计 (5)

5.2.2程序设计 (5) 6界面实现说明 (5) 6.1模块1 (5) 6.1.1总体界面结构(业务操作区)说明 (5) 6.1.2功能点1界面结构说明 (5) 6.1.3功能点2界面结构说明 (5) 6.2模块2 (6) 6.2.1总体界面结构(业务操作区)说明 (6) 6.2.2功能点1界面结构说明 (6) 6.2.3功能点2界面结构说明 (6)

产品规划说明书模板

产品规划说明书20XX年1月2日

目录 变动历史 (1) 1引言 (2) 1.1本文目的 (2) 1.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2产品概况 (2) 2.1产品名称 (2) 2.2产品目标 (2) 2.3产品营销模式 (3) 2.4产品收费模式 (3) 2.5产品目标客户、市场定位 (3) 2.6产品优势和卖点 (3) 2.7产品的中止(Phase-Out)[这部分内容不一定有] (3) 3产品发展规划 (4) 3.1产品规划总图 (4) 3.2产品路标规划 (4) 4当前版本产品规划 (4) 4.1实现的目标 (4) 4.2产品系统构成及各自作用 (4) 4.3产品公共管理部分规划 (4) 4.4与公司其他产品关联关系 (5) 4.5产品功能列表 (5)

4.6产品安装、部署和升级方式 (5) 4.7产品性能规划 (5) 4.8其他 (5) 5参考文献 (6)

变动历史 修改者日期变动内容变动原因

1引言 1.1本文目的 本文是产品规划期间最重要的工作成果之一。通过对本文的评审,将决定本产品的 发展方向和生命周期。 本文的评审对象是:产品委员会 本文的预期读者包括:产品委员会、开发部门、UI部门、测试部门、运营部门、商务部门、市场部门。 1.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定义系统或产品中涉及的重要术语,为读者在阅读文档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序号术语或缩略语说明性定义 1 DRP 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分销资源计划 2 2产品概况 [这里提供该产品整体介绍,进行概括性综述。]

2.1产品名称 [这里确定出既定产品的命名。] 2.2产品目标 [说明产品研发的意图以及最终希望实现的目标。] 2.3产品营销模式 [说明产品运营和销售的模式,是否沿用以往营销模式。] 2.4产品收费模式 [根据产品特点提供建议。] 2.5产品目标客户、市场定位 [经过市场细分后,得到的产品的市场定义和想要销售的对象群体。] 2.6产品优势和卖点 [要突出我们产品的优势在哪里,根据产品特点提炼出几条卖点,可以从功能、性能或服务上考虑。] 2.7产品的中止(Phase-Out) [这部分内容不一定有] [如果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需求饱和或者已经被其他新技术取代,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提前做出反应应对变化,可以进行终止该产品的工作。终止产品是个非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范文

第一章塑件分析 1.1塑件结构分析 图1-1 塑件结构图 此制品是消声器上盖,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产品。且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所以我们采用注射模具注射成型。 1.2 成型工艺性分析[1] 塑件材料为尼龙,因塑件用在空压机内,表面无光洁度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冲击强度比一般的塑料有显著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和自润滑性能。密度1.15 g/cm3, 成型收缩率:0.4~0.7%,平均收缩率为0.55%。 第二章确定模具结构

2.1模具结构的确定 塑料模具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分为:二板模,三板模,热流道模。 二板模缺点是浇口痕迹明显,产生相应的流道废料,不适合高效生产。本模具选择二板模其优点是二板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成型周期短。 支撑板 分型面 定模侧 动模侧 图2.1 典型的二板模结构 模架为非标准件 定模座板: 400*200*25mm 定模板: 315*200*40mm 动模板: 315*200*32mm 支承板: 315*200*25mm 推秆固定板:205*200*15mm 推板: 205*200*20mm 模脚: 50*200*60mm 动模座板 400*200*25mm 2.2确定型腔数目 2.2.1塑件体积的计算 a. 塑件体积的计算 体积为:

V a = S a ×L a =(37×35-8×25)×10-(33×36-10.5×25) ×8 =12.60cm 3 b.计算塑件的重量 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查得密度ρ取1.12g/cm 3 所以,塑件单件的重量为:m=ρV =12.60?1.12 =14.11g 浇注系统的体积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6280+376.8*2+12*2)/1000 ≈7.05 cm 3 粗略计算浇注系统的重量:7.05*1.12=7.90g ≈8.0g(含有冷料穴料重) 总重量:14.11*2+8.0=36.22g 2.2.2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 模具型腔的数目决定了塑件的生产效率和模具的成本,确定模具型腔的方法也有许多种,大多数公司采用“按经济性确定型腔的数目”。根据总成型加工费用最小的原则,并忽略准备时间和试生产原料的费用,仅考虑模具费用和成型加工费,则模具费用为 21C nC Xm += 式中Xm ——模具费用,元; 1C ——每一个型腔的模具费用,元 2C ——与型腔数无关的费用,元。 成型加工费用为 n Y N X t j 60= 式中j X ——成型加工费用,元 N ——需要生产塑件的总数; t Y ——每小时注射成型的加工费,元/h ;n ——成型周期,min 。 总的成型加工费用为n Y N C nC X X X t j m 6021++=+= 为了使成型加工费用最小,令 0=dn dX ,则 n=2 上式为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为2。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的设计,模具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修订历史记录 【模板使用必读:模板内容和页眉中【】包含内容为指导性的待替换文字,请在使用中替换为具体内容,或删除。文件提交时不得再含有这些内容。】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术语与缩写解释 (4) 1.4参考资料 (4) 2模块命名规则 (4) 3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5) 3.1子系统划分 (5) 3.2模块划分 (5) 3.3程序与功能需求、系统模块间的关系 (5) 4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5) 4.1程序描述 (5) 4.2功能 (6) 4.3性能 (6) 4.4输人项 (6) 4.5输出项 (6) 4.6算法 (6) 4.7流程逻辑 (6) 4.8接口 (6) 4.9存储分配 (7) 4.10注释设计 (7) 4.11限制条件 (7) 4.12尚未解决的问题 (7) 5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7)

引言 编写目的 【给出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目的,同时指明读者对象。】 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 术语与缩写解释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缩写的原词组。】 参考资料 【提示:可包括:(1)本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需求规格说明书、合同、项目设计概要说明书或上级机关的批文;(2)本文档所引用的资料、规范等,列出这些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

模块命名规则 【确定本软件的模块命名规则,例如类、函数、变量等,确保设计文档的风格保持一致。可以从机构的编码规范中摘取或引用。】 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程序系统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的名称、标识符和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子系统划分 模块划分 程序与功能需求、系统模块间的关系 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从本章开始,逐个地给出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下给出的提纲是针对一般情况的。对于一个具体的模块,尤其是层次比较低的模块或子程序,其很多条目的内容往往与它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的对应条目的内容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简单地说明这一点即

产品需求说明书模板_v1.2(PRD)

XXX 产品需求说明书 上海市XXXXX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修订记录:

目录 一、简介 (4) 1、目的 (4) 2、范围 (4) 二、用户角色描述 (4) 三、产品概述 (4) 1、目标 (4) 2、总体流程 (4) 3、功能摘要 (4) 四、产品特性 (5) 1、第一部分功能模块1 (5) 1.1 产品概述 (5) 1.2 产品结构(功能摘要) (5) 1.3 状态说明 (5) 1.4 特性说明 (6) 1.4.1 特性1:功能点1 (6) 1.4.2 特性2:功能点2 (8) 2、第二部分功能模块2 (8) 2.1 产品概述 (8) 2.2 产品结构(功能摘要) (8) 2.3 状态说明 (9) 2.4 特性说明 (9) 2.4.1 特性1:功能点1 (9) 2.4.2 特性2:功能点2 (9) 五、其它产品需求 (10) 1、性能需求 (10) 2、监控需求 (10) 3、兼容性需求 (10) 六、风险分析 (10) 七、相关文档 (10) 八、附件 (10)

一、简介 [产品需求说明书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产品需求说明书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目的 [阐明此产品需求说明书文档的目的,如: 本文档为“陌生视界v1.0.0”的产品需求文档,主要作为确认需求以及系统分析设计的依据。] 2、范围 [简要说明此产品需求说明书文档的范围、它的相关产品,以及受到此文档影响的任何其他事物。] 二、用户角色描述 三、产品概述 [此节高度概括产品的功能与介绍] 1、目标 [描述产品的目标] 2、总体流程 [描述产品的总体流程图] 3、功能摘要 [简要描述产品的功能点和每个功能点的优先级,参考格式如下]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软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xxxxx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版本历史

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背景 (5) 1.3参考资料 (5)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5) 2设计概述 (5) 2.1任务和目标 (5) 2.1.1需求概述 (5) 2.1.2运行环境概述 (5) 2.1.3条件与限制 (6)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6)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6) 3.1详细需求分析 (6)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6) 4总体方案确认 (6) 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6) 4.2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7) 4.2.1应用系统与支撑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7) 4.2.2系统内部详细界面划分 (7) 5系统详细设计 (7) 5.1系统程序代码架构设计 (7) 5.1.1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表示层 (7) 5.1.2BLL(Business Logic Layer)业务逻辑层 (8) 5.1.3DAL(Data Access Layer)数据访问层 (8) 5.1.4Common类库 (8) 5.1.5Entity Class实体类 (8) 5.2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 (8) 5.3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9) 5.3.1XX子系统 (9) .1XX模块 (9) 列表和分页 (9) 创建XX (9) .2XX模块 (9) XX列表 (9) XX修改 (9) 5.3.2XX子系统 (9) 5.3.6.1用户管理模块 (9) 5.3.6.2角色管理模块 (14) 5.3.6.3系统设置模块 (14) 5.3.6.4系统登录注销模块 (14) 5.4系统界面详细设计 (14) 5.4.1外部界面设计 (14) 5.4.2内部界面设计 (14) 5.4.3用户界面设计 (14) 6数据库系统设计 (14) 6.1设计要求 (14) 6.2信息模型设计 (14) 6.3数据库设计 (14) 6.3.1设计依据 (14)

总装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总装二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 2001年7月8日公司新车型专题会议。 二、车间任务和生产纲领 1、车间任务 各种总成及合件的分装、发送、车身内、外饰及底盘的装配和检测,补漆和返工等工作。 2、生产纲领 年生产24万辆整车(其中S11车8万辆,T11车3万辆,B11车5万辆, MPV 2万辆,B21车3万辆。),采用二班制,按每年251个工作日计算。 3、生产性质 本车间属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4、产品特点: 4.1、S11车: (1)、外形尺寸:L×W×H=3500×1495×1485(单位:mm);(2)、轴距: L=2340mm; (3)、轮距(前/后): 1315/1280mm; (4)、整备质量: 778Kg。 4.2、T11车: (1)、外形尺寸:L×W×H=4265×1765×1670(单位:mm);

(2)、轴距: L=2510mm; (3)、轮距(前/后): 1505/1495mm; (4)、整备质量: 1425Kg。 4.3、B11车: (1)、外形尺寸:L×W×H=4770×1815×1440(单位:mm);(2)、轴距: L=2700mm; (3)、轮距(前/后): 1550/1535mm; (4)、整备质量: 1450Kg。 4.4、MPV: 各参数暂未定。 4.5、B21车: (1)、外形尺寸:L×W×H=4670×1780×1435(单位:mm);(2)、轴距: L=2670mm; (3)、轮距(前/后): 1515/1500mm; (4)、整备质量: 1350Kg。 5、生产协作 本车间装配用油漆车身通过悬挂式输送机从涂装二车间及涂装三车间输送过来,发动机由发动机厂用叉车运输过来,其他外协作件均由外协厂家提供。 三、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1、采用二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按251个工作日计算,工作负荷

建筑设计说明书模板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余姚市规划局提供的肖朗路东侧,丰悦路南侧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用地红线图 2、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设计任务书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93) 4、《住宅建筑规X》GB50368-2005 5、《住宅设计规X》GB50096-1999(2003年版) 6、《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16-2006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45-95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X》GB50038-2005 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X》JGJ100-98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X》GB50067-97 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2、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J10310-2003 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4、XX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 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X》JGJ50-2001、J114-2001 1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7、《商店建筑设计规X》JGJ48-88 18、《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X》GB/T 50353-2005 19、《XX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甬政发[2007]77号 20、其它规行的有关国家和余姚的法规、规X及规定二、工程概况 1、余姚城西工业园一期安置房位于余姚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城西工业园区位于余姚市西侧,距离余姚市中心仅约5公里,交通便利,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2、余姚城西工业园安置房一期(第一区块)新建工程西临城市主干路——肖朗路,北侧丰悦路为次干路,南侧的丰茹路路及东侧的河角路为城市支路。基地东侧与南侧地块以后均作为住宅用地开发,基地北侧用地则作为商业金融用地开发。基地西侧为城西工业园开发建设指挥部。 整个地块被规划河流一分为二,北区地块用地面积43445平米;南区地块用地面积32851平米,地块内土地现状主要为农田、村庄,小部分为河流,土地平整。基地中的规划河流目前为水泥路。 该工程居住区部分以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为主,并配以相应的物业用房、商业用房,工程总用地面积76296㎡,总建筑面积18757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7332㎡,地下建筑面积50239㎡。 多层住宅层数为6层带阁楼(底层为自行车库)和4层带阁楼(底层为商铺及自行车库),高层住宅为10层、11层15层、18层不等,地面一层均配非机动车车库,商业用房为1或2层的多层建筑,地下室为一层。 多层、高层住宅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商业用房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高层建筑类别为二类。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 地下人防的防护等级为6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工程。 三、设计理念 1、紧扣小区的主题,结合场地独特的地理特征,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