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肖像画赏析(一)[

外国肖像画赏析(一)[
外国肖像画赏析(一)[

初二年级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外国肖像画赏析(一)

课时: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介绍的古典主义肖像画的欣赏,使同学了解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和油画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蒙娜?丽莎》、《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马拉之死》名画赏析

教学难点:感受古典大师手笔,透过名画名作感受大师们的人格魅力。

课型:欣赏课

教具准备:课本、名画光盘、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导入:人物向来是画家描绘的重点,通过描绘刻画人物的外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个性气质,从而寄托画家的人格精神。

讲授新棵

人类善于装饰自身,更善于表现自己,一些画家试图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细致入微的表现来颂扬人的智慧和人性的伟大。

先请同学们仔细欣赏课本P1~5上的人物肖像画,详细阅读说明文字。

(5分钟)有那些同学比较了解这些画,可以先讲讲关于这幅画的传说或作者介绍。

(10分钟)同学讲述完毕,老师补充,着重阐述以下几幅世界名画:

1.《蒙娜?丽莎》达?芬奇(意大利)

据说画中描绘的人物:佛罗伦萨一位富商的妻子

目的:为了表现一种富有人性之美和生活之美的理想形象。

背景:漫长的中世纪,艺术成为基督教的工具,人物形象僵滞,表情呆板,形体如槁木般没有生气。

“神秘的微笑”:传说商人的妻子刚刚丧子,心情悲痛,为了不使她疲倦,画家特意请乐队在帷幕后演奏美妙的音乐,听到最动人之处,她脸上闪露出一丝不

易察觉的微笑,正是这一瞬间被技艺高超的达?芬奇捕捉到并将定格为永恒!

蒙娜?丽莎交叉在胸前的一只手被誉为“美术界最完美的一只手”。

不同的人看《蒙娜?丽莎》都有不同的感觉:

有人觉得她温文尔雅,引人遐想;有人觉得她强作欢颜,内有愁绪。

艺术史家:理想化的典型,尔一笑是永恒的象征。

历史学家:她的笑包含了希望和生机,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写照。

艺术理论家:达?芬奇玩了把戏,背景透视不一,五官界限不清,使观众的目光游移不定。

医学家:分析她患有内斜视,右下眼睑上有一霰粒肿。

电脑专家:通过电脑分析,这幅画其实是达?芬奇本人的自画像。

2.《雅典学院》拉斐尔(意大利)

这是一幅壁画,拉斐尔以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和他的弟子唯物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描绘了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所推崇的许多古希腊

的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先贤共50多人。他们或为追求真理而自由辩论,

或独自研究科学而思考,画面构图主次分明,人物聚散、疏密得当,利用高大的

古罗马半圆形拱门建筑作背景,具有很强的纵深感,更衬托了学者们精神和智慧

的伟大,

《外国肖像画欣赏》1(严华蓉)

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赏析;一、教学目标:;欣赏部分外国肖像画代表作,了解肖像画诞生的原因和;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外国古今肖像画作品,以作品产生的年代为;难点:用辩证的眼光来理解和接纳外国肖像艺术随时代;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快速浏览全课的欣赏内容,找找他们描绘的内容有什;(画人物)——由此引出肖像画的概念(参考小卡片);2肖像 在绘画中永生 ——外国肖像画赏析 一、教学目标: 欣赏部分外国肖像画代表作,了解肖像画诞生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研究古典绘画和现代绘画的一些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外国古今肖像画作品,以作品产生的年代为轴,引导学生了解肖像绘画的作用和演变风格。体会不同时期的绘画审美。

难点:用辩证的眼光来理解和接纳外国肖像艺术随时代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风格。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快速浏览全课的欣赏内容,找找他们描绘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点? (画人物)——由此引出肖像画的概念(参考小卡片) 2肖像画可以画几个人?画哪些部分?(肖像画的分类) 3课题分析:“永生”是什么意思?怎样在绘画中获得“永生”? 看书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和绘画把人物有形或无形的因素捕获并细致地描绘在画布上,使他们获得“永生”。 (设小问题:“有形”和“无形”的因素指的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1 分析具体绘画作品,体会不同时期肖像绘画的作用。

在照相技术诞生以前,要记录一个人物的相貌,除了文字,绘画是最直观的方法。 ① 观察作品《少女肖像》,分析其中的有形和无形的因素。 通过绘画,我们可以明了少女美丽的容貌、矜持的神态和不凡的气质;而无形的因素就通过道具展示给了我们:手中的书本向我们展示了少女的上流社会的身份,因为当时读书是一种高尚的娱乐。我们可以推断出肖像画最早的作用:记录上层社会人物的样貌。 ② 观察作品《蒙娜丽莎》,分析肖像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作用 教师介绍中世纪绘画的选材特点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改进,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歌颂“人”的价值的原因。 从几个相关故事了解绘画:a画面中蒙娜丽莎的身份以及“神秘微笑”的来由(弗洛伦撒贵族夫人、丧子之痛),b达芬奇自画像之谜(达芬奇的身世及创作意图),c无形因素的体现(“无眉”之美)。通过分析和理解,对肖像画早期的作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③ 观察作品《雅典学院》和《达芬奇自画像》,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群像画)的作用

西方风景画的概述

西方风景画的概述 ▲中国画家在儒、道思想的影响下,致力于自身与天道的融合。他们通过笔墨的运用,在山水画中体现自身的情感;西方画家则通过使用与中国画截然不同的绘画材料来体现西方的宗教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同时,由于东西方所处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文环境,因此导致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呈现了不同的面貌。 ▲起源: 西方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在西方的美术史里,我们可以看到14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壁画,如锡耶纳市政厅的《善政图》,和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已经出现了风景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真正没有人物登场的纯粹风景画最早是以素描等小画面形式出现的。从15世纪起,风景在为人物画做了一个多世纪的背景后终于脱离这种陪衬的命运而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成为了独立的画种。在德国画家丢勒的水彩画和阿尔特多费尔的油画中,出现不少风景画,从这些风景画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风景刻意的描绘。但这时的风景画也不是很成熟,在艺术上达到成熟则要等到了17世纪的荷兰。荷兰的著名画家维米尔、霍贝玛对风景画的发展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这时,在风景画繁荣发展的同时又产生海景画、夜景画、街景画等分支。当时的一些意大利的画家还描绘了理想中的恬淡的田园风景,这与中国山水画家所追求的“心中的天地”有几分神似。此外,法国的普桑等人也在风景画中配置很多古代的神话人物作为点缀。在西班牙,格列柯、委拉斯贵支等大师也留下不少传世的风景画名作。直至18世纪,英国出现了伟大的康斯太勃尔,才使风景画取得了决定性发展。他学习荷兰画家的风景画,采取直接描写自然的写生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久就影响到法国的印象主义画家。透纳最初也受荷兰画家的影响。19世纪的画家还注意表现高山、大海及晚秋、晨雾等前人不曾描绘过的自然景象。以柯罗为首的法国巴比松画

初一年级美术教案 外国风景画

初一年级美术教案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 课题: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为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及后期的风景画、静物画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和评述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互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作品欣赏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领悟与感悟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所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创造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自主建构分析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美,自然风光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 ②认识17世界荷兰风景画、静物画技艺的娴熟已达到可以乱真地步,在西文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地位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的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 ①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光和日常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高对风景画、静物画所表现的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能力。 ②如何引导学生对分析美术作品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图片、制作课件、艺术家生平 学生准备:在网上搜集相关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分组讨论: 1、上学期的第一课学习内容是什么? 2、赏析了哪些美术作品?作者是谁? 3、这些美术作品的美在哪里? 4、当初看了美术作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的什么? 二、小组汇报(略) 三、教师小结引入新课: 上学期赏析的外国风景画、静物画属现实主义绘画,所描绘的是我们身边的自然风光,是在现真实,有整齐、整洁之美,看了以后有身临其境的之感,画法细腻,形象逼真,有照片的效果。面本学期的第一课我们继续赏析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二),另一种选择…… 四、学习新课:另一种选择 1、播放课件 2、赏析印象派作品(讨论) ①画家选择了什么? ②这时画家追求什么? ③他们所画的作品是真实的吗? ④我们如何理解《日出·印象》的真实?

外国风景画

外国风景画 欧洲的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出现的,17世纪中期独自成为一派,并发展到欧洲的各个地方,于是欧洲各地区的风景画风格开始互相影响交融,到19世纪时进入巅峰时期。 印象派:19世纪欧洲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现实主义艺术向现代主义艺术过渡的一个阶段。印象派画家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表现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 莫奈:法国画家,《日出.印象》表现的是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在弥漫的浓雾中,所有的物象——太阳、海浪、小船以及远处工厂的烟囱和船上的吊车等,都变得模糊不清了。之前没有画家这样大胆处理画面,作品展出后引起轰动,许多画家都追求和表现——从此印象派产生了。 新印象派:认为印象派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还不够“科学”,主张不要在调色板上调和颜料,应该来画布上把原色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进行视觉混合,然后获得一种新的色彩感受。该画派又被称为“点彩派”。 修拉:法国,《大碗岛星期日下午》这是一幅夏日风景画。游人在巴黎郊外的塞纳河畔休憩、散步、垂钓、划船,整个画面宁静和谐。修拉为了这幅作品,画了三十多幅习作和色彩稿,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它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事件之一。 “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和“新印象派”风格的延续,而是对印象派的突破与反叛。 塞尚:法国,《风景》库贝尔:法国,《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 德朗:法国,《威斯敏斯大桥》 彼得.勃鲁盖尔:尼德兰,《雪中猎人》洛朗:法国。《海港日出》 霍贝玛:荷兰《林间小道》 鲁斯达尔:荷兰《辛格拉温的磨房》透纳:英国《莫特莱克台地》 勃拉克:法国《艾斯塔克的房子》 蒙德里安:荷兰《灰色的树》

外国肖像画赏析(一)[

初二年级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外国肖像画赏析(一) 课时: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介绍的古典主义肖像画的欣赏,使同学了解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和油画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蒙娜?丽莎》、《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马拉之死》名画赏析 教学难点:感受古典大师手笔,透过名画名作感受大师们的人格魅力。 课型:欣赏课 教具准备:课本、名画光盘、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导入:人物向来是画家描绘的重点,通过描绘刻画人物的外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个性气质,从而寄托画家的人格精神。 讲授新棵 人类善于装饰自身,更善于表现自己,一些画家试图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细致入微的表现来颂扬人的智慧和人性的伟大。 先请同学们仔细欣赏课本P1~5上的人物肖像画,详细阅读说明文字。 (5分钟)有那些同学比较了解这些画,可以先讲讲关于这幅画的传说或作者介绍。 (10分钟)同学讲述完毕,老师补充,着重阐述以下几幅世界名画: 1.《蒙娜?丽莎》达?芬奇(意大利) 据说画中描绘的人物:佛罗伦萨一位富商的妻子 目的:为了表现一种富有人性之美和生活之美的理想形象。 背景:漫长的中世纪,艺术成为基督教的工具,人物形象僵滞,表情呆板,形体如槁木般没有生气。 “神秘的微笑”:传说商人的妻子刚刚丧子,心情悲痛,为了不使她疲倦,画家特意请乐队在帷幕后演奏美妙的音乐,听到最动人之处,她脸上闪露出一丝不 易察觉的微笑,正是这一瞬间被技艺高超的达?芬奇捕捉到并将定格为永恒! 蒙娜?丽莎交叉在胸前的一只手被誉为“美术界最完美的一只手”。 不同的人看《蒙娜?丽莎》都有不同的感觉: 有人觉得她温文尔雅,引人遐想;有人觉得她强作欢颜,内有愁绪。 艺术史家:理想化的典型,尔一笑是永恒的象征。 历史学家:她的笑包含了希望和生机,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写照。 艺术理论家:达?芬奇玩了把戏,背景透视不一,五官界限不清,使观众的目光游移不定。 医学家:分析她患有内斜视,右下眼睑上有一霰粒肿。 电脑专家:通过电脑分析,这幅画其实是达?芬奇本人的自画像。 2.《雅典学院》拉斐尔(意大利) 这是一幅壁画,拉斐尔以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和他的弟子唯物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描绘了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所推崇的许多古希腊 的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先贤共50多人。他们或为追求真理而自由辩论, 或独自研究科学而思考,画面构图主次分明,人物聚散、疏密得当,利用高大的 古罗马半圆形拱门建筑作背景,具有很强的纵深感,更衬托了学者们精神和智慧 的伟大,

【知识学习】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第1课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 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教案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 (一)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 第一课,从小学美术的学习到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台阶式的提升,由此进人了一个新的了解。学习艺术内涵的阶段。本单元的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同时本册的内容是以本单元为引领,贯穿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点滴。通过学列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源自生活,又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鉴于本单元是学生们在初中阶段进行欣赏活动的第一课,学生们对于如何分析美术作品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垒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本单元作品种类较多,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

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内容 本课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风景画与静物画。从而理解风景画、静物画是有别于常态中的风景与静物的,使学生从平凡的景物和事物中发现美。 使学生认识绘画艺术的内容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 基本了解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静物画的主要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 通过欣赏这些透视合理、色调丰富、质地细腻的写实作品,感受艺术家对安宁富足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观察,体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教案

《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教案 教学目标: ①认知领域:通过欣赏外国古今肖像画经典代表作,使学生对外国肖像画艺术发展的沿革变化、风格流派形成初步认识。能进一步对肖像画创作基本要素、形式、法则、表现语言有所认识。 ②技能领域:通过欣赏、阅读、讨论,让学生动起来,发现和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来评述作品。 ③情感领域:通过欣赏、感受外国肖像画的艺术美,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并能理解、接纳人类文明史上丰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以赏析外国古今肖像画作品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对外国肖像画艺术的发展、演变、重要画家、经典代表作有所了解,并能从中获得对肖像艺术欣赏的审美享受。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用发展、辩证的眼光来理解、接纳外国肖像画艺术随时代变化所表现的各种形式、风格。并且学会课后自行拓展,开拓创造性思维。 课前准备: 课件,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授课 1、分析具体绘画作品,体会不同时期肖像绘画的作用。 在照相技术诞生以前,要记录一个人物的相貌,除了文字,绘画是最直观的方法。 ①观察作品《少女肖像》,分析其中的有形和无形的因素。 通过绘画,我们可以明了少女美丽的容貌、矜持的神态和不凡的气质;而无形的因素就通过道具展示给了我们:手中的书本向我们展示了少女的上流社会的身份,因为当时读书是一种高尚的娱乐。我们可以推断出肖像画最早的 作用:记录上层社会人物的样貌。

②观察作品《蒙娜丽莎》,分析肖像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作用教师介绍中世纪绘画的选材特点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改进,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歌颂“人”的价值的原因。 从几个相关故事了解绘画:a画面中蒙娜丽莎的身份以及“神秘微笑”的来由(弗洛伦撒贵族夫人、丧子之痛),b达芬奇自画像之谜(达芬奇的身世及创作意图),c无形因素的体现(“无眉”之美)。通过分析和理解,对肖像画早期的作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③观察作品《雅典学院》和《达芬奇自画像》,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群像画)的作用 教师介绍画面的构成和主要人物,学生讨论分析画面的主要内容,猜测画家自画像所在的位置。通过分析,得出群像画的作用:进行加工和创作,表达对先贤的崇敬和对自己的肯定。随着时间推移,继续欣赏和分析作品 2、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延续 观察作品《马拉之死》。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讨论题“我是侦探”:马拉是怎么死的?你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阅读文字介绍,找出答案。教师介绍作者大卫所处的艺术创作年代,提出“新古典主义”的绘画流派,根据绘画得出肖像画另外一个重要作用:记录历史事件的发生。 3、问题:肖像绘画和照片的异同之处 同:记录人物样貌; 异:照片还原真实,肖像绘画可以艺术加工,表达个人情感。 提醒学生注意:变化就要来了! 观察近现代肖像绘画作品,分析各种不同的作品给人的感受19世纪之后,照相技术诞生,肖像绘画是否就此推出历史舞台呢?肖像画家们开始做更新的尝试,可是初期的尝试往往以失败告终,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真正优秀的革新总会被我们肯定。 ①观察梵高的系列自画像,了解一位悲情的艺术天才。 教师同时展示梵高的照片和自画像,请学生说说画的像不像。教师展示梵高的多幅自画像,学生们自由观察,说说哪里比较像,那里不像,教师重点引导颜色、笔触的那个几个方面的观察。 学生观察得出:颜色不同,但色彩感觉都很浓烈,笔触流动感强,线条简短粗犷。 回顾梵高悲情的人生,学生从侧面了解肖像绘画革新初期的艰难,指出梵高的个人性格(外冷内热,不善沟通),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个人情感。 ②观察作品《带帽的芙劳》和《女子像》,感受“变形的忧伤”许多画家的绘画无不带

世界经典油画赏析

世界经典油画赏析 1、无名女郎1883年 克拉姆斯柯依 俄国75.5cm×99cm 布 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 意大利108.5cm×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 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

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3、蒙娜丽莎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 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4、亚威农少女毕加索西班牙1907年油画244×233.5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可以说,《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没有它,也就不会诞生现在的立体主义。所以,人们往往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这幅画的题目是诗人萨尔蒙所起的。当时,青年时代的毕加索生活比较贫困,住在“洗衣坊”大楼。而“亚威农大街”当时是巴塞罗那的一条“烟花巷”。这幅画中的女人原型就是这条街上的妓女们,所以也有人把这幅画称为《青楼少女》。这幅画,作者抛弃了对人体

初中美术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物画赏析一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美术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物画赏析(一)优秀教学设计 与反思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初中阶段进行欣赏活动的第一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本节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通过学习使生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启发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学情分析 1.我们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囫囵吞枣现象。 2.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增加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内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部分学生对学习美术课的兴趣不浓,主要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的认识。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和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互动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感受艺术家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对风景画、静物画的所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4、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认识17世纪荷兰风景画、静物画

技艺以及在西方艺术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区别风景画和静物画,引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初中阶段进行欣赏活动的第一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本节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通过学习使生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启发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学情分析 1.我们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囫囵吞枣现象。

西方绘画最著名的500幅世界名画欣赏

西方绘画最著名的500幅世界名画欣赏 1、无名女郎 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99cm 布 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意大利×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 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3、蒙娜丽莎 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 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 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4、亚威农少女毕加索西班牙 1907年油画 244×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可以说,《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没有它,也就不会诞生现在的立体主义。所以,人们往往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这幅画的题目是诗人萨尔蒙所起的。当时,青年时代的毕加索生活比较贫困,住在“洗衣坊”大楼。而“亚威农大街”当时是巴塞罗那的一条“烟花巷”。这幅画中的女人原型就是这条街上的妓女们,所以也有人把这幅画称为《青楼少女》。这幅画,作者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

第9课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

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内容为西方肖像画的赏析。如果将教材中一幅幅的肖像画比作点,时间发展比作线,以小标题为统领的模块比作面的话,本课呈现出丰富立体的点、线、面架构。教材分别从肖像画的认识、类别、功能、表现、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和介绍,并用“肖像画里的故事、达?芬奇和蒙娜丽莎、双人肖像画、团体肖像画、真实的记录、精神的永生、颠覆与革新” 七个小标题作了学习方向的指引。面对文中丰富的知识点架构,在简短的课时安排中,难以面面俱到深入分析众多的画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赏析肖像画的思维方法,在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的活动中提高感受美、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课时建议 本课建议为2-3 课时。 第一课时:对肖像画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重点掌握肖像画的基本赏析方法与要点。 第二课时:通过对比辨别古典与现代肖像画的表现方式的不同,认识风格的变化和流派的产生,并能深入具体地了解分析重要作品。 第三课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外国著名肖像画及代表画家,对外国肖像画发展的沿革变化、风格流派、重点作品形成初步认识。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阅读、讨论,让学生发现和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美术专业语言来评述作品。 情感目标:感受外国肖像画的艺术美,能理解并接纳西方肖像画多样的表现方式。 创新目标:开展探究性活动,在拓展过程中,尝试进行中外肖像艺术比较研究; 传统肖像表现和流行动漫肖像造型比较研究。结合欣赏学习,运用肖像画创 作形式与法则也来尝试创作,表现周围的亲朋好友或自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外国肖像画艺术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形式风

西方风景画演变

一,端倪: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风景画 人类生存于自然之中,在日常活动中除了和人打交道外,便是和自然打交道。人们在注意自然之后,开始了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于是在比较早期的绘画中出现了风景画(如庞贝壁画)。由于宗教势力对人们的探索思想的禁锢,大多数艺术都被中世纪的宗教艺术所取代,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对神的崇拜,社会的现实使得风景画在欧洲历史的一个相当长时间里鲜有作为。这种状况直至文艺复兴时代才有所转变。 文艺复兴开始后,人们逐渐把人的价值从宗教中独立出来,并得到肯定,欧洲人向希腊人学习民主,也像优秀的先民一样开始研究自然,于是自然科学发展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画家们的自然认知能力和技法表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文艺复兴时期仍是宗教画历史画的天下,虽然也出现了现实主义的题材(如勃鲁盖尔),而基本面貌仍是以画人物的主题性创作为绝对统治地位的,而风景内容的绝大部分出现在主题性绘画的背景中,只有极少数独立出现的风景画。 达芬奇创作出第一幅独立的风景画,一幅开阔的风景素描,这位对自然有着极大兴趣而且博学的画家以超乎常人的热情描绘自然的一草一木,而这些绝大多数都是素描。在这些众多的描绘植物,山川,水流的画中,透露着一个心灵纯净的人对于自然的无限兴趣和一种超乎个人的大气与浑成,这在以后的伟大的风景画家中也是屡见不鲜。 如果说意大利南方对于风景发生兴趣,而在那时候并未画什么完整的风景画,只是更多的去描绘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植物的话,那么无独有偶,在北方,丢勒也以同样的热情,如达芬奇一样描绘植物,动物,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耐心和兴致勃勃致使他用尽心思细致地描绘一株植物。作为西方水彩画的鼻祖,丢勒画了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水彩风景画。这幅风景画显然与他描绘植物,动物的绘画一样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并不考虑将其出售,因为那时的画家并不以此题材为生,真正的第一批职业风景画家到十七世纪出现。 二,源起:十七世纪——职业风景画家的出现 十七世纪在欧洲大陆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它开始了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真正走上了欧洲历史舞台的序幕。新兴资产阶级的艺术趣味与工业发展导致的社会分工直接导致了绘画面貌的巨大变化。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纷纷独立出来,并且各自得到充分发展,由于社会的需求,形成了最初的美术品市场,美术商业化的局面出现。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欧洲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批职业风景画家,最早期的代表是扬·凡·戈延,代表作有《河上要塞》,《埃延附近的莱茵河》,这些画尺幅较小。那时还没有实景写生,而作品却是基于对自然景物的细心观察的,那种逼真细致的画法是适合当时买主的口味的。 荷兰风景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鲁依斯达尔和他的学生霍贝玛,这些荷兰小画派的风景画家们描绘的风景给人以亲切真实的感觉,体现了常人生活中的情致,可以说风景画家的情趣与欣赏者是一致的,由于是对于现实景致的感情而必然导致对画家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因而那时的风景画家主要的精力便用在努力增强技艺,以描摹现实中的情致而无更多的追求,这与其他地方和后来很多画家有所不同。同时由于这种状况,第一批风景画家们为风景画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技术经验。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并不以风景画为主业的画家——维米尔,他的著名的《台夫特的风景》就是一幅十分精致的迷人的作品。 同时期的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普桑与洛兰共同开辟了法国风景画的辉煌开端。与荷兰画派的小景不同,它们的颇有气势的宏大场面深具古典的内涵。普桑的风景画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倾向,深沉而肃穆,因而有了更多的哲学意味,画面的崇高的精神倾向使之有了深厚的历史感。作为历史画背景的风景在古典绘画中往往显得概念,不如现实中的鲜活,不像以后很多风景绘画作品中描摹得那样真实与接近生活,然而正是由于古典对于共性的描绘

古诗自题金山画像翻译赏析

古诗自题金山画像翻译赏析 《自题金山画像》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前言】《自题金山画像》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诗人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造语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注释】(1)金山画像:指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2)心似已灰:即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3)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庭”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翻译】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赏析】苏轼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本诗更是出语惊人,开端便说自己心如死灰,乍看似与诗人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然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心情后,就不能不对作者这种心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苏轼“有大才气,真力量,所以沾濡涵泳,无昕往而不可,无所往而不能”(庄尉心《宋诗研究》)。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

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如果仅限于“入乎其内。的抒写人生的苦闷,苏轼也就不成为令人发出会心微笑的“东坡老”。他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祠部员外郎时,更不在阀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作过知府)。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真是“满纸荒唐言”,然而这位“东坡看”最能够“白首忘机”。失意也罢,坎坷也罢,他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整首诗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表现了东坡其人其诗特有的风格。读之使人击节可叹,极易受感染。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苏少版美术八上第九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word教案

第九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教学设计 主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 备课内容 自然的定格——外国 风景画 欣赏·评述教学班级八年级 教学内容 本课作品多样,风格迥异,是处于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转型期的几大画派的代表作,分别以“自然的镜子——重新认识世界”“用色彩唤起情感”“创造于心——用风格定义自然”三个小标题,介绍了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派的绘画风格。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了解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不同绘画风格,了解立体派和抽象派的艺术特点。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评述、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派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分析风景画的能力,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情感目标: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从欣赏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力。 创新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现代派美术作品的能力,并学会一两种现代派画家的艺术语言,尝试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19世纪写实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2.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3. 抽象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 理解日常生活中自然风光的美与艺术的关系。 2. 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 3. 自主整合本课所学知识,开拓创造性思维进行美术鉴赏和美术创作。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师准备:外国风景画相关图片及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作课件于课堂交流。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 一、示例作品《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 1. 基本信息 库尔贝(1819~1877),是19世纪中叶法国写实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 《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作于1870年,油画,133厘米×162厘米,描 绘的是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的自然景色,是库尔贝宏伟风格的风景画代表 之作。 2. 画面内容 晴空万里的海岸边,小舟零散地泊在沙滩上,谁能想到这里不久前才经 历过狂风暴雨。 3. 表现技法 从艺术上看,这幅画有两个特色:第一,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画家有 意提高画面的明亮度,造成鲜明夺目的视觉冲击力。第二,画家大刀阔斧地 运用刮刀作画,形成粗犷的“库尔贝式”笔触,使造型更为简洁概括,更富 有力度感,从而增加了形式意味。 4. 审美情趣 库尔贝天生喜好体积庞大和气派庄严的事物,这使他对无尽的大海有了 一种莫名的喜爱之情。为了表现海,库尔贝感到必须使用更亮一些的颜色, 但是,在使光线不失去作为色调统一手段的意义这一前提下,他加强了个别 的颜色。他越是不受题材的约束,就越是集中注意于海和天的光线,而效果 也就越成功。这幅画给人以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它对印象派画家莫奈产生 了很大影响。 5. 教法建议 比较分析:通过比较莫奈的油画《埃特雷塔海面的风暴》,引导学生观 察分析同一景点不同画家的不同表现方法。 二、示例作品《威斯敏斯大桥》 1. 基本信息 德朗(1880~1954)出生于法国沙东,是法国野兽派先驱者。1906年3 月,德朗来到伦敦,并在透纳的海景画激励下,创作了一批风景画,《威斯

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

课题: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为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及后期的风景画、静物画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和评述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互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作品欣赏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领悟与感悟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所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创造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自主建构分析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美,自然风光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 ②认识17世界荷兰风景画、静物画技艺的娴熟已达到可以乱真地步,在西文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地位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的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 ①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光和日常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高对风景画、静物画所表现的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能力。 ②如何引导学生对分析美术作品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图片、制作课件、艺术家生平 学生准备:在网上搜集相关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分组讨论: 1、上学期的第一课学习内容是什么? 2、赏析了哪些美术作品?作者是谁? 3、这些美术作品的美在哪里? 4、当初看了美术作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的什么? 二、小组汇报(略) 三、教师小结引入新课: 上学期赏析的外国风景画、静物画属现实主义绘画,所描绘的是我们身边的自然风光,是在现真实,有整齐、整洁之美,看了以后有身临其境的之感,画法细腻,形象逼真,有照片的效果。面本学期的第一课我们继续赏析外国风景画、静物画(二),另一种选择…… 四、学习新课:另一种选择 1、播放课件 2、赏析印象派作品(讨论) ①画家选择了什么? ②这时画家追求什么? ③他们所画的作品是真实的吗? ④我们如何理解《日出酚∠蟆返恼媸担?/P> ⑤画家为何选择在船上画睡莲? ⑥小结:

外国肖像画赏析

《外国肖像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一课《外国肖像画赏析》的延伸。从对人物肖像画历史的了解到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通过观察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的比例、不同的表现方法,直至抒发个人情意。 教材从美术作品中运用具象的表现手法表现身边的人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动态,把握人物的内在心理,达到关注人、关爱人的目的。 教材启示为什么要画身边的人,因为画熟悉的人更容易惟妙惟肖,更容易画出熟悉人的性格和表情,同时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之中。画家们更是将邻居、家人、朋友像为描绘的对象,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某种爱意。 教材启示多彩人生是我们作画的源泉,可以用线造型、电脑绘画、色彩等工具材料去表现身边的人物。同时启示如何关注人物的动态、人物的特征、人物的比例,各种使用工具的处理,还有表现时如何对比协调等,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材还启示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教学,让画笔传达情意。以全班同学肖像 生:说步骤。 师:小结步骤并示范,多媒体显示步骤(1、先在纸上构图面具的大致轮廓。2、 剪出轮廓。3、挖出嘴、眼等。4、折叠出鼻子。5、剪或卷出头发。6、调整完成。) 师:好,下面就分组开始设计吧。两人合作一个。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评出最佳作品。挑几个做的好的,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有哪些优缺点。 五、课后拓展:今天我们用纸做了这么多漂亮的面具,回去之后可以再动动脑筋,是不是还可用其它材料做一些漂亮的面具。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第二课时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段很优美的原始森林的音乐,请大家仔细的听一听,想象一下,你从音乐中联想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原始人要穿什么服饰,头上要戴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原始部落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发。 三、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做面具 四、讲授新课 1、欣赏非洲面具: 师:你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从哪里看出来吓人,恐怖? 有谁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吗?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 第二课时

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探讨的重点是欧洲近代的风景画,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受,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 本课作品多样,风格迥异,是处于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转型期的几大画派的代表作,分别以“自然的镜子——重新认识世界”“用色彩唤起情感”“创造于心——用风格定义自然”三个小标题,介绍了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派的绘画风格。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知识面不断扩展的时期,情感世界日益丰富,渴望表现、个性张扬。鉴赏风景画能够让他们理解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学生可能不容易对现代派艺术产生认可和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强调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渐理解、认同、喜欢。 本课课时建议为2~3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欣赏19世纪传统风景画和莫奈的风景画。以比较鉴赏法,引导学生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舍弃严谨的“形”,追求光、影、色,成为现代艺术的起点。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运用自己的语言评述印象派的绘画。 第二课时重点探讨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绘画的异同。掌握立体派和抽象主义的绘画语言。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锻炼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运用现代派绘画语言,表现身边的风景,并与全班同学分享。 第三课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了解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不同绘画风格,了解立体派和抽象派的艺术特点。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评述、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派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分析风景画的能力,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情感目标: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从欣赏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

外国静物画

三、发展、探究阶段“走近印象派”——说一说,猜一猜: 1. 出示一组莫奈《草垛》作品,说说每幅作品的异同,猜猜画的什么季节什么时段? 说说是否像当时的评论家所说是随便的、无知的?猜猜他在哪里画画在研究什么?师:他们在户外画画在研究光与色的关系,那在印象派之前的风景画是怎样的呢?画家又是在哪儿画画,在研究什么呢? 2. 出示《蒙娜丽莎》《雪中猎人》和《林间小道》. 师:请大家观察这三幅画中人物在画面中的变化,并注意老师图片下方作者的生活年代。你们有没有发现风景画发展的秘密呢?师总结:起初风景画中都有人物,到17世纪中期才真正成为独立的绘画体裁。 3. 比一比色彩:出示巴比松画家米勒作品《春》《林间小道》与毕沙罗作品比较 师:随着风景画的独立有些画家不再满足在室内画画主张走出画室在自然光下对景写生,然后以写生稿为基础,进行风景画创作,他们就是聚集在法国巴比松小村的一群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他们的作品中热情洋溢地倾诉了对自然风景的诗意感受,作品也明亮了许多。如果说印象派为西方近、现代绘画打开了一座大门;那么巴比松画派就是为西方风景画打开了第一座大门。他们对景写生深深启发了印象派画家,不同的是印象派画家不仅在户外作画,并由此开始研究光与色在绘画中的运用。 那么印象派之前的风景和印象派有什么不同呢?出示《林间小道》《春》与毕沙罗的风景作品,从色彩上加以比较,说说有什么样的差异及其带来的不同感受? 师总结:色彩的差异:印象派之前的作品主要关注的是物体固有色,亮部为固有色加亮,暗部多为褐色与黑色;印象派强调在外光下写生,主要研究光色的关系和环境色,他们发现亮部为固有色加光源色,暗部为固有色加环境色。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莫奈所言,绿色的草地有时在夕阳下会闪耀着红光,蓝色的衣服有时也会被橘红色的阳光吞没,色彩是可以变化的.通过色彩的变化可以表现作者本人的情感,色彩的变化充满了跳荡的诗意和抒情的灵性.总之,色彩的解放使色彩获得了自由表达的无限空间,色彩脱离物象形体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印象派画家们的这套色彩理论在写生色彩领域被沿用至今。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印象派对色彩颜料的处理方法,还记得上课前的“眼力测试”吗?画家们发现颜料混合后的失去了鲜明的效果,这极大地限制了印象派的表达;于是他们不再进行颜料本身的混合,而采用了“视网膜上的混合”——用小笔触将鲜明的颜色涂在画布上,当欣赏者离开一定距离来看画的时候,就发现作品上的颜色是如此明亮而又紧紧抓住了现实,是谁开创了这种画法的先河呢?修拉,印象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作品。 出示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师:修拉就是这样执着于这些色彩的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新印象派又称点彩派。新印象派的理论主要包括:①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②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新印象主义既是印象主义的某些技法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印象派(凭直觉、凭经验的写实主义)向古典主义(重法则、重理论、重秩序)的转化。 (2)比一比造型、构图与肌理。出示《林间小道》与《日出印象》比较造型与构图的差异和画面带来的不同感受:印象派之前的作品画面厚重、圆浑轮廓清晰更讲究物体的明暗造型和画面的组合、构成,有时带有情节性。印象派作品不十分关注素描造型,更多的关注色彩,很多作品看上去形和轮廓是模糊的,画面松散而自由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印象派之前的作品细腻几乎看不出笔触,印象派作品笔触明显且多变。他们认识到色彩、线条、肌理等艺术形式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3)请你从色彩、构图、笔触等方面来评述下面两幅作品。出示《辛格拉温的磨坊》与《睡莲》作品。 四、实践体验阶段(约12分钟) 可以说印象派是一场绘画的革新,色彩被强调、造型被松绑,情绪在多变的笔触中涌动、流淌,我们一起来通过作品来感受吧。两人组合作临摹一件作品,教师课前打印并分割好临摹稿--莫奈《干草垛》4.“考考你”:出示一批作品辨别是印象派之前的作品,还是印象派作品?其中包括2件印象派之后作品。设计意图:为第二课时埋下伏笔,同时帮助学生把握风景发展的整体脉络。 五、评析阶段(约5分钟)“评述印象派” 师:经过学习临摹现在你们对印象派又有什么认识呢?小组讨论:对印象派的认识。要求:每组再用2-3个词语描述,用油画棒写在彩色纸上并贴到展示板上。 师:有哪位同学能根据大家的印象来对印象派做一个总体的评述呢? 六、拓展 课后思考: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在出现时间、材料、表现方法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