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抗生素类药物曾是人类对抗诸多疾病的一个“秘密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发现,人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但还不到一百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逐渐走下了“神坛”,甚至成为未来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

抗生素的效力正在普遍下降,其原因是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正在迅速扩散,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之后便不再受制约,甚至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细菌。欧盟一位官员表示,由于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一些常见的病原体正在变成所谓的“超级细菌”。一旦抗生素失效,我们的生活中就将充满危险——轻微的擦伤都有可能带来死亡,轻微的耳部感染可能就会引起耳聋。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相当于每3秒钟就有1人失去生命,危害将超过癌症。同时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危害性正逐年攀升。比如治疗大肠杆菌,一般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见效,但近几年多个国家报告部分患者即使使用最强效的抗生素也无济于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70万人死于各种耐药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夭折。

但目前针对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进行的新药研发很难跟上耐药性产生的速度。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严重不足,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报告警告说,全球抗生素正濒临枯竭。这项报告认为,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已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进展,目前急需加大对抗生素耐药感染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否则世界将被迫回到因常见感染而导致小手术致人死亡的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制药公司和研究人员必须立即关注能治疗某些可在几天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感染的新抗生素。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大多数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案。而对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会构成最大健康威胁的抗生素耐药感染,包括每年导致约25万人死亡的耐药性结核病,潜在的有效治疗方案则很少,70多年来,只有两种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新抗生素进入市场。如果要终结结核病,每年全球急需投入8亿多美元来研究新的抗结核药物。

此外,对抗生素的滥用也是造成抗生素耐药性加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2000年至2015年全球范围抗生素消费量增长了65%。尽管抗生素是治疗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但过度依赖抗生素治疗只能适得其反。相比新抗生素的研发和投资,公众应该尽快学会科学谨慎地使用各类抗生素药物,否则未来我们将有可能死于一次普通的感染,而不是今天人们所恐惧的癌症、艾滋病等恶性疾病。

(摘编自《抗生素耐药性与“超级细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近百年来,人类寿命能得以大大延长,全得益于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使用。

B.细菌一旦未被抗生素杀死,就会将耐药性传给其他细菌,成为“超级细菌”。

C.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导致千万人丧生,其危害性已经远超癌症。

D.治疗疾病时,不能过度依赖抗生素,否则会加速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中引用欧盟一位官员的观点,说明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

B.世界卫生组织的多份报告证明抗生素效力下降已成世界难题,研发新抗生素迫在眉睫。

C.文章重点分析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并列举具体数据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D.文章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抗生素效力下降的原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的扩散、抗生素的滥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产生速度快,新抗生素研发严重不足,全球抗生素濒临枯竭。

B.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不仅给人类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还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进展。

C.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生素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D.解决“超级细菌”,既需要研发和投资新抗生素,也需要公众科学谨慎地使用抗生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多数消费者还比较狭隘地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纯电动汽车。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汽油、柴油和天然气、乙醇等均属于传统燃料。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统称为新能源汽车。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行业所称的HEV,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因为传统燃料仍是其动力唯一来源。

近日,汽车行业一家知名咨询机构,发起了一项名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看法”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58%的消费者看好插电混动汽车;而正如火如荼的纯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竟然不如还处在萌芽期的燃料电池汽车。其实,不管看好哪种动力系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是毋庸置疑的。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仅为1万辆,时隔6年后的2018年,成功突破120

万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当然,其快速发展不仅是需求所致,还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其中,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撇开补贴政策不谈,地方政府对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尤为明显。近日,昆明发布公告:自2019牟1月1日起,昆明新增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否则不予发放营运证。有这样规定的省市比比皆是,即使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是如此。

(摘编自《畅所欲言: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谁将主导汽车的未来?》,易车网2019年2月20日)

材料二: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等国家标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将在促进纯电动汽车节能技术应用、推动电动汽车降低能耗、节约电力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该标准规定,具有三排以下座椅且最高车速大于或等于120公里/小时的电动汽车车型,当整车整备质量在750公斤及以下时,能量消耗率限值应在13.1千瓦·时/100公里。

(摘编自《我国发布全球首个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技术标准》,人民网2019年2月20日) 材料三: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到1亿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不一样,互联网技术是谁抢先谁占便宜,汽车不是抢先,汽车行业是与其做得早,不如做得好。”他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关注技术突破,而不是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设计时间表。

近日,由10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共同发起参与设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将重点聚焦电动汽车充电相关的技术领域,从共性基础、能源传输、生产、消费和车网融合5个细分方向设计相关标准及发展路线。这将为新能源汽车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相关专业及其他研究机构,提供技术决策参考和战略规划指引,同时将带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系列的规模效应。当下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多问题,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还要忍受一些不太好的车,但是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到2025年,无论是综合成本还是驾驶体验,新能源汽车都和燃油车不相上下。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常州发布 2025年电动车与燃油车成本相当》,中国新闻网2019年3月30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新能源汽车的“新”表现在其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而HEV采用传统燃料作为唯一动力来源,因此不属于新能源汽车。

B.超过半数的消费者看好插电混动汽车,让人意外的是,发展状况很好的纯电动汽车和刚起步的燃料电池汽车一样,都不被看好。

C.《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D.新能源汽车行业想要发展好,重要的不是像互联网行业一样抢占先机,而是关注技术突破,只求速度不求技术很难做出好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既有市场需求因素,又有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尤其是地方政策对其发展助力很大。

B.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发布全球首个电动汽车能耗限值标准,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C.“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从多个细分方向设计相关标准及发展路线,为该行业提供了技术决策参考和战略规划指引。

D.材料一和材料三都用具体数字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材料一说明过去几年的发展,材料三预测了未来的发展。

6.请结合以上几则材料,简要概括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

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8.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①。

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②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曰:“沛公诚欲背项王邪?”沛公曰:“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

“今为奈何?”良因要项伯见沛公。沛公与伯饮,为寿,结婚

..,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备它盗也。

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未尝有战斗功,乃言于高帝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

..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节选自《汉书

..·张良传》)

【注】①厩(jiù)将:主管马匹的军官。②缟素:白色的衣服。这里是朴素之义。

10.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B.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C.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D.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11.对下列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而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古人“名”和“字”是分开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张良,字子房。

C.结婚,现在指男女通过合法手续结为夫妻,文中指的是缔结儿女婚姻关系。

D.“陛”指帝王宫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殿前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成为古代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良重情重义。张良年少时,不曾在韩国做官,但韩被灭之后,家人惨遭不幸,他用尽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报仇。

B.张良敢于劝谏。刘邦因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秦国。樊哙劝谏,刘邦已经听取樊哙的进谏,后张良再次劝谏,于是沛公还军霸上。

C.张良为人忠诚。在得知项羽要攻打沛公的消息后,他放下个人安危,主动告知沛公,且冷静地为沛公分析状况、出谋划策。

D.张良为官正直。汉高帝想要封他三万户人口的封地,张良自认为自己没有战功,只是尽臣子本分,故而推辞,后被封为留候。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本题共2小题,9分)

南歌子

吕本中【注】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吕本中(1084-1145),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宋廷南渡后,诗人流寓江南。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小令抒写了旅途风物和诗人感受,词情凄清伤感,但格调清新流利,读来凄伤却不压抑。 B.词作开头两句写早行情景,意境与晚唐诗人温庭筠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很接近。 C.词中由“晓霜”写到“残菊”,由“残菊”联想到“重阳”,又由“重阳”联想到眼前处境,思绪曲折。

D.过片“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写出诗人因旅途艰辛渴望好梦不得而倍感春夜漫漫的痛苦,凄然之意卓然。

15、诗人在词中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不禁提出了“,”的问题。

(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时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3)《鸿门宴》中樊哙用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力劝刘邦逃离项羽军营的比喻句子是“,”。

(4)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确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

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__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___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快马加鞭凤毛麟角背道而驰璀璨夺目

B.快马加鞭屈指可数背道而驰光彩照人

C.揠苗助长凤毛麟角南辕北辙光彩照人

D.揠苗助长屈指可数南辕北辙璀璨夺目

18.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20.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推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7)班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突出,担任校刊《空间》主编,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

××中学

2019年10月15日

①将“_____”改为“_____”;②将“______”改为“_____”;

③将“”改为“”;④将“______”改为“_____”;

⑤将“_____”改为“_____”。

21、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4分)

康桥雨巷丁香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岁月中,我们曾经历过很多触动心灵的一瞬:它是坎坷中的一个微笑,迷茫时的一个指点,悲伤时的一句安慰,成功时的一个拥抱……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在我们心底沉淀成美好。

请用我们手中的笔,解开情感的密码,激活心灵的记忆,以“行走在美好中”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参考答案

1.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全得益于……”夸大了抗生素的作用。B项,“一旦……就会……”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为“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之后便不再受制约,甚至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细菌”。C项,“每年导致千万人丧生,其危害性已经远超癌症”变未然为已然,原文为“到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危害将超过癌症”。

2.A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说明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错,欧盟官员的观点只是指出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严重后果,并没有说明原因。[提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

解答论述思路类试题“三注意”

1.注意两个现象:①标题往往和中心论点有关,第一段往往会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往往会回扣中心论点;②论点和相应的论据在文中的位置比较近。

2.注意把握全文结构和内容。在解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厘清文章的段意、层意,把表明段意、层意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这样才能准确梳理文章的思路。

3.注意对照分析。要在准确把握原文的结构、思路的基础上,把各个选面与自己的分析结果相对照,看是否一致。

3.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生素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与原文不符,原文为“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大多数药物……”。

4.B “发展状况很好的纯电动汽车和刚起步的燃料电池汽车一样,都不被看好”曲解文意,原文为“而正如火如荼的纯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竟然不如还处在萌芽期的燃料电池汽车”。

5.B 不合逻辑,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发布《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不能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已经位居世界前列。6.([答案示例] ①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可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在补贴、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鼓励其发展。②法律法规方面,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③技术方面,科研部门、汽车厂家等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提到了在政策方面相关部门做出的努力,材料二主要讲《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出台的意义,材料三主要说明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的作用。根据这些内容,不难总结出答案。

7.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8.①斯文谦和,穷困落魄:长衫,却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摸索良久,才掏出一把制钱,可见穷困落魄;穿长衫,摇折扇,说话文绉绉的,对人不生气,可见斯文谦和。②身怀绝技,隐忍退让:华昌十指轻松将坚硬的端砚如刀切般分为两半,可见武艺高强;面对石钵的再三挑衅,都避开,不计较。

③正直善良,宽容大度:石钵头为治母病,求芮引,华昌不计前嫌,给药引,还不收钱。(每点2分) 9.①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虽出人意料,但与前文所设伏笔相照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或答: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②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答对一点得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10.C

11.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2.B 原文是:“樊哙谏,沛公不听。”樊哙进谏,沛公没有听取。

13.(1)秦始皇帝非常生气,在天下大规模进行搜索,急于找到贼人。张良于是改换名姓,逃跑躲避在下邳。(重点字词:“索”:搜索;“更”:变更,改换;“亡”:逃亡;“匿”:躲避。)

(2)张良说:“沛公觉得自己能打败项王吗?”沛公沉默,说:“现在该怎么办?”(重点字词:“度”:估计、揣度;“却”:使退却、击退;奈何:怎么办。)

附译文:

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

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秦始皇帝东游,到达博浪沙的时候,张良和刺客一起埋伏刺杀秦皇帝,错误地击中副车。秦始皇帝非常生气,在天下大规模进行搜索,急于找到贼人。张良于是改换名姓,逃跑躲避在下邳。

项伯曾经杀人,躲避在张良那里。十年后,陈涉等起义,张良也聚集一百多年轻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张良想去跟随他,走在路上碰到沛公。沛公正带领几千人攻占下邳,便跟随了沛公。沛公让张良做了厩将。

沛公到达秦国,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那里。樊哙劝谏,沛公没有听他的。张良说:“因为秦国无道,所以沛公能到这里。为天下除去祸害,现在应该以勤俭朴素来显示本色。现在刚入秦,就想着安于享乐,这就是所说的‘助桀为虐’。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话。”沛公就又回去驻扎在霸上。

项羽到达鸿门,要攻打沛公,项伯夜里跑到沛公军中,偷偷地见张良,想和他一起逃离。张良说:“臣答应韩王护送沛公,现在事情紧急,逃跑是不义的。“便把这事告诉了沛公。沛公很惊讶,说:“现在怎么办?“张良说:“沛公想要真的背叛项王吗?“沛公说:“有个小人对我说把持关口不让诸侯进来,并且可以在秦地称王,便听了他的建议。“张良说:“沛公觉得自己能打败项王吗?“沛公沉默,说:“现在该怎么办?“张良就此请项伯来见沛公。沛公和项伯一起喝酒,为项伯祝寿,结为亲家,让项伯向项羽详细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王,把住关口的原因是提防别的强盗。

汉六年,封有功之臣。高帝说:“子房的功劳是运筹帷幄,决定千里之外的胜利,自己在齐挑选三万户。“张良没有过战功,于是对高帝说:“开始臣是在下邳起家,和皇上在留相会,这是上天把臣托付给陛下。陛下采纳臣的计策,幸而有时还能有成效,臣希望把留封给我就够了,不敢接受三万户。“就封张良做了留侯,是和萧何等一起受的封。

14.D “因旅途艰辛渴望好梦不得而倍感春夜漫漫的痛苦”错误。

15.吕词抒写了(1)羁旅行役,思亲感伤。驿路,旅枕重阳,可见重阳佳节却人在旅途,自然引发思亲之伤,羁旅之愁。(2)佳节独处,寂寞无眠。重阳佳节独在异乡,旅枕无梦,寂寞难眠,更觉寒夜漫长,流露出孤独寂寞的伤感。(3)家国沦亡,归而不得,忧时伤乱,痛苦深沉。中原被金兵侵占,诗人流寓江南,思归不得,内心凄苦。(答出1点给2分,共6分)

16.(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D【解析】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18.C【解析】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或“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成分赘余:“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19.D【解析】根据语句内在的逻辑顺序判定。

20.①将“你校”改为“贵校”;②将“显著”改为“优异”;③将“大作”改为“作品”;

④将“垂爱”改为“垂青”;⑤将“你校”改为“贵校”。

21.例: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最新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既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 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崇尚诚信;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玺的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跟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C.群臣侍殿上者. D.不然;籍何以至此. 5.下列划线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试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或不.焉(fǒu) B.经传.(zhuàn)传.道(chuán)从.师(cóng)从.兄(zóng) C.老聃.(dān )冉冉.(rǎn)李蟠.(pán)吐蕃.(fán) D.苌弘.(cháng)长者.(zhǎng)近谀.(yù)须臾.(yú)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 B.彼与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 ..也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D.生乎吾前,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道德学问。3下列各句中“师”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②吾师道也③师道 之不复,可知矣④或师焉,或不焉 ⑤不耻相师 ⑥孔子师郯子 A.①⑥/②⑤/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③④/②⑤⑥ 4.“道”字的意义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5.下列加点的“其”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8.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既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崇尚诚信,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玺的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跟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2020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0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é) B.剔透(tì)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 C.愧怍(zuò)媲美(pì)趿拉(tā)一蹴而就(cù) D.氛围(fèn)倨傲(jù)谄媚(xiàn)瞋目而视(ch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作文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 不上的。 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 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 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 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这种明显的自恋常常伴随着脆弱的自尊,这使患者不断地检查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并且会对他人的批评作出愤怒和失望。 5.对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张溥,明末文学家,曾组织评议时政的团体“复社”,影响甚广。有《七录斋集》传世。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6.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4分)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7.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有两种谣言比较盛行:一称中国海域海水被放射性物质 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于是乎,出现了 民众纷纷抢购碘盐的现象。如果当时你的父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你会怎么对他们说?要求:态度鲜明,表达得体。(不超过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春的感知 严阵

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高一年级学科调研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积累和应用。(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5分) 不同国家对突发疫情共同的迟钝、忽视、盲目和掉以轻心,各种手忙脚乱、应对无策,凸显的其实是一种文明的困境。只能说人类是健忘的,我们太习惯了理性的、线性的、严格规划的、()的日常生活,沉浸在“岁月静好”的秩序感 中,。许多人在预言全球化进程的()。当世界陷入隔离、分裂、()的混乱之时,只有无国籍无护照的病毒在继续全球化进程。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许多主观的、刚性的、静态的、曾经有效的管理失效了,陈旧的治理框架在动摇,有人发推文说“听到了梁柱噼啪作响的断裂声”。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3分) A.循规蹈矩终结各行其是 B.安之若素终结莫衷一是 C.循规蹈矩赓续莫衷一是 D.安之若素赓续各行其是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C )(2分) A.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技巧和智慧,也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准备和敏感 B.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智慧和技巧,也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敏感和准备 C.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敏感和准备,也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智慧和技巧 D.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准备和敏感,也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技巧和智慧 3.下列谦词,不表示“谦下”意思的是(D)(3分) A.家慈(自己的母亲)不毂(不谷:古代时候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寡人) B.愚见(我的意见)贱息(对自己的儿子子女的谦称) (息:子女) C.窃念(自己想) 伏惟(以下对上的敬意) D.椿萱(椿:一种长寿植物; 萱:萱草; 椿萱:代表父母)俳优(古代以乐、舞、谐戏的艺人) 4.下列语境中,有关诗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当人生得意时,我们要提醒自己,“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B.当高考推迟至7月,我们要鼓励自己,“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出自高骈《对雪》——状物写景 C.面临非议与诋毁时,我们在心底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当异国留学感到孤苦时,我们念出,“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准确答案涂在机读卡上,本题共15题,每题 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准确的一项是() A.慰藉(jí)干瘪(biě)曝晒(pù)给予(jǐ) B.跬步(kuǐ)蛟龙(jiāo)怪癖(pì)瞠目结舌(chēng) C.赭(zhě)色诳(kuáng)语饿殍(piǎo)自怨自艾(ài) D.戕害(qiāng)摭(zhí)拾什刹(chà)海恣(zì)意妄为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仅仅隔着窗子,看漂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 秃的树枝上的寒鸦? B.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不过北平的“花草儿”很便宜,而且 家家有院子,能够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 C.六只小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地搅在一起,在峭壁之 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 D.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 亡的年青,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为获得真正的教养能够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和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2)很少看见人,除了隔着玻璃窗向我们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 公园游客。

(3)西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般地了。 A.熟悉偶然消逝 B.熟悉偶尔消失 C.熟习偶尔消失 D.熟习偶然消逝 4、下列语句排列准确的一项是()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能够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水准,但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地在舞台上表演②勇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④③①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C..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骇人听闻的一幕展示给我。 D.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呀!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18分) 1、,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知汝远来应有意,。(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4、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予独爱莲之,。(周敦颐《爱莲说》) 8、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9、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10、,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浮光跃金,,渔歌互答。(范仲淹《岳阳楼记》) 11、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猝然(cù)绽放(zhàn)炫耀(xuàn)妄自菲薄(fēi) B.粘贴(zhān)附和(hè)翘首(qiào)茅塞顿开(sè)

C.剔除(tì)脸颊(jiá)游弋(yì)不屑置辩(xiè) D.联袂(mèi)贮藏(zhù)静谧(mì)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赔偿蔓延气冲霄汉谈笑风声 B.感概潮讯两全奇美无缘无故 C.翱游摆度高屋建领功亏一溃 D.逃窜追溯坚定不疑渊远流长 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3分) A、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B、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C、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母亲拉开书橱说:“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 4.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 B、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C、随着奥运脚步的到来,长虹“PDP”等离子屏生产线正投入轰轰烈烈的生产。 D、读了这首诗,他的思想倍受启发。 5.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卡 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 一致。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1】 本次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紧扣必修(三)教材四个专题所学课文出卷,试卷难度适中,试卷的命题总体趋于平和,能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近期的语文学习情况。 一、成绩分析 就全年级学生得分情况看,最高分88分,最低分15分,成绩有明显差距。十三个班平均分也都按各自的位置依次拉开,呈明显梯度。 二、试卷分析 就学生语文试卷答题分析,有几项考点明显拉开了学生差距:如选择题中字形、病句、文言选择题、名言名句填空等紧扣课本的题。重视课本的同学,重视基础夯实的同学分相应会高一点。主观题从题面来看,难度适中,学生基本有话可答,但是想得全分,得到全分却比较难,事实上得到全分的人寥寥无几,还是答题技巧与方法的问题。另外,由于课时任务比较紧,对于主观题的训练非常有限,这也是失分多的一个原因。 三、几个突破 1.名言名句填空较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学期一开学我们在备课会上就明确了任务,强调背诵与默写,加大检查的力度,形式多样的检查背诵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如采用比赛的

方式,游戏的方式,竞争的方式等。学生背诵的热情有了,分自然也就提高了。 2.病句题较前也有显着提高。记得去年中考时出过一道病句题,当时得分率比较低,我还在小结中分析了原因。一方面学生语言习惯不好,经常说病句写病句。另一方面上学期涉及病句训练很少。前车之鉴,本学期我们加大了病句的训练力度,成绩明显有提高。 3.文言文(课内)得分率也较高。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们头疼的问题,且学起来较为枯燥,难以理解,特别是知识点也较多,学生不易掌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备课会上也做了多次研讨。比如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如何上不同类型的文言文上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形式。由于老师对文言文重视程度高了,感染的学生也强化了认识,兴趣也有所提高。课堂上我们更多的重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强调及时总结,强调背诵,从卷面上看,确实提高很大。 四、存在问题 1.本次作文成绩普遍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两位老师阅卷时定的基准分有些低。 (2)跟题目本身有关。一方面我们本学期训练的都是议论文,考题却文体不限,特别是还可让编故事,学生都爱编故事,而且编的荒诞离奇,且主题似现非现,还有套作、模仿之嫌,凡编故事者,分都不是很高,一位学生因为编的故事有模仿之嫌,仅得了15分。另一方面,本次材料加话题作文,立意角度较少,可选择的面窄。

高二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l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 选考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题作答;其它试题为必考题。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机读卡上规定位置;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 3.第一大题的l—3小题、第二大题的4—6小题和第五大题的l3一l5小题答案用 28铅笔填涂在机读答题卡题号的对应位置;其它试题答案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中包容的智慧 刘长乐 有人说,世界的动荡不安源于“文明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将越来越深刻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怎样通过对话消弭人类的隔阂?这时,一种浸透着宗教精神的东方价值观一一 包容进入了人们的视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重新走向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时,社会形态也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开放、开明。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开放应是中国文化必然呈现的一种状态。从唐僧西天取经到郑和下西洋,从接受佛教到接纳遣唐使,传统中国曾有着对外开放 包容的恢弘气度,而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一百多年来中国学生大规模的出国留学潮和最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更显示了中国知识阶层在工业化、现代化方面的前赴后继,用 鲜血和生命寻求真理与复兴的不懈努力,显示了中国学习世界,融合世界的强烈愿望。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中最重要的 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儒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 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他在整理《五经》时,并不因为《诗经》中的齐文化内容而删掉齐诗,这正是他胸怀宽广的体现。他对儒学以外的 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确实有大家的风范。孔子被后世誉为“集大成,,者,其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 中国古代研究者“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从仁出发,亦可肯定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圆满和谐。“和而不同”的模式对各种不同文化有相当宽厚的容忍性。中国文化在观念和价值上对21世纪人类所能提供的有意义的东西,也许就是“以仁为体,以和为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开明的中国更加渴望与世界对话,中国在传统文化精粹中找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反馈 文言文翻译两小题共7分 第一题多数学生得2-3分,能把重点词、主要句式翻译出来。 第二题得分在0-2分之间。主要是对倒装句、词的活用现象不懂。 建议:平时授课时,强调古文语法知识点。 诗歌欣赏两小题共6分。 1、得分情况:该首绝句,语言浅白,只要结合注解,即能悟情(思乡之情),故得满分者占三分之一,得一半分者占半数人之多。 2、失分情况 第一不认真审题。如"故园东望"说明诗人在向西行进。很多考生不认真审题就答向东。 第二、答题不标准,表达欠准确 第三、不会用诗歌术语。 建议: 1、教学生要善于挖掘诗歌信息 2、认真审题,并规范答题 3、注意诗歌术语的运用。 论述类文本阅读14、15两小题共8分。 本次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难易适中,但学生整体把握不准,得分率普遍不高。总分5分以上者寥寥无几,普遍3-4分,20%在2分以下。 存在主要问题: (1)没有整体把握全文,理解不到位,抓不住要点; (2)筛选信息不够细心; (3)概括分析能力不强。 今后教学建议: (1)注意指导学生全面、准确把握文章的要领,精准理解文意; (2)注重提升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3)加强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和训练。 实用类阅读 存在问题: 1 、答题不规范。没有分点作答。 2 、学生理解题干的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完全忽视要结合原文答题,有些答非所问。 3 、概括能力不够。很多学生答题时完全照搬原文。 解决措施: 1、要求规范答题,要求字迹工整。 2 、加强学生的读题能力。若出现结合全文,根据文本的理解等字词,意味着答案在原文中找依据。

3 、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学会提取关键语句的关键字词组合答案。 语言表达总共两题,总分12分. 最高分是9分,最低分0分,普遍是得3、4分的。 存在问题: 1、19题大部分学生都没读懂题目要求,没有根据题目中要求调整顺序要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称对称,同时也没从文段中说蕴含的信息中去调整。 2、20题学生普遍没按格式来写,还有就是少了留言的内容,与长辈所说的话也用语不当。 解决措施 : 1、要求学生答题要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作答。 2、让学生了解整句与散句的区别。 3、让学生了解一些应用文的格式。 4、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作文 本次作文评卷要求按高考要求进行。 得分情况:最高分52分;绝大部分36-45分,字数不够800的,一律30分以下。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一、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大致情况: 这次作文,属于半命题式作文,审题的难度不大,写作要扣合题目中说的,是曾强烈地撞击着我心扉,召唤着我的心灵,最后长久烙印在我心底深处的事物,学生在补充题目时,基本能把握住这个提示得出恰当的立意。 学生作文比较好的立意角度主要有: (一)写对自然人生的一种默默的关照和深切的体悟。如《我心中永远的葡萄藤》、《我心中永远的故乡》 (二)写我与别人诸多的喜怒哀乐人事景物的碰撞。比如《我心中永远的痛》、《我心中永远的爱》、《我心中永远的秘密》。 (三)写我对未来的憧憬、神往和梦想。如《我心中永远的梦想》、“我心中永远的追求》。 二、学生完成情况: 1、全级一人没写作文,约15人没字数没达到800字。总体完成情况较好。 2、整体来看,学生书写较为工整。 三、存在问题: 1、不少学生作文层次安排不恰当。如一篇文章仅两段或三段。 2、出现套题现象。 3、语言低幼化,叙事过于贫乏。

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级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9级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所有学科都要靠语文为基础。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阅读理解(共72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

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优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郭解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 《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就是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中敢于坚持自我、敢于对抗强权、敢于对抗卑鄙与丑恶的侠士与义士,他们因为不代表统治者,所以没有名分,故而被称作“游侠”。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意志不受名分与职责所限,当然也就没有了统治者意志的羁绊;他们的行为不因权势而改变,因为他们既不弄权也不接受权势的约束;他们的操守不因利益的诱惑而改变,因为他们“急人之难,甚己之私”。 侠义之士的人格是独立的、高尚的,但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因此而注定成为悲剧。《刺客列传》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免费)

期中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岁月稠.绸.缎惆.怅凋.零调.整 B.浪遏.拜谒.竭.力渴.望褐.色 C.漫溯.朔.方塑.料横槊.搠.刺 D.凌.辱绫.绸菱.角山鲮.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怅廖廓苍茫大地峥嵘岁月书生义气 B.浪遏飞舟五岭逶迤颓圮凄婉迷茫 C.河畔星辉班斓笙萧天伦之乐 D.青苔披荆斩棘花辨窗扉 3.下列诗句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________的容光。 ②好像是朋友的________的怨诉,好像是他临别时的呼唤。 ③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________的声调,你的________的音响。 A.忧郁娇美阴沉深渊B.娇美忧郁深渊阴沉 C.娇美忧郁阴沉深渊D.忧郁娇美深渊阴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 笑,叹为观止 ....。 B.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 ....,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 ....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B.文章对环境污染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C.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D.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6.填入甲、乙两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甲:若从下面抬头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松的接引,好像离地近多了。 乙:在一只黑漆的瓷瓶上,衬着大朵的红牡丹;松树林中,忽然透出一段古刹红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都不能不说是极大胆极艺术的点缀。 ①天空是一块图案,被松枝划分为小块的美丽的图案 ②天空被松枝划分为小块的图案,是一块美丽的图案 ③三两个村姑穿着红衣裳,走在灰色沉沉的乡间小路上 ④灰色沉沉的乡下,有三两个村姑穿着红衣裳 A.甲①乙③B.甲①乙④C.甲②乙③D.甲②乙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①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②满篝③,污邪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