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给水处理期末复习整理

水质工程学给水处理期末复习整理
水质工程学给水处理期末复习整理

第一章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分类

⑴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和悬浮物。

⑵从化学结构上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

⑶按杂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杂质和污染性杂质。

2、水体富营养化:指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的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的情

况下,这些营养物质足以使水中的藻类过量生长,在随后的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的异氧微生物代谢活动中,水体中的溶解氧很可能被耗尽,造成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结构破坏的现象。

3、两个相关的水质指标描述水体的自净过程:

生化需氧量BOD:该值越高说明有机物含量越高,水体受污染程度越严重。

水中溶解氧DO:是维持水生物生态平衡和有机物能够进行生化分解的条件,DO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少。

水体中BOD值和DO值呈高低反差关系

4、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和限制:

第四章凝聚与絮凝

1、胶体的稳定性:从水处理角度而言,是指交替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状态的特性。

⑴动力稳定性;⑵带电稳定性;⑶溶剂化作用稳定性。

2、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⑴胶体的双电层结构: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

⑵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运动。

3、胶体的凝聚机理:

⑴压缩双电层作用:水处理所去除的胶体主要为带负电的胶体,常用的铝盐、铁盐混凝剂产生的带正电和的高价金属羟基聚合离子可以起到压缩双电层的作用。高价电解质压缩双电层的能力优于低电解质离子,所以,一般选作混凝剂的多为高价电解质。如:Fe3+、AL3+。

⑵吸附电中和作用:指胶体微粒表面吸附异号离子、异号胶体颗粒或带异号电荷的高分子,从而中和了胶体颗粒本身所带部分电荷,减少了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使胶体颗粒更易于聚沉。

⑶吸附架桥作用:指分散体系中的胶体颗粒通过吸附有机物或无机高分子物质架桥连接,凝集为大的聚集体而脱稳聚沉,此时胶粒间并不直接接触,高分子物质在两个胶体颗粒之间像一座桥一样将它们连接起来。

⑷网捕——卷扫作用:指投加到水中的铝盐、铁盐等混凝剂水解后形成较大量的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水合金属氧化物沉淀,当这些水合金属氧化物体积收缩沉降时,会像多孔的网一样,将水中胶体颗粒和悬浮浊质颗粒捕获卷扫下来。

4、絮凝机理:

⑴异向絮凝:有布朗运动引起的颗粒碰撞聚集称为异向絮凝。

⑵同向絮凝:由水力或机械搅拌所造成的流体运动引起的颗粒碰撞聚集称为同向絮凝。

5、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⑴客观因素:水温(适宜20°~30°)、PH值、碱度、水中浊质颗粒浓度。

⑵主观因素:混凝剂的种类及投加方式,水力条件。

混凝剂有干投和湿投两种投加方式(硫酸铝以稀溶液形式投加较好,而三氯化铁则以干投或浓溶液投加较好)

6、混凝剂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⑴无机盐类混凝剂:

①硫酸铝:固体硫酸铝需溶解投加,一般配成10%左右的重量百分浓度使用。采用硫酸铝作混凝剂时,运输方便,操作简单,混凝效果较好,但水温较低时,硫酸铝水解困难,

形成的絮凝体教松散,混凝效果变差。粗制硫酸铝由于不溶性杂质含量高,使用时废渣较多,带来排除废渣方面的操作麻烦,且因酸度较高而腐蚀性强,溶解与投加设备需考虑防腐。

②三氯化铝:其优点是易溶解,形成的絮凝体比铝盐絮凝体密实,沉降速度快,处理低温、低浊水时效果优于硫酸铝,适用PH值范围较宽,投加量比硫酸铝小。其缺点是三氯化铁固体产品极易吸水潮解,不易保存,腐蚀性较强,对金属、混凝土、塑料等均有腐蚀性,处理后水色度比铝盐高,最佳投加量范围较窄,不易控制等。

③硫酸亚铁:通常是生产化工产品的副产品,价格低廉。当硫酸亚铁投加到水中时,混凝效果不如三价铁离子,且水解的二价铁离子残留在水中使处理后水带色,若二价铁离子与水中有色物质发生反应后会生成颜色更深的溶解性物质,使处理后的水色度更大。

⑵高分子混凝剂:

①聚合氯化铝(PCA):有名碱式氯化铝或羟基绿化铝。具有很多优点:形成絮凝体速度快,絮凝体大而密实,沉降性能好,投加量比无机盐类混凝剂低,对原水水质适应性好,处理效果较稳定,最佳混凝PH值范围较宽,最佳投量范围宽,一定范围内过量投加不会造成水的PH值大幅下降,不会突然出现混凝效果很差的现象,由于聚合氯化铝的盐基度比无机盐类高,因此在配制和投加过程中药液对设备的腐蚀程度小,处理后水的PH值和碱度变化也较小。

②聚合硫酸铁(PFS):其优点有:混凝剂用量少,絮凝体形成速度快,沉降速度也快,有效的PH值范围宽,与三氯化铁相比腐蚀性大大降低,处理后水的色度和铁离子含量均较低。

⑶合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聚氧化乙烯PEO。

7、混凝过程:混凝剂的配制、计量、投加、快速混合、絮凝反应。

8、混合设施及方法:

⑴水泵混合:混合效果好,不需另建混合设施,节省动力,各种类型的水厂均可采用。以下情况不宜采用水泵混合:①当所用混凝剂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时,长期运行可能对水泵叶轮有腐蚀作用;②当取水泵房距离净水厂较远时不宜采用,因为原水在长距离的输送中,可能过早地在管中形成絮凝体,一经破碎难于重新聚集。通常水泵混合用于取水泵房与净水厂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时。

⑵水力混合:构造简单,但难以适应水质、水量等条件的变化,占地面积大,目前已很少采用。

⑶管式混合:构造简单,无活动部件,安装方便,混合快速而均匀。其缺点是水头损失

稍大,流量过小时混合效果下降。

⑷机械混合:优点是混合效果好,且不受水量变化影响,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水厂;缺点是增加机械设备并相应增加维修工作量。

9、絮凝设施:

⑴隔板絮凝池:通常用于大中型水厂,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的优点;缺点是流量变化大时絮凝效果不稳定,絮凝时间长,池子容积较大。

⑵机械絮凝池:优点是可随水质、水量变化而随时间改变转速以保证絮凝效果;缺点是因增加了机械设备而增加了机械维修工作量。

⑶折板絮凝池:优点是水流在同波折板之间曲折流动或在异波折板之间缩、放流动且连续不断,形成众多的小涡旋,提高了克里碰撞絮凝效果;缺点是安装维修较困难,且费用较高。

⑷栅条絮凝池: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但存在末端池底积泥现象,或在网格上滋生藻类,堵塞网眼。

第五章沉淀和澄清

1、沉淀的分类:

⑴自由沉淀:适用于低浓度的离散颗粒,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其形状、尺寸、质量均不变,颗粒之间无相互干扰,因此在沉降过程中颗粒沉降速度不变。

⑵絮凝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发生絮凝作用,颗粒絮凝长大,沉降速度逐渐增大。

⑶拥挤沉淀(受阻沉淀):因颗粒的浓度过高,颗粒在沉淀的过程中相互干扰,不同颗粒以相同的速度成层下降,并形成明显的固液界面。

⑷压缩沉淀:在颗粒浓度极高的情况下,颗粒在相互支撑的条件下受重力的作用被进一步挤压。压缩沉淀主要用于污泥浓缩池的设计。

2、理想沉淀池:

一般平流沉淀池前部为进水区,后部为出水区,下部为沉泥区,中部为沉淀区,中部沉淀区若符合以下规定,称为理想沉淀区:

⑴进水均匀地分布于沉淀区的始端,并以相同的速度水平地流向末端;

⑵进水中颗粒杂质均匀地分布于沉淀区始端,并在沉淀区进行着等速自由沉降;

⑶凡能沉降至沉淀区底的颗粒杂质便认为已被除去,不再重新悬浮进入水中。

3、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q=Q/BL);对于理想沉淀区,表面负荷与

截留沉速(也叫特定颗粒沉速)相等。沉淀效率等于沉速与截留沉速的比。

4、斜管(板)沉淀池:

在城市自来水的混凝沉淀池中,斜板、斜管的倾角多采用60°。斜管(板)沉淀池对原水浊度适应性较平流沉淀池差;斜管(板)沉淀池是浅池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按照斜管(板)中的水流方向,斜管(板)沉淀池分为异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三种。斜管(板)沉淀池具有停炉时间短、沉淀效率高、节省占地、适用范围广(在大、中、小型水厂均可用)等优点,但存在斜管费用较高,且需要定期更新等问题。

5、澄清池:

颗粒在某时刻的浓度值与水中絮体的体积浓度有关,在给定Gt值的条件下,随水中絮体体积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果能在池内形成一个絮体体积浓度足够高的区域,使投药后的原水进入该区域与具有很高体积浓度的粗粒絮体接触,就能大大提高原水中细粒悬浮物的絮凝速率。澄清池就是按这个原理设计的。

补充:

1、斜板(管)沉淀池的特点与工艺设计

原理:由沉淀效率E=u i/u0=u i/(Q/A)公式可知:在原体积不变时,增加沉淀面积,可使颗粒去除率提高。

斜板(管)沉淀池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一般60°左右)的板(管)状组件置于沉淀池中构成,水流可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流动,颗粒沉于斜管底部,而后自动下滑。

斜板(管)沉淀池的沉淀面积明显大于平流沉淀池,因而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水量或提高沉淀效率。

优点:1.沉淀面积增大;2.沉淀效率高,产水量大;3.水力条件好,Re小,Fr大,有利于沉淀

缺点:1.由于停留时间短,其缓冲能力差;2.对混凝要求高;3.维护管理较难,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斜板(管)

2、澄清池

分泥渣悬浮型和泥渣循环型两种

脉冲澄清池:特点是澄清池的上升流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脉冲发生器引起的。靠脉冲方式进水,悬浮层发生周期性的收缩和膨胀。

⑴有利于颗粒和悬浮层接触;

⑵悬浮层污泥趋于均匀;

⑶还可以防止颗粒在池底沉积;

⑷处理效果受水量、水质、水温影响较大;

⑸构造复杂。

3、机械搅拌澄清池

优点:①处理效果好,稳定;②适用于大、中水厂

缺点:①维修维护工作量较大;②启动时有时需人工加土和加大药量。

4、水力循环澄清池

优点:不需机械搅拌,结构简单

缺点:反应时间短,运行不稳定,泥渣回流控制较难,不能适应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化,只能用于小水厂。

5、沉砂池

主要作用:分离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减轻磨损;减轻沉淀池的负荷。

主要类型: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钟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优点:截留无机颗粒效果较好,工作稳定,结构简单,排沉砂方便。

第六章过滤

1、滤速: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上的过滤水量。

⑴水在慢滤池中的过滤速度一般为0.1~0.3m/h

⑵快滤池的虑速可达5~10m/h。

2快滤池:主要用来过滤经过混凝以后的水。

⑴快滤池工作过程:主要包括过滤和反冲洗。

⑵配水系统:作用:1反冲洗时,均匀分布反冲洗水;2过滤时收集过滤水。

⑶承托层:作用:支持滤料,防止滤料层从配水系统流失;均匀布置反冲洗水。

⑷滤层:由滤料构成。

⑸冲洗排水槽:用以均匀排除反冲洗水。

过滤过程:过滤时,由进水管向池内滤层上不引入滤前水,水由上向下经过滤层过滤,滤后水由下部配水系统汇集后,经出水管流出持外。过滤持续进行到滤层被堵塞,停止进水

和排水,由反冲洗管向池内送入反冲洗水,经配水系统均匀分配后,由下向上对滤层进行冲洗,冲洗后的废水溢流入上部排水槽,再经排水管引出池外排入废水渠道。反冲洗结束后,停止供应反冲洗水并关闭排水阀,恢复出水和进水,重新开始过滤过程。

★为了控制过滤和反冲洗的进行,在进水管、出水管、反冲洗管、排水管上都设有阀门。此外在下部出水管处还接出一个短管。

3、滤料:

⑴滤料应满足的要求:

①具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③具有用户要求的颗粒尺寸和粒度组成。

⑵滤料的规格:包括滤料颗粒的大小和滤料的级配分布两个方面。

⑶滤料的有效料径d10:滤料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的质量占滤料总质量的10%。

⑷滤料的不均匀系数K80:d80与d10的比值。K80=d80/d10

①K80代表了材料的不均匀程度。K80越大,表示粗细颗粒分布越大,对于过滤和反冲洗越不利。K80越接近1,滤料的大小越均匀,过滤和反冲洗的效果越好。为使滤料较均匀些,希望K80不大于2。

②表示滤料规格的参数:最小粒径和最大粒径。

③常用的滤料是:石英砂和无烟煤。

⑸比表面积:单位重量或体积的滤料所具有的变面积。单位cm2/g或cm2/cm3。

4、快滤池的运行:

⑴滤池的过滤作用水头:是指滤前水的最高水位与滤后水水位(常为清水池水位)之差。普通快滤池常取过滤作用水头为2.5~3m。

⑵负水头现象:当过滤进行到一定时刻时,从滤料表面到某一深度处的滤层的水头损失超过该深度处的水深,该深度处就出现负水头。

①负水头的危害:增加滤层局部阻力,增加了水头损失;空气泡会闯过滤料层,上升到滤池表面,甚至把煤粒这种轻质滤料带走。

②避免率池中出现负水头的方法:一是增加砂面上的水深;二是令滤池出口位置等于或高于滤层表面。

⑶滤层含污能力:单位体积滤层中的平均含污量。单位g.cm3或kg/m3

5、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中阻力系统、小阻力系统。

反冲洗时配水不均匀的危害:滤池中砂层厚度分布不同;过滤时,产生短流现象,使出水水质下降;可能导致局部承托层发生移动,造成漏砂现象。

⑴大阻力配水系统:

①基本原理:由于承托层与滤料层的阻力系数之和S2不能改变,只有通过减小孔口总面积来增大孔口阻力系数S1,才能增大S1+S2。增大孔口阻力系数S1就削弱了承托层、滤料层阻力系数及配水系统压力水头不均匀对孔口的出流量影响。

②特点:a.配水均匀性好;b.结构复杂;c.但管道容易结垢;d.孔口水头损失大,因而要求反冲洗水压高。

③普通快滤池一般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穿孔管配水系统)

⑵小阻力配水系统:

①特点:a.反冲洗水头小;b.配水均匀性较差;c.滤池面积较大时,不易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

②虹吸滤池、无阀滤池和移动冲洗罩滤池常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格栅、孔板、穿孔渠、滤头)

6、滤池冲洗: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截留的污物,恢复滤池过滤能力。常用的方法有:

⑴高速水流反冲洗

⑵气、水联合反冲洗:该方法既能提高冲洗效果,又可节省冲洗水量。

对滤层进行气水反冲的形式:

①先气后水;②先气水后水;③先气后气水再水。

⑶表面助冲加高速水流反冲洗。

7、过滤方式:

⑴恒速过滤:在恒速过滤状态,由于滤层逐渐被都堵塞,水头损失随时间逐渐增加,滤池中

水位逐渐上升,当水位上升到最高水位时,过滤停止以待冲洗。无阀滤池和虹吸滤池是典型的恒速过滤池。

⑵递降速过滤:移动冲洗罩滤池是典型的递降速过滤滤池。

8、直接过滤:

⑴定义:原水不经过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的过滤。

⑵方式:a.原水加药后只经过混合就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为“接触过滤”;b.原水加药后经

过混合和微絮凝池后进入滤池过滤,称为“微絮凝过滤”。

⑶特点:a.采用双层或三层滤料滤池;b.采用聚合物为主混凝剂或助凝剂。

⑷要求:a.原水浊度和色度较低且水质变化小,常年原水浊度低于50度;b.滤速应根据原水

水质决定,浊度偏高时应采用较低滤速。

9、滤层含污能力:

单位体积滤层中的平均含污量称为“滤层含污能力”,单位g/cm3或kg/m3。

10、普通快滤池每一格上具有4个阀门:进水阀、清水出水阀、反冲洗进水阀、反冲洗出水阀;三阀滤池少一个进水阀。

11、V型滤池:

⑴定义:是一种快滤池,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因进水槽设计成V字形而得名,其主要

特点是采用较粗滤料或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

⑵优点:采用均质滤料过滤;滤料层含污容量大,出水水质较好,过滤周期较长,过滤

速度较高;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冲洗水量小,冲洗效果好;容易实现自动过滤和冲洗。

⑶缺点:对冲洗操作要求严格,需要鼓风机等机械。

12、无阀滤池:(重力式无阀滤池):一般用于单位面积不大于16平米的小型水厂。

⑴优点:不需大型阀门,冲洗完全自动,造价较低,操作管理较为方便,过滤过程中不会出

现负水头现象。

⑵缺点:池体结构复杂,滤料装卸困难,冲洗水箱位于滤池上部,出水标高较高。

13、移动冲洗罩滤池:适用于大、中型水厂

⑴优点:池体结构简单,无需冲洗水箱(塔),无大型阀门,管件小,采用泵吸式冲洗罩时

池深较浅,与同规模的普通快滤池相比造价较低。

⑵缺点:不能排放初滤水,机电及控设备较多,自动控制与维修较复杂;

⑶虹吸滤池:通常由6~8格滤池组成,双排对称布置,一般设计成矩形或圆形,每一滤格进

水和排水采用虹吸管,省去普通快滤池所需的阀门。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因

过滤时进水量恒定,属等速过滤。滤池冲洗用水由其余各格过滤水提供,因此

可不设冲洗水箱或冲洗水泵。虹吸滤池比普通快滤池高2m左右。

设计要求:

①最少分格数应按滤池在低负荷运行时,仍能满足一格滤池冲洗水量的要求确定;

②冲洗时的压力损失可采用1.5m;

③冲洗压力应计算确定,宜采用1.0~1.2m,并应有调整冲洗压力的措施;

④进水管和虹吸排水管的断面面积根据流速计算确定:进水管0.6~1.0m/s;排水管

1.4~1.6m/s。

第七章消毒

1、水处理中常见的氧化剂:氯、臭氧、二氧化氯、过氧化氢、高锰酸盐、高铁酸盐。

2、氯消毒机理:一般认为,氯消毒过程中主要通过次氯酸HOCL起消毒作用,当HOCL

分子到达细菌内部时,与有机体发生氧化作用而使细菌死亡。

3、臭氧预氧化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⑴除藻除臭;⑵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⑶氧化助凝以

及生成其他一些氧化副产物。

4、目前主要控制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技术有三种:强化混凝、粒状活性炭吸附、膜过滤。

5、折点加氯法:

水中加氯量可分为需氯量和余氯量两部分。需氯量指用于灭火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等所消耗的部分;余氯则是为了抑制水中残留病源微生物的再度繁殖。

折点加氯法因游离氯的氧化能力强,具有消毒效果好,可以同时去除水中的部分臭、味、有机物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不足之处是:在对受到污染的水进行消毒时,因游离性氯的氧化能力强,会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具有“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此外,折点氯化的水的氯味较大。对于一些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源,原水氨氮浓度较高,如采用折点氯化法则加氯量极大,费用过高且产生大量副产物。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标准规定:水源水中氨氮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5mg/L。

6、折点氯化:加氯量超过折点需要量时成为折点氯化。

7、消毒效果:臭氧> 二氧化氯> 氯> 氯胺

从消毒后的致突变活性看,则:氯< 氯胺< 二氧化氯< 臭氧

8、CLO2在给水处理中的制取方法有两种:

⑴用亚氯酸钠和氯制取:

C L2+H2O→HOCL+HCL

HOCL+HCL+2NaCLO2→2CLO2+2NaCL+H2O

CL2+2NaCLO2→2CLO2+2NaCL

⑵用酸与亚铝酸钠反应制取: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10NaCLO2+5H2SO4→8CLO2+5Na2SO4+2HCL+4H2O

9、CT值:消毒剂的浓度C,消毒剂与水接触的时间T,这两者的乘积即为CT值。

10、臭氧消毒:臭氧能将大部分无机物氧化,在预臭氧化中,臭氧可以有效地将水中溶解性

铁、锰等无机离子转化成难溶解性氧化物质而从水中沉淀出来,从而在混凝

沉淀与过滤中得到有效去除。

水资源管理考试复习题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水政水资源管理”期末考试 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D )。 A.包括江河、湖泊的淡水和海水 B.包括深层地下水 C.包括陆地永久冰川的水体 D.是指一个地区可以逐年恢复和更新并能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2.降雨量过程线中,直方图的纵坐标是( A )。 A.降雨强度 B.降雨量 C.累积余量 D.降雨历时 3.“某河流断面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00m3/s”,表明按照统计规律,洪峰流量( B )。 A.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

4.当流域的下垫面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年径流资料进行修正,是为了满足水文资料( B )的要求 A.可靠性 B.一致性 C.代表性 D.典型性 5.包气带土壤需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C )。 A.降雨强度 B.后损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渗下渗率 6.水库在运用时,汛期到来之前库水位应降到(A )。 A.死水位 B.正常蓄水位 C.防洪限制水位 D.设计洪水位 7.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是( A )。 A.水量平衡 B.动力平衡 C.电力平衡 D.电量平衡

8.年平均负荷图反应( A )。 A.电能要求 B.出力要求 C.出力和电能要求 D.无要求 9.水库调度图依据( A )编制,是进行水库调度最为常用的工具。 A.实测的径流时历过程 B.枯水年资料 C.中水年资料 D.丰水年资料 10.水权( B )。 A.即为水资源所有权 B.是指以水资源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组权利的总和,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占有权、水资源收益权、水资源转让权等 C.即为水资源使用权 D.不允许有偿转让 1.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 D) A.22000m3 B.1200m3 C.4500m3 D.2200m3 2.下渗的水分运动,是在(C)作用下进行的。 A.分子力 B.重力 C.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综合

水质工程学上期末试卷A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课程考核试卷(A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名:给水处理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期终考试(√)补考()重修() 年级专业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任课教师得分(注意:本试卷共大题,大张,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20分) 1.混凝 2.GT值 3.自由沉淀 4.表面负菏(沉淀池) 5.滤速 6.滤料K 80 7.等速过滤 8.直接过滤 9.自由氯 10.氯氨 二、简答题(共50分) 1.目前我国饮用水水质指标包括哪几大类?(3分) 2.水中杂质按其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3分) 3.我国常用的混凝剂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4分) 4.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几种?怎么影响混凝效果的?(4分) 5.费劳德数(Fr)可以反映哪些水力特性,设计沉淀池时一般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此指标?(4分)

6.何为浅池理论?(4分) 7.何为澄清池?简述其特点。(4分) 8.什么叫做“负水头”?如何避免滤层中产生负水头?(4分) 9.何谓大阻力配水系统?(4分) 10.何谓气-水反冲洗?(4分) 11.简述V型滤池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艺特点。(4分)12.改善滤池过滤过程的途径有哪些?(4分) 13.画图说明普通快滤池的结构,试说明如何计算冲洗水塔高度。(4分) 三、论述题(每题10,共30分) 1.试述胶体稳定的原因?

2.试分析理想沉淀池中某沉速为ui 的颗粒去除率公式(参见下式)的意义? A Q u E i / 3.试绘出折点氯化曲线,说明每一区域氯的主要形态和消毒能力,并说明其消毒特点和副产 物情况。

水质工程学下册试题

作业一 BOD: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COD: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与水所消耗氧化剂中的氧量,称为化学需氧量。 TOC:在900℃高温下,以铂作催化剂,使水样氧化燃烧,测定气体中CO2的增量,从而确定水样中总的含碳量,表示水样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TOD:有机物主要组成元素被氧化后,分别产生二氧化碳,水,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所消耗的氧量称总需氧量TOD。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水体自净:污水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 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SV)是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沉淀30分钟沉淀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 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

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有机性固体物资部分浓度。 氧转移效率 (EA):是指通过鼓风曝气系统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 BOD 污泥负荷率(标明公式,单位):表示曝气池内单位重量(kg)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d)内接受的有机物量(kgBOD)。P14 污泥容积指数(SVI):指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分钟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SVI=SV(ml/L)/MLSS(g/L) 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 泥龄:是指在曝气池内,微生物从其生长到排出的平均停留时间。 污泥回流比:是指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 R与污水流量Q的比值。 BOD—容积负荷率(标明单位):表示为单位曝气池容积(m3)在单位时间(d)内接受的有机物的量。P14 1、什么是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往生活污水中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褐色絮凝体,该絮凝体主要由繁殖的大量微生物所构成,可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易于沉淀分离,从而得到澄清的处理出水,这种絮凝体就是活性污泥。具备的条件:P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2)资源耗费大,电量耗费大 3)供水流程的最后环节,直接承担向用户输 水的任务,对用户龙头出水的水量、水压 及水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直饮水的控制环 节. 4)水司最重要的部门,待遇最好的部门 3.给水管网的类型(简答题) 1)按水源数目:单水源给水管网,多水源给水管网 单水源:所有用于水来自于一个清水池 多水源:多个清水池作为水源,大中城市一般为多水源 2)按照连接方式:统一给水管网,分区给水管网 统一:系统中只有一个管网。中国管网之庞大世界第一。 分区: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 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 站,不同的水压可降低管 网平均压力,减少爆管和 泵站能量的浪费

3)按照动力方式:重力输水管网,压力输水管网 重力:水源地势高,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入用户 压力:清水池的水由泵站加压送出。有时经过多级加压 4)按照布置方式:枝装管网,环状管网 枝装:可靠性差,末端易水质恶化 环状:可靠性高,投资大(可能会考优缺点) 4.给水管网布置的总要求 1)供给用户所需的水量 2)保证用户足够的水压 3)保证不间断供水 4)保障用户饮水安全5.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原则(简答题) 1)前瞻性——按照城市规划来布置管网,考 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性,留有充分 的发展余地。 2)安全性——保证管网安全可靠,当局部管 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可接受的 最小程度 3)全面性——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

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经济性——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 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减少拆迁, 少占农田 5)层次性——先确定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2~3级 管线综合——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 路等工程的关系 6.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环状网和枝装网 枝装网——供水安全性差,末端水质恶化严重,造价低 环状网——供水安全性好,造价高。 1)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枝装网,以后逐步连成环状; 2)供水安全性较低的边缘地区工矿企业可采用环状网 7.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注意事项(可能有填空题) 1)与城市平面布置图和规划图一致,一般敷设在道路下,应避免在高级路面下通过。 2)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泵站到水池、水塔、

最新水质工程学上册期末复习

混凝:是指通过某种方法使水中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步骤,凝聚是指使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而絮凝则指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而成长为更大的絮体的过程。混凝去除对象:胶体及部分细小的悬浮物。混凝目的:投加混凝剂使胶体脱稳,相互凝聚生长成大矾花,以便在后续沉淀工艺中去除。混凝的原理: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网捕——卷扫作用。 压缩双电层:根据DLVO理论,加入电解质对胶体进行脱稳。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反离子,反离子的价数越高,其聚沉效率也越高。不能解释:1.混凝剂投加过多,混凝效果反而下降;2.与胶粒带同样电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混凝效果好。压缩双电层:理论上电位=0,等电状态效果最好,实际上只需电位临近于0. 吸附—电中和作用:这种现象在水处理中出现的较多。指胶核表面直接吸附异号离子、异号高分子、异号胶粒等,来降低电位、减少静电斥力,有利于颗粒接近而互相吸附。其特点是:当药剂投加过多时,电位可反号,此为“吸附—电性中和作用机理”。 铝系:适宜PH:5.5~8 铁系:适宜PH:5~11,但腐蚀性强。 铝盐作混凝剂时,运输方便,操作简单,混凝效果较好,但

水温低时,硫酸铝水解困难,形成的絮凝体较松散,混凝效果变差。 铁盐作混凝剂时,其优点是易溶解,形成的絮凝体比铝盐絮凝体密实,沉降速度快,处理低温、低浊水时效果优于硫酸铝,适用的PH值范围较宽,投加量比硫酸铝小。 铁盐形成的絮体比铝盐絮体密实,但腐蚀性强,有颜色。机理:吸附电中和与吸附架桥协同作用。 铝盐和铁盐作为混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发挥以下三种作用:1.Al3+或Fe3+和低聚合度高电荷的多核羟基配合物的脱稳凝 聚作用 2.高聚合度羟基配合物的桥连絮凝作用 3.以氢氧化物沉淀形态存在时的网捕絮凝作用 混凝动力学:异向絮凝:由布朗运动造成的碰撞,主要发生在凝聚阶段。絮凝速率只与颗粒数量有关,而与颗粒粒径无关。同向絮凝:由水力或机械搅拦产生。其理论仍在发展之中。最初的理论基于层流的假定。 凝聚:在混合设备中完成。作用:带电荷的水解离子或高价离子压缩双电层或吸附电中和,凝聚,生长成约d=10um(微絮体>5um)要求:混合要快速、剧烈(使药剂均匀分散)絮凝:在絮凝设备中完成作用:使微絮凝体通过合适的水利条件变成粗大的絮凝体。生长成大矾花d=0.6~1.2mm 要求:提供足够的碰撞次数(需要一定时间);搅拌强度要递

水质工程学复试历年试题

2002复试题(给水工程)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7选6) 1水质标准及水质参数 2分子扩散传递 3聚合氯化铝的碱化度 4自由沉淀 5均质滤料 6(电渗析的)浓差极化 7循环冷却水的浓缩系数 二, 计算题(每题8分) 1某水厂生产规模为50000d m /3,以河水为水源。河水总碱度0.12L mmol /(按CaO 计)。硫酸铝(含32O Al 为16%)投加量为24L mg /.问为保证硫酸铝水解,每天约需要投加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剩余碱度为L mmol /35.0(按CaO 计))。 2试计算粒径为0.40mm,密度为3/03.1cm g 的颗粒沉速。设平流式沉淀池的有效水深为3.2米,水平流速为 0.4m/min 。要将上述颗粒全部从水中去除,沉淀池的长度最少得多少米?此时,粒径为0.36mm 的同类颗粒的去除率是多少?(已知水温为15C o ,这时水的密度为0.999g/ 3cm 3,水的动力粘滞系数为 s cm /1055.122-?)

问答题(每题12分,6选5) 1简述DLVO理论,并讨论其使用范围 2试述浅沉池理论,并对斜管(板)沉淀池与平流沉淀池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3试述滤池小阻力配水系统的均匀配水原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必须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并说明其基本构造。 4试结合不同的水质特点,分析加氯量与余氯量之间的关系。(要求绘图说明)5简述混合床除盐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6写出逆流冷却塔热力计算基本方程,并对方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做简要解释

2002复试题(排水工程) 一名词解释(20分) 1水环境容量 2 BOD污泥负荷率 3临界点 4 .DOC 5SVI G 6 底(下)流固体通量 u 7污泥投配率n 8污泥比阻r 9 化学沉淀 10吸附等温式 二选择(共二十分,少选和多选无分) 1污水处理的出路是() A重复利用B排放水体C 回灌地下水D灌溉农田E降低BOD,DOC 2按物理形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可分为() A有机污染物质B溶解性污染物质C胶体污染物质D无机污染物质E悬浮固体3水体自净过程中的作用因素有(),净化的主要作用() A物理作用B水生物作用C生化作用D微生物吸附作用E化学和物化作用 4一般情况下,污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粒径为(),胶体颗粒粒径为(),溶解性污染物质颗粒粒径为()。 A <0.1um B >0.001 um C 0.1~1.0 um D 0.001~0.1 um E <0.001 um F >0.1um

水质工程学习题.doc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试卷装订封面 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生系别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阅卷教师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阅卷日期 装订教师 装订日期 缺卷学生姓名及原因: 无 附:课程考试试卷分析表、期末考核成绩登记表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 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如何分类。 按不同的原理,对天然水体的杂志进行分类: (1) 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以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和悬浮物; (2) 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无机杂质,有机杂质,生物(微生物); (3) 按杂质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 2.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指标可分为哪几类。 (1)微生物标准;(2)水的感官性状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3)毒理学指标;(4)放射性指标。 3.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有哪些特点。 由于通过土壤和岩层的过滤作用,所以地下水没有悬浮物,通常是透明的。同时通过溶解了土壤和岩层中的可溶性矿物质,所以含盐量、硬度等比地表水高。地下水的水质、水温一般终年稳定,较少受到外界影响。受水体流经的土壤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的 影响,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水质会有较大差异。 4.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的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换进条件适宜的 情况下,水中所含的这些用营养物质是水中的藻类过量生长,随后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异养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得水中的DO 被迅速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境结构破坏 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造成水体感官性污染,使藻类过度繁殖,水有霉味、腥臭味,使水体混浊,透明度下降(2)消耗水体的溶解氧(3)向水体释放毒素,使人和牲畜得 病(4) 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供水成本(5)对水生生态造成影响。 5.什么是水体自净。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最有力的生态因素之一。 水体自净是指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曾受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地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溶解氧是维持水生生态平衡和有机物能够进行生物分解的条件,DO 越高,说明水中的 有机污染物越少,DO 接近饱和时,水体是清洁的,因此DO 是河流自净中最有利力的生态 因素。 6.用哪两个相关的水质指标描述水体的自净过程。 BOD 和DO 。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P-102 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P-103 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P-103 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网上搜索的) 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17、生物膜法(P190):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18、物理净化(P7):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9、化学净化(P-7):是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20、生物净化(P-7):是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二、填空 1、污水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雨水、城镇污水 2、表示污水化学性质的污染指标:可分为有机指标(生化需氧量(BOD) 、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C)、油类污染物、酚类污染物、表面活性剂、有机碱、有机农药、苯类化合物)和无机指标( PH、植物营养元素、重金属、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总砷、含硫化合物、氰化物) 3、水体自净分类: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4、根据地域,污水排放标准分为哪些? 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分为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 5、沉淀类型 6-404

水质工程学排水工程题库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填空 1、2005年11月,造成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2、污水按照来源通常分为三类,即、和降水。 3、在工矿企业生产活动中使用过的水称为工业废水,包括和两类 4、污水的最终出路包括、、三种。 5、生活污水的颜色常呈灰色,当溶解氧不足时,转呈色并有臭味。 6、色度可由悬浮固体、胶体或溶解物质构成。悬浮固体形成的色度称为;胶体或溶解性物质形成的色度称为。 7、污水中最具代表性的嗅味物质是硫化氢,它是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将还原形成的。 8、嗅味的检测方法分为和两种。 9、总固体是由漂浮物、可沉降物、胶体物和溶解状态的物质所组成。总固体可进一步分为 固体和固体。 10、碱度指污水中含有的、能与强酸产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主要包括碱度、 碱度和碱度。 11、砷化物在污水中的存在形式包括亚砷酸盐AsO2-、砷酸盐AsO4-以及有机砷,对人体毒性排序为。 12、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后就会对微生物、动植物及人类产生毒害作用,汞、、、、砷及其化合物称为“五毒”。 13、酚类化合物根据羟基的数目,可分为、和;根据能否随水蒸气挥发,分为与。 14、有机农药分为农药与农药两大类。 15、工业废水的BOD/COD值变化较大,如果该比值大于,被认为该废水可采用生化处理。 16、有机物根据是否易于被微生物降解分为和两类。 17、污水中有机物的种类繁多,通常难以直接进行测定,经常用来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指标包括、和。

18、格栅按照除渣方式的不同分为和两种。 19、格栅按照栅条间隙分为、和。 20、气浮法可分为、散气气浮法和三类。 21、加压溶气气浮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气浮方法,分为、和 回流加压溶气气浮。 22、沉淀类型包括、、和四种。 23、最常采用的3种沉砂池型式有、和。 24、设计流量时污水在平流沉砂池中的水平流速约为m/s。 25、沉淀池分为、、竖流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几种类型。 26、油类在水中的存在可分为、、和。 27、滤池根据所采用滤料情况可分为、和三层滤料滤池。 28、滤池的工作包括和两个基本过程。 29、根据膜组件的截留分子量,可将膜分为、、纳滤和反渗透。 30、胶体表面通常带有电荷,使其相互排斥,难以聚集沉淀。 31、混凝的作用机理包括、和。 32、无机混凝剂的品种较少,主要是和铝盐及其聚合物。 33、助凝剂的作用机理一般是高分子物质的作用。 34、根据固体表面吸附力的不同,吸附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35、是选择吸附剂和设计吸附设备的重要依据。 36、吸附的操作方式包括和两种。 37、正常的活性污泥为黄褐色的絮绒颗粒,含水率很高,一般都在以上。 38、是活性污泥中起到净化污水作用的主力军。 39、根据出现情况可以判断处理水质的优劣,故称之为活性污泥系统的指示性生物。 40、仅在处理水质优异情况下出现,是水质非常稳定的标志。 4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分为、和接种培训法。 42、污泥培养的两个要素是和。 43、90%以上的污泥膨胀现象是由于过量繁殖引起的。 44、二沉池内由于污泥长期滞留而产生厌氧发酵生成气体,从而使大块污泥上浮的现象称为。

给水处理期末复习

第14章给水处理概论 1.原水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分类有:①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者上浮,一般是大颗粒泥沙及矿物废渣。②胶体:颗粒尺寸偏小,在水中长期静量也难下沉。(一般带负电荷)③溶解杂志:与水构成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包括有机体和无机体) 2.各种天然水源的水质特点:(1)地下水:悬浮物和胶质含量少,水质清澈,水质水温较稳定,含盐量和硬度高。(2)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多,浊度高于地下水,含盐量和硬度低,易受其他各种人为污染,水温不稳定。(3)湖泊和水库水:浊度低,含藻类较多,易受废水污染,含盐量比河水高。(4)海水:含盐量高。 3.生活饮用水标准: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浊度:1NTU,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色度15(铂钴色度单位)PH值6.5到8.5之间 (2)毒理学指标 (3)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100(CFO/ml),总大肠菌数3个/L 游离系数出厂水中≥0.3mg/L,官网材料水中≥0.05mg/L 4.给水处理方法:常规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1)澄清(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粒。(2)除臭除味:澄清消毒达不到水质要求时才采用的特殊处理方法。(3)除铁、锰、氟。(4)软化:去除水中钙镁离子,减小硬度,特别用于地下水的处理。(5)淡化和除盐:处理对象是水中的各种盐类,包括阴阳离子(海水)。(6)水的冷却:工业生产中循环冷却水系统所用的工艺。(7)腐蚀和结垢控制。(8)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5.处理工艺 a,江河水:常规处理工艺。b,湖泊水,水库水:预处理(去除藻类)。c,高浊度水:预处理池。d,有机物含量高:爆气,生物降解。e,水处理后仍有异味:深度处理,活性碳吸附。f,地下水:只要消毒,冷却水,只需要过滤,消毒。g,低浊度江河水:快速絮凝,消毒。 6、试举出3种质量传递机理的实例。 答:质量传递输可分为:主流传递;分子扩散传递;紊流扩散传递。 1)、主流传递:在平流池中,物质将随水流作水平迁移。物质在水平方向的浓度变化,是由主流迁移和化学引起的。 2)、分子扩散传递:在静止或作层流运动的液体中,存在浓度梯度的话,高浓度区内的组分总是向低浓度区迁移,最终趋于均匀分布状态,浓度梯度消失。如平流池等。 3)、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水流往往处于紊流状态。水处理构筑物中绝大部分都是紊流扩散。 7、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是什么?研究理想反应器对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有何作用。 答: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如下 1)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中的反应: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而导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且假定是在恒温下操作。 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反应器内物料完全均匀混合且与输出产物相同的假定,且是在恒温下操作。 3)推流型反应器: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行流动,而无扩散作用,这种流型唯一的质量传递就是平行流动的主流传递。 4)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例如,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介绍反应器概念,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分析研究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方法和思路。 8、了解《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意义。 答:在《标准》中所列的水质项目可分成以下几类。一类属于感官性状方面的要求,如不的水度、色

水质工程学期末试卷C

水质工程学期末试卷C 一填空 1天然水体中杂质按尺寸可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三种 2水的单元处理法中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澄清,过滤,离子交换,膜分离及吸附等 3常规混合设备有哪些,水力混合,水泵混合,管式混合和机械混合 4沉淀池表面负荷率的含义是其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水量,QA与U0在数值上相等。 5变速过滤是指水量逐渐减小,滤速减小,水头不变,空隙速度不变 6何谓小阻力配水系统进水和配水速度很小,水头损失忽略不计。 7吸附剂是指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 8影响离子交换速度的因素为交联度,粒径,孔隙率,水中离子浓度,水流速度和温度 9冷却塔淋水填料的作用为形成水膜,增大接触面,影响接触时间‘ 二简答题 1比较多级串联恒流搅拌反应器与一级恒流反应器的不同点? 多级串联反应时间接近于推流池反应器(2分),反应时间短(2分) 2试说明机械絮凝池为何分成3~4档,且各档之间用隔分开? 速度由大到小(2分),G值由大到小(1分),分开是防止短流(1分) 3试根据沉淀池的去除效率,分析浅层理论的意义及应用? 表面积越大,去除效率越高(1分),与池长,池深无关(1分),如斜板斜管沉淀池(2分) 4试说明滤池过滤机理? 截留(1分),迁移(惯性,水动力,重力,沉淀,扩散)(2分),絮凝(1分) 5试给出无阀滤池的工作原理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画出简图2分,从正常过滤和反冲洗两方面加以说明各1分

6臭氧消毒有什么特点?在饮用水的消毒中能否以O2作为唯一的消毒剂?为什么? 臭氧能氧化水中溶解性物质如有机污染物,并能消毒,产生的有害副产物极少,优于氯(2分)但不能代替氯(1分),因为管网中保持余氯才能保证水质量,而臭氧保持时间较短(1分) 7何谓复床除盐系统,举例表达复床除盐系统制备纯水? 酸性树脂与碱性树脂串联组成的系统(2分),如强酸-脱气-弱碱-强碱系统(2分) 8什么是超滤过程中的浓差极化现象? 在膜分离过程中,大分子溶质被膜所截留并不断累积在膜表面上(2分),使溶质在膜面处浓度高于主体溶液中的浓度,从而形成浓度差(1分)并促使溶质的反向扩散(1分),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三综合分析题 1在设计沉淀池时,给水沉淀池与污水沉淀池有何不同点,污水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有哪些(8分) 设计参数选择不同(1分),表面负荷率不同(1分),污水要固体通量计算污泥浓缩,并设计考虑缓冲区(1分),排泥要重力排泥(1分),而给水可虹排泥等方面说面(1分)G值=重力通量+排泥通量(2分),根据实验确定极限固体通量,作为设计参数(1分) 2试说明H- Na 串联系统与并联系统区别及共同点,为何H- Na 串联系统与并联系统即可去除硬度又又可去除碱度 H-Na并联适用于碱度高的原水。因为只有一部分水过RNa 。投资省(2分),H- Na 串联适用于硬度高的原水,出水水质能保证。运行安全可靠(2分)。均可除硬度与碱度(2分),Ca 、Mg等离子去除(1分)HCO4—CO2放出(1分) 四计算题(24分) 1某平流沉淀池,设计水量为60000m2/d,停留时间为90分钟,表面负荷 q=0.6mm/s,v=10mm/s,设计沉淀池长度、深度、有效沉淀面积及有效水深(12分) L=3.6*10*1.5=54m(3分),H=1.5*3.6*0.6=3.24m(3分),加排泥高(3分)A=50000/24/(3.6/0.6)=964m2 2虹吸滤池设计流量为15000m3/d,滤池自用水量6%,滤池分为6格,设计滤速 10m/h计算其滤池单格面积,最大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流速

水质工程学水质工程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水质工程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年。( ) A.5~10;10~20 B.5~10;15~20 C.5~10;10~15 D.10~20;20~30 2、 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1)综合生活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消防用水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公共建筑用水 ( ) A.全部 B.(1)、(2)、(4) C.(1)、(2)、(3)、(4)、(5) D.(1)、(2)、(3)、(4)、(5)、(6) 3、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天用量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 A.5~10 B.7~15 C.15~30 D.10~20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4、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 B.对称 C.慢速 D.平均 5、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A.0.2~0.3 B.0.5~0.6 C.0.6~0.8 D.0.8~1.0 6、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 B.1.2 C.1.5 D.0.8 7、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A.1.0%~1.5% B.1.5%~2.0% C.0.20%~0.28% D.0.6%~0.8% 8、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氧化法。() A.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 9、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1。()

水质工程学A卷试题及答案

(注:参加重修考试者请在重修标识框内打钩)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5、简述厌氧发酵的“三阶段”理论(7分) 答:厌氧发酵依次分为水解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产甲烷阶段三个阶段(1分)。(1)水解发酵阶段:复杂有机物被发酵细菌分泌的水解酶(胞外酶)分解为可溶于水的简单化合物。这些简单的有机物再被产酸菌转化为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2分)。(2)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把挥发性脂肪酸(如丙酸、丁酸和等),还有醇、酮、醛转化为乙酸和H2 、CO2等(2分)。(3)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将上一阶段的产物降解为CH4和CO2,也利用上一阶段产生的H2将部分CO2转化为CH4(2分)。 四、计算题(10分) 1、解:(1)、100mL混和液对应的污泥容积为30mL 则1L混和液对应的污泥容积为300mL(1分) 又1L混合液中含泥2500mg=2.5g (2分) 故SVI=300/2.5=120mL/g干泥(2分) (2)、1mL该活性污泥含干泥1/SVI=1/120=0.008g(2分) 因活性污泥密度为1g/mL,故1mL活性污泥质量为1g(1分) 则含水率为[(1-0.008)/1]×100%=99.2%(2分) 2、解:(1)X=3000mg/l=3g/l Xv=0.75X=2.25g/l(2分) 污泥负荷Ls=L0Q/VXv=(300×10-3×25000)/(8000×2.25)=0.42 (KgBOD5/MLSS.d)(3分) (2)剩余污泥△Xv=V Xv /θc=2.25×8000/6.5=2769(KgVSS/d)(3分) 对应的MLSS量为2769/0.75=3692Kg/d(2分)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 1、水资源的定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答: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 2、水资源的三个基本特征:有效性、可控性、再生性。 3、构成水资源的三个前提(要素):可使用性、可获得性、可天然性。 4、水资源的五个特征:循环再生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利用 的多样性(综合性)、利害的两重性。 5、以水域地表面的相互位置关系(或者说是赋存条件)来划分,水资源划分为: 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储存资源。地下水资源有:补给量、储存量、消耗量。 第一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大致可划分为那三个阶段? 答:(1)、初期单一目标水资源开发,以需定供的自取阶段; (2)、多目标开发,以供定需,综合利用,重视水质,合理利用和科学管水阶段; (3)、与水协调共处,全面节水,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阶段。 2、全球水资源面临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答:(1)、水资源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 (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突出。 3、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1)、需水增长,供需矛盾尖锐; (2)、水资源浪费,用水效率偏低; (3)、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4)、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4、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有哪些原则?并作简要解释。 答:(1)、全面规划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2)、协调发展原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协调; (3)、可持续利用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的模式与对策,提供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 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的重点; (5)、依法治水原则;在国家法律框架范围内,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突出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分析水 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规范和调节水事活动; (6)、科学治水原则;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5、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类型有哪些? 答:(1)、流域规划 (2)、跨流域水资源规划 (3)、区域水利规划 (4)、专门水资源规划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供需平衡 1、水资源的利用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其利用方式可分为:河道内用水和河 道外用水两类。 2、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涵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答:其涵义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3、可供水量的定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水质工程学期末试卷B

水质工程学期末试卷B 一、填空题(28分。每空1分) 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从化学结构上课分为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等几类 2、反应器主要有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推流式反应器(间歇式,恒流式,活塞式) 3、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毒理学、微生物、放射性四大类指标 4、自由沉淀是指颗粒在水中沉淀其颗粒性质包括大小、密度、质量不变,彼此之间相互不干扰,不受容器器壁影响,通常颗粒浓度较低。 5、吸附质是指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物质 6、常规水厂工艺流程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7、电渗析主要原理为,在半透过膜二端加直流电、阴阳离子被选择性分离8.、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是指树脂对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亲和力 9、大阻力配水系统是指,增大孔口阻力,削弱承托层,滤料层阻力,是配水均匀度达95%以上 10、在冷却塔中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由蒸发传热。接触传热、辐射传热,三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简答题(32分,每题4分) 1、在取得同样的反应效果是,间歇式反应器与活塞式反应器时间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相同(2分),浓度随时间逐渐降低(2分) 2、说明胶体的凝聚机理 答:电性中和、吸附架桥、网捕卷扫、压缩双电层 3、絮凝节阶的同向絮凝条件如何控制并说明各参数的范围,如何控制判断絮凝好坏? 答:G值由大变小(1分),70-20之间(1分),GT值104-106(2分) 4、试给出回转式隔板絮凝池示意图,并说明如何控制水力条件的? 答:画出简图得2分,进水速度0.5-0,6m/s(0.5分),出水速度0.15-0.2m/s(0.5分);速度由大变小(1分) 5、试定性分析拥挤沉淀过程,并图示之 答:简图画出浑液面,等浓度区,变浓度区,压缩区。四个方面来分析,每个方面1分 6、设计平流沉淀池时,用何参数课判断水流的稳定性,数值范围为多少 答:Fr=10-4-10-5(2分),Re越小越好(2分) 7、何为过滤负水头,如何防止滤层中产生负水头? 答:滤料中水头损失大于水位高度,造成真空使空气在滤料中减少过滤面积破坏

水质工程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水质工程学(上)考试试卷一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2’×10) 1 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 )年。( A ) A.5~10;10~20 B.5~10;15~20 C.5~10;10~15 D.10~20;20~30 2 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C )。 (1)综合生活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消防用水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公共建筑用水 A.全部 B.(1)、(2)、(4) C.(1)、(2)、(3)、(4)、(5) D.(1)、(2)、(3)、(4)、(5)、(6) 3 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B )天用量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A.5~10 B.7~15 C.15~30 D.10~20 4 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 A )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 B.对称 C.慢速 D.平均

5 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 B )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 A.0.2~0.3 B.0.5~0.6 C.0.6~0.8 D.0.8~1.0 6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A )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 B.1.2 C.1.5 D.0.8 7 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C )。 A.1.0%~1.5% B.1.5%~2.0% C.0.20%~0.28% D.0.6%~0.8% 8 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A )氧化法。 A.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 9 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 C )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1。 A.计算 B.经济比较 C.试验 D.经验 10 气浮池溶气罐的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 A )一般可采用5%~10%。 A.回流比 B.压力比 C.气水比 D.进气比 二、名词解释:(4’×5) 1、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2、折点加氯——从折点加氯的曲线看,到达峰点H时,余氯最高,但这是化合性余氯而非自由性余氯,到达折点时,余氯最低。

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题

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 )年。 ( A ) A.5~10;10~20 B.5~10;15~20 C.5~10;10~15 D.10~20;20~30 2 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C )。 (1)综合生活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消防用水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公共建筑用水 A.全部 B.(1)、(2)、(4) C.(1)、(2)、(3)、(4)、(5) D.(1)、(2)、(3)、(4)、(5)、(6) 3 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B )天用量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A.5~10 B.7~15 C.15~30 D.10~20 4 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 A )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 B.对称 C.慢速 D.平均 5 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 B )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 6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A )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 B.1.2 C.1.5 D.0.8 7 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C )。 8 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A )氧化法。 A.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 9 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 C )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