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仿真

通信系统仿真
通信系统仿真

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系统仿真实践

学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1年11 月29日

实验项目列表

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2011.10.17 实验室:C223 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一简单基带传输系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观察系统时域波形,特别是眼图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实验原理】

简单的基带传输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并不是无码间干扰设计的,为使基带信号能量更为集中,形成滤波器采用高斯滤波器。

图1. 简单基带传输系统组成框图

【实验内容】

构造一个简单示意性基带传输系统。以双极性 PN 码发生器模拟一个数据信源,码速率为100bit/s,低通型信道噪声为加性高斯噪声(标准差=0.3v)。要求:观测接收输入和滤波输出的时域波形;

观测接收滤波器输出的眼图。

三、主要仪器设备

PC机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第1 步:进入SystemView 系统视窗,设置“时间窗”参数如下:

①运行时间:Start Time: 0 秒; Stop Time: 0.5 秒;

②采样频率:Sample Rate:10000Hz。

第2 步:调用图符块创建如图1 所示的仿真分析系统:

图1. 创建的简单基带传输仿真分析系统

其中,Token1 为高斯脉冲形成滤波器;Token4 为高斯噪声产生器,设标准偏差StdDeviation=0.3v,均值Mean=0v;Token5 为模拟低通滤波器,来自选操作库中的“LinearSys”图符按钮,在设置参数时,将出现一个设置对话框,在“Design”栏中单击Analog…按钮,进一步单击“Filter PassBand”栏中Lowpass 按钮,选择Butterworth 型滤波器,设置滤波器极点数目:No.of Poles=5(5 阶),设置滤波器截止频率:LoCuttoff=200 Hz。

第3 步:单击运行按钮,运算结束后按“分析窗”按钮,进入分析窗后,单击“绘制新图”按钮,则Sink10~Sink13 显示活动窗口分别显示出“PN 码输出”、“信道输入”、“信道输出”和“判决比较输出”时域波形,如图1 所示:

第 4 步:观察信源PN 码和波形形成输出的功率谱。通过两个信号的功率谱可以看出,波形形成后的信号功率谱主要集中在低频端,能量相对集中,而PN 码的功率谱主瓣外的分量较大。在分析窗下,单击信宿计算器按钮,在出现的“System Sink Calculator”对话框中单击Spectrum 按钮,分别得到Sink10 和Sink11 的功率谱窗口后,可将这两个功率谱合成在同一个窗口中进行对比,具体操作为:在“System Sink Calculator”对话框中单击Operators 按钮和Overlay Plots 按钮,在右侧窗口内压住左键选中“w4:PowerSpectrum of Sink10”和“w5:Power Spectrum of Sink11”信息条,使之变成反白显示,最后单击OK 按钮即可显示出对比功率谱,如图2 所示。

图2. PN 码和波形形成器输出功率谱对比

第5 步:观察信道输入和输出信号眼图。眼图是衡量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重要实验手段。

当屏幕上出现波形显示活动窗口(w1:Sink11 和w2:Sink12)后,单击“System SinkCalculator”

对话框中的Style 和Time Slice 按钮,设置好“Start Time[sec]”和“Length[sec]”栏内

参数后单击该对话框内的OK 按钮即可,两个眼图如图3 所示。

图3. 信道输入和输出信号眼图

从上述眼图可以看出,经高斯滤波器形成处理后的基带信号远比PN 码信号平滑,信号能量主要集中于10 倍码率以内,经低通型信道后信号能量损失相对小一些。由于信道的不理想和叠加噪声的影响,信道输出眼图将比输入的差些,改变信道特性和噪声强度,眼图会发生明显变化,甚至产生明显的接收误码。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高斯噪声:0.3V时,分析结果为:

高斯噪声:0.5V时,分析结果为:

七、讨论、建议、质疑

本次实验中主要掌握systemview软件的使用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分析很准确,但是如果对系统不了解,也会无从下手。在掌握了所要仿真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再进行系统仿真才会事半功倍。

实验二差分编码、译码器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分析理解差分编码/译码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实验原理】

二进制差分编码器和译码器组成如图1 所示,其中:{an}为二进制绝对码序列,{dn}为差分编码序列,D 触发器用于将序列延迟一个码元间隔,在SystemView 中此延迟环节一般可不使用D 触发器,而是使用操作库中的“延迟图符块”。

图1. 差分编码、译码器框图

【实验内容】

创建一对二进制差分编码/译码器,以 PN 码作为二进制绝对码,码速率Rb=100bit/s。分别观测绝对码序列、差分编码序列、差分译码序列,并观察差分编码是

如何克服绝对码全部反相的,以便为分析2DPSK 原理做铺垫。

三、主要仪器设备

PC机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第1 步:进入SystemView 系统视窗,设置“时间窗”参数如下:

①运行时间:Sta1rt Time: 0 秒;Stop Time: 0.3 秒;

②采样频率:Sample Rate=10000Hz。

第2 步:首先创建如图1 所示的仿真分析系统,主要图符块参数如便笺所示。其中,Token1 和Token2都是来自操作库的“数字采样延迟块”,由于系统的采样频率为10000Hz,绝对码时钟频率为100Hz,故延迟一个码元间隔需100 个系统采样时钟。

图1. 差分编码/译码器仿真分析系统

第3 步:观察编、译码结果。在分析窗下,差分编码器输入(绝对码)、差分编码输出及差分译码输出序列分别由Sink3、4、9 给出。

第4 步:得到仿真结果后,将差分编码器与差分译码器之间插入一个非门(NOT),再看仿真结果。仿真分析系统如图2所示。可以观察到,差分编码和译码方式可以克服编码输出序列的全反相,差分译码序列与不反相的相同。充分理解了这一原理,就能很快理解2DPSK 是如何解决载波180°相位模糊问题,同时将有助于读者自行创建包含差分编码与译码的2DPSK 系统。

图2. 差分编码/译码器插入非门的仿真分析系统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图1的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三个窗口分别是差分编码器输入(绝对码)、差分编码输出及差分译码输出序列。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由分析结果可知:

Sink3—输入为二进制的绝对码,码速率为100bit/s。

101101000110100010010100100011

Sink4—差分编码输出

110110000100111100011000111101

Sink9—差分译码输出,可见译码结果与输入绝对码相同

将差分编码器与差分译码器之间插入一个非门(NOT),再仿真得到下图所示仿真结果。

差分编码和差分译码之间插入一个非门,由结果可见,差分编码和差分译码方式可以克服编码输出序列的全反相,搽粉译码序列与不反相的相同。可以解决2dpsk的载波180度相位模糊问题。

Sink9—差分译码输出,可见译码结果与输入绝对码相同。

七、讨论、建议、质疑

本次实验比实验一简单一些,由于只是仿真出时域的波形,所以做起来要快一些,但是这次实验中要将各个token的功能弄明白也是需要好好预习的,这样做实验时才会比较顺利。由

于本实验可以根据结果快速判断实验是否正确,所以对电路进行修改和仿真都很方便。

实验三二进制相移键控系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分析二进制移相键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特别注意2DPSK 系统是如何解决同步载波180°相位模糊问题的。

一、实验原理和内容

【实验原理】

相干接收 2PSK 系统组成如图1 所示:

图1. 2PSK 系统组成

对2PSK 信号相干接收的前提是首先进行载波提取,可采用平方环或科斯塔斯环来实现。为分析方便起见,在本实验中可直接在收端设置一个与发送端同步的本地载波源。另外,本实验中暂不考虑位同步提取问题。

2DPSK 系统组成原理如图2 所示,系统中差分编、译码器是用来克服2PSK 系统中接收提取载波的180°相位模糊度。

图2. 2DPSK 系统组成

【实验内容】

创建2PSK 和2DPSK 系统。

三、主要仪器设备

PC机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相干接收2PSK 系统

1、创建仿真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2PSK 仿真系统

设置系统运行时间:0-0.3 秒;采样频率10000Hz。PN 码速率为100Hz,载波频率为1000Hz;收、发正弦载波源的相位均为0。其中,Token13 为双极性PN 码源; Token2 和Token4是彼此同步的载波源;Token10 为过零比较器a>b 模式);Token11 是幅度和频率均为0 的正弦源,作为过零门限电平(比较器b 输入);Token9 为3 阶100Hz 截止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比较器a 输入)。

2、分析内容要求

①观察Token1、6、12、14 处的时域波形,看解调是否正确?观察Token11 处的功率谱;

②在2PSK 系统中,接收提取的载波存在180°相位模糊度,这是载波提取电路存在的固有问题,一旦接收端提取的载波与发送端调制载波倒相,解调出的码序列将全部倒相。重新设置接收载波源的参数,将其中的相位设为180°,运行后再观察解调的结果。

差分相干接收2PSK 系统

1、创建仿真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2DPSK 系统的仿真系统方案

其中,Token15、16、18 组成差分编码器,Token23、24、25 为差分译码器,设置系统运行时间:0-0.3 秒、采样速率为10000Hz。其中,Token13为单极性PN 码源;Token15、23 为采样器(采样速率为100Hz);Token19、26为保持器;Token16为放大器(Gain=1)、Token19 为数字延迟器(延迟1 个Sample);Token21、10、27 为比较器(a>b 模式), Token22、28 设为0V 直流电平(Token4 的输入b),Token25设为0V 直流电平(Token24 的输入b)。Token4、17 输出为双极性码、Token21 输出为单极性码;Token3、8 为彼此同步的载波源(Amp=1V、Freq=1000Hz、Phase = 0°);Token5、7 组成加性高斯噪声信道;Token1、20、6、12、14、29 为信宿接收分析器。

2、分析内容要求

①观察Token1、6、12、14处的时域波形;

②在2DPSK 系统中,“差分编码/译码”环节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克服接收提取的载波存在180°相位模糊度,即使接收端同步载波与发送端调制载波之间出现倒相180°的现象,差

分译码输出的码序列不会全部倒相。重新设置接收载波源的参数,将其中的相位设为180°,运行观察,体会2DPSK 系统时如何克服同步载波与调制载波之间180°相位模糊度的。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由w0和w3窗口中的时域仿真波形可见,发送和接受解调出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该系统仿真结果正确,且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2PSK 系统中,接收提取的载波存在180°相位模糊度,这是载波提取电路存在的固有问题,一旦接收端提取的载波与发送端调制载波倒相,解调出的码序列将全部倒相。在2DPSK 系统中,“差分编码/译码”环节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克服接收提取的载波存在180°相位模糊度,即使接收端同步载波与发送端调制载波之间出现倒相180°的现象,差分译码输出的码序列不会全部倒相。2DPSK 系统仿真时域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2DPSK 系统能够克服同步载波与调制载波之间180°相位模糊。

七、讨论、建议、质疑

本次实验较前两次实验难一些,第一,系统搭建比较复杂,虽然有前一次的实验最基础,但是在搭建过程中还是出了一些问题;第二,一旦系统出现问题,由于原件较多,不太容易找出问题。

通过实验,我更深入的理解了在2DPSK 系统中,“差分编码/译码”环节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克服接收提取的载波存在180°相位模糊度,即使接收端同步载波与发送端调制载波之间

出现倒相180°的现象,差分译码输出的码序列不会全部倒相。

实验四16QAM调制解调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是在全面理解16QAM 调制解调原理的基础上,强化信号星座图、眼图所表明的信号性质,体会取样判决环节在解调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实验原理】

由于信道资源越来越紧张,许多数据传输场合二进制数字调制已无法满足需要。为了在有限信道带宽中高速率地传输数据,可以采用多进制(M 进制,M>2)调制方式,MPSK 则是经常使用的调制方式,由于MPSK 的信号点分布在圆周上,没有最充分地利用信号平面,随着M 值的增大,信号最小距离急剧减小,影响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MQAM 称为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它是一种信号幅度与相位结合的数字调制方式,信号点不是限制在圆周上,而是均匀地分布在信号平面上,是一种最小信号距离最大化原则的典型运用,从而使得在同样M值和信号功率条件下,具有比MPSK 更高的抗干扰能力。16QAM 信号的调制解调系统如图1所示。16QAM 的每个信号点都可视为同相与正交两个分量的矢量合,与同相和正交载波相乘的信号为两个4 电平基带信号,分别由输入的二进制序列转换而成。

图1. 16QAM 调制解调系统组成

在 16QAM 信号的解调器中,“低通滤波器”后边接“取样判决器”可以大大提高解调输出的正确性,因为低通滤波器输出的是包含信道畸变和噪声影响的模拟量,信号取值具有很大模糊性,此时信号星座图中的信号点是发散的,这一点将在接下来的仿真分析结果中充分体现出来。取样判决器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使信号星座图更加趋于理想16QAM 的信号星座图。事实上,几乎所有规范的数字解调系统都是采样这种处理方式。

【实验内容】

本实验安排了16QAM 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分析内容。

三、主要仪器设备

PC机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1、创建16QAM 调制与解调仿真系统。设定载波频率为500Hz,分别以2 个4 电平PN 码作为同相和正交支路的4 电平基带信号,码时钟频率为50Hz(此处省略了“串/并转换”环节);解调器中,以“采样器+保持器+量化器”结构代替“取样判决”的作用,并忽略“并/串转换”环节。设置系统运行时间:0-2.5 秒、采样速率为10000Hz。

系统中主要图符块参数如下:

Token0、1:PN Seq,Amp=3v,Offset=0v,Rate=50Hz,Level=4,Phase=0;

Token7:Gauss Noise,Std Dev=0.5v,Mean=0v;

Token11、12:Butterworth Lowpass IIR,3 Poles,Fc=100Hz;

Token18、19:Sampler,Rate=50Hz;

Token22、23:Quantizer(函数库),Bits=4,Max Input=4v,Signal IntegerOutput;

Token26、27:Gain,Gain Unit=Linear,Gain=2。

图1. 16QAM 调制解调仿真分析系统

16QAM 信号星座图,以及取样判决前、后的16QAM 解调信号星座图如图3 所示。

图2

从这三个图可以看出,由于信道畸变和噪声的影响,使解调低通滤波器输出的信号星座图较发送的理想信号星座图明显发散,经取样判决处理后,信号星座图大为改观。I 通道解调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的眼图为“4 电平3 眼”形式,改变叠加高斯噪声的强度,可改变“眼睛”的张闭程度,如将高斯噪声的标准偏差改为1v,观察时间长度定为0-0.06 秒,可得到分析图符块Token16 的眼图,如图3 所示。

图3 I通道解调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的眼图(Length=0.06sec)

2、分析内容要求

①对于调制部分,分别观察I 通道和Q 通道4 电平基带信号波形和16QAM 理想信号星座图、合成的16QAM 信号波形和功率谱;

②对于解调部分,在伴有加性高斯噪声的条件下,分别观察解调出的I 通道和Q 通道低通滤波器输出波形和信号星座图、取样判决输出的I 通道和Q 通道4 电平信号波形和信号星座图,观察I 通道解调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眼图;

③由小到大改变叠加噪声的强度(Std Dev 值),再观察解调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星座图和眼图,体会眼图张闭程度及星座图中信号点发散程度与干扰强度、信号传输质量的关系;

④体会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特殊作用。

⑤搭建串/并以及并/串转换模块加入到16QAM 系统。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输入

合成

高斯噪声为0.5V时

判决后输出:

I通道眼图

高斯噪声为1V时眼图变化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从实验结果图中可以看出,由小到大改变叠加噪声的强度(Std Dev 值),观察解调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星座图和眼图,眼图张开程度变小。随着干扰强度增大和信号传输质量的下降,星座图中信号点发散程度变大。

七、讨论、建议、质疑

本次实验的系统搭建还比较容易,但是分析有些复杂,包括了时域图形、眼图和星座图3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 学号: 2142402 姓名:圣斌

实验一Matlab 基本语法与信号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的基本绘图方法; 2、实现绘制复指数信号的时域波形。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1、实验设备:计算机 2、软件环境:MATLAB R2009a 三、实验内容: 1、MATLAB为用户提供了结果可视化功能,只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结果就会用图形直接表示出来。 MATLAB程序如下: x = -pi::pi; y1 = sin(x); y2 = cos(x); %准备绘图数据 figure(1); %打开图形窗口 subplot(2,1,1); %确定第一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1); %以x,y1绘图 title('plot(x,y1)'); %为第一幅图取名为’plot(x,y1)’ grid on; %为第一幅图绘制网格线 subplot(2,1,2) %确定第二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2); %以x,y2绘图 xlabel('time'),ylabel('y') %第二幅图横坐标为’time’,纵坐标为’y’运行结果如下图: 2、上例中的图形使用的是默认的颜色和线型,MATLAB中提供了多种颜色和线型,并且可以绘制出脉冲图、误差条形图等多种形式图: MATLAB程序如下: x=-pi:.1:pi; y1=sin (x); y2=cos (x); figure (1); %subplot (2,1,1); plot (x,y1); title ('plot (x,y1)'); grid on %subplot (2,1,2); plot (x,y2);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讲义

实验一频分复用和超外差接收机仿真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Simulink模型仿真设计方法 2掌握频分复用技术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理解超外差收音机的接收原理 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超外差收接收机系统,其中发送方的基带信号分别为1000Hz的正弦波和500Hz的方波,两路信号分别采用1000kHz和1200kHz的载波进行幅度调制,并在同一信道中进行传输。要求采用超外差方式对这两路信号进行接收,并能够通过调整接收方的本振频率对解调信号进行选择。 实验原理 超外差接收技术广泛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基本的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图1-1超外差收音机基本原理框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超外差接收机的工作过程一共分为混频、中频放大和解调三个步骤,现分别叙述如下: 混频:由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直接送入混频器进行混频,混频所使用的本机振荡信号由压控振荡器产生,并可根据调整控制电压随时调整振荡频率,使得器振荡频率始终比接收信号频率高一个中频频率,这样,接受信号与本机振荡在混频器中进行相乘运算后,其差频信号的

频率成分就是中频频率。其频谱搬移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1-2 超外差接收机混频器输入输出频谱 中频放大:从混频模块输出的信号中包含了高频和中频两个频率成分,这样一来只要采用中频带通滤波器选出进行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得到中频放大信号。 解调:将中频放大后的信号送入包络检波器,进行包络检波,并解调出原始信号。 实验步骤 1、设计两个信号源模块,其模块图如下所示,两个信号源模块的载波分别为1000kHz,和1200kHz,被调基带信号分别为1000Hz的正弦波和500Hz的三角波,并将其封装成两个子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1-2 信源子系统模型图 2、为了模拟接收机距离两发射机距离不同引起的传输衰减,分别以Gain1和Gain2模块分别对传输信号进行衰减,衰减参数分别为0.1和0.2。最后在信道中加入均值为0,方差为0.01的随机白噪声,送入接收机。 3、接收机将收到的信号直接送入混频器进行混频,混频所使用的本机振荡信号由压控振荡器产生,其中压控振荡器由输入电压进行控制,设置Slider Gain模块,使输入参数在500至1605可调,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1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的基本使用与数学运算 目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实现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 内容: 1-1要求在闭区间[0,2π]上产生具有10个等间距采样点的一维数组。试用两种不同的指令实现。 运行代码:x=[0:2*pi/9:2*pi] 运行结果: 1-2用M文件建立大矩阵x 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代码: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m_mat 运行结果: 1-3已知A=[5,6;7,8],B=[9,10;11,12],试用MATLAB分别计算 A+B,A*B,A.*B,A^3,A.^3,A/B,A\B. 代码:A=[56;78]B=[910;1112]x1=A+B X2=A-B X3=A*B X4=A.*B X5=A^3 X6=A.^3X7=A/B X8=A\B

运行结果: 1-4任意建立矩阵A,然后找出在[10,20]区间的元素位置。 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 代码:A=[1252221417;111024030;552315865]c=A>=10&A<=20运行结果: 1-5总结:实验过程中,因为对软件太过生疏遇到了些许困难,不过最后通过查书与同学交流都解决了。例如第二题中,将文件保存在了D盘,而导致频频出错,最后发现必须保存在MATLAB文件之下才可以。第四题中,逻辑语言运用到了ij,也出现问题,虽然自己纠正了问题,却也不明白错在哪了,在老师的讲解下知道位置定位上不能用ij而应该用具体的整数。总之第一节实验收获颇多。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班级 题目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胡娟 二О一年月日

内容摘要 频率调制(FM)通常应用通信系统中。FM广泛应用于高保真音乐广播、电视伴音信号的传输、卫星通信和蜂窝电话系统等。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是对模拟通信系统主要原理和技术进行研究,理解FM系统调制解调的基本过程和相关知识,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M文件,编写程序来实现FM调制与解调过程,并分别绘制出基带信号,载波信号,已调信号的时域波形;再进一步分别绘制出对已调信号叠加噪声后信号,非相干解调后信号和解调基带信号的时域波形;最后绘出FM基带信号通过上述信道和调制和解调系统后的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并通过与理论结果波形对比来分析该仿真调制与解调系统的正确性及噪声对信号解调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XP,使用工具软件为 7.0。在该平台运行程序完成了对FM调制和解调以及对叠加噪声后解调结果的观察。通过该课程设计,达到了实现FM信号通过噪声信道,调制和解调系统的仿真目的。了解FM调制解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对以后实际需要有很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FM;解调;调制;M ATL AB仿真;抗噪性

一、M ATLAB软件简介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其特点是: (1) 可扩展性:Matlab最重要的特点是易于扩展,它允许用户自行建立指定功能的M文件。对于一个从事特定领域的工程师来说,不仅可利用Matlab所提供的函数及基本工具箱函数,还可方便地构造出专用的函数。从而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当前支持Matlab的商用Toolbox(工具箱)有数百种之多。而由个人开发的Toolbox则不可计数。 (2) 易学易用性:Matlab不需要用户有高深的数学知识和程序设计能力,不需要用户深刻了解算法及编程技巧。 (3) 高效性:Matlab语句功能十分强大,一条语句可完成十分复杂的任务。如fft语句可完成对指定数据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这相当于上百条C语言语句的功能。它大大加快了工程技术人员从事软件开发的效率。据MathWorks公司声称,Matlab软件中所包含的Matlab 源代码相当于70万行C代码。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程序和simulink框图

程序: clear all clear all clc a=30; source=zeros(1,a); source=randint(1,a,2); %产生长度为a的随机二进制信号 figure(1);subplot(3,2,1);stem(source);title('二进制信号波形');grid on; axis([0,a, -0.1,1.1]); x=source; %%%%%%%%%%%%%%差分编码%%%%%%%%%%%%%%%%% y1=zeros(1,a); for n=1:a-1 y1(n)=xor(x(n),x(n+1)) end figure(1);subplot(3,2,2);stem(y1);title('差分编码后信号波形');grid on; axis([0,a, -0.1,1.1]); %%%%%%%%%%%%%%%BPSK调制%%%%%%%%%%%%%%% fc=4800; %载频 fd=2400; %码元速率 fs=12000; %采样频率 y2=dmod(x,fc,fd,fs,'psk',2); figure(1);subplot(3,2,3);plot(y2);title('BPSK调制后信号波形');grid on; axis([0,a,-1.1,1.1]); %%%%%%%%%%%%%%加入带有高斯白噪声的信道%%%%%%%%%%% b=3 y3=awgn(y2,b);%信号调制中加入白噪声,信噪比为b figure(1);subplot(3,2,4);plot(y3);title('经过高斯白噪声信道后的信号');grid on; axis([0,a, -1.1,1.1]); %%%%%%%%%%%%%%%%%%BPSK解调%%%%%%%%%%%%%%%% fc=4800; fd=2400; fs=12000; y4=ddemod(y3,fc,fd,fs,'psk',2); figure(1);subplot(3,2,5);stem(y4);title('BPSK解调后信号波形');grid on; axis([0,a,-0.1,1.1]); %%%%%%%%%%%%%%差分译码%%%%%%%%%%%%%%%%%

MIMO-OFDM通信系统仿真报告

目录 目录 (i) 摘要: (1) 1,系统总论 (1) 2,OFDM调制和解调 (2) 3,循坏前缀 (4) 4,信道估计 (6) 5,OFDM误码率分析 (8) 6,总结与感想 (9) 7,主要程序附录 (10)

MIMO-OFDM 通信系统仿真 摘要 MIMO-OFDM 是第四代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是结合OFDM 和MIMO 而得到的一种新技术。OFDM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核心能力就是将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窄带调制和传输,这样既减少了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其实,就是指OFDM 的抗多径衰落的能力。MIMO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无线技术之一,最早是由Marconi 于1908年提出的,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涉及MIMO 和OFDM 的部分,讨论了它是实现原理和在瑞利信道中的MATLAB 仿真效果。最后,给出了同时存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下的误码率随着信噪比变化的仿真曲线。 关键词:MIMO-OFDM ,瑞利信道,QPSK 调制,信道估计,MATLAB 仿真。 1,系统总论 下图给出的是整个MIMO-OFDM 通信系统的流程图: 信源比特流QPSK 调制MIMO-OFDM 瑞利信道信道估计 解MIMO- OFDM 解QPSK 信宿误码率 (BER )计算 AWGN 图1,系统总体流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个通信系统大概包括信源编码、比特流形成、QPSK 调制、MIMO-OFDM 信号形成、瑞利信道和加性高斯白噪声、解MIMO-OFDM 信号、解QPSK 调制、信宿解码。 其中信源编码部分主要是把信源要发送的字符串转换成ASCII 码,比如我们要发送字符串'Hello',则其对应输出为‘0100100001100101011011000110110001101111’。QPSK 和解QPSK 部分是两个对应的模块,QPSK 又叫4QAM 它是信号星座调制中一种最简单的形式。QPSK 调制后一个符号可以携带2个比特的信息,频带利用率可以将近提高1倍。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通信系统仿真经典.doc

题目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 摘要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由模拟信源产生的携带信息的消息经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模拟基带信号在经过调制将低通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上适应信道,最终解调还原成电信号;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数字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变为频带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在接收端解调后恢复成数字信号。本文应用了幅度调制以及键控法产生调制与解调信号。 本论文中主要通过对SIMULINK工具箱的学习和使用,利用其丰富的模板以及本科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完成了AM、DSB、SSB、2ASK、2FSK、2PSK三种模拟信号和三种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以及用SIMULINK进行设计和仿真。首先我进行了两种通信系统的建模以及不同信号系统的原理研究,然后将学习总结出的相应理论与SIMULINK中丰富的模块相结合实现仿真系统的建模,并且调整参数直到仿真波形输出,观察效果,最终对设计结论进行总结。 关键词通信系统调制 SIMULINK

目录 1. 前言 (1) 1.1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 1.2通信系统及其仿真技术 (2) 3. 现代通信系统的介绍 (7) 3.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7) 3.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7) 3.2.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7) 3.2.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8) 3.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和优缺点 (9) 4. 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及框图 (12) 4.1模拟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 (12) 4.1.1 DSB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12) 4.2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原理 (16) 4.2.1 ASK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16) 5. 通信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21) 5.1模拟通信系统结果分析 (21) 5.1.1 DSB模拟通信系统 (21) 5.2仿真结果框图 (24) 5.2.1 DSB模拟系统仿真结果 (24) 5.3数字通信系统结果分析 (28) 5.3.1 ASK数字通信系统 (28) 5.4仿真结果框图 (35) 5.4.1 ASK数字系统仿真结果 (35)

通信工程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届别:07 B班 学号:0715232022 姓名:吴林桂 指导老师:陈东华

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一、 实验要求: 信源书记先经过平方根升余弦基带成型滤波,成型滤波器参数自选,再经BPSK ,QPSK 或QAM 调制(调制方式任选),发射信号经AWGN 信道后解调匹配滤波后接收,信道编码可选(不做硬性要求),要求给出基带成型前后的时域波形和眼图,画出接收端匹配滤波后时域型号的波形,并在时间轴标出最佳采样点时刻。对传输系统进行误码率分析。 二、系统框图 三、实验原理: QAM 调制原理:在通信传渝领域中,为了使有限的带宽有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负载更多的用户必须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QAM 就是一种频率利用率很高的调制技术。 t B t A t Y m m 00sin cos )(ωω+= 0≤t ≤Tb 式中 Tb 为码元宽度t 0cos ω为 同相信号或者I 信号; t 0s i n ω 为正交信号或者Q 信号; m m B A ,为分别为载波t 0cos ω,t 0sin ω的离散振幅; m 为 m A 和m B 的电平数,取值1 , 2 , . . . , M 。 m A = Dm*A ;m B = Em*A ; 式中A 是固定的振幅,与信号的平均功率有关,(dm ,em )表示调制信号矢量点在信号空

间上的坐标,有输入数据决定。 m A 和m B 确定QAM 信号在信号空间的坐标点。称这种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方式为 正交幅度调制。 图3.3.2 正交调幅法原理图 Pav=(A*A/M )*∑(dm*dm+em*em) m=(1,M) QAM 信号的解调可以采用相干解调,其原理图如图3.3.5所示。 图3.3.5 QAM 相干解调原理图 四、设计方案: (1)、生成一个随机二进制信号 (2)、二进制信号经过卷积编码后再产生格雷码映射的星座图 (3)、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后的信号 (4)、对该信号进行16-QAM 调制 (5)、通过升余弦脉冲成形滤波器滤波,同时产生传输信号 (6)、增加加性高斯白噪声,通过匹配滤波器对接受的信号滤波 (7)、对该信号进行16-QAM 解调 五、实验内容跟实验结果:

本科毕业设计__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报告

创新实践报告
报 告 题 目: 学 院 名 称: 姓 名:
基于 matlab 的通信系统仿真 信息工程学院 余盛泽 11042232 温 靖
班 级 学 号: 指 导 老 师:
二 O 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一、引言 ....................................................................................................................... 3 二、仿真分析与测试 ................................................................................................... 4
2.1 随机信号的生成................................................................................................................ 4 2.2 信道编译码......................................................................................................................... 4 2.2.1 卷积码的原理 ......................................................................................................... 4 2.2.2 译码原理................................................................................................................. 5 2.3 调制与解调........................................................................................................................ 5 2.3.1 BPSK 的调制原理 ................................................................................................... 5 2.3.2 BPSK 解调原理 ....................................................................................................... 6 2.3.3 QPSK 调制与解调................................................................................................... 7 2.4 信道..................................................................................................................................... 8 2.4.1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 8 2.4.2 瑞利信道................................................................................................................. 8 2.5 多径合并............................................................................................................................. 8 2.5.1 MRC 方式 ................................................................................................................ 8 2.5.2 EGC 方式................................................................................................................. 9 2.6 采样判决............................................................................................................................. 9 2.7 理论值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 9
三、系统仿真分析 ..................................................................................................... 11
3.1 有信道编码和无信道编码的的性能比较 ....................................................................... 11 3.1.1 信道编码的仿真 .................................................................................................... 11 3.1.2 有信道编码和无信道编码的比较 ........................................................................ 12 3.2 BPSK 与 QPSK 调制方式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比较 ........................................................ 13 3.2.1 调制过程的仿真 .................................................................................................... 13 3.2.2 不同调制方式的误码率分析 ................................................................................ 14 3.3 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比较 ............................................................................... 15 3.3.1 信道加噪仿真 ........................................................................................................ 15 3.3.2 不同信道下的误码分析 ........................................................................................ 15 3.4 不同合并方式下的对比 ................................................................................................... 16 3.4.1 MRC 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分析 .......................................................................... 16 3.4.2 EGC 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分析 ........................................................................... 16 3.4.3 MRC、EGC 分别在 2 根、4 根天线下的对比 ................................................... 17 3.5 理论数据与仿真数据的区别 ........................................................................................... 17
四、设计小结 ............................................................................................................. 19 参考文献 ..................................................................................................................... 20

直扩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仿真

直扩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仿真 摘要:扩频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新兴的通信方式,其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和抗多径性能以及频谱利用率高、多址通信等诸多优点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通信和民用通信的各个领域,从而推动了通信事业的发展。在扩频通信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制方式是直接序列扩频。本文阐述了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并且着重介绍了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主要性能指标,通过MATLAB软件仿真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得到了在不同干扰下系统的误码性能,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关于扩频通信系统性能的一些结论,最后,对扩频技术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设想。 【关键词】直接序列扩频误码性能扩频多址抗干扰 Abstract: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a emerging communication methodof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s.This communication method has 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the strong anti-jamming , anti-fading and multipath performance and high spectrum efficiency ,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knowmany other advantages , and i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communications traffic.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ll undertakings.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 the most commonly method to be used i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modul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 and focuses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n analyzes its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We use MATLAB software for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conduct simulation, then system error performance can be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interferenc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 give some conclusions about the performa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ut forward some useful ideas of spread spectrum technology. 【Keyword】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BER performanceSSMAAnti-jamming performance 1绪论 1.1扩频通信引入背景 美国在20世纪50 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对扩频通信的研究,当时主要侧重在空间探测、卫星侦察和军用通信等方面。以后随着民用通信的频带拥挤日益严重,又由于近代微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且与扩频通信有关的器件的成本大大地降低,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扩频通信在民用领域的发展,而且也使扩频通信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在军事上,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战略和战术通信的系统中,成为电子战中反干扰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扩展频谱通信由于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在军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应用。近年来,扩展频谱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发展非常迅速,在民用通信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扩频技术在军事应用上的最成功的范例可以以美国和俄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GLONASS)以及美军的联合战术分布系统(JTIDS)为代表,GPS和GLONASS在民用上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系统的技术基础就是扩频技术。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应用于蜂窝移动通信中时,大大降低了噪声和衰落的影响,同时还避免了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

实验一 带通信号和低通等效信号 实验目的:对带通信号及其低通等效信号进行分析和仿真。 实验内容: 1、参考教材P24面例子,考虑如下带通信号,编写仿真程序实现, 得出仿真结果。 (1) 画出该信号和它的幅度谱; (2) 求出该信号的解析信号,并画出它的幅度谱; (3) 求出并画出该信号的包络; (4) 分别假设和 ,求该信号的低通等效,并画出它的幅度谱。 2、设带通信号为: 通过Matlab编程仿真实现: (1) 画出该信号和他的谱函数(包括幅度和相位) (2) 确定并画出解析信号的谱函数(包括幅度和相位) (3) 画出该信号的包络。 (步骤一,二中,设采样间隔为ts=0.002s)。

实验二 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实现 实验目的:各种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实现。 实验内容: 1、试设计一个模拟低通滤波器,fp=3500Hz,fs=4500Hz,αp=3 dB,αs=25dB。分别用巴特沃斯和椭圆滤波器原型,求出其3dB截止频率和滤波器阶数,传递函数,并作出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2、试设计一个巴特沃斯型数字低通滤波器,设采样率为8000Hz, fp=2100Hz,fs=2500Hz,αp=3dB,αs=25dB。并作出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3、试设计一个切比雪夫1型高通数字滤波器,采样率为8000Hz, fp=1000Hz,fs=700Hz,αp=3dB,αs=20dB。并作出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4、试设计一个椭圆型带通数字滤波器。设采样率为10000Hz,fp= [1000,1500] Hz,fs=[600,1900] Hz,αp=3dB,αs=20dB。并作出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5、试设计一个切比雪夫2型带阻数字滤波器。设采样率为10000Hz,fp= [1000,1500] Hz,fs=[1200,1300] Hz,αp=3dB,αs=20dB。并作出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6、在采样率为8000Hz下设计一个在500Hz,1000Hz,1500Hz, 2000Hz,...,n*500Hz的地方开槽陷波。陷波带宽(-3dB 处)为60Hz。试设计该滤波器。 7、用Matlab设计具有下列指标的线性相位FIR带通滤波器:阻带截止频率为0.45π和0.8π,通带截止频率为0.55π和0.7π,最大通带衰减为0.15dB,最小阻带衰减为40dB。分别用下面的窗函数来设计滤波器:海明窗、汉宁窗、布莱克曼窗和凯泽窗。对于每种情况,显示其冲激响应系数并画出设计的滤波器增益响应。分析设计结果。

OFDM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OFDM系统仿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OFDM 技术的实现原理 2、利用MATLAB 软件对OFDM 的传输性能进行仿真并对结论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 OFDM 调制基本原理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多载波调制(MCM)技术的一种。MCM 的基本思想是把数据流串并变换为N 路速率较低的子数据流,用它们分别去调制N 路子载波后再并行传输。因子数据流的速率是原来的1/N ,即符号周期扩大为原来的N 倍,远大于信道的最大延迟扩展,这样MCM 就把一个宽带频率选择性信道划分成N 个窄带平坦衰落信道,从而“先天”具有很强的抗多径衰落和抗脉冲干扰的能力,特别适合于高速无线数据传输。OFDM 是一种子载波相互混叠的MCM ,因此它除了具有上述毗M 的优势外,还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OFDM 选择时域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创门虽然在频域相互混叠,却仍能在接收端被分离出来。 2 OFDM 系统的实现模型 利用离散反傅里叶变换( IDFT) 或快速反傅里叶变换( IFFT) 实现的OFDM 系统如图1 所示。输入已经过调制(符号匹配) 的复信号经过串P 并变换后,进行IDFT 或IFFT 和并/串变换,然后插入保护间隔,再经过数/模变换后形成OFDM 调制后的信号s (t ) 。该信号经过信道后,接收到的信号r ( t ) 经过模P 数变换,去掉保护间隔以恢复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再经过串/并变换和DFT 或FFT 后,恢复出OFDM 的调制信号,再经过并P 串变换后还原出输入的符号。 图1 OFDM 系统的实现框图 从OFDM 系统的基本结构可看出, 一对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它的核心,它使各子载波相互正交。设OFDM 信号发射周期为[0,T],在这个周期内并行传输的N 个符号为001010(,...,)N C C C -,,其中ni C 为一般复数, 并对应调制星座图中的某一矢量。比如00(0)(0),(0)(0)C a j b a b =+?和分别为所要传输的并行信号, 若将

通信主流仿真软件

通信系统主流仿真软件简介 学号: 姓名: 专业:

Systemvue(原System View) System View 是一个用于现代工程与科学系统设计及仿真的动态系统分析平台。从滤波器设计、信号处理、完整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直到一般的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等各个领域,System View 在友好而且功能齐全的窗口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精密的嵌入式分析工具。 在2005年Elanix被美国安捷伦(Agilent)公司收购,把软件名字改为SystemVue,由原先的SystemView1.0,SystemView4.5,SystemView5.0,SystemView.6.0,再到后来的SystemView2005,SystemVue2007,SystemVue2008.功能也逐步的的完善,有开始的具有基本的仿真功能到后来的增加了DSP库,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讯,蓝牙库的完善,实例仿真的范围的拓展,眼图相位噪声处理的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创造出来的智慧也在不断升值。 ELANIX公司位于CALIFORNIA州,公司总裁和创建人PATRICK J.READY博士拥有先进的信号处理器的美国和国际专利权,是一位信号处理和通信方面的改革者。ELANIX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其设计工作可以依据使用的处理器及其环境的状况,使用DSP,MP'S,ASIC,VLSI神经网络和其他当前领先的技术。包括所有的用于商业和军用的信号处理在内,公司在理论分析,软件开发,仿真与测试,硬件设计和微处理器等方面有广泛的经验。 SystemView的特点 1.真正的动态系统仿真器; 2.直觉样本数据(Z域)和连续的Laplace域系统详细说明; 3.多速率系统和并行的平行系统; 4.时间连续和时间离散的混合系统;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采用不同调制(QPSK 和8PSK )时系统的误码率和误比特率性能仿真对比; 2、仿真研究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3、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删余卷积码的Pb 性能(不同生成元,不同删余码,软硬判决)。 二、实验环境 Matlab 三、实验原理 1、实验(一) QPSK 和8PSK 的理论误码率以及误比特率公式: 采用Matlab 中自带函数pskdemod ,pskdemod 调制解调,信道为高斯白噪信道,采取自带函数awgn 加噪。以及biterr 和symerr 统计误比特率和误码率曲线; 2、实验(二) 1)对实验(一)所搭建的通信系统采用生成元为[171,133]的 [2,1,6]非系统码进行卷积编码。并采用硬判决和软判决,比较不同判24811[1] , (sin )228 e e r P erfc P erfc r π=--≈ 1/b 21(1),log k P Pe k M =--=

决方式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加入删余码的卷积编码。删余码是对对原卷积码有规律地删除一定数量码元符号,减少发送的比特数。如将1/2码率的卷积删成3/4码率的卷积码在译码时在删掉的位补零。分别用convenc函数编码、vitdec函数和译码。译码采用软判决,软判决则将波形进行多电平量化,再送往译码器。最后用biterr函数统计误比特率,比较不同删余图样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3)采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用于话音业务的生成元为[561,753]的[2,1,8]非系统卷积码及其软判决译码。比较1)中的误比特率性能。 四、实验结果 1、QPSK和8PSK的误码率与误比特率性能比较(如下图所示), 图1 误码率性能曲线 由图1可知,QPSK的误码率低于8PSK,其调制性能也优于8PSK,并且仿真次数达到50次,结果显示已经接近理想曲

MATLAB 2psk通信系统仿真报告

实验一 2PSK调制数字通信系统 一实验题目 设计一个采用2PSK调制的数字通信系统 设计系统整体框图及数学模型; 产生离散二进制信源,进行信道编码(汉明码),产生BPSK信号; 加入信道噪声(高斯白噪声); BPSK信号相干解调,信道解码; 系统性能分析(信号波形、频谱,白噪声的波形、频谱,信道编解 二实验基本原理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特性而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这种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技术的两种方法:①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即把数字调制看成是模拟调制的一个特例,把数字基带信号当做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处理;②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从而实现数字调制。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比如对载波的相位进行键控,便可获得相移键控(PSK)基本的调制方式。 图1 相应的信号波形的示例 1 0 1 调制原理 数字调相:如果两个频率相同的载波同时开始振荡,这两个频率同时达到正最大值,同时达到零值,同时达到负最大值,它们应处于"同相"状态;如果其中一个开始得迟了一点,就可能不相同了。如果一个达到正最大值时,另一个达到负最大值,则称为"反相"。一般把信号振荡一次(一周)作为360度。如果一个波比另一个波相差半个周期,我们说两个波的

相位差180度,也就是反相。当传输数字信号时,"1"码控制发0度相位,"0"码控制发180度相位。载波的初始相位就有了移动,也就带上了信息。 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在2PSK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π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因此,2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Acos t+) 其中,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 = 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 图2 2PSK信号波形 解调原理 2PSK信号的解调方法是相干解调法。由于PSK信号本身就是利用相位传递信息的,所以在接收端必须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来解调信号。下图2-3中给出了一种2PSK信号相干接收设备的原理框图。图中经过带通滤波的信号在相乘器中与本地载波相乘,然后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在进行抽样判决。判决器是按极性来判决的。即正抽样值判为1,负抽样值判为0. 2PSK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如图 3 所示. 当恢复的相干载波产生180°倒相时,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是相反,解调器输出数字基带信号全部出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