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浙江省高考周考模拟卷一(物理)

2017届浙江省高考周考模拟卷一(物理)
2017届浙江省高考周考模拟卷一(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 C )1.马老师在平直的公路上开车,向东冒雨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选择汽车为参考系,雨滴是静止的

B . 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坐在汽车里的马老师是静止的

C . 选择汽车为参考系,路旁的树木在向西运动

D . 选择马老师为参考系,刮雨器一定是静止的

( A )2.如图所示,木块沿粗糙竖直墙下落,则木块受力情况是

A . 只受重力

B . 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C . 受到重力和弹力

D . 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 A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磁通量有大小和方向,但它是标量。

B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对应的功率越大

C .电容器电容C 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成正比

D .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地球对物体的实际作用力发生了变化

( D )4.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 A .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

B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

C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D .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 D )5.在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 0(t 0

A.v t 2 B .v t 0(1-t 02t

)

C.v t 202t

D.v (t -t 0)22t ( D )6.如图1所示,某次实验老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去吸引细碎的锡箔屑,发现锡箔屑被吸引到玻璃棒上后又迅速的向空中散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 .锡箔屑被吸引过程会因为获得电子而带负电

B .锡箔屑被吸引过程有减速过程

C .最后锡箔屑散开主要是因为碰撞导致

D .散开时锡箔屑带正电

7在交通事故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汽车驾驶员》杂志曾给出一个计算碰撞瞬间车辆速度的公式: ,式中是被水平抛出的散落在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沿公路方向的水平距离,h 1,h 2分别是散落物在车上时的离地高度,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h 1,h 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计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 取9.8m/s 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A )

.

A . A ,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乘积等于

.

B . A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有关 .

C . A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B落地时间相同

( A )8.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A.轨道半径变小

B.向心加速度变小

C.线速度变小

D.角速度变小

( C )9.我国自行研制的“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它是将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上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的,其中带动力的车厢叫做动车,不带动力的车厢叫做拖车.而列车提速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提高机车发动机的功率.已知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

.设提速前速度为,提速后速度为,则提速前与提速后机车发动机的功率之比为

A.

B.

C.

D.

( B )10.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 是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右侧

A.0.28度

B.0.41度

C.0.64度

D.0.83度

( D )12.超导电磁船是一种不需要螺旋桨推进的低噪音新型船,如图5所示是电磁船的简化原理图,MN和CD是与电池相连的导体棒;MN与CD之间部分区域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由超导线圈产生,其独立电路部分未画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5

A .要使船前进,图中MN 导体棒应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B .改变超导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可控制船前进或倒退

C .若接入电路的海水电阻为R ,其两端的电压为U ,电路中的电流为I ,则UI >I 2R

D .该超导电磁船应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

( B )13.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 ,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则

A .动摩擦因数75=μ

B 27

gh 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5

g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

(ABD )14.如图所示,是某质点的振动图像及由此质点振动而激起的波的某时刻的波形图,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是振动图像,甲是波动图像

B.由图像可知,振幅是2cm,周期是0.4s,波长是0.4m

C.P质点在此时刻的速度方向为正,而波源质点在0.2s时速度方向为正

D.这列波的速度是1m/s

(BD )15.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和光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

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彩色条纹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ABD )16.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从该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4.2×1014 Hz

B.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C.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

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增大而增大

17.(5分)现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表面粗糙的木板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起一定高度构成斜面;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后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连接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接通电源后,从静止释放滑块,滑块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迹.

(1)已知木板的长度为l ,滑块下滑的加速度为a ,为了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

A .滑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

B .滑块的质量m

C .滑块的运动时间t

D .斜面高度h 和底边长度x

(2)设重力加速度为g ,滑块下滑的加速度为a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用所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17.答案:(1)D (2) x

h - a x 2+h 2

gx 18.(5分)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一种特殊电池的电动势(电动势E 大约在9 V 左右,内阻r 约为50 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150 mA.该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 kΩ,R 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 0是定值电阻,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1)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有以下几种规格: A .2 Ω B .20 Ω

C .200 Ω

D .2000 Ω

本实验应选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作为保护电阻.

(2)在图(b)的实物图中,已正确地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3)该同学完成电路的连接后,闭合开关S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其中电压表的某一次偏转如图(c)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18.答案(1)B (2)如图所示

(3)6.5 V

19.(9分)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m 、形状不同的“A 鱼”和“B 鱼”,如图所示.在高出水面H 处分别静止释放“A 鱼”和“B 鱼”,“A 鱼”竖直下潜h A 后速度减为零,“B 鱼”竖直下潜h B 后速度减为零.“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浮力和

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9

10倍,重力加速度为g ,“鱼”运动的位移值远大于“鱼”的长度.假设“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