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的两个错误认知

人际交往中的两个错误认知(2010-05-15 16:17:54)转载▼标签: 健康 分类: 案例分析
在高校中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已经有好几年了,经过对我们的咨询记录进行整理发现,人际交往问题是在大学生中最为典型的问题。导致青少年产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据我的实践经验,因认知障碍而产生交往问题的比重最大。所谓的认知障碍是指认知中存在的错误的、不合理的、片面的成分,那么这些有交往问题的同学在他们的大脑中就就存在着对人际交往的错误的、不合理的、片面的认识,矫正这些错误的认识对于改变这些同学的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学生给我发的一封信件,我想她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



一个处在人生交叉点的学生:

我是大一的一名新生,开学已经几个月了,但我感觉自己还是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尤其是人际关系这方面。

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生活在过去的人,总是对过去的事情不能忘怀,想着自己的高中生活有多么快乐,高中的同学对自己又是多么的体贴,感觉自己的现状是多么的糟糕。因此常常会感到很忧郁,这也许就是所谓的雨季少女多愁善感吧!

我同寝室的同学都比我大两岁,她们看问题、想事情的角度和我都不同,可以说是有点虚伪吧,也许是我自己多疑。可我真切的感受到纯真已经在她们身上若隐若现,已经不象孩提时那么清晰,我无法面对,甚至想到自己也要变成这样子而感到很害怕。在这个很“和谐”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很和善,但是大家都明白关心其实只是表面上的。每个人要做的就是维护好这个集体,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样面对现状?



我针对她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回复,希望能对有此类问题的学生有所帮助:

处在人生交叉点的学生:

你好!

之所以不能忘记过去的事情,想起高中生活的快乐、想起高中同学的体贴,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你在逃避,在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想象中寻找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其实想一想,你高中的生活真的有你现在想象的那么快乐么?我所接触的好多大一新生,他们的感受就是高中生活,尤其是高三简直是太压抑了。我想你肯定有这种感觉,因为在目前中国的考试制度下,能考上大学的学生都不会过的很轻松。“想象的东西是最美好的”,在现实中遇到了挫折和不顺,而你对生活的美好和顺利又非常的渴望,那么只能在想象中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了,所以在你的想象中,把高中生活的不快和悲伤都过滤掉了,把一些零碎的愉快和幸福用你的想象串在了一起。

高中的快乐和幸福是你

的想象,而现在,你在现实中遇到的所谓的“挫折和不快”也是你的想象。你想跟你同样生活在一个环境中的其他大学生,跟你经历同样的事情怎么就没有你这种想法呢?其根本的原因是存在于你思维中的对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的错误认识和观念:

第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要真诚,真诚等于说实话,要不得虚伪。我们说交往是需要真诚,但真诚并不等于说实话。那我们举个例子,当你的一位同学买了一件她自认为非常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的跑到你跟前,问你:“快看,我这件衣服怎么样?”而在你看来,这件衣服有一点不符合她的身材和长相,难道你会告诉她:“这衣服太糟糕了,根本不适合你穿。”你觉得这合适么?这时候你适当的称赞几句又有何妨呢?在我看来,只有儿童才能这样表达,也就是你所谓的“孩提时代的纯真”,但是不要忘记,你现在已经不是儿童,而是一个成年人。我们成年人之间的交往不仅需要真诚,还需要艺术,因为人际交往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交往艺术与虚伪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而虚伪仅仅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

第二、混淆了友谊与人际交往的区别。不可否认,你并不缺乏真正的知心朋友,某种意义上,你所拥有的友情比起那些善交际者的友情更深入也更持久。但由于你不了解友谊与人际交往间存在的区别,所以,在你的思想中认为,与人交往时,别人要像自己的友人一样能主动的关心和理解自己,而你对一般人的交往也采用了你跟自己的友人交往时的方法。

事实是,友谊与普通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差异。人际交往是在共同的环境中,大家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交往。大家都比较客气,注重礼节,在必要时,也能根据需要对自己的需求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调整。而友谊则是两个人之间的交往比较随意,亲密无间,所谈的话题往往涉及比较深入的个人感受或私人问题。你对朋友可以有要求,但对熟人却不可随便提要求;你可以随便的批评朋友,但不可以如此对待一般熟人。

你可以有几个知心的朋友,但你不能强求与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在进行一般的人际交往。比如为了班集体的利益、为了宿舍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要和善,要讲求交往的艺术。

最后,希望你能改变自己的错误认识,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