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室经验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室经验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室经验总结

让实验室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

——关于实验室实施开放式管理的体会与想法

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小学科学工作室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而其中学校科学(自然)实验室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又是主要的一方面。开放的课堂需要开放的实验室,只有开放了实验室,实验室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科学创造的乐园。为使科学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就必须开放实验室。

下面谈谈我校关于实施开放式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策略一:空间上的开放

1.对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开放空间

在很多科学(自然)实验课后,很多老师都会安排一些延伸课外的探究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进行探究、创新制作。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是体现教学成果是最好的“档案”积累,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运用于同学之间的交流。这些宝贵的资源放到其它地方显然不利于今后教学中的使用,因此也有必要在实验室留有展示小发明、小制作的一个空间。。我们在实验室后面的墙上用玻璃制成一个透明的橱窗,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去,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橱窗下面及实验室门前陈列饲养槽、饲养笼,饲养一些小动物如:鸡、鸽子、兔子、金鱼等。饲养小动物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它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使实验室成为学生科学创造的乐园。

2.对学生课前准备材料开放空间

有些课的分组实验,需要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电池等。这些材料学生放到书包里不方便而且准备好了并不是马上就有科学课,这一段时间在学生

手中易丢失,或等真到用时可能忘带了。因此有必要在实验室留有一个学生课前准备材料存放空间,以方便学生的课前准备。可以设置一个科学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材料、活动纪录卡等。科学工具箱里的材料,如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皮筋、气球、乒乓球、断锯条、各种弹簧、玻璃片、石头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教师应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3.对科学书籍的开放空间

图书室中的大量有关科学方面的书籍。学生探究活动有时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有时需要借用数本相关书籍,到每次只许借一本书的图书室借用肯定不太方便,同时也会给图书管理员增添许多麻烦。因此我室与图书室协商,在开学初统一调用图书室中的相关科学书籍放到实验室的一个地方(图书角),方便学生查找。到学期结束,再归还图书室。

学生自己收藏的相关书籍。有些学生家里有大量的科学书籍,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带到学校来资源共享。放在实验室的图书角,由专人负责对学生的书籍进行记录。

4.对科学教师自制教具、积累材料开放空间

仪器室的仪器虽然丰富,但是针对每一节具体的科学(自然)课来说不一定就有最合适的材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定然会有大量的自制教具、课前搜集、积累的材料,这些材料放到别处,显然不便于保存,也不利于教学资源共享,因此在实验室中要留有老师存放这些材料的空间。这样有利于老师积累系统的、全面的教学专用材料。我室从92年建立实验室至今,每位科学教师都搜集了大量的教学材料、制作了大量的教学用具,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很多老师上课,都可以随时借用其他老师制作的教具来进行教学。

5.对非科学(自然)老师开放空间

实验室的材料和仪器是比较丰富的,为此很多非科学(自然)老师,为了上某节课,需要一些材料,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实验室。为了更好地为所有老师服务,我室对非科学(自然)老师开放空间,他们可以随时来借阅相关材料,但必须记录相关的借阅登记表。除了材料对所有老师开放之外,非科学(自然)老师也可以来实验室上语文课、数学课等,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策略二:仪器、工具、材料的开放。

1.实验室对学生参观开放。

仪器室中的一些标本、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材料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当然这也是对小作者的一种激励和对参观学生的一种熏陶。

2.让实验室成为探究的服务站

实验室的仪器、材料如果学生的用的着,可以借给学生一用,比如《测量太阳高度》一课用到的太阳高度测量仪,为方便学生的探究要把太阳高度测量仪交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的拓展活动得到落实。那些过时的仪器资源更要注意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实验价值,拓展学生的活动视野。

学生的探究活动如研究植物的叶子或小虫子,需要放大镜或显微镜等工具,有时制作还要锯、钳子等工具。这些工具学生比较难从其他渠道得到。这时老师要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使用请求,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尽可能的提供工具方面的服务。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工具方面的支持许多探究是完不成的,将打击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策略三:时间上的开放

1.课后、中午时间的开放。目的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的“余料”时间,一些对科学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随时来实验室进行探究。

2.周六、周日的开放。主要是指学生可以借用材料带回家周六、周日进行探究使用。同时要对借出的材料,进行登记。

3.早上(7点之前)和晚上(6点过后)不要对学生开放,否则对学生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策略四:实施中注意事项

1.要想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室,最好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实验室,向学生介绍实验仪器,包括仪器名称、作用、存放目录编排,使学校的实验仪器有大概的了解,为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开展各种探究活动作准备。

2.必须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必须根据所学知识、实验室的仪器、自己的课题,填写好实验申请单。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向教师借用实验仪器,同时在老师参与的情况下开展探究活动。

3.建立一定的赔偿制度,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规范。组建一支实验室管理的小队伍,帮助老师管理日常的事务,以减轻老师的负担。注重严格管理,科学教师已承担着较繁重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开放实验室使科学教师的工作量大增,且给教学仪器管理带来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

总之,实验室管理的中心就是一切要为学生的探究服务,而不是以管理方便为中心。只有开放了实验室,才能真正开放课堂,使实验室成为学生最乐意去的地方,使实验室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