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教学设计3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3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3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平衡(3)

主备教师: 课时:5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包括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转化率,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它关键是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学生已经在必修2中学习过化学平衡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后续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点是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转化率。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利用数据,从中分析总结规律。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并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目标解析

(1)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表示化学反应限度的常数就是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n B p C + q D 。其中m 、n 、p 、q 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 k=n

m q

p B A D C ][][][][??, 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 很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转化率大

K 居中,典型的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反应的方向变化。

K :很小,反应进行的程度小,转化率小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计算的能力相对弱,不能正确的计算平衡常数。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强化、练习、,对计算能力进行培养,能对平衡常数、转化率做简单计算。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计算,所以只计划使用板书。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部分 自学

一、知识回顾:复习化学平衡相关内容

二、教材梳理: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 表示。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 K=

3、意义:K 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一般地,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就基本完全了。

4、影响因素:K 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三、学生发现问题及相互探讨

第二部分 本讲学习

问题一、什么是化学平衡常数?它代表什么意义?怎么来表示它?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

【问题1】什么是化学平衡常数?

答: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表示化学反应限度的常数就是化学平衡常数。

【问题2】化学平衡常数怎么来表示?

答: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n B p C + q D 。其中m 、n 、p 、q 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 k=n

m q

p B A D C ][][][][??, 【问题3】化学平衡常数代表什么意义?

答: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 很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转化率大

K 居中,典型的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反应的方向变化。

K :很小,反应进行的程度小,转化率

【说明】平衡常数的大小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改变而改变,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例题1】1.对反应2N02(气) N 204(气),在温度不变时2242]

[][NO O N =K 是个常数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在弱电解质溶液中也是如此。欲使

2

242][][NO O N 比值增大,在温度不变时应采取

A.体积不变,增加N02物质的量

B.体积不变,增加N204物质的量

C.使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D.使压强不变充入N2

【变式练习】已知可逆反应2NO(g)N 2(g)+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若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N2)=0.05mol·L-1,C(O2)=0.05mol·L-1,c(NO)=0.00055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8.3*104____________。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则平衡常数为___8.3*104_____;

【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巡视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2、学

生对问题先进行独立思考,再合作探究,最后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小组内其它同学可以补充,其它小组同学可以反驳质疑

问题二: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书写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并能进行计算。

1、如果反应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参加,它们的浓度不应写在平衡关系式中,因为它们的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化学平衡关系式中只包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如:

CaCO3(s)≒CaO(s)+CO2(g) K=[CO2]

CO2(g)+H2(g)≒CO(g)+H2O(l) K=[CO]/([CO2][H2])

2、同一化学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式来表示,每个化学方程式都有自己的平衡常数关系式及相应的平衡常数。

例1 N2 (g) + 3 H2 (g)≒ 2NH3 (g) K1 = 1.60 ? 10 -5

1/2N2 (g) + 3/2 H2 (g) ≒ NH3 (g) K2 = 3.87 ? 10 -2

K1≠K2, K1 = K22

3、多重平衡规则

若干方程式相加(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平衡常数之乘积(商)

例2: 2NO (g) + O2 (g)≒ 2NO2 K1 2NO2 (g)≒ N2O4 K2 则 2NO (g) +O2(g)≒N2O4 (g) K = K1? K2

【变式训练】:

C (s) + CO2(g)≒ 2CO(g) K C (s) + H2O (g)≒ CO (g) + H2 (g) K1

CO (g) +H2O (g)≒ CO2 (g) + H2 (g) K2 则K = K1/K2

【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巡视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2、学

生对问题先进行独立思考,再合作探究,最后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小组内其它同学可以补充,其它小组同学可以反驳质疑

问题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以致用。

1、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越小。

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1)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2)若升高温度,K 值越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利用平衡常数可从定量的角度解释恒温下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n B

p C + q D 。在任意状态下,生成物的浓度和反应

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用 Q=n m q

p B A D C ]

[][][][??表示,则: (1)当Qv 逆

(2)当Q=K 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v 正=v 逆

(3)当Q>K 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 正< v 逆

4、计算转化率

【特别提醒】: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常数而不写入表达式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必须是平衡状态下的浓度,不能用任意时刻下的浓度值。

【例题】《学乐时空》P34—例1

【变式训练】《学乐时空》P34—P35练1·练2

【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巡视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2、学生对问题先进行独立思考,再合作探究,最后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小组内其它同学可以补充,其它小组同学可以反驳质疑

问题四、什么是转化率?它是怎么表示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转化率的概念和表示转化率,并能进行计算。

【问题1】什么是转化率?

答:一个可逆反应中,反应中已消耗的M 的量与反应开始时加入M 的量的比值就是转化率。

【问题2】怎样来表示转化率?

答:

反应中已消耗的M 的量

M 的转化率=

×100%

反应开始时加入M 的量

那么如果M 的转化率不再随时间而改变,也证明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例题】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nB pC+qD ,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反应物及生成物 浓度满足下面关系:n

m q

p B A D C ][][][][??=K ,式中K 为常数,在密闭容器中给CO 和水蒸 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H 20C02+H 2且K=1,若用2molCO 和10molH 20(气)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达平衡时CO 的转化率约为

A. 16.7%

B.50%

C.66.7%

D.83%

【变式练习】1.x 、y 、z 都是气体,反应前x 、y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2y 2z 达到平衡时,测得反应物总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物总的物质的量,则平衡时x 的转化率

A.80%

B.20%

C.40%

D.60%

【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巡视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2、学生对问题先进行独立思考,再合作探究,最后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小组内其它同学可以补充,其它小组同学可以反驳质疑

六、课堂小结

(1)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表示化学反应限度的常数就是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n B p C + q D 。其中m 、n 、p 、q 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 k=n m q

p B A D C ]

[][][][??, 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 很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转化率大

K 居中,典型的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反应的方向变化。

K :很小,反应进行的程度小,转化率小

七、目标检测

1.对于某一已达化学水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如果改变某种条件,结果使某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 ( )

A .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反应物的浓度相应减小

D .平衡可能移动也可能不移动

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2(气),起始时SO 2和O 2分别为20mol 和10mol ,

达到平衡时,SO 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 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 3的物质的量及SO 3的转化率分别为

A .10mol 和10%

B .20mol 和20%

C .20mol 和40%

D .30mol 和80%

3.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平衡移动的是( )

A .加入一种反应物

B .升高温度

C .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 .使用催化剂

4.对于mA(气)+nB(气)pC(气)+qD(气)的平衡体系,当L 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从

16.5变成16.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n>p+q,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m+n

C.m+n>p+q,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m+n

5、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

②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1,c(HI)=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 B.16 C.20 D.25

6、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有2molSO2和一定量的氧气,发生反应,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得此时SO2为0.4mol,问在反应进行到2min时,密闭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A 1.6mol B 1.2mol C 大于1.6mol D、小于1.2mol

7.在一个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LA(g)和1L B(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3A(g)十B(g) nC(g)+2D(g) 达到平衡后,A物质的量浓度减小1/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A.1 B.2 C.3 D.4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①和②题。

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g)+Y(g)=nZ(g)+2W(g),5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01mol·L-1·min-1,则

①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的值是()

A.1 B.2 C.3 D.4

②上述反应在5min末时,已作用去的Y值占原来量的物质的量分数()

A.20% B.25% C.33% D.50%

八、配餐作业

【A组】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平衡常数K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②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③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④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的本身及浓度、压强无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解析:平衡常数K是一个温度函数,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答案:D

2.(2014·经典习题选萃)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CO和H2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如

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T1>T2B.该反应的ΔH>0

C.T1时的平衡常数K1>T2时的平衡常数K2D.T1时的平衡常数K1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考生结合图像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难度中等。A 项,根据“先拐先平衡”可确定温度T 2>T 1;B 项,T 1到T 2为升温的过程,CO 的转化率降低,即该反应的ΔH <0;C 项、D 项,T 1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大于T 2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即平衡常数K 1>K 2。答案:C

3.(2014·郑州检测)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 2O(g)CO 2(g)+H 2(g),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 2>t 1)。 反应时间/min

0 t 1 t 2 n (CO)/mol

1.20 0.80 n (H 2O)/mol

0.60 0.20 n (CO 2)/mol

0 n (H 2)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在t 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v (H 2)=0.40t 1

mol·L -1·min -1 B .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66.67%

C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D .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n (CO)=0.60 mol ,n (H 2O)=1.20 mol ,则平衡时n (CO 2)=0.20 mol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t 1 min 内生成0.40 mol H 2,因此在t 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 (H 2)=0.40 mol 2 L ×t 1 min

=0.20t 1 mol·L -1·min -1,故A 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t 1 min 、t 2 min 时均有n (CO)=0.80 mol ,n (H 2O)=0.20 mol ,n (CO 2)=n (H 2)=0.40 mol ,故表格中t 1 min 、t 2 min 时的数据均为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据此可求出CO 平衡时转化率为0.4mol/1.2mol ×100%=33.33%。故B 错误。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计算出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C 正确。根据平衡常数值可计算出D 项中平衡时n (CO 2)=0.40 mol ,故D 错误。答案:C 4.(2014·郑州二检)在温度T 1和T 2(已知T 2>T 1)下,X 2(g)和H 2反应生成HX 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方程式

K (T 1) K (T 2) F 2+H 2

2HF 1.8×1036 1.9×1032 Cl 2+H 2

2HCl 9.7×1012 4.2×1011 Br 2+H 2

2HBr 5.6×107 9.3×106 I 2+H 22HI 43 34 仅依据K ( )

A.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B.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HX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D.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和卤素原子的递变规律,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HX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正确;同一温度下,随着卤素原子序数的递增,K递减,说明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依次减小,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D项正确;不能依据K的变化判断反应的剧烈程度,故A项错误。答案:A 5.(2014·龙岩一级达标学校联盟联考)1000 ℃时,FeO(s)+H2Fe(s)+H2O,K=0.52。欲使容器中有1.0 mol FeO被还原,反应前容器中应充入a mol H2。则a的值最接近() A.1.0 B.2.0 C.3.0 D.4.0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分析,涉及化学平衡常数、化学计算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与计算能力。1000 ℃时,水是气态。当容器中有1.0 mol FeO被还原时,有1.0 mol H2参与反应,生成1.0 mol H2O。设容器容积为V L,则平衡时c(H2O)=1/V mol/L,c(H2)

=(a-1)/V mol/L。K=c(H2O)/c(H2)=1/V

(a-1)/V

=0.52,解得a≈2.9,C选项正确。答案:C 6.(2014·绵阳三诊)已知反应2H2(g)+CO(g)CH3OH(g)

的平衡常数如表。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

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大小比较正

确的是()

平衡常数

温度/℃

500 700 800

K 2.50 0.34 0.15

A.v(a)>v(c),v(b)=v(d)

C.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a)=t(c),t(b)>t(d)D.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a)=M(c),M(b)>M(d)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判断能力。由题给表格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所以此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再由图像可知,压强一定,CO的平衡转化率α(T1)>α(T2)>α(T3),所以T1K(c),因为b、d点处于同一温度下,所以K(b)=K(d),A选项正确;c点的温度高于a点,所以c点速率大,b点压强大于d点,所以b点速率大,B选项错误;达到平衡所需时间c点比a点短,b点比d 点短,C选项错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a)>M(c),D选项错误。答案:A 【B组】7.(2014·东北三校联考)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关系:x H2O(g)(H2O)x(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3

B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125 L 2/mol 2

C .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 g/mol

D .t 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 H 2O(g),重新达到平衡时,c [(H 2O )x ]c (H 2O )

将增大 解析:本题以化学平衡图像为载体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以及化学平衡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根据图像可得如下关系:

x H 2O(g)(H 2O)x (g)

起始 5 mol 0 mol

转化 3 mol 1 mol

平衡 2 mol 1 mol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参加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则x =3,A 项

正确;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1 mol/L (2 mol/L )

3=0.125 L 2/mol 2,B 项正确;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 =2 mol ×18 g/mol +1 mol ×54 g/mol 2 mol +1 mol

=30 g/mol ,C 项错误;t 1时刻,保持温变不变,再充入1 mol 水蒸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右移,重新达到平衡时,c [(H 2O )x ]c (H 2O )

将增大,D 项正确。答案:C

8.(2014·试题调研)已知在25℃时,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①N 2(g)+O 2(g)

2NO(g) K 1=1×10-30 ②2H 2(g)+O 2(g)

2H 2O(g) K 2=2×1081 ③2CO 2(g) 2CO(g)+O 2(g) K =4×10-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O 分解反应NO(g)12N 2(g)+12

O 2(g)的平衡常数为1×10-30 B .根据K 2的值可以判断常温下H 2和O 2很容易反应生成H 2O

C .常温下,NO 、H 2O 、CO 2三种物质分解放出O 2的倾向顺序为NO>H 2O>CO 2

D .温度升高,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增大

解析:A 中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12(N 2)·c 12(O 2)c (NO )=c (N 2)·c (O 2)c 2(NO )=1K 1

=1015;B 中K 2与反应条件无关,实际上常温下H 2和O 2不易反应;C 中通过分解方向的平衡常数大小分析分解放出O 2的倾向;D 中温度升高对三个反应的影响不同,则平衡常数变化不同。

9.(2014·经典习题选萃)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A(s)+2B(g) 2C(g)+D(g) ΔH <0。现将1 mol A 和2 mol B 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 和2 mol D 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 ,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 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

不能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若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减小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考查考生分析、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A项,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若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相当于对乙平衡加压使容器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加压时乙中平衡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可推知甲中C的浓度小于乙中C的浓度的2倍;B项,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C项,甲、乙容器中的原平衡为等效平衡,因此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乙中平衡向左移动,因此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小于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D项,充入氦气后,甲容器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乙容器因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综上所述,D项叙述正确。答案:D 10.(2014·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器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H3(g)N2(g)+3H3(g)ΔH=+92.4 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NH3N2H2

① 2 0 0 吸收热量a kJ

②0 1 3 放出热量b kJ

③ 4 0 0 吸收热量c kJ

A.热量关系:a=b B.①中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C.达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①>③D.①②③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解析:若反应①中NH3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a=b,若反应①中NH3的平衡转化率小于50%,则ab,A选项错误;温度相

同,所以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相同,D 选择错误;反应③可以看成是在两个相同容器中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反应①,达平衡后,把这两个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到其中一个容器中,如果平衡不移动,氢气的体积分数应该与反应①相等,但是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体积分数减小,所以达平衡时氢气的体积分数:①>③,C 选项正确;因为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容器恒容,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用密度变化来衡量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 选项错误。答案:C

【C 组】11.(2014·试题调研)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已知:CO(g)+H 2O(g)H 2(g)+CO 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800 ℃发生上述反应,以下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中,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__(填“A”、“B”、“C”、“D”或“E”)。

n (CO) n (H 2O) n (H 2) n (CO 2) A

1 5

2

3 B 2 2 1 1 C

3 3 0 0 D

0.5 2 1 1 E 3 1 2 1

(3)22O(g)CO(g)+H 2(g)的平衡常数为K 1;CO(g)+H 2O(g)

H 2(g)+CO 2(g)的平衡常数为K 2;则K 、K 1、

K 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向V L 密闭容器中通入10 mol CO 和10 mol 水蒸气,在T ℃时达到平衡,然后快速通过碱石灰,将所得的混合气体燃烧,测得放出的热量为2842 kJ(已知CO 的燃烧热为283 kJ·mol -1,H 2的燃烧热为286 kJ·mol -

1),则T ℃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 =________。

解析:(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规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1)K =c (H 2)·c (CO 2)c (CO )·c (H 2O )

。 (2)A 项,Q c =2×31×5=1.2>1,平衡左移;B 项,Q c =1×12×2=14

<1,平衡右移;C 项,从正反应开始,平衡右移;D 项,Q c =1×10.5×2=1,平衡不移动;E 项,Q c =2×13×1

<1,平衡右移。B 、C 、E 项符合题意。

(3)由题可知K =c 2(CO )c (CO 2),K 1=c (CO )·c (H 2)c (H 2O ),K 2=c (H 2)·c (CO 2)c (CO )·c (H 2O )

,所以K =K 1K 2。

(4)设生成的H 2为x mol ,则剩余的CO 为(10-x ) mol ,故有286x +(10-x )×283=2842,

则x =4,K =4V ·4V 6V ·6V

=49。 答案:(1)K =c (H 2)·c (CO 2)c (CO )·c (H 2O

) (2)BCE

(3)K =K 1/K 2

(4)4/9

点评:化学平衡常数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知识,考查的角度多种多样,如本题重点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应用以及几个化学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等。对于化学平衡常数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它能够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2)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3)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其浓度可看作“1”,不计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①可以利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②利用K 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 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 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2.(2014·新课标全国Ⅱ)在容积为1.00 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 2O 4,发生反应N 2O 4(g)2NO 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 s 时段,反应速率v (N 2O 4)为________mol·L -1·s -

1;反应的平衡常数K 1为________。

(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c (N 2O 4)以0.0020 mol·L -1·s -

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 又达到平衡。

①T _______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温度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1)由于NO2为红棕色气体,N2O4为无色气体,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说明NO2气体浓度增大,即升温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的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ΔH大于0;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可求出N2O4的反应速率;由题中图像可知平衡时NO2和N2O4的浓度,将数据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即可。(2)①由题意,改变温度,N2O4的浓度减小,则是升高温度,T 大于100 ℃。②根据速率和时间,求出减少的N2O4的浓度为0.02 mol·L-1,则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0.020 mol·L-1,NO2为0.16 mol·L-1,由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得K2的值。(3)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1)大于0.00100.36 mol·L-1

(2)①大于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②平衡时,c(NO2)=0.120 mol·L-1+0.0020 mol·L-1·s-1×10 s×2=0.16 mol·L-1,c(N2O4)=0.040 mol·L-1-

0.0020 mol·L-1·s-1×10 s=0.020 mol·L-1,K2=(0.16 mol·L-1)2

0.020 mol·L-1

=1.3 mol·L-1

(3)逆反应对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3.(2014·衡阳三次联考)实施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某温度下某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H2O)

c(CO)·c(H2)

,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

①C(s)+CO2(g)2CO(g)ΔH1=a kJ/mol平衡常数K1;

②CO(g)+H2O(g)H2(g)+CO2(g)ΔH2=b kJ/mol平衡常数K2;

③C(s)+H2O(g)CO(g)+H2(g)ΔH3平衡常数K3。

则K1、K2、K3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ΔH3=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煤化工通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器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

温度/℃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9.94 9 1

,若在500 ℃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 mol/L,在该条件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4)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H2O(g)+CO(g)CO2(g)+H2(g),CO转化率随蒸气添加量的压强比及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 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 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 p),则该反应的K p=________,提高p[H2O(g)]/p(CO)比,则K p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际上,在使用铁镁催化剂的工业流程中,一般采用400 ℃左右、p[H2O(g)]/p(CO)=3~5。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计算等,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结合元素守恒可知还有一种生成物,为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H2(g)H2O(g)+C(s)。(2)将三个热化学方程式按顺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相加可得③,ΔH3=ΔH1+ΔH2=(a+b) kJ·mol-1。化学平衡常数K3=K1·K2。(3)由表中数据看出,随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设CO的平衡转化率为α,由“三段式”:

H2O(g)+CO(g)CO2(g)+H2(g) 起始(mol·L-1) 0.020 0.020 0 0

转化(mol·L-1) 0.020α0.020α0.020α0.020α

平衡(mol·L-1) 0.020-0.020α0.020-0.020α0.020α0.020α

0.020α×0.020α

(0.020-0.020α)×(0.020-0.020α)

=9,解得α=0.75。

(4)迁移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平衡时生成物各压强幂之积与反应物各压强幂之积的比可表示平衡常数,该平衡常数也只与温度有关。

答案:(1)CO(g)+H2(g)H2O(g)+C(s)

(2)K3=K1·K2(a+b)kJ/mol

(3)放热75%

(4)p(CO2)·p(H2)

p(H2O)·p(CO)

不变

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较大;该压强比下,反应物转化率已经接近98% 九、教学反思

《化学平衡状态》教案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溶解平衡的建立 开始时v(溶解)>v(结晶) 平衡时v(溶解)=v(结晶) 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 [讲]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反应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的规律。 [板书]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思考]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 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 [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 [讲]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讲]所以说刚才回答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三维动画效果,以帮助大家理解溶解过程。

[投影]演示一定量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讲]这时候我们就说,蔗糖的溶解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是一个动态平衡。 [板书]溶解平衡的建立 开始时v (溶解)>v (结晶) 平衡时v (溶解)=v (结晶) 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探讨]我们学过那些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讲]在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 和0.01molH 2O(g),的体系中各组分的速率与浓度的变化 [投影] [讲]开始时c(CO) 、c(H 2O)最大,c(CO 2) 、c(H 2)=0。 相等 V 正 时间 速率 V 逆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化学平衡》教案一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化学平衡》教案一 姓名班级学号 【课标要求】: 1.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掌握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定性定量地分析化学平衡问题。 3.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重要意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重点】 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难点】 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定性定量地分析化学平衡问题。 阅读教材:P26-28 知识要点: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化学平衡是有条件限制的___________平衡,只有在______________时才能保持平衡,当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改变时,化学平衡会被______________,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含量不断___________,由于条件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致使v正__________v 逆 ,然后在新条件下建立___________ 1、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化学上把这种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的性质: ⑴、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 v 逆 :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 ⑵、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 v 逆 :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 ⑶、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 v 逆 :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_________ 巧记:化学平衡总往反应速率______的方向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结论】: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_反应 方向移动。 【练习】 1、 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 2O 72—与黄色的CrO 4—有下列平衡关系:Cr 2O 72— +H 2O 2CrO 4—+2H +把重铬酸钾(K 2Cr 2O 7)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 ⑴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溶液呈 色,因为 ⑵向已加入NaOH 溶液的⑴中再加入过量的H 2SO 4溶液,溶液呈 色,因为 。 ⑶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已知Ba(CrO 4)2为黄色沉淀),溶液呈 色,因为 。 2、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SO 2(g)+ 12O 2(g) SO 3(g),如果温度保持 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增加的SO 2浓度,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B 增加的O 2浓度,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 增加的SO 2浓度,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D 增加的O 2浓度,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规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常数 考纲要求: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高考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必考容,其主要命题的容有: ①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其计算; 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③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⑤转化率、平衡常数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与化工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是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高考的热点。 学情分析: 从解题得分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不能灵活的利用平衡移动的规律解决有关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复杂点的问题往往感到触手无策;对平衡常数的理解仅停留在概念定义层面,不能充分发挥它解决平衡问题的功能。 复习目标: 1.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并熟练的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提高解题技能。 2.帮助学生将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 教学过程: 1.展示考纲要求: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讲解: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是高考的热点。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Ⅱ卷均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这一知识点。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回顾上节课关于化学平衡状态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进行回顾,引出本节课内容。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化学平衡的移动:(板书) 1、概念: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2、移动的原因:外界条件发生变化。 (板书) 3、移动的方向:由v正和v逆的相对大小决定。 ①若V正=V逆,平衡不移动。 ②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结果:新条件下的新平衡 考点/易错点2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一)、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师:我们先通过速率-时间图从理论上来分析 反应物→生成物 (1)增大反应物浓度,教师带着学生绘制图形并且解释和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分别叫三位同学上黑板绘制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的速率-时间图,其余同学在学案上完成相关任务。 (3)放映幻灯片检查黑板上同学所画是否正确,下面同学自查。 教师:(板书)总结 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V(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②减小生成物浓度,V(正)>V(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③增大生成物浓度,V(正)<V(逆),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④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V(逆),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学生阅读实验2-5并根据以上理论知识填写表格 教师放映实验相关视频,学生自查 考点/易错点3 勒夏特列原理: 教师和学生一起再次分析上述结论总结出:增大一种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减小这种物质浓度的方向移动。减小一种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增大这种物质浓度的方向移动。 导入:引入勒夏特列原理。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考纲要求]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a )。2. 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3.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 平衡的建立。4.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 行相关计算。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6.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速率常数 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1)根据图表中数据和定义计算: 一1 v(X)=XS化量s 或蔦L h '即v(X) J ;c|= Vt, 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容器或溶液的体积, 不能忽视容器或溶液的体积V盲目地把△ n当作△ c 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注意单位及规范书写,还要根据要求注意有效数字的处理。 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对于反应“m A+ n B===p C+ qD',有v(A) : v(B) :v(C) :v(D)= m: n :p : q。 2 .速率常数 (1) 假设基元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为a A(g) + b B(g)===c C(g) + d D(g),其速率可表示为 v = kc a(A) c b(B),式中的k称为反应速率常数或速率常数,它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但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不同反应有不同的速率常数。 (2) 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a b 对于基元反应a A(g) + b B(g) c C(g) + d D(g) , v 正=k 正? c (A) ? c (B) , v 逆=k c d 逆? c c(C) ? c d(D),平衡常数K= c r-C一c b D = k一—,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故K= k。c A ? c B 血? v正' k逆 (二)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内因一一活化能 活化能是指为了能发生化学反应,普通分子(具有平均能量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要吸收 的最小能量,即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相同条件下,不同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同,主要是内因一一活化能大小不同所致,活化能小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活化能大的反应速率慢。 注意反应热为正、逆反应活化能的差值。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教学 瓯海中学徐宇峰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本章内容理论知识多,比较抽象,考查方式多样,面对众多的形式各异的方程,只有抓住本质,灵活应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顺利解题。本专题尝试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回顾高考考点,剖析典型例题,在思维能力方法上进一步提升,并进行积极的拓展,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领悟,最后通过练习巩固。 一、考试大纲和基础知识的梳理 2005年考试大纲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的要求(与2003年、2004年相同):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摘自(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V= 概念 单位:mol/L·s 化学反应速率 外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 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概念 特征:逆、等、定、动、变 浓度 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压强勒夏特列原理 温度 计算:浓度、百分含量、转化率、产率、平均分子量 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大块的知识复习,一定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 系,能够将知识网络化和体系化。化学平衡态的判断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本质上就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情况。凡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都是影响反 应速率的条件,但是有些外界条件能同等程度的增大或减小反应速率,故对化学 平衡无影响。如:对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化学平衡,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 率,但正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是相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常数教案

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常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能正确书写给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能进行相应的简单计算。 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数据资料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引导]我们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状态。那么,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究竟有多少反应物转化成了生成物,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请大家完成P44页的问题解决表2-6 NO2(g)-N2O4(g)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求出平衡浓度关系,最后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探究活动]阅读教材和P44页表2—6,对表中数据进行观察计算并归纳。 起始浓度(mol·L-1) 平衡浓度(mol·L-1) 平衡浓度关系 C(NO2) C(N2O4) C(NO2) C(N2O4) C(N2O4) C(NO2) C(N2O4) C(NO2) 2.00×10-20 6.32×10-3 6.84×10-3 1.082 171.25 3.00×10-20 8.00×10-3 1.10×10-2 1.375 171.68 0 2.00×10-29.46×10-3 1.52×10-2 1.607 169.85 0 0.100 2.28×10-28.86×10-2 3.886 170.44 [总结]一定温度下: c (N2O4)/c2(NO2)=K [小结]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又不论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到化学平衡,这时N2O4的平衡浓度与NO2平衡浓度的平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情况又如何呢? 如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H 2(g) +I2(g)2HI(g) 起始以及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见幻灯片)所示。他们的浓度间存在何种关系? [板书]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一定温度下,对于已达平衡的反应体系中,生成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浓度之积除以反应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浓度之积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启发]刚才得出的平衡常数K是由一个特殊的反应引出的,其,但 如果对于任意一个可逆化学反应:m A+n B p C+q D其平衡常数K又该如何表示呢? [回答]平衡常数实际上是平衡混合物中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除以反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1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在中学化学理论中占重要地位。它的大部分知识内容抽象、理论性很强,学生学起来觉的很吃力。因此课堂教学的主体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法上老师精讲,学生多练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回顾化学平衡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有以下感想: 一、努力做到课堂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字面上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但在教学实际中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充入新的教学理

念、教学思维和教学探究,努力做到每一堂课的精讲精练,是一个教师时时刻刻必须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 备课过程中我首先对章节知识的大结构进行粗框架、主线索的大扫描,定好大方向后,再侧重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知识梯度的合理铺设,重难点知识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努力实现学生课堂和课后自我突破,使学生在表观抽象、散乱、灵活的化学理论知识面前轻松领略逻辑和本质在化学理论推证、分析应用中的魅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目标。对于课上例题及课后练习都按照题型进行精心的筛选,使学生在练习时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扎扎实实。 对教材的处理,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化学平衡概念的引入建立于对同学门已经很熟悉的溶解结晶平衡的复习基础之上,类比于化学平衡,找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动、等、逆、定、变,为避免部分同学将达平衡时“浓度不变”理解为“浓度相等”,课本上反应达平衡后CO、H2O、CO 2、H2浓度示例数据可稍做改动,以免误导。 2、化学平衡部分知识的检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平衡状态的判定、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等效平衡的判定。这三方面均为重难点。教师在处理这类知识应用时,应牢牢把握一个解题原则:万变不离其踪。

高中化学平衡常数学案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 【学习目标】: 1、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2、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3、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学习过程】: [引言]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请完成44页[问题解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g )+ nB (g )pC (g )+ qD (g )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c p (C)·c q (D)/c m (A)·c n (B) 阅读45页表2-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平衡常数的意义: (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 程度 (也叫 反应的限度 )。 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 越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 越大 ; K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 越不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 越小 。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 =C p (C)·C q (D)/C m (A)·C n (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Q c <K ,反应向 正反应方向 进行 Q c =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 c >K ,反应向 逆反应方向 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吸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阅读45页表2-8、2-9,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二、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C(s)+H 2O(g) CO(g)+H 2(g),K=c(CO)·c(H 2)/c(H 2O) Fe(s)+CO(g)Fe(s)+CO 2(g),K=c(CO 2)/c(CO)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例如:N 2(g)+3H 2(g)2NH 3(g)的平衡常数为K 1,1/2N 2(g)+3/2H 2(g) NH 3(g)的平衡常数为K 2,NH 3(g)1/2N 2(g)+3/2H 2(g)的平衡常数为K 3; 写出K 1和K 2的关系式: K 1=K 22 。 写出K 2和K 3的关系式: K 2·K 3=1 。 写出K 1和K 3的关系式: K 1·K 3=1 。 三、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100%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案)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案)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师范222011316011207 成文婵 学习需求分析: 以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影响其的因素(浓度、温度)为知识的基点,进一步学习压强如何影响化学平衡,而与前2个因素不一样的是压强只对于特定的化学平衡才适用。这对完善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个因素在工业生产上也占着重要的地位。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进行可的讲授,既增加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对于教材,它选自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第二小节,既是对前面所学习的内容的一个升华与补充,也联系这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的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两者之前相互补充相互联系,让知识间的结构更加完整,而且也指导着后期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的学习。不仅如此,它更加影响着学生整个高中的化学反应的学习,学好化学反应影响因素对化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材中对于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描述的很少,但是它确实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子进行详细讲解压强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必须强调的是由于固态或液态的物质参加的化学平衡受压强的影响很小,所以压强只对适用气体参加的化学平衡),进一步导出著名的列夏特列原理,它也是作为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判断平衡移动的依据。做相应的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理解状况。 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基本定义,对化学平衡概念及特征初步的认识,但不能正确判断外界条件改变将怎么样影响化学平衡(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在学习新课时要适当复习旧知识,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产生一定的联系,构建有意义的学习),且对化学平衡的知识容易出现遗忘,所以在讲授新知识前应先回顾旧知识。 能力层面: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计算能力、逻辑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精编WORD版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教学设计

些因素的影响? 3.如果我们向一个处于化学平衡的反应中增加反应物的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它还会平衡吗?(溶解平衡相联系)。回答:改变影响速 率的条件,来打破 原有平衡,建立新 平衡, 基本概念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得知化学平 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如果我们在改变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时,平衡状态会发生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创设情景,引入基本概念 新课学习[板书] 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 件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提出]浓度是否会影响平衡 [演示]将10mL0.01mol/L的KSCN溶 液与10mL0.01mol/L的FeCl 3 溶液相 混合,观察现象,给出信息,判断反 应物的反应量变化情况 [预测]往混合溶液中继续滴加 1mol/L的KSCN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认真记笔记并回答 老师的提问。 按给出的化学方程 式进行计算,得出 FeCl 3 过量的结论 讨论,并给出可能 情况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学生讨论分析 创设情景,互动 合作 设计思路引导— —通过改变反应 物或生成物的浓 度来观察化学平 衡是否改变,如 何移动?→实验 现象具有可视 性、可比性、要 能通过现象说明

[演示] 往KSCN与FeCl 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 KSCN,观察现象[探讨] 溶液颜色加深,原混合液中过量的FeCl3,和加入KSCN溶液继续反应,使生成物浓度增加,溶液颜色加深,你赞同该看法吗? [演示] 往原混合液中继续滴加1mol/L的FeCl3溶液,观察现象 [结论]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右移,生成物浓度增加,颜色加深结合溶液颜色变化 [结论]对于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 向移动 [思考]在 的反应中,是否可以用改变浓度的方法来减小CO的含量?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平衡的移动方 向。→联想到是 否可用颜色的变 化说明浓度的变 化(浓度越大颜 色越深)→提供 实验药品和工具 →进行实验。 Fe 2O 3 2

人教版高二年级化学《化学平衡常数》教案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三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晨背关键语句 ⒈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a A+b B c C+d D 达平衡后,K = ⒉化学平衡常数K 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⒊K 值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 高。 理解教材新知识 知识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 [自学教材 填要点] 1.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 时, 浓度幂之积与 浓度 幂之积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用符号K 表示。 2. 表达式对于任意反应:m A+n B p C+q D K = 3、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要注意: (1)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无关。 (2)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 (2)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 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 。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 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个反应,平衡常数也会 。 [师生互动 解疑难] ⑴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升高温度,K 值越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反之亦然。 ⑵K 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比例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 大。 ⑶如果反应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参加,它们的浓度不应写在平衡关系式中,因为它 们的浓度固定不变,化学平衡关系式中只包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 ⑷同一化学反应,在同一温度下,平衡常数的具体数值与方程式的写法相关,方 程式写法不同,表达式中的幂不同,平衡常数不同。可以用不同的化学方程式来 )(c )(c )(c )(c b a d c B A D C ??

选修4 化学平衡 教案

2-3 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之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的概念 2、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建立起化学平衡的概念 3、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掌握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并能运用其解决平衡问题 【教学目标】之过程与方法 1、从学生已有的关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平衡,导入化学平衡,通过对溶液节平衡的理解和迁移,让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 2、通过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充分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达到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启发思维的目的 【教学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化学平衡是宇宙中各种平衡的一个小小分支,它和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环境、生态等平衡问题都与生活息息相关;27中“生命元素”在人体中为此着平衡,其含量由生命活动需要而定,既不可多,也不可少,否则就会破坏平衡,影响人体健康——化学与生命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1、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 2、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 2、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推理、讨论 【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用“”表示。如:H 2 + I 22HI 【讲解】可逆反应中所谓的正反应、逆反应是相对的,一般把向右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 向左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学与问】反应2H 2 + O 2 2H 2O 与2H 2O 2H 2↑ + O 2↑是否是可逆反应? 【讲解】可逆反应是在同一个条件下,同时向两个方向发生的反应才叫可逆反应。这两个反 应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因此不是可逆反应 【讲解】由于可逆反应同时向两个方向发生反应,因此无论反应多长时间,都不能向任何一 个方向进行到底,如3H 2+ 2N 2 2NH 3 ,只能尽可能多地将氮气和氢气转 化为氨气,反应最终能进行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化学平衡 3、特点: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完全转化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⑴溶解平衡的建立 催化剂 高温高压 电解 点燃 反思: 本节知识较难理解,概念少讲,在练习过程中逐步融会贯通

化学: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及其条件

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及其因素说明: 1、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外界因素破坏了原平衡状态时v正= v逆的条件,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然后在新的条件下使正、逆反应速率重新相等,从而达到新的化学平衡。也就是说,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 2、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浓度,反应速率减慢,浓度是通过改变反应速率来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 即增大反应物浓度,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降低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3、固体及纯液体的浓度是一定值,不因量的多少而改变,所以增加或减少固体及纯液体的量,不会影响平衡状态。 4、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降低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增大或降低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当:①m+n>p+q时

②m+n

高中化学_化学平衡常数 转化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衡常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轮复习 【课堂引入】关于平衡常数,高考怎么考? 2015----2018全国卷考察知识点年份Ⅰ卷Ⅱ卷Ⅲ卷 201526、电离常数的应用 28、Ksp、K的计算26、利用Ksp的计算 K的表达式及影 响因素 28、K的计算 201627、转化率大小判断 K 、Ksp的计算26、K的计算,产率 的判断 27、α、K大小的 判断 、K的表达式 201727、利用Ksp的计算,α、K 的计算及α大小的判断27、转化率α与平衡移动关系 【自主学习】: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 环节一自主学习巩固基础 1.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 (1)平衡常数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时,生成物 与反应物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以反应m A(g)+n B(g)p C(g)+q D(g)为例,写出下列表达式: ( c0(A)代表A的初始浓度,[A]代表A的平衡浓度) 平衡常数。A(g)的平衡转化率 (2)意义: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大小反映了。 平衡常数K 正反应进行 的程度 平衡时生成 物浓度 平衡时反 应物浓度 反应物 转化率α 越大越越越越 越小越越越越 一般地说,当K>105时,就认为反应基本进行完全了,当K<10-5时,认为反应很难进行。

2.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对于确定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无关。 (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 (2)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或减小) [应用体验] 1、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①N2(g)+3H2(g)2NH3(g)K1 ②2NH3(g)N2(g)+3H2(g)K2 ③NH3(g)1 2N2(g)+ 3 2H2(g)K3 ④CO2-3+H2O HCO-3+OH-K4 ⑤C(s)+H2O(g)CO(g)+H2(g) K5 2、已知反应A(g)+3B(g)3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 mol·L-1、c(B)=2.0 mol·L-1、 c(C)=1.0 mol·L-1,则K=。 3、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 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三段式写出计算过程) A.40%B.50%C.60%D.7 总结:关于平衡常数我们要注意什么? 【学生活动】课前自习自主学习完成。 【学生展示】自主完成,全体提交,老师批阅 【课堂活动】自主学习课前案反馈,展示学生学案情况,引导他们分析如何解决问题,及时反馈 【学生活动】根据展示总结补充完善基本知识 1、固体及纯液体(浓度视作常数),不写入表达式 2、K代入的是物质的平衡浓度,而不是任意时刻浓度,也不能用物质的量。 3、平衡移动,只要温度不变,K大小不变 4、反应逆向进行或方程式计量数变,K就变

化学平衡状态教案

化学平衡状态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知道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3.会进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教学重点 1.可逆反应的定义 2.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 单的计算。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 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知道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3.会进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考点一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概念: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要点:二同一不能 思考与探究 1.反应2H2O 2H2↑+O2↑是否为可逆反应? 2.向含有2 mol的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2+O2 2SO3,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______2 mol(填“<”、“>”或“=”,下同),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0 mol,转化率________100%。 小结归纳 (1)可逆反应的可逆是指同一反应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2)可逆反应中任一物质的浓度都不能为零,而是介于完全正向转化与逆向转化之间。 (3)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转化率不等于100%。 考点二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正确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 教学重点: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引入】: 我们知道: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那么对于t 时达到溶解平衡状态的 饱和溶液,当升高或降低温度至t 1 时: 若:溶解度增大,固体溶质继续溶解,则V(溶解) V(结晶)溶解度减小,固体溶质析出,则V(溶解) V(结晶) 那么溶解平衡状态被打破,继而建立一种新的溶解平衡,也就是说: 条件改变,溶解平衡移动。那么: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已经建立的化学平衡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2-5】两试管中各加入5ml0.1mol/L K 2Cr 2 O 7 溶液,按要求操作,观察颜色的 变化。 【记录实验卡片】 【板书】、(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r 2O 7 2-+H 2 O 2 CrO 4 2-+2H+ 橙色黄色 【实验2—6】通过学生对实验归纳可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促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方程式:FeCl 3+3KSCN Fe(SCN) 3 +3KCl 【思考与交流】1、你使如何判断上述化学平衡发生变化的? 2、你能否推知影响化学平衡的其它因素? 【板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练习】填空:

【讲解】(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固态、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影响很小,压强不使平衡移动。 2.反应中有气体参加:压强减小→浓度减小→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反之亦然。 【板书】(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②如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不会使平衡移动。 【板书】(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投影】以2NO 2 N 2 O 4 ;△H<0为例说明。 【板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商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 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练习】填空: 【讲解】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保持,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达到平衡的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由此引出化学平衡的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教案 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教案新 人教版 考试大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掌握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能够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 知识规律总结 一、化学反应速率概念: 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1.表示方法:v=△c/△t 2.单位:mol/(L·s);mol/(L·min);mol/L·S。 3.相互关系:4NH 3+5O24NO+6H2O(g) v(NH3)∶v(O2)∶v(NO)∶v(H2O)=4∶5∶4∶6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速率明显不同)。 2.外内: (1)浓度:浓度越大,分子之间距离越短,分子之间碰撞机会增大,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加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快;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通过改变容器体积而使压强变化的情况: PV=nRT, P=CRT。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亦然)。 (4)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 1.“等”——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0。这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重要标志。 2.“定”——当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一旦达平衡(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的程度)状态时,在平衡体系的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保持一定而不变(即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判断体系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依据。 3.“动”——指定化学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实际上正反应与逆反应始终在进行,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

高中化学_化学平衡转化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能知道平衡转化率。 (3)能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例题表格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图表分析、处理 数据的能力 (2)、通过对获取的大量事实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培养学 生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 和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化学平衡转化率表示方法及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简单的计算。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资源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讨论、比较法 七、教学过程

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除了化学平衡常数外,还可以运用平衡转化率表示一定温度下某反应的限度。 二、反应物的转化率 1、概念:某一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于该物质在反应中已转化的量与该物质总量的比值。 2、表达式: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 该反应物的起始体积-该反应物的平衡体积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 给出三段式计算的一般模式 m A(g)+n B(g) p C(g)+q D(g) 起始量a b 0 0 变化量mx nx px qx 平衡量a-mx b-nx px qx 计算之前给出可能用到的小概念和计算注意问题。 注意: (1)计算过程单位要统一,可以都用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但平衡常数必须用平衡浓度代入计算 (2)△c(A): △c(B) :△c(C): △c(D) =m:n :p:q (3)反应物A: [A]=c0(A) - △c(A ) 生成物D: [D] = c0(D) +△c(D) (4)一般设转化量为x 给出例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