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修改

一下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修改
一下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修改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是本册的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内容丰富,识字多样。《春夏秋冬》为看图识字,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姓氏歌》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把一些常用姓氏寓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之中,借助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小青蛙》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集中体现了形声字的识字特点,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中,通过读文识字,能有效避免学习形声字的枯燥。《猜字谜》的内容和前一课的《小青蛙》有密切联系,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内容开展学习,巩固识字效果。。

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在上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本学期识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已学的生字、偏旁开展自主识字,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知,提高识字效果。在识字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如,如,百家姓、字谜等等,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写字时,可以进行归类指导,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如本单元中出现了上下结构的字“春、冬、雪”等,左右结构的字“姓、什、双”等;独体字“么、王、方”等;全包围结构的字“国、百、回”等。分类指导书写,有利于总结规律,找到方法,学生易于掌握。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语文园地中包括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和大人一起读”五个板块。“快乐读书吧”

的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

本组教材的语文素养主题是多样化快乐识字。

二、丛书分析

本单元配套丛书《春天的声音》中“快乐识字”共选入5篇文章以及“有趣的汉字”中7篇文章,《夏日乐趣多》中”这样识字真有趣”共选入4篇文章,以人文主题为主,以语文素养主题为辅组织文章。

其中“快乐识字”中的《十二月歌》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主题上都与《春夏秋冬》想匹配,因此,可以作为《春夏秋冬》的拓展整合篇目。《“河”“呵”“可”“何”》不管是内容主题还是语文要素主题都与《小青蛙》相契合,因此,这两篇文章可以整合自一起学习。《猜猜都是什么字》在内容主题与语文要素主题上,可以与《猜字谜》整合在一起,《有趣的成语》在语文要素主题上,可以与《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整合在一起。剩余的13篇文章中,可以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主题和人文主题进行自由阅读。

三、学习目标

1.认识51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生字和1个笔画。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识字。

4.朗读课文,背诵《姓氏歌》。朗读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5.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6.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7.学习音序表,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通过归类练习,复习前后鼻音的读音;

四、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案修改

二)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 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g/mol 或 g.mol-1 (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的单位---摩尔(mole) 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 A ,单位为mol-1,数值约为6.02*1023 mol-1 3、注意:使用mol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4.N、N A与n的关系:A1= 1 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离子)质量。 5、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 (2)、公式:M=单位g·mol-1 6、有关摩尔质量的相关计算 例1:24.5 g H 2SO 4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 解:H 2SO 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M(H2SO4 )=98 g·mol-1。 n(H2SO4 )===0.25mol。

小学语文《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设想】 1、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 然景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 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配乐磁带。 2、走入自然,观察身边的景物。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走入自然去观察身边的景物,一方面激发学生学文读文的热情,同时也为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做好铺垫。

国培修改后的教学设计

1、经过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九课《鲸》 教学设计 ——平坝县十字乡龙昌小学谢超 【课题名称】: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九课《鲸》 【教学目标分析】: 1、能了解鲸的体型、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的方法。 3、了解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4、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捕杀鲸是违法行为。 【学习者分析】: 1、学生是平坝县十字乡龙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2、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 3、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 4、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5、学生是11-12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 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分析】: 1、了解鲸的体型、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了解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 1、了解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2、鲸的进化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 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卡片,鲸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1、经过上节课的的学习,我们知道鲸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年,如今,许多种类已经濒临灭绝。 2、幻灯片播放人类捕杀鲸的场景。教师提问:人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大屏幕提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第三十七条国家对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防止其灭绝。禁止捕杀、伤害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捞国家重点保护的

最新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 2.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3. 感受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2.感受科学的本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斜坡、小球;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这些是什么人吗? 师:让我们也来做个小小科学家。 二、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了解科学是什么。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看第2 页上面的插图,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 学生看课本第2插图,思考交流。 (3)认识两位科学家。 (4)你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家?他们是研究什么的? (5)记录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2.“滚小球”实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1)交流需要什么材料。 (2)交流怎么实验。 (3)交流怎么记录,做活动手册第1页。 (4)交流同桌之间怎么合作。 3.认识科学本质 了解科学家已经找到的问题答案。 (1)你从小到大提出过什么问题? (2)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怎么解决的? (3)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三、总结本课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2 小小工程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工程师,观察工程师在干什么,认识到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有所不同。 2.初步让学生有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设计、制作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工程是什么。2.从活动中产生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纸、笔、剪刀、双面胶、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你们认识工程师吗?他们是做什么的?(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来知道一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了解工程是什么。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看第5 页上面的插图,边看边说,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3)比一比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不同。 2.认识工程师的杰作 (1)学生看第6插图,交流工程师的杰作。 (2)学生举例说说工程师的杰作。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3、漫笔两篇 活板 沈括 ⑼诎左臂收船()⑽其船背稍夷() 核舟记 方法取历程 活字印刷的次序: 豪情态度代价不雅 相识我国古代科教技术的伟大年夜成便,熟悉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干,激收教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教重点取难点] 1.本翰墨对比简易,也较简短,连系课下注释,教生大年夜要可读懂。是以,在扫清翰墨障碍的根柢上,可以扶直教生对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减以回纳,并辅导教生把握言中单音节词的翻译方法。 2.教习按事情次序道明的次第,是教习本的重点,可以连系疏通翰墨初步提出,之后再夸大阐发。行的繁复,说话的正确也应作得当讲解。 3.预备《辞海》一部和若干铅字印模,备用。

[课时摆设] 3、课时摆设:两课时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那篇的作者沈括,也是一名精采的科教家,他的《梦溪笔道》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作。请同教朗读“浏览提醒”的有关介绍。板书:北宋、沈括、《梦溪笔道》. 2、范读齐,要求同教参照注释,留意字音。 板书以下汉字(或出示卡片),发问教生,个中多音字要讨教生连同词一同读。 昇shēng、薄bá、唇chún、和huò、炀yáng 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韵yùn、贮zhù 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从zòng旋xuàn。 3、教习课第1段。 指名朗读第1段,教师辅导教习。 疏通意:板,机械、雕板,何处义为“用雕板”;印,动词,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07年;尚,还;盛,遍及的,大年夜规模的;为,动词,行使;之,代词,指“板印册本”那种方法,可译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时,时刻;初,开初;五经,指易、书、诗、礼、年数五种

修改后的邯郸学步教案

修改后的邯郸学步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邯郸学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邯郸学步》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邯郸学步》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的寓言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寓言故事——板书:《邯郸学步》。首先请看动画:(播放课件动画:《邯郸学步》) 师:看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疑问要说一说(指名反馈) 生:畅所欲言 师:下面,让我们打开课本113页,一起来学习这则寓言。 二、初读寓言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文章。 2、检查生字词,指名认读。 课件出示: 邯郸燕国机械 优雅彻底模仿 3、指导书写重点字:彻械 4、听写生字词

师:过了生字词这关,下面让我们认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填好习题卡。 三、品读寓言,理解课文,揭示寓意 1、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件出示: 燕国人为什么要去学步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填表后反馈,师板书。 板书: 邯姿势不好看(原因) 郸 学机械模仿(经过) 步 爬着回去(结果)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邯郸人走路很有特色,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一起来感受一下。 3、齐读第二自然段,理解词语“优雅”。 (1)师解义:课文指邯郸人走路姿势十分优美,有风度; (2)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怎样走路才算优雅大方呢(请生演示)在你的印象中什么事物是优雅有风度的 (3)用“优雅”说一句话。 师过渡:因为这个燕国人觉得邯郸人走路优雅大方,所以决心学习,他是如何学的让我们看看文章的第三段。

提交一份反思及修改后的新教学设计

思品二年级《你真棒》教学反思 1、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上好一堂课,要让学生在准备学习 之初,就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为教学创设最佳开端。在 上课前,我通过让学生一起背古诗,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 习氛围,这样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我又通过 想象画面渲染、集体交流、魔术信封展示等多种活动,使 愉悦的氛围得以延续。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 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才会有成效。 2、 2、活动具有实效性和层次性。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形式, 它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但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任何形式的活动必须服务于教学 目标。本节课设计了三个环节,层次清晰,目的明确。赞 美同学——赞美身边的人——赞美陌生人,环环紧扣。特 别在赞美同学这个环节中,也体现了层次性,由易到难, 从夸奖班里表现好的同学——魔术信封中寻找具备某一特 点的同学——评点跑步事件——给烦恼的同学出金点子。 使学生发现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并能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恰当地赞美,体验赞赏他人的快乐。 整节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不过“金无足赤”,在这课中,我也留下了遗憾,像学生对优点的涵盖面理解得不够,总是局限在“学习”、“特长”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学习”、“特长”

以外的地方引导,善于发现。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都离不开生活,思想品德教学不能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新课标提出:“对小学生应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让思品教育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我应该多联系学生日常实际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不仅关注优秀生,更要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平时及在家的情况,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知道这点后,我相信以在后在品德教学中会有进步的。

《修改病句》的教学设计

《修改病句》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12册期末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修改病句 教学目标:会修改病句,掌握一些常见的病句的类型;能指出句子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能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重、难点:寻找病因,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要的方法修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在平时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这些句子主要是在词语之间的联系上有毛病,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病句”。为了把意思表达准确,表达清楚,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修改病句。 二、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1、改病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病因,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病句常见的病因有哪些类型?(学生回答后大屏幕出示下面内容,逐一指名读,并加以改正。) (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2)用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得不恰当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重复啰嗦: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5)不合事理:即句中的意思不符合事实,不合逻辑。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6)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事物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8)关联词错误:即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或使用错误。例: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老师出示已经修改好的病句,让学生说说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 ①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把脏衣服脱下来。 (修改为: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 ②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修改为:大家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学生讨论,老师进行总结: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课题1 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 2、通过滚小球得实验,说明小孩子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3、感受科学得本质、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科学就是什么? 2.感受科学得本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斜坡、小球;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您知道这些就是什么人不? 师:让我们也来做个小小科学家、 二、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了解科学就是什么。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得瞧法。 (2)瞧第2 页上面得插图,边瞧边说,把自己对科学得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 学生瞧课本第2插图,思考交流。 (3)认识两位科学家。 (4)您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家?她们就是研究什么得? (5)记录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2、“滚小球"实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1)交流需要什么材料。 (2)交流怎么实验、 (3)交流怎么记录,做活动手册第1页。 (4)交流同桌之间怎么合作。 3。认识科学本质 了解科学家已经找到得问题答案。 (1)您从小到大提出过什么问题? (2)哪些问题,您已经解决了,怎么解决得? 三、总结本课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2 小小工程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工程师,观察工程师在干什么,认识到工程师得工作与科学家得工作有所不同、 2.初步让学生有产品设计得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得关系。 3.设计、制作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工程就是什么。2、从活动中产生产品设计得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得关系、 教学准备:纸、笔、剪刀、双面胶、课件等

师:请您汇报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3上好科学课 教学目标:1、参观科学教室,并比较科学教室与她们平时上课得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动手做得过程中体验到科学课规则得重要性、 意识到遵守科学课得规则。 教学重难点:1。了解科学课得规则、 2。培养遵守科学课规则得习惯。 教学准备:实验室守则、上课常规、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参观实验室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交流。 生:熟读规则小诗、 集体整队动作快, 列队做到快静齐, 参观途中不说话, 带好眼睛与耳朵。 二、学习新课 1.参观科学教室。 (1)讨论:科学教室与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 (2)交流、 学生瞧课本P5插图,思考交流。 2。实验:比较水 (1)思考:怎么比较水得多少? (2)交流、 (3)实验 3.回想:在刚才得实验中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 思考-—交流——判断——完成科学活动手册—-制定科学课得规则。(填写活动手册第3页) 三、总结本课

阳光总在风雨后 修改版教案

阳光总在风雨后主题班会课教案 活动目标: 1、正确看待、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2、充分认识困难和挫折与成功的关系。 3、了解畏难心理对学习和工作的消极影响,树立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活动形式: 带动唱,游戏,交流经验, 师导: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那样的一帆风顺,在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那么些困难会时时地缠绕着你,让你非常烦恼;也总有那么几块巨大的绊脚石阻碍着你,让你无法前进。生活中的强者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是手足无措、被动等待,而是积极总结经验,反思己过,知难而进、永不退缩!同学们是愿意做生活的强者还是做弱者呢?(强者)好,那我们一起来同唱一首不畏困难、笑对挫折的歌曲吧!阳光总在风雨后带动唱。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各个小分队,请各小组的领袖带领你们小组有气势地喊出你们的队名队呼,让后给你们自己一个十全十美掌声。 看来各个小分队都与众不同,各有各的特色,请给自己一个爱的震撼。接下来,就有老师带领大家来玩游戏,想玩游戏的轻拍两次掌,很想玩游戏的请跺三下脚,非常想玩游戏的请大声的喊出来:让我玩。 我们的第一个游戏是:齐心协力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介绍游戏顺序。 2、介绍游戏规则。 3、示范游戏动作。 4、游戏开始,倒计时 游戏规则: 预备姿势——由领袖组织该组队员背靠背坐下,和你背后的队友两手相绕。准备好以后各组领袖到其他组进行监督,老师发令倒计时五秒,各组队员齐心协力站起来,站起来的时候不允许和队员松开手,不能将手撑在地上,否则犯规处理,成功站起来给你们队加星一颗。第一次开始。请监督的领袖向老师汇报你监督的组的成绩。汇报时老师相应给予贴胜利星。 这一次游戏大家觉得玩的开心吗?是什么让你们这么开心呢?能给我们大家说说你们是怎么样这么轻松的成功了呢? 那既然大家觉得很容易,那我们就把游戏难度加大一点,请领袖在将你们组的成员分成三人一小组,背靠背坐下,和刚才的游戏规则一样,在老师发令后倒计时五秒队员齐心协力站起来,这一次获得成功的再加一颗星。 第二次开始,倒计时开始 请监督的领袖向老师汇报你监督的组的成绩。汇报时老师相应给予贴胜利星。 这次呢?谁来说说你们的感受,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让你这么开心,从这个游戏中让你觉得能成功的关键在于什么? 那这一次我们再加一点难度,四个人一起玩齐心协力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xx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发现物体的特征课时 1 备课教师x教师班(年)级一年级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 观察物体的特征,学习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观察物体的一些特点,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物体的特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发学生关注身边物体的特征的情感。 分层目标上限观察物体的特征,并学习描述的方法。 下限观察物体的特征,学习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特征,并学习描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描述各种物体的特征。 个性准备 辅导对象 教学预设(共性)个性调整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你是如何猜出来的?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 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 ---根据物体的特征 2.这些物体你们见过吗?它们都长什么样子呢?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特征,学习《发现物体的特征》 二、新课教授 1、描述周围的物体 过渡: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先来研究我们 周围的物体。 (1).思考:我们周围有什么物体?我

们怎样描述它们? 参考词语: qīng zhòng 轻重 cū cāo 粗糙 guāng huá 光滑 (2).小组内选择并观察周围的物体。 要求:每组选择两个物体 观察物体的样子并描述 、 (3).学生汇报,描述物体。 重、光滑、透明重、光滑 轻、光滑、透明轻、粗糙 轻、光滑轻、光滑 过渡:我们用到的“轻”与“重”,“光滑”与“粗糙”都是把这个物体和其他物体进行比较得来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通过比较如何来描述物体。 2、和其他物体比一比 (1).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呢? (利用已有的材料讨论思考)

修改后多彩的春天教学设计说明

生活化作文教学 多彩的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多彩的春天》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此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 行的,它紧扣单元主题,与课文容、综合性学习有机整合,体现从 读到说再到写这样一个培养孩子语文综合素养的过程。习作要围绕 春天,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对于三年级孩子,因初接触习作,还不能顺利地用笔来表达 眼睛所见,口里所说,心中所想。习作时困难重重,难以下笔;习 作容杂碎,语言平淡。这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三年级的孩子 语文知识积累不足,阅读不丰富,见闻少,生活感悟肤浅,还不会 品味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孩子想完成好习作,但却力不从心。从三 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知识能力等特点,结合本次习作,依据相 应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对习作——《多彩的春天》进行了教学设 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围绕“春”选取写作素材。 2.能力目标: a、能用通顺、具体的语言写下心中多彩的春天; b、写出春天的特点和感受。

c、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特点,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景 物的特点。 3.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主动合作的学习品质; b、感受春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写下自己的见闻,能够条理清晰的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多观察,多留意,能够条理清晰的进行表达。感受春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春天的图片,歌曲视频文件。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网络搜集春天的图片诗歌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设疑入题。 1.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柳树发芽了,小动物醒了,小朋友们高兴地放着风筝,春天真美啊!春天真好!让我们到歌曲里去找一找春天吧——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加上动作跟唱。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2.创设情境,导入:春天在哪里呢?想一起去找春天吗?这节课让我们一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开设科学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植物”单元下设: 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课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植物是“活”的吗 6.校园里的植物 7.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比较与测量”单元下设:

1.在观察中比较 2.起点和终点 3.用手来测量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6.做一个测量纸袋 7.比较测量纸袋和尺子 8.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在科学课上,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学会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与记录,要懂得运用证据形成个人看法,懂得展示证据的重要,懂得与同伴合作和交流,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突出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教学设想: 1、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3、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用。 五、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13---14课时 1.燕子 2课时 2.古诗两诗 2课时 3.荷花 3课时 4.珍珠泉 1课时 语文园地一4课时 单元复习2课时

最新整理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活动:1.聚焦分类话题;2.制订分类标准,进行分类;3.研讨,回顾学习过程:4.了解分类的意义。通过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教材中提示选用的教学器材为前三节课观察的物体。在本课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便于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学生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word完整版)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doc

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山东德州跃华实验学校孟祥芹侯金环芦文红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一生。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 深厚感情。 模块三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 1.通过《窃读记》一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动作 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通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学习,体会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和反问,灵活鲜活的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写读书的故事,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设计说明:本组课文的教学力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 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 发展。】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座右铭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1. 认识 26 个生字,会写23 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

如何修改教案

如何修改教案 推荐在写完教案后,不少老师很少再去反思自己的教案是否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要补充,那些步骤还需要调整,哪些环节还需要修正。一份教案只有适合自己班级的情况才算得上是一份合格的教案。从网上下载或者是别人的教案,不论他设计得多么完美,多么精致,多么充实,如果不考虑本班学生的可接受性和环节的可操作性,而被老师直接拿来上课,这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设计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该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以及该课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教学进程分几个步骤走等等。在有的公开课上,我们有时会发现,授课老师在第一时间就告知学生,学完这节课你将会收获什么。这非常好,因为他让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并渴望着通过与老师配合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教案初步设计完毕后,课先在一个班试用。一个原则是:讲课的过程老师应该起主导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另一个原则是:注重课堂上如何能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从各个方面对课堂效果进行反思。比如:讲解的过程是否抓住了本节课的关键,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课堂上创设了怎样的情景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设计了哪些问题让学生探究,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整堂课是否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等等。 三、课后坚持写教学后记,进一步完善教案。课后可以征求老师的看法和意见。也可以走近学生,让学生谈谈他们课后的反应。 长期这样下来,每份教案一定不是只用一次,在往后的教学中这些教案还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启发。每一种类型的课收藏几份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之后的类似的课都可以在那基础上进行修改,长此以往,教学效果一定会好起来。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全册)

1、走进科学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难点:学生体会到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课件A4纸气球/孔明灯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1.今天学习什么课?什么是科学?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科学就是科学家在研究。 2.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大家想探究科学吗?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受科学探究周围事物: 课件展示:出示图片:花朵下雨热气球火车思考并提出问题:

预设:花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雨是怎么形成的?气球为什么会漂在空中?火车怎样跑得更快? 学过程集体备课谈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你对周围感到好奇的事物是不是能够提出问题? 现在恭喜你,你已经开始探究科学了。 《活动二》、做一做科学探究 出示图片:吹A4纸 让我们猜一下,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 预设:o纸张会向两边分开 0纸张会向中间靠拢 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做一做。有人愿意来试一下么? 通过两位同学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这是气流的作用。那么这个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发现做到什么呢?折一个纸飞机,同学们这个是什么? 你们玩过么?你们还会别的折飞机方法吗? 这就是我们的科学课,大家喜欢么? 三、本课总结: 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知道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题

实用标准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西村学校杨成兰 单元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学生分析: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目标: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时设计:按单元导读、精读课文、群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批改、回顾拓展、单元测评(14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单元导读型(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和要建立的知识结构。 前置作业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学习重点。 2.朗读或默读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两首古诗,想一想,每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批注式预习第一单元课文 A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好自然段,给生字条里的字注音。 B浏览课文,找出课文描写的燕子和荷花特点的句子做个标记或写写想法。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1.大家都喜欢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四季教学设计(修改后)

四季教学设计(修改后)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四季》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王雨婷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景物特征; 3、认识笔画“横折弯钩” 4、会写“九”字; 过程方法: 1、通过识字游戏复习本课的会认字; 2、通过图片和老师引导,让学生仿照课文创编诗歌; 情感态度: 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重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流畅有感情地并表演课文 难点:1.仿照课文创编诗歌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花园、草芽、小鸟、四季拓展图 板书字卡(春、夏、秋、冬、尖尖、圆圆、弯弯、顽皮、圆圆的()、 弯弯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一位漂亮的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妈妈有四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她的四个女儿各有各的本领,她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晒得我们想泡在水里;可以让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这四位女儿是谁呀? 2. 板书: 春夏秋冬。 师: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合在一起,我们称它们为四季。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课四季,跟王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课题,(板书2.四季) 齐读课题。(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1.摘果子,复习生字。 师:瞧!生字树上的生字宝宝长出来了,谁来带领大家摘果子? (请一名小老师上台领读一字组一词) (设想:对不对、说说话、是不是、叶树叶、圆圆形、夏夏天、秋秋天、雪雪花、肚肚子、就就是、冬冬天) 师:这位小小老师读得可真好,同学们读得也不错! 2.开火车,单个认读生字。 师:那王老师要开动高速列车,火车开到哪一组? (开两次火车检测)

教科版_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修改后)

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成都天府新区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植物学习作为起点是因为学生对植物具有天生的亲近感和好奇心,这会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本单元的学习资源丰富、易得,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是:1.知道植物都是生物2.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3.说出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种植和照顾植物”的活动贯穿于整个单元,意图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养植物,体会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阳光,为形成“植物是活的”的认识积累经验、提供证据。 本单元共6课。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作为单元起始课,使教师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第2课《观察一棵植物》遵循从整体观察到用多感官对植物的“根”“茎”“叶”进行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尝试引导学生用科学词汇描述植物的器官。第3课和第4课对“叶”的观察,首先从对“类”的认识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叶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再通过对不同植物叶的比较、同种植物不同生长期叶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叶具有多样性。第5课时《植物是“活”的吗》指向“植物是生物”“需要水和阳光来维持生存与生长”这两个主要概念。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将引领学生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在本单元中,各课虽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着“植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是‘活’的、‘有生命’这个主要概念展开,体现了单元学习的连贯性、综合性及概念与探究协调发展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观察了一棵植物之后,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叶的共同特征和特定的植物叶的特征进行更加具体的观察。学生对叶比较熟悉,对叶的结构、外形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还没有建立起不同植物的叶具有相同的结构这一概念,不能清楚认识到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