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竞争市场(competitive market )(山东大学2007研)

答: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竞争市场一般指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④信息是完全的。

2.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 )

答: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时,平均出售每一单位的产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即总收益除以销售量。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的平均收益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单个厂商可以在市场价格下出售任何数量的商品,厂商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线(即平均收益曲线)。这时,当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厂商的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相等,所以厂商的利润为零,厂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润。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能够影响市场价格。为了多销售一单位产品,它不仅要以比原来价格更低的价格出售这一产品,而且还必须降低原来所有产品的价格。因此,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厂商想要多销售产品,必须降低产品价格。

3.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西北大学2003研)

答:边际收益又称“边际报酬”,指新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这里的收益是指货币收益或销售收入。边际收益存在递减规律,即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收益将出现递减的趋势。出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可变投入的不断增加,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组合比例变得愈来愈不合理。当可变投入较少的时候,不变投入显得相对较多,此时增加可变投入可以使要素组合比例趋向合理从而提高产量的增量;而当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的组合达到最有效率的那一点以后,再增加可变投入,就使可变投入相对于不变投入来说显得太多,从而使产出的增加量递减。

4.沉没成本(sunk cost )(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北京工业大学2008研)

答:沉没成本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或不因生产决策有所改变的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沉没成本是机会成本的反面。它主要是与生产决策无关的厂房、设备等不相关成本,即固定成本。在财务分析中,沉没成本的计算采用会计成本,在经济分析中则使用机会成本计算。比如,过去购进的闲置设备,要根据其使用机会计算沉没成本。如果是别无他用的专用设备,或者是经济寿命终结的过时设备,购置成本就是沉没成本。如果这些设备还能以半价转让出去,沉没成本仅是购置成本的一半。沉没成本并不影响企业决策。

二、复习题

1.竞争企业的含义是什么?

答:竞争企业指处于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任何一个竞争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竞争企业的竞争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行为者只占极微小的市场份额,他们可以增减消费量或产量,但没有谁能够独自影响市场价格。市场上的所有人都只是根据自己的利益独自决定如何行动,这些行动汇集起来共

同决定了市场价格。但对单个的参与者来说,他只是一个价格接受者。

(2)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产品具有完全相互替代性,消费者对购买哪一个生产者的商品不存在偏好,惟一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是价格。卖者也不会有任何垄断条件,如果哪个企业提价,他的产品就会卖不出去,而且他也没有必要降价,因为单个企业总是可以按照既定的价格将产品卖出去,实现自己的那一份相对微不足道的市场份额。

(3)企业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每个企业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不存在任何障碍。缺乏效率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适应竞争的企业。

(4)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2.解释企业收益与企业利润的差别。企业使其中哪一个最大化?

答:企业的总收益等于价格乘以销售量,而企业的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选择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

3.画出一个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解释在某一既定价格时,企业应如何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在该产量水平时,在你的图形中标明企业的总收益及总成本。

答:典型企业(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如图14-4所示。

图14-4 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

完全竞争情况下,价格与边际收益相等。假定既定价格为*P ,则利润最大化产量应为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的产量,如图14-4为*Q 。只要这个价格水平在短期内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在长期内高于平均总成本。

如果企业选择产量1Q (*1Q Q <),则M C M R P <=,

即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于是,企业会增加产量以提高利润。如果企业选择产量2Q (*2Q Q >),则M C M R P >=,即企业再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于是,企业可以通过减少产量以提高利润。

在利润最大化处,企业的总成本(矩形OCED )和经济利润(矩形ABED )如图14-4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总收益为经济利润与总成本之和(矩形ABCO )。

4.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暂时停止营业?解释原因。

答:如果产品的价格低于生产的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将暂停营业。原因如下:

(1)企业暂时停止营业点的条件是min P AVC =。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

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被称作为停止营业点。

(2)企业在短期中处于停止营业点并不意味着企业将退出市场,因为企业可以通过在长期中调整生产要素而获得收益,当在长期中市场价格低于长期平均成本时,企业才会暂停营业,甚至会退出市场。因为在长期中,当厂商获得利润时,行业外的企业进入该行业,市场上的供给就增加,市场价格下降。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长期平均成本时,企业经营不能获利,市场必须减少供给才能使价格上升到长期平均成本,在这个条件下,企业可能退出市场。

5.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退出市场?解释原因。

答:如果从生产中得到的总收益小于它的总成本(此时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企业就退出市场。原因如下: 在长期内,企业的所有成本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是企业在决定经营与否时要考虑的。企业利润TR TC =-,当TR TC <时,利润小于零,此时,企业选择退出市场,状况会更好,因为可以避免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损失。

6.企业的价格是在短期中、长期中,还是在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边际成本?解释原因。

答:企业的价格在短期和长期中都等于边际成本,原因如下:

(1)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AR )曲线、边际收益(MR )曲线和需求曲线d 三条线重叠,它们都用同一条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原因是在厂商的每一个销售量水平都有AR MR P ==,且厂商的需求曲线本身就是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此外,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 )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斜率不变的上升的直线。

(2)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价格都等于边际收益。出售一单位商品,它的价格就是厂商所获得的收益。而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当MR MC >时,企业可以增加产量以提高利润;当MR MC <时,企业可以减少产量以提高利润。所以,企业会不断调整产量,从而使得价格无论在短期中还是在长期中都等于边际成本。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7.企业的价格是在短期中、长期中,还是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解释原因。

答:企业的价格只有在长期才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原因如下:

(1)短期内企业价格可以高于(赢利)或低于(亏损)最低平均总成本,只要不低于最低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就选择继续经营。原因主要有:①短期内,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可看作是固定的;②短期内,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可以不加以考虑。因此,短期内,只要企业的收益可以弥补生产所带来的可变成本,企业就应该继续经营。

(2)在长期,企业价格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主要原因有:①长期中如果该行业有利润,就会有新企业加入,使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如果该行业亏损,就会有老企业退出,使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利润增加。所以,在长期市场均衡时,行业中的企业获得零利润;②在长期,企业的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所以,价格既要等于边际成本又要等于平均总成本,这个点只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

8.一般而言,市场供给曲线是在短期中更富有弹性,还是在长期中更富有弹性?解释原因。

答:一般而言,市场供给曲线在长期更富有弹性,原因如下:

市场供给曲线往往取决于所考虑的时间长短。在大多数市场上,供给在长期比在短期更富有弹性。因为在短期,生产者很难迅速调整生产规模来增加或减少供给量。但在长期,企业可以调整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以调整产量,甚至选择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即长期的产量对价格变动很敏感。因此,在长期内市场供给曲线更富有弹性。

三、问题与应用

1.许多小船用一种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玻璃纤维制造。假设石油价格上升。

a .用图形说明单个造船企业的成本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发生了什么变动。

b .短期中造船者的利润会发生什么变动?长期中造船者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a .石油价格的上升增加了单个造船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市场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如图14-5所示。最初典型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1MC ,平均总成本曲线是1ATC 。在最初的均衡处,市场供给曲线1S 与需求曲线D

相交于价格1P ,1P 等于典型企业的最低平均总成本,因此典型企业没有经济利润。 图14-5 单个造船企业的成本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

b .石油价格的提高使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向上移动到2MC 和2ATC ,并使市场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到2S 。均衡价格从1P 上升到2P ,但价格并没有像企业的边际成本上升的那样多。结果,对企业来说,价格低于平均总成

本,所以利润为负。

在长期,负的利润使一些企业退出该行业,这样市场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这种移动会一直持续到价格上升到等于企业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长期均衡的供给曲线为3S ,均衡价格为3P ,行业总产量为3Q ,单个企业的

产量为3q 。因此,在长期,利润仍然为零,但造船者的数量变少了。

2.你到镇里最好的餐馆,点了一道40美元的龙虾。吃了一半龙虾,你就感到非常饱了。你的女友想劝你吃完,因为你无法把它拿回家,而且也因为“你已经为此花了钱”。你应该吃完吗?把你的答案与本章的内容联系起来。

答:不应该吃完。原因如下:

因为龙虾已经买下了,买龙虾所付的钱成为沉没成本。短期均衡中,沉没成本不应影响所做的决策。此时,只衡量吃龙虾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就可以了。我感到饱了,就是我的收益已经最大化。如果再吃,就会产生不适感,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总收益会递减。这就像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一样,只要MR MC =,厂商就不再增加产量,因为已经达到利润最大化。

3.Bob 的草坪修剪中心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企业。Bob 每剪一块草坪赚27美元。他每天的总成本是280美元,其中30美元是固定成本。他每天剪10块草坪。你对Bob 的短期停止营业决策和长期退出决策有何见解?

答:对Bob 的剪草中心来说,27P =(美元),280/1028ATC ==(美元),()28030/1025AVC =-=(美元)。 当P AVC <,即25P <(美元)时,Bob 应该短期停止营业。因为在短期中,价格没有弥补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停止生产,状况会变好一些。

当P ATC <,即28P <(美元)时,Bob 应该长期退出剪草坪市场。因为在长期中,如果价格小于平均总成本,企业就不能收回其固定和可变成本,企业发生亏损,此时退出该行业是明智的选择。

现在看来,Bob 短期内不用暂时停止营业,因为价格还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但在长期应该选择退出该行业,因为他的价格已经低于平均总成本。

4.考虑下表中给出的总成本和总收益:

a .计算每种产量时的利润。企业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应该生产多少?

b .计算每种产量时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画出它们的图形。(提示:把各点画在整数之间。例如,2和3之间的边际成本应该画在2.5处)这些曲线在哪一种数量时相交?如何把这一点与你对a 的回答联系起来?

c .你认为这个企业是否处于竞争行业中?如果是的话,你认为这个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

答:a .每种产量的利润如表14-1所示。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应该生产5或6单位产品,因为企业生产5或6单位产品时都能获得最大利润21美元。

表14-1 成本和收益表 (单位:美元)

b.如图14-6所示,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在产量5.5处相交。这表明,当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因为当企业生产5单位和6单位时所获得利润是一样的,所以该图形与a 的答案一致。

图14-6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

c .这个企业是在竞争市场上,因为企业的边际收益不变,是个常数。这个行业没有处于长期均衡,因为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不是平均总成本线的最低点,且利润为正。

5.某轴承公司面对的生产成本如下:

a .计算该公司的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以及边际成本。

b .每箱轴承的价格是50美元。鉴于公司无法获得利润,该公司的CEO 决定停止经营。企业的利润或亏损是多少?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吗?解释原因。

c .该企业的CFO 隐约记起了他的初级经济学课程,他告诉CEO 生产一箱轴承更好一些,因为在这一产量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这种产量水平时,该企业的利润或亏损是多少?这是最好的决策吗?

答:a .该公司的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以及边际成本如表14-2所示。

表14-2 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以及边际成本 (单位:美元)

b .如果价格为50美元,则该公司可以通过生产4箱来使其损失最小化。此时,该公司将损失

10014050440+-?=(美元)

。如果该公司停止营业,则它将损失固定成本,即损失100美元。因此,停止经营不是一个好的决策。

c .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即50MC MR P ===(美元)时,该公司将生产1箱,它的损失总额为

1005050100+-=(美元)

。但是,由于第二箱和第三箱的边际成本小于价格(等于边际收益),所以该公司可以通过增加产量来减少损失。因此,生产1箱不是最好的决策。

6.假设图书印刷行业是竞争性的,而且,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

a .画出描述该行业中一个典型企业的图形。

b .某高技术印刷公司发明了大幅度降低印刷成本的新工艺。当该公司的专利阻止其他企业使用该项新技术时,该公司的利润和短期中图书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动?

c .长期中,当专利到期,其他企业可以自由使用这种技术时,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a .如图14-7所示,印刷行业的一个典型企业的平均总成本为1ATC ,边际成本为1MC ,价格为1P 。

图14-7 印刷企业的成本、收益图

b .新工艺使高技术公司边际成本下降为2MC ,平均总成本下降为2ATC ,但由于专利阻止其他企业使用新工

艺,短期中图书的价格依然是1P ,因而企业得到正的利润。

c .长期中,当专利到期,其他企业可以自由使用该技术时,所有企业的平均总成本都下降为2ATC 。行业外

的企业看到有利可图,纷纷进入,印刷品的供给大幅度增加,价格下降。市场价格下降为3P ,长期中企业没有利

润。

7.一家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得到了500美元的总收益,而且,边际收益是10美元。平均收益是多少?多少单位的产品被售出?

解:由于该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运营,所以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收益,也等于平均收益,即有10P MR AR ===(美元),企业此时售出了5001050÷=(单位)产品。

8.一家竞争市场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现在生产100单位产品,它的平均收益是10美元,平均总成本是8美元,固定成本是200美元。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a .利润是多少?

b .边际成本是多少?

c .平均可变成本是多少?

d .该企业的有效规模大于、小于还是等于100单位? 解:a .企业的利润为()()108100200AR ATC Q -?=-?=(美元)。

b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10MC P MR AR ====(美元)。

c .可变成本为800200600TVC TC TFC ATC Q TFC =-=?-=-=(美元),所以平均可变成本为

6001006AVC TVC Q =÷=÷=(美元)

。 d .由于平均可变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处于上升阶段,所以该企业的有效规模小于100单位。

9.化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的企业在生产产品,但它们现在有经济亏损。

a .与生产化肥的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相比,化肥的价格如何?

b .并排画出两个图形,说明一个典型企业和市场上现在的状况。

c .假设需求曲线或企业的成本曲线都没有变动,解释长期中化肥的价格,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供给量以及市场总供给量会如何变动。

答:a .市场上的企业现在有经济亏损表明化肥的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由于企业有经济亏损时,仍然在生产产品,化肥的价格一定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如果企业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化肥的价格就等于边际成本。 b .一个典型企业和市场上现在的状况如图14-8所示。企业现在的产出为1q 单位,市场的总供给为1Q ,价格为1P 。

图14-8 化肥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c .如图14-8所示,化肥市场在长期中会进行调整。由于市场上的企业现在有经济亏损,将有一些企业退出该行业。这意味着市场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化肥的价格将上升,余下的化肥企业将增加供给。市场退出将一直持续到当化肥的价格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时。长期中,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将上升,平均总成本下降,每个企业的供给量上升,市场总供给减少。

10.Ectenia 市的苹果派市场是竞争性的,而且有以下的需求表:

市场上每个生产者的固定成本为9美元,边际成本如下:

a .计算每个生产者生产1-6个苹果派时的总成本和平均总成本。

b .现在苹果派的价格是11美元。多少个苹果派被售出?每个生产者生产多少苹果派?有多少个生产者?每个生产者能赚到多少利润?

c .b 部分中所描述的情况是长期均衡吗?为什么?

d .假设在长期中企业可以自由进出。长期均衡时每个生产者能赚到多少利润?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每个生产者生产的数量是多少?有多少苹果派被售出?有多少生产者在经营?

答:a .当每个生产者生产1-6个苹果派时,总成本和平均总成本如表14-3所示。

表14-3

b .当苹果的价格为11美元时,200个苹果派被售出去;

根据竞争企业的均衡条件P MR MC ==可知,每个生产者生产5个苹果派,而需求量为200个,因此生产者的数量为200540÷=个。

每个生产者能赚到的利润为()511246810916?-+++++=美元。

c .b 部分描述的情况不是长期均衡;因为长期均衡中,每个生产者在有效规模生产,价格等于平均最低成本,利润为零,而b 部分描述的情况中生产者能够获得长期利润。

d .若在长期中企业可以自由进出,长期均衡时市场均衡价格为最低平均总成本7美元,每个生产者只生产3个苹果派。在此价格水平下,市场需求量为600,因而有600个苹果派被售出,有200家生产者在经营,生产者的利润为0。

11.假设美国纺织业是竞争的,纺织业中没有国际贸易。在长期均衡时,每单位布匹的价格为30美元。 a .用图形描述整个市场的均衡和某个单个生产者的均衡。现在假设其他国家的纺织品生产者愿意在美国仅以每单位25美元的价格出售大量的布匹。

b .假设美国纺织品生产者有很高的固定成本,以上进口对个别生产者的产量有什么短期影响?对利润有什么短期影响?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c .对美国该行业中企业数量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答:a .图14-9说明了美国纺织业的情况。没有国际贸易时,市场处于长期均衡。供给和需求相交的产量为1Q ,价格为30美元,典型企业的产量为1q 。

图14-9 一个生产者和整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b .价格为25美元的进口的影响是:市场供给曲线沿着原来的供给曲线向下移动到25美元的价格水平,然后在该价格变成水平线。结果,需求大于国内供给,美国从国外进口纺织品。国内的典型企业将产量从1q 减少到2q ,由于大量的固定成本意味着平均总成本远高于价格,国内企业出现亏损。

c .在长期,国内厂商由于成本过高,难以同国外厂商竞争。所有的国内生产企业都将退出市场,从其他国家进口以满足整个国内需求。

12.某个行业现在有100家企业,所有企业的固定成本都为16美元,平均可变成本如下:

a .计算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

b .现在的价格是10美元。市场总供给量是多少?

c .当这个市场转向其长期均衡时,价格将上升还是下降?需求量将增加还是减少?每个企业的供给量将增加还是减少?

d .画出该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

答:a .表14-4列出了该行业中代表性厂商的的可变成本(VC )、总成本(TC )、边际成本(MC )和平均总成本(ATC )。

表14-4 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 (单位:美元)

b .当价格为10美元时,每个企业生产5单位,市场总供给为5100500?=(单位)。

c .当价格为10美元时,每个企业生产5单位,由于这时价格高于平均总成本,每个企业都获得了正的经济利润。因此,新的企业将进入,行业供给增加,价格将下降。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将增加,每个企业的供给量将减少。

d .该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如图14-10所示,它是一条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切的水平线,切点为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图14-10 长期供给曲线

13.假设在纽约市有1000家煎饼摊。每个摊位都有正常的U 形平均总成本曲线。煎饼的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且,该市场处于长期竞争均衡。

a .用整个市场和单个摊位的图形画出现在的均衡。

b .现在纽约市决定限制煎饼摊许可证的数量,把摊位减少到只有800个。这一行业对市场和仍然在经营的单个摊位有什么影响?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c .假设纽约市决定对这800张许可证收费,并且所有许可证很快就售完了。收费多少如何影响单个摊位出售的煎饼量?如何影响该市的煎饼价格?

d .纽约市想尽可能多地筹集收入,又想确保仍能售出800张煎饼摊许可证。该市的许可证费用应该设为多少?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a .图14-11表示目前煎饼市场的均衡。供给曲线1S 与需求曲线D 相交于价格1P 。每个摊位生产1q 的煎饼,则生产的煎饼总数为11000q ?。由于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每个摊位都获得零利润。

图14-11 整个市场和单个摊位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b .假设纽约市政府将煎饼摊位的数量控制在800个,行业供给曲线移到2S 。市场价格上升到2P ,单个摊位

的产量为2q ,整个行业的产量为2800q ?。此时价格大于平均总成本,每个摊位能获得正利润。如果没有政府对

该市场进行管制,大量其他企业将会进入煎饼行业,但由于政府限制了许可证的数量,新企业无法进入该市场。

c .由于纽约市对许可证收费是一次性而不是按照煎饼的销售量来征收的,因此,收费对边际成本没有影响,也就不会影响企业的产出,但是收费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只要煎饼摊能够获得的经济利润为正或零,也就是不亏损时,它就会继续经营。因此,只要煎饼行业的供给曲线不发生变动,煎饼的价格就不会变动。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d .如图14-11所示,纽约市想尽可能多地筹集收入,又想确保仍能售出800张煎饼摊许可证,该市的每张许可证费用应该为()222P ATC q -的量,也就是每个煎饼摊的利润。

14.3 考研真题详解

1.目前李四的美容店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企业,李四每做一次美容服务收费27元,一天做10次,他每天的总成本是280元,其中固定成本是30元。请对李四的短期停业决策和长期退出决策做出分析,你的分析结果可以推广为一般结论吗?(北京工业大学2009研)

解:(1)李四的美容店短期内应继续生产。分析如下:平均总成本2802810

TC ATC Q ===,平均可变成本280302510

TC FC AVC Q --===,由于27AC P AVC >=>,所以短期内李四的美容店是亏损的,但仍应继续生产。因为如果继续生产,全部收益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以后还有剩余,这部分剩余可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不变成本的一部分。

(2)长期中,从上述分析可知,P AC <,价格小于生产的平均总成本,此时企业应选择退出,因为此时从生产中得到的收益小于它的总成本,企业是亏损的。

(3)该结论可以推广为一般结论,即短期内,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仍继续生产。因为只有这样,厂商才能在用全部收益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以后还有剩余,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不变成本的一部分;长期中,竞争企业将生产使边际成本等于商品价格的产量。如果价格低于该产量时的平均总成本,企业就选择退出(或不进入)市场。

2.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3263040STC Q Q Q =-++,假设产品价格为66元。

(1)求利润极大化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的新的价格为30元,在新的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为多少?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停止生产?(深圳大学2009研)

解:(1)由已知可得该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要实现利润极大化有:2d 312360d Q Q Q

π=-++=,解得6Q =(2Q =-不符合实际意义,舍去)。故利润极大化时的产量6Q =,此时利润总额为176π=。

(2)由于市场供求发生变化,新的价格为30p =元,此时厂商新的利润函数为: 此时2d 3120d Q Q Q

π=-+=,得4Q =或0Q =。 由二阶条件22d 612d Q Q π=-+,当4Q =时,22d 120d Q

π=-<,故当4Q =时,厂商亏损最小,最小亏损额为8π=-。可见,当价格为30元时,厂商会发生亏损,最小亏损额为8元。

(3)厂商停止生产的条件是:P AVC <的最小值

由3263040STC Q Q Q =-++,可得:32630TVC Q Q Q =-+,所以2630AVC Q Q =-+。

要求AVC 的最小值,须使d 0d AVC Q =,即d 260d AVC Q Q

=-=,解得3Q =。 当3Q =时,23633021AVC =-?+=。

可见,只要价格21P <,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3.试评价完全竞争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山东大学2000研)

答: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

(1)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加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2)再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的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供给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供给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另外,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因而企业没有必要通过广告之类的宣传媒介强化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4.“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武汉大学2012研)

答:个人同意这一说法。分析如下:

如果一家厂商的产量为零,但该厂商仍要支付固定成本FC ,此时的利润为FC -。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如果固定成本FC 很高,则可能会导致厂商亏损。当产量为q 时,此时的利润为()v pq c q FC --。当()v F C p q c q F C ->--成立时,厂商停止生产就比较有利。整理不等式()v FC pq c q FC ->--,可得厂商停业的条件为:

即如果平均可变成本AVC 大于价格p ,厂商停业是比较有利的。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停业与否的判断原则是价格和平均可变成本的比较:如果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就应该停业,因为此时若如果厂商继续生产,则全部收益可能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弥补,更谈不上对固定成本的弥补,而只要厂商停止生产,可变成本就会变为零;但如果在短期,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就可能进行生产。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无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之分。因此,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很高的固定成本永远不会是厂商停业的原因。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10章 课后习题答案P219-P221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十章外部性 复习题 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图10-1 存在负外部性的供求图 答:生产中的外部性使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其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3.专利制用什么方法帮助社会解决了一个外部性问题? 答:专利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排他性的使用自己的发明的权利,激励发明者更多地进行新技术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于管制? 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首先是因为税收减少污染更有效率。矫正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环境保护机构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

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其次,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动地减少污染,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税收激励工厂主动减少污染,以尽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2)慈善行为;(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只要交易成本不阻止协议的达成,结果就是有效的。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如我给室友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不在房间里吸烟。 问题与应用 1.有两种方法保护你的汽车不被偷窃:防盗杠杆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你的汽车;报警器使得在你的车被偷以后,警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得小偷。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保护会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哪一种带来正外部性?你认为你的分析有什么政策含义吗? 答:(1)防盗杠杆的保护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因为防盗杠杆的使用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我的汽车,但偷车者会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汽车,多偷那些没有安装防盗杠杆的汽车。(2)报警器给其他车主带来正外部性,因为偷汽车者并不知道哪些汽车装了报警器,为避免被抓,他们会减少偷任何一辆车的概率。 (3)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对使用防盗杠杆的汽车所有者征税,对装报警器的汽车所有者给予补贴。 2.你同意下列说法吗?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A.“必须根据矫正税引起的无谓损失来评价庇古税作为减少污染方法的收益。” 答:不同意。矫正税与其他大多数税不同,它是存在负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增加了社会福利。 B.“当决定是否向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征收矫正税时,政府应该把税加载引起外部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曼昆版 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课后题及答案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答: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亿元。 D.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亿元。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复习题 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 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的增加。税收扭曲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激励,引起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 2?画出有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在图上标注无谓损失,标明税收收入。 答:如P163图8— 3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面积B+C表示减少量)和生产者剩余(面积D+E表示减少量)。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用面积B+D表示),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用面积C+E表示)。 3?供给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答: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因为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 4?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有什么变动? 答: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增加,并且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增加。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问题与应用 1 ?比萨饼市场的特征是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画出竞争市场均衡图。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存在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答:没有无谓损失。自由竞争市场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在均衡状态下,总剩余达到最大,如图8 — 2。 图8—2比萨饼市场均衡图 B. 假设政府令每个比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比萨饼交纳1美元税。说明这种比萨饼税的影响, 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每块面积与税前相比有何变动? 答:这种比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增加,销售量从Q1减少到Q2。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A+B+E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 A;生产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 C+D+F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 D。税收收入为面积 B+Co无谓损失为面积 E+F。税收前没有税收收人和无谓损失(见图8— 3)。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 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 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4.平等(equity) 答:平等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多选题答案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1. Emilio购买价格为10美元的比萨饼和价格为2美元的苏打水。他的收入为100美元。如果以下哪一个事件出现,他的预算约束线就会平行向外移动? A.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5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减少为50美元。 B.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仍保持不变。 C.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8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为120美元。 D.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到400美元。 【答案】D 【解析】预算约束线:10x+2y=100 对于A:5x+y=50,此预算线和原预算线是同一条曲线。 对于D:20x+4y=400,预算线平行向外移动。 2. 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该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的__________. A. 收入 B. 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C. 对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认知 D. 需求弹性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 3. Mathew和Susan是衬衫和帽子市场上的两个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他们用100美元买一件衬衫,用50美元买一顶帽子。Mathew买了4件衬衫和6顶帽子,而Susan 买了6件衬衫和12顶帽子。从这些信息,我们推断,Mathew的边际替代率是每件衬衫__________顶帽子,而Susan是每件衬衫_______顶帽子。 A. 2, 1 B. 2, 2 C. 4, 1 D. 4, 2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MRS=MUx/MUy=Px/Py. 对于两个消费者,其预算线分别是100x+5y=700;100x+5y=1200。 4. Charlie只购买牛奶和早餐麦片,牛奶是正常物品,而早餐麦片是低档物品,当牛奶价格上升时,Charlie购买的__________. A. 两种物品都更少 B. 牛奶更多,早餐麦片更少 C. 牛奶更少,早餐麦片更多 D. 牛奶更少,但对早餐麦片的影响并不清楚 【答案】C 【解析】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六版第六章答案0001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 1 ?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 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 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 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 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 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 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 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 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 ?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奶酪市场供求图 B ?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答案)】 >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复习题 1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对一 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 买者和卖者。一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 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由于gdp 既衡 量总收入 135 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 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相等. 2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 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因 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 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 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 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 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 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 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 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 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 美元。今天她在 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 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 现期gdp. 5 .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 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新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概念题 1.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 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 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 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 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

配的特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 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 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 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 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 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 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多选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快速多选: 1.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那么:A.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D.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以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 A.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B.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C.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D.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答案】C 【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过总供给增加(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则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由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 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章课后 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 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 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 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 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 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 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 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 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 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 使听古典音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 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 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 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 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 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 图6,1 奶酪市场供求图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中文)

第 20 章货币制度 1、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量 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是因为把存款用于放贷并收取利息比持有全部存款更有利 可图。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通过货币乘数所创造的货币量是相关的。银行的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所以银行存款的每一元钱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 2、考察以下情况如何影响经济的货币制度。 a、假设雅普岛的居民发现了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这种发现如何影响石轮作为货 币的有用性呢?并解释之。 b、假设美国某个人发现了一种仿造100 美元钞票的简单办法。这种发现将如何影响美 国的货币制度呢?并解释之。 参考答案: a、如果有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雅普岛上的居民就会制造多余的石轮,只要每个 石轮的货币价值大于制造它的成本。结果,人们会自己制造货币,于是就有太多的货币被制 造出来。最有可能的是,人们会停止接受石轮作为货币,而转向其他资产作为交换的媒介 b.如果美国有人发现了伪造百元面值美钞的简单方法,他们就会大量地生产这种假 钞,而降低百元美钞的价值,结果可能是转为使用另一种通货。 3、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有 2.5 亿美元存款,并保持10%的准备率。 a)列出 BSB的 T 账户。 b) 现在假设BSB的大储户从其账户中提取了1000 万美元现金。如果 BSB决定通过减 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说明它的新T 账户。 c) 解释 BSB的行动对其他银行有什么影响? d) 为什么 BSB要采取 (b) 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困难的?讨论BSB恢复其原来准备金率的 另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a. BSB的 T 账户如下: : 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 资产负债 准备金$25 million存款$250 million 贷款$225 million b.当 BSB的大储户提取了 1000 万美金现金,而 BSB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 准备率,它的 T 账户如下: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__中文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复习题 1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3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而政策会影响激励。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 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量增长引起通货膨胀。 10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 量。 问题与应用 1A.答:如果买新车就要减少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如:外出旅行,购置新家具;如果不买新车就享受不到驾驶新车外出的方便和舒适。 B答:对国家公园的支出数额大,国家公园的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但同时,政府可用于交通、邮电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支出就会减少。 C答:开一家新厂可以扩大企业规模,生产更多的产品。但可能用于企业研发的资金就少了。这样,企业开发新产品、利用新技术的进度可能会减慢。 D答:教授如果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搞研究,可能会出更多的成果,但备课时间的减少会影响给学生授课的质量。 E答:毕业后参加工作,可即刻获取工资收入;但继续读研究生,却能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未来更高的收益。2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 3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5答:还应该继续这项开发。因为现在它的边际收益是300 万美元,而边际成本是100 万美元。为了完成这项开发我最多能再花300 万美元。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有利可图。 6答:我认为赫敏提出的决策方法正确。因为只有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它的额外成本时,多卖一加仑饮料才是有利可图的。理性人应该考虑边际量。 7A答: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以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因此,人们不用为不能工作时的生活费而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 B答:这会使65 岁以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再积极进取。因为努力工作获得高收入反而会使得到的津贴减少,所以对65 岁以上的人的努力工作的激励减少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外部性 10.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外部性的含义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影响,但并不为此承担相应成本或获得相应收益。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好的影响,但并没有获得相应收益;负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并没有为此承担相应成本。 2.外部性与经济效率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效率。负外部性使生产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所以社会供给曲线位于市场供给曲线之上,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该产品的生产出现过剩。正外部性使生产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所以社会价值曲线位于市场需求曲线之上,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该产品的生产出现短缺。 3.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1)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其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斯定理在于说明,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市场势力就足够大,从而外部性问题总能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2)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①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 ②慈善行为; ③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④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私人经济主体可能通过以上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但在现实中,由于一些限制性因素,使得私人主体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比如交易成本可能很昂贵;各方都可能竭力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使谈判破裂;或者因为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太多,要协调各方利益不太可能。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性内在化,进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3)政府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①征收庇古税(矫正税) 庇古税是用于纠正外部性影响的税收。按照庇古的观点,当企业的活动具有外部性时,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复习题 1.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 【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 【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因为在该国的生产效率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条件下,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组合。 6.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会增加世界劳务或产品的总量,而贸易既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也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如果限制各国之间的贸易,那么基于分工的优势就会减弱,所以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问题与应用 1.Maria每小时可以读20页经济学著作,也可以每小时读50页社会学著作。她每天学习5小时。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中文答案(1)

第九篇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第二十五章生产与增长 复习题 1.一国的GDP水平衡量什么?GDP的增长率衡量什么?你愿意生活在一个高GDP水平而低增长率的国家,还是生活在一个低水平而高增长率的国家? 答:一国的GDP 既衡量本国经济中赚到的总收入,也衡量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实际GDP 水平是经济繁荣的一个良好判断标准。GDP 的增长率衡量在正常的一年中人均实际GDP 增长有多快。我愿意生 活在一个高GDP 水平而低增长率的国家。 2.列出并说明生产率的四个决定因素。 答:生产率是一个工人每一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生产率有四个决定因素——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物质资本是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物质资本越多,生产率越高。 人力资本是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人力资本有利于提高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自然资源是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自然资源的差别引起了世界 各国生活水平的一些差异,但它们并不是一个经济生产物品与劳务中生产率高的必要条件。 技术知识是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技术知识可以提高一个经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3.大学学位是哪一种形式的资本? 答:大学学位是人力资本。 4.解释高储蓄如何引起高生活水平。什么因素会阻碍决策者努力提高储蓄率? 答:随着一国储蓄增加,用于消费的支出减少了,而更多的支出用于生产资本品。结果,资本存量增加了, 这就引起生产率提高和GDP 增长更为迅速。但是这种高增长率受到资本收益递减的制约。因为随着资本存量增 加,从增加的一单位资本中生产的额外产量减少,因而储蓄率增加所引起的高增长只是暂时的。随着高储蓄率使 积累的资本更多,从增加的资本中得到的收益一直在减少。因此,资本的收益递减规律会阻碍决策者努力提高储 蓄率。 5.高储蓄率引起了暂时的高增长还是永远的高增长? 答:高储蓄率引起了暂时的高增长。 6.为什么取消关税这类贸易限制会引起更快的经济增长? 答:在某些方面,贸易是一种技术。当一国取消关税后,该国可以更多地进口国外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出口 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该国就以一种似乎投资于把本国优势产品变为别国优势产品的技术而获益。因此,取 消了关税这类贸易限制的国家将有重大技术进步而出现更快的经济增长。 7.人口增长率如何影响人均GDP的水平? 答:一国的人均GDP 水平部分地由其人口增长率决定。一般而言,人口多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生产的GDP 往往也大于人口少的国家(如卢森堡和荷兰)。但高人口增长率减少了人均GDP 的水平。因为当劳动力数量迅速 增长时,其他生产要素分摊的就少了。特别是当人口增长迅速时,用大量资本装备每个劳动力就更困难了。每个 工人较少的资本量就降低了生产率和每个工人的GDP。 8.说明美国政府努力鼓励技术知识进步的两种方法。 答:美国政府一方面用来自国家科学基金和国家保健研究的研究资金鼓励知识进步,并用减税来鼓励企业从 事研究与开发;另一方面通过专利制度,通过允许发明者从其发明中获得利润,提高了个人和企业从事研究的激 励。 问题与应用 1.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物品与劳务。但本章认为,只有一国本身能生产大量 物品与劳务时,它才能享有高生活水平。你能使这两个事实一致吗? 答:因为通过国际贸易,各个国家可以使本国的居民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和劳务,改善本国公民的经 济福利。当一国不能利用国际贸易这样的好处时,该国就需要生产它消费的所有物品和劳务,因此它本身要能生 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