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眼神对视训练方法汇总

自闭症儿童眼神对视训练方法汇总
自闭症儿童眼神对视训练方法汇总

自闭症儿童眼神对视训练方法汇总

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眼神交流、眼睛对视是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一切康复训练中,如果自闭症儿童的眼睛根本没有关注教者(老师或者家长),那么,这个训练就是失败的,就算您在努力,其康复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一点效果也没有。那么,在康复训练中,怎么让孤独症儿童在训练中与教者保持良好的眼神对视呢?

一、桌面教学汇总

1.教者发出指令:“看……”,发出指令后及时将双手挡在孩子眼睛的左右两边,用手挡住孩子眼睛的余光(但不要和孩子发生身体接触),让孩子朝教者所期望的方向看。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教者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强化,并要说明原因,让孩子明白我按教者的要求“看”了就可以得到奖励。如果孩子在辅助下仍然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可以重发指令:“看……”,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如果孩子连续3个回合在这种辅助下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应该考虑使用其它的辅助方式。

注意:教者发出指令后要及时辅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最好在2-3秒钟之内辅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建立孩子听到指令后及时做出反应的意识,最多不超过5秒钟。教者将双手挡在孩子眼睛左右两边的时候,一定不要和孩子发生身体接触,避免孩子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存在触觉敏感的自闭症儿童。

2.教者发出指令:“看……”,发出指令后及时让手中的物品发出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教者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强化,并要说明原因,让孩子在正确反应“看”和结果(得到强化)之间建立联系,让孩子明白我按教者的要求“看”了就可以得到奖励。如果孩子在辅助下仍然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可以重发指令:“看……”,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如果孩子连续3个回合在这种辅助下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应该考虑使用其它的辅助方式。

注意:该方法对部分听觉能力好于视觉能力以及好奇心较强的孤独症人会非常有效,所以是否采用该方法要视孩子的学习特点而定。教者所选择的教具必须能正常发出声音,例如:能捏响的玩具鸭。教者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物品,不要教授孩子错误的行为,因为孤独症人的是非判断能力较弱,所以教者的所有示范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对的”。例如:教者可以选择玩具鸭捏出“嘎嘎”的响声,而不能选择陶瓷或玻璃器皿敲打/摔打出声响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孩子不能按教者的要求看,教者应该根据回合操作教学法的原则停顿。教者在第二个回合可以将指令转换为“拿…”、“放…”或“指…”的操作性指令,在孩子完成指令的过程中,教者要确定孩子看了以后,才让孩子成功。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教者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强化,并要说明原因:“你看着拿/放/指…,所以我奖励你…”,让孩子明白我看着做才能成功,如果眼睛不按要求看着做是不能成功的,按教者的要求看着做出正确反应以后才可以得到奖励。如果孩子对第一次的操作性指令无反应,教者可以重发刚才的操作性指令,重复上面的操作

过程。如果孩子连续3个回合对操作性指令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应该确认孩子是否建立了跟随指令的意识,或者考虑使用其它的辅助方式。

注意:该方法对接受过正确的、系统的ABA训练,已经建立了跟随指令的意识并且能较好地跟随指令的孤独症人会非常有效。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跟随指令的意识,对于操作性指令都不能跟随指令做出正确反应,建议教者先帮助儿童建立跟随指令的意识,提高儿童跟随指令的能力。目标的转换不等于目标的放弃,教者要清楚地知道从“看…”转换到完成操作性指令,最终还要回到按要求“看…”的目标上去,如图所示:“看…”→操作性指令→“看…”。

4.教者发出指令:“看……”,发出指令后及时将物品或教者将自己的脸出现在孩子面前,为孩子创造容易成功的机会。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教者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强化,并要说明原因,让孩子在正确反应“看”和结果(得到强化)之间建立联系,让孩子明白我按教者的要求“看”了就可以得到奖励。如果孩子在辅助下仍然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可以重发指令:“看……”,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

注意:教者发出指令后要及时将物品或教者将自己的脸出现在孩子视线正前方1市尺左右的位置,教者在面对面训练孩子时,一般都需要教者“移驾”。教者在使用此方法时,经常会因为是我(教者)将刺激物移到你(孩子)的面前,而不是你(孩子)主动看的,所以孩子有了目光接触反应也不给予强化。希望教者在使用此方法时,要正确理解正强化及其意义:通过给予奖励性的刺激,促进正确行

为反应的增长,帮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如学习活动)的快乐。此方法是我在教学中百用百灵的方法,只要教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明白使用此方法的目的:现在“移驾”到他的前面让他有目光接触反应,是为了将来我(教者)不需要任何的移动他都能按要求看。这样教者才能使用好此方法,并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以上列举的四种方法是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时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时却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教者在训练中需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及配合情况选择有效的方法和制定方案。

训练中要注意的四个要点:

1.目标的设置。

教者在训练的开始阶段要客观地评估孩子具备的能力,孩子对什么事物感兴趣,对什么事物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事物一般能持续注意多长时间。教者在了解了孩子的基础能力后,再根据孩子的能力设置合适的目标。训练中要明确期望行为标准,这样在训练中才会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反应要不要给予强化,应该给予多少的强化。教者在训练时应该先通过以上的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通过强化的手段使其对该事物产生兴趣,待孩子对该事物产生兴趣以后,再逐渐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延长孩子持续注意的时间。

2.强化的使用

行为训练(ABA)的核心是强化,强化的正确使用是训练有效的关键。任何能力的习得都是通过强化而习得的,当您使用以上的方法成功地让孩子注视某物/某人后,应该及时给予有效的强化,帮助孩子习得/提高注意力。结合目标设置,教者在训练中应该熟练使用区别强化的技巧,孩子的行为反应达到了期望行为标准就给予最多的、最强的强化,接近期望行为标准就给予较多的、较强的强化,远离期望行为标准就不给予强化。

3.辅助的消失

以上的四种方法都是辅助孩子按要求注视某物或人的方法,当您使用这些方法成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强化的手段使其对该事物产生兴趣后,您就应该及时地减弱辅助的强度,直至辅助的消失。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孩子不需要任何的辅助/提示都能主动关注身边的事物,并能持续关注,进而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4.关注对象的扩展

教者在训练中可以多从自闭症儿童感兴趣的事开始吸引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逐渐扩展到更多的事物。

二、游戏方法汇总

1、躲猫猫

与孩子近距离玩躲猫猫游戏。可以用窗帘、毛毯、棉被等辅助。把自己或孩子包裹起来,发出声音吸引孩子注意力,猛然掀起窗帘/毛毯/棉被等,家长一定要寻找与孩子的眼睛对视,并向孩子传递愉悦的眼神和情绪。孩子自然而然会被吸引并与家长进行互动。这个游戏还可以泛化到其他场景中,游戏时逐步拉开与孩子的相互距离,由近及远,最终达到让孩子能在较大的空间内聚焦搜寻家长位置的目的。

2、照相

自闭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照相时不知道眼睛聚焦看镜头。经常用手机记录孩子成长经历的家长可以以相机或手机作为辅助工具。照相时用声音或语言提示,在相机/手机旁以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或物品吸引孩子的眼神聚焦到相机/手机周围。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后,逐步撤销玩具等辅助物,同时缩短语言提示,慢慢地孩子就知道照相要眼神聚焦看镜头了。

3、追球跑

找一个网球大小的,会发光的弹球。选择傍晚跟孩子饭后散步的时候。找一

处平坦开阔的草地,把弹球轻轻扔向远处,让孩子寻着光源追球跑,也可以有意把弹球扔进草丛,引导孩子寻找。这个游戏对训练孩子眼神的聚焦有很大帮助。

4、吹泡泡

吹泡泡的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多种能力。先由家长吹出单个单个的泡泡让孩子注视,这个过程可以训练孩子的数数能力。家长也可以单个泡泡和多个泡泡交替吹出,让孩子辨别“多”和“少”的概念;家长还可以与孩子轮流吹出泡泡,训练孩子游戏轮流等待的意识……孩子都喜欢泡泡,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的眼睛会自然而然地追随着泡泡,眼神的追视能力会经由这个游戏得以加强。

5、训练孩子的联合注意能力

对于正常孩子而言,家长在孩子面前指着一个玩具,孩子往往会顺着大人的手势与眼神去看。不仅如此,还会再扭过脸来回看大人,从而发生眼神的交流。这个能力叫做“联合注意能力”。自闭娃的这种眼神交流能力普遍缺失。可以这样训练:家长用手指着一件孩子感兴趣的物品,同时语言提示,以引起孩子的注意。要求孩子在看了这件物品后再与家长有眼光的接触。只有在孩子与家长有眼光的接触后,才能把这件物品拿给孩子,同时给予奖励。否则就将这个玩具收起来一会。

6、善用“图优效应”

色彩丰富的图片是训练孩子眼神聚焦的好办法,同时也能吸引孩子的专注力。每天安排10-15分钟,让孩子一张张卡片进行辨认,孩子眼神的聚焦能力会得以改善。生活中还有很多训练的机会:飞机从天空飞过,指导孩子眼睛追视飞机;远处,爸爸或妈妈慢慢向孩子走过来,引导孩子辨认;把孩子喜欢的玩具藏在一堆物品中让孩子寻找……眼神能力是童子功。特别是低幼自闭娃,我们要尽快帮助孩子打好这个基础。

5岁孩子精细动作训练方法大全,详细到爆

2-5岁孩子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包括大把抓、对指捏和一些简单的技巧。自闭症儿童的早期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涉及手眼协调的能力,用手指抓握物的能力和协调双手同时运动的能力。根据儿童发育的实际情况和自闭症儿童的特点,我们把自闭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分为如下几部分内容: 1. 将物体投入容器训练 教自闭症儿童把小物体准确地投入容器,所使用的小物体和窗口最好是金属制品,既不容易破碎,又会发出声响。这种金属敲击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婴幼儿会不厌其烦地继续干下去。使用的物体要根据婴幼儿投放的情况更换,由大变小。如由原来的罐头盒内投放小锁,小汽车等改为向小瓶子、小碗内投放葡萄干、大米等。父母也可同他们一起做“套圈”游戏,谁套得准就鼓励谁。在投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又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 2. 穿珠子训练 教自闭症儿童用铁丝或较粗的包皮电线做穿珠子、扣子等的游戏。教师或父母要交给他们穿的方法,由模仿教师做、老师帮助做、到自己拿起扣子、珠子和线自己做。可锻炼婴幼儿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的灵活性。 3.翻揭训练 教师或父母和婴幼儿一起看画册或像册等,鼓励婴幼儿自己用手去翻揭。看画册上的人和物这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在翻揭中锻炼婴幼儿的手指力和腕力。因此,不管婴幼儿看不看图画情节,只要他能一个劲地翻下去就行,哪怕是一次翻揭好几页也不要紧,随着手指灵活性的加强,渐渐会做到由厚到薄一页页地翻了。 4.撕扯搓揉训练 如拿一些用过的纸、过时的书、画等让自闭症儿童去撕扯,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撕,并且撕得越碎越好,因为撕得越碎对婴幼儿手指技巧的要求就越高,说明他们两手的拇指、食指之间的对捏力越强。父母还可拿一些较硬的纸或碎布料让婴幼儿去搓揉或搓卷,这既可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又可锻炼婴幼儿的腕力。父母在洗衣服时也可让婴幼儿在一边学着用手去搓洗,这同样能起到训练他们手指技巧的作用。 5.挟物训练

自闭儿童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 1 2 3 一、感觉统合训练的一般目标 1.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 2.帮助儿童抑制和/或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如表所示的最后结果,如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1.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 2.训练中儿童是主角,要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 3.通过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能作出适应性反应,不要教孩子如何做; 4. 训练过程中,给孩子以积极的反馈,并与家长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三、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 标准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治是一个严密的体系,由于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中心,很多患儿得不到正规的矫治,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些适合家庭操作的、又具有矫治

功能的家庭游戏。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矫治,应该在3—13岁年龄阶段。下面和大家风向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 1. 脚步器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如图一。 2. 跳跳床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至臀部。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如图二。 图一图二 3.S形平衡木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加强。如图三。 4. 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如图四。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 一、应用行为分析法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的Ivar Lovaas医生是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创立的先驱者。1981年,洛瓦斯写了《发展障碍儿童教育》一书,该书是采用应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参考书。1993年,莫莉思按照这个方法训练两个孤独症的孩子,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此以后,应用行为分析法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 应用行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简单地说,就是所有生物都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取他所需要的东西,得到的东西就是对他行为的奖赏,并会强化、巩固他的这个行为;如果没有一定的奖赏物,那种固定的行为也会逐渐消失。应用行为分析法的主要目的是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个体提供专门的强化行为干预。 1.应用行为分析的设想 所有的行为均被认为是适用于ABA的学习。在恰当治疗方式下,有利于个人和环境形成互动。如果在学生与环境之间取得恰当平衡,就会产生持久的行为改变。ABA鼓励通过新行为的建立来发展新的技能,通过教导新的替代行为来减少不恰当的行为。 2.应用行为分析的特点 一对一教学;早期训练,最好在3岁以前进行;在确定患儿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设计特殊的恰当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强度的训练,给予频繁的学习机会,每周30--- 40小时,每次训练2~3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结束后休息1~2分钟;训练计划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治疗组来进行,一个治疗组每周工作合计达30~40小时。 3.ABA的主要治疗目标

(1)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穿衣、个人卫生、上卫生间、适当做家务以及建立安全意识和行为。 (2)注意能力:主要是要让孩子能安静坐下来,认真做功课,能听从指令,与其他人共同注意同一个目标或内容。 (3)语言交流能力:训练孩子模仿发声,听从指令,提出要求,命名及进行有效交谈。 (4)模仿能力:练习模仿动作、发声模仿以及进行各种其他的复杂模仿。 (5)运动能力: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及口肌训练。 (6)游戏能力:训练孩子能够做社交游戏,假想游戏,桌面游戏,互动游戏,团体游戏,练习音乐和歌唱等。 (7)学习能力:训练孩子能够分类、排序、配对,认识数字和字母,知道数量,进行数学训练以及阅读训练。 4.教学方式 分解式操作教学是由指令、反应和结果三个环节构成的,主要是要将训练的目标行为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分成很多小的步骤,逐步练习。在训练过程注意反复强化,并使用强化物和强化手段,以巩固训练效果。训练中,可以适当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 二、心智解读 心智解读是建立在孤独症病因学假说“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基础上、促进社交沟通及情绪管理的基础技能训练。 什么是心理理论呢?就是懂得自己的以及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思维、情感、感知觉、愿望和意向等),以预测别人的行为,然后调节自己的行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缺乏这种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导致他们出现明显社交

感觉统合训练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感觉统合训练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自闭症孩子在我们的社会中越来越多,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很多自闭症孩子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比如乱跑、爱哭、不爱看人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可以经过感统训练去减轻自闭症孩子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同时改善其自闭症方面的一些核心问题。 对于感觉统合训练,我们很多家长将其看成为体育训练,一些老师也这么认为,所以一堂感统课下来,家长就会看孩子有没有流汗,如果流汗了证明感统老师负责了,这堂课不错,如果没有流汗,那么这堂课就浪费了,其实这是相当大的误会,感统训练与流汗差别很大的。也就是说感统训练和体育课的差别是很大的。感统课的目的不是要孩子跳得有多高有多远、跑得有多快、拍球拍得有多好、力量有多大,这些都不是感觉统合训练得目的。 感觉统合训练得目的是改善孩子在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等感知觉方面所遇到得问题,都是与感知觉有关的。比如孩子爱哭、粘人、或者抗拒他人触摸,那么这就是触觉方面遇到了问题,就要开展触觉训练;如果孩子好动、爱跑,这些是前庭寻求方面的问题,就要开展前庭觉训练,这些与体育训练都是不沾边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感统训练的目的。 不要将感统训练搞成刻板的训练。我们一些训练师或者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时候,相当的刻板。认为一节课就要安排3项或者5项感统项目,也不管孩子的状态,必须这样去完成,其实这比孩子还刻板。只要孩子有需求,孩子喜欢,我们一节课可以只完成某一项感统训练。还有一些训练师规定玩滑板必须完成多少次,不能多不能少;跳蹦床也安排跳多少个,这些都是很刻板的训练,不足取。如果孩子在滑板飞行方面的寻求比较强烈,我们让其玩一节课,有什么不可以呢?其中,我们加入其他的一些元素,比如滑板追球等。 感统训练不能强迫。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我们强迫孩子完成某项训练,而不照顾其情绪,孩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感统训练首先来说是快乐的,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

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因此,老师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康复训练,主

自闭症语言训练的八种方法

自闭症语言训练的八种方法 语言障碍给星儿造成了较大的困扰,所有的星爸星妈,都希望能够找到很好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以下八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 跟自闭症儿童一起游戏、拿任何东西给他、请他做任何事、帮他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首先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您在叫他时再对他说话。自闭症儿童常常视线不看人,有时不是不看,而是看的时间非常短暂。不注意您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但也用不着对着孩子,特地把脸靠过去,把他的头转过来向着他说话。只要在不太远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说话即可。 二、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 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不仅大人对儿童说话,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幺说或回答才好。 三、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 父母为使儿童学会说话,同样的话语叫儿童说五次、十次,有时

反而使自闭症儿童拒绝说话。比对一般的儿童多说一、二次左右即可,同样的事在同一个地方不要重复两次以上。但碰到同样的事情或同样的情况发生时,要再重复的提醒。不必刻意教学,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断地、自然地对他说话,让儿童了解语言的意义,便可期待他逐渐会说出话来。 四、不必矫正发音 即使说不好,有表达意思的姿态即可,若刻意矫正发音,说不定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的说话动机。只要他肯说话,发音不正确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改善过来。家长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确的说话模板即可,但千万不要学儿童说娃娃语。 五、只发语头或语尾音时怎么办 这种时候也不必特地加以矫正,下次碰到这种场合时,大人实时发出二次左右的正确语音即可。即使只发语首或语尾音,也表示他有表达意思的动机,便要赶快给予鼓励。 六、模仿电视广告 这时家长或周围的人会以为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不坏,若禁止他看电视,唱广告歌,就可以学习说有用的话。事实上禁止他说广告的话也没有用,不如让他继续说伺机配合情境说些别的话题,提高其理解能力,引导其慢慢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冬冬(一个5岁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发展比较好,有注视能力和一定的追视能力,但视觉辨别能力较差。 1、静态视觉训练:拼图,点数。这两个项目的练习要做到频繁,每天都有,但每次持续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15分钟。冬冬对这一类型的练习已经觉得厌倦了。 2、动感视觉训练:没有发现冬冬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但是这方面的练习项目也没有。这种训练形式游戏性较强,可以调节冬冬的情绪。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活动方案,第一是吹泡泡,由训练者或冬冬吹出满屋子的泡泡,再要求冬冬追打泡泡,这一活动最好多人参加,可以作为亲子活动,并引人“比赛”的概念——看谁打的泡泡多,在比赛时训练冬冬每打一个泡泡就数数。活动过程中引入训练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游戏还是要保持“游戏”的首要特性。第二是推打乒乓球,在门框上吊一个乒乓球,让冬冬先用手推球,慢慢过渡到用拍子推球。第三是吹乒乓球(或跳珠),在光滑的桌面上两人对吹,训练冬冬集中视觉注意力及对气流的运用。 3、视觉辨别能力:需要一些图片资料。目前冬冬对于颜色的辨别能力不能得到肯定的判断,不清楚是因为他不能从生理上分辩,还是因为认知上不能分辩,即对颜色的概念不能判断。所以需要转换一种形式,先检验他能否从生理上辨别。需要一些彩色图片,要求冬冬从图片中找出隐藏的动物(注意选用冬冬熟悉的动物)。 4、分类训练:需要几个纸盒子或别的容器。一开始可以是积木和跳珠放在同一个盒子内,然后训练者带着冬冬进行分类,要求冬冬模仿训练者将不同的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盒子里。完成一次分类之后,进行别的活动(大概5分钟到10分钟左右的活动),不要马上让冬冬再分一次,他也许会厌烦。之后,再要求冬冬分类,根据冬冬的训练情况,从训练者提示,到完全自己完成。慢慢过渡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跳珠、不同颜色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再过渡到三种不同,四种不同。这一训练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同样做到频繁,但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过长。 5、听觉辨别:在家庭亲子活动过程中进行。家庭成员围坐一圈,冬冬站在中间。用一块手绢蒙住冬冬的眼睛,冬冬可能会觉得害怕,这个过程要让冬冬慢慢熟悉,不要太过强迫。由妈妈先开口说:“冬冬,到妈妈这里来。”注意冬冬的反应——是否能辨别声音的来源,妈妈的呼唤声不要间断。如果冬冬不能正确反应,则妈妈应该伸出手牵引冬冬的手,让他走到自己面前并抱住他。如果冬冬能够准确反应走到妈妈面前,妈妈应赞扬他并拥抱他。冬冬正确反应之后,马上由爸爸开口:“冬冬,到爸爸这里来。”程序相同。替代形式:家庭成员围坐成扇形,冬冬坐在圆心的小椅子上,手绢蒙住眼睛。妈妈开口说:“冬冬,谁在说话?”重复两三次,如果冬冬反应错误或没有反应,则由妈妈说“冬冬,妈妈在说话。”

自闭症(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自闭症(孤独症)得康复训练方法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她们缩短与正常社会得差距,让她们早日融入社会。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得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就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1、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 2、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得合作者或参与者; 3、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4、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与系统化; 5、治疗、训练得同时要注意患儿得躯体健康,预防其她疾病; 6、坚持训练,持之以恒。 自闭症康复训练得最佳时间为2-6岁,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治疗,只能通过ABA训练方法来解决,从训练得第一天起就要坚持,如果有效果就不坚持训练,会退化到原始状态或加重病情,本套教材就是家长学习训练得实用教程,启航星工作室祝孩子早日康复。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得含义?一种以分解目标、强化与辅助为原则,以回合式操作教学法作为具体操作法,以教师或儿童家长所组成得干预小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得形式。强调将每一项要教得技能分成小得步骤,然后一步步地反复练习,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得反应,并给与适当及时得奖励与惩罚。?ABA应用行为分析法教学得一些操作方法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得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我们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得步骤,这叫“分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辅助”与“强化”来促使孩子正

确反应,完成要求。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得步骤练习,就就是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她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可以瞧出, ABA得分解式操作教学(DTT)与传统得经典得教学方法不一样。它就是由指令、反应与结果三个环节构成得。经典得教学方法就是给孩子提供(瞧或讲)很多得信息内容,孩子在教授过程中只需被动地“听”,无需明确地作出反应。ABA教法就不一样,只给孩子很少得“信息”(比如两张动物得卡片与一个指令:“把牛给我”),对孩子得要求十分明确,孩子对此也十分清楚。因此,应该说ABA不就是那种被动、消极得学习方式,而就是一种积极得学习方法。每次“操作”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这种方式很适于对孤独症儿童得训练,因为我们得孩子不可能象正常儿童那样,只需被动听老师上课就能学会新得技能。 为了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得反应,必须使用辅助(这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与操作示范等提示)帮助。传统得教育过程往往不包括象ABA这样得提示形式。教一个非孤独症儿童时,她可能通过观察来学习,比如问她“今天就是星期几”?她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确时,可以再询问另一个孩子。如果别得孩子回答正确,那么正常孩子下次也就可以回答出来了。但就是我们得儿童就不一样了,所以必须给她们以提示,给她们多次得机会自己作出反应,再多次得到强化。通过反复得练习,可以逐渐减少对孩子得提示,一直到无需再给提示,她也能正确作出反应。 强化也就是很重要得。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与它自身得结

自闭症家庭训练

家庭对正常发展的儿童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作用更是如此。尽管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有学者意识到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康复中的作用,但现实是自闭症家长过分依赖康复机构,认为自己没有能耐康复自己的孩子。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提醒家长,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支持与依靠。无论自闭症儿童是否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家庭的情感支持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与家庭教养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其适应能力的强弱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效果是有显著影响的。 “虽然自闭症的病因不明,也没有特效药。但爱是惟一唤醒他们的精神药物。有了爱,这些孩子才不会孤独。”这是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从一名家长口中得到的信息。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这种爱,是因血缘而产生的情感能量,这种能量潜移默化地、日夜不停地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传递就形成看不见的“情感场”。无论如何变迁,这种场永远存在、永不磨灭。 尽管自闭症儿童暂时甚至永远体会不到父母的浓浓的爱,有可能永远无法真诚地对父母报以微笑,甚至是漠视父母的一切付出,父母也可能因此会有短暂的失望,但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谁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 家长是自闭症儿童异常表现的最早发现者 家庭早期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发现有赖于家长的细心观察。家长长期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异常情况往往比较敏感,发现得越早,越早采取措施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越有利。家长在其评估鉴定中,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医务或教育工作者在作诊断前必然要耐心听取家长意见,甚至需要家长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等量表来进行系统评估。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发现,在自闭症儿童当中,虽然迟诊断的状况有不少,但随着自闭症有关知识的传布,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发现孩子异常能及时就诊,一位父亲在家长交流群里说:“医生在自闭症后面打了个问号,说孩子太小,只能打个问号,不过他的症状表现,是典型的自闭症。”这位家长的孩子尚不到两岁,他们已经联系好了训练的机构,父母也准备接受医院的专门培训。 家长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长期的亲密接触者 自闭症儿童早期的所有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家长是儿童最早最亲密的接触者,不仅如此,自闭症是伴随一生的障碍,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建议,教育干预的手段和方法必须做出适时调整,自闭症儿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必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ABA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

ABA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转载) 使用行为分析法自从1993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在莫莉思1993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他们看了罗瓦思1987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项目。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1981年的书阐明了他的方法。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就是每星期5—7天的训练,每天4—6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各儿童的需要调整。一次训练平均2—3个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1—2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15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象,等活动。 开展一个使用性行为分析法(ABA)训练计划需要哪些人参和?在美国一般来说要组成一个“治疗组”。这组有至少三个人,这样可以保障他们一周的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可达到30—40小时。通常参和的人员是学教育学或心理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但有时也可以请亲戚来帮助。如果这些人愿意作志愿者当然最好,但是常常找到的是要打工的学生。家长也是这个组的成员,但是不一定是直接来充当一对一的教师。也可能,家长自己先学会这种操作技能,再教给请来的老师,他的角色是参加每周治疗组开会。最好是,能先请专家来,一起设置一些合适的项目,帮所有训练人员(家长和其他老师)都掌握同样的方法。如果没有这种专家,家长可以自己通过看了书,了解了方法以后,就开始做。一个人只要有兴趣,有积极性和能够坚持就可以学会这个方法。 这几年来在美国越来越多学校,机构和家庭都选用使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来教孤独症儿童。教学、训练的方式叫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这种DTT是一种具体的训练技术。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skill)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地练习;②强化性(intensive)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③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④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 为什么叫回合式教学(DTT)呢?这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包括着多种“操作”,每项“操作”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具体过程是由三环节组成:①给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②促使孩子对指令或要求的回答或作出反应;③结果(对孩子的反应强化或提示加强化)。一个操作的这三个环节完成后,稍微停顿后再给出下一个指令(开始新的操作)。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这叫《分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再比如,要较孩子学会配对物品或图片:先要教他学习相配一模一样的物品。先把一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把一支同样的杯子给孩子,并说:“把它放在一样的东西旁”(配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提示”和“强化”(下面还将仔细介绍)来促使孩子正确反应,完成要求。学会了这第一步之后,第二步就要在桌子上摆放两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和一个球),孩子就须在摆放之前辨别和区分。由于孩子已经练习过前面的内容,第二步就会容易一些。ABA把

自闭症儿童做感觉统合训练究竟有什么作用

自闭症儿童做感觉统合训练究竟有什么作用 现在很多自闭症孩子家长在带自闭症孩子去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时,会被要求进行如奥普迈感觉统合训练,但是对于感觉统合训练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有什么帮助可能不是太明白,下面就为大家解答一下感觉统合训练究竟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有什么帮助。 ①感统训练可稳定小朋友的情绪 游戏是小朋友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也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小朋友学习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有部分自闭症儿在不熟悉的环境里有焦虑、恐惧等情绪,很难较好的参与学习活动,我们根据各个小朋友特点,安排了一些让孩子容易做到,并且能够尽心地去玩的游戏,使他们有成就感,这样,他们才愿意去做。我们通过逐步引导,并且营造愉快的气氛,排除焦虑、恐惧,让他们体会到游戏的快乐,从而抑制了不良情绪的产生,还能使已有的不良情绪向好的情绪转化。如:小卢是个十分抗拒陌生人,但好奇心强、学习能力较强及眼神交流较好的孩子,针对他的情况,我设计了“点虫虫”、“一网不捞鱼”游戏,先让他与熟悉的人一起玩游戏,然后换掉游戏当中的人,每次加入1 ~2 个不认识的人,过了一个半月, 他竟然能够不在意陌生人的参与,能沉浸在游戏的快乐当中,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而增强了他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②感统训练可增进自闭症儿童语言主动性 语言交流障碍是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有部分儿童具备开口说话的能力,但是缺乏交流性质,游戏对于言语能力差的孩子来说,有巨大的推动力。如果能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愉快的情绪,那么就可以增进语言交流的能力。 ③感统训练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学会遵守规则 自闭症儿童在认知方面的能力较差,他们对环境的理解能力也差,我们不仅要培养小朋友参与游戏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游戏,同时还要求他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执行规则,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首先要让他们理解游戏及其规则,这就需老师或家长的辅助,当他们能达到要求时,马上给予强化,如:多多是个多动且不听指令、不喜欢人多、易烦的孩子,因此周六的亲子游戏是无法参与的,但他理解能力、模仿能力较好、对事物较好奇,所以, 我们( 指老师) 与其母亲一起示范玩奥普迈的“我的一天”游戏,让他先看,感受游戏的快乐,两个星期后让他也参与到奥普迈游戏进来,每当他能遵守游戏规则时,就马上给予强化,这样,当他对游戏产生的兴趣变得持续稳定时,我们的辅助就可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强化也逐渐减弱,如此一来,遵守和执行游戏规则就成了他们非常自觉的一

最新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科学治疗方法(新)

最新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科学治疗方法自闭症属于先天性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自闭症儿童常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语言障碍突出,行为刻板,智力异常,感觉异常;容易伴随其他常见行为,如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 科学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最佳治疗时间为3至6岁,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结合诊疗、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有的放矢地教育与感知觉发展训练、合理膳食及科学家教的家庭疗法等。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以及对自闭症治疗的深入研究,基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借助科技的力量,自闭症又有了新的治疗方法,形成了一系列以多感官训练系统为主要原理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情景互动训练系统。 情景互动训练,使自闭症儿童在治疗的过程中反复进行目的性主动运动能促使大脑神经中枢不断对动作质量进行修正和调整,更有利于恢复原有功能或建立新区域的代偿,实现功能重塑。 情景互动训练系统其核心技术又名互动投影系统,系统的运作原理是通过捕捉参与者动作进行影像分析,该动作数据使参与者与屏幕产生即时性的互动反馈。系统训练内容有:上下肢体训练、认知训练、感统运动训练、社交合作训练、情绪治疗、灵活性训练。逼真的现实画面,舒适的韵律,让自闭症儿童在全新的视觉、听觉冲击影响和全方位的多感官刺激下,放松身心投入训练,有效地提升自闭症儿童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训练质量,促进自闭症儿童更快结束治疗,回归快乐的生活中。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科学方法一:奥普迈地面情景互动训练系统 奥普迈地面情景互动训练系统营造了一个虚拟情景的地面交互平台,自闭症儿童通过身体动作与地面的虚拟情景进行互动,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无拘束的操作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目标相融合,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下肢功能、社交合作能力、情绪控制等功能的恢复与重组。 奥普迈地面情景体验系统康复训练环境要求:

感统训练大龙球

. 大龙球使用方法: 1、仰躺大龙球: 适应症: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 作用:仰卧在大龙球上,可以强化前庭体系机能,调适重力感的讯息,采用此姿势对固有感觉和本体感刺激 作用很大。对身体协调不良和多动症孩子有特殊的效果. ◆训练指导方法:让孩子仰躺在大龙球上,由指导者握住他的大腿或腰部,作前后、左右、快慢的滚动。作此游戏前一定先作好趴卧大龙球游戏。 训练次数:游戏每次进行20分钟,

每周约进行三至四次。 2、坐上大龙球 作用: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对孩子前庭感觉机能的建立帮助较大。同时可以发挥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对身体协调不良的孩子帮助较大。 ◆训练指导方法: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指导者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球. . 的稳定即可。这时孩子可以利用屁股力量作上下振动。 延伸活动:孩子可以坐在球上,双手

伸向两侧保持平衡,由另一位指导者与他作投接球游戏,或让他把球投入指定的篮子内。 治疗时间和次数:此游戏刚开始每次先从摇晃20次开始,熟悉后可慢慢增加到每次摇晃50下,每周约进行二至三次 3、伏卧大龙球抓东西 适应症:身体协调不良,自闭症。 使用器具:大龙球、便于抓放的小玩具 作用:在缺乏重力平稳的大龙球上,作抓东西游戏,可以强化手眼协调、双侧均衡操控,对多动症、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帮助很大。

◆训练指导方法:协助孩子伏卧在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将玩具置于孩子向前滚动时用手可以拿到的位置。协助孩子向前后滚动,用快慢、距离判断,使孩子触摸到玩具并将它拿起来。 治疗时间和次数:此游戏每次约进行. . 20—30分钟,每周约进行三至四次功能: 大龙球是婴幼儿最佳的训练器材,婴幼儿在球上运动相当于在母体中运动,有支撑感,每分钟转动次数不超过15次,慢慢晃动,锻炼孩子前庭,使之达到最佳发育!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1.语言训练法 当患儿无意识地发声,家长就立即回应他的声音,以鼓励患儿继续发声,也可以发出某种患儿已懂的声音,引发患儿发声的兴趣;当患儿跟着发声时,家长又可以发出一个他不识的音,让他模仿,开始只要求患儿发音,随后再要求他发较准确的音,往后要求更准确地发音,渐而发出有意义的单字,双字,短句。 家长最初所教的,应该是患儿喜爱的、容易听到的声音,例如,飞机声“呜”、枪声“嘭”、猫叫声“喵”、狗叫声“汪”,或日常见到的人物,“妈”、“爸”“哥”、“弟”、“姐”、“姨”等等。每当患儿学着发出声音,就鼓励他再继续叫,同时发出的声越来越大,并且给予奖励(如他爱吃的食物等,但不要太多),或者答应在假日带他去公园、商场玩。在叫人名时,要求他望着叫,当孩子望着叫了“妈”,做妈妈的要立即抱着孩子并亲他的脸蛋,说“你真好,妈妈真开心”,让他懂得这样做是对的,有好的回报,以鼓励他以后继续叫。 患儿学讲话时往往发音不清,家长要耐心听,及时指出发音不准,要让小孩望着你的口型,耐心教他,必要时可用双手扶着小孩的头正对自己,让小孩看着你的口型。自闭症儿童大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学讲话也困难,可以用穿串珠的方法,教他穿串珠的游戏,培养他手眼协调,数手指,数积木,数目逐渐增加,既可增加数字观念,又可加强手眼协调。 在学习发声中,不断增加发声的内容,例如模仿猫狗、牛、羊、猪、鸡、鸭、雀的叫声,鼓的“咚咚”声,铃铛的“叮叮”声,汽车的“嘟嘟”声,飞机的“胡胡”声等等,把学讲话溶于生活中、游戏中。 学讲话发声、声音由细声逐渐扩大,由慢逐渐加快。在生活中,起床后叫“早晨”,要离开时叫“拜拜”,回到家时叫“爸爸”、“妈妈”,坐车时叫“车”、“××路车”、“摩托车”、“巴士”、“的士”,吃饭前叫“吃饭啦”、“妈妈吃饭”,吃饭时妈妈拿着空碗问:“宝宝你要汤吗”要小孩说要“要”或说“不要”。把汤放在孩子面前问:“碗里有没有汤”要小孩答“有”,喝完汤后指着碗问他:“碗里有没有汤”要小孩说“无”,问小孩“还要不要”,让小孩说“还要”或“不要”。穿衣服时,妈妈问:“这双鞋是谁的”要求他说“我的”。妈妈提着自己的外衣问:“这件大衣是谁的”要小孩说“是你的”、“是妈妈的”,妈妈拿着眼镜问“谁的眼镜”

自闭症儿童日常教育训练小方法

自闭症儿童日常教育训练小方法 1、游戏法。 英国教育专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弱智儿童开发智力的第一位有效的方法”。采用游戏法,不仅对年龄幼小的弱智孩子,对于年龄较大的学龄期弱智孩子也是适用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比较低,动作活动的水平也偏低,所以尽管孩子已长到8岁、9岁,甚至11岁、12岁,都对游戏教学法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许多弱智学校的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法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开发弱智孩子的智力或潜能的最简易方法,就是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玩具,让他们玩耍,在游戏中锻炼他们的感官功能,只要感官功能提高了,孩子的智力或潜能也会随之提高。杭州市健康路小学体育教师罗敏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总结了在体育课中采用游戏法取得的教育效果:游戏法能激发儿童的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的活动能力;使孩子大脑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正面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和好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对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的调查表明,确有实效)。还有其他知识教学如数学、汉语拼音、识字等教学过程中较难学习的内容,通过游戏法教学也显得容易收效。 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以用游戏法进行教育训练。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如包装用过的纸、旧年历画、塑料瓶、易拉罐等为孩子提供一些玩具,或可以利用这些制作成教学玩具,也可让孩子自己画、剪、撕、贴等。所以在家庭中,有更充分的机会、场所和条件提供玩具,让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孩子游戏活动中,可能

会发生一些小事故,如打翻了茶杯、倒翻了痰盂等,家长不要过多指责,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当然,在游戏中应注意安全。 2、演示与操作法。 演示法是指把教育训练的内容,用实物或图片、模型等作为教具,让孩子看得见、听得到,有的可亲口尝一尝,等等。演示法可使孩子对学习内容有直观形象的感知,有感性的认识,使他们对学习内容容易理解。 操作法是指教育训练的内容用实物、图片、模型演示来进行,不仅能让孩子看到、听到、尝到,还要让孩子能亲手摸到它、摆弄它、组装它。如让孩子把一只小瓶盖子拧开又盖上;把木珠用绳穿上又拆下;许多手工制作品,也是用手工操作教育训练的;家务劳动的内容如炒菜、洗涤、打扫卫生等等也可采用操作法对孩子教育训练。采用演示法和操作法对弱智孩子进行教育训练时,可使孩子对学习内容通过演示或操作而在大脑中留下鲜明的具体形象.形成较强的神经联系,帮助孩子理解,并能较好地接受家长或老师的指导。这对于发展孩子的感觉、知觉和动作能力有益,并且还能发展孩子对事物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即开发了其智力。在教育训练中,对教育训练的内容仅仅家长或教师的口头说教,往往费尽口舌仍收效甚微,甚至几乎等于零。这是因为孩子对事物特性缺乏具体的感知觉,往往在他的大脑中混沌一片,弄不懂什么是甜、酸、苦、辣;不明白什么是红、黄、蓝、白、黑。所以在弱智孩子的教育训练中,充分运用演示法和操作法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普通教育学原理中直观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在运用演示法和操作法及游戏法时,都需要有指导者的语言指导,即给予必要的讲解和指点,指点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去认识和理解它,用什么感官去接触它,怎么去观察它。如一张图片《秋天》,指导者一边让孩子看图,一边仔细地讲解图片内容,这样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通训练作业(1)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 通训练作业(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通训练 一、孤独症儿童的视觉特点是什么? 孤独症儿童,常通过视知觉较快的掌握环境,他们喜欢观看发光的或旋转的物体,如旋转的车轮、锅盖、伞等。另外,还过分关注细节,他们能看到地上十分微小的东西,或者看图画书时只把注意力放在图画的某个细小的角落而忽视了画面整体,这都是他们过分关注细节的表现。所以,在视知觉上发展良好的孤独症儿童,其整体学习效果更好。 二、请简述图片沟通系统的六阶段 在进行训练前,先进行强化物评估,找出孤独症儿童最喜欢、喜欢和最不喜欢的食物和玩具。 阶段一:以图片为交换物体,用图片交换表达需要 1、目标 (1)当孤独症儿童看见某件很想要的物品时,能拿起唯一的图片,递向训练者,并把图片放在训练者手中。(2)第二训练者在孤独症儿童身后,负责提供身体提示。 2、方法 (1)将孤独症儿童的喜欢物体放在第一训练者身边,第一训练者伸出手。 (2)第二训练者在孤独症儿童身后用手协助他拿起图片,递给第一训练者,并放在他手中。 (3)第一训练者接触到图片时,便回馈道“啊,你想吃薯片”跟着将食物交给孤独症儿童。 阶段二:提高自发性:提高沟通及适用沟通簿的自发性

1、目标:当孤独症儿童看见想要的物体时,能走到沟通簿那里,从板面撕下唯一的图片,然后走到沟通者面前,将图片交给他。 2、方法 (1)先让孤独症儿童自由拿去训练物,在十至十五秒后,将训练物移走。 (2)孤独症儿童需在沟通簿上取走图片,走进训练者并将图片交给他以换取训练物。 (3)稍后再增加孤独症儿童和训练者的距离,要他拿着图片走到训练者处。(4)跟着又增加他与沟通簿的距离,要他先走到沟通簿处拿取图片。 (5)若需协助,可使用身体协助或开手提示。 阶段三:辨别图片;分辨图片以进行要求 1、目标:当训练者出示物体,学生能从数幅图片中找出该物体之图片,并且交给训练员。 2、方法 (1)在沟通簿上贴上很喜欢物体和不喜欢物体的图片各一张,再向孤独症儿童出示他的喜欢物体。 (2)当他交出适当的图片时,便将喜欢物体交给他。 (3)在沟通簿上贴上很喜欢物体和次喜欢物体的图片各一张。 (4)当孤独症儿童选出其中一张图片交给训练者后,训练者向他说:“好,你取吧!”后,孤独症儿童便选出与图片相应的物体(相对检查) (5)稍后,在沟通簿上贴上五张喜欢物体的图片,孤独症儿童选出其中一张图片进行交换,在自行选出相应的物体。 (6)然后,训练孤独症儿童在看不见喜欢物体的情形下,自己拿出图片来与训练者换取物体。 (7)如果孤独症儿童拿错与图片相应的物体,可以向孤独症儿童做出提示。例如:孤独症儿童拿起薯片的图片,但却伸手去拿巧克力,训练者可以用手指指着薯

自闭症儿童视觉训练技巧

自闭症儿童视觉训练技巧 作者:唐山世纪星学校三级副主任自闭症训练师朱迎春自闭症儿童在视觉表现上,有的会很敏感,有的会很迟钝。视觉训练是自闭症儿童训练中的重要内容。那对于这方面我们怎么来提高呢?有哪些技巧呢?接下来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摇铃追视 自闭症孩子与老师面对面坐着,老师手持一个小摇铃,放于自闭症孩子眼前阅30至60厘米距离。孩子眼睛望着摇铃,老师手拿摇铃在自闭症孩子的眼前做上、下,左、右,斜线,及打圈地移动,自闭症孩子需要用眼睛跟随着小摇铃移动,而头部保持不动。 二、指指头 老师与自闭症孩子面对面坐着,老师在双手的食指上各画一个圆点。首先,老师将其中一食指伸出放于自闭症孩子面前不同的位置,孩子必须留意手指上圆点的位置,然后快速而准确地用自己的手指尖触摸一下圆点。孩子需重复以左右手轮流练习,至到左右手同样熟练。 三、木头滚 自闭症孩子躺在一张毛毯上,老师拿起毛毯的一边帮助自闭症孩子滚至另一边,如孩子能轻易完成,孩子可以尝试自己滚动。然后,老师放一条直线在地上,孩子躺在地上,身体和脚伸直,双手则举高于头顶,头部要贴着直线。自闭症孩子要尝试在地上滚动,同时头部要尽量保持贴着直线。 四、玩具追视 自闭症孩子盖上左眼坐在老师对面,老师将一玩具放在自闭症孩

子眼前约1-2尺距离,孩子集中注视着该玩具,老师把玩具依次序以左右、上下、斜线、及打圈方式移动,孩子头部须保持不能移动,而眼睛则跟随着玩具转动,并保持一直注视着该玩具。完成后,再以左眼及双眼重复练习。 五、贴地移动 自闭症孩子平躺在地上,双手放于身体两旁,双脚伸直合上,首先老师要说出自闭症孩子将要移动的手脚部位,然后老师协助自闭症孩子移动手脚,先是单独移动手或脚,然后可以同时移动手和脚。 如果自闭症孩子能够轻易完成,老师可指示孩子自己移动手脚的其中一部位(即左手、右手,左脚或右脚),老师先轻拍一下孩子将要移动的部位,孩子要根据老师的指示做动作,老师亦可同时轻拍孩子多于一个部位(如左手左脚,左手右脚),自闭症孩子要配合手脚的动作一起进行,但手脚的动作必须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注意事项:顺序不论;每天至少6至8分钟;做完一种后,休息时间不要太长;

(完整版)自闭症患儿注意力训练

自闭症患儿注意力的训练方法综述 一、前言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种严重的发育性障碍。由于它在婴幼儿期发病,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社会技能等方面均可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弥漫性障碍。其障碍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障碍、社会交往障碍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异常等方面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p236)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保证并维持着心理活动的顺利、深入地进行,[2](p114)一旦注意发生转移或分散,相应的心理过程就随之中断或改变。因此注意力是儿童学习的基本条件。自闭症儿童认知和语言能力较好,他们一般智商正常,是自闭症儿童中预后最好的群体,[3]大约占孤独症儿童的30%[4](p136)。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经过早期干预及系统规范的训练,可取得较大进步,而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但他们存在较严重的注意问题:几乎所有的自闭症儿童都存在共同注意障碍,[5]而共同注意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前提,因此共同注意技能的发展对于自闭症儿童语言和社会技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自闭症儿童在注意的稳定性和转移能力上存在障碍,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或极其专注而不能有效转移;[6]自闭症儿童兴趣异常狭窄可能与其注意的广度较小,或对特定物体的注意敏感性过高相关,而忽略了其他更广泛的事物。因此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既可提高其学习能力,亦可改善兴趣与行为异常,提升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本文主要讲述几种自闭症患儿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及其具体操作细节,以此来使大家更加的了解自闭症,关注自闭症患儿的康复与训练。 关键字:自闭症注意力训练方法 二、自闭症患儿的注意力训练方法 现如今,随着广大研究者对自闭症患儿注意力研究的深入,对于自闭症的注意力训练有许多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共同注意能力训练,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的训练。训练方法包括感觉统合训练法、游戏法、生活训练法和其他方法。 1.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依据儿童脑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原理,通过各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运动训练,改变感觉输入,从而改善脑功能,以达到改善学习问题、语言障碍、动作不协调及各种行为问题的方法,[7]总有效率达到85%。感觉统合训练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训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前庭机能训练。 前庭机能统合与整理输入和输出大脑的信息,进而使大脑和身体有效协调。前庭机能失调会出现学习困难、多动、注意力散漫,动作不协调等。[8]儿童前庭功能是注意力的神经生理基础。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有感觉输入及运动指令输出上的困扰,这种调节机能上的障碍来自于脑干前庭功能不佳。[9]前庭功能训练采取直线加速度训练、旋转加速度训练和多向度旋转,主要项目有儿童取各种体位进行吊台摆荡/旋转、吊桶摆荡/旋转、吊马摆荡、旋转轮内旋转、旋转轮外摆荡/振荡等。 (2)互助互动训练项目。 需要他人协助或合作的项目可以创造自闭症儿童与他人目光接触、共同关注的机会,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共同注意能力。此类项目有持球滚压儿童、传接球、背靠背走平衡木等。 (3)设计需注意力高度集中方能完成的活动,以促进患儿注意力集中性和稳定性,如骑协力车、拍球、走触觉板、走平衡步道、走平衡木、单人跷跷板上站立、平衡板上站立、跳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